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讲 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课件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一轮复习_第1页
第3讲 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课件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一轮复习_第2页
第3讲 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课件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一轮复习_第3页
第3讲 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课件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一轮复习_第4页
第3讲 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课件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一轮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高考一轮复习第03讲秦汉大一统的建立和巩固考点一

秦汉的政权更替和内政外交

知识点1秦朝政治制度与施政措施考向1秦朝的政治制度知识点2汉朝政治制度与施政措施考向2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考向3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政治措施考向4东汉的兴衰知识点3官员的选拔与管理(选必一)知识点4法律与教化(选必一)知识点5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选必三)知识点6户籍制度基层治理和社会保障(选一)考点二

秦汉的经济与交通

知识点1经济发展考向1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经济措施知识点2交通建设(选必二)考向2北击匈奴、丝绸之路

知识点3

赋税制度(选必二)考点三

秦汉的文化和科技

知识点1秦汉中华文化的发展

考向1儒学成为正统考向2两汉的文化

知识点2秦汉科技的发展(包含其他领域)知识点3秦汉文化传承(选必三)目录01考情透视04阶段特征05考点突破06真题练习03时空坐标考点考题统计备考建议秦统一、国家治理与速亡(3年10考)2024选择题:湖北卷、湖南卷、甘肃卷非选择题:安徽卷、辽宁卷本讲为高考命题热点,题型以选择题为主,复习时关注一些命题关键词“大一统”、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皇权至上、官僚政治、三公九卿、郡县制度、文书制度、上计制度、统一度量衡、横征暴敛“推恩令”、中朝制度、察举制、刺史制度、盐铁官营、币制改革、西域都护府、“编户齐民”丝绸之路、佛教传入、尊崇儒术等这一时期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形成和初步发展时期,是中华文明的统一和发展阶段,因此要引起重视,复习时重点把握。2023选择题:天津卷,浙江卷6月2022选择题:河北卷,湖北卷,浙江卷6月两汉兴衰发展与国家治理(3年11考)2024选择题:浙江卷1月、北京卷2023选择题:全国新课标、天津卷、福建卷、北京卷、山东卷2022选择题:广东卷、湖北卷、江苏卷、浙江卷1月秦汉经济与社会生活(3年4考)2024无2023选择题:全国甲卷2022选择题:天津卷、海南卷、湖南卷秦汉文化发展及中外交流(3年7考)2024无2023选择题:辽宁卷、广东卷;非选择题:海南卷2022选择题:辽宁卷、山东卷、重庆卷;非选择题:全国乙卷复习目标:1、通过了解秦朝的统一业绩,认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2、通过了解秦朝时期的社会矛盾和农民起义,认识秦朝崩溃的原因;3、了解中国古代政治体制在秦朝建立前后的巨大变化;了解秦朝的民族政策和边疆管理制度。01考情透视文化统一文字焚书坑儒法家思想《史记》黄老思想、尊崇儒术《汉书》佛教、道教、儒学秦朝西汉东汉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公元前202年9年25年220年皇帝制度、三公九卿、郡县制、文书制度、上计制统一货币、度量衡,修驰道、直道,开凿灵渠中外朝制、刺史制、察举制盐铁专卖、丝绸之路光武中兴田庄经济思想经济政治

02时空坐标陈胜吴广起义公元前209年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公元前138年楚汉之争设置西域都护公元前60年新莽公元184年黄巾起义能力层级(学习理解)——能力要素(识记

):将重要的事实与其所处时空对应

确定史实在历史结构中的位置

复述已学过历史知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秦朝(前221年~前207年)共历十二帝,享国二百一十年西汉(前202年-8年)传八世共十四帝,享国一百九十五年东汉(25年-220年)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时期:秦汉文明,大一统(BC221——220)1建立多个历史事实、概念的关系,再现某个时段历史过程的全貌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大一统的时代,也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奠基时期,搭建了中华文明发展的框架(政经思社文,解决了怎么统一的问题),奠定了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治理的基本模式,“中华文化圈”酝酿。政治上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成立和巩固;经济上小农经济占据主导地位并不断发展,精耕细作技术日益成熟,丝绸之路开通;文化上,儒家思想正式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医学、造纸术、地动仪等科技成就领先世界。03阶段特征2【阶段特征分解】政治: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的创立与巩固。秦创立了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皇权至上、三公九卿制、郡县制),对社会控制更加紧密,但有时缺乏弹性,寿命短暂。汉巩固发展(中外朝制度、郡国并行制度、推恩令、察举制、刺史制度等)。东汉时期豪强地主崛起,形成累世公卿、累世经学、庄园经济。两汉不同于秦朝危机急剧爆发,逐渐积累的危机孕育了不安定因素。经济:农耕经济和社会逐步走向繁荣。秦朝法律肯定土地私有、车同轨、统一度量衡,汉初修养生息、重农抑商政策、农业技术改进(二牛抬扛、普及并发明犁壁、耧车、代田法等)、水利灌溉事业的发展,出现了"文景之治"的良好局面,到汉武帝盛世顶峰。手工业技术进步,冶金(汉用煤冶铁)、陶瓷(秦陶佣,东汉青瓷)、丝织(丝绸之路)等技术世界领先。商业发展比较艰难,盐铁官营、统一铸币加强了封建国家对经济控制,长安、洛阳全国中心,外贸(丝绸之路)发展。文化:多元一体。书同文,汉武帝接受董仲舒为代表的新儒学体系(大一统、“罢黜百家尊崇儒术”君权神授、天人感应),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文学(汉赋)艺术(秦小篆、汉隶、“印宗秦汉”的篆刻艺术产生、帛画等)、科技(《九章算术》、地动仪、造纸术、麻沸散等)领先世界。知识点1

秦朝政治制度与施政措施一、统一的条件(统一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客观需要)客观社会长期战乱带来巨大灾难,人民渴望安定统一经济各地域经济发展,要求打破政治分裂所带来的阻碍主观地理秦地理位置优越统治者数代秦王励精图治国家商鞅变法后,秦奖励耕战,日益强盛认识国家大一统局面的形成是历史发展的必然04考点突破考点一秦汉的政权更替和内政外交02策略:远交近攻,先弱后强1、东灭六国(韩、赵、魏、楚、燕、齐),B.C221建立第一个统一王朝,定都咸阳2、南征服百越,设置郡县;加强了对云、贵一带西南夷的控制。3、北击匈奴,修筑万里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直道4、疆域四至: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奠定了此后历代疆域的基本版图)二、统一的过程:02(一)政治措施(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体制形成)专制主义:君主总揽全国大权;中央集权:针对地主分权,相对于分封制,地方权力集于中央;嬴政自称“始皇帝”;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三公九卿制朝议制度分工明确、提高效率;互相牵制、加强皇权;一定程度减少决策失误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郡县制三、巩固统一的措施: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特点:兼有“家天下”和“公天下”双重特色。02比较分封制郡县制时代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官员产生血缘继承(世卿世禄)皇帝(中央)任免官吏权利拥有封地、爵位、土地管理权只有俸禄,无封地、无土地管理权与中央政府的关系诸侯国有很强的独立性(地方分权)中央政府的地方行政机构,绝对服从(中央集权)性质贵族政治官僚政治影响容易形成割据势力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相同点①都是为了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②都是中国古代社会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③都在维护国家的统一等方面起了积极作用。异同比较:分封制和郡县制

实践应用02史料:秦帝国建立了单一制的郡县制统治,但是实际上,战国列国相互并立的国家观念以及更为古老的分封制传统并没有完全被统一的、郡县制国家观念取代。统治阶级内部对新帝国建立怎样的国家结构本身即存在着不同的意见,赞同分封的人很多;六国的政治势力、社会势力仍存在,恢复列国并立统治的愿望依然十分强烈;文化的地域性差异仍然十分突出。—摘编自卜宪群《秦汉之际国家结构的演变》郡县制对国家治理和历史进步的作用(1)郡县制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发育与成长提供了坚实的政治基础,由此促进了国家统一、民族交融和社会进步。(2)郡县制为国家实现“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战略目标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能够有效迅速地组织全国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从事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或进行大规模的对外御敌。(3)郡县制为由贵族政治模式向官僚政治模式转型提供了重要的历史契机,如君主专制、户籍制、监察制、考课制、俸禄制等,随着郡县制的全面推行与不断完善都有了长足的发展。(4)郡县制为新型土地关系的形成和小农经济生产方式的稳定提供了可靠的制度保障。

实践应用核心素养-家国情怀稿定PPT稿定PPT,海量素材持续更新,上千款模板选择总有一款适合你021、文化政策:统一文字,“焚书坑儒”2、经济政策:统一货币、度量衡,车轨3、法制建设:制定《秦律》4、民众管理:编制户籍、迁徙六国贵族豪强。“书同文字”木方,统一了文字的字形与字体,还统一了官职、法律、名物等方面的用语(选一4)里耶秦简户籍簿(二)其他巩固措施:2、秦二世:残忍昏庸,实行严刑峻法,加重人民负担,致使阶级矛盾和统治阶层内部矛盾尖锐化。秦始皇统治时期全国总人口不过2000万,其中成年男丁大约450万。为完成阿房宫、秦始皇陵、长城、秦直道等“四大工程”,每年征调服徭役的男丁不下三百万。▲阿房宫:仅前殿就相当于故宫总面积三分之二▲秦始皇陵,修了30多年,动用徭役刑徒72余万人1、秦始皇:①穷奢极欲,大兴土木;②求仙访药,动众巡游;③开疆拓土,修筑长城;④徭役沉重,刑罚严苛;⑤焚书坑儒,钳制思想四、秦朝的暴政1、陈胜吴广起义:①时间:B.C209年②地点:大泽乡③领导者:陈胜、吴广④经过:陈胜自立为王,号为“张楚”天下云集响应,迅速蔓延,但不久兵败⑤结果:陈胜起义失败⑥地位: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2、刘邦项羽反秦势力发展:①秦朝的灭亡:BC207年,刘邦的军队进入咸阳,秦王子婴投降,秦朝灭亡。②楚汉之争:BC206年—BC202年,刘邦、项羽四年楚汉战争。BC202年,刘邦建立汉朝。认识:得民心者得天下02秦速亡的原因①秦朝的暴政激化了阶级矛盾和统治阶层内部矛盾(根本原因)(秦亡于政而非亡于制)②秦朝缺乏治理统一大国的经验;③对东方六国旧势力缺乏有效的融合和控制;陈胜吴广起义和反秦势力的壮大五、秦末农民起义与秦的速亡02核心素养-史料实证史料:东周至秦朝这一时期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极其重要……正是这一时期,中国完成了历史上第一次社会大转型。在此之前,中国是血缘社会,在此之后虽然仍有浓重的血缘色彩,但转向了地缘社会;在此之前是封建诸侯、贵族分权的时代,在此之后是专制独裁、帝王集权的时代。而这一重大转变,被史学家称为“周秦之变”。——摘编自辛田《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从社会转型视角认识“周秦之变”(1)政治体制:从封邦建国体制到中央集权大一统体制。(2)最高统治者:从“天下共主”,权力尚未高度集中到皇帝制度下专制独裁,皇权至上。(3)地方管理:从层层分封,权力分散,独立性强到中央垂直管理,直接控制,高度集权。(4)官僚机构:从贵族政治下世袭贵族把持政权到官僚政治下皇帝选拔任命职业官僚。(5)大一统:从名义上的“天下共主”、观念上的“天下一家”到制度上的大一统,地域上真正的统一,思想上的统一,书同文,车同轨,经济文化层面的统一,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真正形成。实践应用02秦朝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建立及巩固的影响(1)疆域基本奠定:集全国之力北御奴,开拓东南及南方边疆,建立起幅员辽阔的国家,奠定了此后历代疆域的基本版图。(2)大一统观念形成:建立了统一中央集权国家,结束了战乱局面,符合历史潮流,为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发展奠定了基础,“大一统”观念深人人心。(3)经济文化发展:统一货币、度量衡及文字,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与发展。(4)民族交融与认同:空前统一的国家政权,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与交融。整合天下经济政治秩序,促进了民族交融与文化认同,有利于中华民族认同的形成。“百代皆行秦政事”

实践应用核心素养-家国情怀02变式训练2.《琅琊刻石》(前219年)载,列侯王鹤、关内侯赵亥、丞相王馆、卿孝斯等曾“与(始皇帝)议于海上”,没有爵位的丞相位于同为“金印絮绶”的列侯之后,甚至位于关内侯之后。这可以用来说明()A.秦代官僚政治尚未成熟 B.新爵制改革推动了国家的统一C.宰相制度可以制约皇权 D.分封制仍具有深厚的社会基础A

思维结构图郡国并行制021、西汉的建立:B.C202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今陕西西安)2、汉初统治者采取的政策(1)经验:吸取秦朝速亡的教训。(2)政治:“汉承秦制”,

。(3)经济:与民休息,轻徭薄赋,提倡节俭,“文景之治”。(4)思想:尊奉

思想。一、与民休息与“文景之治”汉承秦制:西汉初年的各种制度基本沿袭秦朝,但地方行政制度采取郡县与分封并行制。黄老无为知识点2汉朝政治制度与施政措施3、重要影响:(1)分封同姓诸侯王,巩固统治、回复经济,也给汉朝统一和稳定埋下了隐患,如“七国之乱”;②“文景之治”出现。4、文景之治: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出现“文景之治”4、存在的问题:王国问题:①刘邦在统一战争中分封七个异姓诸侯王,他们拥兵自重,对中央集权造成严重威胁,不久被剪除;②汉高祖“惩亡秦孤立之败”(吸取灭亡的秦朝因孤立无援而失败的教训),陆续分封了一批同姓诸侯王,给汉王朝的统治和稳定埋下了隐患。③汉景帝削减诸侯封地引发吴、楚等七国叛乱,叛乱不得人心被平定。政治中央:相权势大,威胁皇权;地方:王国问题,威胁中央经济土地兼并严重(激化矛盾),工商业秩序混乱,豪强势力日益壮大(威胁中央)思想黄老之术不再适应时代需求边疆匈奴势大,威胁边疆安全02二、西汉强盛,“汉武盛世”对内加强中央集权政治王国问题颁布“推恩令”,成功削弱诸侯王的势力中朝制度加强皇权,削弱丞相权力,设立直接为皇帝所掌控的中朝官吏选拔确立以察举制为代表的新的官吏选拔制度刺史制度将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分设刺史,负责对辖区内郡级官员及子弟和豪强势力进行巡视监察地方治理任用酷吏治理地方,严厉打击豪强、游侠等社会势力的不法行为经济改革币制,将铸币权收归中央;实行盐铁官营;推行均输平准,国家插手并经营商业贸易;抑制工商业者,向其征收财产税思想设立五经博士,尊崇儒术,确立了儒学独尊地位对外开拓疆域北击匈奴,设立河西四郡任用卫青、霍去病为将,控制了阴山以南和河西走廊的大片区域。在河西走廊设立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出使西域,开通丝绸之路派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中西交通道路设立军政机构公元前60年,在乌垒城设置西域都护府加强对东南沿海和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治理皇帝尚书令侍中常侍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九卿有事上报中朝外朝决策机构执行机构材料:汉承秦制,承袭秦朝中央的三公九卿制,皇帝担心丞相权力过大会威胁皇权。于是任用身边的亲信近臣组成中朝,成为决策机构。而原有的丞相由拥有决策权变成了执行权。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中外朝制度汉代刺史监察区的划分图示材料:秦统一六国后,在郡内设置“监”这一官职。汉初,各地方不定期派遣御史去监察。经过汉初数十年的休养生息,至武帝时则"民则人给家足,都鄙縻间满,而府库余货财。京师之钱累巨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又颁布“推恩令”,还三次大规模地出击匈奴,使匈奴远遁漠北。正是在这个大背景下,“武帝元封五年,初置部刺史,掌奉诏条察州”。这样,充分调动了中央与地方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实现了监察权与行政权相分离,基本摆平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因此完全意义上的纯监察制度是汉武帝时期的刺史六条察州制,故清顾炎武称"刺史六条为百代不易之良法"。——摘编自史云贵《汉代刺史制度述论》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武帝实行刺史制度的背景汉初经过休养生息,西汉经济恢复发展;汉武帝采取积极有为的措施以巩固统治;思想统一、王国问题和匈奴问题的逐渐解决;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汉武帝时将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分设刺史,负责对辖区内郡级官员及子弟和豪强势力进行巡视监察,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监察制度——刺史制度桑弘羊均输:设均输官,把应由各地输京的物品转运至各地贩卖。平准:在长安和主要城市设立掌管物价的官吏,利用均输官所出物资,根据市场物价,贵时抛售,贱时收购。作用:1.增加政府收入,抑制大商人垄断市场。2.打击商人囤积居奇,市场物价得以保持稳定。【均输平准】算缗是西汉武帝时国家向商人征收的一种财产税。把大工商业主和高利贷者从农民身上剥削来的财物收归国有,是历史上大规模的抑商运动。增加了国家收入,打击了奴隶制残余,缓和了土地兼并,有利于封建经济基础的巩固,但是也迟滞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告缗是当时反商人瞒产漏税的一种强制办法。为汉武帝的内外功业提供了物质保证,起到了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作用。但西汉后期,商人与官僚、地主逐渐合流,加剧了土地兼并,直接导致当时严重的社会危机。这两项法令,实际上都是秦和汉初以来抑商政策在新的历史形势下的继续和发展。【告缗、算缗】稿定PPT稿定PPT,海量素材持续更新,上千款模板选择总有一款适合你02【匈奴问题】021、东汉的建立(1)王莽政权

①背景:西汉后期,政治日趋黑暗,土地兼并严重,赋税徭役沉重,社会动荡不安。

②建立:公元9年,外戚王莽夺取皇位,改国号为新,西汉灭亡。

③改制: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但措施不切实际,激化了社会矛盾④灭亡:23年,绿林军击败王莽军队主力,攻入长安,王莽政权被推翻。(2)“光武中兴”①建立:25年,刘秀重建汉朝,定都洛阳。随后,刘秀平定一些割据政权,实现全国统一。三、西汉动荡,东汉兴衰政治加强皇权,增强尚书台的作用加强中央集权,稳定社会秩序严格控制外戚干政裁并郡县,裁减官吏,节省开支整顿吏治,惩处贪污腐败经济释放奴婢,与民休息缓和社会矛盾清查全国垦田、户口数量抑制豪强势力思想重视儒学儒学继续得到发展政治腐朽中期以后,出现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局面党锢之祸一些正直官员和士人抨击时政,称为“清议”。他们触犯了宦官利益,遭到严厉镇压矛盾尖锐豪强地主势力发展迅速,土地兼并严重,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农民起义184年,张角创立“太平道”发动起义。在镇压起义军过程中,地方长官趁机拥兵自重,军阀割据局面出现,东汉政权名存实亡清议是东汉后期官僚士大夫中出现的一种品评人物的风气。

这些官僚士大夫以太学为中心,希望通过“清议”,表达自己对现实统治的不满,希望引起统治者的重视,来挽救外戚和宦官专权下走向覆灭的东汉王朝。(2)“光武中兴”②措施:(3)政权衰亡稿定PPT稿定PPT,海量素材持续更新,上千款模板选择总有一款适合你02汉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对中国历史发展的意义(1)巩固统一汉武帝巩固边疆;公元前60年,西汉建立西域都护府,对疆域拓展、巩固统一、开发边疆、推动民族交融具有重要意义。(2)制度创设:完善中央集权体制,完善官僚选拔、管理和监察体制,为后世政治体制的进一步创新和发展奠定了基础。(3)经济发展: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和管理,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促进了封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丝绸之路的形成和发展为中外经济的交流和发展提供了基础。(4)价值观念:推广儒学的价值观念及“大一统”的政治理论,增强了国家统一意识与凝聚力。(5)民族交融:境内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不断深入,出现相互交融、共同创造新文化的局面。(6)统一心理:秦汉之后,统一多民族国家成为历史发展的主导模式,成为一种人心所向的必然归宿

实践应用核心素养-家国情怀02核心素养-历史解释史料:汉光武帝刘秀因为“天下垦田多不以实,又户口、年纪互有增减”“诏下州郡检核垦田顷亩及户口、年纪”,称为“度田”。但是,“刺史、太守多不平均,或优饶豪右,侵刻羸弱,百姓嗟怨,遮道号呼”。刘秀得知度田不实的情况后,对营私舞弊的官员进行严厉的惩处……这些措施并没有能够压服地方豪强,许多“郡国大姓”竟与“群盗”一起发动叛乱。刘秀香……下令停止度田,向豪强地主集团做出了让步摘编自王子今《秦汉史》等东汉后期威胁王朝统治的主要因素(1)匈奴问题:东汉后期,国力衰败,匈奴又趁机发展起来,成为威胁东汉政权的外部力量。(2)豪强地主:东汉政权依靠豪强地主而建立,东汉建国后,豪强地主势力进一步膨胀,把持中央或地方政权,逐渐演变为地方割据势力,对东汉王朝构成巨大威胁。(3)外戚宦官交替专权:东汉后期,由于皇帝年幼,朝廷上出现外戚、宦官、士大夫等多支政治力量相互角逐的局面,错综复杂的激烈争斗致使中央政府更加衰微混乱,政治更趋腐朽黑暗。(4)土地兼并严重:东汉土地兼并严重,大量农民失去土地,或依附于豪强地主,或成为流民,阶级矛盾尖锐,这是造成张角黄巾军起义的最主要原因。

实践应用稿定PPT稿定PPT,海量素材持续更新,上千款模板选择总有一款适合你02知识点3官员的选拔与管理(选必一)稿定PPT稿定PPT,海量素材持续更新,上千款模板选择总有一款适合你021、选拔:“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向官吏学习律令而为官)2、考核:上计制(秦汉)3、监察:御史大夫(中央);监御史(郡一级)一、秦朝选官制度:贵族政治与官僚政治:贵族政治:建立在分封制、宗法制和世卿世禄制基础上,是血缘关系和政治关系紧密结合的政治体系。官僚主义:建立在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集权的政治体系上。官吏的选拔和任命一律由中央和皇帝决定,代表皇帝行使管理权。稿定PPT稿定PPT,海量素材持续更新,上千款模板选择总有一款适合你02察举制1、时间:西汉时期2、性质:自下而上推荐人才为官的制度3、选拔标准:品德(西汉时期主要标准)、才能4、历史评价:有效地选拔了人才,促成了汉武帝时期人才辈出,东汉后期为豪强地主所垄断,助长了其势力。5、监察:中央:御史台(御史大夫→御史中丞)地方:十三州部(刺史)将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分设刺史,负责对辖区内郡级官员及子弟和豪强势力进行巡视监察,建立刺史制度征辟制:是中国汉代擢用人才的一种制度。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在汉代的选官制度中,征辟作为一种自上而下选任官的制度,地位仅次于察举。二、汉朝选官制度稿定PPT稿定PPT,海量素材持续更新,上千款模板选择总有一款适合你021、秦朝:以法家思想治国推动了律的编纂。2、汉朝:沿袭秦律制《九章律》汉代法律实践特点:①引用儒家经典作为审理案件的依据,称“以经注律”。②律令儒家化的开始。春秋决狱:春秋决狱由董仲舒提出,指以《春秋》大义作为司法裁判的指导思想,在量刑时要着重考虑犯罪的动机;以经注律,是律令儒家化的开始。所谓律令儒家化,是指将儒家的道德精神注入法律、法令,使封建法律具有了伦理法的性质,形成了礼法合一的特色。知识点4法律与教化(选必一)稿定PPT稿定PPT,海量素材持续更新,上千款模板选择总有一款适合你02一、秦朝知识点5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选必三)稿定PPT稿定PPT,海量素材持续更新,上千款模板选择总有一款适合你1、民族关系二、汉朝稿定PPT稿定PPT,海量素材持续更新,上千款模板选择总有一款适合你(1)打通了陆、海两个通道陆上丝绸之路张骞通西域: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促进了汉朝与西域各国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路线:长安→河西走廊→西域→中亚、西亚→欧洲。意义: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海上丝绸之路:初步形成东、南两条航线,东线通向朝鲜半岛和日本,南线通向印度洋。2、对外关系:稿定PPT稿定PPT,海量素材持续更新,上千款模板选择总有一款适合你(2)物种、技术等器物传播(选必三)中国丝绸不断向西出口;漆器及技术、铁器及冶铁技术经由中亚向西传播;大宛国的良种“汗血马”,苜蓿,葡萄等水果;胡桃、胡瓜、胡葱、胡椒、胡萝卜传入中国;香料、珠宝、金银器皿等外来商品传入中国。(3)宗教、文化艺术的传播(选必三)佛教传入中国,深刻影响了中国的思想、文学和艺术创作;来自中亚和西亚的杂技、魔术、音乐、舞蹈广受欢迎稿定PPT稿定PPT,海量素材持续更新,上千款模板选择总有一款适合你02知识点6户籍制度、基层治理和社会保障(选必一)1、户籍制度秦朝:分类登记制度,宗室籍、宦籍、市籍等汉朝:编户齐民。丞相主管,地方专员;定期调查2、基层治理基层组织:乡里制度(乡设三老,掌教化;设啬夫,掌狱讼、赋税;设游徼,掌捕盗。里设里正。)亭:传递政令和维护治安。管理机制:什伍组织:以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百家为里,互相监督稿定PPT稿定PPT,海量素材持续更新,上千款模板选择总有一款适合你3、社会保障优抚:秦汉时期,皇帝有时会赐给高龄老人手杖——鸠杖,以示尊重救济:建立常平仓制度,积谷备仓,调节粮价;西汉后期,政府对疫病患者进行隔离,“民疾疫者,舍空邸第,为置医药”。02核心素养-历史解释史料一:汉初吸取秦亡之诫,调整基层社会统治政策,设置三老、孝悌、力田,以扶植、利用社会领袖。……西汉中期,循吏政治在儒家思想影响下兴起,重视在地方行政中推行教化。……里父老普遍设置以后,承担的事务却超出原定的教化,转向户籍、赋税、治安方面。摘编自陈侃理《秦汉里吏与基层统治》史料二:汉代将全部国民编入国家户籍,所有国民都具有向国家提供赋税与徭役的法定义务。借助“编户齐民”制度,两汉设什伍组织,里魁掌一百户,什、伍长,各主十家、五家,征收赋税徭役和户口管理是里长十分重要的一项任务。摘编自吴晓林、岳庆磊《皇权如何下县:中国社区治理的“古代样本”》秦汉时期社会基层治理的特点(1)秦汉时期的乡亭里制各司其职,主要是负责征派赋税徭役、掌管教化治安等。三老掌管教化,实行思想控制,啬夫游微则负责缉盗安民。(2)秦汉时期的基层社会管理受到统治思想和传统文化的影响,汉代呈现儒表法里的特征。(3)宗族和君权逐渐分离。秦朝到魏晋时期,族权与君权分离,进入到世族、士族制时代,宗族开始出现民间化趋势,官民合治的模式逐渐形成。

实践应用稿定PPT知识点1经济发展1、农业(1)耕作方式①西汉赵过推广牛耕法,东汉时推广到珠江流域。②汉朝以后,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2)耕作技术:西汉赵过推广耦犁、耧车、代田法(3)耕作制度:以一年一熟为主。(4)水利灌溉:汉朝出现漕渠、白渠、龙首渠等(5)土地制度:秦朝在全国确立土地私有制,

王莽时期的“王田制”,国家所有,限制土地兼并

东汉庄园经济,地方豪强兼并土地,形成大土地私有制(6)赋役制度:西汉编户齐民。百姓纳入户籍,便于收税,加强人身控制考点二秦汉的经济与交通稿定PPT稿定PPT,海量素材持续更新,上千款模板选择总有一款适合你022、手工业(选必二)汉朝为主(1)政策:意义:(2)冶铸业:(3)纺织业:(4)陶瓷业:汉武帝时期,推行盐铁专卖国营制度加强经济控制,抑制私营工商业①西汉时,开始用煤冶铁;②东汉杜诗发明水力鼓风工具(水排)提花技术成熟,开通丝绸之路,远销欧亚东汉制瓷技术成熟,烧出成熟的青瓷东汉青瓷熊形灯稿定PPT市场统一了全国市场货币统一为圆形方孔钱度量衡统一了度量衡政策重农抑商影响①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政权巩固;②有利于赋税征收、经济发展和管理;③有利于加强各地区之间的联系。(1)秦朝3、商业稿定PPT稿定PPT,海量素材持续更新,上千款模板选择总有一款适合你(2)汉朝①市场繁荣(描绘集市的东汉画像砖)②货币(汉武帝开始铸造“五铢”铜钱,这一形制一直使用到唐朝初年)③信贷契约(汉朝以后,凡是涉及买卖、租佃、借贷等财产关系和收养、雇佣、立嗣等人身关系的事宜,当事人之间几乎都要订立契约)④政策(发展官营商业)汉武帝对内加强中央集权——封建制度进一步强化影响经济币制改革改革币制,将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增加政府收入抑制工商业者加强中央集权盐铁专营实行盐铁官营,由政府垄断盐、铁的生产和销售均输平准推行均输平准,国家插手并经营商业贸易,增加收入,平抑物价重税抑商抑制工商业者,向他们征收财产税“盐铁官营”政策:是中国封建政府为打击富商大贾,增加财政收入而实行的对盐和铁的垄断经营政策。始于春秋战国时期,汉武帝时大规模推行,此后历朝历代都不同程度地实行盐铁专卖。盐铁专卖的收入是历代政府的重要财源,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商品流通及商业的发展。02核心素养-历史解释史料:汉武帝为了使国家金融要脉由中央政府控制,将郡国铸币改为中央政府铸币,发行五铢钱……中央政府在盐铁产地设官,实行统一销售和生产,增加了国家收入;在各郡国设立均输官,主要负责运输贡纳物品;推行平准制度,平抑市场物价……匈奴对中原的不断侵袭致使汉武帝必须动用武力击退匈奴,而战争产生较多的军事费用;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严重影响到社会安定,汉武帝必须不惜一切财力救灾治险。——摘编自张伟《汉武帝实施新经济政策因素分析》汉代的主要经济政策(1)休养生息政策:为了恢复发展社会经济,适当限制大地主兼并土地现象,为使重农政策落到实处,对于勤耕作的农民减免赋税,实行以农为先、与民休息的政策。促进了汉初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为国家“大一统”局面形成奠定了物质基础。(2)重农抑商政策:继续推行战国以来的重农抑商政策,重农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但从政治上将商人打入贱民行列,经济上重征商人“租税以困辱之”,阻碍了商业的繁荣。(3)盐铁官营政策:盐铁官营是汉武帝实行的财政政策。盐铁官营虽然有利于增加国家财政收入,抑制商人势力,但亦不免带有封建官营事业共有的弊病。实践应用稿定PPT稿定PPT,海量素材持续更新,上千款模板选择总有一款适合你02开凿了连接湘水和离水的灵渠。修筑驰道、直道和五尺道,构成了以咸阳为中心的全国性道路网。1、秦朝知识点2交通建设(选必二)2、汉朝稿定PPT稿定PPT,海量素材持续更新,上千款模板选择总有一款适合你02核心素养-家国情怀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价值(1)古代丝绸之路开创性地打通东西方大通道,首次构建起世界交通线路大网络(2)古代丝绸之路极大地促进了商品大流通,率先实现了东西方商贸互通和经济往来。(3)古代丝绸之路推动了科学技术的交互传播,广泛而又深刻地推动了沿线国家生产进步乃至社会变革。(4)古代丝绸之路助推了多样性文化交流,是东西方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不同文明相互浸染、相互包容的重要纽带。实践应用稿定PPT稿定PPT,海量素材持续更新,上千款模板选择总有一款适合你1、田赋①秦朝:税率极高,史称“收泰半之赋”②汉朝:汉初统治者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汉高祖施行十五税一的税率,到汉景帝的时候改为三十税一。2、丁赋①秦朝:向人民征收极重的口赋,即人头税。②汉朝:人头税分口赋、算赋,商人和奴婢的算赋钱加倍。汉朝还征收财产税。3、徭役更卒、正卒、戍卒知识点3赋税制度(选必二)稿定PPT知识点1秦汉中华文化的发展尊崇儒术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尊崇儒术儒学独尊地位确立儒学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五经博士B.C136年朝廷设置五经博士1、秦朝:推崇法家学说、焚书坑儒。2、汉朝:(1)主流思想(2)宗教①两汉之际,佛教传入中国并开始在中国传播②东汉末年,本土宗教道教兴起考点三秦汉的文化和科技董仲舒的新儒学天人合一根本理论(世界观)“天”与“人”是统一的,神界与人间是相通的“君”是人的代表“神”是天的代表君权神授派生理论&君主看重(方法论)天人感应“感应”是具体方式派生理论&儒家看重(方法论)“神”通过“感应”判断“君”是不是合格的代表赋予权力限制权力稿定PPT稿定PPT,海量素材持续更新,上千款模板选择总有一款适合你02佛教对中国的影响?1.对中国人的宗教信仰、哲学观念、逻辑思维、语言词汇、文学艺术、礼仪习俗等方面都产生了深刻影响。2.中国传统的诗词、书法和绘画,很多体现了佛教的内容,同时吸收了佛教的理念,更加注重境界的表达。3.中国建筑艺术受佛教影响。云冈石窟、龙门石窟、敦煌莫高窟等石窟,是中国佛教建筑艺术的结晶,也是中华文化的瑰宝。4.佛教文化宣扬的因果轮回、消极避世等也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核心素养-历史解释

实践应用稿定PPT稿定PPT,海量素材持续更新,上千款模板选择总有一款适合你02(3)文学与史学领域成就时间人物地位、特点史学《史记》西汉中期司马迁首创纪传体通史体裁;兼具史学和文学特色;具有重要的思想价值《汉书》东汉中期班固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文学汉赋

介于韵文和散文之间的文体;讲究铺陈排比,辞藻华丽乐府诗

国家专管音乐的机构乐府采集民歌修改而成稿定PPT稿定PPT,海量素材持续更新,上千款模板选择总有一款适合你02领域成就时间人物地位、特点医学《黄帝内经》战国至西汉

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神农本草经》东汉

中国古代第一部药物学专著《伤寒杂病论》东汉张仲景被后世誉为“医圣”“麻沸散”“五禽戏”东汉华佗被后世誉为“神医”科技《九章算术》

在中国数学史乃至世界数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改进造纸术东汉蔡伦推动纸成为主要书写材料,为中国和世界文化的传播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数学《周髀算经》西汉初期

记载了用竿标测日影以求日高的方法,最早引用了西周初年勾股定理的特例商高定理。知识点2秦汉科技的发展(包含其它领域)稿定PPT稿定PPT,海量素材持续更新,上千款模板选择总有一款适合你02知识点3秦汉文化传承(选必三)秦朝焚书坑儒使先秦以来的许多珍贵文献毁于一旦(纲上)汉朝学校(选必三)①太学是古代中国的最高学府和教育行政机构开始设立地方官学书籍(选必三)①公元前2世纪,中国已出现用植物纤维制成的纸②105年,蔡伦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改进制成“蔡侯纸”③书写材料由竹木、缣帛逐渐过渡为纸,促进了文化的传播02核心素养-唯物史观史料一:汉武帝曾下令在全国范围内搜罗图书,号召献书,设抄书之官,并允许人们进行研读。《汉书·艺文志》所载儒家以外诸子著作的数量如此之多……充当田纷副手的韩安国,便兼学韩非和杂家说。受到汉武帝净礼的汲黯,“学黄老之言”………主父偃,“学长短纵横之术,晚乃学《易》《春秋》、百家言”。他和赵人徐乐、齐人庄安,同为典型的杂家,同样上书言事,同时受到汉武帝召见并叹为相见恨晚。—摘编自牛秋实《“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说的形成及时人、后人之批判》史料二:罢黜百家只能说是罢黜黄老之学取得了成功……说到底,汉武帝是政治家,而不是学者,他真正关心的是如何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他最关心的并不是学术。摘编自朱维铮《儒术独尊的转折过程》尊崇儒术对传统文化的深远影响(1)对汉代政治: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削弱和打击了地方割据势力,稳定了封建统治秩序。(2)对民族精神:思想统一于儒学,儒学以仁义为主,强调人伦关系,逐渐成为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成为维护统一、阻止分裂的强大思想武器。(3)对学术文化:一方面结束了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钳制了思想;另一方面,提倡文化教育,提高了知识分子的社会地位。(4)对主流思想;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两干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探究·拓展思维结构图1.(2024·河南适应性测试)宗庙是帝王或诸侯祭祀祖先之所,其设置几乎贯穿古代中国。东周时期,诸侯国的宗庙多设于国都,由国君亲祭。秦朝统一后,除在都城设宗庙外,还在全国县级行政区域设置祭祀秦始皇父亲的“太上皇庙”,并由地方官员主持祭祀。该举措表明秦朝()A.通过宗庙祭祀强化宗法制

B.人伦秩序服务于国家治理C.力图践行以孝治国的理念

D.郡县制逐渐取代了分封制B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