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15自相矛盾 教学设计_第1页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15自相矛盾 教学设计_第2页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15自相矛盾 教学设计_第3页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15自相矛盾 教学设计_第4页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15自相矛盾 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15自相矛盾教学设计

板块一:猜谜导入,揭题释义

1.教师:看图猜成语,看谁的头脑最灵活。(课件

展示亡羊补牢、守株待免、掩耳盗铃的故事图片。)

2.教师:刚才图中出现的这些成语都是出自寓言

故事。寓言就是用比喻性的故事来寄托意味深长的道

理。学习寓言故事,我们要学习什么呢?

3.教师:(出示矛与盾的图片,认识矛和盾。)今

天我们来学习一则寓言故事一《自相矛盾》,这篇文章

会通过一个怎样的故事来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板

书:故事、道理)

4.认识矛与盾的古体字。(课件展示古体

字)“矛”的金文字体4”像头带尖锋的长柄武

器“子”,柄上有扣环“)”,利于手握。小篆体的

“盾”字表现古代将士手(厂)持盾牌什)遮

掩体的形态。通过这两个字的古体字形,你知道

“矛”和“盾”这两种兵器各有什么特点吗?(矛的

长处是可以进攻,盾的长处是可以防守。)

5.教师:如果有两个人分别手持矛和盾进行攻击,

那会是怎样的情形呢?(板书课题:自相矛盾)

教师范写“矛”“盾”,讲解书写要点,指导学生

书写。

【设计意图】以猜谜语开头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引发学生回忆,引出寓言“自相矛盾”。对矛与盾

的图片与课题的学习,以及“矛”“盾”两字的字形演

变与书写融合在一起,为学习本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板块二:初读课文,理解大意

1.教师:这是一篇文言文,我们以前学过一些文

言文,有哪些文言文呢?谁能说说学习文言文,你有

哪些好方法?(学习文言文要先把语句读通顺,再借

助注释理解句子的意思,然后理解整个寓言故事,明

白其中的道理,最后达到熟读成诵。)

2.总结学法:一读,二译,三品,四悟,五诵。

3.教师:除了刚才同学们总结出来的学习文言文

的“五步法”,我们在学习课文前还要了解一下所学的

这篇文言文的作者和出处。谁能说一说本课的这篇文

言文选自哪里呢?(选自《韩非子•难一〉〉。)结合注

释是学习文言文的一个重要方法,同学们刚才结合注

释了解了文章的作者和出处。对于作者韩非子你们又

了解多少呢?

2

4.喜欢韩非子写的这个故事吗?有谁愿意来读读

课文?

指名读课文。评议学生读得是否正确、流利;

交流读好文言文的方法。

教师点拨,提醒学生注意读准字音,知道如何停

顿,读出正确的语气。(课件展示句子停顿划分)教师

范读难读的语句,学生跟读。同桌互相读一读,听一

听,纠正错误。

5.出示生字“吾、弗”,指名读。结合注释,说说

它们的意思。

6.学生结合注释和文中插图说说寓言的大意。

全班交流,教师重点检查学生对“誉之曰”“吾盾

之坚,物莫能陷也”“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以

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等难句的掌握情况,引导

学生注意句中“之”字的意思。(课件演示)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了解学习寓言的方法,指

导学生读好文言文形式的寓言故事,把课文读通读顺。

引导学生根据课文注解理解寓言的大意,并能用自己

的话说出来。

板块三:品读课文,体悟寓意

1.谁能告诉大家,这个故事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3

情?

2.课文哪些语句写了这个故事究竟是怎么发生的?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通过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

(故事发生的起因是楚国有一个人在卖矛与盾。)

3.楚人是如何叫卖的呢?(誉之曰:“吾盾之坚,

物莫能陷也。”“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板书:矛一利(无不陷)盾一坚(莫能陷)]这

两句话又是什么意思?(重点理解“陷”字)这两个

语句告诉我们的是这个故事的哪个部分?(故事的发

展)4.楚人为什么要这样夸耀自己的矛与盾呢?你能

想象一下他叫卖时的语气、神态、动作,并替他夸夸

他的矛与盾吗?(同桌合作,模拟场景,指名表演并

诵读。)

5.如果你是围观的人,你会说些什么?课文中围

观的人又是怎么说的呢?

(课件出示句子"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

如?’",帮助学生理解“以”“子”两字的意思。)

6.借助插图也是学习文言文的好方法,你能结合

插图扮演一下围观的人吗?(指名学生表演,大家点

评。)

7.故事说到围观的人对楚人提出了质疑,这属于

故事的哪个部分?(故事的高潮)故事的结局又是怎

4

样的呢?(课件出示:“其人弗能应也”。)

8.“其人弗能应也”是什么意思?(那人回答不

上来了。)楚人此时的神态可以用一个什么词来形容?

(哑口无言、目瞪口呆、张口结舌、尴尬无语。)楚人

为什么会有这种反应?请在课文中找出答案,并用原

文回答。

9.说说“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

而立”的意思。

10.通过刚才的学习,你明白了“其人弗能应也”

的原因吗?(课件出示:如果矛能刺穿盾,说明如果

盾能抵挡矛,说明;这就与楚人说的相互抵触。这说

明这两种结果,也说明这个楚人说话

11.这篇课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说话、做

事不能自相矛盾,要前后一致、实事求是。)

12.指导朗读并背诵。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读懂故事大意的基础上,

理顺故事的起因、发展、高潮、结局,并通过朗读与

表演相结合的方式,加深理解,领悟故事寓意。

板块四:联系实际,拓展思考

1.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不少自相矛盾的事例,你

们能举出相关事例谈谈吗?(指名讲述)

5

2.同学们的作文中也有不少自相矛盾的病句。

(课件出示:看看下列句子有无自相矛盾的地方?

能尝试修改一下吗?

①同学们争先恐后地陆续来到操场。

②昨天傍晚下了一夜的雨。

③操场上,五颜六色的红旗在飘动。

④全班的同学都来了,只差王红没有来。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和学习实际,通过拓展思

考加深学生对课文的领悟。

板块五:指导生字书写

1.学生观察:“誉、吾”的字形特点和它们在田字

格中的位置。

2.指导书写。

3.学生练写,教师巡视,评价点拨。

【设计意图】重视读写,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板书设计

15自相矛盾

故事道理

吾矛(利)——无不陷

吾盾(坚)——不能陷

自相矛盾

6

教学反思

《自相矛盾》是一篇文言文寓言故事,文字简练,

却又不失形象生动。但因其在文字表达上与现代文有

很大的差异,此阶段的学生学起来多少会感到有些困

难。因此,本课的教学主要是引导学生运用已经具有

的学习能力,通过多读、借助插图与工具书、借助文

中的注释等方式来独立阅读思考,并与同学一道研究

探讨,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

基本功,为今后的文言文学习打下基础。

1.书读百遍,而义自见。

文言文教学与普通精读课文的教学相比,更应着

重于“读不读就体会不出语言的特点,就品尝不出

文中的韵味,就难以理解语句的意思。因此在设计教

学这堂课时,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给学生充分

诵读的时间,力求通过朗读激发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

进入新课时,教师先范读课文,将学生带入到文言文

的情境之中,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阅读文言文的

热情。因此,学生在读的过程中,能读得正确流利,

读出了停顿、节奏,也对课文的内容有了一个整体的

把握。在指导朗读“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一

句时,教师充分借助文中插图,引导学生融情人境,

7

鼓励学生设想不同年龄、不同性格的人在问这句话时

的语气、节奏,尝试个性朗读,活跃了课堂氛围。

2.尊重学生个性化学习,注重对学习方法的提炼。

在指导学生感悟课文,深入理解重点句时,教师

引导学生注意,如:一边读一边看教材插图,结合注

释快速理解,联系上下文猜读•一使学生在读通文意的

基础上再去读懂内容,如此便能很容易地总结出故事

禺思。

3.联系生活和学习实际,拓展延伸环节让学生有

更深的领悟。

演一演课文内容,说一说生活中自相矛盾的事,

改一改自相矛盾的病句,多样的教学形式使学生积极

性高涨,课堂气氛活跃,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本节课设计了表演环节,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

解,活跃了课堂气氛。但由于是结合故事发展过程,

逐一表表演,因此耗时较多,在一定程度上拖延了课

堂进度。实际上可以在学生整体品读课文后,完整地

表演故事情节,这样更有助于学生揣摩故事寓意,同

时也节省时间,使课堂教学更加高效。

8

作业设计

1.积累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