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山西省太原某中学高一(上)月考生物试卷(10月份)(含解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5/17/19/wKhkGWdY6HeAIQq7AAIZDt67yNw216.jpg)
![2024-2025学年山西省太原某中学高一(上)月考生物试卷(10月份)(含解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5/17/19/wKhkGWdY6HeAIQq7AAIZDt67yNw2162.jpg)
![2024-2025学年山西省太原某中学高一(上)月考生物试卷(10月份)(含解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5/17/19/wKhkGWdY6HeAIQq7AAIZDt67yNw2163.jpg)
![2024-2025学年山西省太原某中学高一(上)月考生物试卷(10月份)(含解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5/17/19/wKhkGWdY6HeAIQq7AAIZDt67yNw2164.jpg)
![2024-2025学年山西省太原某中学高一(上)月考生物试卷(10月份)(含解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5/17/19/wKhkGWdY6HeAIQq7AAIZDt67yNw216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山西省太原十二中高一(上)月考生物试卷(10月
份)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分。
1.建立于19世纪的细胞学说是自然科学史上的一座丰碑。下列有关细胞学说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学说认为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B.细胞学说揭示了动植物的统一性以及生物体结构的多样性
C.细胞学说的建立使人们认识到各种生物之间存在共同的结构基础
D.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说明科学家的观点必须要通过实践加以验证
2.归纳法是科学研究的方法之一,下列关于归纳法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归纳法是指由一系列具体事实推出一般结论的思维方法
B.归纳法分为完全归纳法和不完全归纳法
C.不完全归纳法得出的结论大多是不可信的
D.根据人的骨骼肌细胞具有细胞核得出人的细胞都有细胞核的结论不完全可信
3.系统是指彼此间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组分有规律地结合而形成的整体。关于系统以及生命系统,下列
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细胞是有生命的,是基本的生命系统B.病毒也是一个系统,但不是生命系统
C.某地相邻的两个池塘中的全部鲤鱼是一个种群D,地球上最大的生命系统是生物圈
4.《桃花源记》中“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从生物学的角
度来理解,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文中的桑树和竹林构成了群落B.文中所有生物的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细胞
C.良田和美池中所有生物构成了生态系统D.桑竹和鸡犬生命系统结构层次完全相同
5.下列组合中,依次属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一组是()
①某池塘里的所有鲫鱼②某池塘的全部生物
③某池塘里的全部生物及其非生物环境④某池塘里的全部动物及绿色植物
A.③④①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
6.显微镜的发明使人类打开了微观世界的大门。下列关于“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实验的叙述,
正确的是()
第1页,共27页
A.显微镜操作很熟练的同学可直接用高倍镜观察
B.实验中只能通过移动装片和转换物镜来判断污物位置
C.视野中一个眼虫向左游动,可向左移动装片进行追踪观察
D.先在低倍镜下找到目标,再转动反光镜换成高倍镜进行观察
7.某同学利用显微镜观察人的血细胞,使用相同的目镜,但在两种不同放大倍数的物镜下,所呈现的视野
分别为甲和乙(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①若使用相同的光圈,则甲比乙亮
②在甲中观察到的细胞,在乙中均可被观察到
③若将玻片标本右移,则甲中的物像会右移,而乙中的物像会左移
④若在甲中观察到的物像模糊,则改换成乙后就可以观察到清晰的物像
⑤由甲转换到乙观察时应使用细准焦螺旋,并调整光圈
甲乙
A.①⑤B.①②③C.①②④⑤D.③④
8.对下列生物分类错误的是()
①颤蓝细菌②酵母菌③变形虫④衣藻⑤HIV病毒⑥大肠杆菌⑦肺炎链球菌
A.无细胞结构的生物是⑤B.具核膜的生物只有③④
C.①⑥⑦有核糖体但没有染色体D.①④是自养型生物
9.鱼腥藻(属于蓝细菌)能分泌毒素,引起鱼类及其他生物中毒;绿藻主要分布在淡水中,被认为是21
世纪人类最理想的健康食品。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鱼腥藻和绿藻细胞中DNA的存在位置不同
B,生活在同一个池塘中的所有蓝细菌形成一个种群
C.鱼腥藻和绿藻细胞中具有结构和物质的统一性
D.鱼腥藻和绿藻大量繁殖会影响水质和水生动物的生活
10.如表所示,a、b、c、d最有可能是()
第2页,共27页
细胞结构细胞壁细胞大小核膜
a有有较大有
b有无较小有
c有有小无
d无---
A.病毒、植物、动物、细菌B.动物、植物、细菌、病毒
C.细菌、动物、植物、病毒D.植物、动物、细菌、病毒
11.科学家对从月球带回的岩石样本进行了分析,发现其中包含许多小型含水“玻璃珠”,这为寻找外太
空的生命提供了新的希望。除此之外,月壤中也含有很多无机盐。关于生物体的元素组成,以下说法正确
的是()
A.生物体中可能含有无机环境中没有的元素
B.在生物体中含量少的微量元素,可以被其他元素所代替
C.若月壤中缺乏生物体必需的元素,其他元素可替代该元素的功能
D.若寻找可能存在的类地球生命体系,应重点寻找含碳元素的分子
12.东北虎是陆地上最强大的食肉动物之一,当其捕食动物后,从动物体中获得化合物和元素,那么,东
北虎和其所捕食动物体内的各种化学元素()
A,种类和含量差异都很大B.种类和含量都是大体相同的
C.种类差异很大,含量大体相同D.种类大体相同,含量差异很大
13.微量元素在生物体内含量虽很少,却是维持正常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下列实例可证实该理论的是
()
A.油菜缺硼时只开花不结果B.血液中钙盐的含量太低会引起抽搐
C.缺镁时叶片变黄D.缺磷会造成植株矮小
14.下列各组物质中,由相同种类元素组成的是(
A.胆固醇、磷脂、维生素DB.乳糖、脂肪、纤维素
C.甘氨酸、核糖、性激素D.甲状腺激素、脱氧核糖、叶绿素
第3页,共27页
15.图1是活细胞中元素含量的扇形图,图2是细胞中化合物含量的柱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2
A.若图1表示组成玉米细胞鲜重的元素含量,则A、B依次是O和H
B.若图2表示水稻细胞鲜重的化合物含量,则a、b和c化合物依次是蛋白质、淀粉和脂质
C.若图2表示动物细胞完全脱水后的化合物含量,则a化合物至少含有C、H、0、N
D.若图2表示玉米细胞中的三种有机物,则有机物结构都相同,但含量有差异
16.图甲表示几种生物体内的含水量,图乙表示人体内有关组织或器官的含水量。对图中数据分析,可以
得出的结论是()
①构成生物体的成分中水的含量最多
②生物体的含水量与生物的生活环境密切相关
③代谢旺盛的组织、器官含水较多
④组织器官的形态结构差异与水的存在形式相关
A.①②③④B.仅①②③C.仅①②D.仅①
17.如图所示为水分子结构示意图,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之所以是良好的溶剂,是因为结构①这种弱引力的存在
B.结构②使水分子成为极性分子,从而使水具有较高的比热容
C.细胞中结合水的含量会发生变化,结合水越多,细胞代谢越旺盛
D.水在细胞中多以自由水的形式存在,在生命活动中承担重要作用
18.随着航天科技事业的发展,目前已经探明在火星两极地区有固态水,而那里的土壤中含有生命必需的
K、Na、Mg等元素,科学家也曾在火星上发现流动水的痕迹,下列有关水和无机盐的叙述,不正确的有
①水能溶解、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并维持细胞形态
②适当补充I-,可预防缺碘引起的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和大脖子病
③哺乳动物的血液中钙离子含量过高,会出现抽搐等症状
第4页,共27页
④无机盐可以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⑤休眠种子与萌发种子相比,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更小
⑥大量元素铁的缺乏会引起缺铁性贫血
⑦人体内Na+缺乏会引起神经、肌肉细胞的兴奋性降低,最终引起肌肉酸痛、无力等
A.六项B.五项C.四项D.三项
19.Mg是人体必需的矿质元素,它具有激活人体多种酶的活性、维护骨骼生长和神经肌肉的兴奋性等功
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g具有重要的作用,是组成人体细胞的微量元素
B.Mg2+在细胞中主要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C.与正常细胞相比,代谢旺盛的细胞中Mg2+的需求量可能会更多
D.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能运输氧气,Mg可参与血红蛋白的组成
20.某生物兴趣小组以玉米幼苗为实验材料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步骤一损失的水在细胞中主要以游离形式存在,是细胞内的良好溶剂
B.步骤二损失的水主要与细胞内其他物质相结合,其含量相对稳定
C.步骤三损失的是有机物,在活细胞中一般都是作为提供能量的物质
D.干旱环境中生长的玉米,其细胞中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相对较高
21.几丁质是一种多糖,由1000-3000个N-乙酰葡萄糖胺聚合而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几丁质和淀粉等多糖的基本组成单位完全相同
B,几丁质广泛存在于甲壳类动物和昆虫外骨骼中
C.几丁质和淀粉的组成元素都只有C、H、O三种元素
D.几丁质能与溶液中的所有离子有效结合,可用于废水处理
22.科学研究表明:花生种子发育过程中,可溶性糖的含量逐渐减少,脂肪的含量逐渐增加,花生种子萌
发过程中,脂肪的含量逐渐减少,可溶性糖含量逐渐增加。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花生种子萌发过程中,脂肪转变为可溶性糖,需要大量的O元素
B.同等质量的花生种子和小麦种子,萌发过程中耗氧较多的是花生种子
第5页,共27页
C.花生种子发育过程中,可溶性糖转变为脂肪,更有利于能量的储存
D.花生种子萌发过程中,脂肪转变为可溶性糖,该过程在人体内也可以大量转化
23.基于对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的认识,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A.组成糖原和纤维素的基本单位不同B.淀粉和糖原都是人体细胞的储能物质
C.细胞内组成DNA的五碳糖是核糖D.磷脂是所有细胞必不可少的脂质
24.生活中处处都有生物学知识,运用生物学知识可以辨别真伪科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XX牌”鱼肝油,含有丰富的维生素D,有助于宝宝骨骼健康发育
B.“XX牌”饮料含有多种无机盐,能有效补充人体运动时消耗的能量
C.“XX牌”八宝粥由莲子、桂圆等非糖原料精制而成,糖尿病人可以放心服用
D.“XX牌”补脑液含丰富脑蛋白,青少年服用可快速补充脑蛋白,增强记忆力
25.某生物体中发生了以下有关糖类的变化:淀粉一麦芽糖一葡萄糖一糖原,下列相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此生物是植物,因为它含有淀粉和麦芽糖
B.此生物为动物,因为它能利用葡萄糖合成糖原
C.上述关于糖的转化发生在同一生物体内
D.淀粉和糖原分别是植物、动物体内重要的储能物质
26.科学家利用基因工程将编码天然蜘蛛丝蛋白的基因导入家蚕,生产出一种特殊的复合纤维蛋白,该复
合纤维蛋白的韧性优于天然蚕丝蛋白。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蛋白与天然蜘蛛丝蛋白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氨基酸
B.加热变性的蛋白质不能恢复原有的结构和性质
C.该蛋白的肽链由氨基酸通过氢键连接而成
D.该蛋白的特定结构决定其韧性优于天然蚕丝蛋白
27.科学家在研究和鉴定动物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作用时,发现了人体第21种氨基酸一一硒代半胱氨
酸,硒代半胱氨酸的分子式为C3H7NO2Se,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氨基酸的R基是-Cl^OSe
B.该氨基酸中只有一个氨基和一个较基
C.硒代半胱氨酸的硒元素位于氨基酸的R基上
D.硒代半胱氨酸和赖氨酸带电性质的差异取决于R基
28.有关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第6页,共27页
A.蛋白质的生物活性与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有关
B.数量相同的5种氨基酸可以组成不同的多肽链
C.将抗体溶于NaCl溶液中会造成其生物活性的丧失
D.氨基酸序列相同的多肽链可折叠成不同的空间结构
29.下列叙述不能体现蛋白质功能的是()
A.血红蛋白运输02B.胃蛋白酶的催化作用
C.给中蛇毒的患者注射抗体D.性激素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
30.二硫键是蛋白质中连接两条肽链之间的一种化学键。如图是由280个氨基酸组成的某蛋白质
的结构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蛋白质至少有280个游离的氨基
B.该蛋白质至少有2个游离的竣基
C.形成该蛋白质的过程中脱去了280个水分子
D.该蛋白质的功能由氨基酸的数量、种类和空间结构决定
二、识图作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40分。
31.如图是几种生物或细胞的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壁
细1>
泡
膜
细
泡
质
细
核
拟
瘠
核
体
膜
襄
(1)最有可能属于病毒的是,病毒的生活和繁殖必须在内才能进行。
(2)图中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是,能完成此生理过程是因为其细胞内含有藻蓝素和o
(3)图中甲、乙属于细胞。甲、乙在结构上不同于丁细胞的最显著特点是o
(4)甲、乙、丁细胞在结构上的统一性表现在均有细胞质、和。
32.据报道,某县农科所经多年研究,培育出玉米新品种虹玉6号。回答下列问题:
(1)经食用发现虹玉6号玉米口感非常甜,为确定该甜味是不是由玉米细胞中存在还原糖导致,选用的
第7页,共27页
鉴定试剂是,该试剂与细胞内还原糖发生作用形成沉淀。
(2)经鉴定,该虹玉6号玉米胚芽含有脂肪,鉴定过程中能将脂肪染成橘黄色的是染液,该过程
中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的作用是。
(3)该玉米新品种中的蛋白质含量高于普通玉米,请用所学的知识设计实验加以验证。实验原理
(4)方法步骤:
①将两种玉米籽粒分别进行研磨,制备组织样液。
②取甲、乙两支试管,向甲试管中加入新鲜的新品种玉米籽粒组织样液2mL,乙试管中加入o
③向甲、乙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1mL,摇匀,再分别加入4滴,摇匀。
④观察颜色变化并比较紫色的深浅。
(5)预期的结果:新品种玉米籽粒组织样液紫色较深。
33.清朝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有诗云:“东北人参凤阳梨,难及潍县萝卜皮”。潍县青萝卜甜脆多汁,
稍有辣味,膳食纤维丰富,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请回答下列问题:
(1)青萝卜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青萝卜种子萌发初期,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
(填“上升”“不变”或“下降”)。
(2)青萝卜甜脆多汁,是由于含水量较高,糖等多种物质溶解于水中。水作为良好溶剂的原因是
(3)在青萝卜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供给足够的营养,如果钾供应不足,叶片边缘变褐色,肉质根不能
正常膨大,这说明无机盐具有的功能。
34.如图分别表示动植物细胞中糖类和脂质的种类与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还
原
糖
甲乙
(1)若图甲表示植物细胞中糖类的种类与关系图解,则a部分对应的糖是0
(2)若图乙中①为良好的储能物质,则②表示,其主要功能是,③表示—
(3)动物细胞中某种脂质可以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则其应对应图乙中(填序号)。
第8页,共27页
35.图甲表示有关蛋白质分子的简要概念图,图乙表示一分子的胰岛素原切去C肽(图中箭头表示切点)
可转变成一分子的胰岛素(注:图中数字表示氨基酸序号;-S-S-是由2个-SH脱去2个H形成的)。据图
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A为等元素,在人体内可以合成的B属于,写出其结构简式o
(2)图乙中的胰岛素的两条肽链是在核糖体上通过氨基酸的作用形成的,而二硫键则是后续的加
工形成的。每条肽链中氨基酸是通过图甲中的连接。
(3)图乙中这51个氨基酸形成胰岛素后,相对分子质量比原来51个氨基酸的总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
(4)胰岛素分子与其他蛋白质结构不同的直接原因是
第9页,共27页
答案解析
1.D
【解析】解:A、细胞学说认为,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A错
误;
B、细胞学说认为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论证了动植物的统一性,未揭示多样性,B错误;
C、细胞学说的建立,使人们认识到植物和动物之间存在共同的结构基础,细胞学说中只提到植物和动
物,没有提到各种生物,C错误;
D、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是一个科学探究的过程,涉及许多科学家的辛勤工作,同时说明,科学家的观点
并不全是真理,还必须通过实践加以验证,D正确。
故选:Do
细胞学说的内容为:
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的产物所构成;
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本题考查细胞学说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学生具备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
题的能力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C
【解析】AB、归纳法是指由一系列具体事实推出一般结论的思维方法,分为完全归纳法和不完全归纳
法,A、B正确;
C、不完全归纳法得出的结论大多是可信的,可以用来预测和判断,但由于自身的局限性,可能存在例
外,还需要经过严格的逻辑论证和实践检验,C错误;
D、根据人的骨骼肌细胞具有细胞核得出人的细胞都有细胞核的结论不完全可信,如:人体成熟的红细胞
没有细胞核,D正确。
故选:Co
3.C
【解析】解:A、细胞是有生命的,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A正确;
B、病毒也是一个系统,但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是生命系统,B正确;
C、种群是指在一定空间范围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形成一个整体一种群,两个池塘虽然离得较近,但
第10页,共27页
其中鲤鱼生活环境没有相遇的条件,相当于不在同一个空间范围内,因此这两个池塘中的全部鲤鱼分别属
于两个种群,c错误;
D、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命系统,D正
确。
故选:Co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和生
物圈。
(2)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分子、原子、化合物不属于生命系统。
(3)生命系统各层次之间层层相依,又各自有特定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4)生命系统包括生态系统,所以应包括其中的无机环境。
本题考查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属于容易题,关键理解细胞是最基本的
结构层次。
4.B
【解析】解:A、群落是一定区域中所有生物的总和,桑树和竹林不能构成群落,A错误;
B、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一切生物的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细胞,B正确;
C、良田和美池的所有生物和它们生活的无机环境共同构成生态系统,C错误;
D、植物无系统层次,桑竹和鸡犬的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的组成不完全相同,D错误。
故选:Bo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①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②组织:由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一群细胞和细胞间质联合在一起构成。
③器官: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
④系统: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
⑤个体:由不同的器官或系统协调配合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的生物。
⑥种群: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是一个种群。
⑦群落: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所有的种群组成一个群落。
⑧生态系统:生物群落与他的无机环境相互形成的统一整体。
⑨生物圈:由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和这些生物生活的无机环境共同组成。
本题考查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要求考生识记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第11页,共27页
5.C
【解析】解:①一块稻田中的所有鲫鱼,是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属于种群。
②某一池塘的全部生物,全部生物是所有生物的集合体,属于群落。
③某池塘里的全部生物及非生物环境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
④某池塘里的全部动物及绿色植物,全部动物及绿色植物既不是种群(不是同一个物种)又不是群落(没
有包括全部生物)。
故依次属于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一组是①②③,ABD错误,C正确。
故选:Co
种群: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是一个种群。
群落: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所有的种群组成一个群落。
生态系统: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相互形成的统一整体。
本题考查了构成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属于基础题。
6.C
【解析】解:A、显微镜的使用都应当先用低倍镜找到目标后再换用高倍镜进行观察,A错误;
B、实验中不仅可以通过移动装片和转换物镜来判断污物位置,还可以通过清洁目镜和物镜来判断污物位
置,B错误;
C、显微镜成放大倒立的虚像,移动规律:同向移动,视野中一个眼虫向左游动,实际上它是向右移动,
若要追踪观察,可向左移动装片进行追踪观察,C正确;
D、正确的操作步骤应当是先在低倍镜下找到大致目标,将目标移到视野中央,再转动转换器换用高倍镜
进行细致观察,同时根据需要调整光线,D错误。
故选:Co
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低倍物镜下找到清晰的物像一移动装片,将物像移至视野中央一转动转换器,换
用高倍物镜一调节反光镜和光圈,使视野亮度适宜一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显微镜观察的物像是
倒像,移动装片时,物像移动的方向与玻片移动的方向相反。
本题主要考查显微镜的使用的内容,要求考生识记相关知识,并结合所学知识准确答题。
7.A
【解析】解:①显微镜使用相同的光圈,甲放大倍数小,可视范围大,也就是有光的面积比乙大,所以视
野比较亮,①正确;
②甲的放大倍数小于乙,则甲视野中的细胞更多,故在甲中观察到的细胞,在乙中不可能都被观察到,②
错误;
第12页,共27页
③由于显微镜下呈左右相反、上下颠倒的虚像,若玻片右移,则甲、乙的物像都左移,③错误;
④在低倍镜看到的物像模糊,改换成高倍镜仍不能看到清晰的物像,需要先调节粗准焦螺旋,清晰后再换
高倍镜,④错误;
⑤乙中为高倍镜下观察到的物像,应使用细准焦螺旋,并调整光圈使视野变亮,⑤正确。
故选:Ao
1、显微镜的呈像原理和基本操作:
(1)显微镜成像的特点:显微镜成像是倒立的虚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物像的移动方向与标本的
移动方向相反,故显微镜下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虚像,若在视野中看到细胞质顺时针流动,则实际上细
胞质就是顺时针流动。
(2)显微镜观察细胞,放大倍数与观察的细胞数呈反比例关系,放大倍数越大,观察的细胞数越少,视
野越暗,反之亦然。
(3)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义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镜头越长,其放大倍数越小;物镜的
镜头越长,其放大倍数越大,与玻片的距离也越近,反之则越远。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看的细
胞数目越少,细胞越大。
(4)反光镜和光圈都是用于调节视野亮度的;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都是用于调节清晰度的,且高倍
镜下只能通过细准焦螺旋进行微调。
(5)由低倍镜换用高倍镜进行观察的步骤是:移动玻片标本使要观察的某一物像到达视野中央一转动转
换器选择高倍镜对准通光孔一调节光圈,换用较大光圈使视野较为明亮一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
晰。
2、由图分析可知,乙是甲转换为高倍镜后观察到的物像。
本题考查了显微镜的工作原理以及操作技能等方面的知识,要求考生识记显微镜的成像原理以及高倍镜使
用的操作步骤,属于考纲中识记和应用层次的考查。
8.B
【解析】A、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都有细胞结构,病毒无细胞结构,即⑤,A正确;
B、真核生物具有核膜,因此具有核膜的生物有②③④,B错误;
C、①⑥⑦属于原核生物,它们有核糖体但无染色体,C正确;
D、①颤蓝细菌属于蓝细菌,有藻蓝素和叶绿素,④衣藻有叶绿体,两者属于自养生物,都能进行光合作
用制造有机物,D正确。
故选:B»
1、生物分类:生物根据有无细胞结构分为病毒和细胞结构生物,又根据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
第13页,共27页
胞生物分为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常考的真核生物:绿藻、水绵、衣藻、真菌(如酵母菌、霉菌、蘑
菇)、原生动物(如草履虫、变形虫)及动、植物。常考的原核生物:蓝细菌、细菌(如乳酸菌、硝化细
菌、大肠杆菌、肺炎链球菌等)、支原体、衣原体、放线菌。
2、分析题文:①⑥⑦属于原核生物,②③④属于真核生物,⑤属于病毒。
本题主要考查生物的分类、原核生物等知识点,能够识记常见的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
9.B
【解析】解:A、鱼腥藻属于原核生物,绿藻属于真核生物,鱼腥藻没有细胞核,DNA存在于拟核,A正
确;
B、蓝细菌是一类细菌,种类很多,同一个池塘中的所有蓝细菌不能形成一个种群,B错误;
C、鱼腥藻和绿藻具有结构相似的细胞膜、细胞质,体现了细胞的统一性,C正确;
D、鱼腥藻和绿藻大量繁殖会形成水华,严重影响水质和水生动物的生活,D正确。
故选:Bo
绿藻属于真核生物,鱼腥藻属于原核生物。
本题考查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异同,首先要求考生明确螺旋藻(属蓝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绿藻属于真
核生物,其次要求考生识记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异同,能列表比较两者,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
选项。
10.D
【解析】解:a、有核膜,为真核生物,且有细胞壁,可能是植物;
b、有核膜,为真核生物,但无细胞壁,应该是动物;
c、无核膜,为原核细胞,可能是细菌;
d、无细胞结构,为病毒。
故选:D。
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2、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比较
第14页,共27页
比较项目原核细胞真核细胞
大小较小较大
主要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
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区别胞核,有拟核
植物细胞有,主要成分是
有,主要成分是糖类纤维素和果胶;动物细胞
细胞壁
和蛋白质无;真菌细胞有,主要成
分为多糖
生物膜系统无生物膜系统有生物膜系统
有核糖体,无其他细
细胞质有核糖体和其他细胞器
胞器
细胞核中:和蛋白质形成
DNA存拟核中:大型环状、裸露染色体
在形式质粒中:小型环状、裸露细胞质中:在线粒体、叶
绿体中裸露存在
无丝分裂、有丝分裂、
增殖方式二分裂
减数分裂
可遗传变基因突变、基因重组、
基因突变
异方式染色体变异
本题考查病毒、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异同,要求考生识记病毒的结构,明确病毒没有细胞结构;识记原
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异同,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11.D
【解析】解:A、组成生物体的元素都来自无机环境,生物体中不可能含有无机环境中没有的元素,A错
误;
B、在生物体中,微量元素含量少,但每一种微量元素都不能被其他元素所代替,B错误;
C、生物体所必需的每一种元素都是不可被其他元素所替代的,C错误;
D、在地球的生命系统中,组成细胞的最基本的元素是碳元素,因此,若寻找可能存在的类地球生命体
系,应重点寻找含碳元素的分子,D正确。
故选:D。
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都是从无机自然界获取的,常见的有20多种,按照其含量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
第15页,共27页
素。大量元素含量较多,包括C、H、0、N、P、S、K、Ca、Mg等;微量元素含量较少,包括Fe、Mn、
Zn、Cu、B、Mo等。每一种化学元素都是不可被其他元素所替代的。
本题考查组成细胞的元素,要求考生识记组成细胞的元素的种类及功能,掌握生物界与非生物具有统一性
和差异性的含义,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12.D
【解析】解:生物界内部也存在统一性和差异性,即各种不同的生物所含的化学元素的种类基本相同,但
是含量差异较大.
故选:D.
生物与非生物的化学元素的含量不同,体现了差异性,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
体现了统一性;各种不同的生物所含的化学元素的种类差异不大,但是含量差异明显;据此分析解答.
本题考查的是组成生物的化学元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
系的能力,难度不大.
13.A
【解析】解:A、B属于微量元素,且B能促进花粉管伸长和萌发进而影响受精作用,油菜缺B只开花不
结果,A正确;
B、Ca属于大量元素,不是微量元素,B错误;
C、Mg属于大量元素,不是微量元素,C错误;
D、P属于大量元素,不是微量元素,D错误。
故选:Ao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根据其含量不同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1)大量元素包括C、H、0、N、P、
S、K、Ca、Mg;(2)微量元素包括Fe、Mn、B、Zn、Cu、Mo等。
本题考查细胞中元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学生具备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
问题的能力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4.B
【解析】解:A、胆固醇和维生素D的组成元素都是C、H、0,磷脂的组成元素是C、H、0、N、P,A
错误;
B、乳糖、脂肪、纤维素都是由C、H、0组成的,B正确;
C、核糖和性激素(属于固醇)的组成元素只有C、H、0,而甘氨酸的组成元素是C、H、0、N,C错
误;
D、甲状腺激素含有I元素,脱氧核糖的组成元素是C、H、0,叶绿素的组成元素是C、H、0、N、
第16页,共27页
Mg,D错误。
故选:Bo
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元素是C、H、0、N,有的还含有S、P;糖类的组成元素一般是C、H、0;核酸的组
成元素是C、H、0、N、P;脂质的主要组成元素是C、H、O,有的还含有N、Po
本题考查各种物质的组成元素,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难度不大。
15.C
【解析】解:A、若图1表示组成玉米细胞鲜重的元素的含量,则A、B依次是氧元素和碳元素,A错
误;
B、若图2表示水稻细胞的鲜重,鲜重中含量最多的是水,则a是水,B错误;
C、若图2表示动物细胞“完全脱水后的化合物”的含量,则a表示蛋白质,蛋白质至少含有C、H、0、
N,C正确;
D、若图2中a、b和c表示玉米细胞中的三种有机物,有机物结构不同,含量也存在差异,D错误。
故选:Co
1、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其次是蛋白质,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0,其次是C;细胞干
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质,最多的元素是C元素。
2、图2是细胞中化合物含量的柱形图,分析题图可知,a是水,b是蛋白质。
本题考查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16.A
【解析】解:①②、不同生物的含水量不同,但不论何种生物,其含水量均超过了50%,且水生生物的含
水量高于陆生生物,说明构成生物体的成分中水的含量最多,生物体的含水量与生物的生活环境密切相
关,①②正确;
③④、不同组织或器官的含水量也不同,骨骼肌、心脏等代谢旺盛的组织或器官中含水量较多,且组织或
器官的形态差异与水的存在形式相关,如血液和心肌的含水量相差不多,但其形态却差别很大,血液是液
态,没有固有的形态,其中自由水含量较多,而心脏却有一定的形态和结构,这是因为结合水含量较多,
③④正确。
故选:Ao
分析柱形图:图示为几种生物或生物器官的含水量比较,由图可知,不同生物的含水量不同,而且水生生
物的含水量高于陆生生物。
本题结合图表,考查水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和作用,要求考生识记水的含量及水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能
够结合所学知识正确分析作答。
第17页,共27页
17.D
【解析】解:A、①是氢键,由于氢键这种弱引力的存在,使得水在常温下具有流动性、具有较高比热容
的根本原因,A错误;
B、②是共价键,氢、氧原子对电子的吸引能力不同,使得水分子具有不对称性,带有正电荷或负电荷的
分子(或离子)都容易与水结合,使水成为良好的溶剂,B错误;
C、细胞中自由水的含量是不断变化的,自由水所占比例越大,细胞代谢越旺盛,C错误;
D、细胞中绝大部分水是自由水,水的作用至关重要,各种生物体的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水,D正确。
故选:D。
1、自由水:细胞中绝大部分以自由水形式存在的,可以自由流动的水,其主要功能是:
(1)细胞内良好的溶剂;
(2)细胞内的生化反应需要水的参与;
(3)多细胞生物体的绝大部分细胞必须浸润在以水为基础的液体环境中;
(4)运送营养物质和新陈代谢中产生的废物。
2、结合水:细胞内的一部分与其他物质相结合的水,它是组成细胞结构的重要成分。
3、代谢旺盛的细胞中,自由水所占比例增加。若细胞中结合水所占比例增大,有利于抵抗不良环境(高
温、干旱、寒冷等)。
本题的知识点是水的存在形式和作用,对于水的存在形式和作用的理解并把握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是解题
的关键。
18.C
【解析】解:①自由水能自由流动,能溶解、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而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
成分,可以维持细胞的形态,①正确;
②碘是甲状腺激素的组成成分,适当补充h可预防缺碘引起的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和大脖子病,②正确;
③血液中钙离子含量过低,会出现抽搐等症状,过高会引起肌无力,③错误;
④无机盐不能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④错误;
⑤与萌发种子相比,休眠种子内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较高,抗逆性增强,因为自由水和结合水的比值与
细胞的代谢强度有关,⑤错误;
⑥铁元素是微量元素,是血红蛋白的组成元素,缺铁会导致血红蛋白减少,使人患缺铁性贫血,⑥错误;
⑦钠离子与兴奋的产生有关,当人体内Na+缺乏会引起神经、肌肉细胞的兴奋性降低,最终引发肌肉酸
痛、无力等,⑦正确;
综上所述③④⑤⑥说法不正确,共四项,ABD错误,C正确。
第18页,共27页
故选:Co
水在细胞中以两种形式存在,绝大部分的水呈游离状态,可以自由流动,叫作自由水;一部分水与细胞内
的其他物质相结合,叫作结合水。细胞中自由水和结合水所起的作用是有差异的:自由水是细胞内良好的
溶剂;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大约占细胞内全部水分的4.5%。细胞内结合水的存在形式主要
是水与蛋白质、多糖等物质结合,这样水就失去流动性和溶解性,成为生物体的构成成分。在正常情况
下,细胞内自由水所占的比例越大,细胞的代谢就越旺盛;而结合水越多,细胞抵抗干旱和寒冷等不良环
境的能力就越强。例如,将种子晒干就是减少了其中自由水的量而使其代谢水平降低,便于储藏;北方冬
小麦在冬天来临前,自由水的比例会逐渐降低,而结合水的比例会逐渐上升,以避免气温下降时自由水过
多导致结冰而损害自身。
本题主要考查无机盐的主要存在形式和作用以及水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和作用等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
相关内容,再结合所学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难度不大。
19.C
【解析】解:A、Mg是组成人体细胞的大量元素,A错误;
B、Mg2+在细胞中主要以离子的形式存在,B错误;
C、Mg是人体必需的矿物元素,它具有激活人体多种酶的活性的功能,与正常细胞相比,代谢旺盛的细胞
中Mg2+的需求量可能会更多,C正确;
D、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具有运输氧的功能,Fe参与血红蛋白的组成,D错误;
故选:Co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根据其含量不同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大类。大量元素是指含量占生物总重量
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包括C、H、0、N、P、S、K、Ca、Mg;微量元素是指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
一以下的元素,包括Fe、Mn、Zn、Cu、B、Mo等。
本题考查组成细胞的元素和无机盐存在形式以及功能,要求考生能结合所学知识准确答题。
20.C
【解析】解:A、60℃的晾晒处理使幼苗表面的自由水蒸发,故步骤一损失的水在细胞中以游离的形式存
在,是细胞内的良好溶剂,A正确;
B、150℃的烘干处理使得幼苗内的结合水丢失,故步骤二损失的水与细胞内其他物质相结合,在细胞内的
含量相对稳定,B正确;
C、600℃的处理可以燃烧掉干物质内的有机物,故步骤三损失的主要是有机物,但是有机物不一定作为能
量物质,如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组成成分,C错误;
D、结合水和自由水的比值与生物的抗逆性有关,在干旱环境中生活的玉米结合水与自由水比值较高,抗
第19页,共27页
逆性强,D正确。
故选:Co
1、细胞中的水以自由水和结合水的形式存在,自由水是细胞内许多物质的良好溶剂,是化学反应的介
质,水还是许多化学反应的产物或反应物,自由水能自由移动,对于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具有重要作
用,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因此自由水与结合水比值越高,细胞新陈代谢越旺盛,抗逆性越
差。
2、无机物在细胞中大多以离子的形式存在,作用有:(1)细胞中许多有机物的重要组成成分;(2)维
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3)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4)维持细胞的渗透压;(5)无
机盐对维持细胞的形态和功能有重要作用。
本题的知识点是水的存在形式和作用,对细胞内水和无机盐的存在形式和作用的综合理解,把握知识点间
的内在联系是解题的关键。
21.B
【解析】解:A、几丁质是一种多糖,属于多聚体,其基本单位是N-乙酰葡萄糖胺,淀粉的基本组成单位
是葡萄糖,二者不同,A错误;
B、壳多糖又称几丁质,为N-乙酰葡萄糖胺通过B连接聚合而成的结构同多糖。广泛存在于甲壳类动物的
外壳、昆虫的甲壳和真菌的胞壁中,B正确;
C、几丁质由N-乙酰葡萄糖胺聚合而成,组成元素一定包括C、H、0、N,而淀粉的组成元素只有C、
H、0,故从昆虫外骨骼中提取到的几丁质和淀粉的元素组成不相同,C错误;
D、几丁质能与溶液中的重金属离子有效结合,所以几丁质可用于废水处理,降低废水中重金属的含量,
D错误。
故选:Bo
壳多糖又称几丁质,为N-乙酰葡萄糖胺通过p连接聚合而成的结构同多糖。广泛存在于甲壳类动物的外
壳、昆虫的甲壳和真菌的胞壁中,也存在于一些绿藻中,主要是用来作为支撑身体骨架以及对身体起保护
的作用。
本题考查几丁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2.D
【解析】解:A、由于脂肪中氧的含量远远低于糖类,故花生种子萌发过程中,脂肪转变为可溶性糖,需
要增加0元素,A正确;
B、花生中富含脂肪,小麦种子中富含淀粉,与糖类比,脂肪含氢量高于糖类,而含氧量低于糖类,在氧
化分解时,脂肪耗氧量大,故同等质量的花生和小麦种子,萌发过程中耗氧较多的是花生种子,B正确;
第20页,共27页
C、花生种子发育过程中,可溶性糖转变为脂肪,脂肪是花生的主要储能物质,故更有利于能量的储存,
C正确;
D、花生种子萌发过程中,脂肪转变为可溶性糖,在人体内脂肪不能大量转化为糖类,D错误。
故选:D。
1、糖类一般由C、H、0三种元素组成,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是主要的能源物质。常见的单糖有葡萄
糖、果糖、半乳糖、核糖和脱氧核糖等。植物细胞中常见的二糖是蔗糖和麦芽糖,动物细胞中常见的二糖
是乳糖。植物细胞中常见的多糖是纤维素和淀粉,动物细胞中常见的多糖是糖原。淀粉是植物细胞中的储
能物质,糖原是动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构成多糖的基本单位是葡萄糖。
2、脂质主要是由C、H、0三种化学元素组成,有些还含有N和P。脂质包括脂肪、磷脂和固醇;脂肪是
生物体内的储能物质。除此以外,脂肪还有保温、缓冲、减压的作用。
本题主要考查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的种类及功能的内容,要求考生识记相关知识,并结合所学知识准确答
题。
23.D
【解析】解:A、组成糖原和纤维素的基本单位都是葡萄糖,A错误;
B、淀粉是植物细胞的储能物质,B错误;
C、细胞内组成DNA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核糖参与组成细胞内的RNA,C错误;
D、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成分,细胞都有细胞膜,因此,磷脂是所有细胞必不可少的脂质,D正确。
故选:D。
1、糖类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二糖包括麦芽糖、蔗糖、乳糖,麦芽糖是由2分子葡萄糖形成的,蔗糖
是由1分子葡萄糖和1分子果糖形成的,乳糖是由1分子葡萄糖和1分子半乳糖形成的;多糖包括淀粉、
纤维素和糖原,淀粉是植物细胞的储能物质,糖原是动物细胞的储能物质,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组成成
分。
2、脂质分为脂肪、磷脂和固醇,固醇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与糖类相比,脂肪分子中的氢含
量多,氧含量少,氧化分解时产生的能量多,因此是良好的储能物质,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生物膜的基本骨
架,固醇中的胆固醇是动物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也参与脂质在血液中的运输。
本题考查了糖的分类和功能,考查考生的审题能力,利用所学知识解答问题的能力,属于基础题。
24.A
【解析】解:A、维生素D能有效地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有助于宝宝骨骼健康发育,A正
确;
B、无机盐不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B错误;
第21页,共27页
C、八宝粥由莲子、桂圆中含有淀粉等多糖,糖尿病人不宜过多食用,C错误;
D、蛋白质属于生物大分子物质,不能直接被人体吸收,D错误。
故选:Ao
1、糖类分为:单糖、二糖、多糖,其中单糖包括葡萄糖、果糖、核糖和脱氧核糖,二糖包括麦芽糖、蔗
糖和乳糖,多糖包括淀粉、纤维素和糖原。
2、脂质的种类和作用:(1)脂肪:生物体内良好的储能物质,还有保温、缓冲和减压减少摩擦的作用;
(2)磷脂:构成细胞膜和细胞器膜的重要成分;(3)固醇:①胆固醇: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参与血
液中脂质的运输;②性激素: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形成;③维生素D:促进人和动
物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
本题考查学生结合所学糖类和脂质,无机盐以及元素的相关知识,找出题干广告语中存在的科学性错误,
难度较易。
25.A
【解析】解:A、此生物能把淀粉转化为糖原,是动物细胞,A错误;
B、根据题意分析可知,在动物的消化道内能将淀粉水解成麦芽糖,然后吸收,并在肝脏和肌肉中合成糖
原,B正确;
C、淀粉会被动物的消化道中的淀粉酶分解为麦芽糖和葡萄糖,葡萄糖在肝脏细胞和肌肉细胞中形成肝糖
原和肌糖原,整个转化过程可以发生在同一个生物体内,C正确;
D、淀粉是植物细胞中重要的储能物质,糖原是动物细胞中重要的储能物质,D正确。
故选:Ao
分析题干“淀粉-麦芽糖-葡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3三年级数学上册 一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第7、8课时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连续进位乘说课稿 苏教版
-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政治 第一单元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1.1 追求智慧的学问说课稿(1)部编版必修4
- 二零二五年度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金融服务合同
- 2023三年级数学上册 四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第1课时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和估算说课稿 西师大版
- 2024年高考化学 实验全突破 专题15 酸碱中和滴定及应用说课稿
- 2024年一年级品生下册《爸爸妈妈不在家》说课稿 辽师大版001
- 13《精卫填海》(第二课时)说课稿-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
- 2024年高中历史 第14课 当代中国的外交说课稿 部编版选择性必修1
- 二零二五年房地产投资管理合同范本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建筑施工现场文明施工管理合同补充条款3篇
- Unit-3-Reading-and-thinking课文详解课件-高中英语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 高数(大一上)期末试题及答案
- 北方春节的十大风俗
- 婚介公司红娘管理制度
- 煤矿电气试验规程
- JCT796-2013 回弹仪评定烧结普通砖强度等级的方法
- 物业客服培训课件PPT模板
- 火力发电厂节能管理制度实施细则
- 2003年版劳动合同范本
- 华为携手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创建世界一流展馆
- 2023版思想道德与法治专题2 领悟人生真谛 把握人生方向 第3讲 创造有意义的人生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