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整体性和关联性(第2课时)》教学设计_第1页
《区域整体性和关联性(第2课时)》教学设计_第2页
《区域整体性和关联性(第2课时)》教学设计_第3页
《区域整体性和关联性(第2课时)》教学设计_第4页
《区域整体性和关联性(第2课时)》教学设计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区域整体性和关联性(第2课时)》教学设计【课程标准】结合实例,从地理环境整体性和区域关联的角度,比较不同区域发展的异同,说明因地制宜对于区域发展的重要意义。【教材版本】地理选择性必修2《区域发展》(人教社,2020年6月):第一章第二节【教材内容分析】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本节教材需要落实“地理环境整体性”“区域关联”“比较区域发展的异同”“因地制宜”这四个内容。为了呼应本章乃至全书“区域发展”的主题,“地理环境整体性”可以限定在特定的区域,从区域整体性入手分析。根据上述分析,本节教材依次安排“区域整体性”“区域差异与区域关联性”“因地制宜与区域发展”三个标题。前两个标题分别对应课程标准的前两个内容,后一个标题对应后两个主要内容。参考《教师教学用书》p15【教学目标】结合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的案例,比较不同区域发展的异同,说明因地制宜对于区域发展的重要意义。结合资料,比较我国南方、北方地区发展的异同。【教学重点】结合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的案例,比较不同区域发展的异同,结合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的案例,说明因地制宜对于区域发展的重要意义。【教学难点】结合资料,比较我国南方、北方地区发展的异同。【教学方法】讲授法、自主探究法、归纳总结法【课的类型】新授课【教学时间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课件页码讲述语言(详细)第1张大家好,我是广州市第六中学地理老师陶倩君,今天我们学习的课题是高中地理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第一章第二节:区域整体性和关联性的第2课时。(翻页)第2张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为:1.结合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的案例,比较不同区域发展的异同,说明因地制宜对区域发展的重要意义。2.结合资料,比较我国南方、北方地区发展的异同。(翻页)第3张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区域的整体性,也了解了区域差异与区域关联性,那么研究区域整体性和关联性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呢?(翻页)其实就是确定区域特点,然后根据区域特点因地制宜地促进区域发展。(翻页)第4张区域的发展,既要根据自身的地理条件,合理安排人类活动,又要充分考虑自身地理条件和区域关联的发展变化,及时调整人类的活动方式,从而做到因地制宜。比较不同区域的发展,既需要研究各区域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也要分析各区域与区外的关联性。(翻页)第5张现在我们以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为案例,一起来探究学习因地制宜与区域发展的关系。(翻页)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都是平原地区,并都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但长江三角洲种植水稻,而松嫩平原种植玉米。(翻页)可见,两个区域要素存在着显著的差异。那么,产生差异的原因是什么呢?(翻页)第6张我们先从这两地的地理位置入手来进行研究,地理位置我们一般会从绝对位置,也就是纬度位置,以及相对位置两个方面描述。通过读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两幅地图,可以看出,长江三角洲位于30°N-33°N,地处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中部,也是长江的入海口;松嫩平原位于44°N—48°N,地处我国东北地区的中部。(翻页)第7张两地的地理位置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气候条件。以下两幅示意图分别用上海展示长江三角洲的气温降水情况,以及用哈尔滨展示松嫩平原的气温降水情况。可以看出,长江三角洲由于比松嫩平原纬度更低,热量更为充足,受到夏季风,也就是东南季风的影响也更为明显。因此,长江三角洲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松嫩平原为温带季风气候区,冬季寒冷;虽然雨热同期,但大陆性稍强;东边有山脉阻挡,降水较少。(翻页)第8张耕地条件方面,长江三角洲经过人们长期工作改造,形成水稻土;松嫩平原黑土分布广泛,水稻土和黑土都是生产力较高的土壤,不过黑土的肥力会更高。(翻页)第9张长江三角洲地区因河网密布,湖泊众多,耕地多为水田,较为分散,加上人口稠密,人均耕地面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松嫩平原的耕地多为旱地,集中连片,而且人口密度相对较低,人均耕地面积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翻页)第10张比较了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自然地理环境差异之后,接下来我们来看看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会对农业产生什么影响。(翻页)长江三角洲的水热条件良好,发展水田耕作业,主要种植水稻,此外还有油菜、棉花等作物,一年两熟至三熟;河湖水面较广,水产业较为发达。(翻页)第11张松嫩平原水热条件相对较差,历史上主要发展旱地耕作业,种植玉米、春小麦、大豆等作物,一年一熟,生长期也较短;(翻页)西部降水较少,草原分布较广,主要发展畜牧业。(翻页)第12张矿产资源条件方面,通过图例,我们们可以看出:长江三角洲地区矿产资源贫乏,松嫩平原则有较丰富的石油资源。(翻页)第13张在此基础上,受地理位置、矿产资源等条件的影响,两个区域的工业生产特点也有明显的不同。长江三角洲位于我国沿海航线的中枢,又是长江入海的门户,对内、对外联系方便,依托当地发达的农业基础发展轻工业,从国内外运入矿产资源发展重工业,成为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例如上海本身矿产资源缺乏,而位于上海的宝山钢铁厂,它的煤炭来自安徽淮南、山西等地,而铁矿石主要从澳大利亚、巴西等国进口,属于典型的市场导向型工业。(翻页)第14张松嫩平原利用当地丰富的石油资源和邻近地区的煤铁等资源发展工业,成为我国的重化工业基地。(翻页)第15张下面我们来对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自然要素进行小结。其实,我们这节课最重要的不是对比这两个地区的具体地理条件差异,而是学会从哪些地理环境要素去思考区域发展差异。如在讨论两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时,我们可以从地理位置、气候、地形、土壤、矿产资源这几个角度去对比和分析。其中,在描述位置时,我们可以从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两方面去归纳;在比较气候时我们可以从气候类型,以及其中的光照、热量、水分、风速等方面的共性和差异性进行比较。(翻页)第16张而在讨论两地的人文地理环境差异时,我们可以从农业、工业、交通和商业贸易等角度去对比和分析。其中,在分析农业要素时,还可以从农业类型、作物种类、耕作制度几个方面入手,而农业类型则包括了耕作业、林业、畜牧业、副业、水产养殖业,也就是我们日常所说的农林牧副渔;耕作制度也叫熟制,是指一年中农作物收获的次数,可以包括一年一熟、两年三熟、一年两熟、一年三熟等。总之,水热组合越好、气象灾害越少、劳动力越充足的地方,一年中农作物收获的次数就越多。人文要素除了包括以上这几个方面外,还可以包括市场、劳动力、科学技术、基础设施、政策等等。(翻页)第17张除了各要素的横向对比之外,我们还要知道:无论是区域各要素的综合作用,还是区域的对外联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都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技术、经济、社会以及自然等因素的变化而改变。(翻页)例如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迅速发展,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口持续增加,土地利用结构不断调整,耕地面积大幅减少,逐渐由全国的粮食净输出区变为粮食净输入区。(翻页)第18张相反,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改进和气候变暖,松嫩平原水稻种植面积则不断扩大。(翻页)第19张下面,我们来看第二个案例,我国南北方的建筑差异。其实,不同区域,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建筑物呈现出诸多不同,不仅传统民居如此,而且现代化城市的住宅楼也如此。各位同学可以认真观察一下以下两幅照片,通过两个地区建筑物的差异来猜一猜哪一幅属于南方地区,哪一幅属于北方地区呢。相信同学们都猜对了,下面让我来揭晓答案。(翻页)左边这幅为我国北方传统民居:山西平遥古城,右边这幅为我国南方传统民居:浙江绍兴古镇。(翻页)第20张下面请同学思考几个问题,以下是我国南北方民传统民居的差异,分析形成这些差异的自然原因。1.北方民居正南正北方位观比南方强。(翻页)这是因为比较而言,北方的冬季寒冷而漫长,南方的夏季湿热而漫长。为了在冬季充分利用太阳光照和热量,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观比南方强。(翻页)2.北方居民的墙体严实厚重,南方民居的墙体轻薄。(翻页)这是因为北方民居的墙体严实厚重,利于在冬季保温御寒;南方民居的墙体轻薄,利于在夏季通风透气。(翻页)第21张3.北方民居屋顶坡度和房屋进深较小,房屋高度较矮,房檐较窄;南方屋顶坡度和房屋进深较大,房屋高度较高,房檐较宽。(翻页)根据我们的所学可知,从北到南,年降水量逐渐增大,民居的屋顶坡度也逐渐增大,从而更利于排水;南方地区随着对保温要求的降低和对通风纳凉要求的提高,民居的房槽逐渐加宽,房屋进深和高度逐渐加大。(翻页)第22张中国传统民居的类型多种多样,例如干栏式建筑,不同地区的干栏式建筑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请看下面这个视频。那对于城市住宅,南北方又是否会像传统民居那样存在差异呢?(翻页)第23张答案是肯定的。下列是我国南北方城市住宅楼的差异,分析导致这些差异的自然原因:1.假设劳动力价格、地价、建筑材料单价等因素相同,修筑同等面积的住房,北方的建筑成本比南方高。(翻页)这是因为北方的城市住宅楼建设要考虑冬季室内取暖和墙体保温,所以建筑成本较高。(翻页)第24张2.建同样高度的多幢楼房,北方楼房的南北间距比南方大。(翻页)这需要调用同学们之前学的正午太阳高度角的知识来解决。楼房间距的大小主要看冬季的正午太阳高度,冬季的正午太阳高度自北向南逐渐增大,为保证楼房底层正午有阳光照射,楼房间距自北向南逐渐减小。(翻页)第25张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教材上“自学窗”的相关内容:区域地理研究是中国地理学的传统。地理条件是区域发展的基础,地理条件的时空差异使人类社会、经济、文化等活动也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差异。以某一特定区域为对象,揭示区域地理环境的特征、结构、发展变化,以及区域差异和区域关联,研究人类活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形成了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区域地理。(翻页)第26张一些学者认为,区域地理是地理科学的核心,因为它最完美地反映了地理学地域性特征和综合性特征的结合。我国著名地理学家吴传钧先生曾撰文指出:重视区域研究是中国地理学的伟大传统。(翻页)第27张早在公元前5世纪出现的《尚书.禹贡》,即是关于区域分异的叙述。从公元2世纪开始的地方志编写,集区域地理研究之大成,地方志累计总数达1万多种,是研究中国古代地理的珍贵资料。(翻页)第28张20世纪30年代起,中国地理学者就对中国许多地区进行了实地考察,研究区域的自然和人文特征。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由于中国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需要,大批地理学者参与了各种类型的综合考察,进行了各种区域地理调查、区划和区域规划。到了20世纪80年代,特别是21世纪以来,区域地理以研究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形成过程、结构特征和发展趋向为中心,在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崛起、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等为主要内容的区域发展战略实施中,提供了重要的发展理念和实践指导。(翻页)第29张近年来,中国提出了从形成主体功能区布局,到健全主体功能区制度的空间治理方向,以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区域发展战略和“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倡议,都是国家建设中带有长期战略意义的大事,直接面向全球、国家和地方不同空间尺度的可持续发展需求,当代中国区域地理研究在为国家建设和发展服务的过程中,必将展示其不可或缺的社会价值和社会担当。(翻页)第30张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小结一下每节课的学习内容。我们通过两个案例的学习,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以及中国的南方和北方地区的建筑差异,构建了研究区域发展的基本思路,也就是要根据区域的自然特点和人文特点因地制宜。(翻页)第31张今天的课堂到此结束,谢谢大家的观看,再见!(翻页)第32张大家好,我是广州市第六中学地理老师陶倩君,下面我们开始区域整体性和关联性第2课时的答疑。(翻页)第33张下图为松嫩平原和长江三角洲的地理条件图,读图回答以下问题。第1题,导致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年平均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可以看出,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同为平原,海拔相当。而长江三角洲位于30°N-33°N,松嫩平原位于44°N—48°N,长江三角洲由于比松嫩平原纬度更低,所以热量更为充足。(翻页)因此,两地间年平均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纬度位置的差异。那么如果两地的纬度相当,还有什么其他因素会影响气温的高低呢?(翻页)第34张我们来看第2题,分析等年平均气温线在大兴安岭和松嫩平原弯曲方向不同的原因。大兴安岭等年平均气温线向南弯曲(板书画圈),松嫩平原等年平均气温线向北弯曲(板书画圈)。根据等值线“凸高为低,凸低为高”的定律,可以发现大兴安岭的年平均气温较低,松嫩平原的年平均气温较高。(翻页)原因是大兴安岭海拔较高,松嫩平原海拔较低,因此大兴安岭的年平均气温低于松嫩平原。可见,纬度和海拔两个因素都会影响气温的高低。(翻页)第35张第3题,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年降水量分布各呈什么规律?形成这种分布规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通过读图,我们可以发现:长江三角洲的年降水量线自南向北依次为1600mm、1200mm、1000mm,而松嫩平原的年降水量线自东南向西北则依次为600mm、500mm、400mm。(翻页)第36张可见,长江三角洲年降水量较多,呈现由南向北减少的分布规律;松嫩平原年降水量较少,呈现由东南向西北减少的分布规律。原因是长江三角洲各地的年降水量主要由大气环流决定,主要受夏季风的影响;松嫩平原的年降水量既受季风影响,又受地形影响。这里所说的地形影响,主要是松嫩平原位于长白山山脉的背风坡,而长白山山脉又是东北-西南走向的,因而松嫩平原的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减少和地形因素的影响密不可分。(翻页)第37张第4题,长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