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6肥东县高级中学2025届新高三历史暑假特训卷3一、选择题1.从灭南宋之后,湖广、江西、江淮、陕西数省的辖区均与中书省直辖区“腹里”接壤,其治所均在与京师最近的水路交通线上,也不难窥见行省代中心“分镇方面”之职能是相当突出的。这反映了元代行省A.实现了地方高度自治B.减弱了地方与中心的联系C.战略地位相当重要D.代表中心分驭各地的使命2.据记载,秦始皇在“议帝号”之前,便有“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的言论:丞相王绾等劝始皇琅琊刻石时也说道:“今皇帝并一海内,以为郡县天下和平。昭明宗庙,体道行德,尊号大成。”这说明当时A.皇帝权威源于祖先崇拜B.皇帝制度源于宗庙祭祀的须要C.郡县制加强了中心集权D.宗法观念对皇权政治仍有影响3.“期满,债务人不还债,债权人得拘捕之,在第三次牵债务人至广场后,如仍无人代为清偿或保证,债权人得将债务人卖于台伯河外的外国人或杀死之。”《十二铜表法》的上述规定体现的实质是A.私有财产神圣不行侵扰 B.维护罗马法的公允和正义性C.罗马法执行具有延缓性 D.债权人对债务人有随意惩处权4.西晋时,太子的卫兵多达万人以上,太子师傅增至6人,太子舍人、庶子、洗马等属官增至三四十人,都是由当时的名流担当。南朝宋武帝刘裕即位后,马上增加太子兵力,到宋文帝时“至实甲万人”。梁朝太子精兵估计也不下万人。这些史实表明,西晋南朝时期A.太子掌控朝廷实权B.皇子争权现象频繁C.官僚政治体系庞杂D.皇权诉诸亲缘维系5.专制主义中心集权制度对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主动作用主要表现在①维护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发展②确定程度上为抵挡外来侵略供应了保障③促使科技迅猛发展④在很长时间内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6.汉朝中期以后,诸侯王“食邑最多不过十余城”,有的甚至生活拮据。主要是因为A.豪强崛起威逼诸侯B.刺史监国诸侯收敛C.黄老思想诸侯无为D.武帝推恩诸侯减弱7.元代行省辖区不仅地域宽阔,且省界犬牙交织,使其无山川险阻可依,北向门户洞开,形成以北制南的军事限制局面。可见行省制度有助于A.传达行政吩咐B.防止地方割据C.提高地方行政效率D.扩大国家的疆域8.关于西周宗法制的表述,最精确的是A.体现了奴隶主与奴隶的阶级关系 B.体现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等级关系C.体现了中心政府与地方的行政关系 D.体现了官僚机构与人民的压迫关系9.“要之,中国二千余年的专制官僚政治局面其所以是由秦国开其端绪,乃因中国二千余年的地主经济制度,是由秦国立下基础。这种政治经济形态的协作,不但变更了中国封建性质,变更了中国官僚政治形态,且也变更了中国专制君主与官僚间,乃至官僚相互间的社会阶级利害关系。”王亚南在1948年版《中国官僚政治探讨》一书中提出该结论A.夸大了阶级斗争对历史的推动作用B.开创了现代化史观的探讨新视角C.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历史探讨看法D.确定了政治对经济的确定性作用10.在雅典,富有公民必需履行广泛的公益捐献义务,如与斗争有关的负责装备战舰,负责与祭祀、举办节日庆典有关的各项活动,同时又将其剥削所得的一部分拿出来,供公民中的贫困阶层共享。这深刻揭示了A.财宝共享推动了雅典社会进步B.富有公民的捐献增加公民内部团结C.公民的贫富分化造成城邦分裂D.集体意识是城邦政治的重要保证11.明人焦竑在《犬牙相制》中认为:“国朝以颍州属凤阳,颖州卫属河南;以汉中府隶陕西,瞿塘等卫隶湖广;山西磁洲千户所,在河南界中;直隶宁山卫蒲州守御所,在山西境内;湖广五开卫、贵州黎平府,同治一城;湖广镇远卫、贵州镇远府,同治一城。似此者不行胜举,亦犬牙相制之意”这反映明朝A.地方机构设置凸显皇权至上B.各省相互牵制加强中心集权C.地方权力过大威逼中心集权D.地方管理制度完全照搬元朝12.一般状况下,外邦人不允许与雅典妇女结婚,不被允许参与公民大会,甚至进入雅典法庭作证或为自己辩护的权利也受到严格的限制,这种状况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古代雅典A.奴隶制度具有狭隘性 B.商品经济的极不发达C.传统对公民资格的规定 D.对本城邦女性的爱护13.《明史》载:“(内阁)地居近密,而纶言批答,裁决机宜,悉由票拟,阁权之重,俨然汉唐宰辅,特不居丞相名耳!”这句话指的是A.明朝的内阁就是丞相B.明朝宰相虽有其名却无其实C.明朝内阁担当了宰相的职能D.明朝的宰相帮助皇帝处理政事14.商朝的历史被认为是"信史",而夏朝的历史尚不具有“信史”地位,主要是因为A.夏朝城他的规模比较小 B.夏朝的铜器冶铸水平比较低C.没有确认的夏朝文字 D.不能确定夏朝都城的准确位置15.对于任期内的官员,雅典主要通过定期的“信任投票”和“告发”两种程序来监督官员,官员在一年的任期内要在公民大会上接受10次信任投票,也许平均36天一次,年满20周岁的公民均有资格参与,会议固定的议题之一是对官员的任内表现进行审查,并投票表决其去留。材料中体现了A.干脆民主确保了司法公正B.公民有依法审查的权利C.体现了人民主权的原则D.平民有较大监督和问责权16.西塞罗:“在你们面前受审的是个有钱人,他希望以财宝来开脱罪名。可是在一切公正无私的人心中,他本身的生活和行为就足以给他定罪了,假如今日他不能受到应有的惩处,那不是因为缺乏罪证,也不是因为缺乏检察官,而是因为司法官失职。”上述材料反映了A.古罗马司法程序不规范B.罗马法明确维护贵族既得利益C.经济发展影响司法公正D.自然法精神在实践中面临挑战17.14世纪形成的“衡平法”是英国的大法官在审判实践中发展起来的,旨在补救一般法的不足。但罗马法才是“衡平法”最早的实践者,罗马最高裁判官法就是典型的衡平法。而英国的商法、海商法、遗赠、合伙……也多来源于罗马法。这说明罗马法A.所提倡的法律精神影响深远B.确立了欧洲社会的立法规范C.是英国民主制度产生的前提D.变更了欧洲历史的发展方向18.秦朝的郡县制比西周的分封制更能适应封建集权政治的须要,最主要的缘由在于A.郡县官吏必需对上一级负责B.郡县是管理地方行政的机构C.郡县官吏与皇帝是臣与君的关系D.郡县官吏由中心和皇帝牢牢限制19.基于材料得出恰当的结论,体现了历史学的求真意识。下列由材料到结论的逻辑推理最严密的是选项材料结论A《礼记·礼运》中关于“家天下”的记载可以证明夏是我国第一个王朝B司母戊大方鼎可以证明青铜器主要用作礼器C《左传》中关于楚王“问鼎中原”的记载可以证明春秋时期礼乐彻底崩坏D唐代杜牧的《阿房宫赋》可以证明杜牧眼中的秦王朝暴政20.古罗马时期,参与宴饮的贵族各就其位,座次往往是依据地位凹凸进行排列的,供应的饮食也有区分,尊贵者“吃比目鱼”,地位低者面前“只有一般的淡水鱼”。这反映了A.罗马法维护贵族的利益B.古罗马公民权利并不同等C.罗马共和制渐渐被破坏D.中国文化渐渐传播至罗马21.有学者指出:“假如说现代化的法治国家以“宪法至上,民法轴心'为理念,那么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罗马法是现代西方民法的源头,是各国民事立法的依据和当代国家司法的起源。”这说明A.古万马法内容体系丰富浩大 B.罗马法成为大陆法系的依据和源头C.罗马法是现代各国法律价值的灵魂 D.罗马法具有超越时空的重要意义22.在谈及古希腊早期民主时,学者丛日云指出:“这是使公民团体一方面自我封闭和极端排外,另一方面在公民内部产生对城邦归属感的重要根源。”这一论断的依据是,古希腊A.城邦利益高于个人的自由B.多山多岛的地理环境C.以血缘关系界定公民身份D.轮番而治的民主形式23.罗马法学家西塞罗认为:我们天赋具有同等和理性的潜力,但并不都能实现。自然已规定那些在品德和精神上更优越的人应当统治弱者。雅典人在某些时期胜利地履行了公共职责。但他们的国家由于没有确定的等级区分,故未能保持它的良好声誉。这表明西塞罗A.主见法律面前人人同等B.认为全体公民驾驭权力是不合理的C.提出并捍卫了自然法精神D.特别推崇雅典人的民主政治24.在古希腊的斯巴达城邦,贵族子弟从7岁到18岁,要送入国家的教化机构接受严酷的军事训练和道德灌输,使他们养成健康的体魄、坚韧的意志,以及英勇、听从、爱国等品质。女孩同样也要接受体操和军事训练。其主要目的是A.提高国民素养 B.捍卫政权稳定C.争夺希腊霸权 D.抗击波斯侵略二、非选择题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黄帝时期,三苗叛乱。三苗在攻打黄帝部族中,制定了酷刑。黄帝平叛后,其刑法却被沿用了下来。秦代崇尚法治,坚持轻罪重刑,严刑酷法。汉朝以亡秦为鉴,约法省刑,简易疏阔,强调法自君出,坚持德主刑辅,先教后刑。唐律继承了汉晋以礼入律的传统,明确规定“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宋代法制基本上沿袭了唐律。明太祖惩元之弊,以重典酷法治国,在《大明律》之外,还特地制定了《大诰》作为司法依据,使“诏狱”制度化。清代强调“以德化民,以刑弼教”,一般较为宽松。晚清,在西方列强入侵的冲击下,逼迫统治者对法律条文做了一些修改。但是,最终也未能走上立法民主化、司法独立化的近代化道路。——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等材料二罗马法是简洁商品经济条件下特别完善的法律制度,其中有关财产全部权和契约的各项规定,都是由调整商品经济关系的经典性规范构成。它留给世人的是浩瀚如海的私法规定及私法学说。《国法大全》几乎全部为私法,五大法学家的主要著作也大部分为私法。罗马法利用有利的客观地理环境,汲取了其他民族的优秀思想文化和法律制度,成为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法系之一。正如约翰•赛尔蒙评价道:“当一个熟识罗马法术语的英国律师去学习法国或德国的好用法律书籍时,他会发觉这一切并不生疏。”——摘编自庞朝骥《中国、古希腊、古罗马法律起源特点之比较》等(1)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学问,分别指出古代中国法律和罗马法律内容的特点及它们出现的背景。(2)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学问,分析指出古代中国法律和罗马法在近代命运不同的缘由。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从曹魏起先,御史台正式成为独立的中心监察机构,直属皇帝。但由于门阀士族势力的发展,加上长期斗争,政局不稳,王朝更迭频繁,致使监察机构或置或废,监察职权时大时小,监察官的地位时高时低,呈现出无规则的紊乱现象。唐王朝建立伊始,将隋的司隶台统一到御史台里来,由御史台总监察之职,使得机构统一,监察权集中。御史台长官“掌邦国刑宪典章之政令,以肃正朝列”,正副职品秩尊崇。御史台下设台院、殿院和察院,人员编制固定,分工合理,各自职掌明确。《唐六典》规定:监察御史“若在京都,则分察尚书六司,纠其过失”,“凡尚书省有会议,亦监其过谬”。尚书省诸司七品以上官开会,都要先通知御史台派人去监察,说明这时已从对官吏个人的监察,起先转向重视对机构的监察。德宗时御史中丞弹劾吏部选曹乖谬,结果吏部主要负责人皆坐削一阶,就是一个实例。——摘编自胡沧泽《唐代监察体制的变革》(1)依据材料,概括指出唐朝初期监察制度改革的主要特点。(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说明唐初监察制度改革的历史作用。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在春秋末期以前,是依据案情的轻重来判罪,虽然有成文的法律,但却是隐私的,并不公之于众。公元前536年,郑国的子产“铸刑书”,将法律条文铸在鼎上公布于众,这是中国古代第一次公布法律。在子产公布法律23年后,晋国大臣赵鞅、荀寅将该国法典祷在铁鼎上公布于众,这是新势力在晋国取得政权后实行的一项重大措施。——摘编自曾宪义《中国法制史》材料二到明清时期,中华法系已走到终点。晚清,在西方列强入侵的冲击下,统治者对法律做了一些调整,但是,最终也未能走上立法民主化、司法独立化的道路。……在中华法系中,与商业有关的民事法律关系得不到充分发展,重视公权益即国家利益,被看做是天经地义的,私权益即庶民个人利益,却得不到应有重视。而罗马法是简洁商品经济条件下特别完善的法律制度,其中有关财产全部权和契约的各项规定,都是由调整商品经济关系的经典性规范构成。尤其罗马法利用有利的客观地理环境,汲取了其他民族的优秀思想文化和法律制度,成为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法系之一。——摘编自张晋藩《中国法制史》等(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学问,概括郑晋两国铸刑鼎公布法律的时代背景及其目的。(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学问,指出中华法系和罗马法系在近代时期的不同影响并分析导致这种不同的缘由。
参考答案1.D2.D3.A4.D5.D6.D7.B8.B9.C10.D11.B12.C13.C14.C15.C16.D17.A18.D19.D20.B21.D22.C23.B24.B25.(1)特点:刑起于兵,兵刑合一;引礼入法,礼法并施;专制色调深厚,注意经济关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年处理10000吨锂电池正负极材料回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写作模板-拿地申报
- 咽部异物感的临床护理
- 全国消防宣传日活动宣传总结
- 授权中介购买房产协议书
- 幼儿园新教师培训总结
- 标准装修合同范文专辑
-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诊治
- 山东购房合同简单版范本
- 中医学专业职业生涯规划
- 挖掘机承揽合同范本
- 神州数码在线测评题答案
- 人防工程防护功能平战转换实施方案
- 2024-2030年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Unit1-Unit10作业设计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册
- 河北省高中英语12月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试题(含解析)
- 财政专户开户协议书模板
- 2025届苏州市振华中学数学八上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 2024年光伏行业供应链数字化建设白皮书
- 新课标的变化与思想政治课教学课件
- 2024详解国家基层糖尿病防治管理指南
-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早餐与健康-营养早餐我来做》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