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课程教学大纲_第1页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课程教学大纲_第2页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课程教学大纲_第3页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课程教学大纲_第4页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课程教学大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7180217英文名称:StudyonChineseLanguageCurriculumStandardsandTeachingMaterialsforPrimarySchools学分:2学时:总学时48学时,其中理论16学时,实践32学时先修课程: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类别:教师教育课程授课对象:小学教育(师范)专业教学单位:教师教育学院修读学期:第6学期一、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和毕业要求《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科书研究》是小学教育(师范)专业本科生的专业课程,是构成小学教师课程教学知识能力结构的一个重要部分。本课程涉及课程标准的制定背景、内容构成及教学要求,部版的小学语文教材,国内一些比较有特色教材的编写特色及教学建议。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小学教育专业学生了解《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框架不同教科书的编排体系,把握学段目标,在文本解读的基础上,能运用所学理论与方法对小学语文教学进行分析和评价,能进行教学方案的设计,从而为成为一名能进行教育教学知识整合、能进行独立语文课程设计和评价的小学教师。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如下:课程目标1:了解课程标准的制定背景,熟悉课程标准的内容;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研读部编小学语文教材,熟悉教材编写理念,明确各册教材的重点和难点。通过理论学习和案例分析,学生进一步具备综合运用教育教学整合知识。课程目标2:用课标的理念实施教会学生学习,发展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掌握利用教材启发拓展,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得的有效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和方案设计,学生初步习得课程设计和评价的方法和路径,进一步提高学生与教科书编者、课文作者对话,以及模拟教学能力。课程目标3:正确社会需求,职能发展与知识传授、人格发展等关系;树立坚持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不动摇的意识,培养学生明辨是非、勇于探索、求真务实的能力;训练平等宽容、团结协作、不唯参考、冷静思考、对人负责、尊重事实、分析推理等良好习惯,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学会运用课程的理论和方法检视自己所执教的文本,学会教学反思意识和终身学习意识。本课程重点支撑以下3个毕业要求,其中课程对毕业要求3-3形成中支撑M,对毕业要求4-3形成强支撑H,对毕业要求7-2形成弱支撑L。毕业要求指标点3-3[学科知识]掌握主教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理解学科思想,掌握学科知识体系与学科学习、探究的基本方法;了解至少一门兼教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熟悉所教学科与其他学科、社会实践的联系;了解小学教育中课程整合的知识与方法。毕业要求指标点4-3[教学评价能力]能初步使用多元评价方式,适切诊断学生学业和成长;同时能对所开展的教学活动的成效进行观察、诊断和评价。毕业要求指标点7-2[实践反思]掌握基本的教育研究方法,能够对小学教育实践进行系统反思,具有创新意识,能基于实践提出针对性的问题并寻找分析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本门课程的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指标点对应关系如下表所示:课程毕业要求、课程目标和达成途径毕业要求指标课程目标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度达成途径指标点3-3[学科知识]掌握主教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理解学科思想,掌握学科知识体系与学科学习、探究的基本方法;了解至少一门兼教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熟悉所教学科与其他学科、社会实践的联系;了解小学教育中课程整合的知识与方法。课程目标1M1.课堂教学2.平时作业13.期末考核1指标点4-3[教学评价能力]能初步使用多元评价方式,适切诊断学生学业和成长;同时能对所开展的教学活动的成效进行观察、诊断和评价。课程目标1H1.课堂教学2.平时作业23.期末考核14.小组合作学习指标点7-2[实践反思]掌握基本的教育研究方法,能够对小学教育实践进行系统反思,具有创新意识,能基于实践提出针对性的问题并寻找分析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课程目标2L1.课堂教学2.平时作业23.期末考核24.小组合作学习二、教学内容及要求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对应课程目标(一)绪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及其解读1.教学内容(1)新课程改革的背景(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核心内容(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2.教学重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核心内容3.教学难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通过讲授与讨论,学生了解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国际、国内背景,掌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核心内容,理解基础教育课程改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1课程目标3(二)国外母语课程标准语教材简介1.教学内容(1)国外母语课程改革的基本背景(2)国外母语课程改革的框架结构(3)国外母语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2.教学重点国外母语课程改革的框架结构3.教学难点国外母语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通过讲授、讨论与案例学习,学生掌握国外母语课程改革的基本背景和基本理念,了解课程标准的基本框架,为熟悉我国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奠定基础。课程目标1(三)我国语文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的历史回顾1.教学内容(1)我国语文课程标准的结构(2)我国语文课程目标的回顾和思考(3)本次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的基本背景2.教学重点我国语文课程标准的结构3.教学难点本次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的基本背景通过自主学习、讲授、课堂讨论、案例学习,学生了解我国语文课程标准的结构,熟悉我国语文课程目标的历史演进过程,在此基础上,了解我国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的背景。课程目标1课程目标3(四)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目标及其实施1.教学内容(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目标及其设计思路(2)“识字与写字”课程目标及其实施建议(3)“阅读”课程目标及其实施建议(4)“写作”课程目标及其实施建议(5)“口语交际”课程目标及其实施建议(6)“综合性学习”课程目标及其实施建议2.教学重点(1)“识字与写字”课程目标及其实施建议(2)“阅读”课程目标及其实施建议(3)“写作”课程目标及其实施建议3.教学难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目标及其设计思路通过自主学习、教师讲授、课堂讨论、案例学习、小组合作,学生能明确小学语文课程主要内容的目标及其实施建议,重点掌握各个阶段的课程目标的内容及其设置这些内容的依据。课程目标1课程目标2课程目标3(五)全日制小学语文教材研究1.教学内容(1)第一学段语文教材研究(2)第二学段语文教材研究(3)第三学段语文教材研究2.教学重点第一学段语文教材研究3.教学难点第一学段语文教材研究通过教师讲授、课堂讨论、案例学习、小组合作,学生了解各段教材的编排特点,掌握编者选文的依据,能根据学生实际,教材特点,把握教学思路,处理教学内容。课程目标1课程目标2课程目标3三、学时分配总学时48学时,其中理论16学时,实践32学时。学时分配如下:教学内容理论学时实践学时合计绪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及其解读44国外母语课程标准语教材简介212我国语文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的历史回顾212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目标及其实施21012全日制小学语文教材研究62228合计163248自主学习内容建议时间(小时)《语文课程标准》解读2小学语文教材课文的选择8不同版本的教材比较8国外母语教材的选编2《语文课程标准》解读2合计16四、教学方法课程目标主要通过课堂教授法、小组合作学习法、模拟试讲等教学方法实现,辅以学生课后自主学习、教师指导的教学方式。五、学业评价、课程考核和达成度评价(一)学业评价和课程考核学业评价内容考核环节考核/评价细则对应课程目标课堂表现10%课堂参与的广度、深度,在线学习情况,考勤等。主要考核学生对课程学习的态度、学习习惯和学习参与程度,以及团队合作能力。课程目标3平时作业40%作业1.课程学习心得(课程思政)(20%)抓住课程学习过程中的兴趣点,及时整理并撰写学习心得或者课程思政小论文,加强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迁移。课程目标3作业2:小组合作实践(60%)课程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形成对小学语文教材的解读能力和教学设计能力和评价能力,并能将这种能力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课程目标2作业3:在线练习(20%)利用课程网站,适时进行单元练习,及时巩固课程知识,强化课程内容的理解和迁移能力。课程目标1期末考核50%期末考核:期末在线闭卷考试主要考核学生对小学课程课程标准的掌握及理解情况,考察学生对小学语文教材的分析及解读能力。课程目标1课程目标2综合成绩100%课堂表现(10%)+平时研讨作业(40%)+期末考核(50%)课程目标1课程目标2课程目标3注:期末闭卷考试题型:选择题15%、简答题15%、案例分析题30%、设计题40%。本课程评价在强调形成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统一的基础上,侧重于过程性评价。评价采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强调实践操作,结合学生课堂讨论情况、小组合作学习情况,着重考查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基本能力的程度以及对理论的理解运用能力;能真正掌握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和教材解读的方法及策略。其中课堂表现的评分标准,见下表。课堂表现评分标准序号评价要点权重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1知识掌握回答问题学习态度出勤情况0.6理论基础扎实,课堂活跃,能与教师和同学积极互动,主动发言,认真勤学,无缺勤。理论基础扎实,课堂较为活跃,能与同学较为积极的互动,发言较主动,认真勤学,无缺勤。理论基础知识较为扎实,师生课堂互动程度一般,较认真,有缺勤。理论基础基本过关,课堂参与较为被动,学习态度一般,有缺勤。基础不扎实,基本不参与课堂互动,态度不认真、不端正,缺勤较多。2小组合作沟通意识0.4能有效组织,合作意识强,在操作练习时热心帮助其他同学。积极参与合作,操作练习时能有意识地帮助其他同学。比较积极地参与合作,对于其他同学提出问题能够予以帮助。能参与小组合作。参与合作热情不高,合作意识较为欠缺。注:优秀:100≥X≥90;良好:90>X≥80;中等:80>X≥70;及格:70>X≥60;不及格:X<60。下同。课程论文评分标准序号评价要点权重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1内容充实程度、观点创新程度0.4内容充实完善,且观点有创新。内容充实完善,有自己的见解。内容较充实完善,有一定的见解。内容欠充实,原创性观点有待提升内容不充实不完整,无原创性观点见解。2论述完整程度,表达流畅程度、论文逻辑性0.4论述完整,表达流畅,逻辑性强论述完整,表达流畅,逻辑性较好论述较完整,表达较流畅,逻辑性较好论述欠完整,表达欠流畅,逻辑性欠缺论述不完整,表达不流畅,逻辑性差3格式结构规范性0.2格式规范,结构完整格式较规范,结构完整格式较规范,结构较完整格式欠规范,结构欠完整格式不规范,结构不完整小组汇报的评分标准序号评价要点权重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1教学内容的科学性0.4教学内容完整,不含知识性错误教学内容较完整,不含知识性错误教学内容较完整,有一些知识性错误教学内容不完整,有一些知识性错误教学内容不完整,有大量知识性错误2教学方法的使用、教学活动设计及教学流程的展示0.4教学过程实施完整,教学活动开展合理,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准备充分,表达流畅教学过程实施完整,教学活动开展较合理,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准备充分,表达流畅教学过程实施较完整,教学活动开展较合理,教学方法使用有待提升,准备较充分,表达较流畅教学过程实施欠完整,教学活动有待改进,教学方法使用有待提升,准备较充分,表达欠流畅无法完整实施教学过程,教学活动和方法使用单一,准备不充分,表达不流畅,3课件制作水平0.2课件制作精美,图文并茂,阅读性好课件制作精美,图文并茂,阅读性尚可课件制作较美观,缺少图片,阅读性尚可课件制作较粗糙,缺少图片,阅读性欠佳课件制作粗糙,缺少图片,难以阅读(二)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包括课程分目标达成度评价,以及课程总目标达成度评价,具体计算方法如下:课程分目标达成度=总评成绩中支撑该课程目标相关考核环节平均得分之和/总评成绩中支撑该课程目标相关考核环节目标总分课程总目标达成度=该课程学生总评成绩平均值/该课程总评成绩总分(100分)达成度评价值计算具体说明课程目标支撑环节目标分值学生平均得分达成度计算课程目标1平时作业3A1*平时权重A2*平时权重课程目标1达成度=(A2*平时权重+B2*期末权重)/(A1*平时权重+B1*期末权重)期末考核B1*期末权重B2*期末权重课程目标2平时作业2C1*平时权重C2*平时权重课程目标2达成度=(C2*平时权重+E2*期末权重)/(C1*平时权重+E1*期末权重)期末考核E1*期末权重E2*期末权重课程目标3课堂表现F1*平时权重F2*平时权重课程目标3达成度=(F2*平时权重+G2*平时权重)/(F1*平时权重+G1*平时权重)平时作业1G1*平时权重G2*平时权重课程总体目标总评成绩100以上学生平均得分之和课程总目标达成度=学生平均得分之和/100注:目标分值指在课程考核办法中该项目的分值,学生平均得分指该项目学生得分的平均值,目标达成度在0.7以上表示目标达成。六、持续改进1.根据学生的平时作业,及时反馈学习信息,反思教学方式,调整教学内容和进程。2.结合期末闭卷考试情况进行教学的全面反思,并把反思情况通过QQ或其他方式传递给学生,在下一轮课程教学中不断提高,确保课程目标和所支撑的毕业要求指标点达成。3.吸收教学测评、教学督导、听课教师等反馈意见和建议,对课堂教学内容、方式、方法和学业评价标准、体系等进行完善。七、教学资源资源类型资源教材[1]温儒敏(总主编).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语文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