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度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
20曹刿论战《左传》+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度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教材分析】
《曹刿论战》是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选自《左传》。讲述了曹刿在长勺之战中对此次战争的一番评论,并在战时活用“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原理击退强大的齐军的史实。文章说明了在战争中如何正确运用战略防御原则——只有“取信于民”,实行“敌疲我打"的正确方针,选择反攻和追击的有利时机,才能以小敌大,以弱胜强。本文共有三段,第一段写鲁国战前的准备。可分为两层:前一层写曹刿跟乡人的对话,说明曹刿“请见”的原因:后一层写曹刿跟鲁庄公的对话,说明政治上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通过曹刿与鲁庄公的对话,我们也可以看出曹刿头脑清醒,目光敏锐,见解深刻的特点。第二段是叙长勺之战的全过程,描写了鲁方的战术决策,“齐师败绩"和“遂逐齐师”的结局极好地表现了曹刿深谋远虑而又稳重的大将风度。第三段,写曹刿论述鲁国在长勺之战中取胜的原因,阐明了他的两个作战观点:一是要选择“彼竭我盈"的反攻时机;二是在战争中必须注意判断对方的意图,关注战争中的每一个细节。这些,很好地表现了曹刿作为一名军事家优秀的军事素质。
【学情分析】
从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和编者意图来看,它是希望通过本文的学习让学生达到:能够借助工具书和注释读懂课文大意;在反复诵读中领会文章丰富的内涵和精美的语言;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汇,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
1.把握曹刿的战略、战术思想,理解鲁军以弱胜强的原因;
2.把握本文以“论战”为中心组织材料、详略得当的特点;
3.分析曹刿和鲁庄公两个人物形象。体会作品的艺术魅力,理解课文的主旨。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理清行文思路。背诵课文;
2.体会课文剪裁得当的叙事特点。
【教学难点】
理解曹刿关于战争问题的论述。
【新课导入】
在中国的春秋时期,齐国和鲁国之间爆发了一场战争齐国军队强大鲁国军队相对较弱,但是最终如果却在这场战争中取得了胜利,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探讨战争背后的故事。
【写作背景】
齐与鲁是春秋时期的邻国,都在山东省,齐在东北部,鲁在西南部。
齐襄公即位后政令无常,他的弟弟公子小白和公子纠分别逃到莒国和鲁国避难。公元前686年,齐襄公被公孙无知杀死。次年春天,公孙无知被人杀死,公子小白抢先回到齐国夺得君位。稍后,鲁庄公也派兵护送公子纠回国争夺君位。鲁军与齐军交战时鲁军大败。鲁庄公十年春,齐再次兴兵攻鲁,两军战于长勺。在这次战役中,鲁国以弱胜强。这就是文章中记叙的齐鲁长勺之战。
【作者介绍】
1、作者作品
《左传》,即《春秋左氏传》,又称《左氏春秋》,儒家经典之一,是中国古代的史学和文学名著。旧传为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近人认为是战国时人所编。《左传》所记内容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终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书中记述了各诸侯国的政治、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的情况,揭露了统治阶级的残暴和荒淫,赞美了许多杰出人物的历史功绩,表达了重视人民的民本思想。
【层次结构】
课文结构
请见——肉食者鄙——爱国热忱
问战——三答——取信于民——政治远见
公将鼓之齐师败绩
参战___未可军事才能
公将驰之遂逐齐师远谋
攻击——勇气——彼竭我盈
论战____________谋略过人
追击——惧伏——辙乱旗靡
【中心思想】
正是由于曹刿的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和军事上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指挥才能和鲁庄公知人善用、从善如流的优秀品质。弱小的鲁国才战胜了强大的齐国,创造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的确,在国家面临外强侵犯之时,作为一介草民的曹刿敢于挺身而出,拯救了国家,拯救了人民,此行此举可歌可泣。也正缘于此,激发了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为祖国、为人民抛头颅,洒热血,我们也要学习曹刿身上的有责任有担当的爱国情怀。
【全文分析】
1.文中出现了哪些人物?(鲁庄公、曹刿、乡人)。从题目看,主要人物是谁(曹刿)文章主要内容是在记叙一次战争的经过吗?从题目中的哪个字可以看出来。(“论")文章记叙的是哪一次战争?(长勺之战)
2.引导学生对照注释自读课文,复述课文大意。
明确:鲁庄公十年春,齐国出兵进攻鲁国。当时,齐强鲁弱。鲁国人曹刿见国难当头,挺身而出,建议鲁庄公要取信于民。鲁庄公听取了他的建议,采取了得民心的一些措施,并在曹刿的协助下选择了利于打仗的地点长勺,有利于攻击的时机——彼竭我盈之时,有利于追击齐军开始的时机——辙乱旗靡之时,结果鲁军大获全胜,鲁庄公问曹刿其中的奥妙,曹刿雄辩地论述了鲁胜齐败的原因。
(二):把握文中常见文言现象
【认准字音】
曹刿(ɡuì)
肉食者鄙(bǐ)
战于长勺(sháo)
登轼(shì)而望
弗(fú)敢加也
小惠未偏(biàn)
【字词解释】
伐:攻打。
我:指鲁国。《左传》根据鲁史而写,故称鲁国为“我”。
间(jiàn):参与。
察:明察。
情:实情。
从:随行,跟从。
【一词多义】
①故:公问其故(原因,缘故)故逐之(所以)
②以:何以战(凭、靠)必以信(按照)必以分人(把)
(三):疏通文义,整体感知
读了课文后,你们怎么看文中的两个主要人物?
学生讨论后,先几个学生发言,然后归纳:通过这篇文章,我们可以看到曹刿算得上是古代的一位军事人才。他具有卓越的军事识见和高超的作战指挥才能。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他非常重视战前要有可靠的政治准备。他认为,“民从”,得到庶民百姓的拥护、支持,这才是战争取胜的重要保证,“民从”,具备了这个条件,“可以一战”,否则,不可以战。“肉食者鄙,未能远谋”,这些人识见鄙陋,就包括考虑不到这点。二、他指挥作战谋虑周密,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他深知军队士气在战争中的作用(“夫战,勇气也"),他慎重初战,善于选择有利的时机发起反攻(“彼竭我盈,故克之”),他知彼知己,既不畏强敌,又步步谨慎,终于战胜齐军(“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四):详细解读,体会“论战”智慧
1.“十年春"指哪一年?
明确:指鲁庄公十年(公元前684年)。
2.曹刿的身分怎样?
讨论明确:从“其乡人曰”句中我们能推知曹刿的身分为普通老百姓,没有官位,属爱国君子吧,“位卑未敢忘国忧"。
3.对于这三方面:1、“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2、“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3、“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的准备,曹刿又是如何评价的?
讨论后明确:对于第一个准备,曹刿的评价是“小惠未偏,民弗从也";对于第二个准备,曹刿的评价是“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对于第三个准备,曹刿认为“忠之属也,可以一战"。请同学注意:“福”是名词,在这里作动词用,“保佑"的意思;“可以”应译为“可以凭借”,和今义“可以”用法不同。
4.看待事物要一分为二,你该怎样全面地评价鲁庄公?对你有什么启示?
点拨:一、从他的鲁莽,缺乏军事指挥才能的角度评价
二、从作为一个国君能允许一介布衣来参与国事,并听从他的正确指挥的角度来评价
启示:可以从以下角度来谈:
(1)、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
(2)、不掩饰自己的缺点
5.反攻的时机选在什么时候?曹刿是怎样帮助庄公选择时机的呢?
明确:在“彼竭我盈"之时。战斗刚开始,不待齐军疲倦,庄公就急于出战(“公将鼓之”;“鼓”,名词作动词,“击鼓”);当鲁军刚获胜,庄公又急于去追击(“公将驰之"),曹刿又阻止了庄公的过急行动。他懂得攻击和追击都必须把握有利的时机,要根据双方的土气和实力的变化作出正确判断。曹刿的两个“可矣”,使得战争出现“齐师败绩"和“遂逐齐师”的大好形势。
6.鲁国获胜后(“既克"),“公问其故”的“故"是什么意思?
明确:缘故,“攻击”的缘故和“追击"的缘故。
7.曹刿是如何回答的?
明确:有两层意思:一层说明为什么要选择“齐人三鼓”(“彼谒")的时机进行攻击。“夫战,勇气也”(这是个判断句,“也"表示判断),“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再"和“三”后面省略“鼓"),“彼竭我盈,故克之”(敌方的勇气已经消失而我方的勇气正盛,所以我们打败了敌人)。“彼竭我盈"四个字高度概括了进攻时的最佳战机。一层解释他“下视其辙”、“登拭而望之”,看到敌人“辙乱”“旗靡"才追击的原因是“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夫”,发语词,议论或说明时,用在句子开头,没有实在意义)。可见曹刿考虑问题周到,行动谨慎,观察仔细,善于抓住时机,故而夺取了战争胜利。
8.鲁庄公是昏君吗?还有哪些地方表现了他的其他品质?
明确:鲁庄公并非昏君,而是一位缺乏军事才能的明君。鲁庄公有别于历史上的昏君。在曹刿与鲁庄公的三问三答中,他实事求是、虚心听意见,表现出礼贤下士、广开言路;作战时听取曹刿意见,亲自参战,表现出他知人善用、任人唯贤;战后寻问曹刿取胜的原因,表现出他虚怀若谷、谦虚好学。
9.为什么说“小大之狱,虽不察,必以情”是“可以一战"的主要条件?
明确:因为民心向背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这就突出表现了曹刿重视人民力量的政治远见。
(五):把握人物形象
请你结合上述分析,说说曹刿、鲁庄公是怎样的人?
曹刿形象:曹刿作为一名军事家的“远谋”:曹刿请见,表现出他的爱国热情;曹刿问战,表现出他的政治远见;曹刿参战,表现出他卓越的军事才能;曹刿论战,表现出他过人的谋略。
鲁庄公形象:鲁庄公作为国君的见识“鄙":把战争的希望寄托在施行“小惠”和祈求神灵的保佑上,这是他政治思想上的缺陷;他急于求战,急于攻击,说明他没有很好的军事指挥能力。但他又并非昏君,备战见曹刿,三问三答,实事求是,虚心听意见;庄公作战用曹刿,亲自参与打仗,表现出他礼贤下士,任人唯贤;庄公战后问曹刿,不因胜而自喜,表现他为求真知而不耻下问的美好德行。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1.从整个教学过程来看,真正体现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文的朗读、翻译和分析基本上都是由学生完成的,教师只是做了相应的一点点拨,充分地锻炼了学生的能力。
2.在教学《曹刿论战》时,不应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我提出问题:“读了课文后,你们怎么看文中的两个主要人物?"快速看书复习后,一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javaee超市管理课程设计
- 光谱贝贝课程设计
- 图书馆安全疏散课程设计
- 制糖技术创新与发展趋势考核试卷
- 小程序推广计划课程设计
- 小班音乐课程设计
- 刀具涂层技术研究与应用进展考核试卷
- 单板加工过程中的能源管理考核试卷
- 小学音乐修养课程设计
- 住宅装修中的卫生间设计与施工要点考核试卷
- T-CEA 0029-2023 高层住宅电梯技术规范
- 【培训课件】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
- 车间生产中的质量问题与质量改进
- 危岩治理施工方案
- 同等学力申硕-同等学力(社会学)笔试(2018-2023年)真题摘选含答案
- 三年级数学搭配问题 联赛一等奖
- 油田冬季安全管理
- 疾病健康宣教的课件
- 码头水下抛石施工方案
- 2024年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革新与影响
- 《三菱PLC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