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教案模板文档_第1页
四年级教案模板文档_第2页
四年级教案模板文档_第3页
四年级教案模板文档_第4页
四年级教案模板文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题第一单元:奇特的声乐课时3备课教师主备:陈春霞参与: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各种不同的乐器演奏的乐曲其表现力丰富多彩、特色各一、奇特无比过程与方法使学生识别更多的具有丰富表现力的乐器,也教他们寻找身边的乐器,制造简易的乐器,为学习音乐提供条件和可能。通过演唱歌曲和学吹口哨,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教学重点使学生识别更多的具有丰富表现力的乐器,也教他们寻找身边的乐器,制造简易的乐器。教学难点制造简易的乐器。教具准备钢琴。多媒体。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课堂常规,组织教学。2发声练习。3节奏练习。4学习内容《小夜曲》5歌曲《小夜曲》(口哨音乐)这首由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作曲的《小夜曲》原为独唱歌曲,后被改编为管弦乐曲、合唱曲及小提琴、钢琴、长笛、吉他等器乐独奏曲,以口哨的形式出现还真是少见,这定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乐曲采用34拍、行板。伴奏声部的音型与实际生活中唱小夜曲时常用的伴奏乐器吉他的音型相似。原曲歌词有三段。前两段歌词采用同一旋律,为分节歌形式;第三段歌词采用另一旋律。口哨严格按照歌词进行的顺序吹奏,听起来像是一个人在吟诵,显得优美流畅。模仿吉他伴奏音型的四小节引子之后,主题旋律用小调式轻轻吹出优美的旋律。开头两句,伴奏声部像回声似地重复歌声的后半句。接着转入D大调。然后又重复一遍主题旋律,接着乐曲进入B段,出现了新的旋律歌曲学习步骤。1歌词朗读2节奏3教师范唱4学生学唱。二歌曲《芦笛》(齐唱、合唱)此歌为G调、24拍、一段体、大调式,有四个乐句,节奏紧凑、一气呵成。歌词描写美丽的芦笛只有七个音,而“我”的“十个手指足够吹芦笛”,这说明手指灵活;看得绿叶都心里痒痒,说明“我”技法高超,吹出的旋律优美动听,使人愉快三分析今天所学习的内容,要求学生课后以多种形式背记唱会歌曲《小夜曲》。第二课时一1课堂常规,组织教学。2发声练习。3节奏练习。4学习内容歌曲《青青竹子会唱歌》(独唱)这是一首24拍、民族A商调式的歌曲,曲调轻快活泼、悠扬动听。中间的衬词“啦啦……”表现了苗家人对青青竹子的喜爱,最后一句苗语“绒蝶啰”(太好了)把那种高兴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歌曲学习步骤。1歌词朗读2节奏3教师范唱4学生学唱。二欣赏《船歌》(陶埙独奏)这是一首陶埙独奏曲。原曲名《梭罗河》,是印度尼西亚作曲家、歌手格桑于20世纪40年代写成。《梭罗河》这首歌是C大调、44拍,它由一个主部和一个副部组成,音乐带着较浓郁的印度尼西亚民歌特色。主部曲调比较宽广舒展,颇有一个人在河边漫步的意境:他望着美丽的自然景色,回忆起悠久的历史,激发起他对祖国的热爱。这一方面,与歌词的内容是十分吻合的。它的第三个乐句,有比较多而大的跳动,而这种跳动,正是印度尼西亚民歌中常见的,也是构成其重要特色的一种手法。副部在曲调进行上,用了一系列短促的八分音符,它与前面宽广、舒展的曲调,形成强烈的对比,情绪上显得十分激奋。最后一句:,这里的半音下行也颇具特色。它在速度上放慢了,好似沉醉于对往事的回忆。然后,又回到主部结束。梭罗河是印度尼西亚爪哇岛的最大河流,发源于爪哇中部梭罗地区,向东流入爪哇海。给中、东爪哇人民带来了航行和灌溉的便利。梭罗河口土地肥沃,农产丰富,为爪哇“谷仓”之一。印度尼西亚作曲家格桑先生于1940年旱季的一天,来到了梭罗河河畔,面对着美丽的梭罗河,无限热爱。全曲节奏徐缓悠长,旋律流畅优美,感情深厚真挚。因为该曲在印度尼西亚几近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人们常以印度尼西亚民歌称之。在国外的印度尼西亚侨民听见这首歌时,常会激起思念祖国的感情,甚至流下激动的热泪三分析今天所学习的内容,要求学生课后以多种形式背记唱会歌曲。第三课时一1课堂常规,组织教学。2发声练习。3节奏练习。4学习内容欣赏《猎人的舞蹈》(非洲鼓独奏)这是一段南非音乐,用钢鼓和猎刀合奏。乐曲表现的是猎人打猎归来,生起篝火,围坐火边,敲起钢鼓,打起手鼓,为了明天猎获更多的猎物而磨着猎刀,发出阵阵悦耳乐声的情景。该乐曲为多段结构,以“”为音乐主题,不断地自由反复。男子(即是鼓手)的领唱与女子的呼应,表达了猎人及亲属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反应了人们的喜悦、祝福和希望之情。领唱与合唱的节奏和旋律近似说话,与钢鼓乐队的伴奏节奏形成复杂的对位效果(这一特点正是南非多声部音乐的典型特征之一)。在乐曲中,还可听到牧笛的声音穿插于乐队和歌声之间。尤为突出的是由演奏者在牧笛上吹奏的双音,给粗犷、浑浊、单一的钢鼓乐队的音色基调增添了几分明亮的色彩,显得格外动人,给人以深刻印象。歌曲学习步骤。1歌词朗读2节奏3教师范唱4学生学唱。二欣赏《竹乐青》(竹乐合奏)这是一首十分优美动人并极具特色的竹乐合奏。在欣赏这首乐曲前,先让我们来认识几件竹乐器:大筒大筒是因为琴筒比二胡大而得名。琴筒和琴杆都是竹制,演奏方式和二胡相同,声音洪亮有力,可以用于伴奏或独奏乐器。大竹杆粗壮高大的竹竿高22米、直径15厘米,在12处开一个缝,拉开分开的两片竹子,利用竹竿的弹性,并拢撞击可发出洪亮的声音,气势极佳。竹板琴用竹子制成,竹板振动发音。音色优美、独特,易于演奏。竹沙筒又叫竹沙锤。竹筒里装入沙粒而制成。竹邦子用天然竹筒制成,以两个或数个为一组。竹鼓鼓身采用云南“竹中之王”——巨龙竹制成,粗大结实。鼓长76厘米、直径22厘米,鼓面为牛皮,音色洪亮悦耳。竹碗用碗状的竹筒相互碰击,声音响亮,随着两只竹碗接触面的丰富变化,可以连续打出不同的声音。竹刮板把直径约5厘米的竹竿一端锯成规则的齿状。用小棍子刮出柔和的声响。竹管在竹管中间开一个圆孔,并在相反方向向外开一条宽缝,用棍子敲击演奏。竹乐合奏《竹乐青》就是用这些乐器演奏的。《竹乐青》是一首民族宫调式的乐曲,为三段体结构。A段引子:竹板琴演奏简单的旋律,竹刮板、竹邦子、竹沙筒等奏出“”等节奏型与之配合,并伴以动人的流水声。三分析今天所学习的内容,要求学生课后以多种形式背记唱会歌曲。批注批 批注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课题第二单元:快乐小舞曲课时3备课教师主备:陈春霞参与: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感受八三拍歌曲的特点。通过跳圆圈舞、引导学生创编不同的动作表现歌曲,体验三拍子的韵律。过程与方法学生在演唱中体验欢快的情绪和团结友爱的和谐氛围通过欣赏让学生体会不同风格的舞曲教学重点主动参与音乐活动,在活动中体验和创造性地表现各民族丰富多彩的歌舞艺术及热情好客的天性。教学难点基本的发声方法和正确的演唱姿势,能做到自信、自然、有表情地歌唱。教具准备钢琴。多媒体。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1课堂常规,组织教学。2发声练习。3节奏练习。4学习内容《迷人的山寨》5欣赏《月光下的凤尾竹》(女声齐唱)《月光下的凤尾竹》是一首十分优美抒情的歌曲。著名音乐家施光南根据傣族民间音乐为主要素材创作的这首歌曲描写了傣族地区美丽的景色,以及傣族人民对幸福生活、纯真爱情的追求和热爱。歌曲由三个部分构成,歌曲从前奏到第35小节为第一部分,第36小节~65小节为第二部分,第66小节~107小节为第三部分,然后音乐反复第一、二部分的结尾。歌曲使用了大量的倚音、滑音和波音,更加突出了歌曲浓郁的傣族风味和深情优美的音乐特点。二欣赏《苗岭的早晨》(口笛独奏)《苗岭的早晨》是白诚仁根据贵州台江苗族民歌“飞歌”(又叫“喊歌”,相当于汉族的山歌)改编的口笛独奏曲。乐曲以明快的节奏和清新的旋律,展现了一幅苗族山寨春意盎然的秀丽图景,表达了苗族人民欢快的心情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全曲为ABA′三段式结构。A段为散拍子,速度自由,节奏舒展,旋律悠扬,在五声调式的音调中加入极有特色的“”音,缓缓滑行至主音,突出了贵州苗族音乐的风格。在两个主题乐句变化重复之后,紧接着出现了口笛(在主题旋律的伴奏声中)模拟鸟鸣的段落,使人仿佛置身于山峦起伏的江畔,鸟语花香、秀美如画的苗寨之中。B段为24拍,取材于“飞歌”的后半段,节奏活泼,旋律欢快。口笛用滑奏和快速的双吐技法,生动地表现了苗族青年跳起欢乐的舞蹈、愉快劳动的场面。A′段是A段的变化压缩再现,有前后呼应和尾声性质,最后以渐弱的几声鸟鸣结束全曲。三欣赏《竹林深处》(葫芦丝独奏)《竹林深处》是由杨正玺、龚全国根据流行于云南德宏地区傣族的葫芦箫调创作而成。乐曲由带引子的单三段体组成,以极其抒情的风格,表现了傣族青年恋人的爱情生活。不加附管的葫芦丝主管单音吹奏出自由舒展的引子,把人引入恬静秀美的傣族村寨竹楼的特定环境。第一段慢板,音乐委婉、优美,如歌如诉,描绘了月夜傣族青年漫步青青竹林中的情景。其中,葫芦丝将“3”音颤奏,极富韵味。第二段小快板,用葫芦丝主管加附管演奏,节奏轻快而具活力,音乐欢快跳荡,表达了傣族青年们喜悦幸福的心情。其吐音奏法及音乐与第一段形成鲜明对比。第三段又转入慢板,精练地再现了第一段的音乐,却更加柔美深情,迷人的音色,动人的旋律,仿佛飘荡在竹林深处。最后,乐曲渐弱而结束全曲,令人回味不已。第二课第二课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