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秋高中历史第三单元北魏孝文帝改革第2课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同步达标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1_第1页
2024秋高中历史第三单元北魏孝文帝改革第2课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同步达标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1_第2页
2024秋高中历史第三单元北魏孝文帝改革第2课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同步达标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1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1.北魏冯太后说:“立三长,则课(税)有常准,赋有恒分,苞荫之户可出,侥幸之人可止。”此制度的实施变更了北魏初期的社会现象是()A.豪强地主隐匿人口躲避赋役B.官吏没有俸禄吏治腐败C.鲜卑贵族排斥汉族地主参政D.鲜卑贵族拒绝移风易俗解析:北魏实行均田制,加强对天下田亩赋税的管理,主要针对的对象就是豪强地主隐瞒赋税,故A项正确;吏治腐败没有在材料中体现,故B项错误;排斥汉族地主没有反映,故C项错误;拒绝移风易俗看不出来,故D项错误。答案:A2.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中,对于加速鲜卑族封建化进程起确定作用的是()A.实行均田制 B.鲜卑族改穿汉族服装C.迁都洛阳 D.鲜卑族采纳汉族姓氏解析:依据所学学问可知,加速少数民族封建化的根本性措施应当从经济这个角度来考虑,北魏孝文帝实行均田令,有力地推动了鲜卑族封建化,A项正确;B、C、D三项都有利于加速鲜卑族封建化,但没有起到确定作用。答案:A3.孝文帝改革措施中,为改革的深化进行供应条件的是()A.整顿吏治 B.推行均田制C.迁都洛阳 D.提倡与汉族通婚解析:本题考查分析、理解实力。平城守旧势力强大,洛阳是中原政治、经济中心,迁都洛阳便于深化地学习汉族文化,推行改革。答案:C4.公元494年末,孝文帝禁止穿鲜卑服,要求鲜卑人穿汉人衣服;后来又规定改说汉语,改鲜卑姓为汉姓。孝文帝实行以上措施的根本目的是()A.摆脱鲜卑贵族的束缚 B.摒弃鲜卑族的陋俗C.学习汉族的先进文化 D.借汉化巩固统治解析:北魏孝文帝改革有利于加速民族融合,缓和阶级冲突,其根本目的在于巩固统治。故D项正确。答案:D5.北魏孝文帝改革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和持续注入了新的活力。下列评述正确的是()A.采纳均田制消退了土地兼并B.实行俸禄制,杜绝了官吏贪腐之门C.迁都洛阳,适应了游牧须要D.易姓改服促进了民族间的交往交融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北魏孝文帝改革意义的理解。A项错误,采纳均田制在肯定程度上抑制了土地兼并,而不能说是消退;B项错误,说法太过肯定;迁都洛阳适应了少数民族政权封建化的发展须要,C项错误。所以选D项。答案:D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太和)九年(公元485年),下诏均给天下民田:诸男夫十五以上,授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以供耕作……于是海内安之。——《魏书·食货志》材料二高祖初谋南迁,恐众心恋旧,乃示为大举,因以协定群情,外名南伐,其实迁也。旧人怀土,多所不愿,内惮南征,无敢言者,于是定都洛阳。——《魏书·李冲传》材料三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按:代,郡名,今山西省东北、河北省西北一带)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1)材料一反映了北魏孝文帝怎样的改革措施?其实行的前提是什么?有何主动作用?(2)材料二反映了哪一历史事务?材料中“高祖”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他实行了什么策略?反映了怎样的实质问题?(3)材料三中诏令提出了什么改革?从材料中找出这一改革的论据是什么,意图何在?解析:本题考查北魏孝文帝的改革。第(1)问第一小问结合材料概括,其次、三小问结合所学学问组织答案即可。第(2)问考查孝文帝迁都的目的、策略及反映的实质问题。第(3)问第一、二小问从材料中组织答案,第三小问须要结合所学组织答案。答案:(1)推行均田制。国家驾驭大量可供支配的无主荒地。有利于北方社会经济的复原和发展。(2)孝文帝迁都洛阳。目的是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限制。以南征为借口。反映了改革面临很大的阻力。(3)实行汉制,采纳汉姓。鲜卑族是黄帝的后代。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巩固北魏的统治。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北魏孝文帝的文化习俗改革是从婚俗改革起先的……拓跋贵族与汉族高门建立了广泛的姻亲关系……太和二十年改鲜卑复姓,在把宗族十姓改为汉姓的同时,还特殊规定十姓百世不通婚……颁行按汉族服饰制定的衣帽式样……禁止百官尤其是年纪在30岁以下的官员在朝廷中讲鲜卑语,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北语即鲜卑语,正音即汉族所讲语言)。——《中国全史》(1)概括材料中孝文帝的改革措施。(2)有人认为孝文帝的汉化政策使一个有近千年历史的纯粹的鲜卑族、鲜卑文化、鲜卑语言很快消亡。你同意这一观点吗?说明你的理由。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依据材料分析理解问题的实力。第(1)问要依据材料逐条概括。第(2)问属于开放性设问,言之有理即可。答案:(1)禁止鲜卑族十姓通婚,提倡与汉族通婚;改鲜卑姓为汉姓,改穿汉服;学说汉话。(2)①不同意。一个民族必需擅长学习先进民族的思想文化和生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