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3-2024学年下学期福建高一语文期中典型卷2一.现代文阅读(共1小题,满分19分,每小题19分)1.(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是有关茶园管理、茶叶采摘、茶的手工制作,以及茶的饮用和分享的知识、技艺和实践。数千年前,中国人就开始种茶、采茶、制茶和饮茶。在我国,制茶技艺主要集中于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江南、江北、西南和华南四大茶区。经过长期实践,相关社区、群体和个人根据当地风土,运用杀青、闷黄、渥堆、萎凋、做青、发酵、窨制等核心技艺,发展出绿茶、黄茶、黑茶、白茶、乌龙茶、红茶六大茶类及花茶等再加工茶,达到2000多种。“夫茶之为民用,等于米盐,不可一日以无。”对中国各地民众来说,茶是必需品,他们对茶品有不同的需求。如江浙一带喜绿茶,闽台地区好乌龙茶,在西藏、新疆、内蒙古等地,人们习惯用黑茶制作酥油茶、奶茶等。“疏雨半晴回暖气,轻雷初过得新芽。”每年三四月,春回大地,茶树萌发新芽,这也是制茶师最忙碌的时候。他们用世代相传的手工技艺制作出各种风味的茶品,供人饮用与分享,由此形成了不同的制茶技艺及相关习俗。比如,如客人来访要上茶,茶友之间品茶、斗茶,茶农要祭茶神。中国的茶文化世代传承,有着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广泛深入的社会实践、成熟发达的传统技艺、种类丰富的手工制品。不仅如此,“中国茶”还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传承体系,而这是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重要前提条件。据了解,“中国茶”的相关知识和技艺主要通过家族、师徒和社区等传统方式进行传承,并已经与正规教育有所融合。比如,家族传承方面,安溪铁观音制作技艺在福建省安溪县王氏家族已传至第13代。师徒传承方面,径山茶宴自唐天宝元年起,在杭州市径山万寿禅寺传承,由住持传给其继任者,目前已传至第121代。值得一提的是,“中国茶”的传承已经进入校园。“我们经常把一些传承人请到校园里来,手把手地教我们的学生,就相当于培养潜在的传承人。”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所长王岳飞说。目前,中国有40多所中职和80多所高等院校开设茶学和茶文化专业,每年培养制茶、茶艺等专门人才3000多人。中国人爱茶,在泡茶、品茶、论茶这些充满仪式感的时刻中,体悟自然、感悟人生,增加了生活情趣,培养了平和包容的心态,形成了含蓄内敛的品格,提升了精神境界和道德修养。在中国,茶的饮用与分享还是人们交流、沟通的重要方式。以茶待客、长者为先等与茶相关的礼俗,彰显了谦、和、礼、敬的人文精神,增进了家庭和睦、人际和谐,增强了文化认同和社会凝聚力。此外,中国的茶文化在世代传承中,形成了具有地域性、群体性和民族性特征的多样性实践,促进了茶器、茶歌、茶戏等文化表现形式的发展,营造了茶馆等关联性文化空间,生动见证了人类创造力和文化多样性。通过经贸往来和人文交流,中国的茶文化也在世界各地广泛传播。在古代,中国茶叶随着丝绸之路传到欧洲,而后逐渐风靡世界,与丝绸、瓷器等,被认为是共结和平、友谊、合作的纽带。(摘编自韩业庭《“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缘何能成功申遗》)材料二:我国在传统制茶技艺类非遗保护和发展上面临着市场开拓不力、民众保护意识淡薄以及地方茶企认识不够等诸多问题。如贵州毕节的海马宫茶,在历史上属于黄茶一类,对于主产绿茶、红茶的贵州来说是非常宝贵的茶叶资源;但笔者实地调研中发现,由于缺乏对黄茶的认知,当地厂商为了迎合市场,基本不再制作海马宫黄茶,而是牺牲传统技艺和文化特性,改为制作绿茶,传统的海马宫黄茶制作技艺已处于濒临失传的危机。目前,我国制茶传承人数量仍比较少。近来年,随着越来越多茶叶加工设备被应用到茶叶生产实践中,传统手工制作技艺被机器加工代替,逐渐变得衰微,作为传承主体的制茶手艺人也变得越来越少,代际传承的难度也不断加大。传统手工茶叶制作工序十分复杂,炒制手法要求很高,例如仅是西湖龙井茶的炒制就要求“抖、带、挤、甩、挺、拓、扣、抓、压、磨”十大手法,技艺经验性要求强,劳动强度也很大,需要耐心的钻研,经过几年的学习,才能够制作出好茶,因此能够真正坚持下来的年轻学徒就比较少。茶叶的产制还与当地茶树品种、生态环境等因素有关。现今茶旅融合兴起,发挥传统手工制茶技艺优势开展采茶、制茶等体验旅游项目可以促进地方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但过度的开发和利用,可能会使传统制茶技艺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遭到破坏,手工制成的茶叶品质也会受影响。长此以往,其蕴含的传统文化意义也会被人们逐渐遗忘,这对于传统制茶技艺的持久传承与发展是极为不利的。(摘编自许凡凡《传统制茶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国茶史悠久,茶品丰富,茶在满足人们饮用和交际需求的同时也涵养了中国人的性情。B.中国茶分布广泛,地域性特征明显,制茶师根据各地风土发展出适应当地需求的专属茶品。C.通过古丝绸之路,中国茶跨越国界,逐渐成为了中华文明和世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的媒介。D.茶叶的产制依托于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可能会影响到茶叶的品质。(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论证手段丰富,严谨可信又不失生动;材料二采用总分式论证结构,层次分明。B.中国茶申遗成功,将极大地促进茶产业发展,提高茶科技水平,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C.传统手工制茶工序复杂,劳动强度大,所以在实际生产中,很多技艺被机器加工代替。D.大力推广茶文化,有助于提升民众整体素养,敦睦人际关系,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习俗”的一项是A.陆羽《茶经》中绘制的采茶过程B.武夷山市文旅局推出的茶旅亲子营C.新婚夫妇向双方父母行奉茶礼D.北京吴裕泰茉莉花茶窨制技艺(4)两则材料都以中国茶为话题,但在论述内容和目的上有所不同,试简要分析。(5)《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强调:“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当注重其传承性。”“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习俗”申遗成功后,“如何继续培养好传统制茶技艺的传承人”成了有关部门特别关心的话题。请结合材料内容就此提几条合理化建议。二.现代文阅读(共1小题,满分16分,每小题16分)2.(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卖羊相裕亭六叔集上卖羊回来,天都快黑了。小村里,家家户户,炊烟袅袅。六叔走在街上,不时听到“呱嗒呱嗒”的风箱响,就知道,该是吃晚饭的时候了,再看看沿街的人家,老老少少都围在桌边了。六叔没想到天黑得这么快!本来,卖过羊,接过钱,就没有六叔的事了。可他递交羊绳时,那只没有上绳的小羊羔,怎么也不肯跟那戴鸭舌帽的买羊人走。六叔把兜里喂剩下的几粒豆子,交给“鸭舌帽”,教他把豆子放在掌心,蹲在老羊身边,慢慢地张开手,那羊羔就过来了。可“鸭舌帽”按六叔说的做了,那羊羔就是不去吃他手中的豆子。“鸭舌帽”身后藏着绳子,他想把那羊羔捆扎起来,放在车上推着,省得集上人多跑丢了。六叔不忍心他那样做,六叔说:“不用捆,你牵着老羊前面走,它自然就跟着跑了。”“鸭舌帽”试着拽老羊前头走,可那羊羔却围着六叔“咩咩”叫着打转转。六叔说:“这小东西成精了!”“鸭舌帽”说:“你把它抱住递给我。”六叔知道他要捆扎它。六叔说:“这样吧,我给你牵着送送。”六叔说,反正他也没有什么事情,帮送出集外。“鸭舌帽”似乎有些不大放心,含含糊糊地说:“……那也行。”递交羊绳时,“鸭舌帽”问六叔:“哪庄的?”六叔说:“下家套的。”“下家套的?姓什么?”六叔有些恼!六叔说:“跑不了。要不,我把钱再给你!”“鸭舌帽”笑,说:“我不是那个意思。”六叔说:“要不是急着用钱,我还不卖哩!”“鸭舌帽”一脸坏笑地看着那羊,说:“那是,那是。”后来,六叔帮送到集外后,又送了好远,直到人家说:“前面就到了!”他这才把羊绳交给“鸭舌帽”。也就在这同时,六叔帮人揽住小羊,“鸭舌帽”上来就把它捆扎上了。六叔从“鸭舌帽”捆扎小羊的狠劲上看,那人是个“小刀手”。当下,六叔就想到,那两只羊,只怕是连明天都活不过去了!往回走的路上,六叔的心里酸酸的。直到晚上走进家门,他满脑子里还是“鸭舌帽”咬着牙根,捆扎小羊的凶杀样儿!进门,女人问他:“卖了?”六叔没有吱声。“卖了多少钱?”六叔不声不响地从怀里把钱掏出来,放在桌上。女人接过钱,凑在灯前的亮光里,蘸着口水,先又点出四块七,说是还街口二华家小店的酱油、味精钱;又点出八块,后天好去下家沟顺他三姨家喝喜酒;还剩下三十二块三,女人一连点了六遍,说:“这个钱,不能乱动了,全留给小顺子住校用。”小顺子读初三了,吃住在山左口联中,每个星期都要花十几块钱。女人把留给小顺子读书的钱,用一块旧布条包好,放进床头的小包袱里,就来打听那羊的下落。女人问:“那羊,卖给什么人了?”六叔不吱声。女人又问一遍:“卖给谁了?”六叔一时心焦,猛不丁地冒出一句:“谁出钱多,我卖给谁了。”随后,六叔把脸别在一旁,不搭理女人了。女人猜到,他一准是把那羊卖给“小刀手”了。早晨出门时,女人还交待过,让他千万别卖给“小刀手”。可他,还是卖给“小刀手”了。女人轻叹一声,说:“哎!可怜那小羊,还没吃过开春的嫩青草!”女人说着,随即抬起衣袖,抹起泪水。(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A.小刀手“鸭舌帽”对待羊羔的凶样让六叔不寒而栗,也与六叔形成鲜明的对比,一望而知,此类凶残暴虐之人必定也是唯利是图的奸商。B.六叔夫妇十分怜惜自己饲养的羊和羊羔,但儿子上学的需求、柴米油盐的支出、礼尚往来的人情,让他们不得不忍痛割爱,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那个时代农民生活的窘迫。C.卖与不卖是一个让六叔无比纠结的问题,小说正是通过这种激烈尖锐的矛盾冲突、一波三折的情节安排,让读者也深陷于这种纠结中,也不断地为人物的命运而担忧。D.“抬起衣袖,抹起泪水”,极富生活化的动作描写,写出了“女人”为可预见命运的羊羔而伤感,很好地表现了人物的心境,作者惜墨如金,颇有写意之神韵。E.虽然作者在语言上并不浓墨重彩,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精当运用,使小说的语言含蓄隽永、典雅洗练。(2)小说的开头划线段落很有特色,说说作者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3)文中的六叔有何形象特点?“卖羊”反映了他怎样的复杂心理?(4)有人说,《卖羊》和曾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山羊兹拉特》一样,体现了作者悲天悯人的人文情怀,请结合文本,具体分析。并联系现实,谈谈你的感悟。三.文言文阅读(共1小题,满分20分,每小题20分)3.(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燕昭王收破燕后即位,卑身厚币,以招贤者,欲将以报雠。故往见郭隗先生曰:“齐因孤国之乱,而袭破蒸。孤极知燕小力少,不足以报。然得贤士与共国,以雪先王之耻,孤之愿也。敢问以国报雠者奈何?”郭隗先生对曰:“帝者与师处,王者与友处,霸者与臣处,亡国与役处。试指而事之,北面而受学,则百己者至。先趋而后息,先同而后嘿,则什己者至。人趋己趋,则若己者至。冯几据状。眄视指使,则厮役之人至。若恣睢奋击,呴籍叱咄,则徒隶之人至矣。此古服道致士之法也王诚博选国中之贤者而朝其门下天下闻王朝其贤臣天下之士必趋于燕矣。”昭王曰:“寡人将谁朝而可?”郭隗先生曰:“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今王诚欲致士,先从隗始;隗且见事,况贤于隗者乎?岂远千里哉?”于是照王为隗筑宫而师之。乐毅自魏往,邹衍自齐往,剧辛自赵往,士争凑燕。燕王吊死问生,与百姓同甘共苦。二十八年,燕国殷富,士卒乐佚轻战。于是遂以乐毅为上将军,与秦、楚、三晋合谋以伐齐,齐兵败,湣王出亡于外。燕兵独追北,入至临淄,尽取齐室,烧其宫室宗庙。齐城之不下者,唯独莒、即墨。(节选自《战国策•燕策一》)(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此古服道/致士之法也/王诚博选国中之/贤者而朝其门下/天下闻王朝其贤臣/天下之士必趋于燕矣/B.此古服道致士之法也/王诚博选国中之/贤者而朝其门下/天下闻王朝其贤/臣天下之士必趋于燕矣/C.此古服道/致士之法也/王诚博选国中之贤者/而朝其门下/天下闻王朝其贤/臣天下之士必趋于燕矣/D.此古服道致士之法也/王诚博选国中之贤者/而朝其门下/天下闻王朝其贤臣/天下之士必趋于燕矣/(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不足以报”的“足”与《桃花源记》中“不足为外人道也”的“足”意思不同。B.北面,古代君主面朝南坐,臣子朝见则面朝北,故“北面”专指对人称臣。C.涓人,指中国古代掌管宫廷清洁洒扫事宜的人。亦泛指亲近的内侍。D.宗庙,天子或诸侯祭祀祖先的场所,帝王的宗庙制是天子七庙,诸侯五庙。(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齐国曾趁燕国内乱的时候攻打燕国,燕昭王想要为国为父报仇,但也深知燕国实力薄弱,无力复仇,于是拜访郭隗,求计问策。B.郭隗认为国君的不同态度会招致不同的人。卑躬谦虚,勤奋好学,将招致有才能的人;态度粗暴,吼叫斥责则会招致奴隶、犯人。C.涓人不惜用五百金为君王买回千里马的马首,他这样做是为显示君王对千里马的重视,一年以后君王果然得到了三匹千里马。D.燕昭王在国力强盛时任命乐毅为上将军,与秦、楚及三晋合谋讨伐齐国,获得大胜,燕军又单独追击齐军,掠夺了大量宝物。(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冯几据杖,眄视指使,则厮役之人至。②今王诚欲致士,先从隗始;隗且见事,况贤于隗者乎?(5)文中的燕昭王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简要概括。四.诗歌阅读(共1小题,满分9分,每小题9分)4.(9分)阅读下面一首元词,完成各题。鹧鸪天魏初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细有华。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几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圆夜煮茶?(1)词中用了哪几种手法写“心事”?(2)“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三句在景物的写法上有什么特点?五.默写(共1小题,满分8分,每小题8分)5.(8分)将下列句子补充完整。(1)仰观宇宙之大,,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兰亭集序》)(2)寄蜉蝣于天地,。,羡长江之无穷。(苏轼《赤壁赋》)(3),可以无悔矣,?(王安石《游褒禅山记》)(4),子无良媒,,秋以为期。(《氓》)(5)山不厌高,海不厌深。,。(曹操《短歌行》)(6),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荆轲刺秦王》)(7)。问苍茫大地,。(《沁园春•长沙》)(8)还顾望旧乡,。同心而离居,。(《涉江采芙蓉》)(9)羁鸟恋旧林,。(《归园田居》)六.选择题(共3小题,满分9分,每小题3分)6.(3分)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①且庸人尚羞之②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 B.①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②宁许以负秦曲 C.①欲因此时降武②伺者因此觉之 D.①精思傅会,十年乃成②乃设九宾礼于廷7.(3分)下列句子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例句:今王鼓乐于此A.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B.民欲与之偕亡 C.王语暴以好乐 D.何以能田猎也8.(3分)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古今词义相同的一项是()A.所以游目骋怀 B.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C.今已亭亭如盖矣 D.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七.语言文字应用(共1小题,满分9分,每小题9分)9.(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冬天总是让人对雪的来临充满了期待,不仅因为雪是冬天的使者,①。()但人们的热情并没有随寒冷季节的来临而减退,而是带上装备,玩起冬天的运动——滑雪。②,滑雪场一般依山而建,依仗大自然得天独厚的优势,多建在山峰高、落差大、雪道长、坡形丰富多彩且降水量丰沛、温度低、冬季时间长的地方。对于滑雪者来说,③:上午10点以后,随着温度、阳光的变化,雪的表面呈粉状雪形态,滑雪感受最好;当过了一天当中温度最高的14点以后,在阳光的照耀和雪板的不断翻动下,雪质呈浆状雪形态,雪质发黏,摩擦力会增大,因此初学者在这种雪质上滑雪较容易控制滑雪板。(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因为冬天气温低,人体血液循环缓慢,肌肉弹性和关节柔韧性等都有所下降B.冬天气温低,人体血液循环缓慢,肌肉弹性和关节柔韧性等都有所下降C.冬天气温低,所以人体血液循环缓慢,肌肉弹性和关节柔韧性等都有所下降D.由于冬天气温低,人体血液循环缓慢,肌肉弹性和关节柔韧性等都有所下降(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8个字。八.作文(共1小题,满分60分,每小题60分)10.(60分)根据“信心比金子重要”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2023-2024学年下学期福建高一语文期中典型卷2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现代文阅读(共1小题,满分19分,每小题19分)1.(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是有关茶园管理、茶叶采摘、茶的手工制作,以及茶的饮用和分享的知识、技艺和实践。数千年前,中国人就开始种茶、采茶、制茶和饮茶。在我国,制茶技艺主要集中于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江南、江北、西南和华南四大茶区。经过长期实践,相关社区、群体和个人根据当地风土,运用杀青、闷黄、渥堆、萎凋、做青、发酵、窨制等核心技艺,发展出绿茶、黄茶、黑茶、白茶、乌龙茶、红茶六大茶类及花茶等再加工茶,达到2000多种。“夫茶之为民用,等于米盐,不可一日以无。”对中国各地民众来说,茶是必需品,他们对茶品有不同的需求。如江浙一带喜绿茶,闽台地区好乌龙茶,在西藏、新疆、内蒙古等地,人们习惯用黑茶制作酥油茶、奶茶等。“疏雨半晴回暖气,轻雷初过得新芽。”每年三四月,春回大地,茶树萌发新芽,这也是制茶师最忙碌的时候。他们用世代相传的手工技艺制作出各种风味的茶品,供人饮用与分享,由此形成了不同的制茶技艺及相关习俗。比如,如客人来访要上茶,茶友之间品茶、斗茶,茶农要祭茶神。中国的茶文化世代传承,有着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广泛深入的社会实践、成熟发达的传统技艺、种类丰富的手工制品。不仅如此,“中国茶”还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传承体系,而这是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重要前提条件。据了解,“中国茶”的相关知识和技艺主要通过家族、师徒和社区等传统方式进行传承,并已经与正规教育有所融合。比如,家族传承方面,安溪铁观音制作技艺在福建省安溪县王氏家族已传至第13代。师徒传承方面,径山茶宴自唐天宝元年起,在杭州市径山万寿禅寺传承,由住持传给其继任者,目前已传至第121代。值得一提的是,“中国茶”的传承已经进入校园。“我们经常把一些传承人请到校园里来,手把手地教我们的学生,就相当于培养潜在的传承人。”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所长王岳飞说。目前,中国有40多所中职和80多所高等院校开设茶学和茶文化专业,每年培养制茶、茶艺等专门人才3000多人。中国人爱茶,在泡茶、品茶、论茶这些充满仪式感的时刻中,体悟自然、感悟人生,增加了生活情趣,培养了平和包容的心态,形成了含蓄内敛的品格,提升了精神境界和道德修养。在中国,茶的饮用与分享还是人们交流、沟通的重要方式。以茶待客、长者为先等与茶相关的礼俗,彰显了谦、和、礼、敬的人文精神,增进了家庭和睦、人际和谐,增强了文化认同和社会凝聚力。此外,中国的茶文化在世代传承中,形成了具有地域性、群体性和民族性特征的多样性实践,促进了茶器、茶歌、茶戏等文化表现形式的发展,营造了茶馆等关联性文化空间,生动见证了人类创造力和文化多样性。通过经贸往来和人文交流,中国的茶文化也在世界各地广泛传播。在古代,中国茶叶随着丝绸之路传到欧洲,而后逐渐风靡世界,与丝绸、瓷器等,被认为是共结和平、友谊、合作的纽带。(摘编自韩业庭《“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缘何能成功申遗》)材料二:我国在传统制茶技艺类非遗保护和发展上面临着市场开拓不力、民众保护意识淡薄以及地方茶企认识不够等诸多问题。如贵州毕节的海马宫茶,在历史上属于黄茶一类,对于主产绿茶、红茶的贵州来说是非常宝贵的茶叶资源;但笔者实地调研中发现,由于缺乏对黄茶的认知,当地厂商为了迎合市场,基本不再制作海马宫黄茶,而是牺牲传统技艺和文化特性,改为制作绿茶,传统的海马宫黄茶制作技艺已处于濒临失传的危机。目前,我国制茶传承人数量仍比较少。近来年,随着越来越多茶叶加工设备被应用到茶叶生产实践中,传统手工制作技艺被机器加工代替,逐渐变得衰微,作为传承主体的制茶手艺人也变得越来越少,代际传承的难度也不断加大。传统手工茶叶制作工序十分复杂,炒制手法要求很高,例如仅是西湖龙井茶的炒制就要求“抖、带、挤、甩、挺、拓、扣、抓、压、磨”十大手法,技艺经验性要求强,劳动强度也很大,需要耐心的钻研,经过几年的学习,才能够制作出好茶,因此能够真正坚持下来的年轻学徒就比较少。茶叶的产制还与当地茶树品种、生态环境等因素有关。现今茶旅融合兴起,发挥传统手工制茶技艺优势开展采茶、制茶等体验旅游项目可以促进地方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但过度的开发和利用,可能会使传统制茶技艺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遭到破坏,手工制成的茶叶品质也会受影响。长此以往,其蕴含的传统文化意义也会被人们逐渐遗忘,这对于传统制茶技艺的持久传承与发展是极为不利的。(摘编自许凡凡《传统制茶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A.我国茶史悠久,茶品丰富,茶在满足人们饮用和交际需求的同时也涵养了中国人的性情。B.中国茶分布广泛,地域性特征明显,制茶师根据各地风土发展出适应当地需求的专属茶品。C.通过古丝绸之路,中国茶跨越国界,逐渐成为了中华文明和世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的媒介。D.茶叶的产制依托于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可能会影响到茶叶的品质。(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DA.材料一论证手段丰富,严谨可信又不失生动;材料二采用总分式论证结构,层次分明。B.中国茶申遗成功,将极大地促进茶产业发展,提高茶科技水平,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C.传统手工制茶工序复杂,劳动强度大,所以在实际生产中,很多技艺被机器加工代替。D.大力推广茶文化,有助于提升民众整体素养,敦睦人际关系,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习俗”的一项是BA.陆羽《茶经》中绘制的采茶过程B.武夷山市文旅局推出的茶旅亲子营C.新婚夫妇向双方父母行奉茶礼D.北京吴裕泰茉莉花茶窨制技艺(4)两则材料都以中国茶为话题,但在论述内容和目的上有所不同,试简要分析。(5)《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强调:“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当注重其传承性。”“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习俗”申遗成功后,“如何继续培养好传统制茶技艺的传承人”成了有关部门特别关心的话题。请结合材料内容就此提几条合理化建议。【考点】非连续性文本;分析概括作者观点态度;筛选信息,归纳要点;分析论点、论据、论证方法.【答案】(1)B(2)D(3)B(4)①材料一主要介绍了中国茶的优势特点和茶文化的价值与意义,旨在解释“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为何能成功申遗。②材料二主要论述中国传统制茶技艺保护和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和困难,目的是提醒人们要协调好传统制茶技艺保护与发展的关系,保护好传统制茶技艺。(5)①加大政策支持,鼓励传承人继续按照传统方式培养传承人。②将传统制茶技艺传承与正规教育相融合,依托高等院校培养专门人才。③加大宣传力度,激发民众保护传承意识,培养潜在传承人。④发挥财政资金支持,对传统制茶技艺传承进行经费补贴,激励人们传承、学习。【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理解和分析材料相关内容,做好选项和文章内容的比对,确认正确选项。(2)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的能力。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理解和分析材料相关内容,做好选项和文章内容的比对,确认正确选项。(3)本题考查根据材料信息进行理解推断的能力。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理解和分析材料内容,做好选项和文章内容的比对,确认正确选项。(4)本题考查对原文内容进行筛选、归纳、概括和分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型,考生通读所有材料,然后根据题目要求对材料进行筛选整合。(5)本题考查探究某一问题,提出自己个性化见解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返回文本找到关于这一问题的相关语句,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再联系实际进行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切忌脱离文本,自己发挥。【解答】(1)B.“发展出适应当地需求的专属茶品”错。原文说:“经过长期实践,相关社区、群体和个人根据当地风土,运用杀青、闷黄、渥堆、萎凋、做青、发酵、窨制等核心技艺,发展出绿茶、黄茶、黑茶、白茶、乌龙茶、红茶六大茶类及花茶等再加工茶……对中国各地民众来说,茶是必需品,他们对茶品有不同的需求”,此项中“发展出适应当地需求的专属茶品”与此不符,“专属”属无中生有。故选:B。(2)A.“采用总分式论证结构”错,不是“总分式”而是“并列式”。B.“提高茶科技水平”于文无据,文中没有提及中国茶申遗成功,将提高茶科技水平;“极大地”也表述不妥,推理不当。C.属于强加因果。材料二并未提及“传统手工制茶技艺被机器加工代替”的原因。故选:D。(3)首先明确“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习俗”这一概念的定义,即有关茶园管理、茶叶采摘、茶的手工制作,以及茶的饮用和分享的知识、技艺和实践;然后将选项代入比对。A.属于与茶相关的知识。B.是宣传推广“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习俗”的实践活动,虽然其中可能包含茶的饮用和分享的实践,但并不是“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习俗”本身。C.说的是茶的饮用和分享的实践。D.说的是制茶技艺。故选:B。(4)①由原文“中国的茶文化世代传承,有着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广泛深入的社会实践、成熟发达的传统技艺、种类丰富的手工制品。不仅如此,‘中国茶’还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传承体系,而这是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重要前提条件”“中国人爱茶,在泡茶、品茶、论茶这些充满仪式感的时刻中,体悟自然、感悟人生,增加了生活情趣,培养了平和包容的心态,形成了含蓄内敛的品格,提升了精神境界和道德修养”“在中国,茶的饮用与分享还是人们交流、沟通的重要方式。以茶待客、长者为先等与茶相关的礼俗,彰显了谦、和、礼、敬的人文精神,增进了家庭和睦、人际和谐,增强了文化认同和社会凝聚力”“中国的茶文化在世代传承中,……生动见证了人类创造力和文化多样性”“通过经贸往来和人文交流,中国的茶文化也在世界各地广泛传播……被认为是共结和平、友谊、合作的纽带”可知,材料一主要介绍了中国茶的优势特点和茶文化的价值与意义,旨在解释“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为何能成功申遗。②由原文“我国在传统制茶技艺类非遗保护和发展上面临着市场开拓不力、民众保护意识淡薄以及地方茶企认识不够等诸多问题”“传统手工制作技艺被机器加工代替,逐渐变得衰微,作为传承主体的制茶手艺人也变得越来越少,代际传承的难度也不断加大”“发挥传统手工制茶技艺优势开展采茶、制茶等体验旅游项目可以促进地方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但过度的开发和利用,可能会使传统制茶技艺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遭到破坏,手工制成的茶叶品质也会受影响”可知,材料二主要论述中国传统制茶技艺保护和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和困难,目的是提醒人们要协调好传统制茶技艺保护与发展的关系,保护好传统制茶技艺。(5)①由原文“中国的茶文化世代传承,有着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广泛深入的社会实践、成熟发达的传统技艺、种类丰富的手工制品。不仅如此,‘中国茶’还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传承体系,而这是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重要前提条件”“近来年,随着越来越多茶叶加工设备被应用到茶叶生产实践中,传统手工制作技艺被机器加工代替,逐渐变得衰微,作为传承主体的制茶手艺人也变得越来越少,代际传承的难度也不断加大”可知,应加大政策支持,鼓励传承人继续按照传统方式培养传承人。②由原文“‘中国茶’的相关知识和技艺主要通过家族、师徒和社区等传统方式进行传承,并已经与正规教育有所融合”“值得一提的是,“中国茶”的传承已经进入校园。‘我们经常把一些传承人请到校园里来,手把手地教我们的学生,就相当于培养潜在的传承人。’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所长王岳飞说”可知,应将传统制茶技艺传承与正规教育相融合,依托高等院校培养专门人才。③由原文“目前,我国制茶传承人数量仍比较少。近来年,随着越来越多茶叶加工设备被应用到茶叶生产实践中,传统手工制作技艺被机器加工代替,逐渐变得衰微,作为传承主体的制茶手艺人也变得越来越少,代际传承的难度也不断加大”可知,应加大宣传力度,激发民众保护传承意识,培养潜在传承人。④由原文“传统手工茶叶制作工序十分复杂,炒制手法要求很高,……技艺经验性要求强,劳动强度也很大,需要耐心的钻研,经过几年的学习,才能够制作出好茶,因此能够真正坚持下来的年轻学徒就比较少”可知,应发挥财政资金支持,对传统制茶技艺传承进行经费补贴,激励人们传承、学习。答案:(1)B(2)D(3)B(4)①材料一主要介绍了中国茶的优势特点和茶文化的价值与意义,旨在解释“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为何能成功申遗。②材料二主要论述中国传统制茶技艺保护和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和困难,目的是提醒人们要协调好传统制茶技艺保护与发展的关系,保护好传统制茶技艺。(5)①加大政策支持,鼓励传承人继续按照传统方式培养传承人。②将传统制茶技艺传承与正规教育相融合,依托高等院校培养专门人才。③加大宣传力度,激发民众保护传承意识,培养潜在传承人。④发挥财政资金支持,对传统制茶技艺传承进行经费补贴,激励人们传承、学习。【点评】“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1)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从文中提炼)。(2)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3)分点分条作答。二.现代文阅读(共1小题,满分16分,每小题16分)2.(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卖羊相裕亭六叔集上卖羊回来,天都快黑了。小村里,家家户户,炊烟袅袅。六叔走在街上,不时听到“呱嗒呱嗒”的风箱响,就知道,该是吃晚饭的时候了,再看看沿街的人家,老老少少都围在桌边了。六叔没想到天黑得这么快!本来,卖过羊,接过钱,就没有六叔的事了。可他递交羊绳时,那只没有上绳的小羊羔,怎么也不肯跟那戴鸭舌帽的买羊人走。六叔把兜里喂剩下的几粒豆子,交给“鸭舌帽”,教他把豆子放在掌心,蹲在老羊身边,慢慢地张开手,那羊羔就过来了。可“鸭舌帽”按六叔说的做了,那羊羔就是不去吃他手中的豆子。“鸭舌帽”身后藏着绳子,他想把那羊羔捆扎起来,放在车上推着,省得集上人多跑丢了。六叔不忍心他那样做,六叔说:“不用捆,你牵着老羊前面走,它自然就跟着跑了。”“鸭舌帽”试着拽老羊前头走,可那羊羔却围着六叔“咩咩”叫着打转转。六叔说:“这小东西成精了!”“鸭舌帽”说:“你把它抱住递给我。”六叔知道他要捆扎它。六叔说:“这样吧,我给你牵着送送。”六叔说,反正他也没有什么事情,帮送出集外。“鸭舌帽”似乎有些不大放心,含含糊糊地说:“……那也行。”递交羊绳时,“鸭舌帽”问六叔:“哪庄的?”六叔说:“下家套的。”“下家套的?姓什么?”六叔有些恼!六叔说:“跑不了。要不,我把钱再给你!”“鸭舌帽”笑,说:“我不是那个意思。”六叔说:“要不是急着用钱,我还不卖哩!”“鸭舌帽”一脸坏笑地看着那羊,说:“那是,那是。”后来,六叔帮送到集外后,又送了好远,直到人家说:“前面就到了!”他这才把羊绳交给“鸭舌帽”。也就在这同时,六叔帮人揽住小羊,“鸭舌帽”上来就把它捆扎上了。六叔从“鸭舌帽”捆扎小羊的狠劲上看,那人是个“小刀手”。当下,六叔就想到,那两只羊,只怕是连明天都活不过去了!往回走的路上,六叔的心里酸酸的。直到晚上走进家门,他满脑子里还是“鸭舌帽”咬着牙根,捆扎小羊的凶杀样儿!进门,女人问他:“卖了?”六叔没有吱声。“卖了多少钱?”六叔不声不响地从怀里把钱掏出来,放在桌上。女人接过钱,凑在灯前的亮光里,蘸着口水,先又点出四块七,说是还街口二华家小店的酱油、味精钱;又点出八块,后天好去下家沟顺他三姨家喝喜酒;还剩下三十二块三,女人一连点了六遍,说:“这个钱,不能乱动了,全留给小顺子住校用。”小顺子读初三了,吃住在山左口联中,每个星期都要花十几块钱。女人把留给小顺子读书的钱,用一块旧布条包好,放进床头的小包袱里,就来打听那羊的下落。女人问:“那羊,卖给什么人了?”六叔不吱声。女人又问一遍:“卖给谁了?”六叔一时心焦,猛不丁地冒出一句:“谁出钱多,我卖给谁了。”随后,六叔把脸别在一旁,不搭理女人了。女人猜到,他一准是把那羊卖给“小刀手”了。早晨出门时,女人还交待过,让他千万别卖给“小刀手”。可他,还是卖给“小刀手”了。女人轻叹一声,说:“哎!可怜那小羊,还没吃过开春的嫩青草!”女人说着,随即抬起衣袖,抹起泪水。(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BDA.小刀手“鸭舌帽”对待羊羔的凶样让六叔不寒而栗,也与六叔形成鲜明的对比,一望而知,此类凶残暴虐之人必定也是唯利是图的奸商。B.六叔夫妇十分怜惜自己饲养的羊和羊羔,但儿子上学的需求、柴米油盐的支出、礼尚往来的人情,让他们不得不忍痛割爱,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那个时代农民生活的窘迫。C.卖与不卖是一个让六叔无比纠结的问题,小说正是通过这种激烈尖锐的矛盾冲突、一波三折的情节安排,让读者也深陷于这种纠结中,也不断地为人物的命运而担忧。D.“抬起衣袖,抹起泪水”,极富生活化的动作描写,写出了“女人”为可预见命运的羊羔而伤感,很好地表现了人物的心境,作者惜墨如金,颇有写意之神韵。E.虽然作者在语言上并不浓墨重彩,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精当运用,使小说的语言含蓄隽永、典雅洗练。(2)小说的开头划线段落很有特色,说说作者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3)文中的六叔有何形象特点?“卖羊”反映了他怎样的复杂心理?(4)有人说,《卖羊》和曾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山羊兹拉特》一样,体现了作者悲天悯人的人文情怀,请结合文本,具体分析。并联系现实,谈谈你的感悟。【考点】小说;内容理解与概括;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1)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2)分析作品结构.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3)欣赏作品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4)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解答】(1)本题综合考查文章的内容和手法.A项“必定也是唯利是图的奸商”文中无依据,C项“激烈尖锐的矛盾冲突”错,情节也没有“一波三折”,E项小说语言平实,没有典雅之韵.(2)题干问的是“小说的开头划线段落很有特色,说说作者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既考查句子的鉴赏,又考查段落的作用对于前者,考生应明确赏析的角度,“六叔集上卖羊回来,天都快黑了.小村里,家家户户,炊烟袅袅.六叔走在街上,不时听到‘呱嗒呱嗒’的风箱响,就知道,该是吃晚饭的时候了,再看看沿街的人家,老老少少都围在桌边了.六叔没想到天黑得这么快”,此处主要是运用描写的表达方式,借助景物的描写突出了乡村的宁静和谐,交代了故事背景;然后看这样的内容在文中起到的作用,写景的目的是渲染烘托,同时再看这一内容和上下文的关系.(3)题干问的是“文中的六叔有何形象特点?‘卖羊’反映了他怎样的复杂心理”,这是考查小说中的人物形象.这是考查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应结合着文中叙述性的语句,从身份、地位、修养、气质等总体上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然后根据小说中描写这个人物的言行举止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直接提取或概括即可.本文主要围绕“卖羊”这一事件展开,故六叔的性格特点也在这一事件发展的过程中体现出来.文中写六叔不愿卖羊却为生活所迫,不得不卖.卖了羊却又为羊的命运牵肠挂肚,从中体现出人物的淳朴和善良.(4)题干说“有人说,《卖羊》和曾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山羊兹拉特》一样,体现了作者悲天悯人的人文情怀”,要求“结合文本,具体分析.并联系现实,谈谈你的感悟”,从题干看来,答案应包括两个部分,一是结合文章内容分析“作者悲天悯人的人文情怀”,二是联系现实谈谈自己的感悟.对于前者,作者的悲天悯人的情怀是通过六叔卖羊前后的行为和心理表现出来,考生只要找出这些内容,即可体会到农民对牲畜的依赖和怜爱.对于后者,考生应联系现实生活中与文本透露出的问题相一致的事情,比如农民的生活问题,比如漠视生命的问题.答案:(1)B项3分,D项2分,A项1分.(2)①环境描写.突出了乡村的宁静和谐,交代故事背景.②倒叙手法.设置悬念,引出下文对卖羊事件的叙述.③烘托人物.利用安静、即将入夜的环境,烘托出人物内心的伤感.(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3)1.淳朴、善良的农民.(2分)2.①不愿卖羊却为生活所迫,不得不卖.②卖了羊却又为羊的命运牵肠挂肚.(每点2分)(4)《卖羊》通过对六叔卖羊前后的行为和心理表现(文本1分),展现了农民对牲畜的依赖和怜爱,表达了作者对淳朴善良人性的赞美,也表达了对农民生活状况的担忧(主旨3分).联系现实示例:1.当前,三农问题仍然是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2.社会中仍有相当多的人为一己之私或一己之快,漠视生命、肆意捕杀动物.(每点2分)【点评】考查某段落在作品情节发展中的作用,须要对该段落作具体细致的分析.这种类型的题目主要是围绕情节构思及其作用命题.此考点常见的题型有两类.一类是从局部考虑,重点关注某段落或某种情景中的某个细节,如问文中某段在小说情节中有什么作用,或问文中某某情景在小说中起到什么作用.回答这类问题的时候,要注意该情节在小说整体情节中的作用,注意情节构思通常是为表现人物服务的.第二类往往从整体设问,分析小说在情节上的特点.回答该类问题,须从文章的整体结构、文体特征考虑,结合小说情节通常的特点,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着手:①全文情节一波三折,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增强故事的戏剧性、可读性;②首尾呼应,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③开头运用倒叙,设置悬念,吸引读者,引人入胜;④结尾戛然而止,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或引人深思;⑤结尾出人意料,情节逆转,深化主题;⑥贯穿情节的线索,可作线索的有事、物、人、情、时间、空间等.另外还须关注开头、结尾这种特殊段落在情节发展中的作用.开头段往往有以下作用:①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②点明人物的身份、特征;③制造悬念,引人入胜;④埋下伏笔,为下文作铺垫.三.文言文阅读(共1小题,满分20分,每小题20分)3.(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燕昭王收破燕后即位,卑身厚币,以招贤者,欲将以报雠。故往见郭隗先生曰:“齐因孤国之乱,而袭破蒸。孤极知燕小力少,不足以报。然得贤士与共国,以雪先王之耻,孤之愿也。敢问以国报雠者奈何?”郭隗先生对曰:“帝者与师处,王者与友处,霸者与臣处,亡国与役处。试指而事之,北面而受学,则百己者至。先趋而后息,先同而后嘿,则什己者至。人趋己趋,则若己者至。冯几据状。眄视指使,则厮役之人至。若恣睢奋击,呴籍叱咄,则徒隶之人至矣。此古服道致士之法也王诚博选国中之贤者而朝其门下天下闻王朝其贤臣天下之士必趋于燕矣。”昭王曰:“寡人将谁朝而可?”郭隗先生曰:“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今王诚欲致士,先从隗始;隗且见事,况贤于隗者乎?岂远千里哉?”于是照王为隗筑宫而师之。乐毅自魏往,邹衍自齐往,剧辛自赵往,士争凑燕。燕王吊死问生,与百姓同甘共苦。二十八年,燕国殷富,士卒乐佚轻战。于是遂以乐毅为上将军,与秦、楚、三晋合谋以伐齐,齐兵败,湣王出亡于外。燕兵独追北,入至临淄,尽取齐室,烧其宫室宗庙。齐城之不下者,唯独莒、即墨。(节选自《战国策•燕策一》)(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DA.此古服道/致士之法也/王诚博选国中之/贤者而朝其门下/天下闻王朝其贤臣/天下之士必趋于燕矣/B.此古服道致士之法也/王诚博选国中之/贤者而朝其门下/天下闻王朝其贤/臣天下之士必趋于燕矣/C.此古服道/致士之法也/王诚博选国中之贤者/而朝其门下/天下闻王朝其贤/臣天下之士必趋于燕矣/D.此古服道致士之法也/王诚博选国中之贤者/而朝其门下/天下闻王朝其贤臣/天下之士必趋于燕矣/(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BA.“不足以报”的“足”与《桃花源记》中“不足为外人道也”的“足”意思不同。B.北面,古代君主面朝南坐,臣子朝见则面朝北,故“北面”专指对人称臣。C.涓人,指中国古代掌管宫廷清洁洒扫事宜的人。亦泛指亲近的内侍。D.宗庙,天子或诸侯祭祀祖先的场所,帝王的宗庙制是天子七庙,诸侯五庙。(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CA.齐国曾趁燕国内乱的时候攻打燕国,燕昭王想要为国为父报仇,但也深知燕国实力薄弱,无力复仇,于是拜访郭隗,求计问策。B.郭隗认为国君的不同态度会招致不同的人。卑躬谦虚,勤奋好学,将招致有才能的人;态度粗暴,吼叫斥责则会招致奴隶、犯人。C.涓人不惜用五百金为君王买回千里马的马首,他这样做是为显示君王对千里马的重视,一年以后君王果然得到了三匹千里马。D.燕昭王在国力强盛时任命乐毅为上将军,与秦、楚及三晋合谋讨伐齐国,获得大胜,燕军又单独追击齐军,掠夺了大量宝物。(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冯几据杖,眄视指使,则厮役之人至。②今王诚欲致士,先从隗始;隗且见事,况贤于隗者乎?(5)文中的燕昭王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简要概括。【考点】历史事件;一词多义;文言断句;文言翻译;内容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答案】(1)D(2)B(3)C(4)①如果凭借几案,拄着手杖,目光斜视,随手指点,那么受人驱使的奴仆就会来到。②(如果)现在大王确实想要招致人才,就请先从我(郭隗)开始吧;我(郭隗)尚且被重用,何况那些比我还贤能的人呢?(5)燕昭王是一个广纳贤才、谦逊有礼、善于听取别人意见、富有作为的国君。【分析】(1)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通读全文,首先找出人名、地名、事物名、朝代名等。因为名词常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注意主语常省略。其次找动词,动词通常作谓语。借助句子成分,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从而断开句子。此外,文言虚词和特殊句式对文言文句读有很大的辅助作用。断句题还可以抓住一定不能断开的地方,用排除法做题。(2)本题考查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其次,要回归文本,吃透文本表达的观点,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推敲琢磨。(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再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通读全文了解文章的内容及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根据原题所问找到答题区间并对答题区间进行分析与归纳,最终概括出答案。【解答】(1)句意:这就是古往今来实行王道和招致人才的方法啊。大王若是真想广泛选用国内的贤者,就应该亲自登门拜访,天下人听说大王的这一举动,天下的士人就一定会赶着到燕国来。“服道致士”为并列短语,且“此……也”是判断句式,中间不断开,排除A、C;“王诚博选国中之贤者”中的“之”是助词“的”,连接后面的中心语“贤者”,中间不能断开,排除B。故选:D。(2)B.“专指对人称臣”错误,卑下对尊长之位也可称为“北面”。故选:B。(3)C.“一年以后君王果然得到了三匹千里马”错误。文中为“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不能期年”,不满一年。故选:C。(4)①“冯”,凭借;“眄视”,目光斜视;“厮役之人”,驱使的奴仆。译文:如果凭借几案,拄着手杖,目光斜视,随手指点,那么受人驱使的奴仆就会来到。②“诚”,确实;“致士”,招致人才;“见事”,被重用。译文:(如果)现在大王确实想要招致人才,就请先从我(郭隗)开始吧;我(郭隗)尚且被重用,何况那些比我还贤能的人呢?(5)依据“卑身厚币,以招贤者”可概括为:广纳贤才、谦逊有礼。依据“昭王曰:‘寡人将谁朝而可?’郭隗先生曰……”“于是照王为隗筑宫而师之”可概括为:善于听取别人意见。依据“二十八年,燕国殷富,士卒乐佚轻战。于是遂以乐毅为上将军,与秦、楚、三晋合谋以伐齐,齐兵败,湣王出亡于外。燕兵独追北,入至临淄,尽取齐室,烧其宫室宗庙。齐城之不下者,唯独莒、即墨”可概括为:富有作为。答案:(1)D(2)B(3)C(4)①如果凭借几案,拄着手杖,目光斜视,随手指点,那么受人驱使的奴仆就会来到。②(如果)现在大王确实想要招致人才,就请先从我(郭隗)开始吧;我(郭隗)尚且被重用,何况那些比我还贤能的人呢?(5)燕昭王是一个广纳贤才、谦逊有礼、善于听取别人意见、富有作为的国君。参考译文:燕昭王收拾了残破的燕国以后登上王位,他降低身份,用丰厚的礼物来招揽有才能的人,想要依靠他们来报仇。为此他去见郭隗先生说:“齐国趁我国内乱的机会,突然攻破我们燕国。我深知燕国势单力薄,不能够去报仇。然而能得到贤士与我共商国是,来洗刷先王的耻辱,这是我的愿望。请问先生要报国家大仇应该怎么办?”郭隗先生回答说:“成就帝业的国君以贤者为师,成就王业的国君以贤者为友,成就霸业的国君以贤者为臣,行将灭亡的国君以贤者为仆役。如果能够卑躬曲节地侍奉贤者,屈居下位接受教诲,那么比自己才能超出百倍的人就会光临。早些学习晚些休息,先去求教别人过后再默思,那么才能胜过自己十倍的人就会到来。别人怎么做,自己也跟着做,那么才能与自己相当的人就会来到。如果凭借几案,拄着手杖,目光斜视,随手指点,那么受人驱使的奴仆就会来到。如果放纵骄横,行为粗暴,吼叫骂人,大声呵斥,那么就只有奴隶和犯人来了。这就是古往今来实行王道和招致人才的方法啊。大王若是真想广泛选用国内的贤者,就应该亲自登门拜访,天下人听说大王的这一举动,天下的士人就一定会赶着到燕国来。”昭王说:“我应当先拜访谁才好呢?”郭隗先生说道:“我听说古时有一位国君,想用千金求购千里马,可是三年也没有买到。宫中有个近侍对国君说道:‘请您让我去买吧。国君就派他去了。三个月后他终于找到了千里马,可惜马已经死了,但是他仍然用五百金买了那匹马的脑袋,回来向国君复命。国君大怒道:‘我要的是活马,你哪里用得着为了(一匹)死马而花费五百金呢?’这个近侍对君主说:‘买死马尚且肯花五百金,更何况活马呢?天下人一定都认为大王您擅长买马,千里马很快就到了。’于是不到一年,千里马就来了三匹。(如果)现在大王确实想要招致人才,就请先从我(郭隗)开始吧;我(郭隗)尚且被重用,何况那些比我还贤能的人呢?他们难道还会嫌千里的路程太遥远了吗?”于是昭王为郭隗专门建造房屋,并拜他为师。(消息传开)乐毅从魏国赶来,邹衍从齐国赶来,剧辛也从赵国来了,人才争先恐后地集聚燕国。昭王又在国中祭奠死者,慰问生者,和百姓同甘共苦。燕昭王二十八年的时候,燕国殷实富足,国力强盛,士兵们心情舒畅愿意效命。于是昭王任命乐毅为上将军,和秦、楚及赵、魏、韩三晋联合策划来讨伐齐国,齐国大败,齐缗王逃到国外。燕军又单独追击败军,一直打到齐都临淄,掠取了齐国全部宝物,烧毁齐国宫殿和宗庙。没有被攻下的齐国城邑,只剩下莒和即墨。【点评】解答文言文题目,应遵循三个步骤:第一步:初读全文,整体感知,把握大概。要求集中心思,稳住神,快速浏览一遍。初步明确是“什么时间、什么人、什么事、前因后果、谁说什么话”等,对全段的内容有个粗略的了解,读懂六七成即可。因为高考作为选拔性的考试,要一下子全读懂,一般的人是绝对做不到的。第二步:细读题目,认真研读字、词、句。在这一步阅读中,要根据题干要求,结合各选项的具体内容,一一落实、理解要求多答的字、词、句、段在文段的位置,引起回忆,运用课内所学过的知识(实词、虚词、句式、活用、倒装、特殊句式等),解决、完成较容易做的题目。第三步:再读全文,加深理解。这一步是站在更高的层次去认知全文,加深对文意的理解,又纠正前两步中出现的偏差,是一个深入和复核的过程。四.诗歌阅读(共1小题,满分9分,每小题9分)4.(9分)阅读下面一首元词,完成各题。鹧鸪天魏初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细有华。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几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圆夜煮茶?(1)词中用了哪几种手法写“心事”?(2)“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三句在景物的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考点】理解诗词内容;鉴赏诗词意境;鉴赏诗词形象;鉴赏诗词语言;鉴赏诗词技巧;写景咏物.【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的能力。要理解手法特点,结合诗句具体分析。(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的能力。要理解手法特点,结合诗句具体分析。【解答】(1)根据具体语句提取手法:“去岁今晨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这里明显是对比,写出今年的痛苦;“满林残照见归鸦”用乌鸦的“归”反衬人的“不归”;“儿女团圆夜煮茶”这是细节描写,这是想象中的天伦之乐。(2)“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中的“山”“水”“霞”是远方的景物,“林”“鸦”是眼前的近景,通过这些具体的景色描绘,烘托出一种冷清的气氛,突出诗人内心的孤寂。答案:(1)①用去年团圆的欢乐与今年分离的痛苦作对比写“心事”。②用“两鬓秋霜细有华”“儿女团圆夜煮茶”的细节来描写“心事”③通过写归鸦反衬自己的不归,来写“心事”(2)①动静结合。“山”“水”“霞”“林”的静景,“归鸦”是动景。②通过写黄昏明丽的景物来渲染气氛③写景由远及近。译文:去年妻子生日的时候自己还在家里,现在却在天涯与之相望,不能团聚,了一心的乡思,两鬓的秋霜。山与水相连接,水倒影着晚霞,看到归巢的乌鸦,想起他什么时候可以农耕回来儿女团圆,一起品茶。赏析:“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未说“今年”,先忆“去岁”,这是因为去年的今天很快乐,也很难得﹣﹣词人恰好赶在太太过生日的时候回到了家。何以知道它难得?因为此前此后若干年里的今天,词人都不在家。何以知道此前此后若干年里的今天,词人都不在家?因为他明明白白地告诉我们:今年相望“又”天涯。这个“又”字是要重读的,别看它只是个极普通的虚字,却已把“去岁”之前若干年里“今辰”的“天涯”“相望”都隐涵在内了。这叫做“加倍法”。本来,“去岁今辰到家”与“今年相望天涯”对举,哀乐参半,不过是一对一打平;但次句加了这个“又”字,就变成了“去岁今辰到家”和“历年相望天涯”的比较,会少离多,寡不敌众,词的基调由此一锤定音,愁苦而低沉了。极吃重的地方极不吃力地用了一个极寻常的字,可谓举重若轻!“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细有华。”《鹧鸪天》调的格律和仄起而首句入韵的七言律诗很相近,因而填此调的词人往往把三、四两句写成对仗,本篇也是这样作的。这一联对仗,平易而洗炼,流利而浑成,很见功力。以上句第二字“春”对下句第三字“秋”,是错位对;但错得好,给人以错落有致的感觉。“事”与“霜”、“处”与“华”对得不工;但不工得好,太工反而显得雕凿伤气。如果我们把这两句改为“一身春雨轻无色,两鬓秋霜细有华”,工倒是工极了,却总嫌技巧窒息了性情,怎比得上原作的淳朴自然、落落大方?“又”,这两句看似平列,其实却是因果关系:由于“一春”都在想“心事”,没有一刻空闲,所以“两鬓”已有些花白,像是点点“秋霜”。“心事”指什么?联系上下文来看,当是想家,想归隐田园,想安享家庭生活的天伦之乐。念兹在兹的亲情日日萦绕在心头,挥之不去,催人易老,鬓发哪能不斑白呢?当然,这毕竟不是深哀巨痛,还用不着“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般的夸张,因此他只老老实实地说“两鬓秋霜细有华”。但语气虽然平淡,却很耐读,好像低度的醇酒,人口并不浓烈,然而细斟缓酌,饮之既久,也一样醉人。“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上片四句全是叙事,过片乘着换头的机会,捎带着换了一副笔墨,就旅途景物略事点染,于是便有峰回路转之妙。山水相缪,馀霞成绮,落日把树林烧得通红…这迷人的景象值得为唐人李商隐诗下一转语:虽是近黄昏,夕阳无限好!然而大煞风景的是残照的逆光中竟影现出了点点“归鸦”!可见再迷人的景色在游子眼会成为思家情结的膨化剂。鸦而曰“归”,一“归”字大可玩味。“鸦”能“归”,人反而不能“归”,竟是人不如鸦了,岂不可怜可悯可哀可叹?需要说明的是,这种物与人之间的“反衬法”,在古诗词中早就层出不穷了。仅与本篇用意相似的例证,便可以随手举出许多。如《诗•王风•君子于役》:“日之夕矣,羊牛下来。”李白《菩萨蛮》词:“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宋人贺铸《夜捣衣》词:“马上少年今健否?过瓜时见雁南归。”所谓“羊牛下来”、“宿鸟归飞”、“雁南归”云云,言外之意都是说“人未归来”。不过这些作品均属于“代言体”,是从思妇﹣﹣也就是太太们的角度去说的。至于像本篇那样以游子的身分,用第一人称口吻直接抒发思归心绪的,则先前也有宋人蒋捷的《贺新郎•兵后寓吴》词:“望断乡关知何处?羡寒鸦、到着黄昏后,一点点、归杨柳。”因此,这里的“满林残照见归鸦”还算不得新发明。但它是在摹写旅途风光之际很自然地带出来的,不像前举各例之刻意;又与上文“山接水,水明霞”的恬适相反相成,共同营造了一段聊骋望以消忧、反触目而更愁的沉郁顿挫﹣﹣仍有它独特的审美情趣。“何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圞夜煮茶?”上文已用鸦之“归”暗点了人之不得“归”,然而人虽一时不得“归”,心却在向往着那一天,于是便顺理成章地逗出了最后的这两句﹣﹣也是全词最精彩、最高潮的两句。虽然“何时”能“归”还不确定,但只要有了这份心,“归”期也就不远了。魏先生是做官的人,官人自有官人的“归”法﹣﹣多半应是封妻荫子、“衣锦荣归”;拿刮来的地皮大起宅院,广置田产;挟“浩荡”之“皇恩”吆五喝六,横行乡里。难得他魏先生是个好官、清官,志趣竟与别个官人迥然不同﹣﹣他盼望的是过普通百姓的生活:白天亲自拾掇田园,晚上阖家围炉欢聚。自食其力,共乐天伦,仅此而已!平民意识,常人姿态,所以亲切动人,这是第一大好处。小令篇幅有限,不可能事无巨细,一一铺陈。高明的作者往往用最简洁的笔触去勾勒最典型的场景、最重要的情节、最关键的人物,并留下一些空白,让读者凭借自己的生活积累来补充。“儿女团圞夜煮茶”七字,正是这一创作法则的绝佳体现!只写“儿女团圞”,而为人父者、为人母者连同他们为人父母的乐趣,虽不言却已尽言了。读到此句,我们仿佛看见:当缀着星光的夜幔笼罩住四野的时辰,在魏先生的寒舍里,孩子们团团围在他身边,闹着嚷着要他讲故事;而魏太太则笑吟吟地陪坐在一旁作针线活儿;灶膛中燃烧着的松枝不时发出噼啪的响声,火舌舔着陶壶,壶嘴里喷出一缕缕茶香…不,壶嘴里喷出的不止是茶香,更有家的温暖与馨逸。【点评】古诗鉴赏一直是我们在平常作业练习和考试中遇到的难题,比分也比较重。答题方法1、捕捉信息把握诗歌基本信息的要素(1)诗歌的吟咏对象及特点对象就是人、事、物、景。(2)作者借助吟咏对象所表达的情感和道理。(3)作者表现吟咏对象及抒情言志所运用的表达技巧。(列清单)2、抓住关键词语如何捕捉有效信息,方法是抓关键词语。什么是关键词语?诗中的名词(写景、写物、写人),有时还得注意名词前的修饰语,弄清它写了什么。五.默写(共1小题,满分8分,每小题8分)5.(8分)将下列句子补充完整。(1)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兰亭集序》)(2)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苏轼《赤壁赋》)(3)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王安石《游褒禅山记》)(4)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氓》)(5)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曹操《短歌行》)(6)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荆轲刺秦王》)(7)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沁园春•长沙》)(8)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涉江采芙蓉》)(9)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归园田居》)【考点】名篇名句默写.【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此题考查点为“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平时学习中一是要认真背诵考纲规定的篇目,二是对考纲没有涉及的名篇名句也要有所积累,三是要注重正确书写,注意一些易错的字。【解答】故答案为:(1)俯察品类之盛(重点字:察)(2)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重点字:沧)(3)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其孰能讥之乎(重点字:孰)(4)匪我愆期将子无怒(重点字:愆)(5)周公吐哺天下归心(重点字:哺)(6)风萧萧兮易水寒(重点字:萧)(7)怅寥廓谁主沉浮(重点字:寥)(8)长路漫浩浩忧伤以终老(重点字:漫)(9)池鱼思故渊(重点字:渊)【点评】平时背诵名句名篇时要注意领悟其含义,结合具体语境记忆,同时还要注意生僻难写字、同音异义词、同义异形词,留意语句顺序等。六.选择题(共3小题,满分9分,每小题3分)6.(3分)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①且庸人尚羞之②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 B.①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②宁许以负秦曲 C.①欲因此时降武②伺者因此觉之 D.①精思傅会,十年乃成②乃设九宾礼于廷【考点】之;以;乃;因.【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任何一个虚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只可能有一个意义,因此可因文来定义,即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某个虚词的具体义项。【解答】A.之:①代词,这件事;②助词,的。B项,“以”都是连词,表目的关系。B.正确。C.因:①介词,趁着;②介词,凭借。D.乃:①副词,才;②副词,于是,就。故选:B。【点评】虚词的辨析方法如下:一、关注词性差异。二、把握位置不同。很多虚词的用法和意义都会随其在句中位置的改变而改变,明确这一点,不仅能在学习的时候做到纲举目张,事半功倍,答题时也能给我们提供一个更为清晰而高效的思路。三、理解用法本质。应该说大多数虚词的用法都是比较容易理解的,只要多积累,多总结,熟练掌握并不难,但对其中一些虚词的重要用法,如果没有准确、深刻的认识,只看表象而抓不住其本质特征,便很容易在做题时丢分。四、结合具体语境。考试答题时,面对试卷中陌生的语段,我们一定要根据“词不离句、句不离段”的原则,结合具体语境,在准确理解句意的基础上判断相应虚词的用法和意义,切不可机械、盲目。7.(3分)下列句子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例句:今王鼓乐于此A.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B.民欲与之偕亡 C.王语暴以好乐 D.何以能田猎也【考点】文言句式.【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辨别文言特殊句式的能力。文言特殊句式分为:倒装句、被动句、省略句、判断句四大类。【解答】例句:介宾短语后置句,应为“今王于此鼓乐”,译文:假如大王在这里奏乐。A.宾语前置句,应为“未有之也”,译文:这样还不能称王的,没有过这样的情况。B.没有特殊句式,译文:老百姓恨不得与你同归于尽。C.状语后置句,应为“王以好乐语暴”,译文:大王把(他)喜好音乐的事告诉我。D.宾语前置句,应为“以何能田猎也”,译文:要不怎么能围猎呢。故选:C。【点评】倒装句分为: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句、主谓倒装句四类。学习文言特殊句式可借助现代汉语的分析句子结构知识,会划分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明确这几种成分的位置关系。8.(3分)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古今词义相同的一项是()A.所以游目骋怀 B.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C.今已亭亭如盖矣 D.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考点】古今异义.【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古今异义词.所谓“古今异义”是指文言词语古义与今义有差别,甚至词义相差很远.这种词义的差异,是由词义发展变化造成的.词义的扩大、缩小、转移等,都有可能造成古今异义词.辨清古今异义词对于了解古代文献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积累的基础之上,要学会采用因文定义和代入分析的方法.【解答】A.所以:古:用来…的方法;今:因果连词;B.从容:古:言语、举止适度得体,今:沉着、不慌张;C.亭亭:古今义均为直立的样子;D.告诉:古:申诉,今:诉说;故选:C。【点评】词汇的发展,体现在实词上,最显著的就是词义的古今变化.古今词义的差别,因其演变情形的不同,大致有如下几种:一,词义扩大,指今义的范围大于古义,古义被包括在今义之中.如“臣之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亲戚”原是父亲兄弟等亲属,现在指有血缘关系或姻亲关系的人;二,词义缩小,指今义的范围小于古义,今义被包括在古义之中.如“金就砺则利”(《荀子•劝学》)中的“金”原泛指一切金属,当今专指黄金;三、词义发生了转移,即由表示甲事物变为表示乙事物了.如“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龟虽寿》)中的“烈士”,本指有操守有抱负的男子,当今则专指为革命事业献身的人;四,感情色彩发生改变,如“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中的“卑”是指地位低下,“鄙”是指知识浅陋,并没有贬义,当今的“卑鄙”则指品质恶劣,已变为贬义词七.语言文字应用(共1小题,满分9分,每小题9分)9.(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冬天总是让人对雪的来临充满了期待,不仅因为雪是冬天的使者,①。()但人们的热情并没有随寒冷季节的来临而减退,而是带上装备,玩起冬天的运动——滑雪。②,滑雪场一般依山而建,依仗大自然得天独厚的优势,多建在山峰高、落差大、雪道长、坡形丰富多彩且降水量丰沛、温度低、冬季时间长的地方。对于滑雪者来说,③:上午10点以后,随着温度、阳光的变化,雪的表面呈粉状雪形态,滑雪感受最好;当过了一天当中温度最高的14点以后,在阳光的照耀和雪板的不断翻动下,雪质呈浆状雪形态,雪质发黏,摩擦力会增大,因此初学者在这种雪质上滑雪较容易控制滑雪板。(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DA.因为冬天气温低,人体血液循环缓慢,肌肉弹性和关节柔韧性等都有所下降B.冬天气温低,人体血液循环缓慢,肌肉弹性和关节柔韧性等都有所下降C.冬天气温低,所以人体血液循环缓慢,肌肉弹性和关节柔韧性等都有所下降D.由于冬天气温低,人体血液循环缓慢,肌肉弹性和关节柔韧性等都有所下降(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8个字。【考点】语句复位;情境补写.【答案】(1)D(2)①更因为在雪中可以找到亲近大自然的乐趣②从地形和气候条件来看③一天之中滑雪的感受随雪质的变化而不同【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表达连贯能力。做此题时要通读语段,了解句意,注意现代文的衔接呼应,做到话题统一,句意合理。要加强对语境的分析和体会。(2)本题考查对段落的理解能力和句子的补写能力。解答时,需要全面理解和掌握文段内容,理解文段的内容,理清文段的行文思路,然后根据横线处的上下文逻辑补充出正确的语句。【解答】(1)“人体血液循环缓慢”也是“肌肉弹性和关节柔韧性等都有所下降”的原因,不是“冬天气温低”的结果,所以“冬天气温低,所以人体血液循环缓慢”表述不妥,排除C。“冬天气温低,人体血液循环缓慢”应该是“肌肉弹性和关节柔韧性等都有所下降”的原因,前后应该用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连接,排除B。虽然“因为”和“由于”都是因果关系的连接词,在很多情况下可以通用,但二者在深层逻辑语义关系上是有差别的。“因为”有更强的因果逻辑联系性,即它在连接因果复句时表现出比“由于”更强的逻辑性,所连接的两部分在逻辑上有更强的因果联系,更能强调原因句在整个因果复句中的决定性作用,所以原因句在前面还是在后面都不影响表达。“由于”虽然也表示因果关系,但它所连接的两部分在逻辑上的因果联系相对较弱,它强调的是前后分句在语义上或时间上的先后相接,所以原因句往往放在结果句的前面,以此不会引起语义的中断。这里前后的因果关系并不是很强,不是说冬天气温低,人体血液循环缓慢,肌肉弹性和关节柔韧性等就一定会下降,选用“由于”更合适,排除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保证金质押协议范本:金融交易保障协议版B版
- 2024年度企业人力资源外包服务战略合作合同版B版
- 2024年度仔猪交易协议模板版B版
- 2024年度人工智能语音助手技术开发合同
- 2024年度国内快递物流服务协议范本版
- 2024年度劳动合同岗位说明与薪资福利(综合版)2篇
- 2024年学校教职工聘用协议样本版B版
- 2024商业买卖标准协议简版版B版
- 2024年定制项目资料包揽协议电子版版B版
- 2024借款抵押合同与借款抵押合同范本
- 教师个人职业生涯发展规划述职报告5篇
- 创业管理实战试题库答案
- 2024年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期末考卷附答案
- 科技成果转化合作协议书
- 港口码头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体系方案全套资料(2021-2022版)
- 福建农信(农商银行、农信社)招聘笔试真题2022
- 军事理论-综合版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国防大学
- YC/T 310-2024烟草漂浮育苗基质
- 202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法学概论试卷含解析
- 中药山药课件
- (高清版)JTG 5421-2018 公路沥青路面养护设计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