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幼儿园小班美工区域材料投放调查分析研究_第1页
X幼儿园小班美工区域材料投放调查分析研究_第2页
X幼儿园小班美工区域材料投放调查分析研究_第3页
X幼儿园小班美工区域材料投放调查分析研究_第4页
X幼儿园小班美工区域材料投放调查分析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IIX幼儿园小班美工区域材料投放调查分析研究目录TOC\o"1-3"\h\u23309摘要: II31881一、绪论 131862(一)选题缘由 113589(二)文献综述 1178471.国内研究现状 1310382.国外研究现状 212174(三)研究目的与意义 2221141.研究目的 239192.研究意义 231809二、研究设计 320074(一)研究对象 311356(二)研究方法 3304491.观察法 312532.访谈法 3291三、X幼儿园小班美工区域材料投放现状分析

33209(一)美工区域材料投放的种类 3211531.美工区域投放欣赏类材料的种类 4198232.幼儿园美工区投放绘画类材料的种类 492033.幼儿园美工区投放手工材料的种类 5268(二)美工区域材料投放的数量 626500(三)美工区域材料投放的依据 107106(四)美工区域材料投放的层次性 1125926(五)美工区域材料投放的使用情况 1115980四、X幼儿园小班美工区域材料投放存在的问题 136293(一)材料投放种类单一 131340(三)材料投放使用率低 142580五、解决X幼儿园小班美工区域材料投放的对策 149879(一)物质材料的投放要符合多样性原则 14280581.适合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 15107152.关注相同阶段的不同幼儿 15195652.区域活动的物质材料适宜性还体现为操作性强 1532039六、结语 161623参考文献 1710916致谢 182134附录一:教师访谈提纲 1912515附录二:美工区材料投放相关观察记录表 20摘要:本文以X幼儿园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观察与访谈法的形式调查小班美工区域材料投放现状,发现X幼儿园小班美工区域材料投放存在材料投放种类单一、材料投放缺乏层次性、材料投放使用率低等问题,并提出物质材料的投放要符合多样性原则、层次性原则、适宜性原则等尝试性的对策,以期提高美工区域活动质量。关键词:幼儿园;小班;美工区域;材料;投放一、绪论(一)选题缘由美工区域的材料是儿童美术表达和美术创作的主要保证,同时也是实现教学目的的物质基础。教材为幼儿提供了作业的空间,教材自身的特点及其所限定的活动模式,直接影响到了幼儿所能得到的学习体验和发展。然而,纵观当前幼儿园美工区域材料的布置现状,老师们更多的是站在大人的角度,对材料的性质和类型进行研究,很少立足于儿童当前的兴趣和需求,从艺术领域中重要体验的发展这一主线,来思考材料与儿童的学习体验的相关性。所以,如何发掘材料中隐藏的学习体验,以及如何按照儿童目前的体验发展需求,有针对性地、分层地投入材料,同时,通过对材料的梯度进行动态调节,使儿童的新老体验能够更好地连接起来,从而促使儿童体验的不断成长,仍然是一线老师们所面对的难题。

(二)文献综述1.国内研究现状尽管地域文化在国内已有20余年的历史,但由于其并非中国本土的一项新兴学科,其实施进程始终存在着一些模糊之处。有的是对国外某些地区的行为进行了简单的模仿,有的则是对地域行为进行了局部的开发。本研究采用中国知网、百度文库、万方数据库等检索国内外有关幼教美工区材料的文献材料,从如下两个角度进行了具体的研究:一是美工区的材料选择问题的探讨。关于材料的选取,张越群在《大班美工区活动中教师评价行为研究》一文中提出:材料的选取要源于生活,特别是生活、学习、劳动,美国地域的许多材料是可以被发现、收集和使用的。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最好选用旧的材料。卢韵等人在《幼儿园美工区材料投放现状的调查研究》中提出,根据材料的选用方法有多种,既可以根据材料的颜色、形状、大小、软硬等来挑选,也可以根据材料的性能、性能和结构来进行选用。二是与美工区材料的投放原则、策略相关的研究。李红艳等人在《浅谈幼儿园美工区的创设与应用策略》中提出了“教材布置要有深度和广度”这一观点。在教材的选用上要有所取舍,并要与教学层次的目的相适应。华娜等人在《幼儿园创意美术活动中的材料投放策略研究》中提出:“教材的投放要有明确的目的,并按照课题的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材料的投放。同时也要结合孩子的年龄特征,为孩子们准备最合适的游戏内容,同时也要让父母们互相配合,为孩子们创造更多的游戏材料。上述说明,在投放材料时,材料的多样化是最根本的,但是,材料的量不宜太大,而且要注意材料的真实性。在设计中应充分利用材料的特点和儿童的特点。2.国外研究现状区域活动源于外国,但在一些较为发达、具有一定影响的地区体育赛事系统中,均或多或少地与美工区活动有所关联。作为区域活动的创始人蒙台梭利教育地区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尽管它并不包含独立的美术创作区。她的作品包含了以画画和泥塑为主的手工艺。蒙台梭利主张为儿童创造宽松、自由、有序和动态的环境。确定了室内的材料也具有某种“舒适度”。在多种艺术材料的辅助下,儿童能够一直积极地进行创造性的学习,并能持续地发挥自己的创造性与想象力。(三)研究目的与意义1.研究目的课题以我国有关学前教育的有关政策文件为出发点,以美工区为切入点,选择X幼儿园的小班作为研究样本,通过仔细梳理有关材料,采用观察、访谈等研究手段,对该幼儿园的美术区域材料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描写和展示,同时也对X幼儿园的美术区域材料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刻画和展示,同时也根据作者在现场观察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给出了相应的教学对策,从而使得幼儿园美工区的实施更加科学、合理、高效,从而保证幼儿园美工区的建设更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研究意义(1)理论意义在幼儿园美术教育中,关于美术课教学中教材布置的相关研究还不多见。借由老师了解幼稚园美工区域材料,来讨论美工区域材料的放置,以充实与充实有关的有关知识。(2)实践意义在美术教学区内,对教材的适当放置,有助于激发幼儿的学习积极性,促进美术教学的开展。在研究中,根据幼儿的具体特征,改进了教材设置的合理性,为培养幼儿的艺术创造能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二、研究设计(一)研究对象X幼儿园现在共有3个3周岁的小班,分别是A1、A2、A3,各2名老师和1名保育员。三个班,各有一位资深的教习,一位年纪较小的。孩子们将有1个30分钟的户外活动,并有自己的美术创作区。所以,我选择了三个班的学生作为研究的一部分。所选取的三个班都是小班年龄段的平行班,各个班的孩子年龄水平都相差不大,各个班的老师都是相同的,每月都会进行相同的大课题,这也方便了对数据进行统一的收集和对比分析。(二)研究方法1.观察法作者采用无参与式的观察法,对幼儿园小班的美工区进行了调查研究。注意儿童在美术、手工方面的挑选、对美术材料的爱好、对美术材料的完成程度、老师对美术材料的放置于更新等。用相机、笔记本等设备做好观测、做好记录,以便在完成观测后进行分类、分析。2.访谈法作者采用结构式访谈法,对小学美工区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列举了一些有关问题,如:如何选用合适的教材、如何放置和替换这些问题,从而确定了采访目标,收集了有关信息。采取自然随和的非结构访谈,与儿童讨论美工区的材料能否引起他们的兴趣,能否让他们对新的美术知识有更多的认识,希望增加什么内容。三、X幼儿园小班美工区域材料投放现状分析

(一)美工区域材料投放的种类边霞等将幼儿艺术教学内容划分为三大类:绘画类、手工类和鉴赏类;刘晓燕按照不同的艺术活动类别,把美工区内的材料放置方式划分为:鉴赏性材料、绘画性材料、手工材料。依据上述教材的归类方式,作者对X幼稚园美术课美术教学中所使用的欣赏性材料、绘画性材料及手工性材料进行了调查。1.美工区域投放欣赏类材料的种类欣赏性教材,以幼儿的审美感受为主。美术鉴赏类的材料包括:绘画作品、雕塑作品、建筑艺术作品、工艺美术作品,民间美术作品以及儿童美术作品。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具有较强的创造性,同时也包含儿童原创设计。本文通过对各班学生在课堂上所展示的鉴赏类作品的种类进行分析,以便于对美工区中所能使用的鉴赏性材料进行分析,如表1所示。表1幼儿园美工区欣赏类材料投放统计表(单位;件)类别绘画作品雕塑作品建筑艺术作品工艺美术作品民间美术作品儿童美术作品A1000002A2000110A30001110合计0002212如表1所示,3个班所呈现的作品,以孩子们的绘画为主,经过对它们的研究,了解到,它们都是由孩子们在父母的帮助下,用自己的废弃材料做出来的一个三维的工艺品。与即将来临的新一年的这个主题相适应,A2班有一个关于皮影的演示和讲解,A3班则有关于窗户花的老师们的作品;在A1班的货架上,摆放着两幅儿童手工绘制的口罩,以及用雪泥雕成的圣诞树。3个班均未在美工区展出古典绘画、雕塑和建筑等艺术作品。其中,工艺美术与民俗艺术只展出一幅,既不引人注目,又无典型意义。

2.幼儿园美工区投放绘画类材料的种类边霞等认为,绘画类材料是适合幼儿操作的包括纸、笔等绘画工具材料和各种手工材料。此外,还有用来作画的颜料或调料等,也是美工活动所必不可少的。表2幼儿园美工区绘画材料投放种类情况统计表类别作画工具画面材料颜料及调料A1水彩笔、油画棒、马克笔、排笔、滚筒、铅笔、刷子、刮画笔、树叶拓印刮画纸、白色纸盘、手绘空白纸扇、脸谱水粉颜料A2水彩笔、油画棒、马克笔、排笔、印章、刷子、棉签、刮画笔、拓印图形卡纸、素描纸、刮画纸、白色纸盘水粉颜料A3水彩笔、油画棒、马克笔、排笔、滚筒、刷子、毛笔刮画纸、白色纸盘、脸谱、A4纸、手绘空白纸扇水粉颜料、墨汁如图2所示,三个班均提供了相应的绘画工具、绘画材料。三个班分别布置了水彩笔、油画棒、马克笔、排笔和刷子等绘画工具,有些教室里有,有些教室里没有。在图片材料方面,三个班分别为三个班配备了刮画纸、白色纸盘,部分班准备了扇子和脸谱,有些班则赠送了大量的A4纸;在绘画材料方面,三个班全部配备了水粉,而A3班则配备了传统绘画所需的墨水。3.幼儿园美工区投放手工材料的种类所用的物料既有人工器具,也有原料。加工物料可以分成点状物料,线性物料,平面物料,块状物料等几种类型。从图3中可以看到,X幼儿园三个班级在美工区所供应的手工制品,主要是面形原料和线性原料,其中点状原料是一种亮片,A2班不供应,线性原料包括冰棍、彩带,A2班供应一次性餐具一筐,扭扭棒一筐,A2和A3班各供应一根吸管。三个班拿出的东西都不多,除去共用的粘土外,A1、A3班的货架上还能看见一个3D的小屋子,孩子们可以在上面动手。表3幼儿园美工区手工类材料投放种类情况统计表类别点状材料线状材料面状材料块状材料操作工具A1亮片冰棒棍、彩带彩色纸盘、纸张树的装饰模型房子装饰模型、橡皮泥固体胶、液体胶、双面胶、透明胶、剪刀、压花器A2无扭扭棒、吸管、一次性刀叉、冰棒棍、彩带彩色纸盘、皱纹纸、纸张、树的模型、海绵纸、纸工半成品橡皮泥固体胶、液体胶、双面胶、透明胶、剪刀、压花器A3亮片吸管、冰棒棍、彩带纸盘、树的装饰模型、手绘空白纸扇、纸张、亮光纸、皱纹纸、红纸房子装饰模型、橡皮泥固体胶、双面胶、透明胶、剪刀、压花器从表格1中的数据来看,三个班所用的教材均为常规教材,只有A3班的《剪窗花》专题课所用的红色教材为专用教材。3个班都没有在这个地区中使用过的常用的废弃物品进行创造。(二)美工区域材料投放的数量为更好地掌握美工区的物料投放状况,本文根据美工区物料的投放类型,并对所投物料的总量进行了统计。正如表格4和表5所示。从表中所示各班投放的物料数目来看,3个班的物料在总量上并无多大变动,只有一部分是儿童用的,老师有时会视需要增加一些,大多数物料在3次观测中都保持不变。如表4所示,绘画类材料中的作画工具类型较多,以水彩笔、油画棒、排笔为主,且三个班均提供了滚轮和画笔供孩子们使用。如图5所示,X幼稚园美术教学区放置美术材料的数目,主要是用纸和面材,A3班的数目较大;小块、小块、小块的数目较小,塑料的类型也较单一,但各班级均有供应;从工具的种类上看,剪刀和各种橡胶类的工具要多得多。从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看,在教学中,老师们对教材的放置有各自的见解。有些老师觉得量必须充足,基本可以把每月所需的材料一股脑地扔出去;有些老师是以日或周为单元,根据儿童所需数量进行发放,过多的教材很可能会造成儿童资源的浪费。表4幼儿园美工区绘画类材料投放数量统计表类别绘画类材料作画工具画面材料颜料及调料班级观察次数①水彩笔②油画棒③马克笔④排笔⑤毛笔⑥滚筒⑦印章⑧拓印材料⑨铅笔⑩刷子⑾棉签①空白纸盘②素描纸③手绘纸扇④刮画纸⑤卡纸⑥脸谱⑦A4纸①水粉颜料②墨汁A111筐2筐12支16支04个01套8支5把030个01把1包01个04瓶021筐2筐12支16支04个01套8支5把028个01把1包01个04瓶031筐2筐12支14支04个008支5把027个01把1包01个04瓶0A212筐2筐23支28支04个1套1套06把1包12个001包11张030张6瓶022筐2筐25支28支04个1套1套06把1包12个001包11张036张6瓶032筐2筐24支28支04个1套1套06把1包12个001包11张020张6瓶0A316盒3盒3支6支2支2个0002把02个8张1把1包02个16张3瓶1瓶26盒3盒8支6支2支2个0002把01个8张1把1包02个6张3瓶1瓶36盒3盒8支6支2支2个001支2把01个15张1把1包02个12张3瓶1瓶备注:水彩笔和油画棒的单位不一样,因此将单位列出。盒是水彩笔和油画棒原来的量,筐是教师将若干盒水彩笔和油画棒拆开,混合在一起用一个筐子装着,数量多,色不全。表5幼儿园美工区手工类材料投放数量统计表类别手工类材料点状材料现状材料面状材料块状材料操作工具班级观察次数①亮片①一次性刀叉②吸管③冰棒棍④扭扭棒⑤彩带①纸张②亮片纸③彩色纸盘④皱纹纸⑤海绵纸⑥纸工半成品⑦红纸⑧树模型①房子模型②橡皮泥①双面胶②剪刀③压花器④固体胶⑤液体胶⑥透明胶A111包0016根04卷8张02个00001个1个2盒4卷18把4个12支4瓶2卷21包0016根04卷6张02个00001个1个2盒4卷18把4个12支4瓶2卷31包0016根04卷10张0000001个1个2盒4卷18把4个12支4瓶2卷A2101筐1包98根1卷4卷26张00若干4张1件01个01盒6卷22把8个22支6瓶3卷201筐1包98根1卷4卷26张00若干张4张1件01个01盒6卷22把8个22支6瓶3卷301筐1包98根1卷4卷26张00若干张4张1件01个01盒6卷22把8个22支6瓶3卷A311包01包18根02卷42张9张6个4张0002个1个1盒3卷9把8个4支02卷21包01包18根02卷36张9张6个4张0002个1个1盒3卷9把8个4支02卷31包01包18根02卷28张9张6个4张00若干张2个1个1盒3卷12把8个6支02卷(三)美工区域材料投放的依据“材料包含了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思想,同时也包含了教育者的期待与智慧,是促进幼儿学习,引导幼儿互动、激发幼儿行为,保持幼儿兴趣的一种主要手段,在区域活动中具有特殊的作用。”通过对幼儿进行实地考察,可以看出,各班所投入的材料不尽相同,但又不尽相同。为更好地理解教师区域活动的有关概念,作者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美工区的每一次观测进行了调查,并收集了材料的发放基础,如表格6所示。表6幼儿园美工区活动材料投放依据统计表序号当月教学主题美工区活动主题幼儿在美工区活动内容投放使用的材料投放的依据1贝尔熊的冬天无主题树叶拓印、自由绘画树叶、颜料、绘画纸、笔美术活动的延伸、幼儿兴趣2贝尔熊的冬天无主题自由绘画绘画纸、水彩笔、马克笔、铅笔、油画棒幼儿兴趣3快乐的节日无主题泥工(无主题)橡皮泥幼儿兴趣4贝尔熊的冬天无主题橡皮泥橡皮泥幼儿兴趣5贝尔熊的冬天无主题棉签画——星星手工剪贴、压花装饰棉签、画好星星的卡纸、颜料、手工材料、剪刀、压花器、彩色纸、双面胶美术活动的延伸、幼儿兴趣6快乐的节日无主题剪线条、自由绘画剪刀、画有线条的纸锻炼幼儿剪的技能7贝尔熊的冬天剪线条剪爱心、波浪线、螺旋线剪刀、画有各种线条的纸、绘画纸、笔锻炼幼儿剪的技能8快乐的节日无主题剪纸、折纸、贴画装饰、自由绘画剪刀、画有各种线条的纸、白纸、水彩笔、亮片、纸盘、双面胶、彩色折纸幼儿兴趣、幼儿练习折纸9快乐的节日剪窗花剪窗花剪刀、红纸、胶棒、白色卡纸主题活动的需要如表6所示,老师布置美工区材料的基础是幼儿的兴趣和美术活动的扩展,也有一部分是为达到相应的教学目的而布置的,目的是训练某种能力。但是,在9期的观摩中,美工区基本都是无题目的,与本月的课程内容无关,仅在《快乐的节日》美工区的《剪窗花》这一专题中进行了一次作业。(四)美工区域材料投放的层次性不同年龄的儿童在认知和操作能力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别,这是因为儿童的个性特征造成的。所以,在布置教材时,要考虑到儿童的团体,也要考虑到儿童的个别情况,要表现出分层,也就是相同种类或者相同的活动材料,可以适应各种能力的儿童。当然,在美工区里,并不是每一种材料都是分层的,有些材料和工具,适合不同水平的孩子们。(五)美工区域材料投放的使用情况通过对所投物料的利用状况的调查,对所投物料的利用状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在观测中,未看到儿童与鉴赏性教材发生交互作用,所以,仅对美术与手作材料进行了调查,详情见下图7。从表7中可以看出,不论是手工类材料,还是绘画类材料,在美工区的使用率都很低,只有一件事情,就占了所有的材料的半数,其他的一些活动中,也没有出现过任何的美术和手工类材料。最常用的是水彩、纸张;最常用的手工型物料是剪刀。大多数材料都已供应,但3个月内均无儿童采用。表7幼儿园美工区活动材料使用情况统计表序号投放的材料使用的材料手工类材料绘画类材料手工类材料绘画类材料名称数量名称数量名称数量使用频率百分比名称数量使用频率百分比1亮片、冰棒棍、彩带、纸张、彩色纸盘、树模型、房子模型、橡皮泥、双面胶、剪刀、压花器、固体胶、液体胶、透明胶14水彩笔、油画棒、马克笔、排笔、滚筒、铅笔、刷子、空白纸盘、素描纸、手绘纸扇、刮画纸、脸谱、水粉颜料13无00绘画纸、水彩笔、马克笔、铅笔、油画棒538.5%2亮片、冰棒棍、彩带、纸张、彩色纸盘、树模型、亮光纸、皱纹纸、房子模型、橡皮泥、双面胶、剪刀、压花器、固体胶、透明胶、吸管16水彩笔、油画棒、马克笔、排笔、滚筒、刷子、空白纸盘、素描纸、刮画纸、水粉颜料、A4纸、毛笔、手绘纸扇、脸谱、墨汁15剪刀、画有各种线条的纸、亮片、纸盘、双面胶、折纸637.5白纸、水彩笔213.3%3亮片、冰棒棍、彩带、纸张、彩色纸盘、树模型、亮光纸、皱纹纸、房子模型、橡皮泥、双面胶、剪刀、压花器、固体胶、透明胶、吸管、红纸17水彩笔、油画棒、马克笔、排笔、滚筒、刷子、空白纸盘、素描纸、刮画纸、水粉颜料、A4纸、毛笔手绘纸扇、脸谱、墨汁、铅笔16剪刀、红纸、胶棒、白色卡纸423.5%无00四、X幼儿园小班美工区域材料投放存在的问题(一)材料投放种类单一从表1中的欣赏类材料的数目来看,无论在数量还是类型上,都非常的稀少,除少数几件少儿美术作品外,还没有可以让孩子们鉴赏的名家、民间美术、工艺美术作品。老师并未在此平台上为孩子们提供各种不同的艺术表达方式,让他们去欣赏。从表2所显示的美术材料中,A1和A2班各有9种,A3班有7种,可见三个班的绘图工具都是比较丰富的,可以让孩子们在每一次的活动中都有自己的选择。(二)材料投放缺乏层次性

从表4关于美工区绘画类材料投放数量的统计和表5美工区手工类材料投放数量的统计可以发现,三个班级各三次观察的数量变化都不是很大,一些材料的总量基本保持不变,老师在日常生活中也很少对美工区材料进行梳理与补充;从表6对幼儿园美工区活动使用的材料投放基础的数据来看,老师的投放是根据儿童的兴趣或者是活动的扩展来进行的,同时也是一种训练孩子在某个领域的能力,例如使用剪刀、折纸练习等,而学生们的兴趣则更多地来自于老师的投入:“以儿童是否爱玩为判断的重要指标,若没有幼儿的积极参与,则表示幼儿不爱玩耍”。(三)材料投放使用率低华爱华老师曾经指出,衡量一块地方教材的内容,应该以「儿童正面与负面的表现增加或减少」为标准,而不应该以教材的数目来衡量。由表7中所列物料投放与使用状况报表显示,物料利用率不高,有些物料投入后长期未被利用。作者在观测的过程中,前后相差了一个多月,而且每一次查看的材料摆放位置和数量都是相同的,根本就没有用过。从我们的观察来看,大部分的材料都没有被利用,无论是投放的手工类材料,或者是美术类材料,儿童进区的使用率都很小,其它的都是用来填满货架的。就投放量而言,有些班例如A2班,其所投入的教材均较多,但未见其他儿童所采用。从内容上看,儿童所采用的内容较多,但利用程度不高。货架上放置着大量的材料,但孩子们却没有参与其中,而且一些材料之间的交互,明显已经丧失了原有的含义。五、解决X幼儿园小班美工区域材料投放的对策(一)物质材料的投放要符合多样性原则所有儿童的区域活动都在幼儿园里进行,而儿童所用的各种材料大多由幼儿园来供应,而在活动区的物质材料的投放中,幼儿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幼儿园要增加美工区的实物资源,增加美工区的内容,以满足儿童审美需求,以满足儿童审美需求。儿童美术创作活动的开展离不开实物材料,虽然现在美工区也开展了,但其品质并不高,美工区内可供使用的实物材料较少。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孩子们要对教材感兴趣,就会愿意去探究和操作。在导入材料时,要注重幼儿的兴趣特点。(二)物质材料的投放要符合层次性原则1.适合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儿童的发展是有一个阶段的,各个年龄段的儿童发展层次是不一样的,因此,老师在对儿童目前的发展层次和未来的发展都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根据儿童的认识程度,把教学目的分成几个不同层次的教学任务,并根据教学内容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进行教学。让所投入的物料方便儿童使用,符合儿童的需求。2.关注相同阶段的不同幼儿儿童发展是有差别的,相同年龄段的儿童,其发展速度和水平也各不相同。同样一种材料,有些孩子容易掌握,而另一些孩子则不知道该如何开始。老师要注意每位儿童的发展情况,掌握其差异性,因应每位儿童的能力,为其供给各种程度的教材,不可“一刀切”地对待儿童发育速度过快或过慢的问题。例如:在进行儿童的小肌肉的细致运动时,老师可以通过三种水平的练习来进行:剪桔子皮、剪纸、剪图案,这样不仅能适应儿童的总体发展需要,也能兼顾每个儿童的具体要求。(三)物质材料的投放要符合适宜性原则1.区域活动的物质材料适宜性体现为适量和有序投入的物料愈多愈好,但并非品种繁多、数目繁多,物料的类型与数目只要能让幼儿掌握就可以了。小班儿童的注意力是分散的,各种材料很可能会分散他们的注意力,因此,老师在投放材料时要有针对性,要结合儿童的特征,合理地投入适当的材料。针对小班儿童的特征,所提供的教材内容不能太多,而是要有足够的量,确保每位儿童都能使用。适度也是指对新老材料进行更新,新老材料的配比要适度,如果新的材料太多,孩子们就会忽略它,把全部的精力都集中在它上面,这不符合新老材料的结合。在新老材料比例为1:2、1:3的情况下,儿童更易于有创意地利用材料,充分利用材料。2.区域活动的物质材料适宜性还体现为操作性强儿童通过对实物材料的操纵,获得了直观的体验,掌握了知识和技能。物料的可操作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该地区的工作。在放置实物材料时,教师要尽可能地避免将花哨的材料和精致的成品材料投入其中,这样的材料对于儿童而言,只有观赏的价值,没有任何实际的操作意义。根据实际情况,老师应根据实际情况,为孩子们准备一些容易使用的物品,例如:纸盒、毛线、瓶盖等。六、结语自《指南》出台以来,作为一种以区域游戏方式开展的幼儿园教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美工区是儿童开展区域活动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可以给儿童创造良好的美感体验,也可以给他们更多的自由表现与创造空间。为使美工区活动更好地实现其应有的作用,作者根据有关学者的研究成果,运用自制的观测记录表作为研究手段,通过对X幼儿园小班美术区域材料投放的种类、数量、依据、层次性以及使用情况的考察,得出X幼儿园小班美术区域材料投放存在着材料投放种类单一、材料投放缺乏层次性、材料投放使用率低等。对于以上问题,作者提出了改进措施,即材料的放置要遵循多样性原则,材料的放置要遵循层次性原则,材料的放置要符合适宜性原则。参考文献[1]张越群.大班美工区活动中教师评价行为研究[D].湖北师范大学,2022.[2]卢韵.幼儿园美工区材料投放现状的调查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8.[3]戴梦莹.大班美工区活动现状成因及解决策略研究——以S市S幼儿园为例[J].当代家庭教育,2022(05):44-47.[4]李红艳.浅谈幼儿园美工区的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