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管道穿(跨)越施工工艺规程2015_第1页
压力管道穿(跨)越施工工艺规程2015_第2页
压力管道穿(跨)越施工工艺规程2015_第3页
压力管道穿(跨)越施工工艺规程2015_第4页
压力管道穿(跨)越施工工艺规程2015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压力管道穿(跨)越施工工艺规程

注蒙夭字建级工程哧限才值公司

[2015-8-15

李锦

EW/LN/CB

编号:JSTY-GY-007受控状态:受控

压力管道穿(跨)越施工工艺规程

编制:王路

审核:李晓

批准:蔡明

2015-05-01发布2015-06-01实施

注蒙夭字建筑工程/限才值公司

目录

1适用范围......................................................1

2管道穿跨越施工前应具备的条件..................................1

3管道穿(跨)越的种类、方法及要求...............................1

4管道穿越施工及要求............................................2

顶管方法的选择条件.............................................3

5管道跨越施工及要求............................................8

6验收交工.....................................................11

管道穿(跨)越施工通用工艺规程

1适用范围

本工艺适用各种中低压管道的穿(跨越)工程的施工。本工艺中所涉及到的管沟开

挖、管道防腐、组装、焊接试验等施工内容可参照“燃气管道安装施工工艺”要求实施。

2管道穿跨越施工前应具备的条件

2.1.开工报告及各种审批手续已经齐全,已具备穿跨越施工的条件;

2.2穿跨越所用的管道防腐蚀处理已施工完毕,并经检测合格;

2.3设备机具已经具备,并摆放到位,具备使用条件;

2.4施工技术准备已经完备,已经进行了技术交底;

2.5穿跨越安全防范措施已经明确、落实:

2.5.1在沿车行道、人行道施工时,应在管沟沿线设置安全护栏,并应设置明显的警示

标志。

2.5.2在施工路段沿线,应设置夜间警示灯。

2.5.3在繁华路段和城市主要道路施工时,需采用封闭式施工方式。

2.5.4在交通不可中断的道路上施工,应有保证车辆、行人安全通行的措施,并应设有

专职负责安全的人员。

3管道穿(跨)越的种类、方法及要求

1、管道穿越施工

a埋地钢管敷设

b顶管施工

c水下敷设

d沉管与稳管施工:

e定向钻施工

2、管道跨越施工

a悬索、悬缆和斜拉与悬索组合式跨越管施工

b轻型托架式跨越管施工

c“n”形钢架管管道跨越施工、

d梁式管道跨越施工

e桁架式管道跨越施工

f单管拱式跨越施工

4管道穿越施工及要求

4.1埋地钢管施工

4.1.1埋地管道应在沟底标高和管基质量检查合格后,方可安装。

4.1.2穿越铁路、公路、河流及城市道路时,应减少管道环向焊缝的数量。

4.1.3管道焊接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旌工及验收规范》GB50235和《现

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6的有关规定执行。

4.1.4管道焊缝内部质量的无损探伤数量,应按设计规定执行。当设计无规定时,抽查

数量不应少于焊缝总数的15%,且每个焊工不应少于一个焊缝。抽查时,应侧重抽查

固定焊口。

4.1.5对穿越或跨越铁路、公路、河流、桥梁、有轨电车及敷设在套管内的管道环向焊

缝,必须进行100%的射线照相检验。

4.1.6埋地管道施工方法及要求参照“埋地钢制管道安装施工工艺”。

4.2顶管施工

4.2.1顶管施工宜按现行国家标准《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中的

顶管施工的有关规定执行。

4.2.2顶管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施工方案编制、技术交底;施工平面图布置图;

2、顶管方法及顶管段长度的确定;

管道顶进方法的选择应根据管道所处的土质、管径、地下水位、地上及地下建筑物

和各种设施等因素加以综合比较后确定。顶管方法的选择应符合下表规定:

顶管方法的选择条件

条件顶管方法

1粘性土或砂性土且无地下水手掘式或机械挖掘式顶管法

2砂砾土具有支撑的工具管或注浆加压土层的措施

3软土且无障碍物,管顶以上土层较厚挤压式或网格式顶管法

1粘性土(必须控制地面隆陷)土压平衡顶管法

5粉砂涂层(需控制地面隆陷)加泥式土压平衡或泥水平衡顶管法

6管径较小,顶进长度较短时•次顶进的挤密土层顶管法

注:1、采用手掘式顶管应将地下水位降至管底以下0.5m,采取防水进入顶管内的措施。

3、工作坑位置的选择;

选择工作坑位置的条件如下:

a管道井室的位置;

b可利用坑壁土体做后背;

c偏于排水、出土和运输;

d对地上地下建筑物易于保护;

e距电源水源较近,交通方便;

f单向顶进时宜在下游一侧;

4、装配式后背墙的选择及要求:

a宜采用方木、型钢或钢板等组装,要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

b后背墙应与土体壁紧密贴合,如有空隙应采用砾石料填塞实;

c后背墙底端宜在工作坑以下0.5m;

d后背墙各层之间应紧贴,并层层固定;

e工作坑及装配式后背墙的墙面应与管道轴线垂直,其允许偏差如下表所示:

部位内容允许偏差

宽度

工作坑每侧不小于设计规定

长度

垂直度1%H

装配式后背墙

水平扭转角1%L

注:H——后背墙高度(mm)L——后背墙长度(mm)

5、采用其他形式的后背墙的施工要求遵照GB50268《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

范》中的顶管施工的有关规定执行。

6、采用钢管作预埋顶管洞口时,钢管外宜加焊止水环,且周围应采取钢制框架,按设

计位置与钢筋骨架的主筋焊接牢固;钢管内宜采用具有凝结强度的轻质胶凝材料封堵;

钢筋骨架与井室结构或顶管后背的连接筋、螺栓、连接挡板锚筋应位置准确,连接牢固。

4.2.3设备机具安装

1、设备导轨安装应顺直、平行、等高,其纵坡应与管道设计坡度一致;安装应牢固,

不应在使用中产生位移;

2、千斤顶应固定在支架上,并与管道中心的垂直线对称;油泵应设置在千斤顶附近;

3、顶铁应有足够的强度,顶铁的相邻面应互相垂直,摆放稳定;

4.2.4顶进

1、顶进前对所装的全部设备机具均要进行试运转,开启封门的措施已经落实;防止土、

水进入工作坑的措施已经落实;在不稳定的土层中顶管时,封门拆除后应将工具管立即

顶入土层;

2、工具管开始顶进5〜10m的范围内,允许偏差应为:轴线位置3mm,高程0〜+3mm当

超过偏差时应采取措施纠正;在软土层中顶管时,为防止管节漂移,可将前3-5节管与

工具管连成一体。

3、采用手工掘进顶管法时,在允许超挖的稳定土层中正常顶进时,管下部135°范围

内不得超挖;管顶以上超挖量不得大于0.15m;管前超挖应视具体情况确定,并要制定

安全防护措施。超挖量应符合图(1)所示规定:

b

图(1〉超挖示意图

aT大超挖量一b一允许超挖范围

4、采用挤压式顶管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a喇叭口的形状及其收缩量应根据土层情况确定,且应与其型心的垂线左右对称;

b每次顶进的长度,应根据车斗的容积、起吊能力和地面运输条件综合确定;

c工具管开始顶进和接近顶完时,应采用手工挖土缓慢顶进;

d顶进时应防止工具管转动;临时停止顶进时,应将喇叭口全部切入土层。

5、采用挤密土层顶管时,管前应安装管尖或管帽。管尖中心角宜为:砂性土层不宜大

于60°;粉质粘土不宜大于50°;粘土不宜大于40°。

6、顶管结束后管节接口的内侧间隙应按设计规定处理,设计无规定时,可采用石棉水

泥、弹性密封膏或水泥砂浆密封。填塞物要抹平,不得突入管内。

7、管道顶进应连续作业。顶进过程中遇下列情况时,应暂停顶进,并及时处理:

a工具管前方遇到障碍;

b后背墙变形严重;

c顶铁发生扭曲;

d管位偏差太大且校正无效;

e顶力超过管端允许顶力;

f油泵管路发生异常;

g接缝中漏泥浆。

8、顶进的管道内部应清洁,管节无破损。管道的施工质量应符合下表规定:

顶进管道允许偏差(mm)

项目允许偏差

轴线位置50

+30

D<1500

-40

管道内底高程

+40

D>1500

-50

相邻管间错口钢管道W2

对顶时两端错口50

9、顶管的其他方法及要求详见现行国家标准《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68中的顶管施工的有关规定。

10、顶管穿越铁路或公路时除应符合相关规范标准要求外,还应符合铁路或公路的有关

技术规定和要求。

4.3水下敷设施工

4.3.1施工前应做好下列工作:

1、在水(江、河、湖)下敷设管道,施工方案及设计文件应报河道管理或水利管理部门

审查批准,施工组织设计应征得上述部门同意。

2、工程开工时,应在敷设管道位置的两侧水体各50m距离处设警戒标志。

3、施工时应严格遵守国家及行业现行的水上水下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4.3.2测量放线应符合下列要求:

1、管槽开挖前,应测出管道轴线,并在两岸管道轴线上设置固定醒目的岸标。施工时

岸上设专人用测量仪器观测,校正管道施工位置,检测沟槽超挖、欠挖情况。

2、水面管道轴线上宜每隔50m抛设一个浮标标示位置。

3、两岸应各设置水准尺一把,水准尺零点标高应经常检测。

4.3.3沟槽开挖应符合下列要求:

1、沟槽宽度及坡度应按设计规定执行;当设汁无规定时,由施工单位根据水底泥土流

动性和挖沟方法在施工组织设计中确定,但最小沟底宽度应大于管道外径Imo

2、水下沟槽挖好后,应做沟底标高测量。宜按3m间距测量,当标高符合设计要求后即

可下管。若挖深不够应补挖;若超挖应采用砂或小块卵石补到设计标高。

4.3.4管道组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1、在岸上将管道组装成管段,管段长度宜控制在50〜80m。

2、管道的组装焊接参照“钢制管道焊接施工工艺”要求,焊缝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

准《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5和《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

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6的有关规定要求。

3、管道安装完毕后应依次进行管道吹扫、压力试验和气密试验,试验参照“管道液压

试验施工工艺”要求。燃气管道穿(跨)越大中型河流、铁路、二级以上公路、高速公路

时,应单独进行试压。

4.3.5组装后的管段应采用下水滑道牵引下水,置于浮箱平台,并调整至管道设计轴线

水面上,将管段组装成整管。焊日应进行射线照相探伤和防腐补口,并应在管道下沟前

对整条管道的防腐层做电火花绝缘检查。

4.3.6沉管与稳管应符合下列要求:

1、沉管时,应谨慎操作牵引起重设备,松缆与起吊均应逐点分步分别进行;各定位船

舶必须执行统一指令。应在管道各吊点的位置与管槽设计轴线一致时,管道方可下沉入

沟槽内。

2、管道入槽后,应由潜水员下水检查、调平。

3、稳管措施应按设计要求执行。当使用平衡重块时,重块与钢管之间应加橡胶隔垫;

当采用复壁管时,应在管线过江(河、湖)后,再向复壁管环形空间灌水泥浆。

4、管道试验合格后即采用砂卵石回填。回填时先填管道拐弯处使之固定,然后再均匀

回填沟槽。

4.4定向钻施工

4.4.1施工前应收集施工现场资料,制订施工方案,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现场交通、水源、电源、施工运输道路、施工场地等资料的收集。

2、各类地上设施(铁路、房屋等)的位置、用途、产权单位等的查询。

3、与其他部门(通信、电力电缆、供水、排水等)核对地下管线,并用探测仪或局部开

挖的方法确定定向钻施工路由位置的其他管线的种类、结构、位置走向和埋深。

4、用地质勘探钻取样或局部开挖的方法,取得定向钻施工路由位置的地下土层分布、

地下水位及土壤、水分的酸碱度等资料・。

4.4.2定向钻施工穿越铁路等重要设施处,必须征求相关主管部门的意见。当与其他地

下设施的净距不能满足设计规范要求时,应报设计单位,采取防护措施,并应取得相关

单位的同意。

5管道跨越施工及要求

5.1管道的跨越施工宜按国家现行标准《石油天然气管道跨越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SY470执行。

5.2施工测量

5.2.1复测跨越中心线位置桩、墩位桩、三角网基点桩、水准点桩应符合设计要求;

5.2.2测定锚固墩和塔架基础中心位置;

对施工中可能被掩埋挖掘或挪到的跨越中心线位置桩、墩位桩、水准点应在施工前

测量位移,并绘图注明且做记录;

5.2.3施工中应测量锚固墩、塔架基础、管桥中心线和标高,并做好记录;

5.3基础坑开挖

5.3.1跨越工程的塔基和锚固墩基坑开挖,应根据地质、施工季节、机具设备能力、和

设计要求选择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法。具体可参照“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的

有关规定。

5.3.2基坑平面位置、尺寸、标高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基坑允许偏差表

项目允许偏差(mm)备注

基坑坑底平整度W602m直尺检验

轴线偏移W50

土质+50

平面标高+50

石质

-150

5.4基坑检验:跨越工程的基坑的检验应由设计、建设、监理、施工单位的代表共同参

与进行,未经检验确认不得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5.5基础施工

5.5.1钢筋混凝土基础施工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的规定。

5.5.2砌体基础施工应符合GB50203的规定

5.5.3跨越工程采用钢管桩基础施工时,应符合GBJ202的规定;

5.5.4跨越工程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施工时,应符合GBJ202的规定;

5.6塔架施工

5.6.1制作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和“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5的有关规定。

5.6.2塔架安装应符合设计要求,其安装质量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

钢塔架安装允许偏差表

项目允许偏差(mm)

整体垂直度H/2500+10且V50

塔顶标高±H/1000且在±30范围

注:钱接塔验管桥中心方向检测oH为结构高度

5.6.3钢筋混凝土塔架施工参照GB50204的规定进行。钢筋混凝土塔架施工允许偏差应

符合下表规定:

混凝土塔架允许偏差表

项目允许偏差(mm)

轴线偏位±10

断面尺寸+20

塔顶标高+10

倾斜度H/1500(H为结构高度)

预埋索鞍地脚螺栓位置尺寸W2

5.7管道的组装

5.7.1管道的组装焊接参照4.3.4条款要求进行:

5.7.2跨越管道的环焊缝应进行100%的射线探伤检查;

5.7.3预埋弯管安装时。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固定,避免在混凝土浇筑时发生位移;

5.7.4跨越管道补偿器的弯管不得有过烧、裂纹或机械损伤等,其尺寸应符合下列要求:

5.7.5补偿器安装时,应进行预拉伸或预压缩,其允许偏差为±10mm。

a.椭圆率〜最大鬣艰、外行*。。%且W2%

b.弯曲角度偏差应W±0.5°。

c,曲率半径<1000mm时,允许偏差±3mm;曲率半径21000mm时,允许偏差±3R/1000。

注:R一为曲率半径

5.8管桥吊装

5.8.1跨越工程中所用钢丝绳,在施工前必须按规定程序进行预拉伸。预拉力应为钢丝

绳的破断拉力的50%,预拉稳定时间不得少于6ho

5.8.2悬索、悬缆和斜拉与悬索组合式的跨越管道中,塔架上的索鞍应在塔架吊装、找

正、固定后安装,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进行主索安装。

5.8.3主索两端头应分别与两岸锚固墩上预埋件连接牢固。安装的索鞍盖应与鞍座压紧。

5.8.4跨越管桥的桥面安装应根据跨越工程等级、跨越形式及施工场地具体情况选择吊

装或发送方法;

5.8.5安装的发送道(架)必须牢固、可靠,临时索道必须进行安全校核,以确保吊装

安全。

5.8.6管桥吊点间距的确定应保证管桥不产生塑性变形,吊点处应采取防扭措施;

5.8.7管桥吊装就位后,可利用施工索具等手段调整管桥预拱。

5.8.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