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之文言文复习:120个实词(含课本例句、成语助记、故事助记)_第1页
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之文言文复习:120个实词(含课本例句、成语助记、故事助记)_第2页
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之文言文复习:120个实词(含课本例句、成语助记、故事助记)_第3页
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之文言文复习:120个实词(含课本例句、成语助记、故事助记)_第4页
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之文言文复习:120个实词(含课本例句、成语助记、故事助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爱

1、爱护

A、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一一《师说》

B、吴广素爱人。一一《陈涉世家》

2、喜欢、爱好

A、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一一《阿房宫赋》

3、爱惜、怜惜

A、若爱重伤,则如勿伤,爱其二毛,则如服焉。一一《左传》

(二毛:鬓发花白,指老人;如:应当)

B、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一一《过秦论》

C、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六国论》

D、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一一《指南录后序》

(国事到了这个地步,我顾不得爱惜自己的身躯)

4、爱慕、欣赏

A、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一一《爱莲说》

B、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一一李白《赠孟浩然》

5、吝惜、吝啬

A、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一一《过

秦论》

B、百姓皆以王为爱也。一一《孟子》

C、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一一《孟子》

日:“臣闻之胡战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日:“将以衅钟。”

王日:"舍之!吾不忍其毂解(husCi恐惧发抖的样子),若无罪而就死地。”对目:“然则废衅钟与?”日:

“何可废也,以羊易之。不识有诸?”

日:“有之。”

日:''是心足以王矣。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王日:“然,诚有百姓者。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即不忍其段稣,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

曰:''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以小易大,彼恶知之?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

6、爱戴

A、宽缓不苟,士以此爱乐为用。一一《李将军列传》

(宽厚仁慈不苛刻,士兵因为这些原因爱戴他并愿意为他效命)

7、隐蔽、躲藏

A、爱而不见,搔首脚蹦。

8、可爱

A、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一一《项脊轩志》

【成语助记】

爱不释手:爱:喜爱。喜爱得舍不得放手。

节用爱民:爱:爱护。节省开支,爱护百姓。

爱惜羽毛:爱:爱惜,珍惜。羽毛:比喻人的声望。比喻为珍惜自己的名声,行事十分谨慎。

爱才若渴:爱:爱慕。爱慕贤才,急欲求得,就像口渴急于喝水一样。

爱财如命:爱:吝惜;舍不得。吝惜钱财如同吝惜自己的生命一样。形容对钱财的贪婪、吝啬达到了无

以复加的程度。

【故事助记】

楚人爱(宠爱)其子,虽爱(吝惜)钱财,于其子之求而无不应。其子成人,有陶氏之风,独爱(喜

爱)菊,众人爱(爱慕)其高洁,称之。约其茶亭见之,爱(隐藏)而不见。

译:有个楚人宠爱自己的儿子,即使他吝惜钱财,对于自己儿子的要求也没有不答应的。他的儿子长

大成人,有陶渊明的风范,只喜爱菊花,大家都爱慕他的高洁,称赞他。和他相约在茶亭见面,他隐藏着

没有出现。

二、安

1、安稳、安定

A、风雨不动安如山一一《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使……安定(安心)

A、夫如是,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一一《季氏将伐颛臾》

3、平安、安全

A、夫行危欲求安,造祸而求福,计浅而怨深,连结一人之后交,不顾国家之大害,此所谓资怨而助矣

《刺客列传》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

或未易量。——《六国论》)

4、养生

A、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一一《曹刿论战》

5、习惯、满足

A、安于现状

B、随遇而安

6、安逸、安适

A、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一一《六国论》

B、一日之苟安,数百年之大祸。

C>【居安思危】

7、安放、安置

A、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一一《三国演义》

8、习惯、安于

A、【安土重迁】: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

9、疑问代词,哪里

A、沛公安在?

B、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一一《赤壁之战》

10、疑问副词,怎么、哪里

A、燕雀安只鸿鹄之志哉!

B、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一一《渔夫》

翻译:怎能让清白的身体去接触世俗尘埃的污染呢?

【成语助记】

安分守己:安:安守。安守本分,规矩老实。

安土重迁:安:安心,习惯,安于。在一个地方住习惯了,不愿轻易搬迁。形容留恋故乡。

安居乐业:安:安于。比喻安定地生活,愉快地工作。形容管理者把社会治理得很好。

安贫乐道:安贫:安于贫困;道:原指儒家所信奉的道德,后引申为人生的理想、信念、准则。处境虽很

贫困,仍乐于坚守信仰。形容人为了自己信仰或理想的实现,宁愿处于贫困恶劣的环境。

安闲自得:安:安闲。安静清闲,感到非常舒适。

安堵如故:安:安稳。指相安无事没有改变或十分安定。

相安无事:安:安稳。指彼此相处平安和睦,没有什么争执或冲突。

安身立命:安身:容身,在某处安下身来;立命:精神有所寄托。生活有着落,精神有所寄托。

计将安出:安:怎么,怎样。如何制定计谋呢?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比喻平凡的人哪里知道英雄人物的志向。

【故事助记】

战国间,诸侯欲觅安(安全)闲之地,得旦夕安(安逸)寝,常与邻国相安(安抚),以为无患。时有

寇盗相侵,而能安(安稳)如泰山,所求衣食所安(养),于是去险要之远地安(安置)军,败矣。逝者如

斯,而今安(哪里)在哉?

译:战国时期,诸侯想要寻找安全闲适的地方,来获得旦夕之间的安逸,他们常常与邻国相互安抚,

认为没有祸患。这些国家不时有贼寇盗贼侵犯,但他们能够像泰山一样安稳,他们想要求得的是衣食的给

养,于是去险要的偏远之地去安置军队,失败了。逝去的东西就像这一样,现如今又在哪里呢?

三、被

1、被子

2、覆盖

A、未几,成归,闻妻言,如被冰雪。一一《促织》

B、【泽被后世】:恩惠遍及到后代的人民。

3、通“披”,披着,穿着

A、将军身被坚执锐。一一《史记•陈涉世家》

B、同舍生皆被绮绣。一一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4、通“披”,披散、散开

A、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

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小信)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

知也。”一一《论语》

B、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江泽。一一《屈原列传》

5、蒙受、遭受

A、秦王复击轲,被八创。一一《战国策•燕策》

B、项王身亦被十余创。一一《项羽之死》

6、表示被动

A、妆成每被秋娘妒。一一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B、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一一宋・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C、信而见疑,忠而被谤。一一《史记屈原传》

【成语助记】

泽被后世:被:覆盖。恩惠遍及到后代的人民。

被褐怀玉:被:通“披”,穿。褐,泛指粗布衣服。身穿粗布衣服而怀抱美玉。比喻虽是贫寒出身,但有

真才实学。

被坚执锐:被:通“披”,穿。穿坚固甲胄,握锐利武器。指上阵战斗或做好战斗准备。

被发佯狂:被,通“披”,披散。披散头发,装作疯狂。

聪明反被聪明误:被:表被动。自以为聪明反而被聪明耽误或坑害。

被灾蒙祸:被、蒙:遭受。指遭受灾祸。

【故事助记】

屈原忠而被(表被动)谤,既黜,其思忧且幽。被(披在身上)发被(穿在身上)蟹行吟泽畔。虽大

雪被(覆盖)衣,身被(遭受)十余创,尤不为苦也。

译:屈原忠诚却被人诽谤,已经被罢黜,他的思想既忧愁又幽深。他披散着头发,穿着皮衣在江边行

走吟唱,即使大雪覆盖了衣服,身上遭受了十余处创伤,他也不觉得凄苦。

四、倍

1、背向、背着

兵法右倍山陵,前左水泽。一一《史记•淮阴侯传》

2、背叛、反叛

A、无倍畔之心。一一《汉书•贾谊传》

B、而民不倍。一一《礼记•大学》

3、违背

A、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一一《史记•项羽本纪》

B、倍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一一《荀子•天论》

C、【倍言】:违背信约

D、【倍时】:违时,错过时机

E、【倍情】:违背情实

4、一倍、加倍

A、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师,叩关而攻秦。一一汉•贾谊《过秦论》

B、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一一苏洵《六国论》

C、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一一《观刈麦》

D、焉用亡邻以倍郑一一《烛之武退秦师》

E、每逢佳节倍思亲一一《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F、【倍道】:兼程而行;指一日走两日的路程

G、【倍赏】:加倍赏赐

【成语助记】

事半功倍:倍:加倍。只用一半的功夫,而收到加倍的功效。形容用力小而收效大。

倍道而行:倍:加倍;道:行程。加快速度,一天走两天的行程。

弃义倍信:倍:通“背”,背叛,违背。背离信义。指不讲道义,不守信用。

【故事助记】

苏武陷匈奴,不倍(通“背”背离)节义。乡情于游子过百倍(倍数)。十年间,每逢佳节,犹倍(加

倍)思亲。

译:苏武被困在匈奴,不违背自己的气节道义。思念之情和游子相比,还要超过百倍,十年间,每遇

到佳节,就更加思念亲人。

五、本

1、草木的根或茎干

A、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一一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B、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一一《种树郭橐驼传》

C、伐木不自其本,必复生。一一《国语*晋语》

D、【无本之木】

E、【本固枝荣】

2^根本、根源

A、奸邪之臣安利不以功(不凭借功劳就获得利禄),则奸臣进矣,此亡之本也。一一《韩非子*有度》

B、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一一《尚书•五子之歌》

C、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

尝不呼父母也。一一西汉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D、君子务本。一一《论语•学而》

E、舍本逐末;追本溯源

3、特指农业

A、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一一《荀子•天论》

B、能事本而禁末者,富。一一《商君书》

4、本来的、原来的

A、变其本而加厉一一萧统《文选》

B、此之谓失其本心一一《鱼我所欲也》

5、副词本来

A、问其人,本长安倡女。一一《琵琶行》

B、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一一《琵琶行》

C、自以本非岩穴知名之士一一曹操《让县自明本志令》

D、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一一诸葛亮《出师表》

6、动词推究推原

A、抑本其成败之迹一一欧阳修《伶官传序》

7、名词底本、版本

A、今存其本不忍废,道中手自抄录——《指南录后序》

8、书籍的册、部

A、若印数千本,则极速。一一《活板》

【成语助记】

照本宣科:本:书本;科:科条,条文。照着本子念条文。形容讲课、发言等死板地按照课文、讲稿,没有

发挥,不生动。

正本清源:正:使之正,引申为整顿;本:树根,引申为根本;正本:从根本上整顿;源:水源,源头;清源:

从源头上清理。从根本上整顿,从源头上清理。比喻从根本上加以整顿清理。

本末倒置:本:树根;末:树梢;置:放。比喻把主次、轻重的位置弄颠倒了。

舍本逐末:本:原义为树根,借指事物的根本。抛弃事物根本、主要的部分,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部

分。比喻做事不抓住主要的问题,而专顾细枝末节。现多用于指轻重、主次颠倒,不会明辨轻重缓急。贬义

词。

原原本本:本:本来的,原来的。从头到尾按原来的样子。详细叙述事情的全部起因和整个过程,一点不

漏。

变本加厉:本:本来,原先;加:更加;厉:猛烈。原先指比原来更加发展。现指事情的状况变得比本来更加

严重。

【故事助记】

柳宗元本(本来)求宦达,而谪柳州;近自然,植木本(草木的根),反其本(根本)也;多有所得。

后人将其所述辑成多本(量词,书册的计量单位),即今日所见本(版本),以本(推完)其当日心境。

译:柳宗元本来追求飞黄腾达,但被贬到柳州,亲近自然,种植植物,返回到他的根本,有很多收获;

后人将他的言论编辑成许多册书,就是今天所见的版本,来推究他当日的心境。

六、鄙

1、边境、边远的地方

A、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B、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一一《烛之武退秦师》

2、庸俗、浅陋

A、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一一《曹刿论战》

B、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一一《论语•子罕》

C、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一一《廉颇蔺相如列传》

D、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一一《出师表》

E、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震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与前。一一《荆轲刺秦王》

F、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一一《孔雀东南飞》

3、看不起、轻视

A、孔子鄙其小器

B、过我而不假道,鄙我也。一一《左传》

4、质朴

A、子路性鄙,好勇力。一一《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B、太史公曰:《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李将军惨惨

(quGn小心谦恭的样子,诚谨忠厚的样子。)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

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喻大也。

5、谦辞,谦称自己

A、敢竭鄙怀,恭疏短引。一一《》孔雀东南飞

B、垂问以鄙况(垂:敬辞,指对方)一一白居易《答户部崔侍郎书》

C、【鄙人】、【鄙夫】、【鄙见】

【成语助记】

肉食者鄙:鄙:眼光短浅。旧时指身居高位、俸禄丰厚的人眼光短浅。

北鄙之音:北鄙:北方边境地区。指殷纣时的音乐。后世视为亡国之声。亦作“北鄙之声”。

贵远鄙近:以为与当世相隔久远的就珍贵,相隔近的就低贱。

【故事助记】

晋之鄙(边疆)有二人,临秦地则曰:“鄙贱之人,当其求谅。”居久,则鄙(轻视)秦人曰:“秦人亦

不过如此,皆如蛮夷之鄙(浅陋无知)人。”

译:晋国的边疆有两个人,来到秦地就说:“我们是浅陋粗俗的人,希望求得他们的谅解。”居住久了,

就轻视秦人说:“秦人也不过如此,都像蛮夷一般浅陋粗俗罢了

七、兵

1、兵器

A、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一一《寡人之于国也》

B、斩木为兵,揭竿为旗。一一贾谊《过秦论》

C、非兵不利,战不善,敝在赂秦。一一苏洵《六国论》

D、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一一《过秦论》

E、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一一《寡人之于国也》

F、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一一《荆轲刺秦王》

G、【短兵相接】:意思是刀剑相碰。指作战时近距离厮杀。后来也比喻双方面对面进行尖锐的斗争。

H、【兵不血刃】:武器上没有沾血。指没有经过激战就取得了胜利。

I、【秣马厉兵】:磨好兵器,喂好马;形容准备战斗。)

2、用兵器伤害人

A、左右欲兵之。一一《史记•伯夷列传》

3、士兵、军队

A、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一一苏洵《六国论》

B、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一一《木兰辞》

C、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一一《荆轲刺秦王》

D、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一一《荆轲刺秦王》

E、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廉颇蔺相如列传》

F、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一一《荆轲刺秦

王》

G、【兵临城下】:指大军压境,城被围困。形容形势危急。

H、【哀兵必胜】:受压迫而悲愤地奋起反抗的军队一定能胜利。常用以鼓励处于劣势的一方要建立必

胜的信心和勇气。

4、军事、战争

A、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一一《廉颇蔺相如列传》

B、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一一《扬州慢》

C、兵者,国之大事也。一一《孙子兵法》

5、兵法

A、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一一《过秦论》

B、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一一《孙子兵法》

【成语助记】

纸上谈兵:兵:用兵。在纸面上谈论打仗。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

实。贬义词。

草木皆兵:兵:士兵。把山上的草木都当作敌兵。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

厉兵秣马:厉:通“砺”,磨;兵:兵器;秣:喂牲口。磨好兵器,喂饱战马。形容准备战斗,也比喻事前做

好准备工作。

按兵不动:兵:士兵,军队;按:止住。使军队暂不行动。现也比喻暂不开展工作。

【故事助记】

陈涉初起之时,用兵(兵法)之道不及秦国之谋士,而能削木为兵(兵器),以疲惫之兵(军队),

遂灭秦。得天下后,其幼时之友触其颜面,左右欲兵(伤害)其友,勿劝。

译:陈涉刚开始起兵时,用兵之道比不上秦国的谋士,但能削树木为兵器,率领疲惫的军队,于是灭

了秦国。等他得到天下之后,他小时候的朋友触犯了他的颜面,左右随从想要伤害他的朋友,他也不劝阻。

八、病

1、生病、疾病

A、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一一《廉颇蔺相如列传》

B、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一一《扁鹊见蔡桓公》

C、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属。一一《陈情表》

D、汝病吾不知时,汝殁吾不知日。一一韩愈《祭十二郎文》

E、而江浙之梅皆病一一龚自珍《病梅馆记》

2、疲劳、困苦

A、士民疲病于内,霸王之名不成。一一《韩非子》

B、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一一柳宗元《捕蛇者说》

3、担心、忧虑

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一一《论语》

4、毛病、缺点

人皆嗤吾固陋,吾不以为病。

【成语助记】

同病相怜:病:疾病。比喻因有同样的遭遇或痛苦而互相同情

病入膏肓:病情特别严重,无法医治,也比喻事态严重到不可挽回的地步

蚌病成珠:比喻因不得志而写出好文章来。

愁潘病沈:潘岳因忧愁而早生白发,沈约因病而瘦减腰围。泛指烦恼和疾病。

【故事助记】

桓公身有疾.左右病(担心)之,求扁鹊治,而不治,病(疾病)入内脏,遂死。后人以为此事非大

臣之过也,乃桓公之病(缺点)。今人常以此相诟病(责备)。

译:齐桓公身体有疾病,身边的人都担心他,他们请求扁鹊医治,然而齐桓公不接受治疗,疾病进入

他的内脏,于是他死了。后人认为这件事不是大臣的过错,而是齐桓公的缺点。现在的人们常常用这件事

来相互辱骂责备。

九、察

1、观察、仔细看

A、公子引车入市,侯生下,见其客朱亥,俾倪,故久立与其客语,微察公子。公子颜色愈和。一一《魏公

子列传》

B、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一一宋・苏轼《石钟山

记》

C、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一一《周易》

D、则上别(别:分辨、区别)飞鸟,下察秋毫(秋毫:鸟兽在秋天新长得细毛)。一一《商君书》

E、【明察秋毫】

2、考察

A、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一一《寡人之于国也》

B、夫传言不可以不察。一一《吕氏春秋•察传》

C、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一一《左传•庄公十年》

D、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一一《离骚》

3、考察后予以推荐,选举

A、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一一《陈情表》

B、郡举孝廉,州举茂才(孝廉、茂才:都是汉魏时期统治阶级选拔人才的科目)。一一《三国志》

4、精明

A、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一一东方朔《答客难》

5、洁净

A、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一一《渔夫》

【成语助记】

明察秋毫:察:察看,观察,看清;秋毫: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原形容人目光敏锐,任何细小的事物都

能看得很清楚。后多形容人能洞察事理。

察言观色:察:细看;色:脸色。观察别人说话时的脸色。多指揣摩别人的心意。

习焉不察:察:觉察。指经常接触某种事物,反而觉察不到其中存在的问题。

【故事助记】

郡守察(观察)李密孝德之事,告于帝,左右以为不能察(明察),然帝以为李密品之察察(洁净的样

子),乃众人之范,于是令其郡守察(推举)孝廉,足见帝之察(明智)。

译:郡守观察李密孝顺的事,告诉了皇帝,皇帝身边的人认为没有能够完全地了解这件事,但皇帝认

为李密品德洁白,是众人的典范,于是命令郡守推荐李密做孝廉,从这件事可以看出皇帝的明智。

十、朝

1、早晨

A、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一一李白《早发白帝城》

B、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一一《水经注•江水》

C、朝歌夜弦,为秦宫人。一一《阿房宫赋》

D、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

矣。一一《岳阳楼记》

E、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一一《蜀道难》

F、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一一《烛之武退秦师》

G、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一一《陈情表》

H、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一一《邹忌讽齐王纳谏》

2、一日、一天

A、三战之所亡,一朝而复之。一一《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

B、虽与之天下,不能一朝居也。一一《孟子•告子下》

3、朝见

A、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一一《左传•宣公二年》

B、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一一《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C、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一一《战国策•齐策》

4、接受群臣的朝见、使……朝见

A、欲辟土地,朝秦楚。一一《孟子•梁惠王上》

B、武丁朝诸侯有天下。一一《孟子•公孙丑上》

C、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一一《过秦论》

5、朝廷

A、赐带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趋:快步走。)一一《史记•萧相国世家》

B、逮奉圣朝,沐浴清化。一一《陈情表》

C、于是入朝见威王。一一《邹忌讽齐王纳谏》

D、逮奉圣朝,沐浴清化。一一《陈情表》

6、朝代、王朝

A、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一一《江南春》

B、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一一杜牧《赤壁》

C、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一一《蜀相》

【成语助记】

朝三暮四:朝,早晨。原比喻聪明的人善于使用手段,愚笨的人不善于辨别事情。后来比喻反复无常。

朝秦暮楚:比喻人反复无常。

朝歌夜弦:形容整天沉迷于歌舞,逸乐无度。

百鸟朝凤:朝,朝见;凤,凤凰,古代传说中的鸟王。旧时喻指君主圣明而天下依附,后也比喻德高望重

者众望所归。

【故事助记】

邹忌旦日朝(早晨)服衣冠,于朝(朝廷)谏齐王。齐王纳其谏。其后,齐国日盛,弱国来朝(朝见),

经数年之久。邹忌闻名天下,为历朝(朝代)谋臣所景仰。

译:邹忌第二天早晨穿上衣服戴上帽子,在朝廷劝谏齐王。齐王接纳了他的进谏。这以后,齐国日益

强盛,弱小的国家前来拜见,经过数年之后。邹忌闻名天下,被历朝谋臣景仰。

十一、曾

1、与自己隔着两代的亲属

A、曾祖曾孙

B、【曾翁】:称他人的曾祖父

【曾玄]:曾孙和玄孙

2、通“增”增加

A、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3、常与“不”连用,可以译为:“连……都不……”

A、曾不若孀妻弱子。一一《列子•汤问》

B、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一一《列子•汤问》

C、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一一《赤壁赋》

4、曾经

A、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一一宋•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B、江南好,风景旧曾谙。一一唐・白居易《忆江南》

C、妆成每被秋娘度,曲罢曾叫善才服。一一《琵琶行》

D、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朦,臣侍汤药,未曾废离。一一《陈情表》

E、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一一《琵琶行》

5、通“层”,重叠

A、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一一杜甫《望岳》

【成语助记】

曾几何时:曾:曾经;几何:若干、多少。才有多少时候。指时间没过多久。

曾经沧海:曾经:以前经历过。比喻世事变迁之巨及经历之多,眼界非常开阔,不把平常的事物放在眼里。

后用来比喻见识广博、经验丰富的人很难看得上一般的人或事物。

【故事助记】

愚公自曾(指与自己相隔两代的亲属)祖起居于太行、王屋山下。因太行、王屋二山阻隔,出入不便,

愚公全家曾(曾经)齐议移山。于是率妻子移山,几度春秋,山不加少。愚公之邻人智叟望山上曾(通“层”)

云,笑之。愚公笑曰:“何曾(竟)不若孩儿?世代移山,终有竟日。”

译:愚公自从曾祖起居住在太行、王屋山下。因为太行、王屋二山阻隔,进出不便,愚公全家曾经一

起讨论移山。于是率领妻子儿女移山,度过了几个春秋,山没有减少,愚公的邻居智叟望着山上层层的云

嘲笑愚公。愚公笑着说:“你怎么竟然不如孩子呢?世世代代移山,一定会有结束的日子

十二、乘

1、登、升

A、【乘城】:登城;守城

B、乘彼境垣,以望复关。一一《诗经•氓》

C、俱乘高台。一一《列子•黄帝》

D、兴关内卒乘塞。一一《史记•高祖本纪》

【乘塞】:登塞。守塞

2、骑、坐

A、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一一唐・崔颍《黄鹤楼》

B、公与之乘。战于长勺。一一《左传•庄公十年》

C、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一一李白《行路难》

3、驾车、驱马拉车

A、乘肥马,衣轻裘。一一《论语•雍也》

B、良马难乘,然可以任重道远。一一《墨子•亲士》

4、趁着、凭借

A、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一一汉•贾谊《过秦论》

B、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一一《逍遥游》

5、量词,古时一车四马叫“乘”

A、子路率尔而对日:“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僮,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

勇,且知方也。”一一《论语》

B、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一一《史记•陈涉世家》

C、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一一《过秦论》

D、【乘舆】:帝王乘的车子

6、作为“四”的代称

【乘壶】:四个壶

【乘禽】:成双而群居的鸟

【成语助记】

因利乘便:因:顺着;乘:趁着,凭借。凭借有利的形势。

乘风破浪:乘:乘着。船只乘着风势破浪前进。比喻排除困难,奋勇前进。形容事业迅速发展。含褒义。

万乘之君:乘:四匹马拉的车。指大国的国君。

【故事助记】

陶渊明手握《左传》,乘(登)彼桅垣,阅至“公与之乘(乘坐)",感慨古代帝王虽善因利乘(同‘趁'

趁着)便,终而亡,顿生归家之心,一路冒风乘(冒着)雪,至家,心乃定,居家乘(顺应)化以归尽。

译:陶渊明手拿着《左传》,登上那垮塌的土墙,读到“鲁庄公和曹刿乘坐同一辆车”这句话,感慨古

代帝王即使凭借有利形势趁着便利,最终也灭亡了,一下子生出了回家的心思,一路冒着风雪,回到家,

心才平定下来,就待在家里顺应自然直到生命终结。

十三、诚

1、诚心、真诚

A、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一一《列子•汤问》

B、季父愈闻汝丧之七日,乃能衔哀致诚。一一《祭十二郎文》

2、确实、的确

A、臣诚知不如徐公美。一一《战国策•齐策》

B、所谓天者诚难测,而神者诚难明矣。一一韩愈《祭十二郎文》

C、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一一《六国论》

D、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之赵矣。一一《廉颇蔺相如列传》

E、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镇,诚甘乐之。一一《苏武传》

F、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

先王之宗庙。一一《荆轲刺秦王》

3、表示假设,果真

A、诚知其如此,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一一《祭十二郎文》

B、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于之地六百里。一一《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C、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一一《荆轲刺秦王》

D、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一一《赤壁之战》

【成语助记】

开诚布公:诚:诚实,真诚;开诚:敞开胸怀,表诚意;布公:公正无私地发表自己的见解。指以诚心待人,

坦白无私。褒义词。

心悦诚服:诚:真诚。由衷地高兴,真心地服气。指真心地服气或服从。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诚惶诚恐:诚:确实;惶:害怕;恐:畏惧。惶恐不安。原是封建社会中臣子向皇帝上奏章时所用的套语,

表示敬畏而又惶恐不安。形容非常小心谨慎以至于害怕不安的样子。现形容尊敬、服从或泛指心中有愧而

恐惧不安。

【故事助记】

蔺相如携和氏璧至秦,足见赵国之诚(诚意),而秦王佯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相如度秦

王诚(确实)无意,乃遣从者怀璧于赵,后秦诚(果真)如此。

译: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到了秦国,这足以看出赵国的诚意,然而秦王假装召见有关官员查看地图指着

从这里开始的十五座城给赵国,相如考虑到秦王确实没有给赵国土地的意思,于是就派遣随从带着和氏璧

回到赵国,后来秦国果真是这样。

十四、除

1、台阶

A、前长君为奉车,从至雍械阳宫,扶辇下除,触柱折辕,劾大不敬,伏剑自刎,赐钱二百万以葬。一一《汉

书•苏武传》

B、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即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一一《朱子家训》

2、清除、去掉

A、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一一《战国策•燕策》

B、为汉家除残去秽。一一《赤壁之战》

C、【除恶务尽】:清除邪恶势力,务必彻底

3、修治、修整

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一一张溥《五人墓碑记》

4、任命、授职

A、予除右丞相兼柩密使,都督诸路军马。一一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B、【除官】:授官,除去旧职以任新职

C、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成语助记】

除旧布新:除:除去。除去旧的,建立新的。作谓语、定语,用于指革新。

除恶务尽:除:清除;除恶:指消除坏人与坏事。清除坏人坏事必须干净彻底。作谓语、宾语、定语。

【故事助记】

荆轲以义闻天下,燕太子使人召之。荆轲始不愿,太子以诚待,三顾其舍,亲除(除掉)其东屋之除

(台阶)尘,引荆轲之车,荆轲感之应允,与太子归。太子除(授予官职)其官职,令其刺秦王。荆轲日:

“除(除非)吾死,不然事定成!”

译:荆轲凭借义气闻名天下,燕太子派人召唤他,荆轲起初并不愿意,太子用诚心来对待他,三次探

访他的住处,亲自除掉了他东屋台阶上的尘土,引导荆轲上车,荆轲被他感动了答应了他的请求,和太子

一同回来。太子授予他官职,命令他刺杀秦王。荆轲说:“除非我死去,不然一定完成事情,

十五、辞

1、讼辞、口供

A、听其狱讼,察其辞。

翻译:受理他们的诉讼,审察他们的讼辞

B、使犯死者自春而穷其辞。一一柳宗元《断刑论下》

翻译:让死刑犯自己明白而让他(死刑犯)无话可说(无法狡辩)

2、审讯

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一一班固《汉书•李广苏建传》

3、言词、词句

A、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一一《送东阳马生序》

B、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一一《屈原列传》

翻译:屈原的文章明快简练,语言精确细微,志趣高雅纯洁,行为端正清廉,他的文章看似平凡而其

主旨却十分重大,所用材料例贴近生活而表达的意义却极其深远。

4、借口、辩解

A、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B、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一一《季氏将伐颛臾》

翻译:君子痛恨那种不肯实说自己想要那样做,而又一定要找借口为之辩解的做法。

C、【辞谢】:婉言道歉

5、推辞、不接受

A、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一一《鸿门宴》

B、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一一《陈情表》

C、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一一《烛之武退秦师》

D、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一一《琵琶行》

6、告别、辞别

A、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一一李白《早发白帝城》

B、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一一李白《黄鹤楼送孟浩

然之广陵》

C、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一一北朝乐府《木兰诗》

D、妃嫔媵婿,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一一《阿房宫赋》

E、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将阳城。一一《琵琶行》

F、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今太子迟之,请

辞决矣!一一《荆轲刺秦王》

G、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

俎(zU),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H、

7、计较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一一《鸿门宴》

【成语助记】

义不容辞:义:道义;容:允许;辞:推辞。道义上不允许推辞。指理应接受。含褒义。

闪烁其辞:辞:言辞。比喻说话吞吞吐吐,遮遮掩掩。作谓语、宾语,含贬义。

不能赞一辞:辞:言辞;赞:赞助;赞一辞:添一句话。提不出一点意见。形容文章非常完美。

大放厥辞:原指极力铺陈辞藻。现指夸夸其谈,大发议论,有轻视之意。

不辞而别:辞:告辞;别:离别。没有告辞就离开了

【故事助记】

屈原德高,作《楚辞(古代的一种文体)》,其辞(文辞)美,子兰欲以叛国之辞(借口)除之。屈原

曰:“死且不辞(推辞),何惧之有?"后为楚王所逐,辞(辞别)亲戚,见放楚之汨罗。

译:屈原道德高尚,曾写作了《楚辞》一书,这本书言辞很优美,子兰想用他叛国作为借口杀害屈原。

屈原说:“我死都不害怕,还有什么好怕的?”后来屈原被楚王放逐,屈原辞别了亲朋好友,被放逐到楚国

的汨罗。

十六、从

1、跟随

A、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一一《聊斋志异•狼三则》

B、沛公旦暮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一一《鸿门宴》

C、惑而不从事,其为惑矣,终不解矣。一一《师说》

D、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一一《鸿门宴》

E、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一一《师说》

F、臣语曰:‘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燕王私握臣手,曰“愿结友"。一一《廉颇蔺相如列传》

2、靠着、挨着

A、樊哙从良坐。一一《鸿门宴》

3、顺从、听从

A、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一一《廉颇蔺相如列传》

B、小惠未褊,民弗从也。一一《曹刿论战》

翻译:这种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会顺从您的。

C、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一一《论语》

D、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一一《荀子•天论》

4、参与

A、【从事】:官名。汉以后三公和州郡长官都自设僚属,大多数为“从事”

B、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一一《琵琶行》

5、由、自

A、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一一贺知章《回乡偶书》

B、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一一柳宗元《小石潭记》

C、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长恨歌》

6、堂房亲属

A、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一一沈括《活板》

B、【从母】:姨母,母亲的姊妹;

C、【从女】:侄女;

D、【从子】:侄子;

E、【从兄】:同祖伯叔的儿子而年长于自己的人

7、【合纵】:战国时期,六国反对秦国的联盟。

A、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一一《过秦论》

【成语助记】

从长计议:指慎重考虑而不急于做出决定。也指慢慢设法解决。作谓语;中性词。

便宜从事:从:从事,参与。可斟酌情势,不拘规制条文,不须请示,自行处理。指方便行事。

唯命是从:从:听从,服从。指绝对服从。

从容不迫:从容:不慌不忙,镇静。形容态度镇静,不慌不忙,从容镇定。含褒义。

合从连衡:从:通“纵”;衡:通“横二指联合抗敌。作宾语、定语。

【故事助记】

樊哙从(参加)军,从(跟随)刘邦征伐。后项羽设宴于鸿门,欲杀刘邦,张良见势急,至军门见樊

哙,樊哙从(听从)良计,斥项王。项王不识此人,问所从(由,自)来,欲杀之,樊哙不顾。项王感其

勇猛,命其从(挨着)良坐。

译:樊哙参军,跟从刘邦征战。后来项羽在鸿门设宴,想要杀掉刘邦,张良见情势紧急,到军门与樊

哙见面,樊哙听从张良的计策,呵斥项王。项王不认识这个人,问他从哪里来,想要杀了他,樊哙根本不

看他。项王感慨他勇猛,命令他挨着张良坐下。

十七、殆

1、危险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一一《孙子•谋攻》

2、几乎

A、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一一《六国论》

B、扬州城下,进退不由,殆例送死。一一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3、大概、恐怕

A、良数以太公兵法说沛公,沛公善之,常用其策。良为他人者,皆不省。良曰:“沛公殆天授。”一一《史

记・留侯世家》

B、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一一《项脊轩志》

4、通“怠”,懒惰

A、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一一《论语•为政下》

B、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

曰道。一一《道德经》

翻译:有一个bai东西混然而成,在天地形成以前就已经存在。听不到它的声音也看不见它的形体,

寂静而空虚,不依靠任何外力而独立长存永不停息,循环运行而永不衰竭,可以作为万物的根本。我不知

道它的名字,所以勉强把它叫做“道

【成语助记】

百战不殆:殆:危险。作战百次也不失败。形容每战必胜。用作褒义。

殆无孑遗:殆:几乎;孑遗:剩余。几乎没有一点余剩。

车殆马烦:意思是形容旅途劳顿。

知止不殆:懂得适可而止就不会遇到危险。

殆无虚日:几乎没有一天空着,形容几乎天天如此。

【故事助记】

归有光家遭火,势急殆(危险),物件殆(接近)尽,唯余项脊轩。归有光以为殆(大概)有神助,后

重修之。

译:归有光家遭遇火灾,情势紧急危险,物件几乎都烧尽了,只剩下了项脊轩。归有光认为大概是有

神明帮助,之后重新修建了它。

十八、当

1、对着、面对

A、木兰当户织。一一《乐府诗集•木兰诗》

B、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一一《乐府诗集•木兰诗》

C、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一一《乐府诗集•木兰诗》

D、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一一《乐府诗集•木兰诗》

E、【当风】正对着风当机立断

2、挡住、遮挡

A、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一一《蜀道难》

B、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一一《项脊轩志》

C、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奋举)其臂以当车辙(车辙:车轮碾过的痕迹。这里指车轮。),不知其不胜

任也,是(自以为是)其才之美者。一一《庄子》

3、抵御、抵挡

A、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一一《资治通鉴》

B、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一一《鸿门宴》

C、万夫不当之勇

4、占据、把守

A、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一一《蜀道难》

5、担当、承担

A、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一一《陈情表》

6、掌管、主持

A、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一一《谏太宗十思梳》

B、会使辙(使辙:指使臣车辆。)交驰,北邀当国者(当国者:指宰相)相见,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

(纾shii:解除。)祸。一一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C、张居正当国。一一《明史•海瑞传》

7、适应、相当

A、各当时而立法。一一《商君书•更法》

8、判罪

A、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单于募降者赦罪。一一《苏武传》

B、(赵)高有大罪,秦王令蒙毅治之,毅不敢阿法(阿法:曲法;违法。),当高罪死,除其宦籍。”

——《史记•蒙恬列传》

C、吏当广所失亡多,为虏所生得,当斩,赎为庶人。一一《李将军列传》

翻译:执法官吏判决李广所损失、伤亡的士兵太多了,他本人又被匈奴活捉,判决他应当斩首。李广

用钱赎了死罪,被降为平民。

9、应当

A、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一一《史记•陈涉世家》

B、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镶,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一一《廉颇蔺相如列传》

C、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俊,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一一《廉颇蔺相如列传》

D、副有罪,当相坐。一一《苏武传》

10、将

A、不久当还归,誓天不相负。一一《孔雀东南飞》

11、处在某个地方或某个时候

A、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一一《口

技》

B、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一一《过秦论》

C、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一一杜甫《春夜喜雨》

12、通“倘”倘若、如果

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一一《六国论》

13、当做

A、安步以当车。一一《战国策•齐策四》

【安步当车】:以从容的步行代替乘车。形容轻松缓慢地行走。也指人能够安守贫贱生活。

【长歌当哭】:意思是用长声歌咏或写诗文来代替痛哭,借以抒发心中的悲愤,形容借歌抒情。

14、抵押

A、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一一《苏武传》

【成语助记】

安步当车:安:安详,不慌忙;安步:缓缓步行。以从容的步行代替乘车。形容轻松缓慢地行走。也指人能

够安守贫贱生活。褒义词。

螳臂当车:当:阻挡。螳螂举起前肢企图阻挡车子前进。比喻做力量达不到的事情,必然失败。贬义词。

首当其冲:首:最先;当:面对,对着;冲:要冲,交通要道。指首先受到攻击。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

害。

当之无愧:当:担当,承受。担得起某种荣誉,无须感到惭愧。

旗鼓相当:当:相当,对等,比得上。比喻双方力量不相上下。

罚不当罪:当:相当,抵当。处罚和罪行不相当。作谓语、宾语;指处罚和所犯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