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单元主题 美好品质单元解析规划【人文主题】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美好品质”。感受故事人物的“美好品质”,体会“美好品质”带给人的温暖和感动,争做拥有“美好品质”的小学生。本单元围绕“美好品质”这一主题,编排了《司马光》《灰雀》《手术台就是阵地》《一个粗瓷大碗》4篇课文。前三篇是精读课文,第四篇是略读课文。课文中的人,既有名人也有普通儿童,既有古代的史学家也有近代的革命家。冷静机智的司马光,关爱、呵护儿童的列宁和天真诚实的孩子,对工作极其负责、勇于为革命献身的白求恩,关心战士、以身作则的赵一曼。他们身上都有美好的品质。其中,《司马光》是小学阶段安排的第一篇文言文。美好的品质,犹如温暖的阳光,带给我们希望和力量。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学习带着问题默读,理解课文的意思”。本套教材从而二年级开始安排默读的学习内容,要求学生尝试不出声不指读。本单元对默读提出进一步的要求,即带着问题默读,一边读一边思考。精读课文的课后题和略读课文的学习提示,引导学生默读时思考句子或段落的意思:《灰雀》要求默读时揣摩人物的心理;《手术台就是阵地》要求默读时思考课题的含义;《一个粗瓷大碗》要求默读时思考关于“粗瓷大碗”的感人故事。语文园地中的“交流平台”引导学生梳理默读的基本方法。本单元的阅读教学,需要注意:第一,要重视培养学生带着问题默读的习惯,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的效率,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第二,可引导学生运用比较的方法理解课文。《司马光》可通过与现代文比较,初步了解文言文的特点;《灰雀》一课则可通过比较发现,同样是喜欢灰雀,列宁和小男孩有不同的喜爱方式,彰显了不同观点人物特点。第三,本单元的《司马光》是小学阶段安排的第一篇文言文,重点是让学生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产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不应追求逐字逐句的理解,更不应追求对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教学时应避免拔高要求。【习作训练要素】本单元的习作要素是“学写一件简单的事”,话题是“那次玩得真高兴”。这是小学阶段第一次安排写一件事,要求把玩的过程相对完整地写下来,并表达出当时快乐的心情。教学时,可引导学生从自己玩的游戏或参加的活动中挑选一项自己最熟悉、最喜欢、最让人高兴的事情在班上交流,尽量把事情讲清楚。也可以专门开展一次游戏或活动,把过程观察清楚。习作时,不必太多要求,让学生不拘形式地写下真实的经历和感受即可。【本单元教学重难点】1.认识38个生字,读准3个多音字,会写30个生字,会写29个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司马光》。3.能借助注释理解《司马光》课文大意,并用自己的话讲故事,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简单说出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区别。4.能尝试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等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能带着问题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心情的变化。5.学习文章中人物的美好品质,争做拥有“美好品质”的小学生。6.能就自己不好解决的问题有礼貌地向别人请教。7.能简单地写一次玩的过程,表达出当时快乐的心情,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学生学情分析】三年级大部分学生已经养成了自觉学习的习惯,有一定的阅读写话能力,识字写字能力逐步提高。他们天真、活泼、想象力丰富,语言的组织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都有了一定的基础。本单元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阅读习惯、积累习惯、迁移习惯,其实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教学时要善于创设情境,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和理解。24司马光第1课时教学设计文化自信:感受语言文字及作品的独特价值。语言运用:认识“司、跌”等5个生字,会写“司、庭”等7个字。正确跟读课文,背诵课文。思维能力:能借助注释了解课文大意,并用自己的话讲故事。审美创造:能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简单说出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区别。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司、跌”等5个生字,会写“司、庭”等7个字。正确跟读课文,背诵课文。难点:能借助注释了解课文大意,并用自己的话讲故事。教学过程:激趣导入:课件出示:图片谁读过这个故事?司马光:复姓司马,单字名光。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他主持编纂了《资治通鉴》。司马,不但表示一个姓氏,而且在古代还是一个官职的名字。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1.大声朗读课文,把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2.交流易读错的字音。3.边读边思考:这篇课文和我们以前学过的课文有什么不同?学习任务一:识字解词1.课件出示:司马光跌倒皆大欢喜丢弃持刀交流易读错的字音,“登瓮”的“瓮”,是后鼻音。“没水中”的“没”,是多音字,此处读“mò”,“沉没,淹没”的意思。“水迸”的“迸”,是后鼻音,韵母是“eng”。“得活”的“得”,是多音字,在这里读二声。识字游戏:指名读、开火车读。教师及时评价。2.写字指导:课件出示:生字教师重点指导。庭:半包围结构,笔顺规则是先外后内。“广”笔画舒展,第三笔是竖撇,要长。“廴”末笔的捺要舒展,可以稍微超出“广”的横画。登:上宽下窄。上部左低右高,右上的两撇短而平行,捺画从竖中线起笔,舒展。跌:左边末笔是提,不是横。众:三人成众。上面的“人”撇捺舒展,盖住下部。下面的两个“人”较小,左边的“人”的捺变点。持:左窄右宽。“寺”横画较多,注意横画长短有致,间距相等。教师范写。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练习写字:(1)请同学按照正确的姿势习字本上描红、临写生字。(2)看准每个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3)看清每个字的结构,放慢速度。(4)严格按笔顺描写。学习任务二:整体感知1.认识文言文文言文就是古人写的文章,它是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言。在古代,人们写的文章和现在不一样,他们往往按照自己的语言习惯来写文章。这种文章语言简练,读起来很有韵味。比如问一个人“吃饭了吗?”,可以问“饭否?”,这里的“饭”名词作动词用,意思为“吃饭”。2.文言文名句举例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3.指导阅读断句就是诵读文言文时根据文义做停顿,或同时在书上按停顿处加圈点。方法总结:(1)人名、地名、官名等名词、代词后面停顿。(2)动词或形容词后面停顿。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4.课文讲了什么内容?一群孩子在庭院里玩耍,一个小孩儿爬上瓮,失足落入水中,被水淹没了。大家都丢下这个小孩儿跑了,只有司马光拿石头将瓮砸破,水一下子喷涌出来,落水的小孩儿得救了。学习任务三:拓展总结1.拓展阅读:司马光勤学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旨。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思考:(1)怎样读出语句间的停顿?(2)从短文中哪些句子可以看出司马光勤奋好学?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旨。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2.课题总结:本节课我们借助注释理解了课文的大意,在此过程中学习了生字书写,在给课文正确断句的基础上学到了有节奏诵读文言文的方法。学习任务四:检测评价再读课文,填一填。课文共有句话,故事发生的地点是,故事的主人公是,他做的事是。板书设计:布置作业:1、背诵课文。2、继续预习课文,选择印象最深的部分和同学们交流。24司马光第2课时教学设计文化自信:感受语言文字及作品的独特价值。语言运用:会读文言文,背诵课文。思维能力:能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讲故事。审美创造:感受课文中人物的形象,体会人物品质。教学重难点:重点:会读文言文,背诵课文;能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讲故事。难点:感受课文中人物的形象,体会人物品质。教学过程:学习任务一:复习导入思考:文中的“光”指的是谁?文中有哪些人物?文中的“光”指的是司马光。文中的人物除了司马光之外还有一个掉进瓮里的孩子和一群吓跑了的孩子。开火车读,领读,比赛读。同学们在阅读的时候非常用心,这种读书习惯非常好。尤其是第三位同学按照故事情节把人物进行了详细分类,很棒!这篇课文用现在的语言来说应该怎样说呢?下面让我们借助注释,一起说一说每一句话的意思。学习任务二:课文赏析1.借助注释,说一说每一句话的意思。学生自读课文并借助注释小声说一说。教师巡视指导。小组交流,推荐一名代表集体汇报。预设1:“群儿戏于庭”的意思是一群小孩子在庭院里玩耍。“群儿”,指一群小孩子。“庭”,指庭院。预设2:“一儿登瓮”的意思是一个孩子爬上了瓮。登:爬。瓮:口小肚大的陶器。预设3:“足跌没水中”的意思是失足落入水中。跌:失足摔倒。没:淹没,沉没。在这里指的是水很深,孩子完全被水淹没了。预设4:“众皆弃去”的意思是大家都丢下这个小孩跑了。皆:全,都。弃:抛弃,舍去。预设5:“光持石击瓮破之”的意思是(只有)司马光拿石头将瓮砸破。“光”指的是司马光。持:拿。击:打,击打。“之”指的是瓮。预设6:“水迸,儿得活。”水一下子喷涌出来,落水的小孩得救了。迸:涌出。得活:得救。2.边读边思考:这个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分别是怎样的?(1)学生自由读课文,独立思考。(2)小组交流,集体汇报。这个故事的起因是“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经过是“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结果是“水迸,儿得活”。3.看到那个孩子落水后,其他的孩子是怎样做的?司马光又是怎样做的?学生自读课文,小组交流,集体汇报。预设1:他们看到那个孩子落水后,除了司马光之外都吓跑了。预设2:看到那个孩子落水后,司马光没有像其他孩子一样跑掉,而是拿起石头把瓮砸破。4.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1)那些孩子为什么会跑掉?(2)司马光为什么没有跑,他会想些什么?(3)他的想法让你体会到了什么?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1)那些孩子为什么会跑掉?那些孩子看到有人落水,吓坏了,所以跑掉了。(2)司马光为什么没有跑,他会想些什么?司马光会想:如果我也跑掉了,这个落水的孩子就会被水淹死。我要想办法救他。所以,司马光没有跑。(3)他的想法让你体会到了什么?从司马光的想法中我体会到他是一个很有责任感而且很勇敢的人。5.你从司马光的做法中体会到了什么?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及生活实际思考。预设1:司马光的做法让我体会到,他是一个遇事沉着冷静,善良、热心助人的人。因为他在看到有人落水后没有像其他人那样跑掉,而是冷静地想办法救人。预设2:司马光的做法让我体会到,他是一个机智勇敢的人。因为司马光的做法是有效的。虽然说把瓮打破了,但是救出了那个落水的孩子。这样做是利大于弊的。【设计意图】让学生联系课文内容及生活实际去思考司马光的做法,有利于帮助学生在体会司马光的形象的同时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习任务三:拓展总结1.明确回顾,总结方法。师:本文是我们小学阶段学习的第一篇文言文。在学习这篇课文的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哪些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回顾、总结一下吧。学生回顾,小组交流,集体汇报。预设:我们在学习文言文时,遇到不理解的地方可以借助注释,也可以借助课文插图,还可以把不认识的字组词来理解。想学好文言文,正确断句,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也是必不可少的方法。2.课堂总结:本文通过写司马光小时候砸瓮救小伙伴的故事,赞颂了司马光富有爱心,遇事沉着冷静、机智勇敢的品质。学习任务四:检测评价先解释加点字的意思,再解释句子的意思。1.群儿戏于庭。戏:()于:()庭:()译文:2.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皆:()光:()迸:()译文:评价:①熟练朗读课文。②课堂专注度高。让学生根据课堂表现给每个学生评价,并发放小星星。板书设计:布置作业:司马光用什么办法救了小伙伴?用原文回答。你从他身上学到了什么?25灰雀第1课时教学设计文化自信:感受语言文字及作品的独特价值。语言运用:认识“宁、胸”等10个生字,会写“郊、养”等13个字,会写“郊外、养病”等12个词语。思维能力:能带着问题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审美创造:初步体会列宁喜欢灰雀的感情。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宁、胸”等10个生字,会写“郊、养”等13个字,会写“郊外、养病”等12个词语。难点:能带着问题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初步体会列宁喜欢灰雀的感情。教学过程:激趣导入:课件出示:图片灰雀一种鸟,有很多种类。主要生活在终年常青的树林和灌木丛中,叫声委婉动听。列宁:(1870-1924年),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理论家、思想家,苏俄(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和苏联的主要缔造者、布尔什维克党的创始人、十月革命的主要领导人,苏联人民委员会主席(即苏联总理)、工农国防委员会主席。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播放音频文件)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边读边标记自然段。2.自学文中的生字,理解字词。3.边读边思考:列宁和小男孩、灰雀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学习任务一:识字解词1.课件出示:宁静胸脯惹人喜爱仰望面包渣或者可惜真诚领读、开火车读、比赛读,课件出示需要掌握的词语,检查词语的认读。注意正音。“宁”是多音字,在文中读二声。当它的意思是“副词,宁可,表示比较后做出的选择,情愿”的时候读四声,其他情况下一般都读二声。“仰”,韵母是“ang”,读音不要和“迎”混淆。“迎”的韵母是“ing”。“或”和“成”是一对形近字,要注意区分字形,读准字音。“渣”是翘舌音,声母是“zh”,不要读成平舌音。识字游戏:指名读、开火车读。教师及时评价。2.写字指导:课件出示:生字教师重点指导。养:羊字头的三横中第三横最长,中横最短,三横间距相等。或:第一笔横要短,向右上方稍斜,“口”小而扁,第六笔斜钩舒展,第七笔撇在第五笔提下收笔,第八笔是点。男:“田”中间的一竖与“力”的一撇是分开的两笔。提醒:“粉、粒”中“米”字旁的末笔是点,“郊”中“交”最后一笔由捺变点。教师范写。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练习写字:(1)请同学按照正确的姿势习字本上描红、临写生字。(2)看准每个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3)看清每个字的结构,放慢速度。(4)严格按笔顺描写。学习任务二:整体感知默读课文,用自己的话简要说一下列宁和男孩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列宁发现公园里灰雀的失踪和男孩有关,但他没有直接批评男孩,而是通过交谈,让男孩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主动放鸟归园。学习任务三:拓展总结拓展阅读:诚实的孩子列宁八岁的时候,有一天,跟爸爸到姑妈家去做客。表兄弟表姐妹见到列宁都很高兴,拉着他一道去玩。他们在房间里捉迷藏。列宁不小心碰了桌子,桌子上的一只花瓶掉下来,打碎了。孩子们正玩得起劲,谁也没有注意,还是互相追赶着。姑妈听见声音,跑进来一看,花瓶碎了,就问:“是谁打碎的?”表兄弟表姐妹都说:“不是我!”列宁也低声说:“不是我。”姑妈笑着说:“那一定是花瓶自己打碎的。”大家都笑起来,只有列宁没有笑。回到家里,列宁躺在床上不说话。妈妈问他为什么不愉快,列宁把打碎花瓶的事告诉了妈妈。妈妈叫他写信给姑妈,承认自己说了谎。过了几天,邮递员送来姑妈是回信。姑妈在信上说:“你做错了事能自己认错,是个诚实的孩子。”课堂总结:本节课我们通过带着问题默读课文,感受到了灰雀的惹人喜爱,体会到了列宁对这三只灰雀的喜爱之情。学习任务四:检测评价读下面的句子,给标红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男孩看(kànkān)看列宁,说:“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板书设计:布置作业:1、朗读课文,把你喜欢的词语和句子抄写下来。2、继续预习课文,选择印象最深的部分和同学们交流。25灰雀第2课时教学设计文化自信:感受语言文字及作品的独特价值。语言运用:分角色朗读课文,能读出对话的语气。思维能力:能带着问题,边默读边揣摩人物的内心想法。能体会列宁对男孩的尊重与呵护、男孩的诚实与天真。审美创造:能找出体现列宁和男孩喜爱灰雀的语句。能通过对比阅读,感受列宁和男孩对灰雀喜爱方式的不同。教学重难点:重点:能带着问题,边默读边揣摩人物的内心想法。能体会列宁对男孩的尊重与呵护、男孩的诚实与天真。难点:能找出体现列宁和男孩喜爱灰雀的语句。能通过对比阅读,感受列宁和男孩对灰雀喜爱方式的不同。教学过程:学习任务一:复习导入课件出示词语:列宁胸脯惹人喜爱仰望面包渣或者可惜诚实开火车读,领读,比赛读。过渡: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体会到了列宁对灰雀的喜爱之情。列宁在周围的树林中找遍了,也没有找到灰雀,它到底去哪儿了呢?这节课我们继续跟着列宁找灰雀。学习任务二:课文赏析1.朗读课文第1自然段,用“”画出描写灰雀的句子,读出灰雀的可爱。学生边读边勾画,边读边感受灰雀的惹人喜爱。指名回答,教师相机板书:(漂亮可爱)指导朗读。请大家用活泼的语调,稍快的速度,读出灰雀的可爱。指名读,其余学生给予点评。了解列宁对灰雀的喜爱。(1)教师过渡:这样的灰雀,你喜欢吗?如果有一天你遇见了这三只灰雀,你会做什么?学生自由回答。(2)教师追问:列宁是怎么做的呢?你感受到了什么?学生自由发言。(3)教师点拨:通过词语体会列宁对灰雀的喜爱:每次、都要、仰望、经常、带来。一天,列宁又来到公园,走到白桦树下,发现那只胸脯深红的灰雀不见了。“发现”体现了列宁对这三只灰雀的喜爱之情。因为只有对自己非常喜欢的东西才会格外的关注,有一点点变化也会发现。他在周围的树林中找遍了,也没有找到。“找遍”一词写出了列宁为寻找失踪的灰雀付出了很多努力,突出了列宁对灰雀的关心。列宁喜爱的灰雀不见了,此时此刻他又是怎样的心情呢?预设1:列宁非常着急,焦虑不安。预设2:他很关心这只灰雀。2.默读课文3—10自然段,看看哪几段话是列宁讲的,哪几段话是小男孩说的?他们各自心里想什么呢?(1)教师引导:列宁对小男孩说了什么呢?他心里想的是什么呢?指导学生抓重点句子边读边体会。品读人物,指导朗读。教师引导:细细读这些话,每句话都包含着列宁什么样的心情?你对哪句话特别有体会?可以用朗读的形式把你的体会告诉大家。预设1:我体会出列宁非常着急。预设2:我体会出列宁惋惜的心情。预设3:我体会出列宁对灰雀的担心,他担心灰雀会被冻死或者被饿死。教师指导朗读:把四句话读好,读出列宁关心、着急、担心、惋惜、反问的语气。这集中表达了列宁对灰雀的爱。列宁自言自语地说:“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他是说给自己听的吗?学生自由发言。(2)教师质疑:聪明的孩子,小灰雀去哪儿了呢?你是从哪儿知道的呢?说一说。预设1:男孩捉走了,他捉回家了。预设2:他喜欢灰雀。预设3:他怕灰雀冻伤了。教师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相机出示课件。(3)教师指导:从小男孩的回答中,我们体会到他在想些什么?预设1:我可该怎么说呢?如果让列宁知道灰雀是我捉的,多难为情啊!真纠结啊!预设2:我一定要改正错误,把灰雀放回大自然。教师指导朗读:注意语气,边读边体会小男孩的心理变化。(4)学生从省略号和“一定”这个词中谈自己的体会。教师小结:从孩子的回答中我们体会到男孩决定改错的坚定决心。(5)教师引导:列宁不问男孩而问灰雀说的话,其实是不愿意直接拆穿男孩。教师小结:列宁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他可不愿伤害这个可爱的小男孩的心,这就是对孩子的爱。3.列宁和小男孩都喜爱灰雀,他们的喜爱方式有什么不同呢?学生结合具体句子,小组交流汇总,然后小组代表总结发言。。教师点拨:列宁对灰雀的爱感动了男孩,他对男孩的尊重和爱护也赢得了男孩的喜爱,你们一定也和列宁一样,为鸟儿重归自然,为孩子诚实,知错就改而高兴吧!教师总结:真爱灰雀就要关心爱护、给它自由,而不是据为己有。4.文中的男孩和列宁分别具备什么品质?(1)男孩从吞吞吐吐的话语到肯定地说灰雀会飞回来表明这个男孩是一个知错就改的孩子。(2)男孩说明天灰雀一定会飞回来,到了第二天灰雀就真的飞回来了,说明男孩是一个诚实守信的孩子。(3)列宁从男孩吞吞吐吐的话语中隐约猜到了灰雀是被男孩捉走了,但是他并没有继续追问,而是用语言来打动男孩,体现了列宁对男孩的呵护与尊重。(4)第二天列宁看到灰雀的时候微笑着与灰雀聊天体现了列宁的善解人意。他没有拆穿男孩,这是对男孩的尊重与呵护。学习任务三:拓展总结1.拓展阅读和诚实有关的名言(1)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2)诚实是人生永远最美好的品格。——高尔基(3)言必信,行必果。——子路(4)内不欺己,外不欺人。——孔子2.课堂总结:这篇课文围绕着一只灰雀给我们讲述了一个感人的小故事。故事中的列宁让我们感受到了他善解人意,尊重呵护孩子的美好品质。同时也感受到了男孩知错就改,诚实守信的良好品质。我们要学习男孩知错就改,诚实守信的品质,让自己成为一个和男孩一样的好孩子。学习任务四:检测评价再读课文,选一选。对于课文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列宁不问男孩,问不会说话的灰雀,因为列宁想保护孩子的自尊心。B.男孩主动放回了灰雀,因此列宁说孩子是诚实的。C.男孩在列宁的批评下,放回了灰雀。D.列宁很爱灰雀,他给予灰雀自由。评价:①熟练朗读课文。②课堂专注度高。让学生根据课堂表现给每个学生评价,并发放小星星。板书设计:布置作业:班级要举办以“诚实最美”为主题的黑板报,作为班级一分子,你会筹备哪些相关材料呢?来举例写一写吧!26手术台就是阵地第1课时教学设计文化自信:感受语言文字及作品的独特价值。语言运用:认识“棒、恩”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斗、大”,会写“术、斗”等11个字,会写“手术台、阵地”等17个词语。思维能力:能带着问题默读课文,找出描写战斗激烈的语句。审美创造:能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初步体会白求恩的高尚品质。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棒、恩”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斗、大”,会写“术、斗”等11个字,会写“手术台、阵地”等17个词语。难点:能带着问题默读课文,找出描写战斗激烈的语句。初步体会白求恩的高尚品质。教学过程:激趣导入:课件出示:介绍“齐会战斗”和白求恩的基本情况,帮助学生理解课文。齐会战斗:指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第120师主力和晋察冀军区所属第3纵队兼冀中军区一部,在河北河间齐会地区对日军进行的歼灭战。这场战斗对巩固冀中平原抗日根据地和推动华北敌后游击战起了重要作用。白求恩:国际主义战士,加拿大共产党员,著名胸外科医师。1938年来到中国参与抗日战争,他在中国工作的一年半时间里为中国抗日革命呕心沥血,为战士们做了许许多多个手术。1939年在河北唐山逝世。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播放音频文件)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2.读完后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学习任务一:识字解词1.课件出示:领读、开火车读、比赛读,课件出示需要掌握的词语,检查词语的认读。注意正音。“撤”是翘舌音,“速”是平舌音,“棒”是后鼻音,“恩、险、帘、迅”是前鼻音。“棒”和“捧”易混,观察偏旁,学习记忆。“斗”是多音字,在本文中读“dòu”。当意思和动作有关的时候读四声,其他时候读三声。“大”是多音字,在词语“大夫”中读“dài”。在旧戏曲、小说中对国王、山寨头领或大帮强盗首领称呼为“大(dài)王”。其他时候都读“dà”。2.理解词语:(1)白求恩仍然镇定地站在手术台旁。找近义词:仍旧、还是。(2)部长恳求说:“白求恩同志,这儿危险,让您离开这里,是战斗形势的需要哇!”联系上下文:恳切地请求。(3)白求恩仍然争分夺秒地给伤员做手术,做了一个又一个。拆分词语:抢夺时间,强调不放过一分一秒,形容对时间抓得很紧。3.识字游戏:指名读、开火车读。教师及时评价。2.写字指导:课件出示:生字教师重点指导。术:第一笔的横短,竖在竖中线上要长,撇捺舒展,末笔是点。斗:独体字,横画稍向右上倾斜,竖为垂露竖。刚:左宽右窄,偏旁是“刂”,末笔是竖钩,不要写成竖或竖提。烈:上下结构,“列”稍扁,“灬”四点分布均匀,托住上部。离:第二笔横稍长,盖住下面的“凶”,第九笔是撇折。取:左高右低,“耳”末笔横变提,“又”捺画舒展。教师范写。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练习写字:(1)请同学按照正确的姿势习字本上描红、临写生字。(2)看准每个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3)看清每个字的结构,放慢速度。(4)严格按笔顺描写。学习任务二:整体感知默读课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课文写的是齐会战斗的时候,白求恩大夫不顾个人安危坚持为伤员做手术,连续工作了六十九个小时的故事。学习任务三:拓展总结拓展阅读:与战争有关的古诗词:1.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2.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3.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4.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秋思》课堂总结:在这么危急的情况下,白求恩大夫没有离开手术台,而是连续工作了六十九个小时。这是多么伟大的人格呀。那么白求恩大夫在六十九个小时里会遇到哪些情况,他又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呢?让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吧。学习任务四:检测评价读下面的句子,给标红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1)1939年春,齐会战斗(dòudǒu)打响了。(2)在离火线不远的一座小庙里,白求恩大(dàdài)夫正在给伤员做手术。板书设计:布置作业:1、朗读课文,把你喜欢的词语和句子抄写下来。2、继续预习课文,选择印象最深的部分和同学们交流。26手术台就是阵地第2课时教学设计文化自信:感受语言文字及作品的独特价值。语言运用:能理解“手术台就是阵地”的含义。思维能力:能体会环境描写对于刻画人物品质的作用。审美创造:能感受白求恩大夫对工作极其负责、忘我工作、坚守阵地的高尚品质和崇高的国际主义精神。教学重难点:重点:能理解“手术台就是阵地”的含义。难点:能感受白求恩大夫对工作极其负责、忘我工作、坚守阵地的高尚品质和崇高的国际主义精神。教学过程:学习任务一:复习导入课件出示词语:战斗当头一棒白求恩大夫辙走危险瓦片布帘迅速争分夺秒开火车读,领读,比赛读。过渡: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当时的情况非常危急,白求恩大夫却在手术台旁连续工作了六十九个小时。现在让我们继续走进课文中,感受白求恩大夫的高尚品质和伟大精神吧!学习任务二:课文赏析1.默读课文第1自然段,思考:故事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在齐会战斗打响之后,敌人被我军消灭了五百多人。理解“气焰嚣张”:写出了日军的野蛮、来势凶猛、不可一世的阵势,表达了作者对日军的憎恨。2.默读课文第2~4自然段,边读边勾画出描写战斗激烈的语句。预设1:在离火线不远的一座小庙里,白求恩大夫正在给伤员做手术。补充:“火线”的意思是作战双方对峙的前沿地带。预设2:硝烟滚滚,弹片纷飞,小庙被烟雾淹没了。预设3:敌机不断地在上空吼叫。炮弹不断地在周围爆炸。预设4:一连几发炮弹落在小庙的周围。庙的一角落下了许多瓦片。挂在门口的布帘烧着了,火苗向手术台扑过来。助手们赶忙把火扑灭。3.品读这些描写战斗激烈的语句,联系视频资料想一想:你从这样的环境描写中体会到了什么?我从这些环境描写中体会到了情况的危急。师:白求恩大夫在小庙里给伤员做手术。现在小庙的位置已经在敌人枪炮的射程之内了。而且天上还有敌机在轰炸。侥幸的是炮弹只落在了小庙的周围,只是把瓦片震落,布帘烧着了,火苗向手术台扑过来,助手们赶忙把火扑灭了。这样的环境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了此时的情况万分危急。在这样危急的情况下,白求恩大夫是怎么做的呢?4.默读课文,勾画出文中描写白求恩大夫的句子。预设1:他已经两天两夜没休息了,眼球上布满了血丝。预设2:白求恩仍然镇定地站在手术台旁。他接过助手递过来的镊子,敏捷地从伤员的腹腔里取出一块弹片,丢在盘子里。预设3:白求恩低下头,继续给伤员做手术。预设4:白求恩仍然争分夺秒地给伤员做手术,做了一个又一个。(1)这四句话分别出现在什么地方?和哪一处环境描写相对应?预设1:第一处是第2自然段第4句话。这句话和“在离火线不远的一座小庙里”这一环境描写相对应。预设2:第二处是第2自然段第7、8两句话。这两句话和“突然,几发炮弹落在小庙前的空地上。硝烟滚滚,弹片纷飞,小庙被烟雾淹没了”这一环境描写相对应。预设3:第三处是第3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这句话和“敌机不断地在上空吼叫。炮弹不断地在周围爆炸”这一环境描写相对应。预设4:第四处是第4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这一句话和“一连几发炮弹落在小庙的周围。庙的一角落下了许多瓦片。挂在门口的布帘烧着了,火苗向手术台扑过来”这一环境描写相对应。(2)从这些描写中,你体会到了白求恩大夫什么样的品质?这几处描写让我体会到了白求恩大夫忘我工作的精神。5.默读课文第3自然段,找出白求恩大夫说的话。边读边思考:你怎样理解这几句话?预设:这几句话中白求恩大夫把手术台比作战士们保家卫国、消灭敌人的阵地。这不但体现了白求恩大夫对自己工作意义的深刻认识,还体现了他已经把自己融入到八路军战士这个集体之中,认为自己就是一名光荣的八路军战士,自己就应该像一名普通的八路军战士一样坚守住自己的阵地,不能够像一位客人一样受到优待和照顾。这几句话体现了白求恩大夫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为了把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不顾个人安危,忘我工作。对比中深入感受人物。补充图片资料,白求恩大夫在自己国家的优越住所和在中国的简陋住处。指生谈感受。教师总结:白求恩大夫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无私的帮助中国人民进行抗日战争。他在硝烟滚滚,弹片纷飞的战场上忘记了个人的安危,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白求恩大夫作为一名战场上的医生,不怕牺牲,坚守岗位。对他来说手术台就是阵地!朗读课文中描写战争场面的句子时要读得稍快一点儿,让我们感受到战争的激烈与残酷。读白求恩大夫说的话时,语气要坚定,体现他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无私奉献的精神。【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紧扣文本,引导学生边默读边思考,发现文本的内在联系,理解课文的意思,感悟人物的品质。学习任务三:拓展总结1.拓展阅读最后一根皮带1936年6月,红四方面军与红2军团和红6军团在四川胜利会师。7月初,红四方面军开始第3次穿越莽莽草地北上。这片草地位于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的联结地段,自然环境恶劣,人迹罕至。红军战士面临的最大威胁就是饥饿,过草地前,尽管全军上下想尽一切办法筹粮,但由于这次行军比前两次路途远,时间长,粮食严重短缺。刚进入草地时,每人每天还有3两青稞面,但不久部队就陷入了断粮的绝境。草地荒无人烟,行军途中又无处补给,剩下的路程只好挖野菜、嚼草根,有的战士甚至从牛粪里捡食牛没有消化的粮粒,而有的战士则因误食毒菜、毒草不幸中毒身亡。然而野菜、草根毕竟不顶饥饿,有的红军战士便想到了吃牛皮腰带。他们还据此创作了一首《牛皮腰带歌》:牛皮腰带三尺长,草地荒原好干粮。开水煮来别有味,野火烧熟分外香。一段用来煮野菜,一段用来熬鲜汤。有汤有菜花样多,留下一段战友尝。红军战士周国才当时只有14岁,他所在的班原有14名战士,可到达草地时就只剩下7个人了。进入草地不久,他们班的干粮就吃完了,只能挖野菜,吃草根,啃树皮。到后来连野菜也找不着了,他们只好开始吃枪带和鞋上的皮子。可这些东西也没坚持多久就被吃光了,于是大家解下自己的皮带煮着吃。当6位战士的皮带吃完后,大家对周国才说:“该吃你的了。”战友们都知道,周国才的这条皮带是1934年红军在一场战斗中缴获的战利品。周国才实在舍不得吃掉自己的心爱之物,可为了抵抗饥饿,挽救全班战友的生命,他只得将自己的皮带贡献了出来。看着心爱的皮带被细细地切成一小段一小段的皮带丝,漂在稀溜溜的汤水里,周国才禁不住流下了眼泪。当皮带第一个眼儿前面那一截被吃完后,他实在忍不住了,哭着恳求战友说:“我不吃了,同志们我们把它留着当个纪念吧,我们带着它去延安见毛主席。”就这样,大家怀着对革命胜利的憧憬,忍饥挨饿,将这吃剩的半截皮带保留了下来。1975年,周国才将这珍藏了几十年的半截皮带捐赠给国家,后由中国革命博物馆(现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2.课堂总结:本文写的是在齐会战斗中,白求恩大夫不顾个人安危,把手术台当作阵地,连续工作了六十九个小时抢救伤员的事,表现了他对工作极度负责任、对同志极度热忱的高尚品质,赞扬了他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成自己的事业的国际主义精神。学习任务四:检测评价再读课文,填一填。这篇课文主要写时期,打响后,在危险战火的前线,加拿大共产党员大夫坚持在手术台上为伤员的故事。评价:①熟练朗读课文。②课堂专注度高。让学生根据课堂表现给每个学生评价,并发放小星星。板书设计:布置作业:写作小练笔。认真观察生活中最熟悉的一个人,描写他工作时的一个场景。把他(她)的动作、语言、神态等写具体。27一个粗瓷大碗教学设计文化自信:感受语言文字及作品的独特价值。语言运用:认识“陈、曼”等7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还”。思维能力:分角色朗读课文,复述故事。审美创造:能带着问题默读课文,了解围绕“粗瓷大碗”发生的故事,感受赵一曼的品质。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陈、曼”等7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还”。难点:能带着问题默读课文,了解围绕“粗瓷大碗”发生的故事,感受赵一曼的品质。教学过程:激趣导入:课件出示图片大碗有什么故事呢?想不想知道答案?好,一起来学习这个故事。赵一曼(1905年10月-1936年8月),原名李坤泰,又名李一超,四川省宜宾县白花镇人。中国共产党党员,抗日民族英雄,曾就读于莫斯科中山大学,毕业于黄埔军校六期。赵一曼1935年担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二团政委,在与日寇的斗争中于1936年8月被捕就义。2009年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语句,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2.读完课文,说一说这个“粗瓷大碗”有什么感人的故事。学习任务一:识字解词课件出示:陈列赵一曼抗联缸子高粱一顿侦察师生参与评价,重点强调生字“陈、侦”为翘舌音;“联、粱”是三拼音节,“高粱”中“粱”是轻声。学生带着音节读一读,你认为哪些词语易读错或难读,再反复读。学生练读。(2)多音字我能分辨析多音字“还、盛”的读音,在下面的括号中写出多音字的正确读音。还hái还有huán还钱盛shèng盛开chéng盛饭句子:①赵一曼看着这个碗,对通讯员说:“哪里拿来的,请你还到哪里去!”②通讯员用这个大碗给赵一曼盛了满满一碗高粱米饭。(3)识字游戏:开火车读、领读、比赛读。学习任务二:整体感知1.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哪三件事?①小通讯员给赵一曼送来一个粗瓷大碗,被赵一曼责令还回去。②赵一曼把满满一碗高粱米饭换成半碗野菜粥。③赵一曼的碗又“丢”了。2.让我们再读课文,并试着用自己的话把这三件事连成一段通顺的话吧。一次战斗后,小通讯员送给赵一曼一个粗瓷大碗。赵一曼责令小通讯员把碗还回去。小通讯员告诉赵一曼这是缴获的战利品,赵一曼收下了。吃饭的时候,通讯员用这个碗给赵一曼盛了满满一碗高粱米饭。赵一曼趁人不注意把饭倒进锅里,又从另一口锅里盛了半碗野菜粥。后来赵一曼的这个碗成了七班的菜盆。【设计意图】将文章读通读顺来感知,在学生提取关键信息的基础上,通过问题启发学生思考,提取隐含的信息,使学习活动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学习任务三:课文赏析1.学习课文1自然段。赵一曼用过的这个大碗为什么被陈列在军事博物馆?(1)出示句子:因为这个碗有着一段令人感动的故事。鼓励学生提出问题,默读第1自然段。这个碗有什么故事呢?粗瓷大碗也不是很值钱的东西,会有故事吗?小通讯员为什么要给赵一曼找来一个大碗?2.学习课文2~4自然段。(1)默读课文,带着这些提的问题,快速默读课文2~4自然段,边读边想,小组交流读懂了什么。(小通讯员“送碗”与赵一曼要求“还碗”的情景。)赵一曼吃饭用的搪瓷缸子早就送给一个新战士了,通讯员一直想给她另找一个碗,好不容易在这次战斗中找到了,就连忙给她送来。(2)小组代表作汇报发言,教师评议并小结。“早”字,早到何时?没有界定,表明赵一曼没碗时间的极其久远;通讯员“送碗”的心情,“一直、好不容易、连忙”等词语,展示出通讯员“送碗”的急切心情,再次说明赵一曼没有碗使用的时间很长。(3)面对通讯员送来的大碗,赵一曼是什么态度呢?赵一曼看着这个碗,对通讯员说:“哪里拿来的,请你还到哪里去!”语气那么坚定,不容推托。赵一曼同志严守纪律,关心同志胜过关心自己的高尚品质。见到碗后赵一曼为什么拒绝接受?(4)分角色朗读课文第3~4自然段。指名朗读,师生评议。(读出赵一曼坚定语气,同时读出通讯员委屈语气。)2.学习课文5~8自然段。(1)教师谈话:学习完第2-4自然段,你有什么新的疑问?说来听听。(2)我们再次带着这些问题,默读课文5~8自然段,。通讯员为什么给赵一曼盛来一大碗高粱米饭?当时抗日联军的生活怎么样?通讯员用这个大碗给赵一曼盛了满满一碗高粱米饭,他想:“这回我们政委该吃顿饱饭了。”(这是侧面描写,通过描写通讯员的动作和心理活动,体现了赵一曼一直都是生活艰苦,关心战士。)(3)小组交流读懂了什么。句子中一个“该”字,说明赵一曼已是多日未曾吃过饱饭了。“满满一碗高粱米饭”,浸透着战士对首长的爱戴。(4)面对诱人的满满一碗高粱米饭,赵一曼是怎么做的呢?出示句子:那些日子非常艰苦,抗联部队几个月来都是靠野菜、草根、橡子面充饥。教师谈话:抗联战士的生活艰苦吗?他们吃什么?出示图片:野菜、草根、橡子面(5)出示句子:团长、政委和战士一样,嘴边有几个月没沾过粮食了。小组交流:一个“沾”字,形象地写出了当时“日子非常艰苦”。(6)赵一曼看到这碗米饭想到了什么?出示句子:……不禁想起战士们的艰苦生活,想起同志之间的友爱,想起通讯员对她的关心……(赵一曼的心理活动的描写,体现了她关心战士,心中只有他人的品质。)面对通讯员的爱戴,赵一曼又是怎么做的呢?带着问题默读第7、8自然段。赵一曼端着碗轻轻走进炊事棚,趁人不注意的时候,把碗里的饭倒进锅里,又从另一口锅里盛了半碗野菜粥。小组讨论:此处是赵一曼的动作描写,与前文形成鲜明的对比,一“盛”一“倒”,“满满一碗高粱米饭”与“半碗野菜粥”,生动地表现出赵一曼关心他人胜过关心自己的高尚品质。指名朗读,师生评议。(读出对赵一曼的崇敬之情。)(板书:关心战士,以身作则)(5)分角色朗读课文9~11自然段。小通讯员给赵一曼的碗为什么又丢了?小通讯员急得直叫:“我说政委同志啊,给你一百个碗也架不住这么‘丢’啊!”赵一曼笑着说:“是啊,什么时候才能不‘丢’碗呢?”讨论:这儿的“丢”是什么意思?(把碗送给别人了)当赵一曼的碗再一次“丢”后,小通讯员是“急得直叫”,而赵一曼是“笑着说:‘是啊,什么时候才能不丢碗呢?’”只有人人都有了碗,赵一曼的碗才不会丢,再次赞美了赵一曼心中只有他人的高贵品质。3.围绕着这个粗瓷大碗的三个故事,哪一个最使你感动呢?说一说理由。赵一曼作为一个革命军人,牢记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纪律,时时处处的严格要求自己。这一点儿令人感动。“那些日子非常艰苦,抗联部队几个月来都是靠野菜、草根、橡子面充饥。”在这样的情况下,粮食是很宝贵的。但是赵一曼虽然身为团政治委员,但是她却没有搞特殊。她把粮食省给伤病员吃,自己和普通士兵一样吃野菜粥。她对战士们的一片深情和不搞特殊、以身作则的一身正气令人感动。“赵一曼吃饭用的搪瓷缸子早就送给一个新战士了。”这次通讯员好不容易给她找到一个碗,结果她又把碗送给七班当菜盆了,自己就又没有碗吃饭了。她的这种大公无私、舍己为人的品质令人感动。4.根据下列提纲复述课文。(1)小通讯员给赵一曼送来一个碗。(2)赵一曼把高粱米饭换成半碗野菜粥。(3)赵一曼的碗又丢了。学习任务四:拓展总结1.拓展阅读回自己的祖国去在美国阿尔巴城的一座优雅别致的洋房前,一辆小汽车停了下来。华罗庚下了车,疾步走进客厅,冲着他的妻子喊了起来:“中国解放了!”“什么?”他的妻子惊喜地叫了起来。“我们的祖国解放了!”华罗庚扬了扬手中的报纸,“这一天总算盼到了!”妻子快步迎上前去,接过报纸,心情激动地边看边说:“我们怎么办?”“我们?”华罗庚斩钉截铁地说,“回去,回自己的祖国去!”“那房子呢?”“原封不动!”“汽车……”“借给别人。”1950年初春的一天,华罗庚夫妇领着三个孩子来到旧金山海湾。一些美国朋友赶到码头为他们送行。有位美国教授紧紧握住华罗庚的手,说:“先生,您真的要走?”“嗯,回自己的祖国去!”“您学识渊博,令人敬佩。如果把这一切抛到贫穷落后的土地上去,难道不觉得遗憾吗?”“不!把学识献给自己的祖国,永远不会遗憾。我是一个中国人,我要为祖国尽力!”华罗庚与送行的人一一握手,快步登上船舷,和家人一起迎着海面的春风,向送行的人们招手:“再见吧!朋友!”2.课堂总结:课文用倒叙的方式,以一个粗瓷大碗为线索,记叙了赵一曼同志在那样的艰苦中,还碗以及吃饭时把高粱米饭换成半碗野菜粥经过,赞美了她时时关心战士,和他们同甘共苦,歌颂了一个共产党员的高贵品质。学习任务五:检测评价一、下列字音字形不正确的一组是()。A.博物馆高梁为难(nán)B.病号灶吭声责备(bèi)C.野菜粥政委丢碗(wǎn)二、理解课文内容,再填空。(1)赵一曼经常丢碗是因为她。(2)赵一曼好几个月没沾粮食说明。(3)赵一曼把一碗的米饭换成半碗野菜粥,说明她。评价:①熟练朗读课文。②课堂专注度高。让学生根据课堂表现给每个学生评价,并发放小星星。板书设计:布置作业:1.复述课文,把这个故事讲给周围的人听。2.课下搜集查找阅读关于赵一曼其他故事。口语交际请教文化自信:组织语言文字,感受交流的乐趣。语言运用:能就自己不好解决的问题有礼貌地向别人请教。思维能力:不清楚的地方能及时追问。审美创造:在愉快地氛围中解决面临的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能就自己不好解决的问题有礼貌地向别人请教。难点:不清楚的地方能及时追问。教学过程:学习任务一:明确话题我们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了口语交际,这次我们要交流的内容是“有时候,我们会遇到一些不好解决的问题,不知道该怎么办”,这时候就需要求助于周围的人,这个过程就是“请教”。(板书课题:请教)学习任务二:明确要求1.同学们,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一些不好解决的事情,这时候应该怎样做呢?下面就有两位同学遇到了不好解决的事情,让我们先来读一读。情景一:我经常丢三落四,上课了才发现忘带作业本,出去春游又忘记带水……情景二:邻居小辉借东西不及时归还。前些天他把我的足球借走了,到现在都没有还。提醒他吧,怕显得我小气;不提醒的话,又担心他一直不还……讨论交流:听了两位同学的烦恼,你能给出一些建议吗?他们可以怎样请教别人呢?以小组为单位,模拟一下上述的两种情景,把自己处理这件事的过程演一演吧。2.情景表演一:(1)师:同学们,我们在生活中也会遇到情景一中的问题,该怎么解决呢?下面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模拟情景一,把自己处理这件事的过程演一演吧。(2)小组合作演一演情景一。教师巡视,适时指导。(3)集体汇报。选择两个小组的学生来表演一下。(4)学生评价哪一个小组的处理方法更好。(5)引导学生归纳:我们在向别人请教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预设:①有礼貌地向别人请教。②在别人方便的时候请教。(板书:有礼貌地请教在别人方便的时候请教)【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表演,归纳出请教时应该注意的问题,有助于学生掌握请教的方法。3.情景表演二(1)师:同学们,在情景一的表演中,大家的表现都很出色。那么你们是不是也遇到过情景二中出现的情况呢?遇到这种情况,你们又是怎么处理的呢?能不能在请教别人的时候注意到刚才我们归纳出的应该注意的地方呢?下面就以小组为单位来表演一下情景二吧。(2)以小组为单位,表演情景二。教师巡视,适时指导。(3)集体汇报。选择两个小组的同学来进行表演。(4)学生评价哪一个小组的处理方法更好。(5)引导学生归纳:我们在向别人请教的时候还应该注意什么?预设:讲清楚自己遇到的问题,并运用礼貌用语,对别人表示感谢。(板书:把需要解决的问题讲清楚表达感谢)4.我们在请教别人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1)要有礼貌地向别人请教。(2)请教的时候要选择合适的时间,不能够在别人正忙的时候去打扰人家。学习任务三:模拟练习请你用刚才学到的请教礼仪,选择一个角色进行扮演并模拟练习。1.你有一道数学题不会做,你会怎样请教别人呢?2.独立思考,同桌合作演一演。3.教师巡视,适时指导。4.集体交流。预设:明明:你好,小华。我有一道数学题不会做,你有时间给我讲一下吗?小华:你好,明明。我看一下题目。(拿过书,看题)哦,这道题我昨天刚刚做过。来,我给你讲解一下。明明:谢谢你,小华。小华:不客气。你看,这道题应该……明明:不好意思,小华。我打断一下,这里为什么要用乘法呢?小华:哦,是这样的。你看这两个量之间是……明明:哇,原来是这样呀!我明白了,小华。真的谢谢你,小华。小华:不客气,明明。我们是同学,应该互相帮助的。【设计意图】由课堂回归生活,真正让学生学以致用,促进学生成长。总结:向别人请教的时候需要注意:1.有礼貌地向别人请教。2.在别人方便的时候请教。3.把需要解决的问题讲清楚。4.不清楚的地方及时追问。5.不管别人是否能帮助你解决问题,都要表示感谢。板书设计:布置作业:选择一个自己不知道怎么解决的问题,向身边的同学、朋友或者长辈们进行请教。那次玩得真高兴教学设计文化自信:组织语言文字,感受交流的乐趣。语言运用:能简单地写一次玩的过程,表达出当时快乐的心情,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思维能力:能初步按事情发展顺序,围绕一个中心意思,把事情的过程写清楚,写具体,逐步提高记事能力。审美创造:能初步学会描写特定的场面。教学重难点:重点:能简单地写一次玩的过程,表达出当时快乐的心情,正确使用标点符号。难点:能初步按事情发展顺序,围绕一个中心意思,把事情的过程写清楚,写具体,逐步提高记事能力。教学过程:学习任务一:习作任务我们的活动可以说是丰富多彩,让人回味无穷,你还记得都参加过哪些活动?本次习作以“那次玩得真高兴”为话题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课件出示教材插图,引导学生欣赏交流,描述插图描绘的画面。记录生活不仅可以通过图片、视频的方式,还可以用文字记录下来。如果我们能够从这些生活的点滴中选择一次玩得最高兴的过程写下来与大家分享,那该多好啊!今天我们就来写一写玩得最高兴的一件事。(板书:那次玩得真高兴)学习任务二:习作指导能简单地写一次玩的过程,表达出当时快乐的心情,注意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和同学交流习作,分享你的快乐,修改习作中同学看不明白的地方。第一步审题这次作文要求我们写一个活动,从题目中可以看出,这个活动是有关“玩”的,选择印象最深自一件事记录下来,在写作的时候,重点写出玩的过程,突出自己高兴的心情。 第二步选材回忆一下,平时喜欢玩什么,可以借助照片回忆那些难忘的事情。如,在学校和同学一起做游戏,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旅游,以及家庭聚会等。然后选一件你印象最深刻的事情,回忆一下你当时是怎么玩的,把你玩的过程像放电影一样在脑海里回想一遍,然后写下来。写的时候注意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1)地点:校园、家里、野外、公园……(2)空间:教室内、操场上、动物园……(3)时间:课堂上、活动课、课间、周末、假期……(5)事件:讲故事、猜谜语、书法比赛、歌咏比赛、掰手腕、拔河比赛、踢毽子比赛、运动会、旅游、野炊……(6)感受:开心、悲伤、喜悦、明白了……第三步构思选择某一点进行构思,简要列出作文提纲。如 开头:交代生活里的一次让我记忆深刻的玩耍。(略) 中间:具体介绍玩耍的过程,流露出快乐之情。(详) 结尾:指出在玩耍的过程中我明白的道理。(略) 第四步表达①为自己的习作起个有趣的题目;②按照顺序写清楚玩耍的过程;③用上本单元叙事的一些小技巧,可以通过细致描写自己的动作、语言、心理等表现快乐的心情。 学习任务三:交流评价课件出示范文《丢手绢》,共同学习。(1)这篇习作哪里写得好?预设1:这篇习作把什么时候、什么地点和谁在一起做什么等这些基本信息都写得很清楚。预设2:习作在写做什么的时候,是按照“先……然后……接着……”的顺序来写的,写得很清楚。点拨:这提示我们在写一件事的时候,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2)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作者的快乐呢?预设1:习作是用表示动作的词语来表达快乐的心情的。预设2:小作者用了感叹语气来表达自己的快乐心情。点拨:这提示我们要把感受表达清楚。3.小结:在习作时,要按一定的顺序记叙,要抓住重点,把玩的过程写清楚,还要把感受表达清楚。4.习作要求:(1)正确使用标点符号。(2)按照一定的顺序写。(3)把玩的过程写清楚。(4)表达出自己当时快乐的心情。5.同桌互读习作,提出修改意见,并说清楚理由。板书设计:布置作业:1.誊抄作文2.相互评析文章语文园地八教学设计文化自信:感受语言文字及作品的独特价值。语言运用:能根据形声字的特点认识“眨、瞪”等5个生字,大致理解和“目”有关的词语的意思。背诵关于如何待人的名言,大致了解名言蕴含的道理。思维能力:能辨析“陆续、继续、连续”3个副词的用法并选择一个写句子。能分类整理购物清单,体会分类列清单的好处。审美创造:能交流、总结默读的基本方法。教学重难点:重点:能根据形声字的特点认识“眨、瞪”等5个生字,大致理解和“目”有关的词语的意思。背诵关于如何待人的名言,大致了解名言蕴含的道理。难点:能辨析“陆续、继续、连续”3个副词的用法并选择一个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医疗机构遗体接运协议书(2篇)
- 商服用地买卖协议书(2篇)
- 吊车临时用工协议书(2篇)
- 非转基因油脂原料采购合同
- 机动车质押借款合同模板示例
- 英文借款合同格式样本
- 房屋买卖合同终止的提示
- 学生保证书我的承诺我的进步
- 蔬菜购销合同解除的合同变更
- 双向转诊合作协议格式模板
- 肛肠外科肛瘘治疗技术操作规范
- 术前传染病筛查结果的解读
- 全过程造价咨询服务 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动态血糖监测知情同意书
- 抗肿瘤药物临床合理应用(临床)
- 天津市南开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数学试题
- 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7《健康看电视》教学反思三篇
- 足蜂窝织炎的护理查房
- 机械日语词汇大全
- 医院标识标牌采购投标方案
- 3-1实验室废弃物的处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