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10月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1页
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10月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2页
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10月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3页
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10月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4页
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10月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页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学情分析八年级语文注意事项:本试卷不准拍照转发,不准发至小红书、抖音等各大网络平台,给其他学校造成跑题,后果自负!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1.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学习《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我们领略了人民解放军冲破阻碍,击溃及jiān灭一切顽抗敌人的气势,国民党反动派的长江防线遇到了人民解放军便土bēng瓦解;学习《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我们了解到诺贝尔奖是根据诺贝尔的______(遗愿遗嘱)设立的,是为了奖励那些在过去的一年里为人类做出重大贡献的人;朗读《“飞天”凌空》,我们仿佛看到了中国姑娘吕伟在第九届亚运会中夺得女子十米跳台跳水比赛冠军的______(雄姿英姿);朗读《一着惊海天》,我们心潮澎湃,豪情万丈,光荣与梦想在同一时刻汇聚——我们的祖国真正强大起来了!(1)根据语境,为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横渡()一着()jiān灭()土bēng瓦解()(2)在语段横线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答案】(1)①.héng②.zhuó③.歼④.崩(2)遗嘱英姿【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字音字形。横渡:héngdù,从江河的这一边渡到那一边。着:zhuó,使接触别的事物;使附着在别的物体上;着落。歼灭:jiānmiè,全部消灭(敌人)。土崩瓦解:tǔbēngwǎjiě,比喻彻底崩溃,不可收拾。【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词语辨析。一空,遗愿:死者生前没有实现的愿望。遗嘱:人在生前或临死前用文字、录像、口头嘱咐的遗产归属。诺贝尔奖是根据诺贝尔生前对其财产的安排设立奖项,用“遗嘱”更恰当。二空,雄姿:威武雄壮的姿态。英姿:指英俊勇武的风姿,英俊威武的神态。此处形容中国姑娘吕伟在比赛中的风采,用“英姿”更合适。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青年者,国家之魂。”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有远大理想,坚定信念,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才能有无坚不摧的前进动力。①对于国家而言,青年的理想信念关乎国家未来②决定着个人奋斗的方向③对于个人而言,有没有远大理想④也决定着青年的成色与分量⑤因此青年人应树立远大的理想A.⑤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⑤ C.①③②④⑤ D.⑤③②④①【答案】D【解析】【详解】此题考查排序。解答此类题要先理解整段文字的大概意思,找到能做首句的句子,然后根据前后句的关联排序,注意关联词语应成对出现,指代词前要有具体对象,并注意时间的先后顺序,逻辑顺序等。阅读可知,文段讲得是青年人树立理想对国家民族的重要性。第⑤句“青年人应树立远大的理想”引出话题,且是由上句“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得出的结论,应为首句;第②句“决定着个人奋斗的方向”承接第③句“对于个人而言,有没有远大理想”,所以这两句的顺序为:③②,第④句“也决定”承接第②句“决定着”;第①句“对于国家而言”从国家角度来谈,连接下句“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所以正确排序为:⑤③②④①;故选D。3.古诗文默写。王维《使至塞上》中“①______,②______”,写出了大漠夕阳的壮阔,展现出一幅悲凉壮阔的“大漠黄昏图”。曹操《龟虽寿》中“③______,④______”,表达自己年华虽逝而壮志未泯的乐观心态。吴均《与朱元思书》中“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⑤______,⑥______”,劝友人放下争名夺利之心,忘情于天地大美之中。“⑦______,万里送行舟”是李白离乡时,故乡水为他送行的深情厚谊;“自康乐以来,⑧______”是陶弘景在《答谢中书书》中道出的觅得知音的自豪之感。【答案】①.大漠孤烟直②.长河落日圆③.烈士暮年④.壮心不已⑤.经纶世务者⑥.窥谷忘反⑦.仍怜故乡水⑧.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名句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孤、烈、暮、已、纶、窥”等字容易写错。名著阅读。(共5分)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六时起床,锻炼身体,每日练武读书,吃的是粗茶淡饭,过的是简朴生活。当时东北军还有十四万人,他除了同军官以外,还同部下直接接触。东北军开始出现了新面貌。怀疑派逐渐相信,他又成了一个值得注意的人,因此认真对待他在回国时立下的誓言:他要把毕生精力用于收复满洲,为人民雪耻。材料二:1907年,我到成都,在一个体育学校里读一年书,后来回到故乡仪陇县,在本县高等小学里教体操。1909年,我到云南的省会云南府,进了云南讲武堂,直到1911年的辛亥革命发生后才离校。我的志愿总是想做个军人,而这个讲武堂恐怕是当时中国最进步、最新式的了。它收学生很严格,我竟被录取,因此感到非常高兴。4.上面材料分别写到了《红星照耀中国》中的两个人物,材料一中的“他”是________,材料二中的“他”是________。5.请结合上述两位人物的生平事迹,从下列句子中选择最恰当的一句来点赞其中一人,按照给出的句式将你选择的句子和人名写出来,并说明理由。①南昌举义惊寰宇,圣地联合慑敌魂②东北易帜金瓯整,平息中原战火烧句式:我用“________”点赞________,因为________。【答案】4.①.张学良②.朱德5.①.东北易帜金瓯整,平息中原战火烧②.张学良③.他与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促使蒋介石“停止内战,联共抗日”。【解析】【4题详解】本题考查名著识记。第一空:结合“当时东北军还有十四万人,他除了同军官以外,还同部下直接接触……他在回国时立下的誓言:他要把毕生精力用于收复满洲,为人民雪耻”可以判断出材料一中“他”是东北军领袖张学良。第二空:材料二文段选自《红星照耀中国》第十章《战争与和平》第四节《关于朱德》;结合“故乡仪陇县”“进了云南讲武堂”可以判断出,材料二中的“他”是朱德。【5题详解】本题考查对人物的评价。结合人物事迹可以作出对应。答案不唯一。朱德1927年参加领导八一南昌起义,1928年4月率部万余人上井冈山,同毛泽东领导的部队会合;随即成立工农革命军(不久改称“红军”)第四军,毛泽东指挥部队多次战胜国民党军的“进剿”“会剿”,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他先后同毛泽东、周恩来一起指挥红军战胜了国民党军队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四次大规模军事“围剿”。①中“南昌举义”指的是南昌起义;“圣地联合慑敌魂”概括了朱德和毛泽东等在中央革命根据地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四次“围剿”。所以可以用①来为朱德点赞。

示例:可用①“南昌举义惊寰宇,圣地联合慑敌魂”点赞朱德,因为他领导南昌起义,打响了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政府第一枪。

东北易帜是指皇姑屯事件后,统治中国东北的奉系军阀首领张学良于1928年12月29日通电全国,宣布遵守三民主义,服从以蒋介石为首的南京国民政府,并在东北各省同时降下北洋政府的五色旗,换成南京国民政府的青天白日满地红旗的政治转向事件。这件事实现了当时中国在名义上的统一,即②中提到的“金瓯整”;“平息中原战火烧”指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内战停止。所以可以用②来为张学良点赞。

6.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1)请下面这则消息拟写一个标题。(20字以内)本报北京5月19日电(记者冯华)5月19日,国家航天局发布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着陆过程两器分离和着陆后火星车拍摄的影像。图像中,着陆平台驶离坡道以及祝融号火星车太阳翼、天线等机构展开正常到位。这两幅图像中,由火星车前避障相机正对火星车前进方向拍摄的图片显示,着陆平台驶离坡道机构展开正常,前进方向地形清晰。由火星车导航相机镜头指向火星车尾部拍摄的图片显示,火星车太阳翼、天线展开正常到位,火星表面纹理清晰,地貌信息丰富。目前,火星车正在开展驶离着陆平台的准备工作,将择机驶。上火星表面,开始巡视探测。(2)下面这幅海报是天问一号探测器在火星成功着陆后发布的,请你结合主题,说说海报设计的巧妙之处。要求:观点明确,语句通顺,80字左右。(3)“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时过境迁,梦想已成现实,令人备感自豪。请你选择合适的词语补全下面对联。大国实力大国精神探测海底海底探测嫦娥五号飞奔广寒,太空牵手,二十秒精准对接,彰显①_______________“奋斗者”号逐梦深蓝,②___________,一万米极度潜水,领先世界水平【答案】(1)示例:国家航天局发布祝融号火星车拍摄影像(2)示例:构思新颖。把海报设计成车票的样子,把“地球”设为出发地,把“火星”设为目的地,乘客信息是“天问一号”,抵达日期为2021年5月15日,并打上了“已检票”的标志,巧妙地传达了天问一号抵达火星的信息。(3)①.大国实力②.海底探测【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新闻标题的拟写。一般说来标题较一句话新闻更简洁,往往不需要时间,只要求两个必备要素:人物和事件,句中通常不停顿,文末不用标点。句子一般采用主谓句。主语必须存在且要准确。一定要概括出最主要的信息(指事件、行为)。根据导语“国家航天局发布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着陆过说说海报设计的巧妙之处程两器分离和着陆后火星车拍摄的影像”保留主要信息,去掉修饰成分,可概括为“国家航天局发布祝融号火星车拍摄影像”。【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图文转化。图文转换的题目主要有解析徽标、解说题片、描述图片、分析统计图表和漫画等,此题要求分析海报的妙处,应从设计与构思方面入手,并把海报的主旨结合起来。本图设计富有创意,构思新颖独特。海报为车票外形,“地球”为出发地,“火星”为目的地,乘客信息是“天问一号”,抵达日期为2021年5月15日,并标注“已检票”的标志,传神地表达出天问一号抵达火星的信息。【小问3详解】本题考查补全语句。要求在四个词语中选择两个填入句内,解决此类题目,只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去选择合适的词语即可。航天航空领域的“精准对接”,展现了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所以选择“大国实力”;根据“一万米极度潜水”可知,应填“海底探测”。二、现代文阅读。(共26分)(一)(共14分)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九霄逐梦神舟再问天①本报酒泉10月16日电10月16日0时23分,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起飞,成功将载有3名航天员的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送入预定轨道。航天员进驻核心舱后,将按照天地同步作息制度工作生活,6个月后,搭乘飞船返回东风着陆场。航天员——在轨飞行6个月,身心素质将接受更大挑战②飞行时间大大延长、身处特殊环境、任务量增加等因素相互作用,将影响航天员的身心健康,心血管系统、肌肉和骨骼系统等失重生理效应更加凸显。此外,长时间工作生活在狭小、密闭、隔离、振动、噪声等复杂特殊环境中,航天员也可能面临睡眠状态变化、身心负荷过重等情况,心理状态甚至工作能力都会受到影响。③针对这些挑战要求,航天员系统在选拔训练、健康、工作、生活等驻留保障技术方面,进行了充分研究和准备。___________________④执行本次任务前,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作为中国航天史上首枚集应急救援和发射任务于一身的火箭,刚刚结束了长达90天的应急值班“站岗”。实际上,从“起立就位”算起,再加上发射准备时间的话,这枚火箭足足“站”了5个多月,站立时长创中国火箭之最。⑤长征二号F遥火箭总体主任设计师常武权说:“本次任务中,我们在保证可靠性的前提下,探索实施了两发火箭发射场流程的并行与优化,预计可以将发射准备时间缩短20%左右。另外,我们还为全新的测发流程进行了技术储备。”⑥常武权介绍,长二F遥火箭不仅在今明两年计划执行4次发射任务,未来几年,还将继续以每年两发的高频率执行发射任务,在我国空间站在轨建造、运营过程中担当重任,可以说“今后一年两发会成为常态”。飞船——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首次径向停靠空间站⑦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总体设计部飞船型号系统总体副主任设计师高旭说:“载人飞船将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的方式,首次径向停靠空间站,即通过天和核心舱下方对接口与空间站进行交会并对接。虽然只是方向变了90度,但是对接的难度却大了不少。”⑧针对径向交会对接方式的特点,西安卫星测控中心科技人员继续采取基于地基与天基遥外测,以及北斗卫星定位数据的多元数据融合实时计算方法,以确保飞船自主快速交会对接的稳定可靠。⑨一个月前,9月17日13时34分,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执行飞行任务的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安全顺利出舱,我国空间站建造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这为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发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7.本文的电头和导语各是什么?分别有何作用?8.新闻第二部分标题缺失,请仿照第一、三部分的拟题方式,自拟一个小标题。9.第二部分第二段中加点的“左右”能否去掉?为什么?10.最后一段是新闻结构的哪部分?有什么作用?【答案】7.电头:本报酒泉10月16日电。作用:交代了通讯社的名称和发电的时间,表明材料真实、报道及时。导语:第一段。作用:交代了新闻的主要内容:载有3名航天员的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8.示例:发射——一年两连发,火箭“站立”时长创纪录9.不能。“左右”是大约的意思,表示对发射准备时间的推测。去掉后意思就成了“可以将发射准备时间缩短20%”,这样表述太过绝对,与实际情况不符。“左右”一词体现了新闻语言的准确性。10.是新闻的背景。补充交代了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及对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的影响。增强新闻的可读性。【解析】【导语】这篇报道详细介绍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及其后续任务,文章结构清晰,开篇通过电头提供基础信息而导语则吸引读者关注。主体部分通过细致的描述和具体的数据,介绍了航天员面临的挑战、长征二号F遥火箭的特点及发射流程的创新,以及飞船的技术突破。结尾部分通过提及神舟十二号任务助于衔接历史背景,增强报道的完整性。整体而言,文章凸显了中国航天技术的进步和未来的发射计划,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和强烈的民族自豪感。【7题详解】本题考查新闻常识。作答此题,首先明确电头和导语的概念及一般作用。电头是新闻稿件开头表明通讯社名称、发电地点和时间的部分。其作用是表明新闻来源真实可靠,体现新闻的时效性。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一般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概括新闻的核心内容,起到吸引读者、引出主题的作用。首先明确:电头是“本报酒泉10月16日电”,它明确了新闻来源为“本报”,即《人民日报》,发电时间是10月16日,这表明了新闻的真实性和时效性,让读者知道该新闻是及时从酒泉发出的报道,增加了新闻的可信度。导语是第一段“10月16日0时23分,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起飞,成功将载有3名航天员的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送入预定轨道。航天员进驻核心舱后,将按照天地同步作息制度工作生活,6个月后,搭乘飞船返回东风着陆场”,它简明扼要地交代了新闻的核心事件,即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为读者提供了最重要的信息,让读者快速了解新闻的主要内容。【8题详解】本题考查拟写标题。结合④段“执行本次任务前,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作为中国航天史上首枚集应急救援和发射任务于一身的火箭,刚刚结束了长达90天的应急值班‘站岗’”、⑤段“在保证可靠性的前提下,探索实施了两发火箭发射场流程的并行与优化,预计可以将发射准备时间缩短20%左右。另外,我们还为全新的测发流程进行了技术储备”、⑥段“常武权介绍,长二F遥火箭不仅在今明两年计划执行4次发射任务,未来几年,还将继续以每年两发的高频率执行发射任务”可知,文章第二部分主要围绕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展开。提到执行本次任务前该火箭刚结束长达90天应急值班“站岗”,“站”了5个多月,站立时长创中国火箭之最。还谈到在保证可靠性前提下探索流程并行与优化以缩短发射准备时间,且未来几年将以每年两发高频率执行任务。所以拟题“发射——一年两连发,火箭‘站立’时长创纪录”,既突出了火箭发射任务的频率,又强调了其独特的“站立”时长特点。【9题详解】本题考查新闻语言特点的能力。作答此题,可遵循以下步骤:①表态(删还是不删);②定性,一般都起修饰限定的作用;③带词解句;④删词解句,与原意是否相符;⑤最后表明新闻语言特点。表态:不能删除;定性:“左右”用在数量词后表示概数,有“上下(大约)”之意,表示对发射准备时长的推测,起修饰限定的作用;带词解句:在保证可靠性的前提下可以将发射准备时间大约缩短20%,可能不到20%,可能超过20%;删词解句:在保证可靠性的前提下可以将发射准备时间缩短20%,与原意(实际)不符;新闻的语言特点:“左右”一词体现了新闻语言的准确性,严谨性。【10题详解】本题考查新闻的相关知识。本篇材料为一则新闻,先要回忆新闻相关知识。新闻的要素:也就是记叙要素,包括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二、新闻的结构:一篇完整的消息有五部分构成: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根据第①段“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起飞,成功将载有3名航天员的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送入预定轨道。航天员进驻核心舱后,将按照天地同步作息制度进行工作生活,6个月后,搭乘飞船返回东风着陆场”可知,本则新闻主要围绕载有3名航天员的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进入预定轨道6个月后,搭乘飞船返回东风着陆场展开;联系最后一段“一个月前,9月17日13时34分,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执行飞行任务的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安全顺利出舱,我国空间站建造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这将为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发射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可知,最后一段交代了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为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发射奠定坚实的基础,是此则新闻的背景,增强了新闻的可读性。(二)(共12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5月15日,“天问一号”探测器在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成功着陆,迈出了中国星际探测征程的重要一步。“天问一号”成功登陆火星后,我国第一辆火星车“祝融号”将在着陆一个星期后驶出着陆平台,开启中国首次火星巡视之旅。届时,我国将成为世界上第一个首次通过一次任务实现火星环绕、着陆、巡视探测的国家,也将成为世界上第二个实现火星车安全着陆和巡视探测的国家。对此,海外航天官员、专家媒体纷纷表示祝贺赞叹。奥地利科学院空间研究所通过社交媒体予以热烈祝贺,并表示为该研究所参与了这项火星探测任务而自豪。据悉,这家研究所参与了“天问一号“所携磁力计的研制工作。法国国家航天研究中心太阳系探索项目负责人弗朗西斯.罗卡尔15日对媒体说,中国在人类探索火星的历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摘编自《海外祝贺、赞叹“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人民日报》2021年5月16日)材料二:整个着陆过程,“天问一号”需要在9分钟内将约2万千米/小时的速度降至0米/小时。虽然此前我国已有月表着陆经验,但此次“天问一号“完成火星软着陆任务显然更加艰难:一方面,火星表面大气的密度是地球大气的1%左右,环境比月球表面更复杂;另一方面,火星距离地球更遍远,通信时延达到20分钟左右,相距遥远的地表对“天问一号”可能遭遇的险情来不及做任何处置。在此阶段,“天问一号”只能自主完成相关工作,经历“未知9分钟”。同时这个过程需要融合多级减速、着陆反冲等多项技术,每个环节都必须确保精准无误,差一秒都可能导致整个任务的失败。为了让火星车能够在恶劣环境中“活”下来并顺利完成使命,科研人员专门研发出一种不易沾上灰尘的新型材料,即使沾上也可以通过振动将其抖落。“我们还在实验室中特意摆放了一台一模一样的火星车,当‘祝融号'在火星上遇到复杂路况时,需要实验室中的这台火星车先进行模拟行驶,确认无误后再向火星发出指令。”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天间一号“探测器副总设计师贾阳说。(摘编自《“天问一号”本领强》,《光明日报》2021年5月16日).材料三:从人类目前对火星的探测结果看,火星大气层很薄,氧气极少,同时充满尘埃。地表温度白天可达28oC,夜晚可低至-132oC,平均-57oC。相比于地球,火星完全不具备人类生存的条件。哪怕地球环境再恶劣,从必要性来说,改造地球上的沙漠,也比改造火星容易得多。那又何谈“移民火星”?沉且,即使人类已经用了半个多世纪来探测火星,但就目前探测水平来看,对火星的了解还远远达不到清晰明了的程度。之所以各国争相进行火火星探索,是因为火星离地球比较近,我们的探测器能够到达。此外,其他星球,如金呈的条件太过恶劣基本不可能有生命存在;通过探测它来搞清一些重大科学问题,技术难度也比较大。综合考量下来,还是先进行火星的探索,而绝非是因为我们想“移民火星”。从科学价值来看,火星能反映出很多问题,对人类了解地球会有帮助。比如为什么同在太阳系,各个行星演化的结果却有所不同?如果能找到这其中的原因,我们就能更好地了解地球演化的历史,能够找到更多与地球有关的答案。(摘编自《科学认识探测火星的重要意义》,《光明日报》2021年4月12日)11.下列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登陆火星,在国外引起了广泛反响,海外对此纷纷予以祝贺、赞叹。B.“祝融号”火星车将在"天问一号”着陆一周后驶出着陆平台,开启中国首次火星巡视之旅。C.“天问一号”探测器在飞行和着陆火星的整个过程中,都必须完全独立自主地完成相关工作。D.“祝融号”在火星上应对复杂的路况时,需要科研人员在实验室中先行进行模拟行驶试验。12.材料二画线句子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请分析其作用。“天问一号”需要在9分钟内将约2万千米/小时的速度降至0米/小时。13.为什么说人类目前“移民火星”不具备可能性?请结合材料三简要分析。14.请根据上述三则材料,说一说“天问一号”成功登陆火星具有哪些方面的意义。【答案】11.C12.①列举“9分钟”“0米/小时”以及“约2万千米/小时”,准确具体,科学严谨。②强调“天问一号”需要在短时间内急剧降速,突出了“天向一号"本领强。13.①火星环境恶劣,氧气少,昼夜温差大,且改造难度大,目前不具备人类生存的条件。②人类目前探测火星的水平不高,对火星的了解不够充分。14.①迈出了中国星际探测征程的重要一步,为人类探索火星作出重要贡献。②促进世界各国在火星探索领域的合作交流。③推动多项技术的融合以及新型材料的研发。④有助于搞清一些重大科学问题,帮助人类更好地了解地球。【解析】【分析】【11题详解】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从材料二中的“在此阶段,‘天问一号’只能自主完成相关工作,经历‘未知9分钟’”可知,“天问一号”探测器着陆火星的整个过程中是“完全独立自主地完成相关工作”,并不是“飞行”时也是“完全独立自主地完成相关工作”。故选C。【12题详解】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摹状貌、作诠释、打比方、列数字、列图表、引用说明等。各种说明方法的目的都是为更准确、更形象地说明事物的特点。语句“‘天间一号’需要在9分钟内将约2万千米/小时的速度降至0米/小时”,列举了“9分钟”“0米/小时”“2万千米/小时”等具体的数据,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地说明了“天问一号”在着陆时需要在短时间内急剧降速,从而突出了“天向一号”本领强大的特点。【13题详解】考查对文本内容的梳理和概括。本题可依据材料三中的“火星大气层很薄,氧气极少,同时充满尘埃”“地表温度白天可达28oC,夜晚可低至-132oC,平均-57oC。相比于地球,火星完全不具备人类生存的条件”“哪怕地球环境再恶劣,从必要性来说,改造地球上的沙漠,也比改造火星容易得多”“就目前探测水平来看,对火星的了解还远远达不到清晰明了的程度”等内容,从环境恶劣、改造难度大、对火星了解不充分等方面概括作答。【14题详解】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分析。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语句概括分析作答。从材料一的“‘天问一号’探测器在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成功着陆,迈出了中国星际探测征程的重要一步”“在人类探索火星的历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语句,可概括其意义为:迈出了中国星际探测征程的重要一步,为人类探索火星发挥了重要作用;从“海外航天官员、专家媒体纷纷表示祝贺赞叹。奥地利科学院空间研究所通过社交媒体予以热烈祝贺,并表示为该研究所参与了这项火星探测任务而自豪”可以概括出其意义还在于促进了各国在火星探索领域的合作与交流;从材料二介绍“天问一号”本领强这一特点,“天问一号”成功登陆火星,推动新型材料的研发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从材料三“从科学价值来看,火星能反映出很多问题,对人类了解地球会有帮助。……我们就能更好地了解地球演化的历史,能够找到更多与地球有关的答案”来看,“天问一号”成功登陆火星,还能帮助人类更好地了解地球。据此概括作答。三、古诗文阅读。(共16分)(一)(共12分)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下面小题。【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郦道元《三峡》)【乙】二十三日,过巫山凝真观,谒妙用真人祠。真人,即世所谓巫山神女也。祠正对巫山,峰峦上入霄汉,山脚直插江中。议者谓太华、衡、庐①,皆无此奇。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所见八九峰,惟神女峰最为纤丽奇峭②,宜为仙真所托。庙后山半,有石坛平旷。坛上观十二峰,宛如屏障。是日,天宇晴霁,四顾无纤翳;惟神女峰上有白云数片,如鸾鹤翔舞,裴徊久之不散,亦可异也。(选自陆游《入蜀记》,有删改)【注释】①太华、衡、庐:华山、衡山、庐山。②奇峭:神奇峻峭。15.下列对两个文段中加点词语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中“略无”是完全没有的意思,突出了三峡的山连绵不断的特点。B.“夏水襄陵”中“襄”是冲上、漫上的意思,突出了三峡夏天水大的特点。C.“林寒涧肃”中“肃”是肃杀、凄寒的意思,突出了三峡秋季萧条、凄凉的特点。D.“皆无此奇”中“皆”是全、都的意思,这里借华山、衡山、庐山的奇来反衬巫山的无奇。16.把【甲】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17.【甲】文末尾引用“渔者歌”有什么作用?18.【甲】【乙】两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写出了三峡群峰怎样的特点?这两句话运用的描写方法是否相同?请简析。【答案】15.D16.悬泉瀑布在山峰之间飞速冲荡,水清树荣,山高草盛,有很多趣味。17.内容上,引用渔歌为证,一言峡长,一言声哀,进一步渲染了三峡秋天萧索、凄清的氛围;结构上,照应前文“三峡七百里”“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两处描写,总结了全文。18.写出了三峡群峰高耸、险峻的特点。甲文画线句中,“重岩叠嶂,隐天蔽日”是正面描写,“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从侧面渲染了山之高峻。乙文画线句只有正面描写。【解析】【导语】甲文选自郦道元的《三峡》,通过景物描写,展现三峡壮美险峻的自然景观,尤其是水与山的动态变化。乙文则来自陆游的《入蜀记》,描述巫山神女峰的独特奇秀,同样强调景色的奇异。两文都运用了细腻生动的描写手法,将自然风光与情感体验相结合,突显古代中国文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审美欣赏,给人以丰富的视觉印象和情感共鸣。【15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词语及内容理解辨析。D.有误,“皆无此奇”意思是华山、衡山、庐山都没有巫山这样神奇的景色,这里是用华山、衡山、庐山来衬托巫山的奇,而不是反衬巫山的“无奇”。故选D。【16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翻译。注意重点字词:“飞漱”,飞速地往下冲荡;“清荣峻茂”,水清,树荣,山高,草盛;“良”,甚,很。【17题详解】本题考查句段作用。在内容上,“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这句渔者歌,一方面强调了峡长,突出了三峡的规模宏大;另一方面,猿鸣的“声哀”进一步渲染了三峡秋天萧索、凄清的氛围。文中对三峡秋天的描写如“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渔歌与之相呼应,使这种凄凉之感更加深刻。在结构上,渔歌照应了前文“三峡七百里”的长度描写,表明三峡地域广阔,路途漫长。同时也照应了“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的描写,总结了三峡秋季的特点。通过渔歌的引用,使文章结构更加严谨,前后呼应,让读者对三峡的印象更加深刻,也为全文增添了一种历史文化的厚重感和文学韵味。【18题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及写作手法分析。【甲】文中“重岩叠嶂,隐天蔽日”,直接描写了三峡两岸的山峰重重叠叠,遮挡了天空和太阳,生动地展现出山峰的高大和连绵,给人一种雄伟险峻之感。“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通过假设只有在正午和半夜时分才能看到太阳和月亮,从侧面进一步渲染了山的高峻,只有山足够高,才会出现这样的情形。【乙】文中“祠正对巫山,峰峦上入霄汉,山脚直插江中”,直接描写巫山的峰峦高耸入云,山脚直插江中,直观地表现出巫山的高耸险峻。没有像【甲】文那样运用侧面描写的手法。综上所述,两句话都写出了三峡群峰高耸、险峻的特点,【甲】文运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而【乙】文只有正面描写,描写方法不同,但都突出了三峡群峰的壮美与险峻,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点睛】参考译文:【甲】在七百里三峡当中,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一点也没有中断的地方。层层的悬崖,排排的峭壁,把天空和太阳都遮蔽了。如果不是在正午,就看不到太阳;不是在半夜,就看不到月亮。到夏天江水漫上山陵的时候,上行和下行的航道都被阻断,不能通航。倘若碰到皇帝的命令要急速传达,有时候清早(坐船)从白帝城出发,傍晚便可到达江陵。中间相距一千二百里,即使骑着骏马驾着疾风,也没有这么快。在春、冬两个季节,白色的急流中有回旋的清波,绿色的潭水中有倒映着的各种景物的影子。极高的山峰上多生长着奇形怪状的柏树,悬泉瀑布在山峰之间飞速冲荡。水清,树荣,山高,草盛,有很多趣味。(在秋天)每到天刚放晴的时候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之中--片清寒肃杀。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啼叫,声音连续不断,凄惨悲凉。空旷的山谷中传来猿啼的回声,悲凉婉转,很久很久才消失。所以渔民们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乙】二十三日,(我)经过巫山凝真观时,参拜了妙用真人祠。妙用真人就是大家所说的巫山神女。祠庙正对着巫山,峰峦高耸冲上云霄,山脚径直插入江水中。人们议论说华山、衡山、庐山,都没有这里奇妙。但是巫山十二峰并不能全部看到。所能见到的八九座山峰,只有神女峰最是纤细秀美、神奇峻峭,适宜作为神女的化身。庙后边的半山腰中有个石坛,(比较)平坦空阔。在石坛上看十二座山峰,就像屏障一样。这天,天空晴朗,向四周看没有云气遮蔽,只有神女峰的上空有几片白云,就像凤凰、仙鹤在飞舞,徘徊很长时间都没有散去,也是很奇异的一个现象啊。(二)(4分)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19.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首诗的主要内容。20.诗中最能概括诗人感情的是哪一个字?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请简要分析诗人在尾联中是如何表达这种感情的。【答案】19.这首诗前四句抒写了人去楼空,世事苍茫的感慨;后四句描绘了登楼所见,烘托了思乡之情。20.“愁”字。全诗意境开阔,吊古伤今,虚实相映,情景交融。尾联将“乡愁”之情与“日暮”“烟波”之景相交融,由景生情,融情于景,表达了诗人萦回无尽、百感茫茫的忧思之情。(言之有理即可)【解析】【导语】崔颢的《黄鹤楼》借助黄鹤楼及其传说,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人生易老的感慨。诗中通过“黄鹤”“白云”“芳草”等意象,渲染出空旷寂寥的背景,尾联以“日暮乡关”烘托乡愁,将个人情感融入深邃的自然景观中,使人感受到历史的沧桑和漂泊的无奈。【19题详解】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理解概括。这首诗开篇“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诗人登上黄鹤楼,传说中的仙人已乘黄鹤离去,只留下这座楼。黄鹤一去再也没有回来,千百年来只有白云飘飘悠悠,表达了人去楼空、时光流逝的感慨,充满了世事苍茫之感。接着“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诗人描绘了在黄鹤楼上所见的明丽景色,晴朗的原野上汉阳的树木清晰可见,鹦鹉洲上芳草繁茂。这是对自然景色的具体描写,为后文抒发情感做铺垫。最后“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傍晚时分,诗人眺望远方,不禁产生了思乡之情,不知何处是家乡。烟波浩渺的江面上,更增添了这份忧愁。整首诗由对黄鹤楼的感慨过渡到登楼所见之景,再到思乡之愁,层次分明。【20题详解】本题考查情感理解及表现手法。首先明确:在崔颢的《黄鹤楼》中,最能概括诗人感情的是“愁”字。诗歌开篇通过“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营造出一种空灵、悠远又带有历史沧桑感的氛围,表达出对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为全诗奠定了惆怅的基调。中间“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描绘了一幅开阔而美丽的画面,但在这美景之中,却隐含着一种孤独和思念。尾联“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日暮”点明时间,给人一种时光匆匆、归宿难寻的感觉。“烟波”浩渺的江面,营造出一种迷茫、空旷的氛围。诗人在这特定的时间和场景下,面对茫茫江水,发出“乡关何处是”的疑问,将浓浓的乡愁与“日暮”“烟波”之景紧密融合。景中有情,情因景生,情景交融,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百感茫茫的忧思之情。四、作文。(50分)请从下面两个写作任务中任选一个,写一篇作文。21.文题:岁月轻轻划过指尖,许多往事便渐渐弥散在如沙漏般的光阴里,但总有某些东西,让我们刻骨铭心,难以忘记我们记忆深处的那一份忧伤、那一份甜蜜、那一份快乐……就像开在记忆深处的花朵,美丽而又芬芳!请以“蕴藏在心底那一份”为题,先补全题目然后作文。要求:①书写规范,卷面整洁。不少于600字。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人名。【答案】参考例文蕴藏在心底的那一份温暖雨,哗啦……哗啦……地从阴霾满布的天空中倾泻而下,好似一卷晶莹透彻的珠帘……唉,天气又冷了起来,跳动着的心脏陷入到了沼泽深处,每动一下都是致命的压抑。我和妈妈又吵架了,看着对方熊熊火焰般的怒气,不知道能不能被这场铺天盖地的大雨浇灭。此刻,我正如小猫般无助地蜷缩在窗户旁,凉飕飕的风伴随着冰凉的雨滴从我耳边呼啸而过,沾湿脖颈。我不禁打了个寒颤,底气不足地在心里咒骂这讨人厌的烂天气。霎时,鬓角已有晶亮的水珠,我却浑然不知,只是呆呆地凝望着窗外,目光漫无目的地搜寻着……突然,眼前一亮,一抹熟悉的身影映入眼帘,是那个人!是那个被我无理取闹气走的人,是那个肯为我付出一生、献出生命的人!时间忽然定格,顿时,我眼前的一切好似色彩艳丽的油画,画中的那个人有着落寞的背影,细腻的青丝,微皱的衣服,低垂的下巴……寒风,又呼呼地吹了起来,不是很凉了;雨,似乎也不那么大了,一切景物都在朦胧之中,包括她。脑海里反复出现我摔门而去的情景,猛地闭上双眸,眉宇间散发着不为人知的幽怨。她,也会这样吗?我自嘲地一笑,怎么可能?身体渐渐有了温度,目光汇聚到她的身上,一切都那么清晰可见,但这分明刺痛了我的眼睛……岁月毫不留情地在她的脸上刻下一道道触目惊心的皱纹,光阴毫不留情地带走了她的青春,现在,她还剩什么?只有从不肯认真听话的我,只有早出晚归的爸爸,她有的只是这个家庭!也只有这个家庭!她缓缓转身,眉宇间散发着不为人知的幽怨。恍然间,事物渐渐模糊不清,一个愧疚的声音突兀地响起,“妈妈……”原本怒吼着的狂风不再肆虐,雨,已经停了,太阳公公从云层间露出笑脸。四肢渐渐复苏,不再麻木,听到了“噔、噔、噔……”有力却熟悉的脚步声,我莞尔一笑:“天放晴了!”【解析】【详解】本题是半命题作文。第一,审题:题目中的“蕴藏”应理解为珍藏的意思。“在心底”是能让一个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既可以是人,也可以是事,还可以是物,甚至可以是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个游戏或者是一场表演,也可以是一种感受、情感等。在生活中,每个人都会有一些珍藏,这些珍藏对我们的成长产生的深远的影响。“那一份”是一份,而不是多份。第二,文体选择和选材:本题适合创作一篇写人记事类的记叙文,既然是蕴藏在心底的,一定是对自己有着非同一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