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袋(瓶)栽测产方法-地方标准草案报批稿_第1页
食用菌袋(瓶)栽测产方法-地方标准草案报批稿_第2页
食用菌袋(瓶)栽测产方法-地方标准草案报批稿_第3页
食用菌袋(瓶)栽测产方法-地方标准草案报批稿_第4页
食用菌袋(瓶)栽测产方法-地方标准草案报批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65.020CCSB04DB37代替DB37/T1653-2010Thegeneralmethodforevaluatingtheyieldofediblefungicultivatedwithbagorbottle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IDB37/TXXXX—2010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代替DB37/T1653—2010《袋(瓶)栽食用菌通用测产方法》,与DB37/T1653—2010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a)增加了袋(瓶)栽食用菌的定义(见第3章,2010年版的第3章);b)更改了栽培小区(组)设置的技术要求(见4.1,2010年版的4.1);c)更改了鲜菇质量为待测子实体鲜品要求,增加了测产现场小区(组)内子实体茬次规定,更改了符合采收标准的商品子实体数量比例(见4.2,2010年版的4.2);d)增加了测产用具一章(见第5章);e)更改了测产现场情况记录内容(见6.1,2010年版的5.1);f)更改了测产取样方法,增加了取样采收方法(见6.2,2010年版的5.2);g)更改了测产子实体鲜品商品系数和采收总茬数分类标准以及采收总茬数不同的品种第一茬产量在总产量中的占比(见6.3,2010年版的5.3);h)增加了测产结果一章,更改了测产结果统计要求,删除了不同次实测记录数据允许误差值内容(见第7章,2010年版的5.4);i)增加了测产报告要求一章(见第8章)。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山东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组织实施。本文件由山东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DB37/T1653—2010;——本次为第一次修订。1DB37/TXXXX—2010食用菌袋(瓶)栽通用测产方法本文件规定了袋栽或瓶栽食用菌子实体鲜品的测产条件、测产方法、测产结果和测产报告等要求。黑木耳(Auriculariaheimuer)、毛木耳(Auriculariacornea)、榆耳(Gloeostereumincarnatum)、皱erinaceus)、滑菇(Pholiotanameko)、黄伞(Pholiotaadiposa)、杏鲍菇(Pleurotuseryngii)、阿魏abalonus)、白黄侧耳(Pleurotuscornucopiae)、秀珍菇(Pleurotusgeesteranus)、茶树菇(Cyclocybe绣球菌(Sparassislatifolia)、荷叶离褶伞(Lyophyllumdecastes)、蛹虫草(Cordycepsmilitaris)、灵芝(Ganodermalingzhi)、桑黄(Inonotushispidus)等袋栽或瓶栽食用菌子实体鲜品的单产水平和生物学效率测定。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709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用菌及其制品GB/T12728食用菌术语GB/T21125食用菌品种选育技术规范NY/T1098食用菌品种描述技术规范3术语和定义GB/T12728和NY/T1098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袋(瓶)栽食用菌ediblefungicultivatedwithbagorbottle采用菌袋或菌瓶立体栽培或地栽出菇,或菌袋半覆土栽培出菇模式生产的食用菌种类。4测产条件4.1栽培小区(组)要求2DB37/TXXXX—2010栽培现场完整,小区(组)设置规范、随机排列。同一处理小区(组)栽培袋(瓶)装干料重量、摆放密度等条件一致,栽培品种明确标示且相同。不同处理小区(组)除设置的对比因素外,环境、设施与栽培管理等其它条件应一致。品比试验示范栽培数量符合GB/T21125的要求。4.2待测子实体鲜品要求待测子实体应为袋(瓶)栽食用菌第一茬菇,且90%以上已达到该品种商品子实体鲜品的采收标准。待测食用菌子实体鲜品的感官质量符合GB7096的要求。5测产用具测产现场采收和处理菇根工具宜采用刀刃长度为10cm~15cm的不锈钢锋利刀具。称重器具宜采用最大称量为30kg~50kg的商业用电子台秤,其准确度误差应不大于0.1g。6测产步骤6.1测产现场情况记录详细记录待测产食用菌袋(瓶)栽现场的栽培设施、数量、品种、培养料配方、栽培及出菇方式、每小区(组)菌袋(瓶)数、每袋(瓶)装干料重量、出菇茬次、出菇时间及测产现场达到采收标准的子实体数量比例等信息。6.2测产取样方法每个待测产栽培处理随机选取3个重复小区(组),应兼顾不同栽培位置的菌袋(瓶)作为取样选点,每个小区(组)采用五点取样法或S型取样法均衡选定5点,每点连续取样不少于5袋(瓶)。用手指捏住菌柄基部轻轻转动斜向拔起,或用锋利刀尖割取菌柄根部将子实体全部采收。每袋(瓶)子实体分别称重实测,计算各重复小区(组)平均单产[g/袋(瓶)]和生物学效率(%)。6.3单产和生物学效率计算方法单袋(瓶)子实体鲜品平均产量和生物学效率分别采用以下公式进行计算。单袋(瓶)子实体鲜品平均产量计算公式:AP=(TQ×T)/(A×N)………………(1)式中:AP——子实体鲜品平均单产产量,单位为克每袋(瓶)[g/袋(瓶)];TQ——第一茬子实体鲜品总重,单位为克(g);T——子实体鲜品商品系数,子实体鲜品商品系数宜为0.90~0.95;A——取样总袋(瓶)数,单位为个;N——第一茬产量占比。仅采收1茬的品种,第一茬产量即为总产量,占比以100%计;采收总茬数为2~3茬的品种,第一茬产量宜按总产量55%~65%的占比计;采收总茬数为4茬及以上的品种,第一茬产量宜按总产量35%~45%的占比计。3DB37/TXXXX—2010生物学效率计算公式:BE=AP/M×100%………………(2)式中:BE——生物学效率(%);AP——子实体鲜品平均单产产量,单位为克每袋(瓶)[g/袋(瓶)];M——每袋(瓶)平均装干料重,单位为克每袋(瓶)[g/袋(瓶)]。7测产结果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