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木学总论教案_第1页
树木学总论教案_第2页
树木学总论教案_第3页
树木学总论教案_第4页
树木学总论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绪论教学题目:绪论教学重点:园林树木,园林树木学的概念教学难点:园林树木学与相近学科的关系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方法:精讲,指导阅读参考书目:1、树木学:北京林业大学主编2、湖北省主要树木图谱:华中农业大学主编

第1节:园林树木学的定义,任务和学习方法本节主要论及4个关键知识点一、园林树木,园林树木学的定义1、园林树木——凡适合于风景名胜区,休疗养胜地和城乡各类型园林绿地应用的木本植物统称园林树木。2、园林树木学——以园林建设为宗旨,对园林树木的分类,习性,繁殖,栽培和应用等方面系统研究的学科统称为园林树木学。二、学习园林树木学的目的和任务总的来说:学会应用园林树木来建设园林的能力,并能使其较长时期和充分地发挥其园林功能。三、园林树木学的学习方法园林树木种类多,地域差异大,形态各异,学习难度较大,可采取下列方法:1、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多观察记录,勤思考,多分析,比较,归纳2、善于抓住科,属,种的识别要点,编制和使用检索表,提高熟练识别树种的能力。四、园林树木学与相关课程的关系1、辨别树种,了解植物资源,必须以植物学,植物分类学为基础。2、掌握树木个体与群体生长发育规律,生态习性和树木改善环境的作用,必须以植物生理学,土壤学,肥料学,气象学,植物生态学,植物地理学,地植物学和森林学为基础。3、掌握园林树木的观赏特性,园林用途,必须以园林美学,园林艺术,园林规划理论为基础。第2节:园林树木在园林建设中的作用一.美化作用1、构成美景,引人入胜2、季相变化,情趣各异3、树姿万千,魅力无比4、纯洁心灵,陶冶性格二.改善环境1、调节气候2、防风固沙3、涵养水源4、净化空气三.生产功能1、生产木材2、经济林木3、名优果木第3节:中国丰富多彩的园林树木资源和宝贵的科学遗产一、中国丰富多彩的园林树木资源中国被西方人士称为“园林之母”,园林树木资源极为丰富,表现如下4个特点。1、种类繁多2、分布集中3、丰富多彩4、特点突出二、中国在园林树木方面的科学遗产1、流芳于世的古籍,如:欧阳修的《洛阳牡丹记》,范成大的《梅谱》2、不见经传的优秀技术3、绝无仅有的优良品种第4节:园林树木学讲述的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总学时60,其中理论40,实验20,教学实习7天;理论讲授中:总论部分20学时,各论20学时,其中裸子植物6学时,被子植物14学时。

思考题:1、概念:园林树木;园林树木学2、简述园林树木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3、园林树木的美化作用包括几个方面的内容?4、简述中国园林树木资源的特点?第1节:植物分类学方法第一章:园林树木的分类

教学题目:园林树木的分类教学重点:分类系统上的等级及相关概念教学难点:分类检索表的内部结构特征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方法:指导阅读——提问——归纳参考书目:1、树木学北京林业大学主编2、中国树木志(第一卷)3、湖北主要树木图谱华中农业大学主编4、湖北主要乔灌木检索表湖北林校主编5、武昌狮子山种子植物检索表华中农业大学主编

第1节:植物分类学方法一、与植物分类有关的概念1、植物分类学——是对各种植物进行描述,记载,鉴定,分类和命名的基础学科,是研究园林植物学科应具备的基础。P62、园林建设分类法——是按园林建设的要求,将树木进行分类的方法,是以树木在园林中的应用和利用为目的,以提高园林建设水平为主要任务的分类体系。P63、人为分类系统——是着眼于应用上的方便的分类系统。如本草学是为了医药的目的。P74、自然分类系统(植物系统学)——是着眼于反映出植物界的亲缘关系和由低级到高级的系统演化关系的分类系统。P75、种(Apecies)——是在自然界种客观存在的一种类群,这个类群的所有个体都有着极其近似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生态特性,个体间可以自然交配产生正常后代而使种族延续,他们在自然界又占有一定的分布区域。P76、亚种(Subspecies)——是种内的变异类型,这个变型除了在形态构造上有显著的变化特点外,在地理分布上有一定较大范围的地带性分布区域。P77、变种(Varietas)——是种内的变异类型,虽然在形态构造上有显著变化,但没有明显的地带性分布区域。P78、变型(Forma)——是指在形态特征上变异较小的类型,例如:花色不同,花的单,重瓣,毛的有无,叶面上有无色斑等。P89、品种(Cultivar)——由人工培育而成的植物当达到一定数量成为生产资料时即称为该种植物的品种。P9二、分类系统上的等级以马尾松为例界(Regnum)植物界RegnumPlantae门(Divisio)种子植物门Spermatophyta亚门(Subdivisio)裸子植物亚门Gymnospermae纲(Classis)球果纲Coniferopsida目(Order)松柏目Conifersles科(Familia)松科Pinaceae属(Genus)松属Pinus种(Species)马尾松Pinusmassoniana三、植物命名法规(一)国际植物命名法规(双名法)常见命名表达式有7种1、一般头一个字是属名,第一个字母应大写,多为名词;第二个字母是种名,多是形容词,双名之后附上命名人的姓氏缩写(第一个字符应大写)如华山松PinuscarmandiiFranch.(P234)2.由两个人命名的,这时应将二人的缩写均附上而且在其间加上连词“et”或“&”符号。如水杉MetasequoiaglyptostroboidesHuetCheng.(P259)3.某植物由某一人命名,但由另一人代为发表的,则应先写原命名人的缩写,再写一前置词表示“来自”之意,最后再写代为发表论文的作者姓氏缩写。如榛CorylusheterophyllaFisch.Exbess.(P313)4、有些植物的学名后附上二人缩写人名,而前一人名括在括号之内,表示括号内的人是原命名人,但后来经后者研究而更换了属名之意。如青冈栎Cyclobalanopsisglauca(Thunb)Oerst.(QuercusglaucaThunb)。(P325)5、拉丁学名之后写syn的缩写字,其后又写许多学名,同一植物又几个学名,为避免异名同物的误会起见,常将正式学名之后,附上缩写,再将其余的异名附上,本书各论部分则将主要的异名放在括号中列出,如新疆杨。Populusalbacv.Pyramidalis(P.bolleanaLauche,P.albavar.bolleanaLauche.)。(P293)6、种以下的变种,则在种名之后加缩写字var,后,再写上拉丁变种名,如红玫瑰。RosarugosaThuab.var.roseaRehd。(P436-437)7、栽培品种,则在种名后加写cv,然后将品种名用大写或正体字写出或不写cv,而仅大写或正体写于单引号内,首字母均用大写,其后不必附命名人。例如:日本花柏的一个栽培品种叫绒柏的学名:ChamaecyparispisiferaEndl.Cv.Squarrosa.或写为Chamaecyparispisifera‘Squarrosa.’(P267)(二)种名的命名原则依据《中国植物志》编委会对植物的中名命名原则择要简述如下:共6条见教科书P9-10四、自然分类系统中几个主要系统的特点简介主要有Engler系统;J.Hutchinson系统。前者有3个特点,后者有6个特点,见教科书P11另外有郑万均系统用于本教科书的裸子植物门,被子植物门采用恩格勒系统。五、常见植物分类检索表及特征(一)定距式检索表按形态特征两两分类群,直至最终检索项目(或科或属或种),通用表达式为(以4个项目为例)1………………22………………①2………………②1………………33………………③3………………④如:植物界的分门检索表P12松属的分种检索表P231杉科的分属检索表P247柏科的分属检索表P261(二)平行式检索表按其形态特征,择其某一最终检索项目(或科或属或种)独有的特征与其余所有项目相区别一次描述直至检出,然后在其余项目中择其独有特征的项目一次描述直至检出,如此类推直至所有项目全部检出。通用表达式为:1…………①1…………22…………②2…………33…………③3…………④如:豆科分亚科检索表P13落叶松属分种检索表P223雪松属分种检索表P227落羽松属分种检索表P256第2节:林建设中的分类法(自学)

本章思考题:1、名词解释:植物分类学;园林建设分类法;人为分类系统;自然分类系统;种(Species);亚种(Subspecies);变种(Varietas);变型(Forma);品种(Cultivar)2、植物分类系统中分哪几级?3、简述双名法常见表达式。4、简述Engler系统,J.Hutchinson系统的特点。5、简述常见2种检索表之特征。6、简述园林树木在园林建设中的分类方法。第1节:树木的生命周期第2章:园林树木的生长发育规律

教学题目:园林树木的生长发育规律教学重点:基本概念教学难点:生长规律,物候观测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过程:指导阅读——提问——精讲参考书目:1、熊济华主编.观赏树木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25-362、高润清主编.园林树木学.北京:气象出版社.2001.9-123、北京林业大学主编.树木学

第1节:树木的生命周期一、基本概念1、生长——植物在同化外界物质的过程中,通过细胞的分裂和扩大,导致体积和重量不可逆的增加称生长。P162、发育——植物生活史中,建立在细胞,组织,器官分化基础上的结构和功能的变化称“发育”。P163、生命周期——植物从播种开始,经幼年,性成熟,开花,衰老直至死亡的全过程称生命周期。P164、年周期——植物在一年中经过的生活周期称年周期。P165、离心生长——树木自播种和发芽或营养繁殖成活后以根颈为中心,根向地,芽向空中不断扩大空间的生长称离心生长。P166、离心秃裸——根系在离心生长过程中,由基部向根端出现衰亡称“自疏”,地上部分逐年向枝端方向出现枯落称“自然打枝”,这种“自疏”和“自然打枝”统称离心秃裸。P167、向心更新——当离心生长到达某一年龄阶段时则生长势衰弱,具潜伏芽地树种,常于主枝弯曲高位处,萌生直立旺盛的徒长枝开始进行树冠的更新称“向心更新”P168、向心枯亡——随着向心更新徒长枝的扩展,加速主枝和中心干的先端出现枯梢,全树由许多徒长枝形成新的树冠,逐渐代替原来衰亡的树冠,这种由外向内,由下而上直至根颈的枯亡现象称向心枯亡。P179、幼年阶段——从种子萌发时起,到具有开花潜能之前的一段时期称幼年期。P1810、成年时期——幼年阶段达到一定的生理状态后,就获得了形成花芽的能力,这一时期称成年阶段。亦称性成熟。P18二、树木生命周期体态变化:见图(P17)1、幼,青年期2、壮年期3、衰老更新期4、第二轮更新初期三、不同类别树木的更新特点(P18)1、乔木类①具长寿芽的树种可多次更新②具潜伏芽但寿命短的树种,难以向心更新。如桃③无潜伏芽的树种,只有离心生长,离心秃裸,而无④向心更新。如松属许多树种⑤具潜伏芽无侧芽的树种,只有顶芽延伸的离心生长,而无侧生枝的离心秃裸,也就无向心更新。如棕榈⑥有些乔木除靠潜伏芽更新外,还可靠根蘖更新。2、灌木类以从茎基部及根上发生萌蘖更新为主。3、藤木类有的似乔木,有的似灌木,有的介于两者之间。四、实生树与营养繁殖树的生命周期特点(P18)1、实生树米丘林学派把实生树的个体发育阶段划分为5个阶段:即胚胎,幼年,性成熟,繁殖,衰老。多数学者把实生树的个体发育阶段划分为2个阶段:即幼年阶段,成年阶段。2、营养繁殖树没有幼年阶段,只有成年阶段。五、有关树木发育阶段的研究(P19)1、实生树幼年期与性成熟的研究2、实生树成熟阶段与营养繁殖树老化过程的研究。

本节思考题:1、名词解释:生长;发育;生命周期;年周期;离心生长;离心秃裸;向心更新;向心枯亡;幼年阶段;成年阶段。2、简述树木生命周期中的体态变化3、简述乔木类树木的更新特点4、米丘林学派将树木个体发育分哪几个阶段?5、缩短幼年阶段在园林建设中有何意义?第2节:树木的年周期

一、基本概念1、物候期——生物在进化过程中,生物的生命活动随气候变化而在形态和生理机能有与之相应的规律变化称物候期。P232、休眠转入生长期——指日平均气温稳定在30C以上至芽膨大待萌时为止。P243、生长期——指树木芽膨大至落叶为止。P244、生长转入休眠期——秋季叶片自然脱落这一时期。P245、相对休眠期——秋季正常落叶到次春树体开始生长(通常以萌芽为准)为止是落叶树木的休眠期。确切地说,休眠是一个相对的概念。P256、自然休眠——亦称深休眠或熟休眠。是由于树木生理过程所引起的或树木遗传性所决定的,落叶树木进入自然休眠后,要在一定的低温条件下经过一段时间后才能结束。未通过时,即使给予适合生长的外界条件,也不能萌芽生长。P257、被迫休眠——落叶树木在通过自然休眠后,如果外界缺少生长所需的条件时,仍不能生长,而处于被迫休眠状态,一旦条件合适就会开始生长。P258、根系生长周期——树木根系随气候变化而在根系数量,长度,粗度上有规律的增长的现象称根系生长周期。P279、树液流动开始期——树木以新伤口出现水浸壮分泌液为标志称树液流动开始期。P2710、萌芽期——指芽萌动至芽膨大这一时期。P2711、展叶期——从芽苞中伸出卷曲或按叶脉褶叠着的小叶至春叶特有色彩在整体上消失这一时期。P2712、开花期——指观测株上5%的花瓣完全展开至残留约5%的花这一时期。P2813、果实生长发育和落果期——从座果至果实或种子成熟脱落止。P2914、花芽分化期——指花芽分化始终这一时期称花芽分化期。不同树木花芽分化期不同。单性花树种,其雄花芽和雌花芽分化期亦有差异。15、叶秋季变色期——指由于正常季节变化树木出现变色叶,其颜色不再消失,并且新变色叶在不断增多至全部变色的时期。P3016、落叶期——观测树木秋季开始落叶至树上全部落尽时止。P32二、树木的物候期(P23)(一)落叶树的年周期,温带树种(落叶)分四个时期即:1、休眠转入生长期2、生长期3、生长转入休眠期4、相对休眠期(自然休眠,被迫休眠)(二)常绿树物候期常绿树的物候期较复杂:如常绿树的落叶出现新老交替现象。松属针叶可存活2-5年,冷杉可存活3-10年,紫杉存活高达6-10年。有些果实发育跨年度的。三、园林树木的物候期观测法(P26)(一)目的与意义1、季相变化为园林树木种植设计,选配树种形成四季景观提供依据。2、为园林树木栽培(含繁殖,栽植,养护与育种)提供生物学依据。(二)观测方法1、注意事项①观测树及地点的选定:选定树种,作好标记,绘图存档。②观测时间与方法:常年进行,选向阳面枝条,借助器具,仔细观察。2、观测项目及特征:见表二—2—1P31

本节思考题:1、名词解释:物候期;休眠转入生长期;生长期;生长转入休眠期;相对休眠期;自然休眠;被迫休眠;根系生长周期;树液流动开始期;萌芽期;展叶期;开花期;果实生长发育和落果期;花芽分化期;叶秋季变色期;落叶期2、落叶树物候期分哪几个时期?3、常绿树物候期有何特点?4、树木物候观测应注意那些问题?5、树木物候观测有那些主要项目?6、观测花芽分化期有哪两种方法?7、叶秋季变色期,落叶期各细分哪几个时期?第3节:树木各器官的生长发育(P32)一、基本概念1、芽序——定芽在枝上按一定规律排列的顺序性称芽序。P352、芽的异质性——由于芽形成时,随枝叶生长时的内部营养状况和外界环境条件的不同,使处在同一枝条上不同部位的芽存在着大小,饱满程度等差异的现象称“芽的异质性”P353、芽的早熟性——有些树木生长季早期形成的芽,当年就能萌发(如桃等),有的多达2-4次稍,芽的这种特性称芽的早熟性。P354、芽的晚熟性——已形成的芽,需经一定的低温时期解除休眠,到第二年才能萌发,芽的这种特性称芽的晚熟性。P355、萌芽力——母枝上芽的萌发能力称萌芽力。P356、成枝力——母枝上的芽能抽发生长枝的能力叫成枝力。P357、芽的潜伏力——当枝条受到某种刺激或冠外围枝处于衰弱时,能由潜伏芽发生新稍的能力称芽的潜伏力。P358、总状分枝式——枝的顶芽具有生长优势,能形成通直的主干或主蔓,同时发生侧枝,侧枝上又能发生次侧枝,这种有明显的主轴分枝方式称总壮分枝式。P369、合轴分枝式——枝的顶芽经一段时间生长后,先端分化花芽或自枯,而邻近的侧芽代替延长生长,以后有按上述方式分枝生长,这样形成了曲折的主轴,这种分枝方式称合轴分枝式。P3610、假二叉分枝式——具有对生芽的植物,顶芽自枯或形成花芽,由其下对生芽同时萌枝生长所代替,形成叉状侧枝,以后如此继续,这种分枝方式称假二叉分枝式。P3611、顶端优势——一个近于直立的枝条,其顶端的芽能抽出最强的新稍,而芽所生的枝,其生长势呈自上而下递减的趋势,最下部的一些芽则部萌发。这种顶部分生组织或茎尖对其下芽萌发力的抑制作用,叫做“顶端优势”。P3612、干性——树木中心干的强弱和维持时间的长短简称干性。P3713、层性——由于顶端优势和芽的异质性,使主枝在中心干上的分布或二级枝在主枝上的分布,形成明显的层次称之为“层性”。P3714、生长势——在一定的时间内,枝条加长和加粗生长的快慢称“生长势”。P3715、年生长量——一年内枝条生长达到的长度和粗度称“年生长量”P3716、叶簇期——年初新稍生长慢,节间较短,所展之叶,为前期形成的芽内幼叶原始体发育而成,故“叶簇期”,也称开始生长期。P3717、叶幕——是指叶在树冠内集中分布而言。它是树冠叶面积总量的反映。P4018、花芽分化——生长点由叶芽状态开始向花芽状态转变的过程称花芽分化。P41二、根系的生长(P32)(一)影响根系生长的因素1、土壤温度:树种不同,根系开始生长的温度不同。2、土壤湿度:一般土壤含水量达最大持水量的60-80%最宜。3、土壤通气:通气好,根系密度大,分枝多,须根量大,通气不良则发根少,生长慢或停止,树体早衰。4、土壤营养:一般不成为限制因素,但可影响根系质量。5、树体有机养分:根系生长与执行其机能依赖地上部分所供应的碳水化合物。(二)根系的年生长动态树种不同,根系的年生长动态也有差异,见P33-34(三)根的生命周期一般幼树根系生长较地上部分快,随年龄增加,其速度趋于缓慢,并逐年与地上部分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三、枝条的生长与树体骨架的形成(P34)(一)树木的枝芽特性1、芽序:1/2式,2/5式2、芽的异质性3、芽的早熟性与晚熟性4、萌芽力与成枝力5、芽的潜伏力(二)枝茎习性1、枝的生长类型①直立生长②攀缘生长③匍匐生长2、分枝方式①总状分枝式②合轴分枝式③假二叉分枝式3、顶端优势4、干性与层性(三)枝的生长1、枝的加长生长:按慢——快——慢的规律生长2、枝的加粗生长(四)影响新稍生长的因素1、砧木2、贮藏养分3、内源激素4、母枝所处的部位与状况5、环境与栽培条件(五)树冠的形成1、以地上芽分枝生长和更新的乔木,自一年生苗或前一季节形成的芽,抽枝离心生长,保持顶端优势形成树冠。2、以地下芽更新为主的竹类和丛木类,以中下部芽较饱满,抽枝较旺盛,丛木单枝离心生长迅速形成树冠,但衰老也快。3、攀缘藤木多类似乔木,主蔓生长势很强。(六)树木的生长大周期呈慢——快——慢“S”曲线规律四.叶和叶幕的形成(P40)(一)叶片的形成(二)叶幕的形成五.花芽的分化(P41)(一)花芽分化期P411、花芽分化期的划分①生理分化期②形态分化期③性细胞形成期2、花芽着生与花芽分化期见表二——3——1,P423、树木花芽分化的类别①夏秋分化型。海棠类,榆叶梅,樱花等②冬春分化型。龙眼,荔枝,柑橘,柚等③当年分化型。木槿,槐,紫薇,珍珠梅④多次分化型。茉莉花,月季,葡萄,无花果4、树木花芽分化期的规律①分化临界期②分化的长期性③相对集中和相对稳定性④形成花芽所需时间,随树种不同而异(二)影响花芽分化的因素与理论1、影响因素①实生树遗传性与首次成花的关系②枝条营养生长与花芽分化的关系③叶,花,果与花芽分化的关系④矿质,根系生长与花芽分化⑤光照影响⑥温度影响⑦水分影响⑧栽培技术与花芽分化2、花芽分化的内因学说①营养物质论②成花物质论或成花激素论③遗传基因控制论(三)控制花芽分化的途径1、抓住分化临界期,采取措施促控2、改善外界环境因子促控3、依据树势进行调节4使用生长调节剂促控六、树木开花(P49)(一)开花顺序性1、树种间开花先后2、种内不同品种开花早晚不同3、雌雄同株异花4、不同部位枝条上的花5、同花序不同部位上的单朵花(二)开花类别1、先花后叶类2、花叶同放类:苹果,海棠,核桃3、先叶后花类(三)花期延续时间1、因树种和类别不同而异2、同种树种营养,环境不同,长短不同(四)每年开花次数1、因树种与品种而异2、再度开花七、座果与果实的生长发育(P51)(一)授粉和受精1、影响因素①“自花不实”:如欧洲李,甜樱桃②雌雄异株,如银杏,雪松③雌雄异熟,如核桃④树体营养状况⑤花期气候条件2、提高授粉受精措施①配置授粉树②提高氮素营养贮存③喷硼(二)座果与落花落果1、落花落果次数①

落花②

落幼果③

六月落果④采前落果2、落花落果原因①②最初为授粉受精不完全;③是营养不良引起;④生长素浓度降低。(三)果实的生长发育1、生长时间:随不同种而异2、果实生长图型:有“S”型和“双S”型3、果实生长的分期①

生长期②成熟期;见表二——3——3;P554、果色的呈现5、满足果实发育的栽培措施①花前追施氮肥并灌水②开花期注意防病虫③花后叶面喷肥(尿素)④环剥和应用生长调节剂提高座果率⑤果实生长前期多施氮肥,后期多施磷钾肥

本节思考题:1、名词解释:芽序;芽的异质性;芽的早熟性;芽的晚熟性;萌枝力;成枝力;芽的潜伏力;总状分枝式;合轴分枝式;假二叉分枝式;顶端优势;干性;层性;生长势;年生长量;叶簇期;叶幕;花芽分化2、影响根系生长有那些因素?3、简述枝的生长类型4、树木有哪3种分枝方式?5、影响新稍生长的因素有那些?6、简述花芽分化的类别及代表树种7、花芽分化的内因学说有那些?8、控制花芽分化的途径有那些?9、简述开花顺序性的特点10、说明开花类别11、提高授粉受精的措施有那些?12、果实生长图型有哪几种?第4节:树木的整体性及其生理特点(P55)一、树木各部分的相关性(P56)(一)各器官的相关性1、顶芽与侧芽:去顶芽——优势位置下移——促进侧芽萌芽;短截可促进分枝2、根端与侧根:断主根先端——促侧根;断侧根——促须根3、果与枝果多——抑制枝条生长和花芽分化4、营养器官与生殖器官关系复杂(二)根系与地上部的相关1、地上部与根系间的动态平衡;用根冠比来描述2、枝与根对应关系:“哪边枝叶旺,哪边根就壮”3、地上部与根系生长节奏交替二、树木的生理特点(P57)学生自学

本节思考题:如何运用树木各部分的相关性培育大规格的园林苗木?第1节:温度因子

一、基本概念1、植物的环境——指植物所生活的空间叫植物的环境。包括气候;土壤;地形地势;生物;人类生活等方面。P602、生态因子——对植物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因子称“生态因子”。P603、生存条件——生态因子中对植物必不可少的因素称植物生存条件。绿色植物的生存条件是指氧气、二氧化碳、光、热、水及无机盐六个因素。P604、综合作用——环境中的各生态因子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它们组合成综合的总体,对植物的生长生存起着综合的生态,生理作用。P605、主导因子——在生态因子对植物的生态,生理综合影响中,处于主导地位的生态因子称主导因子。在植物生命周期中,主导因子不是固定不变的。P606、生存条件的不可代替性——生态因子虽互有影响,紧密联系,但生存条件是不可代替的,缺乏某一条件不可能用另一条件来代替。P607、生存条件的可调性——指某一生存条件在量上不足而在其他生存条件量的增加而得到调剂并收到相近的生态效应。这一现象称生存条件的可调性,但这种调剂是有限度的。P608、生态幅——植物对生态条件及生态因子变化强度的适应范围,超过植物则死亡,这一范围叫“生态幅”。P609、日较差——一日中大气温度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称日较差。P6110、温周期——植物对昼夜温度变化的适应性称温周期。P6111、寒害——指气温在物理零度以上时使植物受害甚至死亡的情况。P6212、霜害——当气温降至00C时,空气中过饱和的水汽在物体表面就凝结成霜,这时植物的受害称霜害。P6213、冻害——气温降至00C以下使植物体温亦降至零下,细胞间隙出现结冰现象,严重时导致质壁分离,细胞膜或壁破裂就会导致植物死亡。P6214、冻拔——在高纬度的寒冷地区,当土壤含水量过高时,由于土壤结冻膨胀而升起,连带将草本植物抬起,至春季解冻时土壤下沉而植物留在原位造成根部裸露死亡。这种现象称冻拔。P6215、冻裂——在寒冷地区的阳坡或树干的阳面由于阳光照晒,使树干内部的温度与干皮表面温度相差数十度,对某些树种而言,就会形成裂缝。这一现象称冻裂。P6216、生长期积温——植物在生长期中高于某温度数值以上的昼夜平均温度的总和称该植物的生长期积温。P6317有效积温——指植物开始生长活动的某一段时期内的温度总值。计算公式S=(T-T0)N。P63二、侯平均温度与季节。P611、候平均温度10—220C,属春季或秋季2、候平均温度>220C,属夏季3、候平均温度<100C,属冬季三、昼夜变温对植物的影响1、种子发芽:变温比恒温好。2、植物生长:变温比恒温生长好。3、开花结实:一定温差条件下,花较多,果较大,质较好。四、日变幅与植物区系的关系1、原产大陆性气候区的植物:日变幅10—150C。生长发育最好。2、原产海洋性气候区的植物:日变幅5—100C。生长发育最好。3、热带植物:日变幅很小,生长发育良好。五、突变温度对植物的影响1、突然低温:引起寒害,霜害,冻害,冻拔,冻裂。2、突然高温:高于最高点就会植物造成伤害直至死亡。被子植物约500C;裸子植物460C。六、生长期积温;有效积温;活动积温的计算通式:S=(Ti-To)n(一)生长期积温STi——日期内的日平均温To——为生物学零度n——某一植物生长活动天数(二)有效积温STi——日期间的日平均温度To——为生物学零度n——生长期某一发育阶段的天数(三)活动积温STi——日期间的日平均温度To——为物理学零度n——某一时期的天数

本节小结:1、基本概念2、候平均温度与季节的关系3、日变幅与植物区系的关系4、突变温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5、温度与植物分布的关系6、生长期积温与有效积温的关系

本节思考题:1、名词解释:植物的环境;生态因子;生存条件;总和作用;主导因子;生存条件的不可代替性;生存条件的可调性;生态幅;日较差;温周期;寒害;霜害;冻害;冻拔;冻裂;生长期积温;有效积温。2、简述候平均温度与四季有何对应关系。3、日变幅与植物区系有什么联系,在树木引种中有何意义?4、突变温度对植物的生长有何影响?5、昼夜变温对植物生长发育有何影响?在控制温度的温室栽培中有何指导意义?6、生长期积温、有效积温、活动积温有何区别?

第2节:水分因子

一、基本概念1、旱生植物——在干旱的环境中能长期忍受干旱而正常生长发育的植物类型。P632、中生植物——不能忍受过干或过湿的环境条件的植物类型。P643、湿生植物——在潮湿环境中才能正常生长的植物类型。P654、水生植物——在水中才能正常生长发育的植物类型。P655、耐旱植物——在干旱环境中能正常生长的植物类型。P656、耐淹植物——在一段时间内淹没后还能正常生长的旱生植物类型。P65二、水分起主导作用而形成的植物生态类型1、旱生植物①少浆植物或硬叶旱生植物②多浆植物或肉质植物③冷生植物或干矮植物2、中生植物3、湿生植物①阳性湿生植物②阴性湿生植物4、水生植物①挺水植物②浮水植物③沉水植物三、耐旱、耐涝树种等级学生自学四、水分其他形态对树木的影响1、雪2、冰雹3、雨凇,雾凇4、雾

本节小结:1、基本概念2、以水分因子起主导作用而形成的植物生态类型3、水分的其他形态对树木的影响本节思考题:1、名词解释:旱生植物;中生植物;湿生植物;水生植物;耐旱植物;耐淹植物。2、依水分因子植物可分哪几种生态类型?各举5例。3、树木按耐旱能力可分几级?各举5例。4、树木按耐涝能力可分几级?各举5例。5、对树木影响的水分其形态有哪几种?第3节:光照因子

一、基本概念1、长日照植物——植物在开花以前需要有一段时间的每日光照时数大于14小时的临界时数称长日照植物。P682、短日照植物——开花前需要一段时间的每日光照时数少于12小时的临界时数的称短日照植物。P683、中日照植物——只有在昼夜长短时数近于相等时才能开花的植物。P684、中间性植物——对光照和黑暗的长短没有严格的要求,只要发育成熟,无论日照长短均能开花的植物。P685、光补偿点——树木光和作用所合成的物质量恰好与呼吸作用所消耗的量相等,此时的光强称光补偿点。P696、光周期现象——每日的光照时数与黑暗时数的交替对植物开花的影响称光周期现象。P68二、质对植物生长的影响1、可见光及波长光色波长(mμ)光色波长(mμ)红黄760—626595—575橙绿626—595575—490青兰490—435紫435—3702、可见光的作用①青兰紫光:抑制植物加长生长,促进芽的形成与细胞分化,加速花青素形成,使花朵艳丽。②紫外线:抑制节间伸长,使花色艳丽。③红光和不可见红外线:促进茎的加长,种子和孢子的萌发。总之:红光作用最大,其次是蓝紫光。红光有利于叶绿素的形成,促进CO2分解和碳水化合物的合成,蓝光有利于有机酸和蛋白质的合成。绿光及黄光则大多数被叶子反射。三、日照时数与植物类型1、长日照植物2、短日照植物3、中日照植物4、中间性植物四、光强与植物类型1、阳性植物2、阴性植物3、中性植物五、树木耐荫性的标准1、生理指标法①

光补偿点:耐荫强:100—300lux;不耐荫阳性树:1000lux②

光饱和点:耐荫强:5000—10000lux;阳性树—50000lux以上。2、形态指标法①树冠:伞形者多阳性树;圆锥形枝紧密者多耐荫树。②树干下部侧枝:早枯落者为阳性树;不易脱落而繁茂者为耐荫树。③常绿树:叶幕区稀疏透光,叶片色浅且叶薄寿命短者为阳性树,否则为耐荫树。④常绿针叶树:叶针状多阳性树;叶扁平或鳞片状而表背区别明显者为耐荫树。⑤阔叶树:常绿阔叶树多为耐荫树;落叶阔叶树多为阳性树或中性树。

本节小结:1、基本概念。2、光质对植物的影响3、日照时数与植物类型4、光强与植物类型5、树木耐阴性判断标准

本节思考题:1、名词解释:长日照植物;短日照植物;中日照植物;中间性植物;阳性植物;阴性植物;中性植物;光补偿点2、简述光质对植物生长的影响3、简述日照时数与植物类型的对应关系4、简述光照强度与植物类型的关系5、简述生理指标法判断阳性树与阴性树的标准6、形态指标法包括那些内容?第4节:空气因子

一、空气中对植物起主要作用的成分1、O2和CO2:提高CO2浓度可明显提高收获量。2、N2:固氮微生物和蓝绿藻可吸收和固定空气中的游离氮。二、空气中的污染物质1、氧化性2、还原性3、酸性4、碱性5、有机毒害性6、粉尘类型三、城市环境中习见的污染物质和抗烟尘树种1、SO22、光化学烟雾3、氯与氯化氢4、氟化物四、空气的流动与抗风树种1、空气流动的利弊利:有助风媒花树种的传粉弊:造成树木的生理和机械损伤2、抗风树种等级划分强:如马尾松,黑松中等:如侧柏,龙柏弱:大叶桉,榕树,雪松

本节小结:1、空气中对植物起主要作用的成分2、空气中污染物质的种类3、城市环境中习见污染物质及各级抗性代表种4、空气流动及各级抗风代表种

本节思考题:1、空气中对植物起主要作用的成分有那些?2、空气中污染物有那些种类?3、举例说明抗SO2、O3、CL或HCL、氟化物的等级及代表树种(各举3个例子)4、简述气流对植物的影响5、举例说明抗风等级及代表树种(各举3个例子)第5节:土壤因子

一、基本概念1、酸性植物——在PH值小于65的土壤中生长最好的植物称酸性植物。P742、中性植物——在PH值在65—75之间的土壤中生长最佳的植物称中性植物。P743、碱性植物——在PH值大于75的土壤中生长最好的植物称碱性植物。P744、喜盐植物——能在土壤含盐量为1—6%的环境中生长正常,且能吸收大量可溶性盐类并积聚在体内,细胞渗透压高达40—100个大气压的植物称喜盐植物。P745、耐盐植物——指能在土壤吸收盐分但并不在体内积累而是将多余的盐分经茎叶上的盐腺排出体外的一类植物称耐淹植物。如柽柳,红树。P756、抗盐植物——指根细胞膜对盐类的透性很小,很少吸收土壤中的盐类,植物体的高渗透压是由于体内有较多的有机酸,氨基酸和糖类所形成的。如甜菁,盐地风毛菊。二、土壤PH与植物类型1、酸性植物PH<6.52、中性植物PH6.5—7.53、碱性植物PH>7.5三、土壤含盐量与植物类型1、喜盐植物——吸盐积盐2、抗盐植物——很少吸盐3、耐盐植物——吸盐排盐四、土壤肥力与植物类型1、瘠土树种2、喜肥树种

本节小结:1、基本概念2、土壤酸碱度与植物类型3、土壤含盐量与植物类型4、土壤肥力与植物类型

本节思考题:1、名词解释:酸性植物;中性植物;碱性植物;吸盐植物;耐盐植物;抗盐植物2、依土壤PH,植物分哪几类?各举5个例子。3、依土壤含盐量,植物分哪几类?各举5个例子。4、依土壤肥力,植物分哪几类?各举5个例子。第6节:地形地势因子

一、海拔高度:同一树种,海拔高度变低,节间变短,叶片排列变密。二、坡向方位:北方降雨少的地区,北坡植被茂密;南方雨量充沛地区,南坡植被繁茂。三、地势变化:地势平缓地区,植物生长较好。

本节小结与思考题:简述海拔高度,坡向方位,地势与植物生长状况的关系。第7节:生物因子

一、昆虫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如象鼻虫可使豆科植物种子几乎全部毁坏。二、鸟类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有些鸟类对散布种子有利,有的吃掉大量嫩芽。三、寄生植物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如菟丝子可使大豆大大减产。槲寄生,桑寄生会使寄主生长势逐渐衰弱。四、树木毒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如苹果树种在胡桃树附近,苹果树会受胡桃叶分泌出核桃醌的影响而发生毒害。将皂荚,白蜡树,驳骨丹种在一起,有促进生长的作用。

本节小结与思考题:生物因子对植物生长有那些影响第8节:植物的垂直分布与水平分布

一、垂直分布分布模式图见图三——8——1;P78二、水平分布图分布模式图见图三——8——3;P78

本节小结与思考题:1、简述垂直分布模式图的基本内容。2、简述水平分布模式图的基本内容。第9节:城市环境概述

一、城市气候(一)城市的飞垫面(二)微尘与细菌1、微尘:是指空气中一切漂浮的污染空气的微粒,通常分为习称的离子与核。①离子:不是物理学上的离子,而是指比半径10-8㎝较大的微粒。②核:按大小可分为巨型核(半径约为10-3㎝),大核,小核。③微尘的垂直分布:近地面含尘量最大,22M高的屋顶上层,房屋烟囱把微尘吹到这一层。50—60M高处是工厂烟囱烟气污染层,离开空气层往上,微尘急剧下降。2、细菌:见表三——9——1。P80(三)城市空气的气体成分(四)城市雾障(五)城市气候特点:共6点见P81二、城市的水和土壤(一)城市水系与水体污染1、城市水系2、水体污染(二)城市土壤与污染1、城市的土壤变化2、土壤污染3、土壤透气性与紧实度三、建筑方位和组合(一)东面:一天数小时,约下午3时后为庇荫地,光强不大,不会有过量情况。(二)南面:白天全天几乎都有直射光,反射光也多,墙面辐射热也大加上背风,温度高,生长季节长,适于喜光和暖地的边缘树种。(三)西面:与东面相反,上午以前庇荫,下午西晒,光照时间短,但强度大,变化剧烈,适选耐躁热,不怕日灼的树种。(四)空气污染区情况复杂,要根据具体污染及浓度选择相应抗性树种。

本节小结:1、城市气候特点2、城市水和土壤3、建筑方位与树种选择

本节思考题:1、简述城市气候的特点。2、简述城市水土污染的特点。3、简述城市建筑方位与树种选择的关系。第1节:植物群体的概念及其在园林建设中的意义第4章:园林树木群体及其生长发育规律

教学题目:园林树木群体及其生长发育规律教学重点:基本概念教学难点:植物群体概念及分类和命名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过程:指导阅读——提问——归纳参考书目:1、城市生态学2、树木生态与养护3、森林生态学

第1节:植物群体的概念及其在园林建设中的意义一、基本概念1、植物群体——是生长在一起的植物集体。P852、自然群体(植物群落)——生长在一定地区内,并适于该区域环境综合因子的许多互有影响的植物个体所组成,它有一定的组成结构和外貌,依历史的发展而演变的。P853、栽培群体——是完全由人类的栽培活动而创造的。它的发生,发展总规律虽然与自然群体相同,但是它的形成与发展的具体过程,方向和结果,都受人的栽培管理活动所支配。P85二、意义1、园林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园林植物。植物是构成园林景观的最关键的要素。2、城市园林绿地中的各种树丛,防护林,林荫道,绿篱,以及苗圃中的苗木,公园中的花坛,花境,草坪等都是栽培群体,3、人工植物的栽培群体结构都是模拟自然群体结构配置的。第2节:植物的生活型和生态型

一、基本概念1、生活型——是植物对所在环境综合条件长期适应而表现在外貌上的类型。它是植物体与环境间某种程度上统一性的反映。生活型与分类学中的分类单位无关。P852、生态型——是同一植物由于长期适应不同环境而发生的变异性和分化性的个体群,这些个体群在形态,生态特性和生理特性上均有稳定性并有遗传性。P88二、植物的生活型依瑞士学者布鐃——布郎喀(Buau-Blanquet)和丹麦生态学家鐃基耶尔(Raunkier)综合如下:(一)树上附生植物(二)高位芽植物(三)地上芽植物(四)地面芽植物(五)地下芽植物(六)水生植物(七)一年生植物(八)内生植物(九)土壤微生物(十)浮游植物三、植物的生态型1、气候生态型2、土壤生态型3、生物生态型第3节:植物群体的组成结构

一、基本概念1、优势种——群体中那些数量最多或数量虽不多但占面积却最大的主要成分称“优势种”或“建群种”。P882、疏密度——群体中,一般用单位面积上的株数来表示。P893、色相——各种群体所具有的色彩形相称色相。P894、季相——由于季节不同,在同一地区产生不同的群落形相称季相。P895、分层现象——各地区各种不同植物群体,常有不同的垂直结构“层次”,这种现象称分层现象。P896、层间植物——热带雨林中,那些不能自己直立而依附各层直立植物而正常生存的植物称层间植物。P89二、自然群体的组成结构(一)群体的组成成分由不同植物种类组成,主要成分称“优势种”(二)群体外貌1、优势种的生活型2、密度3、种类多寡4、色相5、季相6、植物生活期长短7、群体的分层现象8、层片三、栽培群体的组成结构可采用纯林,间作,套种,立体混交等各种配置方式,但必须以自然植物群落为配置依据。

第4节:植物群体的分类和命名

一、基本概念1、植被型组——凡是建群种生活型相近而且群落的形态外貌相似的植物群落联合为植被型组。P902、植被型——在植被型组内,把建群种生活型(1或2级)相同或相近而同时对水热条件生态关系一致的植物群落联合为植被型。P903、群系组——根据建群种亲缘关系近似(同属或相近属),生活型(3级或4级)近似或生境相近而分为群系组,但划入各群系组的各群系,其生态特点一定是相似的。P904、群系——最重要的中级分类单位,凡建群种或共建种相同的植物群落联合为群系。P905、群丛——植被分类的基本单位。是所有层片结构相同,各层片的优势种或标志种相同的植物群落联合为群丛。P90二、植物自然群落的分类和命名(一)分类1、1969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世界植物分为5个群系纲。①密林②疏林③密灌丛④短灌丛⑤有关群落及草本植被2、1980年《中国植被》一书种采用三级制①高级——植被型②中级——群系③基本单位——群丛(二)命名1、分层记载法如:樟子松(Pinus)——越橘(Vaccinium)——藓(Pleurozium)群落2、简要记载法如:云杉——蕨类群落可写为Piceetumdryopterosum三、植物栽培群体的分类和命名1、分类:植物栽培群体按经营目的可分为:①粮食型;②果品类型;③蔬菜类型;④木材类型;⑤园林绿化类型。2、命名如:①橡胶——茶叶;橡胶——砂仁②自然风景式油松纯林③林荫道式油松+槭树群体④团植树丛式垂柳+栾树——榆叶梅+连翘群体第5节:群体的生长发育与演替

依据教科书编者的看法,将群体的生长发育分为4个时期。即一、群体的形成期(幼年期)自种子或根茎开始萌发到开花前的阶段属于此期。二、群体的发育期(青年期)指群体中的优势种从开花,结实到树冠郁闭后的一段时期或先从形成树冠(地上部分)的郁闭到开花结实时止的一段时期。三、群体的相对稳定期(成年期)指群体经过自疏及组成成分间的生存竞争后的相对稳定阶段。四、群体的衰老期及群体的更新与演替(老年及更替期)随着个体的衰老,群体所形成的环境逐渐发生巨大的变化,因而引起与之相适应的植物种类的生长状况的改变,因此造成群体优势种演替的条件导致新的优势种代替旧的优势种。

本章小结:1、基本概念2、植物生活型,生态型的分类方法3、自然群体和栽培群体的组成结构4、自然群体和栽培群体的分类和命名5、群体的生长发育时期

本章思考题:1、名词解释:植物群体;自然群体;栽培群体;生活型;生态型;优势种;色相;分层现象;层间植物;植被型组;植被型;植被亚型;群系组;群系;亚群系;群丛组;群丛;群体的形成期;发育期;相对稳定期;衰老期。2、植物的生活型分哪几类?3、植物的生态型分哪几类?4、自然植物群体外貌包括那些内容?5、《中国植被》一书中,对自然植物群落采用哪样分类方法?6、简述植物自然群落的命名方法。7、举例说明栽培植物群体的命名方法。8、植物群体的生长发育分哪几个阶段?

第1节:园林树木改善环境的作用教学题目:园林树木对环境的改善和防护功能教学重点:防护功能教学难点:防护树种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过程:播放录象片——指导阅读——小结参考书目:1、城市生态学2、树木生态与养护3、森林生态学

第1节:园林树木改善环境的作用一、空气质量方面大气中含N278%;O221%;稀有气体0.68%;CO20.32%1、吞碳吐氧①大气中CO2平均浓度320ppm,城市人口密集可达500—70ppm。②人对大气中CO2浓度的反应:500ppm时人的呼吸感到不适;2000—6000ppm时通常头痛,耳鸣,血压增高,呕吐,脉搏过缓,10%以上则会造成死亡。③成年人(75㎏)每天呼吸需O2量0.75㎏,排出CO20.9㎏。④每公倾森林每天可消耗CO21000㎏,放出O237.5㎏。⑤生长良好的草坪每小时可消耗CO215㎏,每人每小时呼出CO237.5克,所以每人有50m2草坪可以满足呼吸的平衡(光合作用12小时/天)。⑥综合满足呼吸平衡:10m2树林/人或50m2草坪/人;30—40m2绿地面积/人(1966年德国柏林中心大公园实验结果)。⑦不同树种光合作用强度不同:实验知,气温180—200C全光照条件,1g重的新鲜落叶松针叶在1小时内能吸收CO23.4mg,松树3.3mg,柳树8.0mg,椴树8.3mg。⑧树林昼夜CO2浓度分布:日出前最高,中午最低。因此日出前不宜在林中散步。2、分泌杀菌素一般城镇闹市区空气里的细菌比公园绿地中多7倍以上。这是公园绿地植物能分泌多种杀菌素的缘故。主要有下列几类杀菌素:①芳香类——如桉树,肉桂,柠檬等树木体内含有芳香油而具有杀菌力。②广谱类(杀灭细菌,真菌,原生动物)——如侧柏,柏木,圆柏等③选择类——如稠李叶捣碎物5—30秒,最多3—5分钟可杀死苍蝇,柠檬桉林中蚊子较少;夜香树具有驱虫作用。3、吸收有毒气体植物叶片可以将城市空气中的许多有毒物质吸收后解毒或富集于体内而减少空气中的毒物量。①SO2:SO2被叶片吸收后,在叶内形成亚硫酸和毒性极强的亚硫酸根离子,后者能被植物本身氧化转变为毒性小于30倍的硫酸根离子。a、不同树种吸收SO2的能力不同;如松林吸收20mgSO2/1m3空气天柳杉林吸收720kgSO2/年•hm2;垂柳林吸收1kgSO2/生长季节•hm2;b、据1978沈阳市园林科研所对树木吸收有害气体能力的熏气试验结果250—500mg/m2•h的有:忍冬,臭椿,美青杨,卫矛,旱柳等160—250mg/m2•h的有:山桃,榆,锦带花,花曲柳,水蜡等100—160mg/m2•h的有:连翘,皂角,丁香,山梅花,圆柏等0—100mg/m2•h的有:银杏,油松,云杉等c、试验结果还表明:吸毒能力的强弱与抗性的强弱不是同一的,吸毒和抗性都较强的树种有:忍冬,卫矛,旱柳,臭椿,榆,花曲柳,水蜡,山桃。②Cl2:抗性与吸收能力皆强的树种有:银柳,旱柳,臭椿,赤扬,水蜡,卫矛,花曲柳,忍冬。③其他有毒物质:氟化物吸收力强的树种有:银桦,乌桕,梨等。4、阻滞尘埃:最强的树种有:榆树12.27g/m2;朴树9.37/m2二、温度方面见表五—1—1P98阳光下与树荫下温差在40C以上的树种有:银杏,刺槐,悬铃木,枫杨,30C以下的树种有:旱柳,槐,梧桐。三、水分方面1、许多植物可吸收水中毒质在体内富集,其浓度比水中毒质浓度高几十倍至几千倍,而净化水质。对硒而言,大多禾本科植物吸收和积聚量均很低,约30ppm,但紫云英可达1000—10000ppm。汞,氰,砷,铬污染区禁止栽培根菜类作物以免人们食用受害。2、最理想的十植物吸收毒质后转化和分解为无毒物质。如水葱,灯心草等可吸收水或土中的单元酚,苯酚,氰类物质使之转化为酚糖(戈甘),CO2,天冬氨酸等而失去活性。3、改善小环境空气湿度。一株中等大小的杨树在夏季白天每小时可由叶部蒸腾25kg水至空气中,一天即达半吨。不同树木树种蒸腾强度不同。四、光照方面阳光照射到树林上,大约20—25%被叶面反射,有35—75%为树冠所吸收,有5—40%透过树冠投射到林下。就光质而言,吸收的主要是红橙光和蓝紫光而反射的是绿色光。五、声音方面主要是减低噪音第2节:园林树木保护环境的作用

一、涵养水源保持水土1、滥伐森林,水土流失严重:我国流失面积达150万km2,土壤50多亿吨/年。2、林冠截留部分降水量:如红松3—73.3%;杉木7—24%;油松37.1—100%。一般枝叶稠密叶面粗糙的树种,截留量大,总的为15—40%。3、园林中适用于保持水土的树种:①乔木类的有:柳;槭;胡桃;枫杨;水杉;云杉;冷杉;圆柏;②灌木类的有:夹竹桃;胡枝子;紫穗槐。4、土石易流失的冲沟处宜选根系发达,萌蘖性强,生长迅速而又不易生病虫害的树种:①乔木类的有:旱柳;山杨;侧柏②灌木类的有:杞柳;胡枝子;紫穗槐等③藤本类的有:紫藤;南蛇藤;葛藤等二、防风固沙防护林常采用3种结构(见P102表五—2—1)一般采用疏透结构:当疏透度为0.5时,防护距离最大,可达林带高度的30倍,但一般用20倍为标准。三、其他防护作用1、抗燃放火树种有:苏铁;银杏;青冈栎等2、抗放射污染树种有:如美国的酸木树,另外苏联研究结果表明:落叶阔叶树比常绿针叶树强得多。3、防雪,放浪,防海潮林带。四、监测大气污染1、SO2:敏感浓度0.3ppm,监测植物有:天竺葵;含羞草;茉莉花;紫丁香;月季;枫杨;杜仲;雪松2、F及HF:敏感浓度0.002—0.004ppm。监测植物有:唐菖蒲;郁金香;草莓;榆叶梅;葡萄;李,桃,月季。3、Cl2及HCl:对人体敏感浓度5—10ppm。监测植物有:波斯菊,凤仙花,一串红,石榴,竹,桃,苹果。4、光化学气体(90%O3):对人体敏感浓度0.02ppm:监测植物:菠菜,兰花,蔷薇,丁香(0.01ppm——1—5小时)5、其他有毒物质:汞——女贞;氨——向日葵;乙烯——棉花

本章小结:1、园林树木改善环境的作用表现在①改善空气质量:吞氮吐氧;分泌杀菌素;吸收有毒气体;阻滞尘埃②夏季有降温作用,冬季有增温作用③改善水分状况,吸收及分解水中的有毒物质,增加小环境空气湿度。④改善光照条件,吸收红橙光,反射绿色光。⑤降低噪音2、园林树木保护环境的作用表现在①涵养水源,保持水土②防风固沙③其他防护④监测大气污染

本章思考题:1、园林树木保护环境表现在那些方面?2、园林树木保护环境表现在那些方面?3、对SO2、HF、Cl2抗性强的树种有那些(各举5个例子)4、举例说明对SO2、HF、Cl2、及HCl、O3的监测植物及表现症状。第一节:园林树木美化功能的地位、意义与特点第6章:园林树木的美化功能教学题目:园林树木的美化功能教学重点:园林树木叶,花,果的分类及观赏习性教学难点:园林树木的意境美的领悟与应用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过程:讲授与讨论参考文献:1、孙筱祥.园林艺术与园林设计[M].中国林业出版社.1998.2、余树勋.园林美与园林艺术[M].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3、王志伟,李亚利,苗立等.园林环境与小品表现图[M].天津大学出版社.1994:181~1964、谭伯禹,贺贤育,俞仲格.园林绿化树种选择[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5、马锦义,徐志祥,张清海.公共庭园绿化美化[M].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1~7。6、卓丽环.城市园林绿化植物应用指南[M].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3~67、杨淑秋,李柄发.道路系统绿化美化[M].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21~288、兰思仁,吴光权,郑芳勤等.福州国家森林公园研究——森林旅游与苏铁资源[M].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9、周武忠,毛龙生,王晓春等.人工地面植物造景垂直绿化[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10、李海梅,张粤,何兴元等.浅谈沈阳市行道树树种选择.城市森林生态研究进展[M].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249~253

第1节:园林树木美化功能的地位、意义与特点一、园林树木美化功能的地位从下列园林的定义中可知园林树木美化功能的地位1、余树勋在《园林美与园林艺术》一书中提出“在城市及风景区建设中,凡是借靠植物改善环境的地方一律可称为园林”。2、孙筱祥在《园林艺术与园林设计》一书中是这样定义的:“园林是由地形,地貌和水体;建筑构筑物和道路;植物和动物等素材,根据功能要求,经济技术条件和艺术布局等方面综合组成的统一体。”3、《21世纪彩色百科全书》有关“园林”的定义是:“园林是以植物,石头,水等做了美的设计的居住生活上的空间。4、周武忠在《园林,园林艺术,园林美和园林美学》(中国园林1989,3)一文中作了如下定义:“园林是在一定的地块上,以植物,山石,水体,建筑等为素材,遵循科学原理和美的规律,创造的可供人们游憩和赏玩的现实生活境域”。从上述名家的定义可以看出:没有园林植物的园林不能称为真正的园林。园林植物中以园林树木占有较大比重成为主要题材。

二、园林树木美化功能的意义1、环境效益①调节空气中的CO2与O2比例及温湿度②杀菌吸尘,净化空气,水体和土壤③降低噪音④保持水土2、社会效益①美化环境②陶冶功能③教育功能3、经济效益

三、园林树木的美化特点1、“多样”“统一”之美。园林树木种类繁多,独具形态,色彩,风韵,芳香……等美的特色。如荆州市文湖公园树木配置全园选用小叶树种来体现“以小取胜,老少皆宜”设计理念。构成了园林树木叶形、叶色多样统一的美。2、“对比”“烘托”之美。园林树木与园林中的其他组成部分(如建筑,雕象,溪瀑,山石等)相互衬托,更增加景色的生趣。如荆州市烈士陵园纪念碑用片植尖塔形雪松作背景烘托革命烈士的崇高气节,令游人肃然起敬。3“比拟”“联想”之美。由于生活、文化、习俗等原因,人们常用某些树木代表某些思想感情而构成园林中的“比拟”之美。一些先进思想的文学家,诗人,画家们常用园林树木的某些特性来借喻、影射、启发和唤起人民反抗剥削与压迫,为人类美好未来而奋斗的激情。如苏东坡在《咏竹》中写道:“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俗士不可医。”竹以其挺拔秀丽的外表形态和坚韧刚毅、虚心有节的内在个性,作为美好事物和高尚的品质象征,创造了许多优美意境,人们以竹为友,修心养性,陶冶情操;以竹而生,居竹食竹,饰竹行竹,围绕竹子产生了特有的源远流长的文化。赋予中国园林独树一帜的悠人主题。第二节:园林树木的树形及观赏特性

一、基本概念1、乔木——具有明显直立的主干而上部有分枝的树木。通常在3米以上。又可分为大乔木,中乔木,小乔木。2、灌木——不具主干,由地面分出多数枝条或虽具主干而高度不超过3米的树木。3、木质藤本——茎干柔软,只能倚附它物支持而上的木本植物。4、缠绕藤本——以主枝缠绕它物的木本植物。如紫藤,葛藤。5、攀缘藤本——以卷须,不定根,吸盘等攀附器官攀缘于它物的木本植物。如爬墙虎,葡萄等。

二、园林树木的树形分类。见教科书P106——107

三、园林树木树形的观赏习性1、乔木方面①尖塔及圆锥壮树形者,多有严肃端庄的效果。柱状狭窄树冠者,多有高耸静謐效果。圆钝、钟形树冠者,多为雄伟,浑厚的效果。垂枝类型者,常形成优雅和平的气氛。2、灌木,丛木方面①团簇丛生:多有素朴,浑实之感。最宜在树木群丛的外缘或装点草坪,路缘及屋基。②拱形及悬岩状的多有潇洒的姿态,宜供点景用或在自然山石旁适当配置。②匍匐形:宜作地被植物用。③风致形:因各具风格尤须恰当配置。多数种类可作岩石圆配置第3节:园林树木的叶及其观赏特性

一、叶的大小大者如巴西棕,其叶片长达20米以上,小者如柽柳,侧柏的鳞片叶仅几毫米。一般言之,原产热带湿润气候的植物,大抵叶均较大,如芭蕉,椰子,棕榈等。而产于寒冷干燥地区的植物,叶多较小。如榆,槐,槭等。

二、叶的形状(一)单叶方面1、针形类:包括针形叶及凿形叶(或钻形,锥形),松科松属绝大部分属于此类。2、条形类(线形类):如水杉,冷杉,紫杉等3、披针形类:如柳,杉,夹竹桃等及倒披针形如黄瑞香。4、椭圆形类:如金丝桃,天竺桂,柿以及长椭圆形的芭蕉等。5、卵形类:包括卵形及倒卵形叶如女贞玉兰,紫楠等6、圆形类包括圆形及心形叶:如紫荆,泡桐7、掌状类:如五角枫,刺楸,梧桐等8、三角形类:包括三角形及菱形,如钻天杨,乌桕等9、奇异形:含各种引人注目的形状,如鹅掌形,羊蹄形,戟形,扇形。(二)复叶方面1、羽状复叶:包括奇数,偶数,二回,三回羽状复叶。如刺槐,锦鸡儿,合欢,南天竹等。2、掌状复叶:如七叶树,二回掌状复叶者如铁线莲等。

三、叶的大小,形状及观赏习性1、棕榈,蒲葵,椰子,龟背竹等均有热带情调。2大形的掌状叶给人以素朴的感觉。3、大形的羽状叶给人以轻快,洒脱的感觉。4、温带的鸡爪槭的叶形会形成轻快的气氛。。5、温带的合欢与亚热带及热带的凤凰木,因叶形相似产生轻盈秀丽的效果。

四、叶的质地及观赏效果1、革质叶片有光影闪烁的效果。2、纸质,膜质叶片常呈半透明状,给人以恬静之感。3、粗糙多毛的叶片,多富于野趣。4、绒柏的整个树冠有如绒团,具有柔软秀美的效果。5、构骨则具有坚硬多刺,具有剑拔弩张的效果。一般人在观赏装饰上对叶形,叶色等均能注意,但是却常常忽略质感方面的运用,这是特别值得注意的。

五、叶的色彩(一)基本概念1、春色叶树——凡春季新发生的嫩叶有显著不同叶色的树统称为“春色叶树”。如臭椿,五角枫。2、秋色叶树——凡在秋季叶子能有显著变化的树称“秋色叶树”。如枫香,黄栌。3、常色叶树——有些树的变种或变型常年均成异色,而不必待秋季来临特称常色叶树,如紫叶小檗,紫叶李。4、双色叶树——某些树种,其叶背与叶表的颜色显著不同,在微风中形成特殊的闪烁变化的效果,这类树种特称“双色叶树”。如银白杨,胡颓子。(二)叶色的分类1、绿色类:绿色是叶子的基本颜色,但详细观察则有嫩绿,浅绿,浓绿,黄绿,赤绿,褐绿,蓝绿,墨绿,亮绿,暗绿之别。不同绿色的树种搭配在一起,能形成美妙的色感。如暗绿色针叶树丛前,配置黄绿色树冠,会形成满树黄花的效果。以叶色浓淡的树种例子如下:①深浓绿色:油松,圆柏,雪松,侧柏,女贞,桂花等②浅淡绿色者:水杉,落羽松,金钱松,玉兰等2、色叶类及新叶有色类①红色者:臭椿,五角枫。②紫红色者:黄连木本类树木如种植在浅灰色建筑物或浓绿色树丛前,能产生类似开花的观赏效果。3、秋色叶树①红或紫红色类者:鸡爪槭,五角枫,茶条槭,枫香,小檗,樱花,漆树,盐肤木,黄栌,乌桕等。②黄或黄褐色者:银杏,白蜡,鹅掌楸,柳,梧桐,榆,无患子,紫荆,栾树,麻栎。园林实践中,由于秋色期较长,故早为各国人民所重视:北方深秋观黄栌红叶,南方则以枫香,乌桕的红叶著称。欧美的秋色叶中,红槲,桦木等最为夺目。日本则以槭树最为普遍。4、常色叶类①紫色的有:紫叶小檗,紫叶李,紫叶桃②金黄色的有:金叶鸡爪槭,金叶雪松,金叶圆柏5、双色叶类:如银白杨,胡颓子,木半夏,栓皮栎6、斑色叶类:如桃叶珊瑚,金心大叶黄杨,金边大叶黄杨,银心大叶黄杨,银边大叶黄杨。第4节:园林树木的花及观赏特性

一、花的形状分类1、筒状:指花冠大部分合成一管状或圆筒状。如醉鱼草,紫丁香。2、漏斗状:花冠下部筒状,向上渐渐扩大成漏斗状。3、钟状:花冠筒宽而稍短,上部扩大成一针形。如吊钟花。4、高脚碟状:花冠下部窄筒形,上部的花冠裂片突出,水平开展。如迎春花。5、坛状:花冠筒膨大为卵形或球形,上部收缩成短颈,花冠裂片微外曲。如柿树的花。6、唇形:花冠呈二唇形,上面两裂片多少合为上唇,下面三裂片为下唇。如唇形科植物。7、舌状:花冠基部成一短筒,上面向一边开张呈扁平舌状。如菊科某些蓝状花序的边缘花。8、碟形:其上最大的一片花瓣叫旗瓣,侧面两片较小的叫翼瓣,最下两片下缘稍合生的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