2025年中考语文高分作文热点素材系列纪念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六十周年_第1页
2025年中考语文高分作文热点素材系列纪念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六十周年_第2页
2025年中考语文高分作文热点素材系列纪念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六十周年_第3页
2025年中考语文高分作文热点素材系列纪念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六十周年_第4页
2025年中考语文高分作文热点素材系列纪念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六十周年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中考语文高分作文热点素材系列纪念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六十周年2025中考语文作文热点素材系列:纪念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六十周年

【新闻事件+人物事迹+适用主题+素材积累+精选时评】

【新闻事件】

2024年10月16日是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60周年。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新疆罗布泊上空的巨响向世界宣告:中国人民依靠自己的力量,实现了国防尖端科技的重大突破!

这声“东方巨响"之后,中国又接连研制成功氢弹、导弹和人造卫星。在一穷二白、没有外援的情况下创造“两弹一星”奇迹的背后,是无数“干着惊天动地事,做着隐姓埋名人"的科学家。在这个特别的日子,让我们重温这段历史,致敬功勋科学家,致敬“两弹一星”精神。

【童谣里的中国密码】

“小皮球,架脚踢,

马兰开花二十一

二八二五六

二八二五七

二八二九三十一

……"

这首从小唱到大的童谣,唱的其实是中国研制第一颗原子弹的故事。

研发原子弹在当时高度保密,很多研究项目也是高度保密的,为此使用了很多密语。这首童谣中的“马兰”指的就是新疆罗布泊腹地的中国核试验场区,这里被称作“马兰基地"。之所以叫做马兰基地是因为当时这里长满了马兰草,而且勘察大队在这里规划蓝图时,也正值马兰花盛开,所以就将基地生活区命名为“马兰”。童谣中的“开花"是指原子弹爆炸,“二十一”指核武器研究所,“二八二五六"二八二五七”是“马兰基地"28号信箱的两个分箱,是保密基地对外联系的唯一通讯方式。

这首童谣将原子弹的故事编入歌词中,来表达内心的喜悦,以朗朗上口的童谣让“马兰花”悄无声息地渗透到中华大地的每一个角落。如今祖国富强,百花齐放。但我们心里,永远有一朵盛开的马兰花。

【人物事迹】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理论方案设计者——邓稼先

邓稼先(1924-1986),九三学社社员,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核武器研制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为中国核武器、原子武器的研发作出了重要贡献。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85年获两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86年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1987年1989年各获一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99年被国家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今年是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60周年,也是“两弹一星”元勋邓稼先诞辰100周年。

“他一直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为人生的价值观。"邓稼先之子、原电子部第六研究所高级工程师邓志平说,父亲选择了科学救国之路,将一生的智慧和精力奉献给了祖国和人民。

少年时,日寇横行害得邓稼先一家骨肉分离。邓稼先曾对邓志平提起,自己高中时被迫去四川避祸,临行分别时,病中的邓以蛰(邓稼先父亲)说了一句影响他一生的话:“稼儿,以后你一定要学科学。学科学对国家有用。”

1941年,邓稼先考入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他和同学们一起在土墙草顶的宿舍里,点着煤油灯,通篇背诵英汉词典,连夜抄录借来的参考书,高唱着“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的校歌发奋学习。

1945年从西南联大毕业后,邓稼先参加了赴美留学考试,于1948年进入美国普渡大学研究生院核物理专业。1950年,在拿到博士学位的第9天,邓稼先就谢绝导师介绍他去英国深造的机会,登程回国。

“74年前,中美两国在科技、工业和物质生活方面的差距何止百年。”邓志平说,父亲那一代留学生当然明白,留在西方发达国家,对个人的前途是多么有利,“但他们还是义无反顾地选择回到祖国,他们要亲手把一穷二白的祖国建设成繁荣昌盛的国家"。

8年后,邓稼先在物理学界“消失”了。1958年8月,时任二机部副部长的钱三强找到他,说“国家想放一个大炮仗”,希望他去从事这项工作,但“上不告父母,下不告妻儿”。邓稼先立刻明白,并服从了组织的调动。

“这是父亲一生中的又一次重要选择。"邓志平说,母亲曾在书中追忆邓稼先当时的工作压力:“他比前一段更加沉默了,眼神空落落的似乎不在这个地球上。脑子却在原子弹理论设计的黑茫茫的境界中摸索。在家里,有时谈及有趣的事情,他在开怀大笑时又会突然中断笑声。感觉他整个人被分成了两半,工作的那一半永远在运转,即便放松下来也是短暂的一瞬间。”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研制任务的代号为“596"。当时,邓稼先带着一群平均年龄不到23岁的新毕业大学生,从零开始探索原子弹的理论设计。经过深思熟虑,他选定了中子物理、流体力学和高温高压下的物质性质这三个方面作为主攻方向,指导科研人员求出了极高压下的核材料的状态方程。这些成果为中国原子弹的理论设计提供了重要支持。

不仅如此,邓稼先他们还发现苏联专家给出的原子弹教学模型数据存在错误,带领团队摸清了内爆过程中物理规律和各种作用因素的交互影响。1963年3月,经过大量计算和实验,邓稼先带领团队完成了原子弹的理论设计方案。

当1964年中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后,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杨振宁从《纽约时报》上看到邓稼先名字的英文拼音,激动不已。但也有美国报刊说,中国人的原子弹是由美国科学家参与做成的,他将信将疑。1971年,杨振宁从邓稼先的信中读到“中国的原子弹、氢弹全部是由中国人自己研制的”时,泪水忍不住夺眶而出——中国“两弹一星"的发展,其重要性是没法估计的。

2021年,杨振宁又提到,邓稼先在这封信的最后希望他“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同途”。把“共婵娟"改为“共同途”,杨振宁觉得自己在50年后可以对邓稼先说:“我懂你的意思,也可以很自信地跟你说,这此后的50年是符合你‘共同途’的瞩望的。"

可惜的是,早在1986年,邓稼先就因病辞世。邓志平回忆,父亲身体状况的急转而下,缘起于一次意外。1979年,有一次空投氢弹核试验因降落伞没打开而未成功,邓稼先不顾大家的反对,决定亲自去察看现场,寻找试验失败原因。“父亲被这次意外击倒了,身体越来越差,开始便血。”

1985年7月底,邓稼先到北京汇报工作,抽空去医院检查,不想诊断出已到直肠癌中晚期。“为什么拖到现在才来?"面对医生的焦急询问,邓稼先还想立刻回去主持一个重要会议。但医生当即对他说:“你今天不能走了。”

这次手术后一个多月,恰逢国庆节。邓稼先偷偷溜出病房,来到天安门广场。他对警卫员游泽华说:“到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你就84岁了。那时,我们国家肯定富强了,你可要来看看我……"

第二次手术后四天,邓稼先用颤抖的手写下字条,要单位从四川给他送材料和书籍来,他准备用术后病情稳定的两三个月时间做完一件事——和于敏共同起草中国核武器发展计划的建议书。这份建议书抢在国际全面禁止核试验之前,为我国争取到了10年的热核试验时间。

“直到临终前,父亲惦记的还是‘不要让人家把我们落得太远’。”邓志平经常会想,若是在原子弹试验成功后,不再继续研制氢弹和第二代核武器,父亲也许不会英年早逝。但他也深知,只要能守护祖国和人民,父亲定然义无反顾。

2、中国研制原子弹的总设计师——钱三强

钱三强(1913年10月16日—1992年6月28日),原名钱秉穹,出生于浙江绍兴,原籍浙江湖州。他是中国著名的核物理学家,被誉为“中国原子弹之父"。钱三强是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研究员、原所长,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他早年从事原子核物理研究,是许多交叉学科和横断性学科的倡导者。钱三强与夫人何泽慧合作发现铀核的三分裂和四分裂现象,被誉为“中国的居里夫妇”。

01传奇人生启幕

钱三强出生在1913年浙江绍兴的一个书香世家,父亲钱玄同是著名语言文字学家。钱三强原名钱秉穹,6岁时进入北京高等师范学校附属小学,一年后转入由蔡元培创办的孔德学校。在孔德学校,他成绩优秀,文艺出色,还是学校篮球队队员,身体十分强健。一次,同学给他起了“三强"这个外号,父亲钱玄同得知后,认为这个名字寓意品德强、身体强、学识强,于是钱秉穹正式改名为钱三强。

1929年春,钱三强偶然读到孙中山先生的《建国方略》,书中描绘的现代中国蓝图让他深受触动,萌生了“工业救国”的思想。他意识到要使国家富强,必须建立强大的工业,而发展先进的科学技术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唯一途径。于是,钱三强决心集中学习数学和物理,以备考南洋大学学电机工程。但由于孔德学校开设的外语课是法文,而南洋大学用英文教学,在父亲的支持下,他决定先考入北京大学理科预科,打好英文基础。

在北大,钱三强不仅专心学习英语和其他专业课,还经常去听清华大学教授讲授的近代物理学,并阅读了英国科学家罗素的《原子新论》,很快对原子物理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32年,钱三强放弃考取南洋大学的计划,转而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在清华大学,他在吴有训等良师的精心指导下,全面学习物理学知识,养成了理论与实际、动脑与动手相结合的好习惯。1935年,他参加吴有训开的实验技术选修课,实验技术有了长足进步,为日后的科研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02留法岁月展锋芒

①师从居里夫妇

1937年,钱三强通过中法教育基金委员会公费生考试,获得去巴黎大学镭学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的机会。在法国,他师从约里奥居里夫妇,开启了高能物理实验和研究之旅。钱三强专心致志于课题研究,虚心好学且热心助人,深得导师和同事赞赏。他从查阅文献资料开始,不断研究并提出改进方案,对观测原子核粒子轨迹的云雾实验室进行改造。几个月后,新的云雾实验室建成,接着,他又创造性地制成与云雾实验室相匹配使用的自动照相机。居里先生称赞他说:“法国大学生只有考试分数,而来自中国的大学生则同时具有实际的工作能力。"

②科研成就斐然

1946年春天,钱三强与清华大学同班同学何泽慧在巴黎结婚。婚后不久,钱三强与何泽慧在难以计数的裂变径迹中,发现了铀核的三分裂和四分裂现象。这个发现一经公布,便在国际科学界引起巨大反响,被称为二战后物理学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项成就。西方媒体将钱三强、何泽慧称作“中国的居里夫妇”,法国科学院将用以奖励科学领域杰出工作的亨利德帕维尔物理学奖学金授予了钱、何二人。1947年,34岁的钱三强成为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最年轻的研究导师之一,也是第一个获得该职位的中国人。

03毅然回国报祖国

①艰难抉择

在法国取得卓越成就的钱三强,面临着个人荣誉与国家命运的艰难抉择。当时的法国,为他提供了优渥的生活条件和广阔的科研前景,但他心中始终牵挂着正处于战乱中的祖国。强烈的爱国情怀促使他毅然决定回国,为祖国的科学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1948年6月10日,钱三强与何泽慧带着襁褓中6个月大的女儿,登上了回国的客轮。

回国后不久,钱三强就面临着重大抉择。1948年底,国内局势紧张,北平研究院总干事杨光弼找到钱三强,告知他南京政府派飞机接一批学术教育界知名人士南迁,钱先生的名字也在其中,并把登机通知交给了他。钱三强态度坚决地回绝了杨光弼,他表示母亲重病在身,孩子又小,不能离开她们去南方。在乱世中,钱三强坚定地作出了抉择,他坚信新中国一定会带来新的机遇。

②回国初期困境

钱三强回国后面临着诸多困境。科研条件极其艰苦,经费紧张,全所只有五个人,除了他当时兼任所长,还有研究员何泽慧。当局每月拨给的全部经费,只够购买十几只真空管;实验室内空空荡荡,仪器设备奇缺。他们只好骑着自行车大街小巷跑旧货摊、废品站,还从天桥拍卖行买回一台旧车床,自己制作一些简单仪器。

尽管面临着重重困难,但钱三强没有丝毫退缩。他积极开展工作,努力为中国核事业奠基。他深知,虽然目前条件艰苦,但只要大家齐心协力,一定能为祖国的科学事业开创出一片新天地。他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在困境中砥砺前行,为新中国的原子能科研事业默默奉献着自己的力量。

04核事业领军人物

①奠定基础

钱三强主持创建了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为我国核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他聚集并领导了一大批核科研人才,取得了一系列核技术研究成果,建成“一堆一器"。此后,我国的核物理、反应堆工程、放射化学、放射性同位素制备、加速器技术、受控热核聚变等核科研工作相继开展起来。在那个艰苦的年代,钱三强以其卓越的领导才能和坚定的信念,为我国核事业的起步创造了条件。他就像一颗璀璨的明星,照亮了我国核科学发展的道路。

②临危受命

1959年苏联专家撤走之后,我国核事业面临巨大挑战。钱三强临危受命,组织研究所科研人员独立自主攻克六氟化铀生产、点火中子源研制、氢弹理论预先研究等科研难关。他尽遣精兵强将,调来了朱光亚、彭桓武、邓稼先、程开甲、周光召等科技帅才攻克理论设计关;请来了王淦昌、郭永怀、陈能宽、程开甲四位名家挂帅爆轰物理试验;将点火中子源的艰巨任务交给了技术员王方定;请刚刚归国的女科学家王承书担当提取铀-235的重任;组织钱皋韵、吴征恺、吴自良等优秀专家协作攻坚扩散分离膜难题。钱三强为“两弹”的成功研制做出了重大贡献,他的名字将永远铭刻在中国核事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

③培养人才

钱三强以主要精力从事科学组织工作,培养了大批科技人才,甘当人梯。他深知人才是国家发展的关键,积极为年轻人创造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成长。他曾说:“要顾全大局……舍得把最好、最顶用的人用到最需要、最关键的地方去,不分是你的还是我的。"钱三强推荐了年轻的邓稼先担当中国原子弹理论设计的总负责人;不拘一格,大胆用才,促成周光召回国并委以重任;无私无畏,敢为事业担当风险,秘密委任于敏从事氢弹原理的研究。他为中国原子能科学事业的发展呕心沥血,为培养中国原子能科技队伍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05伟大精神永流传

钱三强的一生,是为祖国无私奉献、不懈奋斗的一生。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爱国主义的深刻内涵,为后人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从年少时受到进步思想的熏陶,到毅然踏上科学救国之路,钱三强始终怀揣着对祖国的深深热爱。在法国留学期间,他刻苦钻研,取得了卓越的科研成就,却毫不犹豫地放弃了优渥的生活条件,回到祖国怀抱,投身于国家的科学事业建设。

他面临重重困难,却从未退缩。无论是回国初期的艰苦困境,还是在核事业发展中遭遇的巨大挑战,钱三强都以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迎难而上。他主持创建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聚集人才,攻克科研难关,为我国核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钱三强的爱国精神、奉献精神、拼搏精神激励着后人。他让我们明白,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只有将个人的理想融入到国家的发展中,才能实现真正的人生价值。在新时代,我们应以钱三强为榜样,以振兴中华为己任,自觉报效祖国。

我们要学习钱三强的爱国情怀,无论身处何地,都始终心系祖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学习他的奉献精神,在各自的岗位上默默耕耘,不计个人得失。学习他的拼搏精神,勇于面对困难和挑战,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钱三强的伟大精神将永远流传下去,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3、中国首枚原子弹研制的技术总负责人——朱光亚

朱光亚,是中国核科学事业的主要开拓者之一,“两弹一星”元勋,被誉为“我国工程科学界支柱性的科学家"。他在20世纪50年代末就投身于核武器研制工作,到2005年以年过八旬的高龄退休,他与核“打交道”长达近半个世纪。

“我这一辈子主要做的就这一件事——搞中国的核武器。"朱光亚与核的交情长达半个世纪,他先后参与领导和组织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第一次空投原子弹和“两弹”结合试验任务,推动祖国核事业飞速发展。

1967年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再一次证明了他的突出贡献。朱光亚代表了一个跌宕起伏、终迎光明的时代,他以“科技众帅之帅"的身份参与了中国核武器从无到有、从弱变强的发展全过程,见证了新中国国防力量的成长史,是当之无愧的标志性人物。

在《给留美同学的一封公开信》中发出“回去吧!”的高声呐喊后,朱光亚毅然决然地选择在戈壁滩默默无闻地奉献自己的生命。

新中国成立后,他拒绝了美国的资金支持选择回国,以满腔热血号召海外同学同他一样回国建设。从受命于建立核武器研究所开始,朱光亚一直竭尽全力,把全部智慧投入到这项对中华民族来说至关重要的工程中。他牢记自己作为共产党员的使命,在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道路上不断前进,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目标奋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2004年12月,编号为10388号的小行星被命名为“朱光亚星”,它将传递朱老的一片热忱,在苍穹中永远地闪耀下去。

01朱光亚的老师曾说“他的考卷连标点符号都找不着错”

朱光亚,是中国核科学事业的主要开拓者之一,“两弹一星"元勋。他在20世纪50年代末就投身于核武器研制工作,到2005年以年过八旬的高龄退休,他与核“打交道”长达近半个世纪。

在央视新闻《相对论》“九零后"对话“90后”直播中,朱光亚之子朱明远带来了父亲朱光亚的作业本——“从纸质看得出,当年的条件有多困难。"有位数学老师,说我父亲的考卷连标点符号都找不着错。”

02“一生只做一件事那就是为中国研究核武器"

在西南联大理学院学习期间,朱光亚受到共产主义思想的影响和熏陶。1946年9月,物理学家吴大猷推荐朱光亚和李政道赴美留学,攻读核物理学专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朱光亚牵头组织起草《给留美同学的一封公开信》,“我们的民族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回去吧,赶快回去吧!祖国在迫切地等待我们!”

此后,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第一次核航弹空投爆炸试验……朱光亚全程参与组织领导。晚年时,他评价自己“一生只做一件事,那就是为中国研究核武器"。

03培养物理人才“听朱老师的课就是一种享受“

952年,中央决定在东北地区建立一所能与国际交流的综合性大学,培养经济建设人才。在这种形势下,东北人民大学(吉林大学前身)经过院系调整,成为新中国成立后我党亲手创办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余瑞璜、朱光亚、吴式枢等一批优秀的物理学家放弃优越的生活和工作条件,以高昂的热情奔赴长春,投入到东北人民大学物理系的创建工作中。

在领导创建物理系的同时,朱光亚还承担着繁重的教学任务。朱光亚非常讲究教学方法,他印制了“答疑卡片”,学生们可以把问题写在上面,交给老师作书面回答。中国地质大学教授张昌达至今仍保留着大学时朱光亚老师给他做的原子物理学书面答疑卡片。朱光亚讲课思路明晰,概念透彻,语言简练,他的课程被学生们称为“艺术精品"。他的学生陈佳洱院士回忆说:“听朱老师的课就是一种享受。在教学中,他不仅给我传授各门课的基础知识,还教会我怎么思考问题、研究问题,把握科学的思维方式。”

04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当晚朱光亚第一次喝醉了

1964年10月16日,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望着腾空跃起的蘑菇云,朱光亚潸然泪下。当晚,他在庆功宴上喝得酩酊大醉。“这是他第一次喝醉,也是唯一一次。"朱明远说道。在他的印象里,父亲一直是一个内敛且控制力极强的人,但那天破例了。

“他不承认自己酒量不行。”朱明远回忆,自己曾经听记者问试验总指挥刘西尧,原子弹爆炸高兴吗?刘老说,高兴。记者再问,怎么个高兴法?刘老想了想说,朱光亚都喝醉了。

4、第一颗原子弹冷实验的总指挥——王淦昌

01.从“农村"走向“国际”

王淦昌读大学期间,中国正遭受列强的欺凌。他的老师叶企孙告诉他:“只有科学,才能拯救我们的民族!"这句话深深印在他心中,激励他将一生献给科学。

从清华大学毕业后,王淦昌前往德国柏林大学跟随世界核物理学先驱——迈特纳学习。在学习期间,他发表了许多重要论文,不仅受到迈特纳女士的赏识,还对物理学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科学虽然没有国界,但科学家确是有国界的。身为中国人,我的祖国正蒙冤受难,我要回去为她服务!”

1943年,王淦昌取得博士学位后,不顾导师的挽留,坚持回到当时正值抗战中的中国。他先后在山东大学和浙江大学任教,在浙江大学多次迁校的过程中,他成功研制出了“荧光粉——磷光硫化锌”,填补了战乱时期国家科研领域的空白。

1956年,王淦昌作为中国代表前往苏联杜布纳联合原子核研究所担任研究员。在那里,他带领团队发现了“反西格马负超子”,这一发现在国际物理界掀起了轩然大波。

然而,就在这一刻,一封密电传送到了实验室。这封电报,导致一位在国际上声名大噪的物理学家从大众视线中消失无踪。

02.“被偷走"的那17年

王淦昌接到命令——回国参与核武器研发,这意味着他必须放弃先前的科研成果,也意味着他再次错过了诺贝尔奖的机会。然而,他毫不犹豫地表示“愿意以身许国”,化名“王京”,前往“青海金银滩”参与核武器研制。

作为团队中年龄最长的成员,“王京"负责指导设计原子弹的实验部分。他在代号211厂的日常就是“一个馒头一瓶水,输着氧气边办公”。他告诫大家:“我们的工作没有礼拜天,只有星期七"!

在紧张如同“007”的工作状态下,他迅速掌握了原子弹内爆的方法和实验技术。作为实验的总指挥,“王京"带领着团队在戈壁沙漠一次又一次的试爆。尽管年近花甲,但在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前,他仍亲自乘坐吊车对现场环境进行最终检查。

1964年10月16日,这颗“争气弹”终于成功爆炸。它不仅是科学家四年来辛勤付出的结晶,更象征着我国正式成为“有核国家"的重要里程碑。

03.拨云见日”之后…

“叫了王京同志十几年,叫一次王淦昌同志吧!"

1978年,王淦昌调回北京。在那年的除夕夜,他与学生邓稼先相互敬酒,邓稼先如上说道。听到这番话,已是古稀之年的王淦昌感到鼻子发酸,眼泪止不住地流下。

恢复“王淦昌”这个身份后,他依然默默地在科研领域不懈努力。当我国第一座自行设计、建设的“秦山核电厂"获得通过时,尽管当时民意不佳,王淦昌却坚定地表示:“中国的现代化不能用钱从国外买来,而必须自己艰苦奋斗,才能创造出来……”。

在核电厂的建设过程中,王淦昌经常到工地“监工”,甚至不顾高龄爬上近二十层楼的高处。1991年12月,秦山核电厂于成功投入运行,标志着我国结束了“无核电时代”。

04.人生“60"才开始

在年逾90的时候,王淦昌曾告诉杜祥琬:“60岁的人是可以从头开始的!”。他的人生经历恰如其言。

1986年,王淦昌协与王大珩、杨嘉墀和陈芳允,一起向中央提出了“要全面追踪世界高技术的发展,制定中国高科技的发展计划”,促成了后来“863计划”的实施,为我国科技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年逾花甲之年的他,不仅关注科技建设,更牵挂着党中央,一直坚守至72岁的王淦昌,最终在党支部大会上获得全票通过,成功加入党组织。

王淦昌毕生矢志报国,隐姓埋名多年,为国防科技事业做出了巨大牺牲和贡献。他被誉为“中国核科学之父”,其科学成就和爱国精神值得被铭记。

主持和决策我国核试验的全局工作——程开甲

程开甲,浙江大学校友,中国科学院院士,1918年出生于吴江盛泽镇,被誉为中国“核司令”,他是“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著名物理学家,长期从事理论物理、核武器研制与试验、抗辐射加固等领域的科学技术研究工作,是中国核武器事业的开拓者、中国核试验科学技术体系创建者之一、中国核武器事业的开拓者之一。中国军人最高荣誉“八一勋章”获得者,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

2019年2月18日程开甲感动中国人物获奖词是:空投、平洞、竖井,朔风、野地、黄沙,隔壁寒暑成大器,于无声处起惊雷。一片赤诚,一生奉献,一切都和祖国紧紧相联。黄沙百战穿金甲,甲光向日金鳞开。

01一腔赤诚,求学报国

程开甲于1918年8月出生于江苏吴江,1937年以优异成绩考取了浙江大学物理系的“公费生”,在恩师束星北、王淦昌等的指导下,孜孜以求学。1941年毕业留浙江大学物理系任助教,从事相对论和基本粒子的研究,完成了多项重要研究。1946年8月,程开甲赴英留学。在李约瑟博士推荐下,程开甲远赴爱丁堡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师从物理学大师玻恩。不到两年,就拿到了博士学位。

在国外的日子里,程开甲尝尽了被西方先进国家歧视打压的滋味,深感国家强盛的重要性。1949年,他在苏格兰出差时看到一部电影新闻片,片中介绍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敢于向英国军舰开炮,击伤了英国军舰“紫石英号”,让程开甲第一次有“出了口气"的感觉。“紫石英号”事件让程开甲开始了解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他给国内的家人和同学写信,询问国内情况,在信中得到的回复是“国家有希望了”,程开甲婉拒导师玻恩的挽留,放弃英国的优厚待遇和研究条件,毅然决定回国。

1950年8月,在海上漂泊了一个月,程开甲带着满满一箱的各种专业书籍到达香港,再从香港乘火车经广州到达杭州,回到了一穷二白的新中国,开启了报效祖国的人生之旅。

02一生隐匿,倾铸核盾

回国后的程开甲,除了搞好教学、科研之外,还广泛涉猎各种知识。为了配合国家需要,他曾于十年内4次转换自己的研究方向。他说:“一切都是为了国家的利益、民族的利益,需要我做什么都行。”

1960年,来自上级的一纸命令,将程开甲调入中国核武器研制队伍。从此,他义无反顾地投身我国原子弹研究工作,“程开甲"这个名字走入国家的绝密档案。1962年,正当程开甲在原子弹理论攻关上取得重大成绩之时,组织上又一次安排程开甲转入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核试验技术。隐姓埋名20多年,在核武器研究所,在“死亡之地”罗布泊,在核试验基地马兰,他为核武器研究和试验倾注了全部才智和心血。他说:“人生的价值在于贡献,为人民贡献,为国家贡献,这才是价值。"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罗布泊准时爆响,自动控制系统在瞬间启动千台仪器,分秒不差地完成了起爆和全部测试。当年,法国人进行第一次核试验,测试仪器没有拿到任何数据,美国、英国、苏联也仅仅拿到了很少的一部分数据,而我国拿到了全部数据。

1967年6月17日,轰六甲型战机在新疆罗布泊上空投下一个降落伞。伴随着一声巨响,中国第一颗氢弹空投爆炸试验成功,沉寂的戈壁大漠上空,闪耀着万丈光芒。

在罗布泊的20多年,程开甲参与组织指挥了包括我国首次原子弹、首次氢弹、首次两弹结合试验和首次地下核试验在内的各种类型核试验30多次;20年中,他带领团队解决了包括核试验场地选址、方案制定、场区内外安全以及工程施工等方面的一系列理论和技术难题;20年中,他带领团队利用历次核试验积累的数据,对核爆炸现象、核爆炸规律、核武器效应与防护等,进行了深入理论研究,为建立中国特色的核试验科学技术体系作出了杰出贡献。

03实事求是,团队精神

早在少年时代,程开甲就在数理和英语方面有着过人的天赋。大学期间,程开甲一边承担物理系助教工作,一边参加物理讨论班,受王淦昌等人的指导,完成了多项堪称顶级的学术研究。他回忆说:“物理讨论班,开阔了我们的眼界,培养了我们实事求是的学风,不但督促我们密切关注科学领域的新事物,也督促我们养成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不浮躁、不侥幸。”

作为核武器试验的技术总负责人,程开甲领导建立了核武器试验研究所并担任副所长兼理论室主任。他不仅仅将核试验当作一次次任务去完成,而且是以一个科学家的视角,从整个学科发展角度来思考和研究解决其中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作为一名科学家,他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为了试验的安全性和准确性,曾质疑过苏联权威专家的意见,并证明了自己判断的科学性,确保核试验万无一失。

作为战略科学家,他极其注重团队和骨干的培养,在他的领导下,研究所先后走出了10余位院士和将军。他注重培养他们的思想素质,培养他们献身祖国的精神,同时训练他们的业务素质,保持对科学问题的钻研精神,同时还鼓励大家发扬协作精神。他身体力行、躬身示范,为了能掌握第一手资料,他坚持到实验的第一线,到地下核爆后的现场去收集数据,指导工作。有一次,他执意要到爆心处检查,警卫员问他:“首长,您就真的不担心身体吗?"他坦率地回答:“担心,但我更担心试验事业,那也是我的生命。你说我能不去吗?”

04一片冰心,不求名利

“空投、平洞、竖井、朔风、野地、黄沙,戈壁寒暑成大气,于无声处起惊雷!一腔赤诚、一生奉献,一切都和祖国紧紧相连。黄沙百战穿金甲,甲光向日金鳞开!"正是怀着这拳拳爱国的赤字之心,程开甲屡易专业方向,隐姓埋名20多年,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赤诚与热血洒向了茫茫大漠。罗布泊爆发的声声“惊雷”,筑牢了国防盾牌,挺直了民族脊梁。罗布泊试验的每一次成功,都包含了程开甲不懈的奋斗和奉献。他用一生诠释了什么是科技战线工作者的精神,他说:“作为一个科技工作者,应该具备的最重要素质就是奉献。只要国家需要,就要义无反顾"。

对于获得的各种荣誉和称号,程开甲有他自己的诠释:“我只是代表,功劳是大家的,功勋奖章是对‘两弹一星’精神的肯定,我们的成就是所有参加者,有名的、无名的英雄们在弯弯曲曲的道路上一步一个脚印去完成的。”伟大的科学家是不求名利的,真正为祖国作出了重大贡献的科学家,祖国和人民不会忘记。程开甲院士治学严谨、精益求精,从不以权威自居、不以名望压人,对起草的每份文件报告反复推敲,对科研试验中的每个隐患从不放过,对他人请教的问题认真作答,表现出极端认真负责的态度。

“科学技术研究,创新探索未知,坚韧不拔耕耘,勇于攀登高峰,无私奉献精神。"程开甲院士写下的这几句话,堪称他科学人生的自画像。在中华民族迈向复兴、人民军队阔步前行的伟大征程中,包括程开甲院士在内的无数科学家数十年如一日探索科学奥秘,不畏困难,不慕虚荣,为科学事业舍身探索,为国家民族鞠躬尽瘁,为造福人类无私奉献。他们树立的一座座丰碑犹如一颗颗璀璨明亮的星辰,将永远闪耀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为华夏子孙指明前行的方向。面对新的征程、新的使命,我们需要大力弘扬程开甲这种以身许党报国的精神,引领更多人把个人志向追求融入党和国家的伟大事业之中,勇担时代使命,不畏艰难险阻,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汇聚起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

负责原子弹的力学保障工作——郭永怀

悠悠60载,英雄事迹光耀星空,铸就不朽传奇。“心有大我,以身许国,用生命践行‘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每忆及此,家乡人无不泪目。在人们心中,“科学巨匠"从未陨落,“永怀精神”永远激荡在齐鲁大地。

01荣成学子潜心求学立志科学报国

郭永怀,祖籍威海荣成市滕家镇西滩郭家村,1909年4月4日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父辈全力供他读书,17岁考入青岛大学附属中学,20岁考取南开大学预科理工班,1933年考入北京大学物理系学习。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日军侵占华北,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等大学停课,留校做助教的郭永怀只得返回家乡,应聘在威海中学任教。他知识渊博,教学认真,深受学生爱戴。他带领学生贴标语喊口号,进行抗日游行;他开始思考中国屡受外夷欺辱的根源;他认识到要靠现代化的装备和先进的武器保家卫国,应对外来侵略。

1938年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辗转南迁至昆明,组建西南联合大学。郭永怀告别威海中学师生,去西南联大工作、求学,决心努力学习现代科学技术,科学报国、科学强国。

目睹日军飞机在中国大地狂轰滥炸,郭永怀更加坚定信念,发展军事科学技术,发展航空事业。为此,他毅然由光学专业改学航空工程,步入空气动力学的研究领域。

02亲手烧掉书稿回国投身核事业

1940年,郭永怀一行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应用数学系学习。次年,郭永怀来到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和钱学森一起师从世界气体力学大师冯·卡门,与钱学森等人结下深厚友谊。1946年,他被推荐到康奈尔大学航空工程研究院任教,继续在学术研究上大放异彩,其间发表论文《关于中等雷诺数下不可压缩粘性流体绕平板的流动》,应用并推广了变形坐标法,被钱学森命名为“PLK"法,其中的“K”代表郭永怀。

其时,身处异国的郭永怀在学业上取得巨大成功,生活也很优越。在女儿郭芹眼中,他们的家位于绮色佳市中心,是一幢四层花园别墅,主楼前门有带顶和白色木质雕花围栏的漂亮门廊,室内是厨房餐厅和客厅,二楼有四间卧室,并带有大大的露台,顶层是阁楼,底层是地下室,这里环境优雅。

郭永怀问女儿喜欢这里吗?女儿说喜欢。郭永怀叹口气,女儿茫然地看着父亲,小小的她还不懂父亲。

那时,他的挚友钱学森已于1955年10月回到中国,他也想早日回到祖国、报效祖国。为了减少回国的阻碍,他当着众多西方同事的面,亲手将十多年来积累的未发表书稿焚烧。用心用脑带着知识,郭永怀携全家于1956年9月底动身归国。

“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我希望自己的祖国早一天强大起来,永远不再受人欺侮。"郭永怀说。

郭永怀回国后受到热烈欢迎。当时周恩来总理在中南海接见了郭永怀,问他有什么要求,郭永怀只说:“我想尽快投入工作。”

怀着强烈的报国心,郭永怀长期主持中科院力学研究所的工作,与钱伟长一起创办了清华大学力学研究班。1958年,郭永怀参与创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为新中国培养了大批科技人才。

02挺进戈壁荒滩秘密研制原子弹

1960年,郭永怀被任命为第二机械工业部第九研究所副所长,负责我国核武器的研制。“两弹"研制所在的青海基地,海拔3000多米,飞沙走石,寸草不生,最低气温零下40摄氏度,生存环境极其恶劣。年过半百的郭永怀有严重的高原反应,他与年轻的科技人员一起喝苦水、住帐篷,风餐露宿,还要在北京和青海基地之间来回奔波。不到一年时间,他已是满头白发。

当时,郭永怀有一个特殊的习惯——睡觉时不让警卫员铺褥子。他说:睡在铁床上,一翻身就会硌着疼醒了,这样就不至于让自己睡过头,就能起来继续工作了。他经常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时时彻夜不眠。

时值我国经济困难时期,广大科技人员同样生活艰苦。可大家没有消极沉闷,每天在食堂都吃不饱,但回到研究室立刻开展工作。最困难的时候断过炊,戈壁滩上植物贫乏,稀少的骆驼草都被他们拿来充饥。

科技工作者的身后是国家的关怀。有党中央、国务院和全国人民的全力支持,郭永怀和科技工作者们没有出现大的生活问题。

在异常艰难的环境下,原子弹的研制一路向前。为确立核武器装置的结构设计,郭永怀提出了“两路并进,最后择优”的办法,为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确定了最佳方案。此后,我国第一代核武器的研制投爆一直沿用这一方案。爆轰物理实验是掌握关键技术的重要一环,为了取得满意的爆炸模型,郭永怀带领科研人员反复试验,甚至跑到帐篷里亲自搅拌炸药……

当钱学森对郭永怀道一声“你太辛苦了"时,郭永怀一笑:回来,就是要奋斗,要我们的国家早一天富强起来!

在郭永怀的心中,为着国家的富强,他要奉命丈量九天,要触摸宇宙,用激情澎湃将苍穹叩开。

是的,那是他作为中国科学家的使命!

03实践从原子弹到氢弹爆炸的“中国飞跃”

毛泽东主席说,一句话,中国,不能没有原子弹!

于是,1964年10月16日15时,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在罗布泊爆炸成功!我国成为继美、苏、英、法之后,第五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

以核爆炸的声响作为外交语言,中国可以挺直腰杆跟世界列强对话!

当原子弹的蘑菇云腾空而起,滚滚浓烟直冲云霄,人们一片欢腾时,郭永怀却慢慢倒在了椅子上。数不清多少个日夜的拼搏,他太累了。

由于贡献突出,1964年,郭永怀当选中国航空学会副理事长。1965年5月14日成功进行了核航弹爆炸试验;1965年5月30日,周恩来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人民大会堂亲切接见了参加第一第二次核试验专家。

接下来,郭永怀和其他科学家又开始了氢弹的研究。郭永怀牵头解决了一系列重大问题,他常常深夜还在研究,感觉冷,穿上棉大衣,喝点热水,继续干。

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这是继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后,我国又一次质的飞跃,标志着中国核武器事业发展进入新的阶段。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第一颗氢弹爆炸,当时,美国用了7年3个月,苏联用了6年3个月,英国用了4年7个月,法国用了8年6个月,而中国仅用了2年8个月。

04以身许国被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优秀科学家的担当为着国之大者。

当郭永怀为国家的核武器事业发展呕心沥血时,对家庭却很少顾及。

他不搞特殊化,15岁的女儿郭芹上山下乡,去条件艰苦的内蒙古自治区插队落户。

他一心扑在实验基地的工作上,想念女儿却只能写简单的信,女儿插队的地方太冷了,想要双棉鞋,他也没能买到。

妻子说,咱们结婚20周年了。他说,等回来,咱们好好过个结婚纪念日……妻子说,我等你。

然而——

在实验基地,郭永怀在做我国第一颗导弹热核武器发射试验的准备工作时,发现新的极其重要数据,必须马上乘机返京,组织人员紧急研究解决方案。不幸发生了——1968年12月5日凌晨,飞机在降落时失事,机上人员遇难……烧焦的郭永怀与警卫员紧紧抱在一起,当人们费力将两人分开时,发现装有绝密资料的公文包安然无损地夹在他们胸前!

在场的人,默哀,泣下。周总理闻讯失声痛哭,钱学森忍不住大哭。所有知道的人都为之心痛落泪……

烈火吞噬了他的躯体,他紧抱着国家机密,把自己融入了天际,将丹心留在大地。

郭永怀牺牲后的第22天,我国第一颗热核导弹试验获得成功;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这些都饱含了郭永怀的心血和功劳。“两弹一星”23位元勋中,郭永怀是唯一一位在核弹、导弹、人造卫星领域都有杰出贡献的科学家,也是唯一以烈士身份被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科学家。

永怀初心,永被铭记。2018年7月,国际小行星中心正式将编号为212796号的小行星命名为“郭永怀星”。

原子弹之母王承书:三十年隐名,一生荣耀

王承书先生,中国核物理领域的杰出女性,被誉为“中国原子弹之母"。她在科学上的卓越成就与对祖国的无私奉献,共同构成了她传奇的一生。

新中国成立初期,面对国家的召唤,王承书毅然决然地放弃了国外的优厚条件,选择回国投身科研事业。然而,她所面临的并非坦途。在中苏关系恶化、技术封锁的严峻背景下,王承书接过了高浓缩铀的研发重任。这一任务不仅技术难度极高,而且需要极高的保密性。

为了国家的核事业,王承书选择了隐姓埋名。她告别了繁华的都市,走进了偏远的科研基地。在那里,她与同事们一起,夜以继日地攻克技术难题。他们面临着设备落后、资料匮乏等重重困难,但王承书从未退缩。她凭借深厚的学术功底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带领团队一步步向前推进。

在这漫长的30年里,王承书与家人长期分离,忍受着孤独与艰辛。她将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科研工作中,为中国的原子弹成功爆炸奠定了坚实基础。她的无私奉献和坚韧不拔的精神,成为了激励后人的宝贵财富。

8、“中国氢弹之父”——于敏

提到中国第一颗氢弹,于敏的名字就是一座丰碑。当人们要把“中国氢弹之父"的称号给他,他却执意婉拒。

于敏之子、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于辛说,父亲认为,“核武器的研制是集科学、技术、工程于一体的大科学系统,需要多种学科、多方面的力量才能取得现在的成绩,大家必须精诚团结,密切合作。这是从事核武器研制的科学工作者所必须具备的品格。”

1961年1月,于敏接受了一项国家重任:从零开始研制氢弹。

于辛回忆,父亲非常喜欢抽象的基础理论研究,他最初的研究方向是量子场论,但为了国家需求,在1951年时转向了原子核物理研究。经过近十年的辛勤耕耘,父亲的原子核理论研究取得很大成果,发表了一系列有影响的文章,“填补了我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钱三强语)。在即将取得更大突破的时候,他毅然响应国家需要,再次转行,开始了氢弹理论的预研工作,从此他很少有公开发表的文章,开始了隐姓埋名的生活。

“父亲是一个有家国情怀的人。”于辛记得父亲曾说:“我们国家没有自己的核力量,就不能有真正的独立,面对这样庞大的题目,我不能有另一种选择"。

1967年6月17日,罗布泊沙漠腹地,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从原子弹成功爆炸到突破氢弹,美国用时7年3个月,苏联用时6年3个月,而中国仅用2年8个月。

在于辛心中,父亲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时任核工业部部长蒋心雄评价于敏是“有强烈爱国心和民族自豪感的优秀知识分子,是我国自己培养的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而于敏却说:“一个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没有的。能把微薄的力量融入到祖国的强盛中,便足以自慰了。"

开始研制氢弹时,条件非常简陋,于辛曾听父亲讲过当年的困难:不少科研人员因为营养不良而身体浮肿。更主要是工作条件十分简陋。当时,电子计算机主要能用的只有一台,每秒1万次,而且分配给氢弹预研小组的时间,每个礼拜只有约十个小时,还都是夜里。于是,科研人员就动用最古老的工具,算盘跟计算尺。只有不得已的时候,在处理非常复杂的问题时,再由计算机来进行计算。

“父亲是个一心为国的人。”于辛说,为了突破氢弹理论,父亲于1965年9月率队南下到上海华东计算机所,经过“百日会战”,完成了从原理到构型基本完整的氢弹理论设计方案。此后几年,他又为研制核武器八上高原、六到戈壁,累得两次休克。

“父亲是一个不为利害所移的人。”于辛戏言,自己因为父亲成了“最早的北漂"。1969年,二机部九院理论部搬迁到四川曹家沟,因当地不具备工作条件,科研人员陆续回到北京,但户口留在了曹家沟。这相当于10多年一直在北京没有户口,上学只能借读,看病需要借户口本挂号,粮油供应、住房都受到很大影响。

因为工作生活上的种种困难,相当一部分学术骨干在改革开放后相继离开,可于敏以大局为重留了下来,不仅在集体中起到了凝聚作用,而且使团队在学术上有了主心骨。

“父亲是一个对工作认真负责的人。”于辛回忆,在理论部,大家都知道向于敏请教有“三不论":一是不论时间、场合,随时随地可以提问题;二是不论范围,物理、力学乃至其他相关学科都可以问;三是不论问题大小难易,尽管问,一样耐心解答。“父亲总会将自己的知识、方法、诀窍,乃至最重要的想法和盘托出,毫无保留地告诉大家。”

相比美苏上千次、法国200多次的核试验次数,我国仅用45次试验就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于敏居功至伟。当时,国家百废待兴,物质匮乏,核试验材料比黄金还贵,每次核试验耗资巨大,万一失败,给国家、团队都会带来难以想象的损失。正因为于敏和团队“既有发展前途,又踏实稳妥"的途径选择,保证了我国核试验的技术路线几乎没有走过弯路。

小时候,于辛对父亲的记忆就一个字:忙。“整天待在房间里想东西,很多人来找他。”但他说,父亲是一个深爱家庭的人,“年轻时出差总带着我母亲的照片,后来有了儿孙辈,就一起带上照片"。去上海出差,父亲都会想办法给孩子买一点大白兔奶糖。“奶糖往水里一放就是一杯牛奶,我至今都记得那个味道。”

于辛说:“父亲一生中也留有遗憾,比如,因为国家需要,他没有从事自己喜欢的抽象的基础理论研究;因为工作性质,他没有出国留学;因为国家任务繁重,没有时间陪伴家人,特别是对妻子的愧疚。"

【适用主题+写作示例】

【适用主题01】“两弹一星”精神

【写作示例】

从导弹到原子弹、氢弹,再到人造地球卫星,数十年来,一代代中国科技工作者在接力攀登中,以“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品格,“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实干,万众一心,团结合作,协同攻关,用“铁肩膀"挑起历史重担,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把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自主创新,是中国在科技领域不断突破、创造奇迹的“制胜密码”。“两弹一星"精神,正在更多领域得到诠释——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突破了耐压结构、生命保障、远程水声通讯、系统控制等关键核心技术;亚洲最大重型自航绞吸船“天鲲号"实现绞吸船自动挖泥技术在我国的首次应用;“华龙一号”形成了国内首个完整的核电自主知识产权体系,首堆所有核心设备均已实现国产……

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正在经历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前进道路不可能一马平川。建设科技强国,要传承好、发扬好“两弹一星"精神,将爱国之情、报国之志和奋斗精神融入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凝聚起勇往直前的强大力量。新时代,“两弹一星”精神更放光芒。

【适用主题02】爱国之情、报国之志

【写作示例】

新中国成立之初,面临着国内外的重重压力和困难。为了打破帝国主义的核讹诈,保卫国家的安全和尊严,党中央果断作出了研制原子弹的战略决策。为了响应党的“三线建设"号召,一大批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科学家、工程师、军人和工人,怀着对祖国的无限忠诚和热爱,义无反顾地奔赴祖国的大西南和大西北,投身到了这项伟大的事业中。他们,有的放弃了国外优越的条件,毅然回国;有的告别了亲人,奔赴艰苦的试验基地。他们在茫茫戈壁滩上,他们战严寒、斗酷暑,风餐露宿、四海为家;他们远离城市的繁华喧嚣,舍弃亲人的天伦之情;他们忍受着饥寒酷暑,坚守着清贫孤独,饿了就啃口干馍夹咸菜,渴了就吃冰雪、喝溪水。从银光流淌的雪域高原到死寂笼罩的戈壁荒滩;从大漠孤烟、千里冰封的北国边陲到碧翠流苏、鸟语花香的南国小镇;从繁华都市到人迹罕至的崇山峻岭,到处都有核工业人艰难跋涉的脚步。在恶劣艰苦的环境中,无私地奉献才华,用心血和青春,创造了“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三线精神"。

【适用主题03】无私奉献铸就不朽丰碑

【写作示例】

邓稼先、钱学森、钱三强、郭永怀、王淦昌、朱光亚等老一辈科学家,他们以身许党,以身许国,默默奉献,用自己的智慧、青春、热血乃至生命,铸就了“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内核,铸就了“两弹一星”的不朽丰碑,更是铸就了共和国的坚强盾牌。那里没有繁华的都市,没有舒适的生活,只有漫天的风沙和艰苦的条件。但他们没有丝毫的退缩和抱怨,心中只有一个信念:为了祖国的强大,为了人民的幸福,一定要让原子弹早日爆炸成功。

【适用主题04】无惧困难和挑战

【写作示例】

在研制原子弹的过程中,科学家们面临着无数的困难和挑战。尤其是在赫鲁晓夫上台后,为了讨好美英等霸权国家,中苏关系日趋紧张起来。1959年6月,苏联政府撕毁了中苏双方签订的关于国防新技术的协定,拒绝向中国提供原子弹数学模型和图纸资料。随后,苏联单方面决定全部撤走在中国核工业系统工作的233名苏联专家,并带走了全部重要图纸资料。在这样孤立无援的境地下,刚刚起步的原子弹研发计划又回到了起点,所有的工作都需要从零开始、从头开始,只能靠他们自己来探索原子弹的理论和技术。没有资料,他们就自己钻研;没有设备,他们就自己动手制造。在那个艰苦的年代,他们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和创新的精神,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期间涌现出一大批以邓稼先、钱学森等为代表的共和国的巨匠和无数为共和国原子事业付出巨大贡献的人们。

【适用主题05】淡泊名利、不计得失

【写作示例】

“两弹元勋"邓稼先,当年作为总指挥,每次核试验,都要带头钻到巷道里去取样,甚至还要跑到沙漠里寻找爆炸后的原子弹碎片。由于当时的防护条件很差,天长日久,他的身体遭受超剂量的核辐射。1986年,邓稼先因全身核辐射造成大面积溶血性出血,被迫住进北京的一家医院。住院期间,他的好友杨振宁来探望时,曾问他:“研究原子弹,国家究竟给了你多少奖金?”邓稼先回答:“原子弹10元,氢弹10元。"当年原子弹爆炸成功,国家给的奖金是1万元,加上单位拿出的十几万元,最终按10元、5元、3元三个档次,分别发给当时从事研制的科研人员。邓稼先拿的是10元。十元奖金,更多的是象征意义,邓稼先爱国爱民,心有家国,不计得失,无私奉献。有大爱之心,才有大勇、大智慧。邓稼先用他不平凡的一生为“大爱”作出了鲜明注脚。

【适用主题06】志存高远、小我与大我

【写作示例】

为了研制“两弹一星”,邓稼先35岁隐姓埋名,离开繁华的都市,走进大漠深处。这一走,就是28年!28年看不见故乡的花开花落,听不到妻儿的欢声笑语。多少个日日夜夜,他住在干打垒里,面前永远是如血的夕阳、如豆的灯光,是无边无际的荒漠。当时,科研条件也很差,没有高性能计算机,只能用古老的算盘计算实验数据。曾经有一位战友问他:“稼先,你说再过几十年,人们还记得我们这些人的名字吗?”邓稼先微微一笑说:“记得或者不记得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为国家做了我们应该做的事。"

站得高,才能看得远。邓稼先的“志”,不是个人的奋斗,而是为了国家的强盛。有大志者,心中装着祖国和人民,将“小我"融入“大我”,建功立业,他的身与名也必将被永远铭记。

【适用主题07】回顾和纪念,缅怀和弘扬

【写作示例】

“两弹一星"精神凝聚了中国科学家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国家安全与发展而艰苦奋斗、不懈探索的精神风貌。以邓稼先、钱三强、林俊德等人为代表的科学家们,以非凡的毅力和无私奉献的精神,为中国的核武器研发作出了重要贡献。“两弹一星”元勋们在缺乏先进技术与资料的条件下,通过实验、推理和不断试错,最终取得了重大突破。这种勇于探索、追求真理的科学态度,鼓励着当代年轻人在面临挑战时,坚持探索与创新。他们的事迹和精神在今天依然具有深远的意义和时代价值。今天,我们回顾和纪念这些科学家,不仅是为了缅怀他们的卓越贡献,更是为了弘扬这种精神,激励未来更广泛的科学探索和国家建设。

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繁荣的时代,享受着前辈们用汗水和鲜血换来的太平、幸福生活。我们应该倍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环境,努力学习,勤奋工作,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我们要继承和发扬前辈们的精神,勇于创新,敢于担当,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

【适用主题08】奋斗与坚守

【写作示例】

岁月如矢,在滚滚的历史长河中,一甲子六十年只是短暂的一瞬,但对于新中国来说,这六十年却承载着无数的梦想与荣耀。今年,我们迎来了新中国成立75周年,而历史上的今天(1964年10月16日),也是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的日子。今天,在这个特殊的时刻,怀着崇敬之情,我们一起来追思那些为了国家的尊严和民族的未来,奉献青春和热血的核工业人。他们的奋斗与坚守,如同璀璨的星辰,在共和国历史的天空中熠熠生辉,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

【适用主题09】铭记历史,砥砺前行

【写作示例】

六十年过去了,当年的热血与激情依然在我们心中回荡。那些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奉献青春和热血的人们,他们的精神将永远铭刻在我们心中。他们的事迹告诉我们,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实现不了的梦想。也正是这些优良传统和不折不挠的奋斗精神,锤炼了一代又一代核工业人刚毅坚韧的品格,激励着一批又一批核工业人前赴后继,为了祖国的核工业事业燃烬青春和挥洒热血!让我们铭记那段历史,铭记那些为国家和民族做出巨大贡献的人们。让我们以他们为榜样,在新时代的征程中,砥砺前行,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正如那璀璨的星辰,他们的光芒将永远照耀着我们,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拼搏!

【素材积累】

‘两弹一星“元勋名言名句:

①我不爱武器,我爱和平,但为了和平,我们需要武器。假如生命终结后可以再生,那么,我仍选择中国,选择核事业。——邓稼先

②我作为一个老科技工作者,能把自己化作卵石、化作沙粒,铺垫在千军万马去夺取胜利的征途上,而感到高兴、欣慰!——钱三强

③活着的目的就是为人民服务——钱学森

④我的梦里经常有两个场景,一个是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时的蘑菇云,一个是妻儿欢笑的场景。————邓稼先

⑤我愿以身许国——王淦昌

⑥心有大我,以身许国,用生命践行‘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郭永怀⑦事关国家真正独立,我不能有另一种选择。——于敏

⑧我这辈子是幸福的,因为我干了自己想干的事情,我所做的一切都与国家强大、民族强大联系在了一起——程开甲

⑨虽然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却是有祖国的。正因为祖国贫穷落后,才更需要科学工作者努力去改变她的面貌。——钱三强

⑽古往今来,凡成就事业,对人类有所作为的,无不是脚踏实地,艰苦登攀的结果。--钱三强

⑾只有把个人命运与祖国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把自己的聪明才智献给祖国,个人的人生价值和理想才能实现。——朱光亚

⑿人生最遗憾的,莫过于轻易地放下了不该放下的,固执地坚持了不该坚持的。——邓稼先

⒀不为名,不为利,但工作目标要奔世界先进水平。——邓稼先

⒁马兰精神很重要,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希望大家继承马兰精神。——林俊德

⒂光明的中国,让我的生命为你燃烧吧。——钱三强

⒃虽然我搞了一辈子的核武器,但我极力反对使用核武器。——于敏

⒄作为一个年轻的大国,中国不能没有自己的核力量,否则就不能有真正的独立。——于敏

⒅国家的强盛才是我真正的追求。——王淦昌

⒆我自幼对民族所受欺压有切肤之痛,为了祖国的安全,我愿意为国家和民族的事业贡献自己的一切。——于敏

⒇把我们的血汗洒在祖国的土地上灌溉出灿烂的花朵。——朱光亚

【链接】

一、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调查显示,和科学家受到的关注相比,演艺明星受到的关注更多。有人认为,这是一种悲哀,因为和前几代人相比,科学家在当今青少年心中的地位下降了许多,加之社会的发展与国力的提升必须得有科研作为支撑,因此,社会需要积极的价值导向;也有人认为,在多元的社会结构里,曝光度由其所从事的职业特征决定,再者关注娱乐新闻符合普通人的心理需求,所以我们没有必要将从事不同职业的群体放在起比较关注度。

要求:根据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600字。

生平关键词

中国氢弹之父国产士专家号

热点:明星与科学家

不同身份的人往往有着不同的社会责任

提高社会对科学家的关注,改善待遇

角度一

为国奉献

忠于祖国

忠于人民

角度二

耐住寂寞

存粹之心

隐姓埋名28年生活艰苦

衣带渐宽终不悔……

丁玲……

运用方法:详例论证

运用设问加强语气

角度三

潜心钻研翻越技术高峰

从未留学中国只用2年8个月

角度四

民族精神渴望和平

我打心眼里面认为核武器最好

完全禁止。

可是我们不能没有核武器。

中华民族不欺负旁人,但也绝不能受旁人欺负

合则强孤则弱

总评:

一句嘱托,许下了一生;

于敏一声巨响,惊诧了世界;

一个名字,荡涤了人心。

筋骨句

这才是我们应该追的星

1.追于敏院士这样的星,当然是出于他在我国核武器事业中不可撼动的地位和所作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但似乎又不止于此。他在时代的漩涡中如何张弛,在功名和真理之间如何选择,又在时间的巨大馈赠面前如何淡然处之,都让每一个走近他的人着迷不已。

2.风骨坚韧、不失本真,有着“为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