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娄底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1页
湖南省娄底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2页
湖南省娄底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3页
湖南省娄底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4页
湖南省娄底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4年下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卷七年级历史时量:6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在北京人遗址中的13层文化堆积里,共发现了5层面积较大、堆积较厚的灰烬和其他用火的遗迹。灰烬成堆、成层分布的现象,表明北京人()A.具备人工取火的能力 B.会建造半地穴式房屋C.已广泛使用青铜工具 D.已具有管理火的能力【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北京人遗址中的13层文化堆积里,共发现了5层面积较大、堆积较厚的灰烬和其他用火的遗迹”和所学知识可知,北京人遗址中灰烬成堆分布,含有烧过的朴树籽、木炭、烧石、烧过的鹿角和各种动物骨骼,表明北京人会使用火和保存火种,已具有管理火的能力,D项正确;北京人使用的是天然火,还不会人工取火,排除A项;半坡人会建造半地穴式房屋,与北京人无关,排除B项;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未使用青铜工具,排除C项。故选D项。2.邮票作为一种文化载体,记录了许多历史信息。右图是一张关于干栏建筑的纪念邮票。早期的干栏式建筑最可能出现于我国哪一地区?()A.山西 B.浙江 C.辽宁 D.河南【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邮票图片“河姆渡遗址”等信息和所学可知,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位于长江下游地区,题干图片反映了当年河姆渡先民们生活方式,河姆渡人的房屋主要是干栏式建筑,B项正确;早期的干栏式建筑最可能出现于我国的浙江,属于长江流域,山西、辽宁、河南均不符合题意,排除ACD项。故选B项。3.大汶口文化遗址中有的墓葬出土了象牙梳、象牙雕筒等精美的工艺品和日常用品,有的墓葬却一无所有。同期的良渚古城遗址亦是如此。这说明当时()A.爱美意识形成 B.原始农业兴起 C.氏族成员之间地位平等 D.出现了贫富分化【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有的墓葬出土了象牙梳、象牙雕筒等精美的工艺品和日常用品,有的墓葬却一无所有”,墓葬的随葬品存在显著差别,氏族成员之间地位不平等,这表明当时出现了贫富分化,D项正确,排除C项;山顶洞人已有爱美意识,排除A项;原始农业兴起的标志包括农作物的种植、家畜的饲养、聚落的形成以及磨制石器的发展‌,与题干材料无关,排除B项。故选D项。4.2024年4月4日,“甲辰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活动在陕西省黄陵县举行。马英九先生率台湾青年拜祭黄帝是因为()A.黄帝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 B.黄帝部落是形成华夏民族的基础C.黄帝创造了使用至今的汉字和律法 D.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答案】D【解析】【详解】据题干“马英九先生率台湾青年拜祭黄帝”和所学知识可知,“甲辰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活动中,马英九先生率台湾青年拜祭黄帝,是因为黄帝被普遍尊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黄帝在历史和文化上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被认为是奠定中华文明基础的人物,承载着中华民族的起源和身份认同。因此,作为“人文初祖”的黄帝成为象征两岸同根同源的联系点,D项正确;大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排除A项;炎黄部落是形成华夏民族的基础,排除B项;传说中仓颉创造了中国文字,排除C项。故选D项。5.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老师针对某一时期的政权更迭,在课堂上制作了以下年代尺,请写出④处应填的内容()A.夏朝建立 B.商朝建立 C.“国人暴动” D.西周灭亡【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题干上的年代尺④处信息“公元前771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771年,西周王朝被犬戎族所灭,D项正确;约公元前2070年,夏朝建立,排除A项;约公元前1600年,商朝建立,排除B项;国人暴动发生在公元前841年,排除C项。故选D项。6.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下列思想主张中最能体现“教育公平”的是()A.“无为而治” B.“因材施教”C.“有教无类” D.“礼治”【答案】C【解析】【详解】据题干“我们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和所学知识可知,“有教无类”是孔子的教育思想,意思是教育不分贵贱贫富,所有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体现了教育平等和机会均等的原则,与题目中强调的“促进教育公平”最为契合,C项正确;“无为而治”是老子的政治主张,与教育无关,排除A项;“因材施教”指在教学中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以及自身素质,排除B项;荀子主张实行礼治,明确尊卑等级,以维系社会秩序,排除D项。故选C项。7.2024年是“五四宪法”颁布70周年,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人民的宪法”。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主张“以法治国”的代表人物是()A.孟子 B.老子 C.韩非 D.孔子【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末期的韩非是法家学说的集大成者,他的学说保留在《韩非子》一书中。他反对空谈仁义,强调以法治国,树立君主的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C项正确;孟子主张实行“仁政”,要求统治者不要过分盘剥民众;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排除A项;老子思想的核心是“道”,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追求“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排除B项;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排除D项。故选C项。8.反腐永远在路上,这是中共治党治国理念和理论的重大发展。秦统一六国后,掌管监察的是()A.太尉 B.丞相 C.御史大夫 D.刺史【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秦实现统一后,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秦朝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秦朝时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称为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总揽全国的一切军政大权,蠃政自称“始皇帝”,史称“秦始皇”,皇帝之下,设有中央政权机构,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统领、分别掌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C项正确;太尉管军事,排除A项;丞相管行政,排除B项;汉武帝时设置刺史管监察,排除D项。故选C项。9.春秋时期有一位诸侯国国君,励精图治,任用管仲为相,推行改革,促使齐国逐渐强盛。他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九合诸侯,成为第一个中原霸主。这位诸侯国国君是()A楚庄王 B.晋文公 C.齐桓公 D.周武王【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由材料“任用管仲为相,推行改革,促使产国逐渐强盛。他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九合诸侯,成为第一个中原霸主”可知,材料中的人物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是齐桓公,春秋时期,齐国盛产鱼盐,经济富庶,是东方的一个大国,齐柜公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同时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疆界,公元前7世纪中期,齐桓公召集诸侯在葵丘会盟,周天子派人参加,成为春秋时的第一个霸主,C项符合题意;楚庄王,春秋时期楚国国君,公元前613-公元前591年在位,是各史籍当中高度认可的春秋五霸之一,排除A项;晋文公是中国春秋时期晋国的第二十二任君主,前636年-前628年在位,晋献公之子,晋文公文治武功卓著,是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与齐桓公并称“齐桓晋文”,排除B项;周武王是夏商周时期西周王朝的开国君主。排除D项。故选C项。10.历史学家汤因比指出,秦王嬴政采用了“始皇帝”的称号,是因为中国历史上从未出现过一个拥有整个中国文明覆盖范围的中央集权型帝国。据此可知,他认为嬴政最大的功绩在于()A.建立了皇帝制度 B.修筑万里长城C.开创大一统局面 D.统一了文字【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中提到汤因比认为秦王嬴政的功绩在于建立起一个拥有整个中国文明范围的中央集权型帝国,因此强调的是大一统的政治局面,C项正确;建立了皇帝制度是秦始皇的功绩,但不是最大的功绩,排除A项;修筑万里长城抵御匈奴不是秦始皇最大功绩,排除B项;统一了文字是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不是最大的功绩,排除D项。故选C项。11.毛泽东说:“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只有这种农民的阶级斗争、农民的起义和农民的战争,才是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战争是A.楚汉之争 B.陈胜吴广起义 C.城濮之战 D.黄巾军大起义【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被征发到渔阳戍守长城时遇雨误期,按秦律误期当斩,所以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发动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战争。B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B。12.象棋是由两人轮流走子,以“将死”或“困毙”对方将(帅)为胜的一种棋类运动。根据棋盘,请你判断一下这种游戏的产生与下列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关()A.牧野大战 B.晋楚争霸 C.吴越争霸 D.楚汉之争【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棋盘上的“楚河汉界”直接体现了楚汉战争时期的地域分界,这与项羽和刘邦之间的楚汉争霸密切相关,D项正确;牧野之战是西周和商纣的战争,排除A项;晋楚争霸是春秋时期战争,排除B项;吴越争霸是春秋时期战争,排除C项。故选D项。13.西汉文帝、景帝在位40年左右的时间里,政治稳定,经济上始终保持高速发展的势头,出现了封建社会第一次“盛世”景象。这主要得益于当时统治者推行的什么政策()A.休养生息政策 B.争霸政策 C.“改制”举措 D.汉化政策【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汉初年统治者吸取秦亡教训,减轻农民的赋税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注重农业生产发展。汉高祖时期开始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文帝和景帝奖励努力耕作的农民劝诫百官关心农桑,提倡节俭,并以身作则,重视“以德化民”。文景时期,社会比较安定,百姓富裕,社会比较安定,国家的粮仓丰满,历史上称这一时期的统治为“文景之治”。文景之治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盛世局面。故出现了封建社会第一次“盛世”景象。这主要得益于当时统治者推行的休养生息政策,选项A符合题意;选项BCD均不是汉初的政策,不符合题意。故选A。14.西汉初年,允许私人和王国铸钱,如吴王刘濞大量采铜铸钱,富同天子,并以此作为对抗中央的资本。为改变这一局面,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是()A.实施“推恩令” B.尊崇儒术 C.实行盐铁专营 D.统一铸币权【答案】D【解析】【详解】据题干“西汉初年,允许私人和王国铸钱,如吴王刘濞大量采铜铸钱,富同天子,并以此作为对抗中央的资本”和所学知识可知,为加强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汉武帝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由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D项正确;实施“推恩令”是解决王国问题,强化中央集权。尊崇儒术是为了实现思想上的大一统。盐铁官营也是汉武帝为强化中央经济控制权的一种举措。实施“推恩令”、尊崇儒术、实行盐铁官营,均无法直接改变“吴王刘濞大量采铜铸钱,富同天子,并以此作为对抗中央的资本”这一局面,排除ABC项。故选D项。15.历史学习中要关注目录和章节标题,以便把握历史阶段特征。与下图提供的关键词最为贴切的单元标题是()秦统一中国秦末农民大起义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A.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B.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C.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答案】D【解析】【详解】据材料“秦统一中国秦末农民大起义;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反映的是秦汉时期,秦汉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时期,D项正确;早期国家是夏商周时期,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国家的统一和建立,未涉及民族关系的发展,排除B项;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阶段特征,排除C项。故选D项。16.杨宁一在《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中写道:“秦代重在‘禁’,采用简单粗暴的行政手段强制解决意识形态问题……汉代重在‘尊’,将其贯穿于学校教育和入仕途径之中。”这里“禁”和“尊”的共同目的是()A.统一思想,加强皇权 B.以法治国,巩固统治C.顺应自然,保障民生 D.选贤任能,反对攻伐【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题干“秦代重在‘禁’,采用简单粗暴的行政手段强制解决意识形态问题……汉代重在‘尊’,将其贯穿于学校教育和入仕途径之中。”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汉武帝罢黜百家,尊崇儒术,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秦始皇和汉武帝对待儒学的态度截然相反,但目的相同,都是为了统一思想,加强皇权,A项正确;以法治国,巩固统治不符合题意,且汉代主张以德治国,排除B项;顺应自然,保障民生,是道家思想,但是秦朝没有实行,排除C项;反对攻伐是墨家主张,秦朝和汉朝都没有实行,排除D项。故选A项。二、非选择题17.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国境内出土的原始居民文物河姆渡文化猪纹黑陶钵仰韶文化人面鱼纹彩陶盆大汶口文化白陶鬻良渚文化玉琮材料二见下图材料三某社团学生依次对孔子博物馆《大哉孔子展》的六个展厅“孔子的时代、孔子的一生、孔子的智慧、孔子与中华文明、孔子与世界文明、永远的孔子”进行了参观研学,拍照留存资料:孔子的时代展出地点:二层第一展厅时代困局周王室东迁后,天子威望骤降,诸侯争霸,干戈不息。在孔子的时代,诸侯国内世卿、大夫摄政擅权,礼崩乐坏,社会动荡,民生维艰。这场翻天覆地的时代变动,也激发了思想者们积极的思考。面对时代的困局,孔子的学说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1)指出材料一中的文物所处的历史发展阶段,并根据所学知识概括远古时代的中华文化呈现出的特点。(2)材料二为你提供了三件珍贵文物,请任选其一进行文物介绍。(包含这件文物的名称及价值)(3)根据材料三中二层第一展厅的简介,指出孔子的时代困局。并结合所学写出孔子的核心思想以及记录其思想的著作。【答案】(1)阶段:原始社会时期。特点:多元性。(2)选择:图二。介绍:图二的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它在一定程度反映了商朝的青铜器制作水平。(3)困局:诸侯国内世卿、大夫摄政擅权,礼崩乐坏,社会动荡,民生维艰。核心思想:仁。著作:《论语》。【解析】【小问1详解】发展阶段:根据材料“我国境内出土的原始居民文物”可得出信息,材料一中的文物处于原始社会时期。特点:根据材料“河姆渡文化猪纹黑陶钵、仰韶文化人面鱼纹彩陶盆、大汶口文化白陶鬻、良渚文化玉琮”可知,远古时代的中华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小问2详解】选择:根据材料任选一件文物,如选择图二。介绍:结合所学可知,图二的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它在一定程度反映了商朝的青铜器制作水平。【小问3详解】困局:根据材料“在孔子的时代,诸侯国内世卿、大夫摄政擅权,礼崩乐坏,社会动荡,民生维艰。”可得出信息:孔子的时代困局是诸侯国内世卿、大夫摄政擅权,礼崩乐坏,社会动荡,民生维艰。核心思想:结合所学可知,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著作:结合所学可知,《论语》记录了孔子的思想。18.中国是以农立国的世界文明古国。某校七年级同学探讨了“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请你参与同学们的小组探究,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解读下列图片所蕴含的历史信息。材料二:见下图材料三:秦国在春秋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落后……由于连年征战,劳动力严重缺失,农业生产低下……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命商鞅为左庶长,开始变法……随着农业制度改革的深入,秦国粮食大量储积,大大增强了秦国国力。——摘编自张宁《从农业制度改革看商鞅变法的现实意义》图A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图A水利工程建成后,“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1)材料一中的图片和哪些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对图1和图2所示文物反映的历史信息进行解读。(2)材料二中图三和图四说明当时我国农业生产领域出现了什么新现象?这种新现象对农业生产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材料三中图A示意图代表是哪一水利工程?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该水利工程对周边地区农业发展产生的影响。根据文字材料,概括商鞅变法前后,秦国农业发展的变化。【答案】(1)原始居民: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解读:图1河姆渡遗址陶器上的稻穗纹图,反映了新石器时代河姆渡原始居民,原始农业的发展和陶器的先民陶器的制作水平。图2半坡遗址出土的纺轮,反映了新石器时代半坡原始居民手工业发达,会制作陶纺轮。(2)新现象: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影响:促进了农业的深耕细作,并为开发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提高了生产力,推动了农业发展。(3)水利工程:都江堰。影响:建成之后,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变化:从农业生产低下到粮食大量储积产,大大增强了秦国的国力。【解析】小问1详解】原始居民:根据材料一“河姆渡遗址陶器上的稻穗纹图和半坡遗址出土的纺轮”可知,原始居民为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解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1“河姆渡遗址陶器上的稻穗纹图”,从两个角度分析,一是农业水稻,二是手工业角度,即图1河姆渡遗址陶器上的稻穗纹图,反映了新石器时代河姆渡原始居民,原始农业的发展和陶器的先民陶器的制作水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2“半坡遗址出土的纺轮”可知,从手工业角度分析,即图2半坡遗址出土的纺轮,反映了新石器时代半坡原始居民手工业发达,会制作陶纺轮。【小问2详解】新现象:根据材料二可知,图中显示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铁农具,说明春秋战国时期在农业上已经出现了铁制农具,同时铁制农具的出现涉及相关行业是手工业部门的冶铁业有所发展。根据材料二“穿有鼻环的牛尊”,春秋战国时期,在农业生产领域除了铁制农具外,还出现了牛耕。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铁农具和牛耕促进了生产力发展,对农业有很大影响,即促进了农业的深耕细作,并为开发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提高了生产力,推动了农业发展。小问3详解】水利工程:根据材料三图A“内江、外江、岷江、飞沙堰”可知,图A示意图代表都江堰水利工程。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都江堰是一座综合性的水利枢纽,使堤防、分洪、排沙、控流等功效合成为一个系统,发挥出防洪、灌溉、水运等多方面的作用。建成之后,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变化:根据材料三“秦国在春秋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落后……由于连年征战,劳动力严重缺失,农业生产低下”“随着农业制度改革的深入,秦国粮食大量储积,大大增强了秦国国力”和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前后,秦国农业发展的变化为从农业生产低下到粮食大量储积产,大大增强了秦国的国力。19.中国古代制度不断革新,这是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动力,也体现了古人的智慧,阅读以下材料,作出分析。材料一:如图所示:材料二: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分封制规定,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诸侯有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缴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同时,诸侯在自己的封疆内,又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卿大夫再将土地和人民分赐给士。卿大夫和士也要向上一级承担作战等义务。这样层层分封下去,形成了贵族统治阶层内部的森严等级。——《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材料三:中国几千年来一直采用君主制,政权归皇帝一人掌握。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表现为高度的中央集权,这是占主导地位的制度。——《中国文明史十五讲》(1)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材料一中①所示人物、②所示制度分别是什么?(2)根据材料二回答,诸侯对周天子要承担哪些义务?(答出两点即可)材料反映出分封制有什么特点?(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由秦始皇首创的“政权归皇帝一人掌握”的制度是什么?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秦朝在全国推行了什么制度?这套制度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答案】(1)人物:夏启。制度:禅让制。(2)义务: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缴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特点:层层分封,等级森严。(3)制度: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地方:郡县制。特点:君主专制、中央集权。【解析】【小问1详解】人物:结合所学可知,禹传位于启,世袭制取代禅让制,①人物为夏启。制度:结合所学可知,原始社会后期部落联盟实行禅让制,其首领分别是尧舜禹。【小问2详解】义务:根据材料“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诸侯有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缴纳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