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生物学答案_第1页
细胞生物学答案_第2页
细胞生物学答案_第3页
细胞生物学答案_第4页
细胞生物学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细胞生物学答案(共15页)PAGE微体(microbody)细胞连接(intercellularjunctions)基粒类囊体(granumthylakold)胞质杂种(Cybrid)密码子(Codon)放射自显影(Autoradiography)核型分析(KaryotypeAnalysis)交叉(Chiasma)中心法则(Centraldogma)扫描隧道显微镜(scanningtunnelingmicroscope)糖萼(glycocalyx)核层(nuclearlamina)受体介导内吞(receptr-mediatedendocytosis)检查点(checkpionts)信号对答(crosstalking)P53基因(P53gene)细胞编程性死亡(或凋亡)(programmedcelldeathorapoptosis)差别基因表达(differentialgeneexpression)39.原位杂交(hybridizationinsitu)40.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Laserscanningconfocalmicroscope)41.细胞质基质(CytoplasmicmatrixorCytomatrix)42.促成熟因子(maturationpromotingfactor,MPF)43.转化细胞(transformedcell)44.类囊体(thylakoid)45.光合磷酸化(photophosphorylation)46.核孔复合体(nuclearporecomplex)47.端粒(telomere)48.酵母人工染色体(yeastartificialchromosome,YAC)隐蔽mRNA(MaskedmRNA)52.血影(Ghost)53.通道蛋白(Porin)54.信号识别颗粒I超敏感位点56.兼性异染色质(Facultativeheterochromation)57.全能性(Totipotency)58.剪接(Splicing)59.胞质溶胶(cytosol)60.缩时显微电影技术(timelapsemicrocinematography)61.内膜系统(internalmembranesystem)62.核纤层(nuclearlamina)63.微粒体(microsome)64.管家基因(housekeepinggene)65.纤维冠(fibrouscorona)66.端粒和端粒酶(telomereandtelomerase)67.半自主细胞器(semiautonomousorganelle)68.受体(receptor)69.细胞培养(cellculture)70.信号传导(signaltransduction)71.细胞学说(celltheory)72.应力纤维(stressfiber)73.磷脂转换蛋白(phospholipidexchangeproteins)细胞75.嵌合体(chimera)76.交叉(chiasma)界限(Hayflicklimitation)1Acrosome/顶体2Activetransport/主动运输3Alternativesplicing/交替剪接4Annulatelamellae/环状片层5Antioncogenes/抑癌基因6Apoptosis/细胞凋亡7Autophagiclysosome/自噬溶酶体8Cadherin/钙粘蛋白9calmodulin/钙调蛋白(钙调素)10Cancer/癌11Carrierprotein/载体蛋白(透性酶)12Caspase/切冬酶(胱冬肽酶)13Cell/细胞14Cellcoat/细胞外被(糖萼:glycocalyx)15Cellcycle/细胞周期16Celldetermination/细胞决定17Celldifferentiation/细胞分化18Celltheory/细胞学说19Channelprotein/通道蛋白20channel-formingionophore/通道形成离子载体21Chromosomescaffold/染色体骨架22Coatedvesicle/有被小泡23Contactinhibition/接触抑制24Continuoussecretion/连续分泌25Cotransport/协同运输26Cytoplasmicring/胞质分裂环27Dedifferentiation/脱(去)分化28Differentialgeneexpression/差别基因表达29Determinants/决定子30Dictyosome/分散高尔基体31Discontinuoussecretion/不连续分泌32Electrontransporter/电子传递体33Embryonicinduction/胚胎诱导34Embryonicstemcells/胚胎干细胞35Endomembranesystem/内膜系统36Endomitosis/核内有丝分裂37Endoplasmicreticulum/内质网38F0-F1couplingfactor/F0-F1偶联因子39Gapjunction/间隙连接40Gatedchannel/门通道41Geneamplification/基因扩增42generaltranscriptionfactors/通用转录因子43Germplasm/生殖质44Glycosylation/糖基化45G-protein/G蛋白46Heterophagiclysosome/异噬溶酶体47House-keepinggene/持家基因48Informasomes/信息体49Integrin/整联蛋白50Intermediatefilaments/中间丝51Ionchannel/离子通道52ionophores(离子载体)53Kinetochore/动粒54Lampbrushchromosome/灯刷染色体55Ligand-gatedchannel/配体门通道56Luxurygenes/奢侈基因57Lysosomalmembraneglycoprotein/溶酶体膜糖蛋白58Mechanicallygatedchannel/机械门通道59Membranedifferentiation/膜分化60Microfilaments/微丝(or肌动蛋白丝/actinfilaments)61Microtubule/微管62Mitochondrialpermeabilitytransitpore/线粒体通透性转变孔63Mitoticspindle/有丝分裂器64mobileioncarrier(可动离子载体)65Molecularchaperone/分子伴侣66Myeloidbody/髓样小体67N-linkedoligosaccharides/N-连接寡糖68Nuclearimportsignal/核输入信号69Nuclearlamina/核纤层70Nuclearporecomplex/核孔复合体71O-linkedoligosaccharides/O-连接寡糖72Oncogene/癌基因73Oncoprotein/癌蛋白74Peroxisome/过氧化物酶体75Phospholipidexchangeproteins/磷脂交换蛋白76Plasmodesmata/胞间连丝77Polysome/多核糖体78Polytenechromsome/多线染色体79Porin/孔蛋白80Primarylysosome/初级溶酶体81Prion/蛋白质感染因子82Proto-oncogenes/原癌基因83Recombinationnodule/重组小结84Residualbody/残余小体85Resolution/分辨力86Reticulo-plasmin/网质蛋白87Ribozyme/RNA催化剂(核酶)88Sarcoplasmicreticulum/肌质网89secondmessengers/第二信使(or细胞内介导物:intracellularmediators)90Semi-autonomousorganelle/半自主性细胞器91Signalpatch/信号斑92Signalpeptide/信号肽93Signaltransduction/信号转导94Spliceosome/剪接体95Stemcells/干细胞96Stressfiber/应力纤维97Synaptonemalcomplex/联会复合体98Targetcells/靶细胞99Telomerase/端粒酶100Thickfilaments/粗丝101Triggerprotein/触发蛋白102Tyrosinekinase/酪氨酸激酶103Voltage-gatedchannel/电位门通道1.细胞2.细胞生物学3.theory细胞学说4..原核细胞5.真核细胞6.light光学显微镜7.显微结构8.电子显微镜9.超微结构10.克隆11..核酸12.原生质13.,RNA.核糖核酸14.,.脱氧核糖核酸15.RNA.,mRNA.信使RNA.16.RNA.,tRNA.转运RNA.17.RNA.,rRNA.核糖体RNA.18.氨基酸19.protein蛋白质20..质膜21.生物膜22.protein内在蛋白23.protein外周蛋白24.protein跨膜蛋白25.unit单位膜26.fluid..流动镶嵌模型27.被动运输28.主动运输29.外排(胞吐)30.内吞31.胞饮作用32.吞噬作用33.受体34..配体35.lowlipoprotein,低密度脂蛋白36.细胞表面37.细胞核38.envelope核被膜39.pore核孔复合体40..核纤层41.染色质42.染色体43.histone组蛋白44.核小体45.loop袢环46.着丝粒47.着丝点48.region,NOR核仁组织中心49.核基质50.核仁51..中心法则52.genetic.遗传密码53.细胞骨架54.微丝55.肌动蛋白56.微管57.微管蛋白58.微管组织中心59.中间纤维60.线粒体61.呼吸链62.酶复合体63.氧化磷酸化64.内膜65.system内膜系统66.,ER内质网67.核糖体68.roughER,rER粗面内质网69.smoothER,sER滑面内质网70.信号肽71.SRP信号识别颗粒72.hypothesis信号假说73.Golgi高尔基复合体74.lysosome溶酶体75.lysosome初级溶酶体76.lysosome次级溶酶体77.内体78.peroxisome过氧化物酶体79.信号转导80.受体81..配体82.GproteinG蛋白83.癌基因84.无丝分裂85.mitosis有丝分裂86.meiosis减数分裂87.中心体88.纺锤体89.细胞周期90.细胞周期蛋白(周期素)91.promoting成熟促进因子92.细胞分化93.细胞全能性94.细胞决定95.细胞衰老96.坏死97..程序性细胞死亡98.细胞凋亡99.stem干细胞stem胚胎干细胞7、细胞连接都有哪些类型各有何结构特点

细胞连接按其功能分为:紧密连接,锚定连接,通讯连接。

1)紧密连接(封闭连接),细胞质膜上,紧密连接蛋白(门蛋白)形成分支的链索条,与相邻的细胞质膜上的链索条对应结合,将细胞间隙封闭。

2)锚定连接:通过中间纤维(桥粒、半桥粒)或微丝(粘着带和粘着斑)将相邻细胞或细胞与基质连接在一起,以形成坚挺有序的细胞群体、组织与器官。3)通讯连接:包括间隙连接和化学突触,是通过在细胞之间的代谢偶联、信号传导等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连接方式。

4)胞间连丝连接:是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来进行物质交换与互相联系的连接方式。8、蛋白质的糖基化的基本类型、特征及生物学意义是什么?

蛋白质的糖基化在糖基转移酶(glycosyltransferase)作用下发生在ER腔面1)基本类型:N-连接糖基化(Asn);O-氧连接糖基化(Ser/Thr)2)特征:N-连接与O-连接的寡糖比较类型特征N-连接O-连接1.合成部位2.合成方式3.与之结合的4.最终长度5.第一个糖残基粗面内质网来自同一个寡糖前体天冬酰胺至少5个糖残基N—乙酰葡萄粗面内质网或高尔基体一个个单糖加上去丝氨酸、苏氨酸、羟赖氨酸、羟脯氨酸一般1~4个糖残基,但ABO血型抗原较长N—乙酰半乳糖胺等3)蛋白质糖基化的特点及其生物学意义⑴糖蛋白寡糖链的合成与加工都没有模板,靠不同的酶在细胞不同间隔中经历复杂的加工过程才能完成。⑵糖基化的主要作用是蛋白质在成熟过程中折叠成正确构象和增加蛋白质的稳定性;多羟基糖侧链影响蛋白质的水溶性及蛋白质所带电荷的性质。对多数分选的蛋白质来说,糖基化并非作为蛋白质的分选信号。⑶进化上的意义:寡糖链具有一定的刚性,从而限制了其它大分子接近细胞表面的膜蛋白,这就可能使真核细胞的祖先具有一个保护性的外被,同时又不象细胞壁那样限制细胞的形状与运动。分子“伴侣”(molecularchaperones)概念:细胞中的某些蛋白质分子可以识别正在合成的多肽或部分折叠的多肽并与多肽的某些部位相结合,从而帮助这些多肽转运、折叠或装配,这一类分子本身并不参与最终产物的形成,因此称为分子“伴侣”。细胞骨架在细胞中仅仅起支持和形状维持功能吗?谈谈你对细胞骨架功能的认识。

1)不是

2)细胞骨架广义上包括细胞外基质、细胞核骨架、细胞膜骨架和细胞外基质四个部分,狭义上上细胞骨架即为细胞质骨架,包括微管、纤丝和微梁网架(microtrabecularlattice)三大类纤维状成分,纤丝又可分为微丝(microfilament)中间丝(intermediatefilament)和粗丝(thickfilament)三类。

3)从狭义上讲细胞质骨架的功能也不仅仅起支持和形状维持功能,还有:

(1)维持保持内膜性细胞器的空间定位分布;

(2)胞内运输;

(3)与细胞运动有关;

(4)形成纺锤体,协助染色体运动;

(5)胞质环流;

(6)参与桥粒与半桥粒的形成,细胞连接;

(7)保持细胞的整体性。

2.细胞内同时存在微管、微丝和中间丝等几种骨架体系,它们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各承担了什么样的角色其间又有何关系

1)微管功能:

(1)支持和维持细胞的形态;

(2)维持保持内膜性细胞器的空间定位分布;

(3)细胞内运输;

(4)与细胞运动有关;

(5)纺锤体与染色体运动;

(6)纤毛和鞭毛运动;

(7)植物细胞壁形成;

2)微丝功能

(1)维持细胞外形;

(2)胞质环流;

(3)变形运动;

(4)支持微绒毛;

(5)形成微丝束与应力纤维;

(6)胞质分裂;

3)中间丝功能:

(1)在从细胞核到细胞膜和细胞外基质的贯穿整个细胞的结构系统中起着广泛的骨架功能,该骨架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对维持细胞质的结构和赋予细胞机械强度方面具有突出的贡献;

(2)参与桥粒和半桥粒的形成,在相邻细胞之间、细胞与基膜之间的连接的形成和功能上均具有重要功能;

(3)很可能还参与细胞内机械或分子信息的传递;

(4)与细胞分化可能具有密切的关系。

微管、微丝和中间丝共同构成了细胞内精密的骨架体系,三者在细胞的各种生命活动中既相互配合又各有分工,E.Fuchs(1998)根据自己的实验结果认为网蛋白(plectin)在介导微管、微丝和中间丝之间的连接中具有结构性功能。细胞骨架马达蛋白包括哪些各有何特点马达蛋白分为两大类:微管马达蛋白和肌球蛋白。微管马达蛋白有驱动蛋白(Kinesin)和动力蛋白(Dynein)两个家族;肌球蛋白又称微丝马达蛋白。这几类马达蛋白都是以细胞骨架为路径来运输物质,其中肌球蛋白在微丝运输物质,而驱动蛋白和动力蛋白则在微管上运输物质。1、细胞生物学cellbiology:是研究细胞基本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是在显微、亚显微和分子水平上,以研究细胞结构与功能,细胞增殖、分化、衰老与凋亡,细胞信号传递,真核细胞基因表达与调控,细胞起源与进化等为主要内容的一门学科。2、显微结构microscopicstructure: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中能够观察到的细胞结构,直径大于微米,如细胞的大小及外部形态、染色体、线粒体、中心体、细胞核、核仁等,目前用于研究细胞显微结构的工具有普通光学显微镜、暗视野显微镜、相差显微镜、荧光显微镜等。3、亚显微结构submicroscopicstructure:在电子显微镜中能够观察到的细胞分子水平以上的结构,直径小于微米,如内质网膜、核膜、微管、微丝、核糖体等,目前用于亚显微结构研究的工具主要有电子显微镜、偏光显微镜和X线衍射仪等。4、细胞学cytology:研究细胞形态、结构、功能和生活史的科学,细胞学的确立是从Schleiden(1838)和Schwann(1839)的细胞学说的提出开始的,而大部分细胞学的基础知识是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以后得到的。在这一时期,显微镜的观察技术有了显著的进步,详细地观察到核和其他细胞结构、有丝分裂、染色体的行为、受精时的核融合等,细胞内的渗透压和细胞膜的透性等生理学方面的知识也有了发展。对于生殖过程中的细胞以及核的行为的研究,对于发展遗传和进化的理论起了很大作用。5、分子细胞生物学molecularcellbiology:是细胞的分子生物学,是指在分子水平上探索细胞的基本生命活动规律,主要应用物理的、化学的方法、技术,分析研究细胞各种结构中核酸和蛋白质等大分子的构造、组成的复杂结构、这些结构之间分子的相互作用及遗传性状的表现的控制等。1、cellbiology细胞生物学2、celltheory细胞学说3、protoplasm原生质4、protoplast原生质体1、细胞:由膜围成的、能进行独立繁殖的最小原生质团,是生物体最基本的框架结构和生理功能单位。其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拟核)。2、病毒(virus):迄今发现的最小的、最简单的专性活细胞内寄生的非胞生物体,是仅由一种核酸(DNA或RNA)和蛋白质构成的核酸蛋白质复合体。3、病毒颗粒:结构完整并具有感染性的病毒。4、原核细胞:没有由膜围成的明确的细胞核、体积小、结构简单、进化地位原始的细胞。5、原核(拟核、类核):原核细胞中没有核膜包被的DNA区域,这种DNA不与蛋白质结合。6、细菌染色体(或细菌基因组):细菌内由双链DNA分子所组成的封闭环折叠而成的遗传物质,这样的染色体是裸露的,没有组蛋白和其他蛋白质结合也不形成核小体结构,易于接受带有相同或不同物种的基因的插入。7、质粒:细菌细胞核外可进行自主复制的遗传因子,为裸露的环状DNA,可从细胞中失去而不影响细胞正常的生活,在基因工程中常作为基因重组和基因转移的载体。8、芽孢:细菌细胞为抵抗外界不良环境而产生的休眠体。9、细胞器:存在于细胞中,用光镜、电镜或其他工具能够分辨出的,具有一定特点并执行特定机能的结构。10、类病毒:寄生在高等生物(主要是植物)内的一类比任何已知病毒都小的致病因子。没有蛋白质外壳,只有游离的RNA分子,但也存在DNA型。11、细胞体积的守恒定律:器官的总体积与细胞的数量成正比,而与细胞的大小无关。1、virus病毒2、viroid类病毒3、HIV艾滋病病毒4、bacteria细菌1、分辨率:区分开两个质点间的最小距离。2、细胞培养:把机体内的组织取出后经过分散(机械方法或酶消化)为单个细胞,在人工培养的条件下,使其生存、生长、繁殖、传代,观察其生长、繁殖、接触抑制、衰老等生命现象的过程。3、细胞系:在体外培养的条件下,有的细胞发生了遗传突变,而且带有癌细胞特点,失去接触抑制,有可能无限制地传下去的传代细胞。4、细胞株:在体外一般可以顺利地传40—50代,并且仍能保持原来二倍体数量及接触抑制行为的传代细胞。5、原代细胞培养:直接从有机体取出组织,通过组织块长出单层细胞,或者用酶消化或机械方法将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在体外进行培养,在首次传代前的培养称为原代培养。6、传代细胞培养:原代培养形成的单层培养细胞汇合以后,需要进行分离培养(即将细胞从一个培养器皿中以一定的比率移植至另一些培养器皿中的培养),否则细胞会因生存空间不足或由于细胞密度过大引起营养枯竭,将影响细胞的生长,这一分离培养称为传代细胞培养。7、细胞融合:两个或多个细胞融合成一个双核细胞或多核细胞的现象。一般通过灭活的病毒或化学物质介导,也可通过电刺激融合。8、单克隆抗体:通过克隆单个分泌抗体的B淋巴细胞,获得的只针对某一抗原决定簇的抗体,具有专一性强、能大规模生产的特点。1、cellline细胞系2、cellstrain细胞株3、cellculture细胞培养4、cellengineering细胞工程5、cellfusion细胞融合6、primaryculturecell原代细胞7、subculturecell传代细胞8、monoclonalantibody、单克隆抗体1、生物膜:把细胞所有膜相结构称为生物膜。2、脂质体:是根据磷脂分子可在水相中形成稳定的脂双层膜的而制备的人工膜。3、双型性分子(兼性分子):像磷脂分子既含亲水性的头部、又含疏水性的尾部,这样的分子叫双性分子。4、内在蛋白:分布于磷脂双分子层之间,以疏水氨基酸与磷脂分子的疏水尾部结合,结合力较强。只有用去垢剂处理,使膜崩解后,才能将它们分离出来。5、外周蛋白:为水溶性蛋白,靠离子键或其它弱键与膜表面的蛋白质分子或脂分子极性头部非共价结合,易分离。6、细胞外被:又称糖萼,细胞膜外表面覆盖的一层粘多糖物质,实际上是细胞表面与质膜中的蛋白或脂类分子共价结合的寡糖链,是膜正常的结构组分,对膜蛋白起保护作用,在细胞识别中起重要作用。7、细胞连接:细胞连接是多细胞有机体中相邻细胞之间通过细胞膜相互联系、协同作用的重要组织方式,在结构上常包括质膜下、质膜及质膜外细胞间几个部分,对于维持组织的完整性非常重要,有的还具有细胞通讯作用。8、紧密连接:紧密连接是封闭连接的主要形式,普遍存在于脊椎动物体表及体内各种腔道和腺体上皮细胞之间。是指相邻细胞质膜直接紧密地连接在一起,能阻止溶液中的分子特别是大分子沿着细胞间的缝隙渗入体内,维持细胞一个稳定的内环境。9、桥粒:又称点状桥粒,位于粘合带下方。是细胞间形成的钮扣式的连接结构,跨膜蛋白(钙粘素)通过附着蛋白(致密斑)与中间纤维相联系,提供细胞内中间纤维的锚定位点。中间纤维横贯细胞,形成网状结构,同时还通过桥粒与相邻细胞连成一体,形成整体网络,起支持和抵抗外界压力与张力的作用。10、膜骨架:细胞质膜下与膜蛋白相连的、由纤维蛋白组成的网架结构,它参与细胞质膜形状的维持,协助质膜完成多种生理功能。11、血影:红细胞经低渗处理后,质膜破裂,释放出血红蛋白和其他胞内可溶性蛋白后剩下的结构,是研究质膜的结构及其与膜骨架的关系的理想材料。12、间隙连接:是动物细胞间最普遍的细胞连接,是在相互接触的细胞之间建立的有孔道的连接结构,允许无机离子及水溶性小分子物质从中通过,从而沟通细胞达到代谢与功能的统一。13、细胞粘附分子:细胞粘附分子是细胞表面分子,多为糖蛋白,是一类介导细胞之间、细胞与细胞外基质之间粘附作用的膜表面糖蛋白。14、细胞外基质:分布于细胞外空间,由细胞分泌的蛋白和多糖所构成的结构精细而错综复杂的网络结构,它不仅参与组织结构的维持,而且对细胞的存活、形态、功能、代谢、增殖、分化、迁移等基本生命活动具有全方位的影响。细胞外基质成分可以借助其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向细胞发出信号,通过细胞骨架或各种信号转导途径将信号传导至细胞质,乃至细胞核,影响基因的表达及细胞的活动。1、细胞表面的粘附分子adhirinmoleculeofcellsurface,CAM2、细胞膜cellmembrane3、细胞连接celljunction4、细胞外被cellcoat5、生物膜biomembrane1、主动运输:物质逆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由低浓度向高浓度一侧进行跨膜转运的方式,需要细胞提供能量,需要载体蛋白的参与。2、被动运输:物质通过自由扩散或促进扩散,顺浓度梯度从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运输动力来自运输物质的浓度梯度,不需要细胞提供能量。3、载体蛋白:是一类膜内在蛋白,几乎所有类型的生物膜上存在的多次跨膜的蛋白质分子。通过与特定溶质分子的结合,引起一系列构象改变以介导溶质分子的跨膜转运。4、细胞通讯:一个细胞发出的信息通过介质传递到另一个细胞产生相应的反应。对于多细胞生物体的发生和组织的构建,协调细胞的功能,控制细胞的生长、分裂、分化和凋亡是必须的。5、细胞识别:细胞通过其表面的受体与胞外信号物质分子(配体)选择性地相互作用,进而导致胞内一系列生理生化变化,最终表现为细胞整体的生物学效应的过程。6、简单扩散:物质直接通过膜由高浓度向低浓度扩散,不需要细胞提供能量,也没有膜蛋白的协助。7、协助扩散(促进扩散):物质在特异膜蛋白的“协助”下,顺浓度或电化学梯度跨膜转运,不需要细胞提供能量。特异蛋白的“协助”使物质的转运速率增加,转运特异性增强8、通道蛋白:由几个蛋白亚基在膜上形成的孔道,能使适宜大小的分子及带电荷的溶质通过简单的自由扩散运动从膜的一侧到另一侧。9、协同运输:通过消耗ATP间接提供能量,借助某种物质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为动力进行运输。10、配体门通道:通道蛋白亚基在膜上形成的孔道,如果通过与一些信号分子(配体)结合后构象发生改变而导致孔道的开关,则这样的通道蛋白称为配体门通道。11、电压门通道:通道蛋白亚基在膜上形成的孔道,如果通过细胞内外离子浓度产生膜电位,由膜电位发生变化控制开关,则这样的通道蛋白称为电压门通道。12、有被小泡:大多数真核细胞都含有一种特殊类型的小泡,直径50~250nm,电镜下显示其细胞质面有毛状结构覆盖,因而称为有被小泡。有被小泡的一部分在高尔基复合体形成,负责细胞内细胞器间的物质传送;另一部分则来自细胞膜有被区的内陷,然后与膜分离而持续不断产生的,这些有被区被称为有被小窝。13、分子开关:在细胞内一系列信号传递的级联反应中,必须有正、负两种相辅相成的反馈机制精确调控,也即对每一步反应既要求有激活机制,又必然要求有相应的失活机制,使细胞内一系列信号传递的级联反应能在正、负反馈两个方面得到精确控制的蛋白质分子称为分子开关。14、钠—钾泵(Na+—K+pump):是动物细胞中由ATP驱动的将Na+输出到细胞外同时将K+输入细胞内的运输泵,实际上是位于细胞膜脂双分子层中的载体蛋白,是一种Na+/K+ATP酶,在ATP直接提供能量的条件下能逆浓度梯度主动转运钠离子和钾离子。15、质子泵:质子泵是位于细胞膜或细胞内膜上的一种能主动转运质子(H+)的特殊蛋白质.可分为三种:一种是P型质子泵,存在于真核细胞的细胞膜上,与Na+—K+泵和Ca+泵结构类似,在转运H+的过程中涉及磷酸化和去磷酸化;第二种是V型质子泵,存在于动物细胞的溶酶体膜和植物细胞液泡膜上,在转运H+过程中不形成磷酸化的中间体,其功能是从细胞质基质中泵出H+进入细胞器;第三种可称为H+—ATP酶,是存在于线粒体内膜、植物类囊体膜和多数细菌质膜上,以相反的方式来发挥其生理作用,即H+顺浓度梯度运动,将所释放的能量与ATP合成偶联起来,如线粒体的氧化磷酸化和叶绿体的光合磷酸化作用。16、胞吞作用:细胞摄取大分子和颗粒性物质时,细胞膜向内凹陷形成囊泡,将物质裹进并输入细胞的过程。17、胞吐作用:细胞排出大分子和颗粒性物质时,通过形成囊泡从细胞内部移至细胞表面,囊泡的膜与质膜融合,将物质排出细胞外的过程。18、吞噬作用:大颗粒物质(如微生物、衰老死亡细胞及细胞碎片等)转运入胞内的作用。过程是:被吞噬的物质首先结合于细胞表面,接着细胞膜逐渐内陷并将外来物质包围起来形成吞噬小泡并进入胞内,被吞噬的物质在细胞内消化降解,不能被消化的残渣被排出胞外或以残余小体的形式存留在细胞中。19、胞饮作用:细胞对液体物质或细微颗粒物质的摄入和消化过程。过程是:细胞对这类物质进行转运时,由质膜内陷形成吞饮小泡,将转运的物质包裹起来进入细胞质,被吞物质被细胞降解后利用。大多数的真核细胞都能通过胞饮作用摄入和消化所需的液体物质和溶质。20、信号分子:生物体内的某些化学分子,如激素、神经递质、生长因子等,在细胞间和细胞内传递信息,特称为信号分子。21、信号通路:细胞接受外界信号,通过一整套的特定机制,将胞外信号转导为胞内信号,最终调节特定基因的表达,引起细胞的应答反应,这种反应系列称为细胞信号通路。22、受体:一种能够识别和选择性地结合某种配体(信号分子)的大分子,当与配体结合后,通过信号转导作用将胞外信号转导为胞内化学或物理的信号,以启动一系列过程,最终表现为生物学效应。23、第一信使:一般将胞外信号分子称为第一信使。24、第二信使:细胞表面受体接受胞外信号后最早在胞内产生的信号分子。细胞内重要的第二信使有:cAMP、cGMP、DAG、IP3等。第二信使在细胞信号转导中起重要作用,能够激活级联系统中酶的活性以及非酶蛋白的活性,也控制着细胞的增殖、分化和生存,并参与基因转录的调节。25、G—蛋白:由GTP控制活性的蛋白,当与GTP结合时具有活性,当与GDP结合时没有活性。既有单体形式(ras蛋白),也有三聚体形式(Gs蛋白)。在信号转导过程中起着分子开关的作用。26、组成型胞吐作用:所有真核细胞都有的、从高尔基体反面管网区分泌的囊泡向质膜流动并与质膜融合、将分泌小泡的内含物释放到细胞外的过程。此过程不需要任何信号的触发,除了给细胞外提供酶、生长因子和细胞外基质成分外,还为细胞膜提供膜整合蛋白和膜脂。27、调节型胞吐作用:某些特化的细胞(如分泌细胞)产生的分泌物(如激素、粘液或消化酶)储存在分泌泡内,当细胞受到胞外信号刺激时,分泌泡与质膜融合并将内含物释放出去的过程。28、蛋白激酶A:称为依赖于cAMP的蛋白激酶A,是由四个亚基组成的复合物,其中两个是调节亚基,两个是催化亚基;PKA的功能是将ATP上的磷酸基团转移到特定蛋白质的丝氨酸或苏氨酸残基上,使蛋白质被磷酸化,被磷酸化的蛋白质可以调节下游靶蛋白的活性。29、双信使系统:胞外信号分子与细胞表面G蛋白偶联的受体结合后,激活质膜上的磷脂酶C(PLC),使质膜上的二磷酸磷脂酰肌醇分解成三磷酸肌醇(IP3)和二酰基甘油(DG)两个第二信使,将胞外信号转导为胞内信号,两个第二信使分别激动两个信号传递途径即IP3—Ca+和DG—PKC途径,实现对胞外信号的应答,因此将这一信号系统称为“双信使系统”。30、Ras蛋白:是ras基因的产物,由191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分布于质膜胞质侧,结合GTP时为活化状态,结合GDP时失活状态,因此Ras蛋白属于GTP结合蛋白,具有GTP酶活性,具有分子开关的作用。1、passivetransport被动运输2、activetransport主动运输3、endocytosis胞吞作用4、exocytosis胞吐作用5、cellcommunication细胞通讯6、cellrecognition细胞识别7、receptor受体8、secondmessenger第二信使9、doublemessengersystem双信使系统1、细胞质基质:真核细胞的细胞质中除去细胞器和内含物以外的、较为均质半透明的液态胶状物称为细胞质基质或胞质溶胶。2、微粒体:为了研究ER的功能,常需要分离ER膜,用离心分离的方法将组织或细胞匀浆,经低速离心去除核及线粒体后,再经超速离心,破碎ER的片段又封合为许多小囊泡(直径约为100nm),这就是微粒体。3、糙面内质网:细胞质内有一些形状大小略不相同的小管、小囊连接成网状,集中在胞质中,故称为内质网。内质网膜的外表面附有核糖体颗粒,则为糙面内质网,为蛋白质合成的部位。核糖体附着的膜系多为扁囊单位成分,普遍存在于分泌蛋白质的细胞中,其数量随细胞而异,越是分泌旺盛的细胞中越多。4、内膜系统:细胞内在结构、功能乃至发生上相关的、由膜围绕的细胞器或细胞结构的统称,主要包括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胞内体、分泌泡等。5、分子伴侣:又称分子“伴娘”,细胞中,这类蛋白能识别正在合成的多肽或部分折叠的多肽,并与多肽的一定部位相结合,帮助这些多肽的转移、折叠或组装,但其本身并不参与最终产物的形成。6、溶酶体:溶酶体几乎存在于所有的动物细胞中,是由单层膜围绕、内含多种酸性水解酶类、形态不一、执行不同生理功能的囊泡状细胞器,主要功能是进行细胞内的消化作用,在维持细胞正常代谢活动及防御方面起重要作用。7、残余小体:在正常情况下,被吞噬的物质在次级溶酶体内进行消化作用,消化完成,形成的小分子物质可通过膜上的载体蛋白转运至细胞质中,供细胞代谢用,不能消化的残渣仍留在溶酶体内,此时的溶酶体称为残余小体或三级溶酶体或后溶酶体。残余小体有些可通过外排作用排出细胞,有些则积累在细胞内不被排出,如表皮细胞的老年斑、肝细胞的脂褐质。8、蛋白质分选:细胞中绝大多数蛋白质均在细胞质基质中的核糖体上开始合成,随后或在细胞质基质中或转至糙面内质网上继续合成,然后,通过不同途径转运到细胞的特定部位并装配成结构与功能的复合体,参与细胞的生命活动的过程。又称定向转运。9、信号假说:1975年和等根据进一步实验依据提出,蛋白合成的位置是由其N端氨基酸序列决定的。他们认为:⑴分泌蛋白在N端含有一信号序列,称信号肽,由它指导在细胞质基质开始合成的多肽和核糖体转移到ER膜;⑵多肽边合成边通过ER膜上的水通道进入ER腔。这就是“信号假说”。10、共转移:肽链边合成边转移至内质网腔中的方式称为共转移。11、后转移:蛋白质在细胞质基质中合成以后再转移到这些细胞器中,称为后转移。12、信号肽:分泌蛋白的N端序列,指导分泌性蛋白到内质网膜上合成,在蛋白合成结束前信号肽被切除。13、信号斑:在蛋白质折叠起来时其表面的一些原子特异的三维排列构成信号斑,构成信号斑的氨基酸残基在线性氨基酸序列中彼此相距较远,它们一般是保留在已完成的蛋白中,折叠在一起构成蛋白质分选的信号。1、氧化磷酸化:电子从NADH或FADH2经呼吸链传递给氧形成水时,同时伴有ADP磷酸化形成ATP,这一过程称为氧化磷酸化。2、电子传递链(呼吸链):在线粒体内膜上存在有关氧化磷酸化的脂蛋白复合物,它们是传递电子的酶体系,由一系列能可逆地接受和释放电子或H+的化学物质所组成,在内膜上相互关联地有序排列,称为电子传递链或呼吸链。3、ATP合成酶:ATP合成酶广泛存在于线粒体、叶绿体、异养菌和光合细菌中,是生物体能量转换的核心酶。该酶分别位于线粒体内膜、类囊体膜或质膜上,参与氧化磷酸化和光合磷酸化,在跨膜质子动力势的推动下催化合成ATP。4、半自主性细胞器:线粒体和叶绿体的生长和增殖是受核基因组及其自身的基因组两套遗传系统的控制,所以称为半自主性细胞器。5、光合磷酸化:由光照所引起的电子传递与磷酸化作用相偶联而生成ATP的过程,称为光合磷酸化。1、染色体:是细胞在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过程中,由染色质聚缩而成的棒状结构,是细胞分裂期遗传物质存在的特定形式。2、染色质:指间期细胞核内能被碱性物质染色的,由DNA、组蛋白、非组蛋白及少量RNA组成的线性复合结构,是间期细胞遗传物质的存在形式。常伸展为非光镜所能看到的网状细纤丝。3、常染色质:间期核内染色质纤维折叠压缩程度低,处于伸展状态,用碱性染料染色时着色浅的染色质组分。4、异染色质:间期核内染色质纤维折叠压缩程度高,处于聚缩状态,用碱性染料染色时着色深的染色质组分。5、核小体:染色体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