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八中学校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重庆八中2024—2025学年度(上)半期考试高二年级
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4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2018年,美国新墨西哥大学的科研人员记录了过去12.5万年间哺乳动物的体型、灭绝状况、所在地理位置、气候以及早期人类活动等数据,以此分析巨型哺乳动物灭绝的原因。
一般而言,陆地面积越大食物越充足,活动区域越广阔,动物也会长得更大,但是到了更新世晚期,这种情况似乎发生了改变。从面积上来说,非洲大陆比北美洲大,生活在非洲大陆的哺乳动物大小应该介于欧亚和北美洲大陆之间。但是研究人员发现,12.5万年前,非洲的哺乳动物的体型平均只有欧亚大陆或北美洲大陆的一半。而随着人类祖先和古人类的足迹散布到世界各地,各地的哺乳动物体型大小也发生了改变。比如当智人进入澳大利亚后,那里的哺乳动物变小了,大约只有之前的十分之一大小。
1.5万年前人类首次出现在美洲大陆上,与当地早期哺乳动物走向灭绝大致同时,这是更新世末期美洲巨型哺乳动物灭绝事件“过度捕杀"说的理论基础。1967年,美国生态学家马丁提出,人类在几千年间使北美的巨型哺乳动物大量死亡,最终走向灭绝。
北美洲的史前人口大概在1.15万年前达到高峰。考古证据显示,此处的克洛维斯人大约在1.3万年前制造出捕猎武器——石矛,他们在矛尖上刻出深深的沟槽,这样的武器造成的伤口会不断流血。马丁指出,克洛维斯人口的迅速增长,使得他们所捕猎的哺乳动物群来不及恢复元气。人类的足迹最终遍及整个北美大陆,消灭掉一些物种。当被捕杀的物种走向灭绝时,依赖捕食这些动物为生的食肉类动物也随即面临食物短缺而灭亡。
“过度捕杀”说得到了许多科学家的支持,他们拿出证据来说明此说的正确性。例如在许多北美洲化石产地发现了石矛与三种已经绝灭的巨型哺乳动物——猛犸象、马和骆驼的骨骼在一起的情况,而且常在一些利于设伏捕猎的水蚀洼坑中找到石矛。古生物学家于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就发现丹佛以北大约32公里处的一个砂岩峭壁下面有三支克洛维斯石矛、一些散落的石球和12具猛犸象骨骼。科学家们推论,当时猎手们驱赶一群猛犸象,迫使它们跳越峭壁,跌落崖底,再锤击或矛刺以杀死这些负伤的动物。
(摘编自《巨型史前动物灭绝新解》)
材料二:
在距今3万年前的更新世冰期,广阔的陆地是巨型哺乳动物(成年后体重超过100公斤的哺乳动物)盘踞的世界。当时的美洲大陆正处于貌似现代象的乳齿象、浑身披毛的猛犸象和佛罗里达洞熊的统治下。但是,它们的命运却和恐龙类似,在短短的几千年间,就有33属巨型哺乳动物灭绝。令科学家们长期迷惑不解的是,这些巨型哺乳动物群,尤其是北美的巨型哺乳动物为什么几乎同时发生大规模绝灭。
科学家们于1800年前后首次提出,这些巨型哺乳动物的绝灭与气候的变迁有关。在此之后,科学家们又从各自不同的学科角度考虑气候变迁对美洲巨型哺乳动物所施加的严重而广泛的影响。
依照气候变迁学说的两位著名的倡导者——美国地质学家小伦德略和古生物学家格雷厄姆的说法,气候变迁的影响最重要的是在巨型哺乳动物的生存环境方面。植物对于动物的食物源和栖居地均极其重要,若气温变化相当急剧,植物势必受到严重打击。植物不能快速地迁往气候适宜的地方,所以多种植物只能走向消失,随即代之以突然涌现的变种植物。当地的食草类哺乳动物无法适应这些新的混合植物食料,被迫迁徙。例如,北美洲气候转暖,导致杉树林大片死亡,而代之以阔叶落叶林,从而导致以杉树嫩叶为食的乳齿象必须迅速选择新的适宜环境。于是,原在蒙大拿州圣路易斯附近的杉树林中生活的乳齿象,不得不迁往相当于今日新英格兰的地区去寻找适宜生存的场所。
为了生存而迁徙必然会带来许多新问题。譬如,原先共享一处生存区域的几种动物可能会朝着不同的方向迁移,如果有某种动物本来以另一种动物为食,迁徙后可能因没有曾经习惯的食物而难以生存下去。过去从未接触过的两种或几种动物被迫迁居到一处,它们极易感染上由别的动物携带来的疾病,如果没有超常的抗病能力,便会走向灭绝。
除此之外,巨型哺乳动物比大型、小型哺乳动物食量大,进食次数多,所以更容易受到迁移后食物源变化的影响。同时,巨型哺乳动物繁殖的孕育期也更长,因此繁育条件的改变也会更严重地危害到巨型哺乳动物的物种延续。
赞成气候变迁学说的科学家们还拿出了诸多证据。例如,科学家们检测了印第安湖泊中的沉积物,并测量了沉积物中一种真菌的含量,而这种真菌通常只存在于巨型食草哺乳动物的粪便中。通过检测,发现美洲地区超过30种巨型哺乳动物的粪便量在大约1.48万年前就开始急剧下降。同时,沉积物中的古花粉和炭尘提供的信息显示,大约1.5万年前山林大火频繁发生可能导致了当时巨型哺乳动物赖以生存的树木和灌木无法生长。
(摘编自坦普尔·丹尼特《谁杀害了这些硕大的哺乳动物?》,苏宗伟译)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动物的体型大小和陆地面积成正比,因为陆地面积越大,食物就越充分,动物也有更广阔的活动区域,体型就会越大。
B.美国学者小论德略和格雷厄姆首次提出气候变迁说,认为气候变迁毁坏了巨型哺乳动物的生存环境,迫使它们迁徙。
C.食肉类巨型哺乳动物也会受到气候变迁影响,它们主要是因在迁徙过程中无法抵抗其他动物携带的疾病而走向灭绝。
D.大型、小型哺乳动物和巨型哺乳动物相比来说,食量小,孕育期短,受到气候变迁的影响更小,从而更容易生存下去。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根据材料一最后一段中的“科学家们推论"一句可知,科学家们可以根据不完全资料进行合理的推断来开展科学探索。
B.材料二列举印第安湖泊沉积物的检测结果,旨在说明1.48万年前巨型哺乳动物数量骤降的原因是频繁发生的山林大火。
C.两则材料均从理论和考古实证这两个方面对提出的学说进行了说明,从这一角度来看,两者的参考价值没有高低之分。
D.两则材料虽然学说观点不同,但是都认为食肉类哺乳动物的灭绝和它们所捕猎的动物的迁徙、消失存在一定的关联。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论据最不能印证相关学说的一项是(3分)()
A.气候变迁说——大约500万年前,全球气温下降,非洲大陆变得干燥,雨林消失,草原越来越多。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生活在那里的巨型动物开始减少。
B.过度捕杀说——大约10万年前,古人类“智人”迁徙出非洲,从沙漠到丛林,再到冰冷的极地,他们成功定居世界各地的一部分原因是优秀的狩猎能力。
C.气候变迁说——考古研究发现,更新世末期美洲食草类巨型哺乳动物箭齿兽走向灭绝,几乎同时,以箭齿兽为食的食肉类动物剑齿虎的数量也急剧减少。
D.过度捕杀说——犀牛角是极其珍贵的药材,上个世纪非洲大陆上的人们为了获得珍贵的犀牛角大量捕杀北部白犀牛,最后一头北部白犀牛于2018年死亡。
4.根据材料一和下面这幅图表,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时间点及重大事件蓝鲸平均体长蓝鲸数量海面磷元素含量平均值
约30万头约5000头约2万头0.045mg/L0.011mg/L0.023mg/L
注:蓝鲸的排泄物中含有大量磷元素。磷循环可以调节碳循环对气候变暖的影响。
A.公元前250万年开始,海洋冰盖增加,这有可能给蓝鲸带来了更多的食物,再加上海洋区域广阔,使得蓝鲸体型增大。
B.19世纪中叶开始,蓝鲸的数量急剧下降,其原因之一是人们经过工业革命拥有了更加先进的远海捕捞工具和捕捞技术。
C.蓝鲸的数量变化反映了人类捕杀对海洋巨型动物的影响,可以作为史前巨型哺乳动物灭绝“过度捕杀"说的直接证据。
D.海面磷元素含量与蓝鲸数量变化基本一致,这启示我们在研究全球气候变化时,也要考虑巨型哺乳动物的灭绝等问题。
5.假如你是支持“气候变迁”说的学者,请结合材料一、材料二的内容,找出“过度捕杀"说论证过程中的纰漏并进行反驳。(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杀手(节选)【注】
海明威
外面的天黑了下来,窗外的路灯也亮了起来。柜台前的两个男人正在看菜单。尼克·亚当斯从柜台的另一端打量着他们。他们进来时他正在和乔治说话。
……
“来一份火腿鸡蛋。”那个叫阿尔的人说道。他戴一顶圆顶窄边礼帽,穿一件单排扣的黑大衣。他的脸又小又白,嘴唇绷得很紧。他围着一条真丝围巾,还戴着手套。
“给我来一个培根加鸡蛋的。"另一个人说。他的身材跟阿尔不相上下。两个人面孔不同,但是穿得像一对双生儿似的。两个人穿的大衣都很紧。他俩坐在那儿身子探在前面,胳膊支在柜台上。
乔治把两个大盘子放在柜台上,一盘是火腿鸡蛋,另一盘是培根鸡蛋。然后关上了通往厨房的小窗户。
迈克斯探一探身子,把两盘三明治拿过来。吃饭时,两个人都戴着手套。乔治在看他们吃饭。
“你看什么?”迈克斯对乔治望了望。
“没看什么。"
“去你的。你在看我呢。”
“迈克斯,小伙子也许是说着玩儿的。"阿尔说。
“喂,机灵鬼,”迈克斯对尼克说,“你跟你的伙计到柜台后面去转一转吧。"
于是尼克走到柜台后面去了。
“什么事儿?”乔治问。
“跟你毫不相干。"阿尔说,“谁在厨房里面?”
“黑人。"
“你说的黑人是干什么的?”
“当厨子的黑人。"
“我要跟那个机灵鬼一同到后面厨房里去。”他说。于是那个小个子跟着尼克走到后面的厨房里。他们进去以后门就关上。叫做迈克斯的那个人跟乔治隔着柜台面对面坐着。他不看乔治一眼,只是望着挂在柜台后面墙上的一面镜子。
阿尔用一个番茄酱瓶子撑开了那扇通往厨房送盘子的小窗子,“听着,机灵鬼,"他在厨房里对乔治说,“站得离柜台远一点。你往左移一点,迈克斯。”他像一个正在安排团体照相的摄影师。
“跟我说话呀,机灵鬼,"迈克斯说,“你觉得会发生什么事吗?”
乔治不说话。
“我告诉你吧,"迈克斯说,“我们要杀一个瑞典佬。你知道一个叫作奥勒·安德生的大块头瑞典佬吗?”
“认识。"
“他每晚来这儿吃饭,是不是?”
“他有时候来这儿。"
“他在六点钟来这儿,是不是?”
“要是他来的话。"
“你们为什么要杀奥勒·安德生?他做了什么对不起你们的事吗?”
“他从来也没机会对我们怎样过。他一次没见过我们。"
“他只会见到我们一次了。”阿尔从厨房里说。
“那你们为什么要杀他呢?"乔治问道。
“只是受一个朋友之托,机灵鬼。”
乔治抬头看看时钟。六点一刻。临街那扇门打开了,一个市内电车司机走了进来。
“喂,乔治,"他说,“有晚饭吃吗?”
“厨子萨姆出去啦,"乔治说,“他大约要半个钟头才回来。”
“那我还是上别的地方去吧。"那个司机说。乔治看看时钟,六点二十分。
……
六点五十五分。乔治说:“他不会来了。”
这期间,小饭馆里还进来过两个人。一次一个男人要了一个“外卖”,乔治不得不去厨房做了一个火腿鸡蛋三明治让他带走。他在厨房里见到了阿尔,他坐在小窗户边上的一张高脚凳上,礼帽推到了后脑勺,一支锯短了的猎枪的枪头靠在架子上。尼克和厨子背靠背地待在墙角那里,嘴里各塞了一条毛巾。乔治做好了三明治,用油纸包好,装进纸袋带进餐厅,那个人付了钱便走了。
“奥勒·安德生不会来了。”乔治说道。
“我们再等他十分钟。"迈克斯说。
迈克斯留意着镜子和钟。钟的指针指向七点,然后是七点十分。
“出来,阿尔,”迈克斯说,“我们还是走吧。他不会来了。"
阿尔从厨房里出来,截短了的枪管把他过于紧身的大衣的腰部下面撑出来一个鼓包,他用戴手套的手拉了拉大衣。
“再见,机灵鬼,”他对乔治说,“你的运气真是好。"
那两个人走出门去。乔治看着他们从窗前的弧光灯下走过,穿过了马路。他们穿着大衣戴着礼帽,看上去像是一对玩杂耍的。乔治从转门走进厨房里,替尼克跟厨子松绑。
“我不想再和这件事有任何关系。”厨子说,“我不想再和这件事有任何关系。"
尼克站了起来,他嘴里还从来没有被人塞进过毛巾。
“他们打算杀死安德生。”乔治说。
“听着,"乔治对尼克说,“你最好还是去看一下安德生。”
“行!"
“你最好别掺和这件事。”厨子说。
“如果你不想去就别去。"乔治说。
“和这种事情扯在一起没什么好处,”厨子说,“远离这个是非。"
“我去找他,”尼克对乔治说,“他住在哪儿?"
“他住在赫希的小公寓里。”乔治说。
……
尼克推开门,走进房里。安德生和衣躺在床上。他个子长,床太短。他头枕着两只枕头。他没朝尼克看。
“有什么事?"他问道。
“我刚才在亨利饭馆里,”尼克说,“进来两个家伙,把我和厨子捆了起来,他们说他们要杀你。"
他的话听上去有点可笑。安德生一言不发。
“他们把我们关到厨房里,”尼克接着说道,“他们想等你来吃晚饭时杀了你。"
安德生望着墙壁,什么也没说。
“乔治觉得我最好来告诉你一声。”
“我也没办法。"安德生说。
“我告诉你他们长什么样。”
“我不想知道他们长什么样,"安德生望着墙壁,“谢谢你来告诉我。”
尼克看着床上躺着的大汉。
“你想让我去报警吗?"
“不,”安德生说,“去了也没什么用。"
“我能做点什么吗?”
“不用了,没什么好做的。"
“或许他们只是虚张声势。”
“不,不光是虚张声势。"
安德生朝墙翻过身去。
“你不能离开这个镇子吗?”
“不能,"安德生说,“我不想再到处乱跑了。现在做什么都没有用。”
“能不能想点办法呢?"
“不行了,我得罪了人。”
“我得回去找乔治。"尼克说。
“再见,”安德生说,他眼睛并没有朝尼克那边看,“谢谢你过来一趟。"
尼克走出了房门,他关门时,看到安德生仍面朝墙壁和衣躺在床上。
尼克沿着车轨走回亨利饭馆。
“你看到安德生了?”乔治问道。
“看到了,"尼克说,“他在屋子里,他不愿意出去。”
“你把情况都告诉他了吗?"
“当然。我告诉他了,不过,他好像早就知道了。”
“他打算怎么办?"
“他什么打算也没有。”
“我打算离开这个镇子。"尼克说。
“好,”乔治说,“离开这里是件好事。"
“我一想到这个就受不了了,他明明知道有人要来杀他,可还是待在屋里不动。太恐怖了。”
“那么,"乔治说,“你最好别再想它了。”
[注]20世纪20年代美国犯罪活动频发,人们崇尚暴力。本文故事背景设定在20年代美国伊利诺伊州萨米特镇。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通过杀手提前打听好安德生行踪、在餐厅布置站位等情节,可以看出两位杀手经验丰富,既懂得提前谋划,又能不慌不忙把控现场。
B.“你最好别掺和这件事"和这种事情扯在一起没什么好处”,表明厨子萨姆完全是由于善良而提醒尼克,表现出其对乔治和尼克极大的关心。
C.尼克告诉安德生有人要杀他,但对方的反应很平静。安德生虽然拥有高个子、大块头的外表,但面对黑暗混乱的社会,内心却充满了无助。
D.小说中人物的对话发生的场景较为集中。第一部分对话发生在亨利饭馆,第二部分对话发生在赫希公寓,第三个部分对话再次集中到亨利饭馆。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鉴赏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以细节传神,文中用“吃饭时,两个人都戴着手套"他用戴手套的手拉了拉衣襟”这样一些细节表现了杀手的小心谨慎。
B.作者在描写人物时运用了对照的手法。如面对一桩未遂的杀人案,亨利餐厅的三位目击者作出了不同的反应,彼此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C.海明威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深入刻画了尼克在面对邪恶时的恐惧、挣扎与觉醒,这种对人物心理的深度挖掘深化了小说对人性复杂性的探讨。
D.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比喻手法,暗示在那个时代,杀人如同玩杂耍,两个杀手视杀人为儿戏,表现出了当时美国社会的黑暗混乱。
8.小说结尾尼克为什么决定要离开小镇?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分)
9.海明威将文学作品同冰山类比,他说:“冰山在海面移动很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请从情节和语言两方面谈谈文本是如何实践这一原则的,并简要说明其艺术效果。(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40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1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孟轲,邹人也。受业子思之门人。道既通游事齐宣王不能用适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当是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威王、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从连衡,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其后有邹子之属。
(节选自《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材料二: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梁惠王曰:“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寡人耻之,愿比死者一洒之,如之何则可?”
孟子对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
(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上》)
材料三:
孟子尝有言矣:“人能充其无欲害人之心,而仁不可胜用也。人能充其无欲为穿窬①之心,而义不可胜用也。”……故曰:其道始于至粗,而极于至精。充乎天地,放乎四海,而毫厘有所必计。呜呼,此其所以为孟子欤!后之观孟子者,无观之他,亦观诸此而已矣。
(节选自苏轼《孟轲论》)
[注]①穿窬:穿墙(偷盗)。
10.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道既A通B游C事D齐宣王E不能用F适G梁惠王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而,文中表转折,与《〈论语〉十二章》中“人而不仁,如礼何"的“而”意思不同。
B.后,文中为意动用法,与《大学之道》中“物格而后知至"的“后”字用法不同。
C.遗,文中表舍弃,与《劝学》中“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的“遗”意思不同。
D.所以,文中表原因,与《孟子》中“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的“所以”意思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孟子的思想主张并未被梁惠王等君王采纳,因为当时各国君王信奉的是“攻伐"之道。后来,孟子选择回乡著书立说。
B.孟子面对梁惠王的急切心态,先表明自己施行仁义的观点,然后阐明施行仁义的意义,最后指出施行仁义的具体措施。
C.孟子对不实行仁政的君王持以批评态度,直接点明了梁惠王“东败于齐”“西丧地于秦"南辱于楚”的根本原因。
D.苏轼认为孟子推崇的仁义之道并不神秘高深,而是从最粗浅的办法做起,人人做到不害人、不偷盗,仁义就用不完了。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寡人耻之,愿比死者一洒之,如之何则可?(4分)
(2)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4分)
14.孟子认为行仁义有哪些好处?(4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小题。
堂成①
杜甫
背郭堂成荫白茅,缘江路熟俯青郊。
桤林碍日吟风叶,笼竹和烟滴露梢。
暂止飞乌将数子,频来语燕定新巢。
旁人错比扬雄宅,懒惰无心作《解嘲》②。
[注]①杜甫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年底携全家一路颠沛来到成都,第二年春末,草堂落成,得此诗。②扬雄宅、《解嘲》:扬雄,汉赋四大家之一,蜀郡成都人,因不得重用,闭门埋头撰写《太玄》。有人嘲笑扬雄只知写《太玄》,却没有任何禄位,扬雄便写《解嘲》表明自己“阐明圣道,无意于富贵功名"的心迹。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以草堂的地理位置开篇,既描绘出草堂背向城郭、邻近锦江,坐落在高地之上,又通过“缘江路熟”暗示了诗人对周边环境的熟悉与喜爱。
B.诗人对自然之美有着敏锐感知,且善于描摹,如“桤林碍日"笼竹和烟”描摹出草堂的清幽,“吟风叶"滴露梢”则写出草堂的宁静。
C.颈联描摹了飞乌暂止、语燕频来的动态景象,寓意着诗人经过长久奔波,终得一屋后,对新居的满意和归属感,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家庭和睦、生活安宁的向往。
D.全诗以草堂的建成为主线,从草堂的地理位置、外观、周边环境到作者的内心感受,层层递进,最终表达了杜甫对仕途失意的无奈与对隐居生活的完全满足。
16.请结合全诗内容,解析尾联“旁人错比扬雄宅,懒惰无心作《解嘲》"所蕴含的复杂情感。(6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5小题,10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0分)
(1)在《十二章》中,孔子强调诗的重要性,认为诗可以“兴观群怨”,还可以“______,______”,并可以多认识些鸟兽草木的名字。
(2)《老子》四章中指出,人们做事常常是在接近成功时候失败了,即“______”,如果能做到“______”,就不会失败。
(3)《大学之道》中用“______,______”两句,强调上自天子,下至平民,一切都要以修身为做人处世的根本。
(4)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写出江水曲曲折折地绕着花草丛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射着开遍鲜花的树林好像细密的雪珠的闪烁,点染出春江月夜的奇异之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5)“杜鹃”鸟是古代诗歌里常见的意象,借以抒发感伤之情,如“______,______"。
三、《美的历程》整本书阅读(本题共2小题,6分)
18.下列选项中对山顶洞人染红穿戴、用红色装饰的原因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红色自身的视觉刺激和动物的本能。
B.红色有着生命的象征,成为山顶洞人在色彩审美上的最初选择。
C.红色产生的效力因为感情上的强烈联想而加强。
D.红色是血液的颜色,代表对狩猎对象的绝对控制。
19.根据《美的历程》第二章的内容,以下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青铜艺术和希腊悲剧虽然都给人以恐怖效果,但是同时体现着某种历史必然性和力量,都赋予人们美的感受。
B.由于早期宗法制的影响,饕餮形象又带有某种原始、天真的、拙朴的美,体现出一种不可企及的童年气派的美丽。
C.后世的狰狞形象没有了青铜艺术这种历史必然的命运力量和人类早期的童年气质,显得空虚可笑,缺乏美感。
D.只有在现代社会,物质文明高度发达,宗教观念已经淡薄,人们才能真正理解、欣赏、喜爱饕餮之美。
四、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
沈从文在具有湘西风情的村落里,构建了一条渡船,渡给凭水依山的茶峒,给一半着陆、一半在水的吊脚楼河街以生机。桐油、青盐、染色的五倍子,棉花、棉纱,以及布匹、杂货同海味——(甲);历经岁月风雨的老船夫、一派真纯明净的翠翠、与人性较量的天保和傩送——船摆渡的是命运。他们在密密匝匝的生活里种植喜怒哀乐,四季流转,盛夏的果实躲藏在绿荫里,等待一场秋的收获,冬日的皑皑白雪覆盖了秋的金黄,(乙)。
作家们所描写的乡村大多以自己的故乡为蓝本,经过记忆的筛选,掩盖了其中艰辛苦楚的成分,营造了一个令人难忘的美丽原乡。
在封建时代,人们习惯于从古典史籍、宫殿遗址、文物珍宝去认识中国;从村落开始,我们也慢慢能够从一个农民、一座村庄、一条河流等视角出发,去领悟这片博大的土地。
我们生于斯,长于斯,这里埋藏着中华民族A的遗传信息。
村落是一条丝滑的彩带,一端扎系在人们身上,一端飘向文学梦乡。孙犁的文思飘荡在荷花淀里,沈从文一生走不出湘西凤凰的山村。我们每一个人既是田园诗意的表达者,又是乡居生活的实践者。这是对中国乡村的一种文化自觉。它不是B,而是在旧有的土壤重新生成,它力求在初始之地提炼出有益的精神元素,构建迥异于传统社会但具有相对恒定性的社会结构与人地关系。
20.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充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4分)
21.请在画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分)
22.文中画波浪线的“种植喜怒哀乐”,有人说不合逻辑,有人说可以使用,你的看法是什么?请简要说明理由。(4分)
五、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都和我有关。——鲁迅
闭门不管庭前月,分付梅花自主张。——陈郁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范仲淹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重庆八中2024—2025学年度(上)半期考试高二年级
语文参考答案
1.D【解析】A项,说法过于绝对,原文中“一般而言"到了更新世晚期,这种情况似乎发生了改变”“12.5万年前,非洲的哺乳动物的体型平均只有欧亚大陆或北美洲大陆的一半"说明动物体型大小和陆地面积并非一定成正比。B项,“首次提出”错,两人只是气候变迁学说的倡导者。C项,“主要是因在迁徙过程中无法抵抗其他动物携带的疾病而走向灭绝"无中生有,这只是其中一个可能的原因。
2.B【解析】“原因是频繁发生的山林大火”过于绝对,这只是可能的原因之一;“旨在说明"不准确,旨在说明的是气候变迁说(史前巨型哺乳动物灭绝的主要原因是气候变迁)。
3.C【解析】只呈现了食草类举行哺乳动物的灭绝和食肉类动物数量减少之间的关系,可以同时指向过度捕杀说和气候变迁说。
4.C【解析】“直接证据”错,只能充当间接证据。
5.①缺乏有效的立论基础:虽然人类首次出现在美洲大陆上的事件与当地哺乳动物走向灭绝大致同时,但在1.3万年前当地的人类才制造出捕猎武器石矛以供捕猎;
②以偏概全/轻率归纳:石矛与已经绝灭的巨型哺乳动物的骨骼在一起只能证明三种动物遭到捕杀/峭壁下石矛、石球与12具猛犸象骨骼在一起,只能说明北美早期人类的一次围猎活动,并不能证明人类过度捕杀/不能归纳为巨型哺乳动物因人类过度捕杀灭绝;
③论证过程不严谨:部分结论为科学家推论,没有事实依据进行支撑。
(每点2分,结合原文分析,言之成理也给分)
6.B【解析】“完全是由于善良而提醒尼克"错误,有关心,但更多出于谨慎,“完全”过于绝对。
7.CD【解析】海明威在《杀人者》中对人物的心理描写并不细腻,他更多地是通过对话和行动来展示人物的性格和内心世界,留给读者自己去想象和填充。D选项不是比喻,同类不比。
8.①两位杀手在餐室中无意掩饰自己的身份,凶残冷酷、肆意横行,反映出小镇的黑暗与混乱。
②安德生面对死亡威胁时既不反抗,又不逃亡的,反映小镇的人面对这样的现实,无力反抗。
③这样一场未遂的杀人事件,让尼克对生活的小镇的罪恶暴力有了充分的认识,所以他感到绝望压抑,想要逃离。
(①②为客观/外在原因,任答一点2分;③为内在/心理原因,2分)
9.情节上:安德烈森为何被追杀、如何逃过此前的追杀等情节只字不提,这是八分之七,只写了安德烈森被追杀,这正是露出水面的八分之一(两个杀手从哪里来,他们的雇主是谁,一路追杀都发生了什么等等情节,都隐去不提,只写他们追到亨利饭店后发生的事)
效果:①情节集中、紧凑;②留白,给独者想象空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食堂收购合同范本
- 3《影子的秘密》(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科学三年级下册教科版
- 维修路灯合同范本
- 14《学习有方法》第1课时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统编版
- 9猎人海力布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语文五年级上册统编版
- Lesson 5 What does she do?(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接力版英语五年级上册
- 30米跑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体育与健康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 6 一封信(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 24《生物的启示》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科学四年级下册青岛版(五四制)
- Module 3 Unit 2 You can use the computers.(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外研版(一起)英语五年级下册
- 江苏2025年01月江苏省扬州生态科技新城管委会2025年招考6名劳务派遣人员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 (2025)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员考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5年广东省广州市食品检验所事业单位招聘若干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移动通信市场推广策略》课件
- 2024年湖南外贸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中国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诊治专家共识2022
- 山东职业学院单招《语文》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11钢的表面淬火解析
- 民政局离婚协议书模板(4篇)
- 导数应用举例
- 第三讲文献的形成与流布1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