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重点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2月期末考试试卷_第1页
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重点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2月期末考试试卷_第2页
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重点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2月期末考试试卷_第3页
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重点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2月期末考试试卷_第4页
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重点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2月期末考试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重点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2月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题号一二三四总分评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公民道德建设,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思想道德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同时也要看到,在国际国内形势深刻变化、我国经济社会深刻变革的大背景下,由于市场经济规则、政策法规、社会治理还不够健全,受不良思想文化侵蚀和网络有害信息影响,道德领域依然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的背后是公民个人道德觉悟、道德境界提升不够。出台《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目标之一,就是要通过公民道德建设促进公民道德境界跃迁,进而“推动全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一个新高度”。以维护公民权利为起点。对公民权利进行保护是国家的政治责任和道德基础。但唯有每个公民对他人的同等权利互相承认和尊重,才会产生出符合正义的社会秩序。如果片面强调公民权利,那么,公民权利将走向与现代伦理相反的偏执;若片面强调公民义务,其结果是导致大多数公民的权利被损害,符合正义的社会秩序也难以产生。因此,新时代的道德建设首先应充分体现公民权利的平等原则,并将尊重、保护公民权利作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出发点。唯有如此,公民才会由权利体悟到义务和责任的重要性并自觉履行公民义务,从而激发出道德境界提升的内生动力。以树立公民道德信仰为重心。《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信仰信念指引人生方向,引领道德追求。”道德信仰作为一种价值形态,是人们出于对自由、平等、勤俭等道德信条发自内心和坚定不移地信奉而形成的持久而稳定的心理状态。当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能够获得全体公民认同和信仰的价值系统。所以新时代的公民道德建设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精神引领,并通过道德实践转换为公民普遍的道德和价值信仰,由此指引公民道德境界获得提升。以知行合一为原则。“知行合一”是中国传统道德中的一对重要范畴,“知行合一”强调“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知的目的在行,行的目的在获得真知,行得到真知的指导和激发,同时也是对知的完成。“知行合一”思想的精髓是突出道德规范的“内化——外化——深层次内化——更高层次固化”。道德建设要以知促行、以行促知,做到知行合一,即新时代的公民道德建设要把社会道德知识的传播和公民道德认识的提升与公民切切实实的行为实践有机结合起来,这样,公民道德建设才会结出丰硕果实,公民道德境界提升才能成为现实。以社会奖惩为机制。奖,就是对合乎道德的行为进行利益、荣誉等方面的奖励;惩,就是对违德、违法行为进行利益或人身自由等方面的惩戒和剥夺。社会奖惩包括道德奖惩,它是指道德生活和道德建设中的赏善罚恶现象。社会奖惩机制的有效运用,能够使公民对道德规则和道德价值产生敬畏感,激发知耻心,进而有效地将社会道德规范内化为道德责任意识和自我约束能力。因而社会奖惩作为道德建设的一种手段,对公民的道德行为选择具有激励和导向作用。新时代的道德建设要合理恰当地运用社会奖惩机制,以推进公民道德建设扎扎实实拓展,进而达成道德建设的目的——促进公民道德境界跃迁和升华。(节选自龙静云《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与公民道德境界跃迁》,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现阶段,我国道德领域存在着公民个人道德觉悟、道德境界提升不够等问题,这主要是受不良思想文化侵蚀和网络有害信息的影响所致。B.道德信仰是一种持久而稳定的心理状态,当前我国的道德信仰就是公民对自由、平等、勤俭等中华优秀道德信条发自内心的认同与信仰。C.在新时代的公民道德建设中,我们应以知行合一为原则,将社会道德知识的传播、公民道德认识的提升同公民的行为实践有机结合起来。D.社会奖惩机制的建立,使公民对道德规则和道德价值产生敬畏感,激发知耻心,进而使公民具有自觉的道德责任意识和自我约束能力。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在第一段指出了当前我国道德领域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以此作为立论前提,提出了本文的中心论点。B.文章分别从起点、重心、原则以及机制四个方面探讨了通过公民道德建设促进公民道德境界跃迁的路径。C.第三段直接引用《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的话,论证了树立公民道德信仰在道德建设中的重要性。D.文章第五段通过道德奖励和道德惩罚的不同功能的对比,凸显了社会奖惩机制对于推动公民道德建设的作用。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如果片面强调公民义务,既难以保障每个公民的权利得到承认和尊重,也不利于产生符合正,义的社会秩序。B.道德建设做到以知促行、以行促知,可实现道德规范“内化——外化——深层次内化——更高层次固化”的变化。C.若对于违德、违法的行为进行恰当合理的惩戒,就能激励公民主动选择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德行为。D.加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不仅有助于提升公民个人的道德觉悟和道德境界,还能有效提高社会文明程度。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小题。材料一现代城市整体性风险无法用单一线性思维和静态框架加以考量。加拿大学者霍林跳脱出将城市视为“脆弱承灾体”的传统安全观,将城市视为集物质系统、生态系统和社会系统为一体的多态系统,提出以适应性和动态平衡力为特征的韧性理论。城市之“韧”,体现在面对外部扰动和内部异变时,依然保持基础功能,且具备存续、适应和成长的特性。从这个角度来看,“韧性城市”可被概括为具备动态平衡、冗余缓冲和自我修复等特性的城市安全发展样态。韧性城市不仅能承受缓慢且隐蔽的慢性压力,更擅长应对突如其来的急性冲击,在保持基础性机能的同时,又能快速分散风险,调整恢复稳定,并从风险管理中学习治理经验,探索出“抗压-存续-适应-可持续发展”的渐进性发展模式。富有韧性的城市在社会层面具备协同性,在环境层面具备适应力,在技术层面具备智慧性,在工程层面具备冗余性,在组织层面具备自组织力,在制度层面具备学习力。(摘编自肖文涛、王鹭《韧性视角下现代城市整体性风险防控问题研究》)材料二韧性社区建设是城市安全和社会建设的一个单元,也是韧性城市建设的有效尺度,韧性城市建设要落实到韧性社区中来。我国社区有明确的界线和组织体系,这在新冠疫情防控期间发挥了巨大作用。但一个社区很难依靠自身完成韧性建设,更何况,有些社区本身设施老化、空间狭小,充满风险。可能的思路是引入“社区生活圈”概念,既关照小区内空间和基础设施的改善,又关照小区附近空间的“风险分散”。社区内的建筑空间要坚固安全,水、电、气、热等公共服务设施能在极端压力下维持运行,生活圈中要有避灾避难空间、物质储备空间。以此确保风险发生时有相应的“抗逆力”。居民对于发生在社区的风险有直接的感知,也最了解风险的需求,这就需要提高居民的安全与应急意识,调动居民积极性,构建社区组织协调、居民积极参与、彼此联结、风险共担的社区网络;还要借助智慧治理平台,及时汇集更新居民、志愿者、社会组织、物业、商家等主体的资源和需求信息,并在危机时期为社区应急管理提供必要的资源与支持。(摘编自吴晓林《城市社区如何变得更有韧性》)材料三韧性城市是一项强调顶层设计的规划治理理念,虽然其建设成果与城市居民有紧密的联系,但并不是可以直观可视的,因此城市居民对这一理念的认知比较不足。目前国内韧性城市建设的主体仍然仅是城市政府,社会公众参与度极低。缺少最直接利益相关者的参与,韧性城市的建设实践效能较低,全国范围的理念推广和实践开展难度增加。韧性城市建设与常规的城市建设相比内容更加复杂,需要考虑的因素更加繁多,因此韧性城市的建设需要更加专业的队伍。目前国内开展韧性城市建设的团队主要是由政府和高校学者共同组建的领导和办事机构,虽然配备了一定的工作人员,但是缺少多元化的团队结构和专业性人员。在组建团队时缺少对专业型人才的吸纳,专业的单一导致了技术的单一;而且我国的研究和学习普遍存在于理论层面,缺少具体实践性的经验学习,因此尚未从国外的经验中找到可操作的技术手段,最终导致了整个团队专业性不强的问题。(摘编自徐驰《我国城市政府建设韧性城市问题研究》)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韧性城市打破旧有的“脆弱承灾体”传统安全观,它整合物资、生态及社会系统,既能保持基础功能又能快速适应以达到动态平衡。B.韧性城市建设需要以韧性社区建设为起点,确保社区的“抗逆力”需要关照小区内部硬件设施改善及附近空间的“风险分散”。C.韧性城市为提升对来自内外部干扰、冲击或不确定因素的抵抗、吸收、适应和恢复能力,需要强调城市系统改变自身基本状况。D.韧性城市建设困难重重,社会公众参与度低,专业性人才短缺,实践性经验学习缺乏等等,需要相关部门与城市居民共同努力。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城市是个开放复杂的巨大系统,传统型城市在突发的自然和人为灾害面前表现出极大的脆弱性,制约着城市生存和可持续发展,所以亟需增强其韧性。B.提升城市韧性,需要提高城市面对不确定性因素的抵御力、恢复力和适应力,提升城市规划的预见性和引导性。C.居民能够直接感知风险,在韧性社区建设中,要提高应急意识,与社区互关互联,积极参与社区韧性的建设。D.目前国内韧性城市建设的主体仍然仅是城市政府,但韧性城市的建设应该由政府、专家、社会公众等非政府的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形成相应机制。6.目前国内韧性城市建设存在哪些不足?如何改进?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学类阅读-双文本,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文本一:再见,流沙河先生曹可凡①说起流沙河,人们自然会想起上世纪50年代那篇《草木篇》,这首长诗以白杨、藤、仙人掌、梅和毒菌为赋,表达诗人的爱憎。现在读来平平常常,但那时却掀起轩然大波,被认定为“毒草”。于是,流沙河被打入冷宫,只得做木匠活糊口度日。对此,写过《死水微澜》的李劫人大为不解。他认为像《草木篇》那样拟人化的诗作,古今中外数不胜数,流沙河何以凭这样的诗出名,故复叹道:“世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②晚年的流沙河远离尘嚣,闭门谢客,蜗居在一幢简陋的公房里,吟诗作文,怡然自得。因为余光中先生缘故,他破例接受采访。当然话题也由余光中衍生开来。说起余光中,流沙河先生摇着折扇,语调不紧不慢:“1981年初秋,差旅东行。列车长途,不可闲度,终于在酷暑与喧闹间,读了余光中等数位台湾诗人的作品,真是满心欢喜,特别是余光中的《当我死时》《飞将军》《海祭》等诗最使我感动。读余光中的诗,就会想起孔子见老聘时所说的话,‘吾始见真龙’”之后,流沙河在《星星》诗刊长文介绍余诗,并开设讲座,专题分析余光中《乡愁》《等你,在雨中》《唐马》《所罗门以外》等诗作的艺术成就。③说着说着,眼前这位面貌清瘦的老先生,逸兴遄飞,全然沉醉于诗意和友情之中。“光中的诗不但可读,且读之而津津有味;不但可讲,且讲之振振有词。讲余光中我上了瘾,有请必到。千人讲座十次以上,每次至少讲两个小时,兴奋着魔,不能自己,为此还闹出不少笑话。”原来,流沙河原名余勋坦,大哥叫余光远。因此,有读者误以为余光中是他二哥,并且推测家中还该有个三哥“余光近”,这样,远、中、近就齐了。而那时,流沙河根本不认识余光中。④1982年,余光中给流沙河写信,信中说:“在海外,夜间听到蟋蟀声,就以为那是在四川乡下听到的那一只。”他曾在四川度过抗战岁月,自称“川娃儿”。几年后,余光中在《蟋蟀吟》中表达了相同的故国之思,“就是童年逃逸的那一只吗?一去四十年,又回头来叫我?”⑤受心灵的触动,流沙河写了《就是那一只蟋蟀》作为回应,发表于香港《文汇报》。朋友间的酬唱之作,竟被人误以为是“蟋蝉统战”。说到此处,连流沙河先生自己也忍不住开怀大笑。⑥流沙河先生自称“成都文人”,除有两次因客观原因离开成都,其人生绝大部分的时间都在成都度过。他引用《庄子》“旧国旧都,望之怅然”之语,来形容自己对成都的感情。“一个古老的城市,哪怕都很陈旧了,哪怕草木、蓬蒿都将其覆盖,但一看见它,心里便快活之极,因为那是我的归宿,我的故乡。”故而,他倾注全部心力写下一部有关成都的著作《老成都:芙蓉秋梦》,对成都的历史、地理、掌故、街道往事,进行充满情感与诗意的考证。对他来说,爱一个老城市也就是爱“父母之邦”,爱自己的祖国。⑦谈及自己,流沙河先生谦称没有什么能耐,最合适的工作便是当一个读者。读了书,再写点文章,挣一点碎银子养家糊口。所以,他写过一副对联描述这种生活状态:“凑凑拼拼写些长长短短句,多多少少换点零零碎碎钱”,以戏谑方式表达出旷达的内心世界。⑧由此可以看出,经过岁月的沧桑、人生的起伏,滤尽众声喧哗之后,流沙河先生早已笑看人生如戏、世事如弈。⑨老先生深得老庄之道,对人生的体验也更为谦虚、幽默而超脱,就像他最喜欢的那句话“天道好还,世事无常”。“天道好还,这是古人说的话,我倒还信奉这个。我如果乱骂人,那将来别人也要痛骂我,我糟蹋了别人,别人也要糟蹋我。我如果和别人讲道理,轻言细语讲事实,那么,也许将来我有问题,别人也会采用这种态度,而用不着糟蹋我的人格。”⑩流沙河先生这一生,因诗而祸,也因诗扬名。在最困苦的年华里,有庄子、诗经、楚辞、唐诗,带给他连绵不断的情感与知性的慰藉。一世的悲喜与荣辱,到最后,依旧是一个读书人的清明与孤傲。晚年的流沙河,是名副其实的“书虫”,每天必须读书。⑪再见,流沙河先生!⑫请乘理想之书,挥鞭从此启程。⑬水路上春色正好,天上太阳正晴。(有删改)文本二:①流沙河用传统的诗歌审美观来评论现代诗歌。对此,先生说:“这和我这一生,和我受的教育分不开。因为从少年时代读《诗经》起,我就习惯了一种有韵味的、美丽的、有想象力的作品。现在我老了,还能背诵《诗经》中的许多作品,而且很热爱它们。我觉得,这些诗歌滋养我的灵魂数十年,无法改了,因此就形成了我的一种保守主义的诗歌观。”②对于古体诗和现代诗的关系,先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说:“我至今都不相信,中国的诗歌能够把传统抛开,另外形成一种诗。最大的可能是把传统的东西继承过来,然后与现代的一些观念、各种认识结合起来才有前途。我最近看到报纸上介绍一个打工的诗人,他写了一首诗,叫做《如果有可能明天带你去旅行》。他写的诗是现在的生活,写他在外头打工的苦。我就突然注意到,他很讲究韵脚,也很讲究诗歌的音乐性,他的诗念起来有节奏感。我觉得,这是中国人的一种本能,要是离开了传统,完全凭空形成一种新的诗是非常困难的。”③在流沙河看来,迄今为止,他所见到的现代诗,有极少数写得好的,比如台湾的纪弦、症弦,还有后来的余光中、钟鼎文。他们从中国古典诗歌中学会了一门本领,就是用最少的文字表达最多的含义。“我看到更多的是一些松松垮垮,没有节奏,难以上口,无法朗诵的诗。无论那些诗的内容是写个人,还是社会,也无论作者的眼界高低与运用文字的方法如何,他们都废弃了中国古典诗歌高密度、高比重的文字,那是一种失败。”他说。(摘编自关捷《关于流沙河先生7年前的专访》)【注】文本一为东方卫视主持人曹可凡为中国当代诗人流沙河写的纪念性散文。文本二摘编自作家关捷《关于流沙河先生7年前的专访》。7.下列与文本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流沙河一生时间大都生活在成都,爱成都,爱祖国,著作《老成都:芙蓉秋梦》堪称浓厚家国情怀情结的代表作。B.流沙河的诗作《就是那一只蟋蟀》,是受了余光中《蟋蟀吟》而产生的心灵触动,两首诗都表达了相类的家国之思。C.流沙河列举余光中《当我死时》《海祭》等诗作,是为了表现他对余光中诗作的喜爱,表现他跟余光中的深情厚谊。D.流沙河认为自己形成了一种保守主义的诗歌观,从他在最困苦的年华里对庄子、诗经、楚辞、唐诗的钟爱可见一斑。8.有人认为文本一最后两段多余,写到“再见,流沙河先生!”就可以结束。对此你怎么看?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流沙河用传统的诗歌审美观来评论现代诗歌,请结合文本二,分析概括流沙河心目中传统诗歌的美学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文言文阅读(34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小题。哀帝建平四年秋八月,匈奴单于上书,愿朝五年。时帝被疾,或言:“自黄龙、竞宁时,单于朝中国,辄有大故。”上由是难之,以问公卿,亦以为虚费府帑,可且勿许。黄门郎扬雄上书谏曰:臣闻《六经》之治,贵于未乱;兵家之胜,贵于未战。二者皆微,然而大事之本,不可不察也。今单于上书求朝,国家不许而辞之,臣愿以为汉与匈奴从此隙矣。匈奴本五帝所不能臣,三王所不能制,其不可使隙明甚。臣不敢远称,请引秦以来明之。以秦始皇之强,蒙恬之威,然不敢窥西河,乃筑长城以界之。其后深惟社稷之计,规恢万载之策,乃大兴师数十万,使卫青、霍去病操兵,前后十余年。匈奴震怖,益求和亲,然而未肯称臣也。且夫前世岂乐倾无量之费,役无罪之人,快心于狼望之北哉?外国天性忿鸷,形容魁健,负力怙气,难化以善,易肆以恶,其强难诎,其和难得。故未服之时,劳师远攻,倾国殚货,伏尸流血,破坚拔敌,如彼之难也。既服之后,慰荐抚循,交接赂遗,威仪俯仰,如此之备也。今单于归义,怀款诚之心,欲离其庭,陈见于前,此乃上世之遗策。夫疑而隙之使有恨心负前言缘往辞归怨于汉因以自绝终无北面之心威之不可谕之不能焉得不为大忧乎且往者图西域,制车师,置城郭都护三十六国,费岁以大万计者,岂为康居、乌孙能逾白龙堆而寇西边哉?乃以制匈奴也。夫百年劳之,一日失之,费十而爱一,臣窃为国不安也。唯陛下少留意于未乱、未战,以遏边萌之祸。书奏,天子寤焉,召还匈奴使者,更报单于书而许之。《资治通鉴·汉纪二十六》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夫疑而隙之/使有恨心/负前言/缘往辞/归怨于汉/因以自绝终无北面之心/威之不可/谕之不能焉/得不为大忧乎/B.夫疑而隙之使有恨/心负前/言缘往/辞归怨/于汉因以自绝/终无北面之心/威之不可谕/之不能焉/得不为大忧乎/C.夫疑而隙之/使有恨心/负前言/缘往辞/归怨于汉/因以自绝/终无北面之心/威之不可/谕之不能/焉得不为大忧乎/D.夫疑而隙之使有恨/心负前/言缘往/辞归怨于汉/因以自绝/终无北面之心/威之不可谕/之不能焉/得不为大忧乎/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帑,在古代指官府储藏粮食、收藏钱财的库房。府帑指国库、库金。B.黄门郎,秦及西汉时在宫门之内做事的郎官,职责是侍从皇帝,传达诏命。C.北面,臣服于人,臣子面向北方朝见天子。古代学生北面受教,以示尊敬。D.都护,古代为防卫边境与统治周边民族而设置的军事机关都护府的长官。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匈奴单于请求朝见汉天子,公卿们认为每次匈奴来都有大的变故,白白耗费国家的钱财,可以暂且回绝。B.匈奴人天性残忍凶狠,野蛮彪悍,难使其从善。虽然卫青、霍去病击败了匈奴,但匈奴人始终没有屈服。C.汉朝采取武力打击与钱财笼络相结合的政策,同时利用和亲等方式促使匈奴归汉,这些都收到了较好的效果。D.扬雄进言,接受匈奴朝见,花费为征战讨伐的十分之一,既不会引起匈奴叛离,也可保住百年的辛劳成就。13.把文中面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且夫前世岂乐倾无量之费,役无罪之人,快心于狼望之北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今单于归义,怀款诚之心,欲离其庭,陈见于前,此乃上世之遗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鹧鸪天·送欧阳国瑞入吴中辛弃疾莫避春阴上马迟。春来未有不阴时①。人情展转闲中看,客路崎岖倦后知。梅似雪,柳如丝。试听别语慰相思。短篷炊饮鲈鱼②熟,除却松江枉费诗。【注】①杜甫有诗句“元日到人日,未有不阴时”。②《世说新语·识鉴》记载,西晋时,张翰在洛阳为官,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莼菜羹、鲈鱼美,弃官南归。14.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题表明这是一首赠别词,点明人物、事件;开篇点明季候特征,劝慰友人早日出发。B.辛词多有情理交融、意味深长的佳句,本词三、四句就表达了词人对人生透彻的感悟。C.本词语言典雅华丽,善于化用诗句,“辗转”与“崎岖”二词还构成了叠韵双声的对仗。D.全词虽未过多渲染离别之苦,但也表达了深厚情谊,呈现平和舒缓、风流蕴藉的风格。15.本词下阕使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在屈原看来,缤纷芳香的衣饰,与美好的心灵互为表里,相得益彰。《离骚》中诗句“,”,就是用荷花装饰衣着来抒写其情志节操的圣洁。(2)王湾“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两句,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力量。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诗句“,”,亦有异曲同工之妙。(3)“春江”蜿蜒多姿,动人心弦,是诗人钟爱的意象,频繁在古诗词中出现,如“,”。三、语言表达(2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一百年前,中国面临内忧外患,命运堪忧。在那个()的年代,千千万万爱国青年满怀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雄心壮志,寻求救国真理、报国之门。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青春的()不断涌现。人们不会忘记,在改革开放初期,无数青年响应党的召唤,用行动冲破传统观念的樊篱,推动商品经济大潮滚滚向前;面对大地震、大洪水等严重自然灾害,无数青年冲锋陷阵,舍生忘死,留下了()的青春故事;在重大国际活动中,无数青年甘当志愿者,为活动顺利开展无私奉献。事实充分证明,当代青年是大有作为、值得信赖的一代。现在,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价值取向具有多元化,如何辨明是非,并找准奋斗目标和兑现目标的途径,每一个青年必须面对这个问题,也是每一个青年当务之急的事情。观念越是多样,思想越是多元,广大青年越要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这样,才能找准人生方向,在民族复兴的进程中,把个人的吟唱汇入时代的()。17.依次填入文段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五风十雨光彩扣人心弦主旋律B.风雨如晦华章感人肺腑主旋律C.五风十雨光彩感人肺腑大格局D.风雨如晦华章扣人心弦大格局18.下列各项所使用的修辞手法与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不相同的一项是()A.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鲁迅《故乡》)B.一百年后的今天,黑人仍生活在物质充裕的海洋中一个穷困的孤岛上。(马丁·路德·金《我有一个梦想》)C.打杂的一手抓住芦柴棒的头发,狠命地把她提起来往地上一摔。(夏衍《包身工》)D.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流沙河《理想》)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语言文字运用Ⅱ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那么,夏天为什么要吃姜?首先,夏三月属火,炎热的夏天,人体的阳气也顺应自然界,升浮发散于体表,而____,适当食用生姜可以平衡体内阳气。其次,夏天室外气温高,人体毛孔处于张开状态,各种邪气会乘机侵入。有的可能当时发病,有的则潜伏下来,到秋冬季节再发作。所以此时不妨吃点姜,不仅可以预防感冒,还____。另外,夏天人们喜食冷食,体内易积寒气,姜为热物,食用姜____,也就少得胃胀腹泻之病。《本草纲目》和《千金方》中都有对姜药理效用的描述。姜味辛、气微温、无毒。生姜具有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鱼蟹毒、解药毒的作用。适用于外感风寒、痰饮、咳嗽、胃寒、呕吐等症。既然姜有这么多好处,是不是人人都适合呢?当然不是。以下两类人即使是在夏天也不适合多吃姜:阴虚体质的人最燥热体质,经常口干、眼干、皮肤干燥,心烦易怒,睡眠质量还差,姜性温,阴虚的人吃姜会加重阴虚;内热较重者,如有肺热燥咳、胃热呕吐、痔疮出血、痛疮溃烂等疾病的人,都不宜吃姜。20.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21.简述第二自然段的主要内容。要求使用包含转折关系的句子,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45个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2020年秋季高一学生将使用新的高中语文统编教材。在新的高中《语文》课本编写过程中,设定哪些单元主题、选择哪些作品,才能使语文学习更符合新时代立德树人的要求,曾引起广泛讨论。有网友列出以下主题,供大家探讨:生命赞歌家国情怀审美鉴赏科学之趣文化传承英雄情结思辨创新自然之美请从中选择两个主题,并结合学过的语文课文,以即将毕业的高三学生身份,给高中语文教材主编写一封信,表达你对语文教材与高中生良好品格养成关系的认识与思考。署名为“辛昇”。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解析部分【答案】1.C2.D3.C【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此类题要求学生在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能快速找出题目各选项在文章中的对应句子并进行比对,得出正确结论。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论证的分析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结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3)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先要对作品有整体的了解和准确的把握。要善于抓住关键语句,理解作品内容,把握作者观点。解答本题,可将各选项表述同文本相关内容加以比照,确定答案。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的句子,筛选和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A.“主要是受不良思想文化侵蚀和网络有害信息的影响所致”分析错位,根据原文“由于市场经济规则、政策法规、社会治理还不够健全,受不良思想文化侵蚀和网络有害信息影响,道德领域依然存在不少问题”可知,“受不良思想文化侵蚀和网络有害信息的影响”不是主要原因;B.“道德信仰就是公民对自由、平等、勤俭等中华优秀道德信条发自内心的认同与信仰”理解不准确、不全面。结合原文第二段“道德信仰作为一种价值形态,是人们出于对自由、平等、勤俭等道德信条发自内心和坚定不移地信奉而形成的持久而稳定的心理状态。当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能够获得全体公民认同和信仰的价值系统”,可见更多的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信仰,选项表述绝对。D.“社会奖惩机制的建立”错误,根据原文“社会奖惩机制的有效运用,能够使公民对道德规则和道德价值产生敬畏感,激发知耻心,进而有效地将社会道德规范内化为道德责任意识和自我约束能力”可知,只有社会奖惩机制得到了有效的运用,才会产生相应的效果,只是“社会奖惩机制的建立”无法实现公民道德境界跃迁和升华。故答案为:C。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D.“第五段通过道德奖励和道德惩罚的不同功能的对比”错误,第五段并未将道德奖励和道德惩罚的不同功能进行对比,而是分别介绍,属于并列关系。故答案为:D。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的句子,筛选和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C.推断有误,道德惩戒对公民的道德行为无法产生激励作用,道德奖励才能起到激励作用,且“……就”逻辑关系错误,“对于违德、违法的行为进行恰当合理的惩戒”并非“激励公民主动选择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德行为”的充分条件。故答案为:C。【答案】4.B5.C6.不足:①韧性社区建设很难依靠自身完成。②居民对韧性城市理念认知不足,韧性城市建设实践效能较低。③缺少多元化的团队结构和专业性人员,研究和学习停留于理论层面。措施:①社区层面:构建“社区生活圈”,改善基础设施,注重“风险分散”。②公众层面:提高安全与应急意识,加强对韧性城市的认识,积极参与韧性城市建设。③政府层面:加大韧性城市理念宣传力度,引导相关研究导向实践层面,加强专业队伍建设。【解析】【点评】(1)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做题前要通读材料,读懂材料内容,对文章的内容、观点、结构思路等充分理解。然后将选项内容和原文逐一比照分析。

(2)本题综合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观点、结构思路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

(3)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首先要求审清题干,确定答题的方向,通过分析题干确定试题的类型是局部信息筛选还是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要锁定区位,对段落进行简单的划分,分出层析,找到关键词语,联词成句分条作答。4.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B.“韧性城市建设需要以韧性社区建设为起点”错。原文在材料二,“韧性社区建设是城市安全和社会建设的一个单元”,强调的是“一个单元”,不能等同于“起点”。故答案为:B。5.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C.“居民能够直接感知风险”错。材料二“居民对于发生在社区的风险有直接的感知”,不能等同于“居民能够直接感知风险”。故答案为:C。6.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探究解决问题的办法的能力。考生可以先找出“不足”,再针对性给出“改进方法”。第一个问题是社区层面。材料二中说“但一个社区很难依靠自身完成韧性建设,更何况,有些社区本身设施老化、空间狭小,充满风险”,可见第一个不足是韧性社区建设很难依靠自身完成;改进方法是“引入‘社区生活圈’概念,既关照小区内空间和基础设施的改善,又关照小区附近空间的‘风险分散’”;第二个问题是公众层面。材料三中说,虽然韧性城市建设与每个居民都有切实关联,但是并不是可以直观可视的,“因此城市居民对这一理念的认知比较不足。目前国内韧性城市建设的主体仍然仅是城市政府,社会公众参与度极低。缺少最直接利益相关者的参与,韧性城市的建设实践效能较低,全国范围的理念推广和实践开展难度增加”,居民对韧性城市理念认知不足,韧性城市建设实践效能较低;改进方法是如材料二中说的“需要提高居民的安全与应急意识,调动居民积极性”,加强对韧性城市的认识,积极参与韧性城市建设。第三个问题是政府层面。材料三中说“目前国内开展韧性城市建设的团队主要是由政府和高校学者共同组建的领导和办事机构,虽然配备了一定的工作人员,但是缺少多元化的团队结构和专业性人员。在组建团队时缺少对专业型人才的吸纳,专业的单一导致了技术的单一;而且我国的研究和学习普遍存在于理论层面,缺少具体实践性的经验学习”,缺少多元化的团队结构和专业性人员,研究和学习停留于理论层面;改进方法是“加大韧性城市理念宣传力度,引导相关研究导向实践层面,加强专业队伍建设”。故答案为:不足:①韧性社区建设很难依靠自身完成。②居民对韧性城市理念认知不足,韧性城市建设实践效能较低。③缺少多元化的团队结构和专业性人员,研究和学习停留于理论层面。措施:①社区层面:构建“社区生活圈”,改善基础设施,注重“风险分散”。②公众层面:提高安全与应急意识,加强对韧性城市的认识,积极参与韧性城市建设。③政府层面:加大韧性城市理念宣传力度,引导相关研究导向实践层面,加强专业队伍建设。【答案】7.C8.示例一:同意。①从内容看,“再见……”一句已表达了跟流沙河先生告别之情,其后不必赘述。②从结构看,以“再见,流沙河先生”结束全篇,呼应文题,文章结构完整。示例二:不同意。①从内容看,用流沙河的诗句收束全文,进一步肯定诗人及其作品的价值和影响。②从情感看,引用流沙河的诗句收束全文,更加深切地表达出对流沙河先生的怀念之情。9.①语言美(或:含蓄美、凝练美)。从“最少的文字表达最多的含义”“高密度、高比重的文字”等语句可分析出语言美(或:含蓄美、凝练美)的特征。②音乐美。从流沙河很赞成《如果有可能明天带你去旅行》“讲究韵脚,也很讲究诗歌的音乐性,他的诗念起来有节奏感”等语句可分析出“音乐美”的特征。③意境美。从“我就习惯了一种有韵味的、美丽的、有想象力的作品”等语句可分析出“意境美”的特征。【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本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从考查的范围来看,既涉及全篇,又侧重局部;从考查的角度来看,既有对主旨的探究,也有对人物形象的分析。

(2)本题考查学生赏析作品结构和理解作者谋篇布局技巧的能力。这是一道开放性的试题,可选择任意一种主张。可从文章内容、结构、思想感情及主旨的角度分析多余与否。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文章相关内容的能力。题干要求“流沙河心目中传统诗歌的美学特征”,传统的诗歌审美讲求音律和谐有致,语言含蓄优美,意境情景交融。7.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相关内容的能力。C.“表现他跟余光中的深情厚谊”有误,由原文第三段“这样,远、中、近就齐了。而那时,流沙河根本不认识余光中”可知,那时流沙河根本不认识余光中;结合“读了余光中等数位台湾诗人的作品,真是满心欢喜,特别是余光中的《当我死时》《飞将军》《海祭》等诗最使我感动”,表达的只是对余光中诗作的肯定而不是深情厚谊。故答案为:C。8.本题考查学生赏析作品结构和理解作者谋篇布局技巧的能力。这是一道开放性的试题,可选择任意一种主张。可从文章内容、结构、思想感情及主旨的角度分析多余与否。认为最后两段多余。从内容上分析,上文作者对先生的感情已经表达得很充分,“再见”一词本是人们平时告别之意,作为文章结尾很恰切,不必再赘述。从结构上看,行文到“再见,流沙河先生!”结束,与题目“再见,流沙河先生”相呼应,文章结构完整。再加几句,行文显得拖沓,有画蛇添足之嫌。认为最后两段不多余。从内容上看:结尾“请乘理想之书,挥鞭从此启程。水路上春色正好,天上太阳正晴”四句均出自流沙河诗作《理想》,用流沙河的诗句收束全文,进一步肯定诗人及其作品的价值和影响。从情感上看:“请”字满怀着期待与祝愿,是把流沙河先生当作在世之师友,是对流沙河的诚挚祝福。“再见”之后,还要用诗句表达不尽之意,进一步表达作者对流沙河的难分难舍之情。

故答案为:示例一:同意。①从内容看,“再见……”一句已表达了跟流沙河先生告别之情,其后不必赘述。②从结构看,以“再见,流沙河先生”结束全篇,呼应文题,文章结构完整。示例二:不同意。①从内容看,用流沙河的诗句收束全文,进一步肯定诗人及其作品的价值和影响。②从情感看,引用流沙河的诗句收束全文,更加深切地表达出对流沙河先生的怀念之情。9.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文章相关内容的能力。传统的诗歌审美讲求音律和谐有致,语言含蓄优美,意境情景交融。由文本二第一段“因为从少年时代读《诗经》起,我就习惯了一种有韵味的、美丽的、有想象力的作品”可知,流沙河先生喜欢像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一样具有韵味美、意境美的诗歌。由文本二第二段“他写的诗是现在的生活,写他在外头打工的苦。我就突然注意到,他很讲究韵脚,也很讲究诗歌的音乐性,他的诗念起来有节奏感。我觉得,这是中国人的一种本能,要是离开了传统,完全凭空形成一种新的诗是非常困难的”可知,流沙河先生认为,中国人惯于写有韵脚的诗歌,这会使诗歌具有音乐美,由此可知,在流沙河先生心目中,传统诗歌具有节奏美、音乐美。由文本二第三段“他们从中国古典诗歌中学会了一门本领,就是用最少的文字表达最多的含义”“我看到更多的是一些松松垮垮,没有节奏,难以上口,无法朗诵的诗”“他们都废弃了中国古典诗歌高密度、高比重的文字,那是一种失败”可知,流沙河先生认为,不“松松垮垮”,有“高密度、高比重的文字”,才是好的诗歌,因为这会使诗歌具有语言美。故答案为:①语言美(或:含蓄美、凝练美)。从“最少的文字表达最多的含义”“高密度、高比重的文字”等语句可分析出语言美(或:含蓄美、凝练美)的特征。②音乐美。从流沙河很赞成《如果有可能明天带你去旅行》“讲究韵脚,也很讲究诗歌的音乐性,他的诗念起来有节奏感”等语句可分析出“音乐美”的特征。③意境美。从“我就习惯了一种有韵味的、美丽的、有想象力的作品”等语句可分析出“意境美”的特征。【答案】10.C11.A12.C13.①再说前世之人哪里愿意耗费无法估量的钱财,征伐无罪的百姓,到狼烟候望以北去求得一时痛快呢?②如今匈奴单于归附正义,心怀诚恳之心,准备离开自己的王庭,亲自来京师朝见陛下,这正是前代遗留下的策略。【解析】【点评】(1)此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文言文断句是翻译的另一种形式,如果不能翻译则采用文字标志断句和语法断句。一般来说名词代词常作主语或者宾语,因此出现名词或代词就在此前或后断句,还有就是出现的一些虚词,表示语气常句尾,可在此后断句,如果是发语词,常在句首,可在此前断句。

(2)本题考查学生对相关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能力。答题时要有一定的知识积累,结合语境理解词语的含义和用法,仔细比对各个选项的说法,作出正确的选择。

(3)此题考查综合分析的能力。综合分析题,需要学生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对选项逐一排查,设误常常有时间与发生的事与原文不同,人和事不同,地和事不同,学生在这些方面要注意;在选项中也可考查某些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等文言现象。

(4)此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做翻译题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遵循“信、达、雅”的三字原则,运用“留、删、替、补、调”的五字方法进行翻译。【附参考译文】汉哀帝建平四年(前3年)秋季八月,匈奴乌珠留若鞮单于上书,请求在来年入朝晋见天子。这时哀帝正在生病,有人说:“自从黄龙、竞宁年间起,匈奴单于每到中原来,中原就有大的变故发生。”皇上由此犯难,询问公卿们的意见,他们也认为每次匈奴来都白白花费掉国家的钱财,可以暂且回绝。黄门郎扬雄上书劝谏说:臣下我曾经听说,运用儒家的《六经》治理国家,贵在变乱未形成就将它消灭在萌芽之中;兵家的取胜,贵在未经厮杀就使敌人屈服。两者都非常高明绝妙,然而也都是大事的根本,不能不明细地考察。如今匈奴单于上书请求入朝,国家不允许而拒绝他,我愚昧地认为汉朝与匈奴之间从此会产生隔阂。匈奴原本是五帝都不能使其臣服,三王都不能对其进行控制的强国,不能使汉与匈奴产生隔阂这是明显的。我不敢追溯到遥远的古代,就用秦朝以来的史实说明这个问题。凭借秦始皇的强盛,蒙恬的威势,然而也不敢窥伺西河,于是便修筑长城作为边界。此后,汉武帝深思国家的大计,规划万世安宁的策略。于是大规模地兴师数十万,派卫青、霍去病统率,前后经过十多年的苦战。匈奴震惊害怕,越加迫切请求和亲,然而,始终不肯向汉朝称臣。再说前世之人哪里愿意耗费无法估量的钱财,征伐无罪的百姓,到狼烟候望(匈奴地名)以北去求得一时痛快呢?匈奴人天性残忍凶狠,身材魁梧健壮,凭借力气,很难使其从善,从恶却很容易,他们的性情倔强难以屈服,与他们和平相处实在难。因此在没顺服的时候需要辛苦大军进行远征,倾尽国家的财力,伏尸沙场,流血千里,攻破坚城,打败敌人,征服他们是如此的艰难。降服之后,朝廷对其慰藉安抚,交际馈赠礼物,接待的礼节威严隆重,如此完备周详。如今匈奴单于归附正义,心怀诚恳之心,准备离开自己的王庭,亲自来京师朝见陛下,这正是前代遗留下的策略,因为怀疑而产生嫌隙,使匈奴单于怀恨在心,仗恃以前有和好之言,借助上述的那些言辞,将怨恨归结于汉朝,因此与汉朝断绝关系,最终改变臣服的心,威慑不行,劝谕又不能,怎能不成为国家的一大忧患呢!况且以前图谋西域,控制车师国,设置城郭都护,监护三十六个国,每年耗费以万计,岂又是为了防备康居和乌孙人能逾白龙堆沙漠而寇掠我西部边境呢?而是为了制服匈奴。一百年的辛劳获得的成就,竟要毁于一旦,花费十分的费用来制服匈奴,今天却因吝惜其中的一分而引起匈奴的叛离,臣私下为国家感到不安。希望陛下在变乱与战争发生之前稍加留意,以遏止边疆祸患的萌生。奏书呈上,天子醒悟,将匈奴使臣召回,更换给匈奴单于的国书,表示欢迎他入朝晋见。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因为怀疑而产生嫌隙,使匈奴单于怀恨在心,仗恃以前有和好之言,借助上述的那些言辞,将怨恨归结于汉朝,因此与汉朝断绝关系,最终改变臣服的心,威慑不行,劝谕又不能,怎能不成为国家的一大忧患呢!“之”为“隙”的宾语,应在其后断开,排除BD;“终”为副词作状语,一般放在句首,“焉得”,是“怎能”之意,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故答案为:C。11.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化常识的能力。A.“帑,在古代指官府储藏粮食……的库房”错误,“帑”指收藏钱财的库房,“廪”指官府储藏粮食的仓库。故答案为:A。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利用和亲……都收到了较好的效果”错误,文中只是说“匈奴震怖,益求和亲,然而未肯称臣也”,并没有说和亲政策取得较好的效果。故答案为:C。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得分点:①“且夫”,况且,再说;“岂”,哪里;“倾”,耗费;“役”,征伐;“快心”,求得痛快。②“归义”,归附正义;“款诚”,诚恳;“乃”,正是;“遗策”,遗留下的策略。

故答案为:①再说前世之人哪里愿意耗费无法估量的钱财,征伐无罪的百姓,到狼烟候望以北去求得一时痛快呢?②如今匈奴单于归附正义,心怀诚恳之心,准备离开自己的王庭,亲自来京师朝见陛下,这正是前代遗留下的策略。【答案】14.C15.借景抒情(比喻):借洁白的梅花、细长的柳丝抒发对友人依依惜别的感情。用典:“短篷”句借张翰故事期待友人到诗情画意的吴中后能写诗来,表达词人对友人真挚的情谊。虚写:想象中友人抵达目的地后的场景。【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先要理解下阕内容,再准确地答使用了哪些手法,最后分析为何是这些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传达了词人怎样的感情。14.C.“语言典雅华丽”错,语言并不典雅华丽,而是朴实亲切。故答案为:C。15.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

“梅似雪,柳如丝”梅花似雪,春柳如丝。古人曾经折梅枝以寄友人,也曾折柳枝以赠行人,即景生情或运用比喻,以梅柳这两种与别情、与友情有关的意象起兴,表达自己对友人的深厚情谊。“短篷炊饮鲈鱼熟,除却松江枉费诗”你将要去的吴中是景佳鲈美之地,正可在松江上坐着小船,饱尝佳肴美酒,吟诗作赋。用西晋张翰弃官南归事,表达词人对友人真挚的情谊。词人殷勤关照友人,到了松江那样一个富有诗情画意的地方,当你在小船上吃着鲜美的鲈鱼饭时,别忘了作几首诗寄回来啊。“短篷”句想象中友人抵达目的地后的场景,正是景佳鲈美之地,在小船上吃着鲜美的鲈鱼饭,吟诗赏景。这是作者想象中的场景,是虚写。故答案为:借景抒情(比喻):借洁白的梅花、细长的柳丝抒发对友人依依惜别的感情。用典:“短篷”句借张翰故事期待友人到诗情画意的吴中后能写诗来,表达词人对友人真挚的情谊。虚写:想象中友人抵达目的地后的场景。16.【答案】(1)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3)《琶琶行》: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解析】【分析】本题注意准确分析题干的情境提示语,然后结合所背诵的文本确定应填语句,同时注意关键字词的准确书写,如(1)注意依据情境语“用荷花装饰衣着来抒写其情志节操的圣洁”来确定,关键字“芰荷”“芙蓉”“裳”;(2)注意情境提示语“自然的理趣,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力量”确定,关键字“侧畔”“病”;(3)注意情境提示语“春江”“频繁在古诗词中出现”来确定,答案并不唯一。故答案为:⑴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⑵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⑶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也可以写: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点评】本题考查名句名篇的默写能力,属于情境理解型默写,难度比直接填上下句的题型要大,所以要求做到三点:一是熟练背诵,二是能理解文句,三是能准确书写。只有同时做到这三点才能真正不丢分。【答案】17.B18.C19.社会价值取向多元化(或“具有多元化的特点”),如何辨明是非,并找准奋斗目标和实现目标的途径,是每一个青年必须面对的问题,也是每一个青年的当务之急。观念越是多样,思想越是多元,广大青年越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解析】【点评】(1)此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成语主要有语意内涵不明、褒贬误用、对象错配、似是而非四种误用方式,成语只能分类记忆,没有什么捷径,如果不知道意思一切方法都失灵,所以要注意平时的积累。

(2)本题考查学生辨析修辞手法的能力。修辞是为了修饰文字词句而运用各种表现方式,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主要包括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引用、对比、借代、反语。要对这些修辞手法的概念和作用牢记于心。

(3)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首先应熟知病句的类型,最常用的判别方法是划分句子结构成分,先看主谓宾,再看定状补,判断句子是否存在成分残缺赘余、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语序不当等问题。17.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第一空,“五风十雨”,五天刮一次风,十天下一场雨,形容风调雨顺;“风雨如晦”,天色昏暗犹如晦日的夜晚,后比喻局势动荡,社会黑暗;语境用来修饰“年代”,结合“内忧外患,命运堪忧”,应选填“风雨如晦”。第二空,“华章”,华美的诗文,多用于称颂;“光彩”,颜色和光泽、光辉;考虑到与“涌现”搭配,选填“华章”恰当。第三空,“感人肺腑”,使人内心深受感动;“扣人心弦”,形容诗文、表演等有感染力,使人心情激动;语境指“无数青年冲锋陷阵,舍生忘死的青春故事”令人感动,选填“感人肺腑”恰当。第四空,“旋律”,乐音经过艺术构思而形成的有组织、有节奏的和谐运动;“格局”,结构和格式;考虑到与“吟唱”对应,选填“主旋律”恰当。故答案为:B。18.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运用修辞手法的能力。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传统观念”比作“樊篱”。A.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比作“厚障壁”。B.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美国”比作“海洋”,把“黑人所处之地”比作“孤岛”。C.使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芦柴棒”借指包身工。D.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理想”比作“石”“火”;把“希望”比作“星星之火”“熄灭的灯”。故答案为:C。19.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五处语病:一是成分残缺或赘余。“社会价值取向具有多元化”改为“社会价值取向多元化”或“具有多元化的特点”。二是搭配不当。“兑现目标”改为“实现目标”。三是中途易辙。“每一个青年必须面对这个问题”偷换主语,改为“是每一个青年必须面对的问题”。四是成分赘余。“当务之急的事情”改为“当务之急”。五是搭配不当。“坚定……价值观”改为“坚持……价值观”。故答案为:社会价值取向多元化(或“具有多元化的特点”),如何辨明是非,并找准奋斗目标和实现目标的途径,是每一个青年必须面对的问题,也是每一个青年的当务之急。观念越是多样,思想越是多元,广大青年越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答案】20.体内阳气相对虚弱;不给秋冬季节留下病根;可以祛除寒气21.姜虽具有多种药理效用,但并不是人人都适合食用,阴虚体质者和内热较重者尤应忌姜。【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这种题型要求填入的语句一般为在逻辑上与上下文有关联的句子,可以通过语境来推知。

(2)本题考查概括文段主要内容的能力。这个题目比一般的概括题多了一个要求,即要求使用包含转折关系的句子,所以要找到文段中所内含的转折关系,扣住了这一点,写出答案就比较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