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文高考复习思乡类诗歌阅读专项练习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永嘉上浦馆逢张八子容①
孟浩然
逆旅②相逢处,江村日暮时。
众山遥对酒,孤屿共题诗。
廨宇③邻蛟室,人烟接岛离。
乡园万余里,失路④一相悲。
[注]①张八子容,即张子容,排行第八,是作者同乡好友。作者来此游历之前,曾赴举
不第。开元二年冬天,孟浩然来此游历,与张子容相遇(当时张子容被贬为乐清尉),
好友结伴游赏,遂有此诗。②逆旅:旅馆。③廨宇:官署,衙门。④失路:比喻不得志。
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逆旅相逢处”照应标题,点明了诗人与朋友张子容相遇的具体场所,叙事中寓有他
乡遇故知的喜悦之情。
B.“江村日暮时”与“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都是借景物的描写抒发浓郁的
思乡情怀。
C.“众山遥对酒,孤屿共题诗”,写出了诗人与旧友饮酒、题诗,有群山为伴,有孤屿
相陪,高标异韵,超凡脱俗。
D.全诗短短四十字,有记叙,有写景,有抒情,情融于景,诗人将微妙心绪寓于诗中。
2.“乡园万余里,失路一相悲”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概括。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苏幕遮・燎沉香
[宋]周邦彦
燎沉香,消海暑。鸟雀呼晴,侵晓①宛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柝轻舟,梦入芙蓉②浦。
[注]①侵晓:快天亮之时。②芙蓉:荷花的别称。
3.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片先写室内燎香,继写屋檐鸟雀,再写室外风荷,空间变换极具层次性。
B.“一”写出荷叶的错落有致;“举”描绘出荷花的姿态美和茎的力度美。
C.下片虚实结合,以遥想故乡的虚写开始,以“梦入芙蓉浦”的实写作结尾。
D.全词写景写人写情写梦皆浑然天成无雕饰,风格清新活泼,境界淡远高超。
4.本词与《涉江采芙落》都写到“荷”,各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捣衣诗
[南朝梁]柳,辉
行役滞风波,游人淹不归。
亭皋①木叶下②,陇首③秋云飞。
寒园夕鸟集,思牖草虫悲。
嗟矣当春服,安见御冬衣。
【注】①亭皋:水边的立地,此处暗指思妇所在的江南。②“木叶卜.”化用《楚辞•九歌・湘
夫人》“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③陇首:陇山之巅,此处泛指北方边塞之地。
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触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闺怨诗,捣衣的劳作,最易触发思妇怀远的情感。李白《子夜吴歌・秋歌》
中的“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抒发的也是这种情感。
B.第一联用虚笔,女主人公想象丈夫久久不归,可能是因为风波之阻,丈夫不得不滞
留他方,表达了对丈夫的思念。
C.第三联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夕阳西下,鸟儿归巢,反衬游子有家难归;秋虫对户
悲鸣,悲伤的叫声烘托思妇的惆怅。
D.第四联照应题目,曰眼前想到来年,慨叹来年春天,游子应穿上轻薄的春服,脱下
破旧的冬衣。表现边塞环境的恶劣,寄托关切思念之情。
6.这首诗的第一联历来为人称道,请从表现手法角度赏析此联的精妙.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登松江驿楼北望故园
刘长卿①
泪尽江楼北望归,田园已陷百重围。
平芜万里无人去,落日千山空鸟飞。
孤舟漾漾寒潮小,极浦苍苍远树微。
白鸥渔父徒相待,未扫椀枪②懒息机③。
【注】①刘长卿,祖籍宣城(今属安徽),郡望河间(今属河北),后迁居洛阳。写此诗
时正值安史之乱,诗人旅居江浙.②槐枪:彗星的别名。此处喻指叛乱势力,③息机:
息灭机心,言归老或隐,舌。
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至珍的一项是()
A.首联“江楼”“望”等词直接点题,并交代了写作背景——田园已陷百重围,奠定了全
诗的感情基调。
B.颔联写景,“平芜万里”与“无人去万“落日千山”与“空鸟飞”各自形成鲜明对比,表
现出浓郁的荒凉意味。
C.颈联写景,视角由近到远,孤舟在水面上行进,变得越来越小,遥远的水滨树木苍
苍,只有微微的影子。
D.尾联中的“白鸥”“渔父”都是古代诗歌中常用的意象,缢含隐居田园生活的意思,这
表明作者此时决意弃官。
8.本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复杂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除夜作
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巴山道中除夜书怀
崔涂
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身。
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春。
渐与骨肉远,转于僮仆亲。
那堪正漂泊,明日岁华新。
9.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高诗的《除夜作》诗风平易自然,表达了除夕夜的平常感受,也将他乡游子的真实
感受抒写得淋滴尽致。
B.高诗的“寒灯”二字渲染了旅馆的清冷和诗人内心的孤寂,诗人“独不眠”,令人想到
团聚的守岁景象。
C.崔诗首联“三巴路”"万里身''虚实结合,写出了巴蜀的山川形势,给人以萧瑟之感,
抒发了漂泊天涯的情怀。
D.崔诗颈联用笔巧妙,明写“情亲”之乐,暗道羁旅之苦,感情细腻,写出了久别家乡
之人常有的亲疏情感。
10.这两首诗都是写除夜之作,诗人抒发情感的方式有何异同?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①
孟浩然
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
凤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
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
【注释】①本诗是作者长安求仕不第后漫游吴越时所作。
1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句写日暮、山深、猿啼。诗人伫立而听,猿啼似乎声声都带着愁情。环境的清
寥,情绪的黯淡,于一开始就显露出来。
B.第二句一“急”字,既写出江水不舍昼夜,急速东流的情状,又使人感觉江水似乎无
法控制,在急于寻找白己的归宿。
C.颔联写景,视觉和听觉结合:残月孤舟,这是诗人眼中所见;风打树叶声,这是诗
人耳中所闻。
D.颈联使用“落笔对方”的手法,使得诗歌的抒情更为婉转含蓄,意境深邃,给读者无
限遐想和回味。
12.有人认为这首诗蕴含了诗人丰富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熟食日示宗文宗武
杜甫
消渴游江汉,羁栖尚甲兵。
几年逢熟食,万里逼清明。
松柏邙山②路,风花白帝城。
汝曹催我老,回首泪纵横。
【注】①此诗于大历二年春作于夔州。熟食日:即寒食日。宗文、宗武:诗人的儿子。
②邙山:杜甫家祖坟在此。
1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叙事,写诗人国战乱远离家乡,到江汉这个地方谋生。
B.颔联“几年”“万里”从时间、空间的角度表现诗人客居之久、远。
C.颈联虚实结合、由眼前的“邙山路”之景联想到家乡的“白帝城”。
D.颈联写景,用“松柏”与“风花”对举,烘托了诗人年老的形象特征。
14.尾联中诗人“泪纵横”的原因有哪此?请简要概括。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浣溪沙•丙辰岁不尽五日,吴松作①
姜夔
雁怯重云不肯啼,画船愁过石塘西,打头风浪恶禁持②。
春浦渐生迎棹绿,小梅应长亚③门枝,一年灯火要人归。
[注]①丙辰岁不尽五日,意为丙辰年还有五日就结束了。此词为姜夔从无锡乘船归杭州
家过年的途中所作。吴松,今上海一带,距词人的家己近。②恶:猛烈,很。禁持:摆
布。③亚:接近。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天上重云密布,大雁都心情紧张,不敢啼叫,此处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B.词人乘坐雕画着美丽图案的船经过石塘西,心中的愁苦更加浓重了。
C.渐生的新绿和船头的恶浪,两处景象对比,意在表现生命力的顽强。
D.卜阕中由途中所见转向心中所思,以虚实结合的写法传达诗人的深情。
16.本词情随景变,上阕和下阕写了词人归家时的不同心情,请简要分析。
阅读材料,完成小题。
寄东鲁二稚子(1)
李白
吴地桑叶绿,吴蚕已三眠。我家寄东告,谁种龟阴⑵田。
春事已不及,江行曳茫然。南风吹归心,飞堕酒楼前。
楼东一株桃,枝叶拂青烟。此树我所和,别来向三年。
桃今与楼齐,我行尚未旋。矫女字平四,折花倚桃边。
折花不AL我,泪下如流泉。小儿名伯禽,与姊亦齐肩。
双行桃树下,抚背复谁怜。念此失次第,肝肠日忧煎。
裂素写远意,因之汶阳川。
【注释】(1)这首诗作于金陵。(2)龟阴:地名,与后文的“汶阳川''都在鲁地。
1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平颐的一项是()
A.李白由江南农事春景联想到东鲁田地无人耕种,心生茫然之感。
B.李白思念一双儿女,追忆昔日和他们春游漫步的场景,不禁泪下如泉。
C.这首诗叙事朴实,语言明白如话,亲切自然,堪称“天然去雕饰”。
D.这首诗展现李白柔情的一面,让我们看到了诗仙李白作为父亲这一角色的现实情思。
18.下列对诗句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先说“吴蚕己三眠”,后又说“别来向三年”,抒发了青春不再的痛苦之情。
B.诗人先感慨“谁种龟阴田”,最后又说“因之汶阳川”,表达了归隐田园的志向。
C.”南风吹归心,飞堕酒楼前”,这两句因南风吹来引发对故乡酒楼的思念,过渡巧妙。
D.“念此失次第,肝肠日忧煎”,意思是想到孩子们缺失父爱,诗人心中纷乱焦虑。
19.诗歌注重通过意象表情达意。试从以上三首诗中任选一首,说说诗人借助怎样的意
象,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除夜
白居易
薄晚支颐坐,中宵枕臂眼。
一从身去国,再见日周大气
老度江南岁,春抛渭北②用。
;寻阳来早晚,明日是三年。
[注]①周天:圆者,周而复始,连绵不断之谓也。②济北:主要指陕西大部。
20.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支颐坐”以动作写孤寂,“枕臂眠”暗示诗人没有上床,而是伏案而眠。
B.“再见”句指两次见到太阳运行一周,即两整年,与尾句“第三年”呼应。
C.“身去国”与“月阳来”通过地点的转换,凝练概括「自己被贬的遭遇。
D.整首诗融记叙、议论、抒情于一体,叙述除夜的所做所思是其重点内容。
21.这首诗颈联对仗工整,请指出具体是怎样对仗的,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章台农思
韦庄
清瑟怨遥夜,绕弦风雨辰,
孤灯闻楚角,残月下章台。
芳草已云暮,故人殊未来,
乡书不可寄,秋雁又南回。
2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运用了拟人的手法,一个“怨”字,赋予“清瑟”人的情感,并为全篇定调。
B.颔联不提“闻”者的感受,而以“残月下章台”的想象之景烘托,更增几许凄凉。
C.颈联中“己云暮”“殊未来”形成鲜明对照,表达了诗人望穿秋水而不得的失落。
D.尾联承接“故人”一句递进一层,并以景收络,使得全诗前后联系紧密,浑成一体。
23.俞陛云说此诗之佳处在“前半在神韵悠长,后半在笔势老健”,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阅读卜.面的文字,完成卜.面小题。
南乡子•归梦寄吴楠①
陆游
归梦寄吴橘②,水驿江杉去路长。想见芳洲初系缆,斜阳,烟树参差认武昌。
愁饕点新霜,曾是朝衣③染御香。重到故乡交旧少,凄凉,却恐他乡胜故乡。
注释:①本词陆游在淳熙五年(1178)二月自蜀地东归江行途中所作。②吴橘:归吴的
船只。③朝衣:上朝拜见皇帝的官服。
2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人在开头交代了自己虽在归途当中,但距离家乡路途遥远,只能在梦中寄希望于
船能顺利前行,突出了自己归乡急切的心理。
B.词人在3〜5句写自己在舟中远远望见了曾经到过的武昌,并停泊芳洲,欣赏美景。
其中一个“认,,字写出了他对武昌美景有很深的印象。
C.词的下阕,写词人设想回家时的情景。词人虽然回到家中,但得到的不是回家时的
欢愉,而是有着无限的愁思。
D.这首词主要采用对比手法,突出词人回家时的矛盾心理。上阕写行程及景色,景中
含情,下阕重在抒情,清真意切。
25.西晋王赞《杂诗》中说:“人情怀旧乡,客鸟思故林”。然而词人回乡却有凄凉和恐
慌的心理,请结合全词,分析他为何有如此心理?这样写有何好处?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客游
李贺
悲满千里心,日暖南山①石。
不谒承明庐②,老作平原客③。
四时别家庙,三年去乡国。
旅歌星弹铁④,归问时裂帛⑤。
【注】①南山:指李贺家乡的山。②承明庐:汉承明殿旁屋,侍臣值宿所居。③平原
客:“平原”指平原君赵胜。李贺作客潞州,是旧赵地,故称“平原客”。④弹锲:《战国
策》载冯谖才华出众,在孟尝君门下不甘做下客,因而弹锲而歌,要鱼、要车等。⑤裂
帛:指写家信。
26.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标题“客游”点明了诗人的身份,即客居他乡的游子,通过标题可以看出诗歌要
表达的情感可能有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B.首联下句的“暖”字与上句的“满”字形成鲜明的对比,写出了在客居他乡的游子心目
中,故乡永远是温暖的,永远是值得依恋的。
C.“日暖南山石。”使用虚写手法表现诗人远在千里之外内心的情怀,“日暖”属于想象
的内容,诗人想象家乡温暖的太阳照耀在南山的石头上.
D.颔联上句中“承明庐”指代当朝统治者,表达自己不能被朝廷重用的失意落寞;卜句
诗人以“平原客”自称,抒发壮志难酬的慨叹。
27.杜甫《春望》中有:“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诗中的“书”指信,李诗尾联中
的“裂帛”也指家信,请简要分析两者表达的情感的异同。
阅读下面的元曲,完成下列小题。
【双调】折桂令•九日①
张可久②
对青山强整乌纱。归雁横秋,倦客思家。犁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
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
注:①九日:又称“重九”,即我国传统的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②张可久:曾任典史
等小吏,一生怀才不遇,时官时隐,仕途上很不得意,平生好游历,足迹踏遍江南各地,
晚年居杭州。此作为张可久晚年之作。
28.下列对这首元曲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前三句,写诗人登高时所见之景,“归雁”“秋”之意象传达出困倦游子对功名未就、
仕途火意的烦躁。“强整乌纱”表现了作者怀才不遇的苦闷。
B.“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是诗人有感于眼前之景,思考今非昔比的境况
而发出的深沉感慨。
C.面对已凋谢的黄花,连蜂蝶都要发愁,作者感叹:人生易老,好景不长,游子不要
留恋他乡。
D.综观全曲,一个“思”字贯穿全篇。语言清丽,对仗工整,清雅自然,具有典雅组藉
之美,堪称元散曲中的精品。
29.作品末尾三句化用宋代词人秦观的《满庭芳》的诗句“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
孤村”,表达情感颇具特色,请结合全曲进行简要赏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病后登快哉亭
贺铸
经雨清蝉得意鸣,征尘断处见归程。
病来把酒不知厌,梦后倚楼尢限情。
鸦带斜阳投古刹,草将野色入荒城。
故园又负黄华约,但觉秋风发上生。
30.下列对这首诗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开篇以雨后蝉鸣起兴。秋高气爽,雨过天晴,连枝上的蝉也仿佛有所领略而在
欢快地鸣叫。“得意”二字,既写出了蝉鸣的神态,又微露了诗人的踌躇满志之情。
B.第二句由“听”转向“见秋雨新洗,值此黄昏之际,行人渐少,尘土不扬,那通往
故乡的道路显得分外清晰。在眺望中透露出诗人的心事:怀乡情重,思归心切。
C.颔联两句极写归思之深、之切。病后的频频把盏,不是为消渴解馋,实因乡愁太深、
太重,挥之不去,斥之又来,不得不借助酒力排遣。
D.颈联又从忆想I可到现实。鸦投古刹,草入荒城,诗人于登亭所见易物之荒凉,寄托
了自己落拓不遇的身世之感,遂使全诗的思致更见深入、意缢更见丰厚。
31.诗歌的尾联表现了奇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具体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小寒食舟中作①
杜甫
佳辰强饭食犹寒,隐几箫条带鹃冠②。
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
娟娟戏蝶过闲慢,片片轻鸥下急湍。
云白山青万余里,愁看直北是长安。
【注】①此诗是杜甫(712〜770年)于770年春量留长沙时所作。②,鸦冠,隐士之过。
3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诗人在异乡H上行船,吃着冷食,透露出漂泊中勉强饮酒过节的心情。
B.颔联写诗人因为年老眼花故有雾中看花之感。“天上坐”“雾中看”非常切合诗人年迈
多病舟中观景的实际。
C.近看舱前蝴蝶翩翩起舞,穿空而过;远看鸥鸟轻快飞翔,时而落在湍急的江流上。
D.全诗写景先由远到近,后由下到上,由近到远,转换非常自然,境界小巧别致。
33.“愁看直北是长安”,说说全诗表现了诗人的哪些“愁”。
岁除夜有怀
(唐)孟浩然
五更钟漏欲相催,四气推迁往复回。
帐里残灯才去焰,炉中杳气尽成灰。
渐看春逼笑蓑枕,顿觉寒销竹叶杯。
守岁家家应未卧,相思那得梦魂来。
34.“岁除夜”是中国传统()
A.春节B.中秋C.元宵D.除夕
35.下列关于本诗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内容看,本诗属于思乡抒怀。
B.从体裁看,本诗属于七言律诗。
C.“残灯去焰”“炉香成灰”暗写时间的推移.
D.“芙蓉枕”“竹叶杯”点明主人公格调高雅。
36.下列对作品风格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A.哀婉悲凉B.凄楚含蓄C.清幽质朴D.旷达闲适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临高台
谢眺
千里常思归,登台临绮翼。
才见孤鸟还,未辨连山极。
四面动清风,朝夜起寒色。
谁知倦游者,嗟此故乡忆。
3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登上高台,面对随风舞动的帘幔,不禁产生对遥远故乡的思念之情。
B.诗人极目远眺,一只孤独的飞鸟闯入视野,他的心绪也由此而产生波澜。
C.诗人努力看向故乡,连绵的群山却遮挡了视线,这让他的内心更加惆怅。
D.清晨未明,诗人登临山顶,面对着清冷的晨风和袭人的寒气,不忍离开。
38.有人说,读诗需要字字斟酌,词词品味。请尝试从末尾二句中的“谁知”、“倦游”、
“嗟”、“故乡忆”四个词语中任选两个来分析其在表情达意方面的效果。
阅读卜.面这首明诗,完成卜.面小题。
罗旧驿①
王阳明
客行日日万峰头,山水南来亦胜游。
布谷鸟啼村雨暗,剌桐花暝石溪幽。
蛮烟喜过青杨痒,乡思愁经芳杜洲。
身在夜郎家万里,五云②天北是神州。
【注释】①罗旧驿,位于贵州的驿站。诗人被贬途经此地。②五云,五色瑞云,常用指
皇帝所在之处。
39.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颔联写罗旧驿独特景致:细雨中传来布谷鸟的啼叫,刺桐花遮掩着潺潺的溪水。
B.诗人经过青杨瘴,适逢炊烟轻轻地从天空飘过,绐人轻盈而又朦胧缥缈之感。
C.“芳杜洲『化用屈原《九歌・湘君》的典故,推陈出新,馥郁的芬芳让人流连忘返。
D.尾联写诗人来到万旦天涯的夜郎,遥想天北。而“天北”与首联"南来'遥相呼应。
40.请简要分析首联在全诗的作用。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春日京中有怀
杜审言
今日游寓独游秦,愁思看春不当春。
上林苑里花徒发,细柳营前叶漫新。
公子南桥应尽兴,将军西第几留宾。
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
【注】南桥、西第:均在洛阳。
4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游寓”二字点明诗人宦游的处境,“秦”字点明宦游的地点,照应了题目中的“京
中”。
B.第二句关键在“看春”二字,内容上交代了愁的结果,结构上又领起下文对春景的描
绘。
C.领联两句选取典型场景,刻画了京中春天的生机盎然,表达诗人面对美景内心能欢
愉。
D.尾联构思新颖,其二“明年”“倍还”等语表明诗人对未来充满期待,洋溢着昂扬乐观
的情绪。
42.诗歌先言“不当春”,后边又说“应尽兴”,你认为应该如何理解?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晚入汴水^
崔颗
昨晚南行楚,今朝北洲河。
客愁能几日,乡路渐无多。
晴景摇津树,春风起棹歌。
长淮亦已尽,宁复畏潮波。
【注】崔颖,唐代诗人,汴州(今开封)人。考取进士后被放官外地,长达20年做地
方官的幕僚闲差和基层小吏,终不得志。汴水,指汴河。
43.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诗人的行程。通过时间“昨晚”到“今朝”,写出了诗人一路奔波、日夜兼程的
场景。
B.颔联写出了诗人距离魂牵梦绕的故乡已经很远了,自己无法结束多年漂泊生涯时的
心情。
C.尾联用“长港”来表示诗人度过的二十年仕途不顺的日子,用“宁复畏潮波”来表明自
己回乡一定顺利。
D.本诗借景抒情,语言质朴无华、明白晓畅,写出了诗人久宦归乡时的复杂的情感。
44.本诗的颈联描绘了怎样的图画?从中你能读出诗人怎样的情感?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苏幕遮♦爆沉香
〔宋代〕周邦彦
燎沉香,消潺暑。鸟雀呼晴,侵晓窟檐语。叶上初阳千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汨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4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片以叙事写景为主,短短31字,看似信手勾勒淡淡几笔,却把荷叶之玉盘圆润、
亭亭玉立、婀娜摇曳的美好形象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B.情景关联密切是本词写作上的一大特色,词人以“风荷”这一意象作为感情纽带巧妙
地由眼前荷景想到家乡西湖荷花,自然地抒发怀乡之情,不着痕迹。
C.本词语言质朴无华,不事雕饰,浑若天成,它准确而又生动地写出荷花的风神与词
人的乡愁,有一种从容雅淡、自然清新的风韵,体现天然真美。
D.“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作者直抒胸臆,深情表达了自己对当
年友人的思念之情,将乡愁写得如梦似幻,余韵袅袅。
46.“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被誉为写荷名句,王国维在《人间词话》
中称赞此语“真能得荷之神理”,词人是如何写出“荷之神理”的?请赏析。
阅读卜面这首宋词,完成卜面小题。
菩萨蛮•湘东驿
范成大
客行忽到湘东驿,明朝真是潇湘客。晴碧万重云,几时逢故人?
江南如塞北,别后书难得。先自雁来柿,那堪春半时。
47.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阕首句点明了客行所至的地点——湘东驿,“忽到"二字有•种非所预想的意味。
B.“晴碧万重云”一句寓情于景,写作者怅望苍茫晴空中的重重云彩,心中不由悲喜交
加。
C.“春半时”意为美好时令。尾句的情感表达方式与《送元二使安西》的手法有相似之
处。
D.这首词以“真是"难得"等口语入词,语言质朴自然,明白晓畅,情感表达深沉浓烈。
48.作者说“江南如塞北",对此你怎样理解?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咏中秋月
【唐】罗隐
湖上风高动白殖,暂延清景此逡巡。
隔年违别因何事,半夜相看似故人。
蟾向静中矜爪距,兔于明处弄精神。
嫦娥老大应惆怅,独倚苍苍桂一轮。
49.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的首句点明赏月的地点,然后写诗人因被月色吸引而留恋水岸。景物描写与诗人
悲伤的感情形成反衬。
B.古人传说月中有蟾蛇和玉兔,颈联化用这两个典故,借蟾蛛“矜爪距”和玉兔“弄精神”
写出月的明亮。
C.尾联表面上写嫦娥的惆怅和孤独,其实是暗示诗人自身。结合中秋这一特殊时节,
诗人之悲更增一层。
D.全诗借写月之圆,暗喻中秋佳节人的团圆:借写嫦娥的惆怅,暗示诗人自身的孤独。
通篇借景抒情,委婉含蓄。
50.在有的版本中,诗题写作“咏月”,以颔联为主,结合全诗的内容分析,试说明为何
“咏中秋月”诗题更为合理。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除夜①
【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无复房苏梦,挑灯夜未央。
除夜作
【唐】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蒋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燮明朝天一年。
【注】①作于公元1281年除夕,文天祥因兵败已被力押三年0
5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两首作品都作于除夕之夜,两首诗歌的语言都是质朴易懂。文诗情感充沛,动人
心魄;高诗精炼含蓄,箧慨悲壮。
B.文诗抒发诗人除夕夜孤寂寥落的心情。诗人已接受“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的事实,
与“留取丹心照汗青”所抒慷慨之情不同。
c.屠苏:酒名,除夕夜喝屠苏酒寓意吉祥长寿。“未夬’噫为“未尽”,诗人此刻深陷,
囹圄独过除夕,对与家人团圆已不抱期望。
D.“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乂一年”与杜甫的“今夜邮州月,闺中只独看”一样,用
了对写法把深挚的情思抒发的更为婉曲含蓄。
52.这两首诗抒发的情感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
答案解析:
I.B2.①对万里之外故乡家园的思念之情;②科场失意的寥落惆怅之情;③对故乡好友
张子容被贬的理解与同情,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
B”都是借景物的描写抒发浓郁的思乡情怀”错,“江村口暮时”是说在乡愁最浓的日暮时分,
作者与同乡故知相逢,表现人间充满真情的一幕,抒发的是故知相逢的真情,不是思乡之情。
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失路一相悲”,失路:比喻不得志。指诗人科场失意。本句抒发了作者在科场失意后的寥落
惆怅之情。
“乡园万余里”,乡园指家乡,本句意为家乡远在万里之外。抒发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结合“廨宇邻鲸室,人烟接岛夷”可知,廨宇是指张子容所在乐成宜舍,僻处海滨,人烟荒凉。
“乡园万余里,失路一相悲”,孟浩然为自己才华正茂的同窗好友被谪迁至远离故乡而且是如
此荒僻之地深表同情和惋叹。
3.C4.①木词上片描写眼前之“荷”,为下片写“渔郎”作伏笔(或铺垫),由眼前的荷自然
联想到家乡的荷塘中的人,表达词人对家乡的思念。②《涉江采芙蓉》写“荷''营造清幽、高
洁的意境,借“采芙蓉”来表达诗人对爱人的思念。
【解析】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和赏析诗歌语言、手法的能力。
C."以,梦入芙蓉浦,的实写作结尾”错误。“梦入芙蓉浦”意思是:在我的梦中来到了过去的杭
州西湖荷花塘。足虚写,不是实写。
故选C。
4.本题考查学生比较鉴赏诗歌意象作用的能力。
''一一风荷举''描写一阵清风吹来,亭亭玉立的荷花一团团地随风飘动。一个“举”字,生动地
刻画出水上荷花的绰约姿态。下片由景入情,引出久客思乡的意绪。因此本词上片描写眼前
之“荷”,为下片写“渔郎”作铺垫,客居之人由眼前的荷联想到家乡的荷塘中的人,继而引发
“故乡遥,何日去?”的思乡之情。词人久客京师,想念遥远的江南故乡,萌生出何日方能归
去的情思,表达词人对家乡的思念。
《涉江采芙蓉》中,“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开篇写思妇渡过江面前去采摘芙蓉,“兰泽
多芳草”,是说湖岸泽畔,还有很多的兰、蕙草,发出阵阵幽香。这里通过荷花营造清幽、
高洁的意境。再联系“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可知,此处借“采芙蓉”来表达诗人对爱人的
思念。
5.D6.①想象(或虚实结合):思妇由眼前“亭皋木上下”的深秋景象,联想起丈夫所在
的陇首一带,此刻也应是秋云飘飞的时节,表达了对游子的思念之情。②用典:"袅袅兮秋
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写湘君虔诚地盼望湘夫人的到来,颔联化用此典故,含蓄而生动地写
出思妇在秋风起而木叶下的季节盼望游子归来的情景。③寓情于景,情景交融。选用“木叶
下”“秋云飞”等具有悲秋色彩的意象,生动表现了怀人的主题。④对仗(或对偶):内容.匕
上句写南方的女子思念丈夫,下句写北方边塞的丈夫迟迟不归。词性上,“亭皋”与“陇首”相
对,都是表地点的名词;“木叶”与“秋云”相对,皆为秋天的意象;“落”与“飞”则皆为动词,
两词使画面具有动态美。音韵上,上下两句平灰相反。
【解析】5.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与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
思想感情的能力。
D.”表现边塞环境的恶劣”错误。“嗟矣当春服,安见御冬衣”,最后两句是思妇的内心独白:
眼下已是木叶纷飞的深秋,等到裁就寒衣,寄到远在千里之外的陇首塞北,那里已是春I可大
地,应当穿上春装了,哪里能及时见到我寄去的御寒的冬衣呢?这一设想,不仅显示了南北
两地的遥隔,血且透露出思妇对远人的体贴与关切,将揭衣的行动所包含的深情蜜意进一步
表现出来了。
故选D,
6.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炼句以及表达技巧的能尢。
运用想象或虚实结合的手法。上句是思妇捣衣时眼中所见之景。下句是思妇心中所想之景。
陇首,此处即泛指北方边寨之地。思妇由眼前”亭皋木叶下”的深秋景象,联想起丈夫所在的
陇首一带,此刻也是秋云飘飞的时节了,想象中含有无限思念与体贴,表达了对游子的思念
之情。
用典。“亭皋”,水边平地,暗切思妇所在的江南。“木叶下”化用《楚辞•九歌•湘夫人》”袅袅
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意境,暗透思妇在秋风起而木叶下的季节盼望游人归来而“目眇眇
兮愁予”的情景。
对仗。上下两句相对应的词词性相同,词义相关。"秋云飞''的意象,不但明点秋令,而且象
征着游子的飘荡不定(浮云常被用作游了•的象喻)。这一片飘荡无依的“秋云”,什么时候才
能回到自己的故乡呢?两句一南一北,一女方一男方,一实景一悬想,不但对仗工整,形象
鲜明,而且由于意象富于蕴涵,能引发多方面的联想。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表面上看,似单纯写景,而思妇悲秋叹逝、怀念远人的感情即寓其中,
意绪虽略带悲凉,而意境疏朗阔远,生动表现了怀人的主题。
7.D8.①强烈的思乡之情。作者登楼北望故园,思乡之情溢于言表。②对战乱的憎恶之
情。遥望家乡,家乡已陷入叛军的重重包围之中,对战乱的憎恶油然而生。③放弃归隐、积
极报国之情。面对眼前的情景,作者不愿立即归隐田园,表示不平定叛乱,决不熄灭进取之
心。
【解析】7.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D.“此时决意弃官”错,由“未扫横枪懒息机”一句可知,自己愿积极投身于报国之中,不平定
叛乱誓不罢休。因此不是决意弃官。
故选D。
8.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泪尽江楼北望归,田园已陷百重围”一句,诗人回望故园,不是喜悦,也不是淡淡的担忧,
而是“泪尽”,这里的“泪”,一方面是为自己远离家园而流,满含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另一方面,诗人泪流的原因也是为“已陷百重围“。而结合注释解释此时正值安史之乱,可以
找出“已陷”的原因。而对于战争之后场面的描写,“平芜万里''与"无人去”、“落日千山”与“空
鸟飞”各自形成的鲜明对比,充分表现出浓郁的荒凉,诗人之所以这么写,也是想借此表达
出对战争的憎恶。
而诗中,“白鸥渔父"隐喻归隐.,"徒”白白地等待,“白鸥渔父徒相待”这句诗的言外之意是说
原有的归隐之志,看来得放一放,因为国家战乱不息。而原因诗人则在后文说明:“未扫”
充分表明自己愿积极投身于报国之中,不平定叛乱誓不罢休"
所以,这首诗中诗人复杂的感情归纳起来有几方面:憎恶战乱,思念故土,积极报国。
9.C10.相同:两者都是触景生情,通过自己的羁旅见闻直接抒发自己的情感。
不同:《除夜作》诗风平易自然,全诗没有华丽词藻,也没有塞外风景和异域奇观,都是浅
近的口语,且用“对写法”表达除夕夜对亲人、家乡的思念之情及内心的孤寂。
《巴山道中除夜书怀》首赧即对,起句点地,次句点人,气象阔大;并通过景物烘托纷乱、
凄凉的心情。诗歌从各个角度,对不同事物的描写表达由起伏的情感,借景抒情,全诗流露
出浓烈的离愁乡思和对羁旅的厌倦情绪。
【解析】9.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能力。
C.“崔诗首联,三巴路“万里身,虚实结合”分析错误。两者皆是实写,并非虚实结合,感叹三
巴道路的迢远,感叹与故乡的万里相隔。诗人只身流离万里之外,举目无可亲之人,表现出
生活的艰辛。
故选C。
10.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抒情方式的分析能力。
《除夜作》诗中,“旅馆寒灯独不眠''一句作者描写了自己在旅馆孤单的度过除夕之夜,眼前
只有灯火在寒夜中闪烁,写出了作者的孤独和思乡之情。《巴山道中除夜书怀》中作者写道“乱
山残雪夜,孤烛异乡春”,乱山上残雪在黑夜里闪光,一支烛火陪伴着异乡的诗人,也写出
了作者的孤独和思乡之情,两首诗都是触景生情,通过写羁旅见闻直接抒发自己的情感。
但两者的抒情方式也有着不同。《除夜作》一诗中,“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句,
旅馆里透着凄冷的灯光,映照着那孤独的迟迟不能入眠的客人。这孤独的旅人是为了什么事
情而倍感凄然呢?作者以第三人的口吻来写自己,提出问题。接着“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
明朝又一年”中,诗人并没有直接表达对故乡的思念,而是使用“对写法”,将深挚的情思抒
发得更为曲折含蕴。写出了凄然的原因,故乡的人今夜i定在思念远在千里之外的我;我的
鬓发已经变得斑白,到了明天又新增一岁。作者用平白如话的诗句来描写自己在除夕之夜孤
独羁旅之中的感受。语言平易自然,全诗没有华丽词藻,也没有塞外风景和异域奇观,都是
浅近的口语,表达除夕夜的平常感受,但却给人以至深的感受。
《巴山道中除夜书怀》则是在描写上更加具体。如“迅递三巴路,羁危万里身”,写出了诗人
写诗的地点——三巴;“羁危万里身”则是写出了诗人当时的处境——诗人只身流离万里之外,
举目无可亲之人。而颔联“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中'湿山”“残雪”既是写旅居的环境,也
是在烘托诗人除夕之夜的纷乱、凄凉的心情。“渐与骨肉远,转于僮仆亲”,诗人用笔巧妙,
明写“情亲”之乐,暗道羁旅之苦,十尢字之处发出一片浩叹。此联语言质朴,感情细腻,与
第二联互相映衬,真挚感人。“那堪正漂泊,明日岁华新”则是直抒胸臆,诗人寄希望于新年,
祈祷不再漂泊流离。句中的“明日”紧扣题中的“除夜”二字,于篇末点题,强烈地表达了诗人
不堪忍受的异乡飘泊,希望早日结束羁旅生涯的愿望。离愁乡思、,发泄无余。通过各个角度,
对不同事物的描写表达出起伏的情感,借景抒情,流露出浓烈的离愁乡思和对羁旅的厌倦情
绪。
11.D12.①身处异乡的孤独寂寞。“建德非吾土”此地不是他自己的故乡,表达了一种身
处异乡的惆怅:②对扬州老友的深切怀念。“维扬忆旧游”遥想扬州旧日友人;”还将两行泪,
遥寄海西头”他幻想凭着沧江夜流,把他的两行热泪带给在海西头(扬州)旧友。③住途失
意的抑郁苦闷。本诗是作者长安求仕不第后漫游吴越时所作,全诗笼罩在仕途失意的苦闷之
中,意境清寂,感情凄恻,
【解析】II.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的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
D.“落笔对方”错误。颈联的意思是:建德风光虽好却非我的故土,我仍然怀念扬州的故交老
友。没有用落笔对方的手法。
故选D。
12.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人情感的能力。
诗歌中口暮、山深,猿啼、江水、秋风、孤舟等凄迷孤寂的景物,构成清峭孤冷的意境,”急
夜流”“一孤舟”的意、象衬托出诗人的孤独和绵绵愁思。
“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的意思是:建德风光虽好却非我的故土,我仍然怀念扬州的故交
老友。一方面有独客异乡的惆怅,另一方面是怀念扬州的老朋友。
“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的意思是:相忆相思我抑不住涕泪两行,遥望海西头把愁思寄去
扬州。突出思乡伤感,无可奈何的人生之感。
再结合注释“本诗是作者长安求仕不第后漫游吴越时所作”可知,诗人应举不第,离开长安后,
漫游吴越,是为了排解仕途失意,前路迷茫的抑郁苦闷之情。
13.C14.①因羁栖夔州思念家乡而不得归落泪;②因战乱未能回家祭祀而愧疚落汇;③
因时光飞逝、年华老去而落泪。
【解析】13.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能力。
C.”由眼前的,邙山路,之景联想到家乡的,白帝城中分析错误。应是由眼前的“白帝城”之景联想
到家乡的“邙山路”。
故选C。
1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诗的颔联“几年逢熟食,万里逼清明''是说诗人已经入川数年,远离故乡万里,逢此清明节口,
思乡之情顿生。“几年2万里”从时间、空间的角度表现诗人客居之久、远,由此可知诗人因
羁栖夔州思念家乡而不得月落泪。
诗的颈联“松柏邙山路,风花白帝城”则是由眼前的白帝城想到故乡祖坟此时的情景,作者已
经几年没有上坟祭祖,这让对家乡充满思念的诗人倍感傀疚。所以,诗人“泪纵横'’中也有因
战乱未能回家祭祀而愧疚落泪。
诗的尾联“汝曹催我老,问首泪纵横”则是说眼见两个儿子山青年转变为壮年,而自己却慢慢
变老,一种老之将至的情感袭上心头。所以,这表现了作者因时光飞逝、年华老去而落泪。
15.C16.①上阕描述了归家路上的景象,重云密布,风急浪大,写出了词人因路途艰难、
归家受阻而感到不安。
②下阕描述了春天到来,小草泛绿,梅树长成,这一番美好、蓬勃的景象,表达了词人归家
的急切、喜悦和温暖之情,以热闹的景象正面突出情感,以淡笔写浓情“(也可从修辞手法
等其他角度来分析・。比如,上阙写大雁穿过重云,飞向温暖的南方,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以大雁的“归家”表现作者归家的情景。下阙揣想此时的家中,门前小梅新枝生长,几乎高与
门齐,灯火也在催着自己赶快回家,运用想象等手法,表现家人盼归之殷切与词人归家之心
切)
【解析】15.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能力。
C.“意在表现生命力的顽强”错误,水浦中渐生的小草呈现出一番绿意,它引发了词人即将归
家的喜悦之情:词人从这绿色的小草上,想到自己家的梅树应该长及门楣之处,以此来表达
内心的激动。
故选C。
16.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思想情感的能力。
“雁怯重云不肯啼”,起笔写向空中,用比喻的手法表现作者归家的情景。此一画面,恰成词
人归心似箭的写照。“画册愁过石塘西”,次句写出自己,句中著一愁字,便似乎此一画船是
载了满船清愁而行。作者既然归家但是描写的却都是惨淡景象,“打头风浪恶禁持”,作者巧
妙的写出了实情,大风阻老词人归路,人间有风浪猛打船头。天上有重云遮拦鸟道,对于思
家心切的作者忧愁更深一步,写出了词人因路途艰难、归家受阻血感到不安。
“春浦渐生迎棹绿”,仍写水面,意境却已焕然一新。从史风恶浪过变而为春波荡漾,从风浪
打头紧接便是春波迎桨,画境转变之大,笔力儿于回天。时犹腊月,词人眼中之河水已俨然
是一片春色,则此时词人之心中,自是一片温暖。“小梅应长亚门枝”,离家已久之词人,揣
想此时之家中,门前小梅,新枝生长,几乎高与门齐了,小草泛绿,梅树长成,此一意境,
何其馨逸,又何其温柔,词人心情变得喜悦,表达了词人归家的急切、喜悦和温暖之恃。
17.B18.D19.①桃树为诗人亲手所种,是家的象征:桃树不断长高,是时光流逝的
象征。诗人借桃树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及对家乡的思念。
②诗人由酒楼边的桃树想到桃树下娇女流泪、儿女行走、无人照拂的情景。诗人借桃树表达
了对儿女的思念、怜惜和愧疚之情。
【解析】17.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与赏析的能力<
B.“追忆昔日和他们春游漫步的场景”错误。“双行桃树下:抚背复谁怜",他想象到了自己一双
小儿女在桃树下玩耍的情景,他们失去了母亲(李白的第一个妻子许氏此时已经去世),此
时不知有谁来抚摩其背,爱怜他们。想到这里,又不由得心烦意乱,肝肠忧煎。可见这是李
白当下的想象,并非“追忆”。
故选
18.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情感的能力。
A“抒发了青春不再的痛苦h惜”错误。诗歌中先说“吴蚕已三眠”,后乂说“别来向三年”,是
表达离家日久,对家人特别是一双儿女十分想念。
B”表达了归隐田园的志向”错误。“谁种龟阴田”是看到吴地春蚕结茧,想到东鲁家中春天的
农事,想到家中那龟山北面的田园不知由谁来耕种。“因之汶阳川”是自己暂时无法回家,无
奈之下,只能取出一块洁白的绢素,写上自己无尽的怀念,寄给远在汶阳川的家人,并非表
达归隐田园的志向。
C.“这两句因南风吹来引发对故乡酒楼的思念”错误。“南风吹归心,飞堕酒楼前”,是说诗人
的心一下子飞到了千里之外的虚幻境界,想象出一连串生动的景象:山东任城的酒楼;酒楼
东边一棵枝叶葱茏的桃树;女儿平阳在桃树下折花;折花时忽然想念起父亲,泪如泉涌;小
儿子伯禽,和姐姐平阳一起在桃树下玩耍。所以并非是对“酒楼”思念,“酒楼”代指家乡,抒
发的是对故乡及家人的思念之情。
故选D。
19.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意象及诗人情感的能力。
考生作答时首先要确定选取的意象,比如巨鱼、白鸥、桃树等,然后结合诗句分析意象的特
点,进而理解诗人借助这意象,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比如“桃树”。
这首诗中的“桃树”有其象征意义。“楼东一株桃,枝叶拂青烟。此树我所种,别来向三年”桃
树为诗人亲手所种,是家的象征;“桃今与楼齐,我行尚未旋",桃树不断长高,是时光流逝
的象征。诗人借此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家乡的思念。
“桃树”是抒情的线索,“娇女字平阳,折花倚桃边。折花不见我,泪下如流泉。小儿名伯禽,
与姊亦齐肩。双行桃树下,抚背复谁怜”,诗人由酒楼边的桃树想到桃树下的儿女。诗人借
此表达了对儿女的思念和怜惜之情。
20.D21.①“老”对“春”“年老”“春天”对举,表达时光流逝、韶华不再之感。②"度”对“抛”,
“渡过抛下”对举,表达的是煎熬与无奈心痛。③“江南岁”对“渭北田”,“江南的时光,渭北
的田地”对举,表现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45070-2024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规范
- 工作总结之房地产评估实习总结
- 工作总结之宠物医院实习总结
- 机器人操作系统(ROS2)入门与实践 课件 第6章 IMU在ROS2中的使用
- 银行内部审计制度
- 中梁物业案场服务触点方案
- 清华大学热工基础课件工程热力学加传热学期末复习
- 第9周-七年级上册数学华东师大版(2024)每周测验(含答案)
- 分配理论教学课件
- 《认识透镜》课件
- 煤矿区队安全风险管控日分析制度办法
- spc与cpk的基础认识1
- (完整版)霍夫斯塔德文化差异五个维度
- 《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教学设计
- 《中国旅游地理》新课程标准
- seagull船员英语STCW甲板操作级答案
- 色彩心理教案(共6页)
- 监理资料移交回执单
- 液体硅酸钠样品测定
- 暴聋(突发性耳聋)中医临床路径
- 地磅(汽车衡)基础预算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