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福建省宁德一中高二(上)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_第1页
2023-2024学年福建省宁德一中高二(上)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_第2页
2023-2024学年福建省宁德一中高二(上)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_第3页
2023-2024学年福建省宁德一中高二(上)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_第4页
2023-2024学年福建省宁德一中高二(上)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3-2024学年福建省宁德一中高二(上)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一、基础知识(14分)1.(2分)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羞恶(wù)侮辱(wǔ)寒喧(xuān)运筹帷幄(chóu) B.呺然(xiāo)户牖(yǒu)给养(jǐ)长途跋涉(bá) C.庶人(shù)一篑(kuì)复辟(pì)名副其实(fù) D.缴获(jiǎo)寒噤(jìn)歼灭(jiān)千均雷霆(jūn)2.(2分)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君子喻于义(知晓,明白)吾为其无用而掊之(击破)虑而后能得(收获)譬之如医之攻(治疗) B.企者不立(踮起脚)恶得不禁恶而劝爱(劝阻)埏埴以为器(揉和)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求取) C.贼其君者也(伤害)请问其目(条目,细则)天下之乱物(纷乱之事)就有道而正焉(匡正) D.天下归仁焉(称赞,赞许)皆有怵惕恻隐之心(惊骇,恐惧)复众人之所过(重复)自伐者无功(夸耀)3.(2分)下列各项中的句子,不全包含古今异义现象的一项是()A.譬如平地虽至大夫之相乱家 B.小子何莫学夫《诗》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C.自见者不明民之从事 D.一日克己复礼跨者不行4.(2分)下列各组中文言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 B.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C.治天下可运之掌上请买其方百金 D.敏于事而慎于行自胜者强5.(2分)下列各组句子不全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若火之始然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 B.曰余食赘行当察乱自何起 C.其脆易泮故盗贼有亡 D.死而不亡者寿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6.(2分)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活用情况归类正确的一项是()①其坚不能自举也②虽父之不慈子③大学之道,在明明德④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⑤故亏父而自利⑥不贵难得之货⑦见贤思齐焉⑧故贼人以利其身⑨与越人水战A.①②/③⑥/④⑤/⑦/⑧⑨ B.①⑦/②③/④⑤/⑥/⑧/⑨ C.①⑦/②⑧/③⑥/④⑤/⑨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7.(2分)下列对课文中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长征胜利万岁》是一篇回忆长征胜利情景的回忆录。回忆录是关于一系列事件的记录,一般采用第一人称追述本人或他人过去的生活经历和社会生活。 B.开幕词是在重要会议或重大活动开始时,会议主持人或主要领导人讲话所用的文稿。它的主要特点是宣告性和引导性。 C.孟子,名轲,字子舆,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与孔子并称“孔孟”。最早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后人尊称他为“至圣”。 D.墨子主张“兼相爱,交相利”,人们不分贵贱,都要互爱互利,这样社会上就不会出现以强凌弱、以贵欺贱、以智诈愚的现象。这与孔子强调的“仁者爱人”思想是不一样的。二、现代文阅读(15分)8.(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诗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核心概念,出自孔子,其核心是“温柔敦厚”。历史地看,诗教是他为中华民族开创的一种诗歌教育传统,并深刻影响了中国诗歌的发展走向。诗教由“诗”和“教”组合而成,其意是以“诗”为“教”。在孔子看来,《诗经》所书写的内容、表达的情感和思想可以通过阐释而传播,以规范人们的思想与行为,通过人们的广泛参与实现对社会政治、伦理的建构。“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诗经》虽是情感表达的结晶,却具有“兴”“观”“群”“怨”等特点,能“事父”事君”,具有维系人际秩序的政治功能。不仅如此,在《论语•为政》里,孔子称《诗经》“思无邪”;在《论语•雍也》里,孔子认为“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所以,“不学《诗》无以言”。这些是孔子的《诗经》观,也是其诗教观。孔子之后的儒者,诸如孟子、荀子、郑玄、孔颖达、朱熹等,不断注疏、阐述并践行这些理念,在中国诗歌教育史、文化史上形成“诗教”这一源远流长的传统。所谓诗教传统,简言之,就是孔子以降,以《诗经》为底本,以孔子的《诗经》思想为原则,延续两千多年的教诗、传诗以言志的文化传播、生产机制,是在中国古代社会以儒家思想为正统、维系社会结构稳定的文化传统,其内容包括诗教实施主体、诗教原则、诗教方式、诗教目的,以及诗教性质等。诗教的实施主体由春秋战国以降两千多年里以儒者为主体的不同阶层成员构成,多数人默默无闻,也包括赫赫有名的经学大儒,诸如孔门弟子、孟子、荀子、孔安国、董仲舒、司马迁、毛苌、卫宏、郑玄、孔颖达、程颐、程颢、朱熹、王阳明、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戴震、康有为,等等。他们既是接受者,又是阐释者、传播者,其人生和思想构成了两千多年来诗教的重要内容。将“温柔敦厚”定位为诗教核心,要求以“义理”教化民众,一定程度上规范了中国社会的人格建构和诗歌发展。“温柔敦厚”“思无邪”“兴观群怨”“止乎礼义”、美刺讽谏等,是被历代儒者反复倡导的最重要的诗教原则。诗教是借《诗经》言志,其方式是赋诗、教诗和引诗。按萧华荣的解释,赋诗偶为新作,多为吟诵《诗经》中的篇章;教诗就是教授《诗经》,阐述《诗经》之义;引诗基本上是引用《诗经》中的诗句。赋诗、教诗、引诗就是以《诗经》为底本言说己志。孔子在《论语•泰伯》中曾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在《论语•子路》中说:“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可见,从起源上说,诗教就是要以礼义教人,规范人的言说,培育君子人格。诗教的本质就是政教。在先秦的政治外交生活中,人们往往以赋诗述政治目的,这在《诗大序》中表述得很清楚:“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诗教旨在维系社会伦理秩序,具有政治道德教化功能。张少康概括说:“孔子的文学思想以‘诗教’为核心,强调文学要为政治教化服务,认为文学是以仁义礼乐教化百姓的最好手段。”这种思想贯穿中国诗教史,不只是对《诗经》的阐释,其他种类的文学也渗透这种政教思想。特别是宋代以后,“温柔敦厚”说也用于文之教。杨时在《龟山集》中认为“为文要有温柔敦厚之气”,“文以载道”应运而生。朱自清甚至认为宋以后“‘文以载道’说不但代替了诗教,而且代替了六艺之教。”这种观点在某种程度上夸大了“文以载道”的覆盖面。不过,宋以后,诗教的含义确实泛化了,其“诗”不再仅仅指《诗经》,而是指包括《诗经》在内的所有诗歌作品,诗教的外延更为广大,凡是以诗歌作品为底本对人进行教育,传扬“温柔敦厚”“思无邪”等观念,以礼义规范人的言行维护政治伦理秩序,使社会机体得以有序运行的行为,都属于诗教。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诗教不断演变成为中国诗歌创作与传播的一大特点,并最终沉淀为中国诗歌和教育的重要传统。(摘编自方长安《中国诗教传统的现代转化及其当代传承》)材料二:传统诗教追求美善统一的原则延续到当代,有着调节自我、和谐身心的实用价值。当代诗教应重视诗的教化作用和对心灵的引导作用。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文精神及相关艺术遭受了巨大冲击,受到严重削弱。写作赋予了作者和读者张扬个性和人文精神的关怀。对普通读者而言,诗的治疗功能可能比诗的教化功能更为重要。诗疗功能也是诗的审美功能的重要体现。从某种意义上说,孔子诗教提出的“群”“怨”思想就是力图和谐人际关系、解决社会问题以及释放内心压力、净化心灵的审美实践。“群”是以温柔敦厚的诗教实现人与群体的和谐相处,达到宗法社会成员之间的政治联系和情感沟通。《诗经》作为教材,多以君臣、父子、夫妻、兄弟、亲朋等社会关系为主题,目的在于营造互敬互爱的理想社会。对当代诗教来说,除了依托校园打造诗教的第一课堂,还需要在社会上打造各类型的诗词文化活动、晚会以及相关网站等“软环境”,使普通群众(平民诗人)通过切磋诗艺加强交际,友好相处。(摘编自郭晨光《传统诗教美育思想及其对当代诗教的启示》)(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孔子非常重视《诗经》,称《诗经》“思无邪”,评价《诗经》“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B.诗教的核心是“温柔敦厚”,但是到了宋代以后,人们认为“温柔敦厚”已经过时,用“文以载道”取而代之。C.当代社会人文精神及相关艺术遭到严重削弱,需要发展诗教。要发展诗教,重点是营造诗教的“软环境”。D.美善统一是传统诗教的原则,这个原则对当代诗教仍具借鉴价值,当代诗教应发挥诗的教化、治疗的功能。(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如果没有历代儒者传承的赋诗、教诗、引诗等阐释、传播活动,就不可能形成“兴观群怨”等诗教原则。B.诗教本质是政教,即诗教担负着政治道德教化功能,以达成维护社会伦理秩序、培育君子人格等目的。C.随着时代更替,诗教含意泛化,“诗”指包括《诗经》在内的所有诗歌作品,“诗教”外延也因之扩大。D.孔子《诗》教提出的“群”“怨”思想,对于当下时代的人际和谐、社会和谐、个体减压等都有积极意义。(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对于《诗》的阐述,不属于诗教范畴的一项是A.《诗》依违讽谏,不指切事情,故云温柔敦厚是《诗》教也。B.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C.此一经以《诗》化民,虽用敦厚,能以义节之,欲使民虽敦厚不至于愚。D.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4)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行文脉络。三、古诗文阅读(51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1小题,20分)9.(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楚襄王为太子之时,质于齐。怀王薨,太子辞于齐王而归,齐王隘之:“予我东地五百里,乃归子。子不予我,不得归。”太子曰:“臣有傅,请追而问傅。”傅慎子曰:“献之地,所以为身也。爱地不送死父,不义。臣故曰献之便。”太子入,致命齐王曰:“敬献地五百里。”齐王归楚太子。太子归,即位为王。齐使车五十乘,来取东地于楚。王令群臣献计。上柱国子良入见,曰:“王不可不与也!王身出玉声,许强万乘之齐而不与,则不信,后不可以约结诸侯。”子良出,昭常入见,曰:“不可与也。万乘者,以地大为万乘。今去东地五百里,是去东国之半也,有万乘之号而无千乘之用也,不可。常请守之。”昭常出,景鲤入见,曰:“不可与也。虽然,王身出玉声,许万乘之强齐也,而不与,负不义天下。楚亦不能独守,臣请西索救于秦。”王乃遣子良北献地于齐立昭常为大司马使守东地又遣景鲤西索救于秦子良至齐,齐使人以甲受东地。昭常应齐使曰:“我典主东地,且与死生。”齐王谓子良曰:“大夫来献地,今常守之,何如?”子良曰:“臣身受命弊邑之王,是常矫也。王攻之。”齐王大兴兵伐昭常。未涉疆,秦以五十万临齐右壤。曰:“夫隘楚太子弗出,不仁;又欲夺之东地五百里,不义。其缩甲则可不然则愿待战。”齐王恐焉,乃请子良南道楚,西使秦,解齐患。士卒不用,东地复全。(节选自《战国策•楚策二》)材料二:秦人留之(楚怀王),楚大臣患之,乃相与谋曰:“吾王在秦不得还,要以割地,而太子为质于齐;齐、秦合谋,则楚无国矣。”欲立王子之在国者。昭雎曰:“王与太子俱困于诸侯,今又倍王命而立其庶子,不宜!”乃诈赴于齐。齐得王召群臣谋之,或曰:“不若留太子以求楚之淮北。”齐相曰:“不可。郢中立王,是吾抱空质而行不义于天下也。”其人曰:“不然。郢中立王,因与其新王市,予我下东国,吾为王杀太子。不然,将与三国共立之。”齐王卒用其相计而归楚太子。(节选自《资治通鉴》,有删改)(1)材料一画波浪线部分需要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王乃遣/子良北献地于齐立昭常为大司马/使守东地又遣景鲤西索/救于秦B.王乃遣子良北献地于齐/立昭常为大司马使守东地/又遣景鲤西索救于秦C.王乃遣子良北献地于齐/立昭常为大司马/使守东地/又遣景鲤西索救于秦D.王乃遣/子良北献地于齐立昭常/为大司马使守东地/又遣景鲤西索救于秦(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A.与,意指给,给予,同《六国论》“与嬴而不助五国也”的“与”字含义相同。B.玉声,似玉相击之声,引申为美妙的声音。这里是对楚襄王言语的敬称。C.“乃归子”的“归”指让……回去,与《烛之武退秦师》“若亡郑有益于君”的“亡”字用法相同。D.倍,指违背。跟《鸿门宴》“愿臣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中的“倍”字含义相同。(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楚怀王死后,在齐国做人质的楚国太子向齐王请辞回楚国,但齐王阻挠,提出放归条件,楚太子采纳了慎子的建议,答应了齐王的条件。B.楚太子回国继位,齐王派使臣来索取土地,楚襄王不愿献地,向群臣问计,集思广益,最后解除了危机,说明楚襄王善纳言。C.子良告诉齐王此行受王命来献地。昭常假托王命驻守献地。秦军压境并指责齐国行为不当,告知若不收兵就和齐军决战。最终楚国不战保全东地。D.材料一表述齐王放归楚太子是因楚太子答应献地给齐国。材料二表述齐王放归楚太子是因为怕空有人质,还在天下落下个不义之名。(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献之地,所以为身也。爱地不送死父,不义。②郢中立王,因与其新王市,予我下东国,吾为王杀太子。(5)楚襄王不愿献地给齐王,向子良、昭常、景鲤三人问计,三人在割让东地的问题上有何不同意见?请简要说明。(二)文言文阅读(本题共1小题,15分)10.(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孔子游乎淄帷之林,休坐乎杏坛之上。弟子读书,孔子弦歌鼓琴。奏曲未半,有渔父者,下船而来,须眉交白,被发揄袂,行原以上,距陆而止,左手据膝,右手持颐以听。曲终而招子贡、子路二人俱对。客指孔子曰:“彼何为者也?”子路对曰:“鲁之君子也。”客问其族。子路对曰:“族孔氏。”客曰:“孔氏者何治也?”子路未应,子贡对曰:“孔氏者,性服忠信,身行仁义,饰礼乐,选人伦。上以忠于世主,下以化于齐民,将以利天下,此孔氏之所治也。”又问曰:“有土之君与?”子贡曰:“非也。”“侯王之佐与?”子贡曰:“非也。”客乃笑而行,还言曰:“仁则仁矣,恐不免其身。苦心劳形以危其真。呜呼!远哉其分于道也。”子贡还,报孔子。孔子推琴而起,曰:“其圣人与!”乃下求之,至于泽畔,方将杖拏而引其船,顾见孔子,还乡而立。孔子反走,再拜而进。客曰:“子将何求?”孔子曰:“曩者先生有绪言而去,丘不肖,未知所谓,窃待于下风,幸闻咳唾之音,以卒相丘也。”客曰:“嘻!甚矣,子之好学也!”孔子再拜而起,曰:“丘少而修学,以至于今,六十九岁矣,无所得闻至教,敢不虚心!”客曰:“同类相从同声相应固天之理也吾请释吾之所有而经子之所以子之所以者人事也天子诸侯大夫庶人,此四者自正,治之美也;四者离位而乱莫大焉。官治其职,人忧其事,乃无所陵。故田荒室露,衣食不足,征赋不属,妻妾不和,长少无序,庶人之忧也;能不胜任,官事不治,行不清白,群下荒怠,功美不有,爵禄不持,大夫之忧也;廷无忠臣,国家昏乱,工技不巧,贡职不美,春秋后伦,不顺天子,诸侯之忧也;阴阳不和,寒暑不时,以伤庶物,诸侯暴乱,擅相攘伐,以残民人,礼乐不节,财用穷匮,人伦不伤,百姓淫乱,天子有司之忧也。今子既上无君侯有司之势,而下无大臣职事之官,而擅饰礼乐,选人伦,以化齐民,不泰多事乎?”(选自《庄子•杂篇•渔父》,有删改)(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同类相从/同声相应/固天之理也/吾请释吾之/所有而经子之/所以子之所以者/人事也/B.同类相从/同声相应/固天之理也/吾请释吾之所有而经子之/所以子之所以者/人事也/C.同类相从同声/相应固天之理也/吾请释吾之所有而经子之所以/子之所以者/人事也/D.同类相从/同声相应/固天之理也/吾请释吾之所有而经子之所以/子之所以者/人事也/(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杏坛,实际是指“孔子讲学的地方”,现在也多指教书授人的地方。B.庶人,泛指无官爵的平民百姓。周代统治者居住在国中(城内)及国郊,称为国人。国人中的上层为卿、大夫、士,下层为庶人。C.诸侯,是古代中央政权所分的各国国君的统称。周代分公、侯、伯、子、男五等,汉朝分王、侯两等。周制,诸侯名义上需服从王室的政令,向王室朝贡、述职、服役,以及出兵勤王等。汉时诸侯国由皇帝派相或长吏治理,王、侯仅食赋税。D.有司,在古代有两个意思:一个指主管某部门的官吏,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故称有司;另一个意思是泛指官吏。文中是第二个意思。(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通过孔子和渔父的直接对话,阐述了人应以闲适的心情去自然生活,摆正自己的位置,不要超越自己的本分。B.本文通过渔父对孔子的批评,指斥儒家的思想,并借此阐述了“持守其真”、还归自然的主张。C.本文通过渔父对孔子的批评,批评孔子“性服忠信,身行仁义,饰礼乐,选人伦”,是“苦心劳形以危其真”。D.本文写渔父见孔子后直接批评他“擅饰礼乐,选人伦,以化齐民,不泰多事乎?”即不在其位而谋其政。(4)下列对文中第四段划线句部分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刚才先生带着情绪说完就走,我没有才能,不能了解您话的意思,我恭敬地在这儿等着,幸亏能听到您的一些话,来帮助我。B.刚才先生带着情绪说完就走,我品行不好,不能了解您话的意思,我恭敬地在这儿等着,希望能听到您的一些话,来帮助我。C.刚才先生的话还没说完,我品行不好,不能了解您话的意思,我恭敬地在这儿等着,幸亏能听到您的一些话,来帮助我。D.刚才先生的话还没说完,我没有才能,不能了解您话的意思,我恭敬地在这儿等着,希望能听到您的一些话,来帮助我。(5)下列对文中第五段划线句部分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天子、诸侯、大夫、庶人,这四种人若能改正自己,治理就很美好;四者若是离开本位而作乱,也不是什么大事。B.天子、诸侯、大夫、庶人,这四种人若能改正自己,就是完美的治道;四者若是离开本位便是最大的混乱。C.天子、诸侯、大夫、庶人,这四种人若能摆正自己的位置,就是完美的治道;四者若是离开本位,便是最大的混乱。D.天子、诸侯、大夫、庶人,这四种人若能摆正自己的位置,治理就很美好;四者若是离开本位而作乱,也不是什么大事。(三)古诗阅读11.(6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赤壁怀古苏辙新破荆州得水军,鼓行夏口气如云。千艘已共长江崄,百胜安知赤壁焚。觜距①方强要一斗,君臣已定势三分。古来伐国须观衅②,意突成功所未闻。【注】①觜(zuǐ)距:鸟类的嘴和爪,是争斗的工具。比喻战斗的武器。②观衅:窥伺敌人的间隙以便行动。(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所写之事与苏轼《赤壁赋》“破荆州,下江陵”所依据的历史事实基本相同。B.“安知赤壁焚”强调了曹军在赤壁的意外惨败,并与结句“未闻”形成呼应。C.前两联以描写为主,后两联以议论为主,具体分析了曹操赤壁之战失败的原因。D.该诗为怀古诗,从赤壁之战中引出教训,隐含对统治者贸然出兵讨伐西夏的批判。(2)下列对本诗与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对比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内容不同。聚焦的历史人物不一样。苏辙诗聚焦于曹操;苏轼词聚焦于周瑜。B.情感不同。苏辙诗从曹操的失败中得出结论,认为自古以来攻伐他国需要等待时机、准备充分,想要突然成功是不可能的;苏轼词借追忆周瑜的功业来抒发自己年华老去、功业未成的感慨。C.表达方式不同。苏辙诗以记叙、议论为主;苏轼词以描写、抒情为主。D.风格不同。苏辙诗朴实无华,理性客观;苏轼词婉约低沉。(四)名篇名句默写(10分)12.(10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在《<论语>十二章》中,曾子认为读书人应该志向远大,任重而道远,具体表现为“”和“”。(2)《大学之道》中的“”说明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而“”是说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才能获得知识。(3)《老子》中认为了解别人的人是智慧的,了解自己的人是高明通达的两句是:“,。”(4)《五石之瓠》中对于“不龟手之药者”,不同的人“所用之异”:一种是“”,一种是“”。(5)是集义所生者,。,则馁矣(《孟子•公孙丑上》)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13.(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冬不穿白,夏不穿黑”,这是人们从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你知道它包含的科学道理吗?我们生活的自然环境,五光十色,美丽动人,有红色的花,绿色的草,蓝色的天空……各种物体都具有各自的色彩。可是,这些艳丽的颜色,①_____。这说明只有在阳光的照射下,物体才呈现出色。那么,②______,各种物体会有不同的颜色呢?我们知道,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青、蓝、紫等多种色光混合而成的。只有被物体反射的光线,才能看到。某种物体具有什么样的颜色,在我们看来,它就能反射什么颜色的光。白色的东西能够反射所有颜色的光线,因此看起来就是白色的;而黑色的东西却能吸收所有颜色的光线,没有光线反射回来,所以看起来就是黑色的了。太阳不仅给人们送来光明,③______。对于辐射热来说,黑色也是只吸收,不反射,而白色正好相反。因此,夏天人们都喜欢穿浅色衣服,像白色、灰色、浅蓝、淡黄等,这些颜色能把大量的光线和辐射热反射掉,使人感到凉爽;冬季穿黑色和深蓝色的衣服最好,它们能够大量地吸收光和辐射热,人自然就感到暖和了。(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为“我们生活的自然环境五光十色,各种物体都具有各自的色彩”,从语意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句表达效果更好?请简要说明。(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二)14.(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答题。千百年流传下来的“正音”,如今要被“别字”______地取而代之?专家们陈述如此“修正”的理由,“就比如说‘确凿’的‘凿(záo)’字,大家都这样读,读着读着就成了‘对的’。”这让大家愈发不淡定了。语言文字从来都是变动不居、与时俱进的,当然不能______,全依祖宗,一字不能易。否则,我们“也许”仍在之乎者也和繁体字中呢喃沉浮呢!然而“一个国家文化的魅力,一个民族的凝聚力主要通过语言传递和表达。”规范使用语言文字,代表着国家尊严和文化传承,兹事体大。如果少了_______的敬畏之心,在改动时随意性太强,会带来简单粗暴、杂乱混淆甚至人文历史的断裂。()但这并不是说,祖先魂魄所依的皇皇汉字,就一定要向“错误的大多数”屈服。像“远上寒山石径斜(xiá)”,这样的名句,几乎是每一代小朋友开蒙必读,这个读音不仅合辙押韵且_______.倘若改成“xié”,便让晚唐七绝圣手杜牧陷入不会“押韵”的宭境。久而久之,我们的后人还怎么体会唐诗的铿锵优雅、宋词的婉转清丽?怎么告诉孩子某处读音的别扭该由谁来负责?兹事体大,且请广开视听,慎之又慎。(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堂而皇之抱残守缺诚惶诚恐浑然天成B.冠冕堂皇食古不化战战兢兢浑然天成C.堂而皇之食古不化诚惶诚恐水乳交融D.冠冕堂皇抱残守缺战战兢兢水乳交融(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标点使用有误,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一个国家文化的魅力、一个民族的凝聚力主要通过语言传递和表达。”B.“对于一个国家文化的魅力、一个民族的凝聚力主要通过语言表达和传递。C.“一个国家文化的魅力、一个民族的凝聚力主要通过语言表达和传递。D.“一个国家文化的魅力、一个民族的凝聚力主要通过语言表达和传递”。(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语言文字的改革,要兼顾历史流变、地域融合,要尊重约定俗成,也要注意外来语言的转化吸收。B.语言文字的发展,要兼顾历史流变、地域融合,要注意外来语言的吸收转化,也要尊重约定俗成。C.语言文字的改革,要兼顾历史流变、地域融合,要注意外来语言的吸收转化,也要尊重约定俗成。D.语言文字的发展,要兼顾历史流变、地域融合,要尊重约定俗成,也要注意外来语言的吸收转化。

2023-2024学年福建省宁德一中高二(上)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基础知识(14分)1.(2分)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羞恶(wù)侮辱(wǔ)寒喧(xuān)运筹帷幄(chóu) B.呺然(xiāo)户牖(yǒu)给养(jǐ)长途跋涉(bá) C.庶人(shù)一篑(kuì)复辟(pì)名副其实(fù) D.缴获(jiǎo)寒噤(jìn)歼灭(jiān)千均雷霆(jūn)【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和字形的判断能力。答题时要有一定的知识积累,结合各个选项词语进行比对,尤其要注意多音字和形近字,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解答】A.“寒喧”的“喧”应写作“暄”。B.正确。C.“复辟”的“辟”应读作“bì”。D.“千均雷霆”的“均”应写作“钧”。故选B。2.(2分)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君子喻于义(知晓,明白)吾为其无用而掊之(击破)虑而后能得(收获)譬之如医之攻(治疗) B.企者不立(踮起脚)恶得不禁恶而劝爱(劝阻)埏埴以为器(揉和)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求取) C.贼其君者也(伤害)请问其目(条目,细则)天下之乱物(纷乱之事)就有道而正焉(匡正) D.天下归仁焉(称赞,赞许)皆有怵惕恻隐之心(惊骇,恐惧)复众人之所过(重复)自伐者无功(夸耀)【分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应明确要求,结合具体的语境,运用语法知识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作出正确的选择。【解答】A.得:处事合宜。句意:君子知晓的是义/我认为它没有用处,就把它击破了/思虑精详才能处事合宜/这就像医生治疗人的疾病一样。B.劝:鼓励。句意:踮起脚的人不能久立/怎么不禁绝仇恨而鼓励亲爱呢/和泥制作陶器/不是为着要在同乡朋友中间博取名誉。C.正确。句意:就是伤害他的君主的人/请问行仁德的具体条目/天下各种纷乱之事/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D.复:弥补,补救。句意:天下人就会称赞你是个仁人了/都有惊骇、哀痛、怜悯(别人的不幸)的心情/补救众人所犯的过错/自我夸耀的人不能建功。故选C。3.(2分)下列各项中的句子,不全包含古今异义现象的一项是()A.譬如平地虽至大夫之相乱家 B.小子何莫学夫《诗》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C.自见者不明民之从事 D.一日克己复礼跨者不行【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今异义词的掌握能力。答题时要读懂题干中的各个句子,判断各句是否有古今异义词,然后作出正确的选择。【解答】A.平地:古义,填平洼地;今义,平坦的土地/家:古义,卿大夫的封地;今义,家庭,家庭的住址。句意:比如填平洼地/即使是大夫互相侵扰其家。B.小子:古义,老师对学生的称呼;今义,年幼的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不包含古今异义现象。句意:学生们为什么不学习《诗》呢?/一律都把修身当做根本。C.不明:古义,不能显明;今义,不明亮,不清楚,不懂/从事:古义,做事;今义,投身到事业中。句意:自我表现的人不能显明/人们做事情。D.一日:古义,一旦;今义,一天/不行:古义,行走不稳;今义,不可以。句意:一旦做到克制自己而言行符合礼的规范/迈起大步想走得快,反而行走不稳。故选:B。4.(2分)下列各组中文言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 B.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C.治天下可运之掌上请买其方百金 D.敏于事而慎于行自胜者强【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式的判断能力。答题时要读懂每个句子的含义,正确判断文言句式。【解答】A.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宋人”/判断句,“者也”表判断。译文:有一个善于制作防止皮肤冻裂的药的宋国人/圣人是以治理天下为职业的人。B.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见不贤而内省自也”/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合抱之木,于毫末生”。译文:见到一个不如自己的人,就要在内心反省自己/粗壮的树木是从幼苗成长壮大起来的。C.都为省略句,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治天下可(于)掌上运之”/“请(以)百金买其方”。译文:治理天下就会像在手掌心里运转小物件一样容易/请求用百金买下他的药方。D.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于事敏而于行慎”/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胜自者强”。译文: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小心谨慎/自己能战胜自己,才是真正的强者。故选:C。5.(2分)下列各组句子不全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若火之始然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 B.曰余食赘行当察乱自何起 C.其脆易泮故盗贼有亡 D.死而不亡者寿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通假字的掌握能力。答题时要读懂各个选项的句子,确定有没有使用通假字。【解答】A.“然”,同“燃”,燃烧;“内”,同“纳”,结交。句意:像火开始燃烧。/这不是因为要想去结交这孩子的父母。B.“行”,同“形”,形体;“当”,同“尝”,尝试。句意:就叫作剩饭、赘瘤。/尝试考察混乱从哪里产生。C.“泮”,同“判”,分离;“有”,同“又”;“亡”,同“无”,没有。句意:事物脆弱的时候容易分离。/所以盗贼又没有了。D.“龟”,同“皲”,皮肤冻裂。句意:死而不朽的人就是长寿。/宋国有善于制作防治手冻裂的药物的人。故选:D。6.(2分)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活用情况归类正确的一项是()①其坚不能自举也②虽父之不慈子③大学之道,在明明德④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⑤故亏父而自利⑥不贵难得之货⑦见贤思齐焉⑧故贼人以利其身⑨与越人水战A.①②/③⑥/④⑤/⑦/⑧⑨ B.①⑦/②③/④⑤/⑥/⑧/⑨ C.①⑦/②⑧/③⑥/④⑤/⑨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词类活用的分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词语所在的句子,结合语境分析其用法和含义。【解答】①坚:形容词作名词;坚固的程度。译文:它的坚固程度却承受不了水的压力。②慈:形容词作动词,慈爱。译文:纵使父亲不慈爱儿子。③明:形容词作动词,显明译文:大学的宗旨在于显明光明正大的品德。④齐:形容词使动用法,使……整齐有序。译文: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使自己的家庭和家族整齐有序。⑤亏:形容词作使动用法,使……受损。译文:所以使父亲受损却利于自己。⑥贵: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贵。译文:不把稀有的东西看得珍贵。⑦贤:形容词作名词;贤能的人。译文:见到有德行的人就要向他学习,让自己的行为向他看齐。⑧贼:名词作动词,伤害。译文:所以残害他人以求对自己有利。⑨水:名词作状语,在水上。译文:与越人在水上作战。综上可知,①⑦形容词作名词,②③形容词作动词,④⑤形容词使动用法,⑥形容词意动用法,⑧名词作动词,⑨名词作状语。故选:B。7.(2分)下列对课文中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长征胜利万岁》是一篇回忆长征胜利情景的回忆录。回忆录是关于一系列事件的记录,一般采用第一人称追述本人或他人过去的生活经历和社会生活。 B.开幕词是在重要会议或重大活动开始时,会议主持人或主要领导人讲话所用的文稿。它的主要特点是宣告性和引导性。 C.孟子,名轲,字子舆,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与孔子并称“孔孟”。最早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后人尊称他为“至圣”。 D.墨子主张“兼相爱,交相利”,人们不分贵贱,都要互爱互利,这样社会上就不会出现以强凌弱、以贵欺贱、以智诈愚的现象。这与孔子强调的“仁者爱人”思想是不一样的。【分析】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化常识的能力。解答时,要明确相关的文化常识知识,再判断选择。【解答】C.“后人尊称他为‘至圣’”错。孟子,被后人尊称为“亚圣”。故选:C。二、现代文阅读(15分)8.(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诗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核心概念,出自孔子,其核心是“温柔敦厚”。历史地看,诗教是他为中华民族开创的一种诗歌教育传统,并深刻影响了中国诗歌的发展走向。诗教由“诗”和“教”组合而成,其意是以“诗”为“教”。在孔子看来,《诗经》所书写的内容、表达的情感和思想可以通过阐释而传播,以规范人们的思想与行为,通过人们的广泛参与实现对社会政治、伦理的建构。“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诗经》虽是情感表达的结晶,却具有“兴”“观”“群”“怨”等特点,能“事父”事君”,具有维系人际秩序的政治功能。不仅如此,在《论语•为政》里,孔子称《诗经》“思无邪”;在《论语•雍也》里,孔子认为“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所以,“不学《诗》无以言”。这些是孔子的《诗经》观,也是其诗教观。孔子之后的儒者,诸如孟子、荀子、郑玄、孔颖达、朱熹等,不断注疏、阐述并践行这些理念,在中国诗歌教育史、文化史上形成“诗教”这一源远流长的传统。所谓诗教传统,简言之,就是孔子以降,以《诗经》为底本,以孔子的《诗经》思想为原则,延续两千多年的教诗、传诗以言志的文化传播、生产机制,是在中国古代社会以儒家思想为正统、维系社会结构稳定的文化传统,其内容包括诗教实施主体、诗教原则、诗教方式、诗教目的,以及诗教性质等。诗教的实施主体由春秋战国以降两千多年里以儒者为主体的不同阶层成员构成,多数人默默无闻,也包括赫赫有名的经学大儒,诸如孔门弟子、孟子、荀子、孔安国、董仲舒、司马迁、毛苌、卫宏、郑玄、孔颖达、程颐、程颢、朱熹、王阳明、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戴震、康有为,等等。他们既是接受者,又是阐释者、传播者,其人生和思想构成了两千多年来诗教的重要内容。将“温柔敦厚”定位为诗教核心,要求以“义理”教化民众,一定程度上规范了中国社会的人格建构和诗歌发展。“温柔敦厚”“思无邪”“兴观群怨”“止乎礼义”、美刺讽谏等,是被历代儒者反复倡导的最重要的诗教原则。诗教是借《诗经》言志,其方式是赋诗、教诗和引诗。按萧华荣的解释,赋诗偶为新作,多为吟诵《诗经》中的篇章;教诗就是教授《诗经》,阐述《诗经》之义;引诗基本上是引用《诗经》中的诗句。赋诗、教诗、引诗就是以《诗经》为底本言说己志。孔子在《论语•泰伯》中曾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在《论语•子路》中说:“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可见,从起源上说,诗教就是要以礼义教人,规范人的言说,培育君子人格。诗教的本质就是政教。在先秦的政治外交生活中,人们往往以赋诗述政治目的,这在《诗大序》中表述得很清楚:“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诗教旨在维系社会伦理秩序,具有政治道德教化功能。张少康概括说:“孔子的文学思想以‘诗教’为核心,强调文学要为政治教化服务,认为文学是以仁义礼乐教化百姓的最好手段。”这种思想贯穿中国诗教史,不只是对《诗经》的阐释,其他种类的文学也渗透这种政教思想。特别是宋代以后,“温柔敦厚”说也用于文之教。杨时在《龟山集》中认为“为文要有温柔敦厚之气”,“文以载道”应运而生。朱自清甚至认为宋以后“‘文以载道’说不但代替了诗教,而且代替了六艺之教。”这种观点在某种程度上夸大了“文以载道”的覆盖面。不过,宋以后,诗教的含义确实泛化了,其“诗”不再仅仅指《诗经》,而是指包括《诗经》在内的所有诗歌作品,诗教的外延更为广大,凡是以诗歌作品为底本对人进行教育,传扬“温柔敦厚”“思无邪”等观念,以礼义规范人的言行维护政治伦理秩序,使社会机体得以有序运行的行为,都属于诗教。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诗教不断演变成为中国诗歌创作与传播的一大特点,并最终沉淀为中国诗歌和教育的重要传统。(摘编自方长安《中国诗教传统的现代转化及其当代传承》)材料二:传统诗教追求美善统一的原则延续到当代,有着调节自我、和谐身心的实用价值。当代诗教应重视诗的教化作用和对心灵的引导作用。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文精神及相关艺术遭受了巨大冲击,受到严重削弱。写作赋予了作者和读者张扬个性和人文精神的关怀。对普通读者而言,诗的治疗功能可能比诗的教化功能更为重要。诗疗功能也是诗的审美功能的重要体现。从某种意义上说,孔子诗教提出的“群”“怨”思想就是力图和谐人际关系、解决社会问题以及释放内心压力、净化心灵的审美实践。“群”是以温柔敦厚的诗教实现人与群体的和谐相处,达到宗法社会成员之间的政治联系和情感沟通。《诗经》作为教材,多以君臣、父子、夫妻、兄弟、亲朋等社会关系为主题,目的在于营造互敬互爱的理想社会。对当代诗教来说,除了依托校园打造诗教的第一课堂,还需要在社会上打造各类型的诗词文化活动、晚会以及相关网站等“软环境”,使普通群众(平民诗人)通过切磋诗艺加强交际,友好相处。(摘编自郭晨光《传统诗教美育思想及其对当代诗教的启示》)(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DA.孔子非常重视《诗经》,称《诗经》“思无邪”,评价《诗经》“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B.诗教的核心是“温柔敦厚”,但是到了宋代以后,人们认为“温柔敦厚”已经过时,用“文以载道”取而代之。C.当代社会人文精神及相关艺术遭到严重削弱,需要发展诗教。要发展诗教,重点是营造诗教的“软环境”。D.美善统一是传统诗教的原则,这个原则对当代诗教仍具借鉴价值,当代诗教应发挥诗的教化、治疗的功能。(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CA.如果没有历代儒者传承的赋诗、教诗、引诗等阐释、传播活动,就不可能形成“兴观群怨”等诗教原则。B.诗教本质是政教,即诗教担负着政治道德教化功能,以达成维护社会伦理秩序、培育君子人格等目的。C.随着时代更替,诗教含意泛化,“诗”指包括《诗经》在内的所有诗歌作品,“诗教”外延也因之扩大。D.孔子《诗》教提出的“群”“怨”思想,对于当下时代的人际和谐、社会和谐、个体减压等都有积极意义。(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对于《诗》的阐述,不属于诗教范畴的一项是BA.《诗》依违讽谏,不指切事情,故云温柔敦厚是《诗》教也。B.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C.此一经以《诗》化民,虽用敦厚,能以义节之,欲使民虽敦厚不至于愚。D.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4)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行文脉络。【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理解和分析材料相关内容,做好选项和文章内容的比对,确认正确选项。(2)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的差别。(3)本题考查根据材料信息进行理解推断的能力。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理解和分析材料内容,做好选项和文章内容的比对,确认正确选项。(4)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梳理行文思路的能力。行文思路题先进行分层,然后按照先写了什么,接着写了什么,然后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的顺序进行答题即可。【解答】(1)A.“评价《诗经》‘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错。材料一原文是“在《论语•雍也》里,孔子认为‘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是孔子对于“文”“质”的观点,不是评价《诗经》的。B.“人们认为‘温柔敦厚’已经过时”错。材料一原文是“特别是宋代以后,‘温柔敦厚’说也用于文之教。杨时在《龟山集》中认为‘为文要有温柔敦厚之气’,‘文以载道’应运而生”,可见并不是“温柔敦厚”过时,而是有了新的发展。C.“需要发展诗教”错,材料二原文说“对普通读者而言,诗的治疗功能可能比诗的教化功能更为重要”;“重点是营造诗教的‘软环境’”错,材料二原文说“诗教的第一课堂,还需要在社会上打造各类型的诗词文化活动、晚会以及相关网站等‘软环境’”,“还需要”不同于“重点”。故选D。(2)C.“因之”强加因果。原文是“宋以后,诗教的含义确实泛化了,其‘诗’不再仅仅指《诗经》,而是指包括《诗经》在内的所有诗歌作品,诗教的外延更为广大”,可见两者没有因果关系。故选C。(3)材料一中有“从起源上说,诗教就是要以礼义教人,规范人的言说,培育君子人格”“诗教旨在维系社会伦理秩序,具有政治道德教化功能”。A.是诗教方式特点,具有和谐人际关系的作用,属于诗教的范畴。B.是阐述“诗'的形成来源,不属于诗教范畴。C.是对百姓的教化功能,属于诗教的范畴。D.是对社会风俗、人际关系的教化功能,属于诗教的范畴。故选B。(4)文章首先提出“诗教”的概念、出处、核心和意义,“‘诗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核心概念,出自孔子,其核心是‘温柔敦厚’。历史地看,诗教是他为中华民族开创的一种诗歌教育传统,并深刻影响了中国诗歌的发展走向”。接着阐述“诗教”观来源于孔子,“在孔子看来,《诗经》所书写的内容、表达的情感和思想可以通过阐释而传播,以规范人们的思想与行为,通过人们的广泛参与实现对社会政治、伦理的建构”;然后阐述“诗教”传统的形成,“孔子之后的儒者,诸如孟子、荀子、郑玄、孔颖达、朱熹等,不断注疏、阐述并践行这些理念,在中国诗歌教育史、文化史上形成“诗教”这一源远流长的传统”。接着论述“诗教”传统的定义及其内容、原则等,“所谓诗教传统,简言之,就是孔子以降,以《诗经》为底本,以孔子的《诗经》思想为原则,延续两千多年的教诗、传诗以言志的文化传播、生产机制”“其内容包括诗教实施主体、诗教原则、诗教方式、诗教目的,以及诗教性质等”“‘温柔敦厚’‘思无邪’‘兴观群怨’‘止乎礼义’、美刺讽谏等,是被历代儒者反复倡导的最重要的诗教原则”。接着论述诗教的本质就是政教,“从起源上说,诗教就是要以礼义教人,规范人的言说,培育君子人格。诗教的本质就是政教”“诗教旨在维系社会伦理秩序,具有政治道德教化功能”。最后论述宋代以后诗教传统的变化,“宋以后,诗教的含义确实泛化了,其“诗”不再仅仅指《诗经》,而是指包括《诗经》在内的所有诗歌作品,诗教的外延更为广大”。最后总结“诗教不断演变成为中国诗歌创作与传播的一大特点,并最终沉淀为中国诗歌和教育的重要传统”。答案:(1)D(2)C(3)B(4)文章先提出诗教的概念,指出其出处、核心和意义;接着从诗教观的来源,诗教传统的定义及其内容、原则等,诗教的本质等方面进行论述;最后总结诗教最终沉淀为中国诗歌和教育的重要传统。三、古诗文阅读(51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1小题,20分)9.(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楚襄王为太子之时,质于齐。怀王薨,太子辞于齐王而归,齐王隘之:“予我东地五百里,乃归子。子不予我,不得归。”太子曰:“臣有傅,请追而问傅。”傅慎子曰:“献之地,所以为身也。爱地不送死父,不义。臣故曰献之便。”太子入,致命齐王曰:“敬献地五百里。”齐王归楚太子。太子归,即位为王。齐使车五十乘,来取东地于楚。王令群臣献计。上柱国子良入见,曰:“王不可不与也!王身出玉声,许强万乘之齐而不与,则不信,后不可以约结诸侯。”子良出,昭常入见,曰:“不可与也。万乘者,以地大为万乘。今去东地五百里,是去东国之半也,有万乘之号而无千乘之用也,不可。常请守之。”昭常出,景鲤入见,曰:“不可与也。虽然,王身出玉声,许万乘之强齐也,而不与,负不义天下。楚亦不能独守,臣请西索救于秦。”王乃遣子良北献地于齐立昭常为大司马使守东地又遣景鲤西索救于秦子良至齐,齐使人以甲受东地。昭常应齐使曰:“我典主东地,且与死生。”齐王谓子良曰:“大夫来献地,今常守之,何如?”子良曰:“臣身受命弊邑之王,是常矫也。王攻之。”齐王大兴兵伐昭常。未涉疆,秦以五十万临齐右壤。曰:“夫隘楚太子弗出,不仁;又欲夺之东地五百里,不义。其缩甲则可不然则愿待战。”齐王恐焉,乃请子良南道楚,西使秦,解齐患。士卒不用,东地复全。(节选自《战国策•楚策二》)材料二:秦人留之(楚怀王),楚大臣患之,乃相与谋曰:“吾王在秦不得还,要以割地,而太子为质于齐;齐、秦合谋,则楚无国矣。”欲立王子之在国者。昭雎曰:“王与太子俱困于诸侯,今又倍王命而立其庶子,不宜!”乃诈赴于齐。齐得王召群臣谋之,或曰:“不若留太子以求楚之淮北。”齐相曰:“不可。郢中立王,是吾抱空质而行不义于天下也。”其人曰:“不然。郢中立王,因与其新王市,予我下东国,吾为王杀太子。不然,将与三国共立之。”齐王卒用其相计而归楚太子。(节选自《资治通鉴》,有删改)(1)材料一画波浪线部分需要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CA.王乃遣/子良北献地于齐立昭常为大司马/使守东地又遣景鲤西索/救于秦B.王乃遣子良北献地于齐/立昭常为大司马使守东地/又遣景鲤西索救于秦C.王乃遣子良北献地于齐/立昭常为大司马/使守东地/又遣景鲤西索救于秦D.王乃遣/子良北献地于齐立昭常/为大司马使守东地/又遣景鲤西索救于秦(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AA.与,意指给,给予,同《六国论》“与嬴而不助五国也”的“与”字含义相同。B.玉声,似玉相击之声,引申为美妙的声音。这里是对楚襄王言语的敬称。C.“乃归子”的“归”指让……回去,与《烛之武退秦师》“若亡郑有益于君”的“亡”字用法相同。D.倍,指违背。跟《鸿门宴》“愿臣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中的“倍”字含义相同。(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CA.楚怀王死后,在齐国做人质的楚国太子向齐王请辞回楚国,但齐王阻挠,提出放归条件,楚太子采纳了慎子的建议,答应了齐王的条件。B.楚太子回国继位,齐王派使臣来索取土地,楚襄王不愿献地,向群臣问计,集思广益,最后解除了危机,说明楚襄王善纳言。C.子良告诉齐王此行受王命来献地。昭常假托王命驻守献地。秦军压境并指责齐国行为不当,告知若不收兵就和齐军决战。最终楚国不战保全东地。D.材料一表述齐王放归楚太子是因楚太子答应献地给齐国。材料二表述齐王放归楚太子是因为怕空有人质,还在天下落下个不义之名。(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献之地,所以为身也。爱地不送死父,不义。②郢中立王,因与其新王市,予我下东国,吾为王杀太子。(5)楚襄王不愿献地给齐王,向子良、昭常、景鲤三人问计,三人在割让东地的问题上有何不同意见?请简要说明。【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要结合出处、语境,整体把握语句含意,从易入手,各个突破。(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化常识的能力。考生要根据课内的积累并结合语境,认真分析,进行判断。(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注意将选项和原文进行比较。(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抓住关键词,直译与意译相结合。(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此类题答题时,通读全文了解文章的内容,根据原题所问找到答题区间并对答题区间进行分析与归纳,最终概括出答案。【解答】(1)句意:楚王于是派子良到齐国去献地,又立昭常为大司马,让他守卫东地;还派遣景鲤去西边向秦国求救。“王乃遣子良北献地于齐”是状语后置句,结构完整,“于齐”是后置状语,应是“于齐献地”,所以“于齐”后应断开,可排除AD;“大司马”做动词“为”的宾语,结构完整,所以“大司马”后应断开;“使守东地”是“使之守东地”,“东地”做“守”宾语,单独成句,所以“守东地”后应断开,可排除B。故选:C。(2)A.“含义相同”错误。“与”,给、给予。/亲附、交好、结交。句意:大王不能不给啊。/跟秦国交好而不帮助其它五国。B.正确。C.正确。“归”,使动用法,让……回去。/使动用法,使……灭亡。句意:才让你回去。/假如使郑国灭亡对您有好处,D.正确。“倍”,都是违背的意思。句意:如今你们又违背大王的命令要立庶妻所生之子为王。/希望您全部告诉项王我不敢背叛项王的恩德。故选:A。(3)C.“昭常假托王命驻守献地”错。子良向齐王说昭常假托王命,这是托辞。故选:C。(4)①“所以”,用来……的、……的凭借;“爱”,吝惜;“爱地不送死父,不义”,判断句。译文:(您答应给齐国)割让东地五百里吧。土地是用来安身的,吝惜土地而不为父亲送葬,这是不道义的。②“因”,趁机、借机;“市”,做交易,做买卖;“为”,替、为了。译文:(如果)楚都(或郢中)另立一王,我们可以趁机和新王作交易,给我下东国,我替你杀死太子。(5)①由原文“上柱国子良入见,曰:‘王不可不与也!王身出玉声,许强万乘之齐而不与,则不信,后不可以约结诸侯’”可知,子良建议是要割地。原因是因为大王一字千金,若不讲信用,以后就很难与诸侯结盟。②由原文“昭常入见,曰:‘不可与也。万乘者,以地大为万乘。今去东地五百里,是去东国之半也,有万乘之号而无千乘之用也,不可。常请守之’”可知,昭常建议不能割地。万乘大国,就是因为地大广博。如果割掉东地五百里,是割掉东国的一半,楚国实力大减,并表示愿意去守卫东地。③由原文“景鲤入见,曰:‘不可与也。虽然,王身出玉声,许万乘之强齐也,而不与,负不义天下。楚亦不能独守,臣请西索救于秦’”可知,景鲤建议也不能割地。因为不能失信于天下,背负不义的名声,表示愿西行向秦国求救。答案:(1)C(2)A(3)C(4)①(您答应给齐国)割让东地五百里吧。土地是用来安身的,吝惜土地而不为父亲送葬,这是不道义的。②(如果)楚都(或郢中)另立一王,我们可以趁机和新王作交易,给我下东国,我替你杀死太子。(5)①子良建议要割地。若不讲信用,以后就很难与诸侯结盟。②昭常建议不能割地。如果割掉东地五百里,是割掉东国的一半,楚国实力大减,并表示愿意去守卫东地。③景鲤建议也不能割地。因为不能失信于天下,背负不义的名声,表示愿西行向秦国求救。参考译文:材料一:楚襄王做太子时,被送到齐国做人质。他父亲怀王死了,太子便向齐王告辞,要回楚国去,齐王不准许,说:“你要给我割让东地五百里,我才放你回去;否则,不放你回去。”太子说:“我有个师傅,让我找他问一问。”太子的师傅慎子说:“您答应给齐国割让东地五百里吧。土地是用来安身的,吝惜土地而不为父亲送葬,这是不道义的。我所以说献地对你有利。”太子便答复齐王,说:“我敬献出东地五百里。齐王这才放太子回国。太子回到楚国,即位当了楚王。齐王派车五十辆来,向楚国索取东地。楚王让群臣献计。上柱国子良入宫拜见楚王,说:“大王不能不给啊!大王金口玉言,答应了强大的齐国却又不给,就是不讲信用,以后就很难与诸侯结交了。”子良走后,昭常进见楚王,说:“不能给。所谓万乘大国,就是因为地大广博。如果现在割掉东地五百里,这是让掉了东国的一半啊,楚国就徒有万乘的虚名而无千乘的实力了,不能给。我愿意去守卫东地。”昭常出宫后,景鲤进见楚王,说:“不能给。虽说这样,但是大王金口玉言答应了强大的齐国,现在又不想给它,会在天下背负不义的名声,楚国又不能单独防守,我愿西行向秦国求救。”楚王于是派子良到齐国去献地,又立昭常为大司马,让他守卫东地;还派遣景鲤去西边向秦国求救。子良到了齐国,齐国派人带兵去接收东地。昭常回应齐国使臣说:“我负责防守东地,将与东地共生死。”齐王问子良:“大夫您来献地,现在昭常却在那里防守,怎么回事?”子良说:“我受敝国君主的派遣,一定是昭常假托楚王命令。大王可以去攻打他。”齐王调动大军讨伐昭常。齐军还未进入楚境,秦国已派大军五十万逼近齐国的西境。秦将说:“你们阻挠楚太子回国是不仁;又想抢夺楚国的东地五百里是不义。你们如果收兵则罢,不这样的话,我们就等着决战一场。”齐王害怕了,就请子良在南边到楚国,向西到秦国进行讲和,解救齐国的灾难。楚国不用一兵一卒就保全了东地。(节选自《战国策•楚策二》)材料二:秦国扣留了楚怀王,楚国大臣对此感到忧虑,互相商议说:“我们的君王扣在秦国回不来,被要胁割地,而太子又在齐国充当人质;如果齐国秦国一起算计我们,那楚国就完了。”便打算拥立一位在国内的王子继位为王。昭雎说:“大王和太子都身陷敌国,如今你们又违背大王的命令要立庶妻所生之子为王,这是不合适的。”于是楚国就诈称楚王薨,去齐国接太子归国。齐王召集群臣商议,有人建议:“不如扣下太子,以要挟楚国割让淮河以北之地。”齐相说:“不行。若楚国另立一王,这样,我们不仅空有人质,还在天下落下个不义之名。”那人又说:“不会,如果楚国另立一王,我们可以趁机和新王作交易,给我下东国,我替你杀死太子,不然的话,我们就联合三个国家立太子为楚王。”齐王最终采纳了国相的意思而放归楚太子回去。(节选自《资治通鉴》)(二)文言文阅读(本题共1小题,15分)10.(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孔子游乎淄帷之林,休坐乎杏坛之上。弟子读书,孔子弦歌鼓琴。奏曲未半,有渔父者,下船而来,须眉交白,被发揄袂,行原以上,距陆而止,左手据膝,右手持颐以听。曲终而招子贡、子路二人俱对。客指孔子曰:“彼何为者也?”子路对曰:“鲁之君子也。”客问其族。子路对曰:“族孔氏。”客曰:“孔氏者何治也?”子路未应,子贡对曰:“孔氏者,性服忠信,身行仁义,饰礼乐,选人伦。上以忠于世主,下以化于齐民,将以利天下,此孔氏之所治也。”又问曰:“有土之君与?”子贡曰:“非也。”“侯王之佐与?”子贡曰:“非也。”客乃笑而行,还言曰:“仁则仁矣,恐不免其身。苦心劳形以危其真。呜呼!远哉其分于道也。”子贡还,报孔子。孔子推琴而起,曰:“其圣人与!”乃下求之,至于泽畔,方将杖拏而引其船,顾见孔子,还乡而立。孔子反走,再拜而进。客曰:“子将何求?”孔子曰:“曩者先生有绪言而去,丘不肖,未知所谓,窃待于下风,幸闻咳唾之音,以卒相丘也。”客曰:“嘻!甚矣,子之好学也!”孔子再拜而起,曰:“丘少而修学,以至于今,六十九岁矣,无所得闻至教,敢不虚心!”客曰:“同类相从同声相应固天之理也吾请释吾之所有而经子之所以子之所以者人事也天子诸侯大夫庶人,此四者自正,治之美也;四者离位而乱莫大焉。官治其职,人忧其事,乃无所陵。故田荒室露,衣食不足,征赋不属,妻妾不和,长少无序,庶人之忧也;能不胜任,官事不治,行不清白,群下荒怠,功美不有,爵禄不持,大夫之忧也;廷无忠臣,国家昏乱,工技不巧,贡职不美,春秋后伦,不顺天子,诸侯之忧也;阴阳不和,寒暑不时,以伤庶物,诸侯暴乱,擅相攘伐,以残民人,礼乐不节,财用穷匮,人伦不伤,百姓淫乱,天子有司之忧也。今子既上无君侯有司之势,而下无大臣职事之官,而擅饰礼乐,选人伦,以化齐民,不泰多事乎?”(选自《庄子•杂篇•渔父》,有删改)(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DA.同类相从/同声相应/固天之理也/吾请释吾之/所有而经子之/所以子之所以者/人事也/B.同类相从/同声相应/固天之理也/吾请释吾之所有而经子之/所以子之所以者/人事也/C.同类相从同声/相应固天之理也/吾请释吾之所有而经子之所以/子之所以者/人事也/D.同类相从/同声相应/固天之理也/吾请释吾之所有而经子之所以/子之所以者/人事也/(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DA.杏坛,实际是指“孔子讲学的地方”,现在也多指教书授人的地方。B.庶人,泛指无官爵的平民百姓。周代统治者居住在国中(城内)及国郊,称为国人。国人中的上层为卿、大夫、士,下层为庶人。C.诸侯,是古代中央政权所分的各国国君的统称。周代分公、侯、伯、子、男五等,汉朝分王、侯两等。周制,诸侯名义上需服从王室的政令,向王室朝贡、述职、服役,以及出兵勤王等。汉时诸侯国由皇帝派相或长吏治理,王、侯仅食赋税。D.有司,在古代有两个意思:一个指主管某部门的官吏,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故称有司;另一个意思是泛指官吏。文中是第二个意思。(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A.本文通过孔子和渔父的直接对话,阐述了人应以闲适的心情去自然生活,摆正自己的位置,不要超越自己的本分。B.本文通过渔父对孔子的批评,指斥儒家的思想,并借此阐述了“持守其真”、还归自然的主张。C.本文通过渔父对孔子的批评,批评孔子“性服忠信,身行仁义,饰礼乐,选人伦”,是“苦心劳形以危其真”。D.本文写渔父见孔子后直接批评他“擅饰礼乐,选人伦,以化齐民,不泰多事乎?”即不在其位而谋其政。(4)下列对文中第四段划线句部分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DA.刚才先生带着情绪说完就走,我没有才能,不能了解您话的意思,我恭敬地在这儿等着,幸亏能听到您的一些话,来帮助我。B.刚才先生带着情绪说完就走,我品行不好,不能了解您话的意思,我恭敬地在这儿等着,希望能听到您的一些话,来帮助我。C.刚才先生的话还没说完,我品行不好,不能了解您话的意思,我恭敬地在这儿等着,幸亏能听到您的一些话,来帮助我。D.刚才先生的话还没说完,我没有才能,不能了解您话的意思,我恭敬地在这儿等着,希望能听到您的一些话,来帮助我。(5)下列对文中第五段划线句部分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CA.天子、诸侯、大夫、庶人,这四种人若能改正自己,治理就很美好;四者若是离开本位而作乱,也不是什么大事。B.天子、诸侯、大夫、庶人,这四种人若能改正自己,就是完美的治道;四者若是离开本位便是最大的混乱。C.天子、诸侯、大夫、庶人,这四种人若能摆正自己的位置,就是完美的治道;四者若是离开本位,便是最大的混乱。D.天子、诸侯、大夫、庶人,这四种人若能摆正自己的位置,治理就很美好;四者若是离开本位而作乱,也不是什么大事。【分析】(1)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能力。答题时要有一定的知识积累,结合语境进行理解,仔细比对各个选项的说法,作出正确的选择。(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通读文本,结合具体内容比对各个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4)本题考查学生对相关文言句子翻译的判断能力。要结合原文的语境进行翻译,注意关键词语和句式的准确翻译,作出正确的选择。(5)本题考查学生对相关文言句子翻译的判断能力。要结合原文的语境进行翻译,注意关键词语和句式的准确翻译,作出正确的选择。【解答】(1)句意:事物凡是同类,便都相随从。凡是同声,便相应和。这本来是自然的道理。我以我的见解来分析你所做的事。你所从事的是人事。“同类相从”“同声相应”为对称句,句子结构一致,应独立成句,故应在“同类相从”后停顿,可排除C;“吾请释吾之所有而经子之所以”,“吾”作主语,“经”作谓语,“子之所以”作宾语,意思是“你所做的事”,故应在“所以”后停顿,可排除AB。故选D。(2)D.“文中是第二个意思”错。文中的“有司”是第一个意思,指主管某部门的官吏。故选D。(3)C.“本文通过渔父对孔子的批评”错,应该是渔父跟孔子的弟子子路、子贡谈话。故选C。(4)“绪言”,已发而未尽的言论;“不肖”,不聪明,没有才能;“所谓”,所说的意思;“窃”,私下里;“待”,恭候。“幸”,希望。由“绪言”,已发而未尽的言论,可排除AB;由“不肖”,不聪明,没有才能;“幸”,希望,可排除C。故选D。(5)“自正”,摆正自己的位置;“治之美”,完美的治道;“乱莫大”,最大的混乱。由“自正”,摆正自己的位置,可排除AB;由“治之美”,完美的治道;“乱莫大”,最大的混乱,可排除D。故选C。答案:(1)D(2)D(3)C(4)D(5)C参考译文:孔子出游到了淄帷林里,坐在杏坛之上休息。他的学生们在读书,孔子在弹琴。曲子还没有奏到一半。有一个渔父,撑着船下来,他胡须和眉毛都白了,披着头发扬着袖子,下了船上岸,到了高地上停下来,左手按住膝,右手托着下颏倾听琴声。乐曲终了就招呼子贡和子路二人来到他面前。渔父指着孔子问:“他是干什么的?”子路回答说:“是鲁国的君子。”渔父问他的姓氏。子路说:“姓孔氏。”渔父问:“孔氏这个人从事什么事业?”子路没应声,子贡回答说:“孔氏这个人,性守忠信,实行仁义,修饰礼乐,序列人伦,对上效忠世主,对下则敦化平民,利于天下。这便是孔氏所从事的事业。”渔父又问:“他是有国土的君主吗?”子贡说:“不是。”渔父又问:“他是侯王的辅佐吗?”子贡说:“不是。”渔父笑着往回走,一边走一边说:“仁算是仁了,只是他自身免不了遭受祸患。只是劳身心来危害他的本性。唉,他离大道太远了!”子贡回来,报告孔子。孔子推开琴站起来,说:“这不是圣人吗?”便走下去找他,到了河岸,渔父正拿着船篙撑开船,回头看到了孔子,就转身与孔子对面站着。孔子恭敬地退行,又拜两次前行。客人问:“你有什么事?”孔子说:“刚才先生的话还没说完,我没有才能,不能了解您话的意思,我恭敬地在这儿等着,希望能听到您的一些话,来帮助我。”渔父说:“哎,你很爱学习呀!”孔子又一再行礼起身,说:“我从小便学习,到现在,已经有69年了,但还是没有听到过大道理,我又怎么敢不虚心呢?”渔父说:“事物凡是同类,便都相随从。凡是同声,便相应和。这本来是自然的道理。我以我的见解来分析你所做的事。你所从事的是人事。天子、诸侯、大夫、庶人,这四种人若能摆正自己位置(各尽其本分),就是完美的治道;四者若是离开本位便是最大的混乱。”官吏处理好各自的职权,人民安排好各自的事情,这就不会出现侵扰。所以田地荒芜居室破漏,衣服和食物不充足,赋税不能按时缴纳,妻子侍妾不能和睦,老少失去尊卑的序列,这是普通百姓的忧虑。能力不能胜任职守,本职的工作不能办好,行为不清白,属下玩忽怠惰,功业和美名全不具备,爵位和俸禄不能保持,这是大夫的忧虑。朝廷上没有忠臣,国家君王昏聩,都城的采邑混乱,工艺技术不精巧,敬献的贡品不好,朝觐时落在后面而失去伦次,不能顺和天子的心意,这是诸侯的忧虑。阴阳不和谐,寒暑变化不合时令,以致伤害万物的生长,诸侯发动武装骚乱,随意侵扰征战,以致残害百姓,礼乐不合节度,财物穷尽匮乏,人伦关系未能整顿,百姓道德败坏,这是天子和主管大臣的忧虑。如今你上无君侯主管官员的地位,并且下无大臣经办的官职,却擅自修治礼乐,排定人伦关系,从而教化百姓,不是太多事了吗!(三)古诗阅读11.(6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赤壁怀古苏辙新破荆州得水军,鼓行夏口气如云。千艘已共长江崄,百胜安知赤壁焚。觜距①方强要一斗,君臣已定势三分。古来伐国须观衅②,意突成功所未闻。【注】①觜(zuǐ)距:鸟类的嘴和爪,是争斗的工具。比喻战斗的武器。②观衅:窥伺敌人的间隙以便行动。(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A.首联所写之事与苏轼《赤壁赋》“破荆州,下江陵”所依据的历史事实基本相同。B.“安知赤壁焚”强调了曹军在赤壁的意外惨败,并与结句“未闻”形成呼应。C.前两联以描写为主,后两联以议论为主,具体分析了曹操赤壁之战失败的原因。D.该诗为怀古诗,从赤壁之战中引出教训,隐含对统治者贸然出兵讨伐西夏的批判。(2)下列对本诗与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对比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DA.内容不同。聚焦的历史人物不一样。苏辙诗聚焦于曹操;苏轼词聚焦于周瑜。B.情感不同。苏辙诗从曹操的失败中得出结论,认为自古以来攻伐他国需要等待时机、准备充分,想要突然成功是不可能的;苏轼词借追忆周瑜的功业来抒发自己年华老去、功业未成的感慨。C.表达方式不同。苏辙诗以记叙、议论为主;苏轼词以描写、抒情为主。D.风格不同。苏辙诗朴实无华,理性客观;苏轼词婉约低沉。【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诗歌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诗歌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诗歌的内容、情感、主题、意象、意境等进行分析概括。(2)本题考查学生对本诗与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对比鉴赏能力。解答时,既要对诗歌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诗歌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解答】(1)C.“前两联以描写为主”错。前两联是“新破荆州得水军,鼓行夏口气如云。千艘已共长江崄,百胜安知赤壁焚”,写曹操攻下荆州得到诸多水军,于是带领千艘战船到达赤壁准备与孙刘联军大战,结果没想到被一把大火烧了战船。这是记叙了曹操赤壁之战的情景,因此前两联以记叙为主。故选C。(2)D.“苏轼词婉约低沉”错。苏轼词应为雄浑豪放。故选D。答案:(1)C(2)D(四)名篇名句默写(10分)12.(10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在《<论语>十二章》中,曾子认为读书人应该志向远大,任重而道远,具体表现为“仁以为己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