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说课稿:2.5开辟革命新道路的艰难历程_第1页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说课稿:2.5开辟革命新道路的艰难历程_第2页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说课稿:2.5开辟革命新道路的艰难历程_第3页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说课稿:2.5开辟革命新道路的艰难历程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说课稿:2.5开辟革命新道路的艰难历程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为“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第二章第五节《开辟革命新道路的艰难历程》。主要内容包括:

1.国共合作的实现与北伐战争。

2.国共合作的破裂与大革命失败。

3.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的探索,包括: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重要斗争和战役;

-革命根据地的建设。二、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素养,通过分析国共合作与大革命的历史过程,理解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提高历史解释能力。

2.增强学生的国家认同感,通过对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的艰难历程的学习,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通过探讨革命过程中的成败得失,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历史观。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的历史意义。

2.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的理论和实践。

难点:

1.国共合作破裂的原因及其对革命进程的影响。

2.革命新道路的理论内涵及其在中国革命中的重要作用。

解决办法与突破策略:

1.通过历史文献和影像资料,生动展现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的场景,帮助学生理解其历史意义。

2.利用思维导图和时间轴,梳理国共合作破裂的原因及其对革命进程的影响,使学生能够清晰认识到这一转折点的重要性。

3.通过案例分析,深入讲解革命新道路的理论内涵,结合具体战役和根据地建设,让学生理解其在中国革命中的重要作用。

4.组织课堂讨论,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引导他们进行探究,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四、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教材,以便于学生跟随课程进度进行学习和复习。

2.辅助材料:准备相关的历史图片、战役分布图、革命根据地图等多媒体资源,以及北伐战争相关视频片段,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直观感受。

3.教学工具:准备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确保辅助材料能够顺利展示。

4.教室布置:将教室座位调整为小组讨论模式,便于学生分组讨论和分享学习心得。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历史与社会》第二章第五节《开辟革命新道路的艰难历程》。上一节课,我们一起回顾了国共合作的历程和北伐战争的历史意义。那么,当国共合作破裂,大革命失败之后,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在困境中寻找革命新道路的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究的内容。

二、自主学习

1.请同学们打开教材,阅读PXX-PXX页,了解国共合作破裂与大革命失败的原因。

2.请同学们思考:国共合作破裂后,中国共产党面临着怎样的困境?

(学生自主阅读,思考问题,教师巡视指导)

三、课堂探究

1.探究一:国共合作破裂的原因

(1)请同学们分享一下你们对国共合作破裂原因的理解。

(2)教师总结:国共合作破裂的原因主要有:①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②共产党领导人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③国内外反动势力的干涉。

2.探究二:大革命的失败及其影响

(1)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分析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面临的困境。

(2)教师引导: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面临白色恐怖,革命力量受到严重打击,但共产党并未气馁,而是开始了新的探索。

3.探究三: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的探索

(1)请同学们阅读教材,了解中国共产党在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方面的探索。

(2)教师讲解:毛泽东提出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新道路方面的重大突破。

4.探究四:革命根据地的建设

(1)请同学们结合教材,了解革命根据地的建设情况。

(2)教师引导:革命根据地是共产党在白色恐怖中建立的一片红色政权,为革命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四、案例分析

1.请同学们观看视频《井冈山斗争》,了解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过程。

2.观看结束后,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观后感,并分析井冈山斗争对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的意义。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国共合作破裂与大革命失败的原因,以及中国共产党在困境中开辟革命新道路的艰难历程。希望大家能够从中汲取革命先辈的勇气和智慧,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六、课后作业

1.请同学们结合教材,总结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新道路方面的探索。

2.请同学们撰写一篇关于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的感悟文章,字数不限。

(教师布置作业,学生完成作业)

七、拓展延伸

1.请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时期的重要战役。

2.下节课,我们将邀请同学们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共同回顾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历程。

(教师布置拓展任务,学生课后自主完成)六、知识点梳理

1.国共合作的实现与北伐战争

-国共合作的背景:1924年1月,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在广州召开了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实现了国共合作。

-北伐战争的起因:为了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国共两党决定发动北伐战争。

-北伐战争的经过:1926年7月北伐战争开始,主要战场在湖南、湖北。北伐军打垮了北洋军阀吴佩孚、孙传芳,湘、鄂、赣、闽四省完全光复,并继续向豫、皖、苏、浙进军。

-北伐战争的影响:北伐战争是国共合作的结果,它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但并未能彻底改变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2.国共合作的破裂与大革命失败

-国共合作破裂的原因: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共产党领导人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国内外反动势力的干涉。

-大革命失败的标志: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标志着大革命失败。

-大革命失败的影响:大革命失败后,白色恐怖笼罩全国,革命力量受到严重打击,中国共产党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3.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的探索

-革命新道路的理论:毛泽东提出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

-革命新道路的实践: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开展了大规模的土地革命,建立了若干革命根据地,进行了大规模的武装斗争。

-革命新道路的意义:中国共产党在艰难困苦中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革命道路,为后来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4.革命根据地的建设

-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中国共产党在白色恐怖中,通过武装斗争,建立了若干革命根据地。

-革命根据地的意义:革命根据地是共产党在白色恐怖中建立的一片红色政权,为革命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革命根据地的建设内容:包括土地革命、政权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等。

5.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过程: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的部队到达江西罗霄山脉中段的井冈山,开始创建革命根据地。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意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它的创建为中国革命开辟了新道路。

6.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

-理论内涵: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强调以农村为根据地,逐步发展壮大,最后夺取全国政权。

-理论意义:这一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它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七固定字符“七、板书设计”作为标题标识,下面是本节课《开辟革命新道路的艰难历程》的板书设计:

七、板书设计

Ⅰ.国共合作的实现与北伐战争

①国共合作的背景与意义

②北伐战争的起因、经过及影响

Ⅱ.国共合作的破裂与大革命的失败

①国共合作破裂的原因

②大革命的失败及其影响

Ⅲ.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的探索

①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

②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Ⅳ.革命根据地的建设

①革命根据地的意义

②革命根据地的建设内容

Ⅰ.国共合作的实现与北伐战争

-①国共合作的背景与意义: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国共合作实现,标志着中国革命进入新阶段。国共合作的意义在于集合了国共两党的力量,共同推进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②北伐战争的起因、经过及影响:起因是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经过是从1926年7月开始的一系列战役,影响是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但并未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Ⅱ.国共合作的破裂与大革命的失败

-①国共合作破裂的原因: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共产党领导人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国内外反动势力的干涉。

-②大革命的失败及其影响:大革命失败后,革命力量受到严重打击,但共产党并未气馁,而是开始了新的探索。

Ⅲ.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的探索

-①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这是毛泽东提出的革命新道路理论,强调革命力量应先在农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