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北京高一(上)期末语文汇编:文言文阅读_第1页
2024北京高一(上)期末语文汇编:文言文阅读_第2页
2024北京高一(上)期末语文汇编:文言文阅读_第3页
2024北京高一(上)期末语文汇编:文言文阅读_第4页
2024北京高一(上)期末语文汇编:文言文阅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北京高一(上)期末语文汇编

文言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2024北京石景山高一上期末)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文一】

劝学

《荀子》

君子日: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口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

复挺者,□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跋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蹉步,无以

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驾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

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鳍

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文二】

师说

韩愈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

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

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责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

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

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

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

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日师日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

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

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郑子、莅弘、师襄、老聃。郑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

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

以贻之。

1.诵读两篇文章,某同学发现“而”可以用于表示并列、递进、转折等多种语义关系,并整理了这一内容。

他整理不够全面,请你帮忙补充,完善下面的文言知识卡片。

(1)表并列:蟹六跪加二螯,非蛇鳍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2)表递进:君子博学加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3)表转折:小学加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4)表承接:_______________

(5)表修饰:______________

2.在文言文学习中,不仅要多诵读,而且要不断积累词语,以逐步形成文言语感。如学习上述两篇文章,

可继续积累“古今词义不同”,请在下面表格填写相应内容。

词义变化类词

例句古义今义

型语

一切美好的事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陌上桑》好容貌美

词义扩大物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桃花源记》)妻子和儿女男子的配偶

词义缩小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金金属黄金

(《劝学》)

为了正义的目

牺为祭祀而宰杀的牲的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曹刿论战》

词义转移牲畜舍弃自己的生

3.两篇文章都是探讨学习问题的名篇,文中不仅有作者谈学习的名句,还引用了《论语》中谈学习的名句。

老师建议大家搜集《论语》中谈学习的内容,拓展“学习之道”主题的内容。请你在下面横线上补写一个《论

语》中谈学习的句子。

(1)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⑶_

4.将下面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2)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5.两篇文章探讨“学习之道”,行文逻辑严密,条理清晰。请以《劝学》第四段为例,谈谈作者如何有逻辑

地展开论证?

(2024北京西城高一上期末)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石羊先生谓郁离子曰:“子不知予之忧千!”郁离子日:“何为若不知也?”目:“何以知之?”日:

“周人有好妓服者,有不足于其心,则怛怩而不置,必易而后辱。一日,有所之,袂涅而弗知也,扬扬而

趋,乐甚。苦友半途而指之涅,则惋而嗟,摄而损之。涅去而迹在,其心姑姑然,五步而六视,不成行而

复。”

“梧丘之野人,种稻以为食,岁储旧而待新,新未尝,不敢竭其旧。旦日本亩视其禾,皆颖而且粟,

喜而归口:'新可期矣!'则皆发其旧,与其人饱之。旧且尽而新未熟,不胜其缺望。与其子及妻更往而

迭视,睡其亩而禾愈青。是非禾与返青也,望之者切也。”

“荆人有走虎而捐其子者,以为虎已食之矣,弗求矣。人有见而告之日:'尔子在,盍速求之?‘弗

信。采薪者以归,子之。他日,遇而争之,其子弗识矣。”

“赵王之太子病,召医缓,医缓至日:'病革矣,非万金之药弗可。'问之,曰:'是必得代之赭、

荆之玉、峋蟒之砂、合浦之珠、蜀之犀,合汞铅而炼之。一年而和,二年而成,三年而金粟生,则取西埋

诸土中,又三年而服之,斯可以起矣!'淳于公闻西笑之曰:'诚哉,所谓医缓矣!'”

豢龙先生谓石羊子曰:”往予溯于江十日,而风恒从西来;及还而沿又十日,而风恒从东来,从者本

而泣。予唏之曰:'天有风主,为予汝千?何为泣也?'”

(取材于刘基《郁离子》)

【注】①石羊先生,假托的说话对象。下文中的人名,也都是假托。②涅:这里是“染黑”的意思。③她(chou)

她然:躁动不安的样子。④栗:这里是“坚实饱满”的意思。⑤缺,(ju爸)望:因不满而抱怨。⑥革:亟,危

急。⑦代之赭:与下文“荆之玉”“峋峻之砂”等一起借指各地的名贵物产。

6.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必易而后便谦:满意。

B.蹊其亩而禾愈青蹊:小路。

C.弗本矣求:寻找。

D.从者事而泣恚:怨恨。

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子不知予之忧乎〃天有风主,为予汝乎

B.何为基不知也〃基友半途而指之涅

C.旦日3亩视其禾〃是非禾书返青也

D.则取顶埋诸土中〃淳于公闻而笑之曰

8.根据文意,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人的心情因衣袂有污迹而受到影响,这导致他原定的出行计划没能完成。

B.梧丘野人如果能够考虑得再细致一些,家人饥饱不定的情形或许可以避免。

C.淳于公听到医缓的救治对策之后笑了起来,表明他对医缓的医术非常信服。

D.豢龙先生在往返行程中都赶上逆风行船,但是他乐观豁达,认为无可抱怨。

9.郁离子和豢龙先生的讲述,反映出引发人心忧虑的原因各有不同。请从中任选一则故事,用现代汉语概

述并就其中所反映的道理作简要分析。

(2024北京西城高一上期末)阅读下面文言文(节选),完成下面小题。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蹉步,无以

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驾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

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鳍

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0.下列句于中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故不积腔步(gui)B.驾马十驾(nu)

C.锲而舍之(qie)D.用心躁也(zao)

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兴:兴起。

B.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积:聚积。

C.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舍:舍得。

D.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一:专一。

12.对下面句子在文中意思的理解,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A.骏马跳跃一次,不会达不到十步远。

B.骏马跳跃一次,也不会达到十步远。

C.良马劣马跳跃一次,都可以达到十步远。

D.良马劣马跳跃一次,都不会达到十步远。

(2024北京延庆高一上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文本一: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口%为轮,其

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口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鼓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

明而行无过矣。

(取材于荀子《劝学》)

文本二:

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

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古之人虚中乐善,不择事

而问焉,不择人而问焉,取其有益于身而已。

(取材于刘开《问说》)

文本三:

人失其道,则失所以为人,犹无其身,则无所以为生也,故父母生而师教,其理本无殊异。此七十子

之服孔子,所以可与之死,可与之生,东西南北,不敢自有其身。若夫授业解惑,则有差等矣。经师授受,

章句训诂[工史学渊源,笔削义例;皆为道体所该。古人“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竹帛之外,别有心传,

口耳转受,必明所自,不啻宗支谱系不可乱也。此则必从其人而后受,苟非其人,无所爱也,是不可易之

师也。学问专家,文章经世,其中疾徐甘苦,可以意簟,不可言传。此亦至道所寓,必从其人而后受,不

从其人,无所受也,是不可易之师也。至于讲习经传,旨无取于别裁;斧正文辞,又未见其独立;人所共

知共能,彼偶得西教我;从甲不终,不妨去而就乙;甲不我告,乙亦可询;此则不究于道,即可易之师也。

巫医百工之师,固不得比于君子之道,然技术之精,古人专业名家,亦有隐微独喻,得其人而传,非其人

而不传者,是亦不可易之师。

嗟夫!师道失传久矣。有志之士,求之天下,不见不可易之师;而观于古今,中有怦怦动者,不觉鞭⑵

然叫笑,索焉不知涕之何从,是亦我之师也。不见其人,而于我乎隐相授受,譬则孤子见亡父手影像,虽

无人告之,梦寐必将有警焉。

(取材于章学诚《文史通义》)

注:口]训诂:对古书字句作解释。[2]瞩(chan):笑。

1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金就砺则利就:至上开始从事

B.非问无以广识广:增广,增加

C.可以意喻,不可言传喻:明白,知晓

D.从甲不终,不妨去而就乙去:离开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木直中绳,以为轮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

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陈涉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

彼偶得而教我不觉瞩然而笑

D.巫医百工之师,固不得比于君子之道譬则孤子见亡父于影像

15.下列对文本有关内容的概述,不F碗的一项是()

A.文本一首先提出全文的观点,然后运用“青出于蓝”和“冰寒于水”等比喻,说明后天的影响可改变事

物本性,并能使之有所发展。

B.文本二开篇点题,学必好问,问不择人,问必有得。“问”和“学”相辅相成,不“学”就不能提出问题,

不“问”就不能增加知识。

C.文本三作者认为,虽然“可易之师”与“不可易之师”区别很大,但弟子侍奉老师都应该恭敬有加,从

始至终,秉持同样的态度。

D.三篇文本从不同角度探讨学习问题,荀子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性,刘开主张“学必好问”,章学诚则

认为“为学要从不可易之师”。

16.依据文本三,作者认为“不可易之师”具有哪些特点?学习是永恒的话题,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在不懈地探

索学习之道,你有过怎样的从师为学的经历?谈谈这一经历让你印象深刻的理由。

(2024北京昌平高一上期末)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

君子日: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篮;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

复挺者,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当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跋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彩。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用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蹉步,无以

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莺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

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鳍

M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取材于《荀子•劝学》)

(二)

君子之学也,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喘而言,蠕而动,一可以为法则。小人之学也,

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如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

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①。故不问而告谓之供,问一而告二谓之嘴。傲,非也;嘴,非也。君

子如响口矣。

(取材于《荀子•劝学》)

(三)

善学者,若齐王=食鸡也,必食其跖口】数千而后足;虽不足,犹若有跖。物固莫不有长,莫不有短。

人亦然。故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故假人者遂有天下。无斗不能,无恶不知。丑不能,恶不知,病

矣。不丑不能,不恶不知,上矣。虽桀、纣犹有可畏可取者,西况于贤者乎?

(取材于《吕氏春秋•用众》)

注释:【1】禽犊:用作馈赠的礼物。【2】响:回声。【3】跖:指鸡爪。

17.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乏砸的一项是()

A.金就斯则利砺:磨砺

B.而闻者彰彰:清楚

C.故不问而告谓之瞅傲:急躁

D.无丑不能丑:以……为耻

18.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故木受绳则直口耳之间则四寸耳

B.假舆马脊,非利足也古之学者为己

C.画绝江河项况于贤者乎

D.非蛇鳍之穴无可寄托者若齐王之食鸡也

19.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E硕的一项是()

A.吾尝践而望矣

我尝试着踮起脚后跟眺望

B.蚓无爪牙之利

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子和牙齿

C.形乎动静

体现在他的举止上

D.不恶不知,上矣

不把不知看作耻辱,这是最高明的

20.根据文意,下列理解不F强的一项是()

A.选文(一)中荀子以人们生活中常见的提取靛青、制造车轮等现象为喻,形象说明学习的作用。

B.选文(二)“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指出古今学者学习目的不同,荀子推崇“古之学者”。

C.选文(三)中“假人之长以补其短”与选文(一)中“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的观点相似。

D.三则选文都采用了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的方法,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学习的方法和学习的重要性。

21.将下面的语句译为现代汉语。

(1)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2)物固莫不有长。

22.请分别从三篇选文中各概括出作者推崇的一种学习方法,并结合选文进行说明。

(2024北京通州高一上期末)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赤壁赋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眉客,诵明月之诗,

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为口,凌万顷之

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西歌之。歌日:“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玲,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

泣孤舟之整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两问客日:“何为其密也?"客日:"‘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

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季,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

流而东也,躺胪千里,旌旗蔽空,酶酒临江,横聚赋诗,固一世本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

渚与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蟒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

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

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

有主苟韭吾之所有虽二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千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取材于苏轼的《赤壁赋》)

23.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卿的一项是()

A.举酒属客属:嘱咐

B.纵一苇之所如如:往

C.山川相缪缪:围绕

D.横槊赋诗槊:长矛

24.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扣舷画歌之正襟危坐晅问客日

B.其声呜呜然何为其然也

C.固一世之雄也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D.而又何羡乎相与枕藉乎舟中

25.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聊的一项是()

A.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多么悠远啊我的情怀,眺望着美人啊,她却在天的另一方

B.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正当他攻破荆州,顺着长江而下,到了江陵

C.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知道这是不可能轻易得到的,只能把箫声寄托在悲凉的秋风中

D.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月亮)像那样时圆时缺,却终究没有增减的变化

26.用斜线(/)给选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27.阅读选文的第三段,用文中语句,将下面一段分析文字补充完整。

“客”由眼前所见联想到历史英雄,他们尚且如此渺小,何况“①,②”的常人。进而,“客”

以“③,④”形象地表达出生命短促、个人渺小的感慨。

(2024北京怀柔高一上期末)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各题。

(一)

嗟乎!师道*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叩问焉;今之众

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呼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

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李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

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丕却,,惑之丕解,或匝损,一或丕摄,…,J、学而大遗"一周主见甚见也。一巫医乐师

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日师日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日:“彼与彼年相若也,

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

其智?反不能及,苦可怪也软!

(节选自韩愈《师说》)

(二)二十一日,宗元①白:

辱②书云,欲相师。仆道不笃,业甚浅近,环顾芮中,未见可师者。虽常好言论,为文章,甚不自是

也。不意吾子自京师来蛮夷间,7幸见取。仆自卜固无取,假令有取,亦不敢为人师。为众人师且不敢,

况敢为吾子师乎?

孟子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多,以

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弓I,

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西东,如是者数矣。

屈子赋日:“邑犬群吠,吠所怪也。”仆往闻庸、蜀之南,恒雨少日,日出则犬吠,余以为过言。前

六七年,仆来南,二年冬,幸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数州之犬,皆苍黄吠噬,狂走者累日,至无雪乃

已,然后始信前所闻者。

今韩愈既自以为蜀之日,而吾子又欲使吾为越之雪,不以病乎?非独见病,亦以诙吾子。然雪与日岂

有过哉?顾吠者犬耳!度今天下不吠者几人,而谁敢熔怪于群目,以召闹取怒乎?

(节选自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注】①指柳宗元,这是柳宗元被贬永州期间给韦中立的一封回信。②辱:谦词,感到自愧的意思。

28.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亚确的一项是()

A.而联学于师耻:以……为耻

B.则耻师焉,尊矣惑:糊涂

C.亦以洒吾子病:耻辱

D.而谁敢熔怪于群目炫:夸耀

29.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有辄哗笑之

B.犹且从师耐问焉又挈挈阿东

C.今其智步反不能及万幸见取

D.基可怪也软环顾?中

30.下列对文中划横线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出人也远矣他们超出一般人很远了

B.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因此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

C.因抗颜而为师就态度严正地当起老师来

D.然后始信前所闻者这之后他们才相信之前所听说的话

31.将材料(一)中划波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32.成语“蜀犬吠日”出自材料(二),如何理解它的含义?在本文中作者通过这个内容表达了什么样的观点

和感情?请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

(2024北京朝阳高一上期末)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拟觇台记

尚书司门员外郎晋国裴君治抚之二年,因城之东隅作台?游,平命之日''拟觇台",谓其山溪之形,

拟乎觇山⑴也。数与其用与州之寄客者游其间,独求记于予。

初,州之东,其城因大丘,其隍因大溪,其隅因客土以出溪上。其外连山高陵,野林荒墟,远近高下,

壮大闲廓,怪奇可喜之观环抚之东南者,可坐而见也。然而雨填潦毁,盖藏弃委于榛丛荒草之间,未有即

而爱之者也。

君得之而喜,增黄与土,易其破缺,去榛与草,发其亢爽,季以横槛,覆以高薨,因而为台,以脱埃

氛、绝烦嚣,出云气而临风雨。然后溪之平沙漫流,微风远响,与夫波浪汹涌、破山拔木之奔放,至于高

桅劲橡、沙禽水兽下上而浮沉者,皆出乎履舄⑵之下。山之苍颜秀壁,巅岩拔出,挟光景而萍星辰。至于

平冈长陆,虎豹踞而龙蛇走,与夫荒蹊聚落,树阴险暧,游人行旅隐见而断续者,皆出乎衽席之内。若夫

烟云开敛,日光出没,四时朝暮,雨吻明晦,变化不同,则虽览之不厌,而虽有智者,亦不能穷其状也。

或饮者淋漓,歌者激烈,或静观微步,旁皇徙倚,则得之于耳目与得之于心者,虽所寓之乐有殊,而亦各

适其适也。

抚非通道,故贵人富贾之游不至。多良田,故水旱螟滕之灾少。其民乐于耕桑以自足,故牛马本牧于

山谷者不收,五谷之积于郊野者不坞,而晏然不知枪鼓之警,发召之役也。君既因其土俗,而治以简静,

故得以休其暇日,而寓其乐于此。州人士女,乐其安且治,而又得游观之美。有感于裴君、州人之乐,予

为之记。

(取材于曾巩《元丰类稿》)

注释:【1】岷山:在湖北襄阳县南,风景胜地,历史文化名山。【2】舄:鞋。

33.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卿的一项是()

A.数与其属与州之寄客者游其间属:下属

B.缜以横槛缭:围绕

C.挟光景而停星辰续单薄

D.五谷之积于郊野者不用垣:筑墙

34.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因城之东隅作台以游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姚鼐《登泰山记》)

B.加命之日“拟眠台"固一世之雄也,加今安在哉(苏轼《赤壁赋》)

C.故牛马之牧于山谷者不收蚓无爪牙之利(《荀子・劝学》)

D.而寓其乐于此不拘于时(韩愈《师说》)

35.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聊的一项是()

A.未有即而爱之者也没有人会立刻喜爱这里

B.以脱埃氛、绝烦嚣来摆脱尘埃浊气、隔绝烦扰喧嚣

C.皆出乎衽席之内都呈现在座席上人们的视野里

D.而亦各适其适也但也都各自享有自己的乐趣

36.根据文意,下列理解与赏析,不乏理的一项是()

A.文中记述了拟帆台的来历、得名原因,以及作者创作此文的缘由。

B.裴君在抚州城东修建的亭台,虽然雄伟壮观,但不幸被雨水冲毁。

C.作者描绘拟帆台周边景观,动静结合,视听交错,用笔简练传神。

D.抚州虽然交通不便利,但多良田,少虫害,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37.文章结尾说“有感于裴君、州人之乐”。请结合全文内容,简要概括裴君和抚州百姓有哪些“乐”。

(2024北京东城高一上期末)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1)青,取之于蓝,西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糅?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

暴,不复挺者,糅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懵手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取材于《劝学》)

(2)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班斗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西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

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

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取材于《师说》)

(3)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郑子、芸弘、师襄、老聃。郑子*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日:三人行,

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分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取材于《师说》)

38.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②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③师不必贤于弟子(《师说》)④蚓无小牙之利(《劝学》)

⑤国为长句,歌以赠之(《琵琶行并序》)⑥漫倒新停浊酒杯(《登高》)

⑦羡长江之无方(《赤壁赋》)⑧石苍黑色,多平方(《登泰山记》)

A.①④B.②⑤C.③⑧D.⑥⑦

39.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取之于蓝,阿青于蓝人非生画知之者

B.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相与枕藉乎舟中

C.郑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D.糅以为轮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

40.根据文意,下列对文中语句的分析,不无理的一项是()

A.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以设问的方式加强语气,突出从师的必要性。

B.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用判断句指出老师有传道、授业、解惑之责。

C.孔子师郑子、蓑弘、师襄、老聃。

举孔子的事例印证“圣人无常师”的论断。

D.孔子日: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引用孔子的言论,文字虽少,却令人信服。

41.上面三个文段的内容都与人们的学习活动密切相关。请分别概括其观点,并说明文段(1)是如何展开

论述的。

(2024北京丰台高一上期末)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峡江寺飞泉亭记

袁枚⑴

余年来观瀑辱矣,至峡江寺而意难决舍,则飞泉一亭为之也。

凡人之情,其目悦,其体不适,势不能久留。天台之瀑,离寺百步,雁宕瀑旁无寺。他若匡庐3,若

罗浮,若青田之石门,瀑未尝不奇,而游者皆暴日中,踞危崖,不得从容以观,如倾盖交,虽欢易别。

惟粤东峡山,高不过里许,而磴级纤曲,古松张覆,骄阳不炙。过石桥,有三奇树鼎足立,忽至半空,

凝结为一。凡树皆根合两枝分,此独根分而枝合,奇已。

登山大半,飞瀑雷震,从空而下。瀑旁有室,即飞泉亭也。纵横丈馀,八窗明净,闭窗瀑闻,开窗瀑

至。人可坐可卧,可箕踞,可偃仰,可放笔研,可渝茗置饮,斗人之逸,待水之劳,取九天银河,置几席

间作玩。当时建此亭者,若仙乎!

僧澄波善弈,余命霞裳侬与之对样。于是水声、棋声、松声、鸟声,参错并奏。顷之,又有曳杖声

从云中来者,则老僧怀远抱诗集尺许,来索余序。于是吟咏之声又复大作。天籁人籁,合同而化。不图观

瀑之娱,一至于斯,亭之功大矣!

坐久,日落,不得已下山,宿带玉堂。正对南山,云树蓊郁,中隔长江,风帆往来,妙无一人肯泊岸

来此寺者。僧告余日:“峡江寺俗名飞来寺。”余笑日:“寺何能飞?惟他日余之魂梦或飞来耳!”僧日:

“无误不信。公爱之,何不记之!”余日:“诺。”已遂述数行,一以自存,一以与僧。

注释:【1】袁枚:清朝诗人、散文家,倡导“性灵说”,主张诗文创作应该抒写性灵,表现其个人生活

遭际中的真情实感。【2】匡庐:即庐山。【3】霞裳:袁枚的学生。

42.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无确的一项是()

A.余年来观瀑年矣屡:多次

B.而游者皆奉日中暴:晒

C.僧澄波看弈善:擅长

D.无任不信征:预兆

43.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凡树皆根合四枝分登高加招,臂非加长也

B.当时建此亭者,甚仙乎惑而不从师,基为惑也

C.又有曳杖声从云中来营客有吹洞箫有,倚歌而和之

D.以人之逸,待水之劳余始循切入,道少半

44.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思卿的一项是()

A.其体不适,势不能久留

身体觉得不舒服,势必不能长久地停留

B.可箕踞,可偃仰

可以像簸箕一样伸开两腿坐着,可以仰面朝天躺着

C.不图观瀑之娱,一至于斯

不贪图观赏瀑布的乐趣,竟然能到达这般境界

D.惟他日余之魂梦或飞来耳

只有某一天我的灵魂梦境或许会飞来吧

45.根据文意,下列理解与鉴赏,不歪确的一项是()

A.第二段作者游览了多处瀑布而不愿意久留,原因不在瀑布本身,而在观看瀑布的条件。

B.第三段描绘出作者攀登峡山过程中山路曲折、苍松茂密、光影掩映、奇树鼎立的环境。

C.第四段作者运用比喻、排比的修辞,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在飞泉亭的所见、所闻、所感。

D.第五段将实写的自然声和虚写的人声融合为一体,一实一虚,写出了声音的错落有致。

46.第一段作者写到“余年来观瀑屡矣,至峡江寺而意难决舍”。作者“意难决舍”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文章

内容加以概括。

47.(2024北京丰台高一上期末)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字,从11(A)、11(B)中任选一组,按要求回

答问题。

①子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②子日:“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③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公冶长》)

④子日:“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述

而》)

⑤曾子日:“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

(《泰伯》)

(1)翻译文段中画线句子。

(2)①②③④则中谈及了哪些学习方法?请分条概述。

(3)从以上五则谈及的学习方法中任施丁种,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谈谈对你有何启示。

参考答案

1.表承接: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表修饰: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2.词

义扩大:例句: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词语:江河,古义,长江黄河;今义,指所有的江

河。

词义转移:例句: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师说》词语:小学,古义,小的方面学习;今义,专门的

一个求学阶段。3.子日:“不愤不启,不怫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4.(1)君子的

天性(同一般人)没什么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2)我学习的是道,哪管他是生在我之前还是生在我之后呢?5.第四段论述学习的方法和态度,可

分为三层。①首先通过比喻论证,从正反两方面论述学习中积累的作用;②接着设喻对比,论述坚持不懈,

持之以恒是重要的“学习之道”;③最后作者用两个比喻正反对照,论述用心专一是重要的学习方法。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而”表承接,常用在两个动词之间,或者是两件事之间,判断其承接关系成立的关键是两者是否存在先后关

系,一般译成“就”“然后”“从而”。/句意: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懂得道理,谁能没有疑惑?

“而”表修饰,“而”字前的词语与“而”字后的词语构成偏正关系,即它只修饰限制中心词,这个中心词往往是

动词性的,而修饰部分表示这个动作发生的方式、人物的情态等,翻译时一般译作“地”。/句意:我曾经整

天地思索,却不如片刻学到的知识多。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古今异义现象的理解能力。

词义扩大:句意:并非善于游泳,却能横渡长江黄河。

词义转移:句意:小的方面要学习,大的方面却放弃了,我没看出那种人的明智之处。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内容和作者观点的能力。

句意:孔子说:“不到他冥思苦想仍不得其解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

发他。给他指出一个方面,如果他不能由此推知其他三个方面,就不再重复告诉他了。”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⑴“生”,通“性”,天性;“假”,借助。

⑵“师”,学习;“庸”,表示反问语气,明B;“吾师道也”,判断句,“也”是判断句的标志。

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

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按照逻辑顺序进行分析概括,

先明确论证方法,再概括出内容要点。

第一层,从“积土”“积水”推论到“积善”,论述学习中积累的作用;又用“不积蹉步”“不积小流”比喻论证,说

明如果不积累就不能实现远大目标,再次强调积累的重要性。

第二层,作者先用“骐骥”“弩马”设喻对比,说明客观条件的好坏不是学习能否成功的决定因素,坚持不懈才

是学好的关键;又用“锲而舍之”与“锲而不舍”对照,进一步论证学习上坚持不懈,才会有所成就。

第三层,作者用“蚓”和“蟹”两个比喻正反对照,说明做到积累和坚持不懈后还要专一。

参考译文:

文本一:

君子说: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

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可是比篮草的颜色更深;冰是水凝结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木材直得符

合拉直的墨线,用煤的工艺把它制成车轮,那么木材的弯度就合乎圆的标准了。即使又被风吹日晒而干枯

了,木材也不会再挺直,是因为经过加工使它成为这样的。所以木材用墨线量过再经辅具加工就能取直,

刀剑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变得锋利,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自己检查、省察,就能见识明达,行动不

犯错误了。

我曾经整天地思索,却不如片刻学到的知识多;我曾经踮起脚远望,却不如登到高处看得广阔。登到

高处招手,胳膊没有加长,可是别人在远处也能看见;顺着风呼叫,声音没有变得洪亮,可是听的人在远

处也能听得很清楚。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却可以达到千里之外;借助舟船的人,并不善于游

泳,却可以横渡长江黄河。君子的天性(同一般人)没什么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堆积土石成了高山,风雨从这里兴起;汇积水流成为深渊,蛟龙从这儿产生;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道

德,精神得到提升,圣人的心境由此具备。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不积

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骏马一跨跃,也不足十步远;劣马连走十天,它的成功在于不

停止。如果刻几下就停下来了,那么腐朽的木头也刻不断。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

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喝到地下的泉水,这是由于它用心专

一。螃蟹有六条腿,两个蟹钳,但是没有蛇、鳍■的洞穴它就无处藏身,这是因为它用心浮躁。

文本二:

古代求学的人必定有老师。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儒家经典著作、解释疑难问题的。人不是一

生下来就懂得道理,谁能没有疑惑?有了疑惑,如果不跟老师学习,他所存在的疑惑,就始终不能解开。

出生在我之前的人,他懂得的道理本来就比我早,我跟从他学习,以他为老师;出生在我之后的人,如果

他懂得道理也比我早,我也跟从他,以他为老师。我学习的是道,哪管他是生在我之前还是生在我之后呢?

因此,没有地位高低贵贱,没有年纪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所在的地方。

唉!古代从师的传统不流传已经很久了,想要人没有疑惑太难了!古代的圣人,他们超出一般人很远,

尚且要跟从老师请教;现在的普通人,他们才智不及圣人也很远,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因此,圣人更加

圣明,愚人更加愚昧。圣人成为圣人的原因,愚人成为愚人的原因,大概就是出于这个缘故吧?爱自己的

孩子,选择老师来教他。但是对于他自己,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可耻,真是糊涂啊!那些教小孩子的(启

蒙)老师,教他读书,学习书中的文句的停顿,并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答疑难问题的老师。不知句

子停顿,有疑惑解决不了,有的向老师学习,有的不向老师学习,小的方面要学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