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适用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第5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测评A湘教版选择性必修1_第1页
新教材适用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第5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测评A湘教版选择性必修1_第2页
新教材适用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第5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测评A湘教版选择性必修1_第3页
新教材适用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第5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测评A湘教版选择性必修1_第4页
新教材适用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第5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测评A湘教版选择性必修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测评(A)(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地球表面四个圈层联系紧密,存在物质、能量交换,形成了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读图,完成1~3题。1.在水循环的过程中,①圈层物质进入②圈层所经过的主要环节是()A.降水 B.水汽输送C.蒸发 D.径流2.④圈层的矿物质进入①圈层所经验的主要过程是()A.搬运、沉积过程 B.侵蚀、搬运过程C.风化、侵蚀过程 D.变质、沉积过程3.关于图示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A.各圈层上下平行分布B.各圈层相互渗透C.③圈层单独占有空间D.都属于地球的外部圈层答案:1.C2.B3.B解析:第1题,由图分析可知,①圈层是水圈,②圈层是大气圈,在水循环的各环节中,水圈中的水体进入大气圈所经过的主要环节是蒸发,故C项正确。第2题,由图分析可知,④圈层是岩石圈,岩石圈的矿物质经风化、流水侵蚀,后经过搬运作用进入河流或其他水域,故B项正确。第3题,地球四大圈层中,岩石圈分布于最底部,大气圈分布于最上层,水圈分布于两者之间,生物圈包括岩石圈的上部、大气圈的底部和水圈的全部,四大圈层相互渗透,故B项正确,A项错误;③圈层是生物圈,不单独占有空间,故C项错误;岩石圈不属于地球的外部圈层,故D项错误。图1为陆地环境主要构成要素的相互关联图,图2为某地貌景观图。读图,完成4~5题。图1图24.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①是东北黑土退化的最主要缘由B.②是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主要缘由C.③是形成喀斯特地貌的主要缘由D.④导致了黄河与长江水文特征的不同5.图2地貌的形成对应图1中的()A.⑧ B.⑦ C.⑥ D.⑤答案:4.D5.A解析:第4题,据图可知,①是气候对土壤的影响,②是水文对土壤的影响,③是地貌对土壤的影响,④是气候对水文的影响。黑土退化主要是不合理的耕作造成的,A项错误;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是流水的侵蚀作用造成的,是水文对地貌的影响,B项错误;喀斯特地貌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形成的,是气候对地貌的影响,C项错误;黄河与长江所处的气候区不同,河流的水文特征不同,D项正确。第5题,图2景观为沙丘地貌,是气候对地貌的影响,即对应图1中的⑧。下图为某地区地理环境要素联系示意图。读图,完成6~7题。6.图中①~④对应的内容,正确的是()A.生物多样性削减、调蓄实力减弱、洪涝灾难加剧、粮食产量下降B.洪涝灾难加剧、调蓄实力减弱、生物多样性削减、粮食产量下降C.调蓄实力减弱、洪涝灾难加剧、生物多样性削减、粮食产量下降D.粮食产量下降、生物多样性削减、调蓄实力减弱、洪涝灾难加剧7.关于图示地理环境要素间关系反映原理的叙述,错误的是()A.地理环境各要素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B.各地自然地理环境的总体特征是不一样的C.某一地理要素变更可导致其他要素相应变更D.某区域地理环境的变更会导致其他区域地理环境的变更答案:6.C7.B解析:第6题,运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进行推断,留意各要素间的因果联系。C项正确。第7题,图示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生物入侵”是指某个地区的外来生物物种打破了当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例如,桉树原生长地是澳大利亚东部沿海和东南部地区,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但是在引种到我国的云贵高原后,却引发了令人头痛的生态问题:引种地区的地下水水位严峻下降,桉树林及其旁边的草木大量枯死……据此完成8~9题。8.桉树在澳大利亚和云贵高原生长的自然条件,最主要的不同在于()A.澳大利亚降水多,而云贵高原降水少B.澳大利亚地势低,而云贵高原地势高C.澳大利亚东部沿海地区地下水丰富,云贵高原是喀斯特地貌,地下水储存条件不利D.澳大利亚光照条件好,而云贵高原光照条件不好9.以上案例能够赐予我们的启示是()①地理环境中的各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②引进外来物种时,须要考虑地域环境的差异性③地理环境某一要素的变更可能导致其他要素的变更,但不会引起整个环境的变更④引进外来物种,必定造成当地生态环境的破坏A.①② B.②④C.②③ D.③④答案:8.C9.A解析:第8题,桉树需水量较大,澳大利亚东部沿海地区地下水丰富,而云贵高原是喀斯特地貌,裂隙发育,地下水储存条件不利。第9题,该案例反映出地理环境某一要素的变更可能导致其他要素的变更,甚至会使整个环境发生变更。这说明地理环境中的各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引进外来物种时,要考虑地域环境的差异性,避开对当地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北极棉花,在北极又称“雪绒花”,它顶着的白白的绒球是自己的种子长出的毛。下图为北极棉花景观图。读图,完成10~11题。10.北极棉花白白的绒球最主要的作用是()A.扩大种子传播距离B.爱护种子少受冻害C.吸引昆虫传播花粉D.削减叶面水分蒸腾11.关于北极棉花的推想,合理的是()A.根系发达而深长B.叶面具有蜡质层C.叶片常年呈绿色D.抗病虫害实力强答案:10.B11.C解析:第10题,材料“它顶着的白白的绒球是自己的种子长出的毛”,说明北极棉花白白的绒球是为爱护种子的平安,结合北极地区地处高纬,气候寒冷,生存的植物极易遭遇冻害。在寒冷的北极地区,植物首要的目标是成活,因此绒球虽然可以扩大种子的传播距离,但不是其最主要的作用;北极棉花是像蒲公英一样靠风力播撒种子的,而不是靠昆虫传播;北极气候寒冷,叶面水分蒸腾本就少。第11题,北极棉花属于草本植物,根系一般较浅,由于北极地区冻土广布,不利于根系向土壤深处发育;北极棉花叶面细小,可以耐寒,而蜡质层叶面一般耐旱;叶片常年呈绿色,有利于北极棉花在短促的暖季快速进行光合作用,而不必耗费能量生长新叶;北极地区气候寒冷,病虫害少,因此北极棉花的抗病虫害实力弱。读非洲大陆气候类型分布及景观图,完成12~13题。12.景观图中的高大树木,俗称猴面包树。树干虽然都很粗大,木质却特别疏松,可谓色厉内荏、表硬里软。这种像海绵的多孔木质最利于储水。据此分析,它生长地区的气候特征是()A.终年燥热,干湿季分明B.终年高温多雨C.夏季燥热干燥,冬季温柔潮湿D.终年干旱少雨13.猴面包树在非洲主要分布在()A.Ⅰ B.Ⅱ C.Ⅲ D.Ⅳ答案:12.A13.B解析:第12题,猴面包树的树木高大、树干粗大,说明其生长快速,生长期具有湿热的气候条件;猴面包树树干木质疏松利于储水,说明其生长期内存在气候干旱的时段;结合上述分析可知,猴面包树生长地区的气候特征为终年燥热,干湿季分明。第13题,结合上题分析可知,猴面包树生长地区的气候类型为热带草原气候,图中表示热带草原气候分布区的为Ⅱ。读我国四幅闻名林木景观图,完成14~15题。14.关于图中各景观所在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冬冷夏热,光照足够B.乙—雪域高原,冻土广布C.丙—黑土肥沃,水源足够D.丁—风力侵蚀,千沟万壑15.关于图中林木主要特征及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根系发达——常年太阳辐射强B.乙叶成针状——常年降水丰富C.丙四季常青——常年气温较高D.丁生长较快——常年高温多雨答案:14.A15.C解析:第14题,胡杨位于我国西北内陆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内,该地区冬冷夏热、光照足够;乙地景观属于亚寒带针叶林,位于我国东北地区,而雪域高原、冻土广布是对青藏地区的描述;我国海南的典型土壤为砖红壤;黄山所处区域流水侵蚀作用强,风力侵蚀作用弱。第15题,甲植被根系发达,是因为当地水资源不足,植被向土壤深处找寻水源;乙植被是亚寒带针叶林,该地区夏季降水较多;丁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柔少雨。市树是城市形象的重要标记,也是现代城市的一张名片。读我国部分城市市树分布图,完成16~17题。16.各城市市树树种的南北差异能反映出自然地理环境的()A.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B.干湿度地带性分异规律C.垂直分异规律D.地方性分异规律17.依据香樟的分布区域推想其生长习性为()A.耐旱 B.喜盐碱C.耐寒 D.喜温湿答案:16.A17.D解析:第16题,各城市市树树种的南北差异,是随着纬度更替的,能反映出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A项正确。第17题,读图可知,香樟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柔少雨。推想其生长习性为喜温湿,D项正确。下列为某地理科考小组在某山地不同海拔收集到的主要植被叶片。读图,完成18~19题。18.该山地四类植被所在海拔由高到低依次是()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C.①③②④ D.④②①③19.该山地可能位于()A.天山山脉 B.祁连山脉C.长白山脉 D.台湾山脉答案:18.D19.D解析:第18题,读图,枫树属于温带落叶阔叶林,杉树属于针叶林,樟树属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草位于高山草地,海拔位于森林带之上。依据山地垂直分异规律,该山地四类植被所在海拔由高到低依次是④②①③。第19题,该山地山麓地带植被是樟树,属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可能位于台湾山脉。天山山脉、祁连山脉、长白山脉的山麓地带植被都是温带植被。读图,完成20~21题。南美洲自然带分布图20.自然带①出现在南回来线旁边的沿海地区,这种分布属于()A.纬度地带性分异B.干湿度地带性分异C.垂直分异D.地方性分异21.自然带②南北延长较长,主要是受到沿岸()A.向南流淌的寒流影响B.向北流淌的暖流影响C.向南流淌的暖流影响D.向北流淌的寒流影响答案:20.D21.D解析:第20题,自然带①为热带雨林带,出现在南回来线旁边的沿海地区,主要是因为东南信风受地形阻挡,在迎风坡形成大量的降水,加之巴西暖流的增温增湿作用,形成了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这种分布属于地方性分异。第21题,自然带②为热带荒漠带,其南北延长较长主要是由秘鲁寒流的降温减湿作用导致的,故选D项。读北非五国绿色工程示意图,完成22~23题。22.影响图中绿色工程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热量 B.水分C.地形 D.洋流23.该项工程建设所遵循的地域分异规律是()A.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B.干湿度地带性分异规律C.垂直分异规律D.地方性分异规律答案:22.B23.A解析:第22题,此绿色工程大体上位于热带沙漠气候区和地中海气候区的交界地带,因而水分是影响其分布的主要因素。第23题,此绿色工程基本上沿纬线方向延长,南北有肯定的宽度,因而符合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下图表示某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分布。读图,完成24~25题。24.图中①②③依次代表()A.积雪冰川带、高寒荒漠带、高山草原带B.高寒荒漠带、山地落叶阔叶林带、高山草原带C.高寒荒漠带、积雪冰川带、高山草原带D.高山草原带、山地针叶林带、高寒荒漠带25.确定该山地垂直自然带变更的主要因素是()A.热量 B.降水量C.大气环流 D.太阳辐射答案:24.A25.A解析:第24题,①位于5000米以上,应为积雪冰川带;③以下是森林与草原过渡带,故③是高山草原带。第25题,确定该山地垂直自然带变更的主要因素是热量。二、综合题(共50分)26.(7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疏勒南山位于青海省北部,是祁连山系中现代冰川广泛发育并分布最集中的一条支脉。疏勒河是甘肃省河西走廊内流水系的其次大河。材料二干旱地区的内流河流域生态脆弱,生态系统与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状况有着亲密的关系。在流域未被人类开发以前,水资源主要消耗于自然的生态环境系统,随着流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其生态环境也发生了很大变更。下图为疏勒河流域示意图。(1)运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分析西北地区各地理要素之间的关联性。(2)疏勒河流域先后修建了昌马引水枢纽、双塔水库、赤金峡水库等水利设施,有学者认为在该地区发展大型灌区弊大于利。试分析在疏勒河流域修建水库的弊端。答案:(1)西北地区深居内陆,降水稀有,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大;物理风化和风力侵蚀作用显著,多戈壁、荒漠;地表水贫乏,河流稀有且多为内流河;土壤发育差,有机质含量小;植被稀有。(2)库区蒸发量、渗漏量增大;河流下游水量减小;下游湿地萎缩,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解析:第(1)题,依据西北地区深居内陆的地理位置,从气候、水文、土壤、地貌、植被等方面分析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关联性。第(2)题,在疏勒河流域修建水库,发展灌区,一方面会使库区蒸发量、渗漏量增大,造成水资源奢侈;另一方面必定会导致耕地面积扩大,过度引水会导致下游水量减小,进而造成湿地萎缩、生物多样性锐减等生态环境问题。27.(11分)读自然地理要素关联性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假如上图是我国西北地区各地理要素间的关联性,那么这里年降水量,气温日较差,土壤有机质含量,地貌呈现景观。

(2)请从环境要素关联性角度分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成因。(3)从以上两个例子可以看出,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表现在两个方面:、。

答案:(1)少大少(或低)戈壁、荒漠(2)黄土高原处于季风气候区,夏季多暴雨;过度开垦,植被破坏严峻;黄土土质疏松。(3)地理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或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地理要素的变更会“牵一发而动全身”解析:第(1)题,我国西北地区地处内陆,距海远,气候干旱,降水少,晴天多,气温的日较差大,多大风;植被发育差,土壤有机质含量少,肥力低;地貌呈戈壁、荒漠景观。第(2)题,从黄土高原的气候(降水)、土质、植被状况分析地貌特征。第(3)题,第(1)题体现了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或统一演化);第(2)题体现了地理环境某一要素受外界影响,导致其他要素及整个地理环境的变更,即地理要素的变更会“牵一发而动全身”。28.(16分)读北美部分地区自然带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1)写出图例中字母所代表的自然带名称:B是带,E是带。(2)E自然带所在的地区,其气候类型是,该气候类型的特点是。

(3)图中自然带A→B→C的更替体现了自然带的分异规律,这主要是自然环境中条件变更所引起的。

(4)图中自然带E→A→D的更替体现了自然带的分异规律,这主要是自然环境中条件变更所引起的。

答案:(1)温带草原亚热带常绿阔叶林(2)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潮湿气候冬季温柔少雨,夏季高温多雨(3)干湿度地带性水分(4)纬度地带性热量解析:第(1)题,B自然带位于温带大陆内部地区,气候类型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形成的自然带为温带草原带;E自然带所在地区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潮湿气候,形成的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第(2)题,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潮湿气候的特点是冬季温柔少雨,夏季高温多雨。第(3)题,图中自然带A→B→C的更替是东西方向的更替,距海远近不同,地区降水差异很大,所以体现了干湿度地带性分异规律,主导因素是水分。第(4)题,图中自然带E→A→D的更替是南北方向的更替,纬度的差异使得热量条件差异很大,所以体现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