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嘉兴市某中学高考生物简单题专项训练(含解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8/36/23/wKhkGWc_-E6AR1_7AAGrde4cfKY181.jpg)
![2019年嘉兴市某中学高考生物简单题专项训练(含解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8/36/23/wKhkGWc_-E6AR1_7AAGrde4cfKY1812.jpg)
![2019年嘉兴市某中学高考生物简单题专项训练(含解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8/36/23/wKhkGWc_-E6AR1_7AAGrde4cfKY1813.jpg)
![2019年嘉兴市某中学高考生物简单题专项训练(含解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8/36/23/wKhkGWc_-E6AR1_7AAGrde4cfKY1814.jpg)
![2019年嘉兴市某中学高考生物简单题专项训练(含解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8/36/23/wKhkGWc_-E6AR1_7AAGrde4cfKY181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年嘉兴市第一中学高考生物简单题专项训练(含解析)
注:抽选经典试题,有针对性的应对高考考点中的难点、重点进行强化训练。
第1题:如图为动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及细胞部分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的A细胞中能产生水的细胞器有
[],[],将细胞B浸泡在质
量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中出现质壁分离,其原因是(填代号)的浓度较
小。
(2)结构⑥和⑩都有很大的膜面积,其中⑥增加膜面积是通过方式实现的
(3)人饮酒后,酒精通过方式被吸收进入消化道上
皮细胞。交警查违章时让司机呼出的气体与含有重铝酸钾的酸性液体反应,若液体变
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色,说明司机酒后驾驶。
(4)图乙中A所示的这类物质在细胞膜上可能具有的功能是(多
选)。
A.作为载体蛋白,起物质运输作用
B.作为酶,催化发生在膜上的化学反应
C.作为受体,接受膜表面的化学信息
D.作为细胞表面的标志,被其他细胞识别
(5)若用毗罗红和甲基绿混合染液对图甲细胞染色,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现象是工
(6)若图甲中的A细胞的分泌物是抗体,则图甲表示人体的某种细胞,该细胞来源于什么
细胞?。
(7)简述a过程与c过程的主要区别是a过程。
【答案】
(1)@线粒体③核糖体细胞液
(2)内膜某些部位向线粒体内腔折叠形成崎,使内膜表面积大大增加
(3)自由扩散灰绿色(4)ABCD(5)细胞核被染成绿色,细胞质被染
成红色
第2题:图中的曲线显示了两种使人体获得免疫力的方法,请思考作答.
方法①:注射抗体
抗
体
水方法②:注射抗原
平
'-5
万%间(日)
(1)当一个人被疯狗咬伤时采用方法进行免疫比较好。因为人被疯狗咬伤后,
需要尽快与抗原结合。
(2)方法①与方法②相比,方法_______具有更持久的免疫力,因为该方法是通过—刺
激机体自身产生抗体和,获得更持久的免疫力。
(3)抗体与抗原结合清除抗原的反应场所是,该过程体现了免疫系统的—功能。
将多肽加工成抗体的过程发生在细胞的中。
(4)当机体内抗体浓度达到峰值后,若无同种抗原再次刺激,动物体内相应抗体浓度会
逐渐降低,这种变化与数量减少和衰老有关,也与有关。
【答案】
(1).①(2).抗体(3).②(4).注射抗原(5).
记忆细胞(6).内环境(7).防卫(8).内质网和高尔基
体(9).浆细胞(效应B细胞)(10).抗体失活
【分析】
浆细胞是产生抗体的唯一细胞,在体液免疫过程中,抗体与抗原结合,可以起到快速免
疫的作用,方法①是快速免疫的方法;若想获得持久免疫力,可以使用方法②,注射抗
原,是机体产生记忆细胞,当同种抗原再次刺激时,会发生二次免疫。
【详解】(1)人被疯狗咬伤后,需要抗体尽快与抗原结合,方法②进行免疫产生抗体需
要一段时间,故用方法①较好。
(2)方法②是通过注射抗原刺激机体自身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会获得比方法①更持久
的免疫力。
(3)抗体存在于血清中,血清属于内环境成分,因此,抗体与抗原结合清除抗原的反应
场所是内环境,该过程体现了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将多肽加工成抗体的过程发生在细
胞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中。
(4)抗体由浆细胞产生,当机体内抗体浓度达到峰值后,若无同种抗原再次刺激,动物
体内相应抗体浓度会逐渐降低,这种变化与浆细胞(效应B细胞)数量减少和衰老有关,
也与抗体失活有关。
第3题:(11分)研究人员在一些果树种植区,构建了如下图所示“果-草-牧-菌-沼”
生态农业模式。请分析回答:
产品输出
(1)人工构建的“果-草-牧-菌-沼”生态系统中,分解者包括,
沼气池中的能量主要来自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果树和牧草
可从菌土中获取
用于生长发育。此生态农业模式的建立实现
了。
(2)研究人员调查了生态果园及对照果园中某些昆虫的密度,结果如下表所示。
害虫害虫天敌金纹细蛾幼虫
体内有姬小蜂
昆虫种类蛎虫雌成蛾小花蜻瓢虫食蛇盲蜡
卵
(头/枝)(头/叶)(头/枝)(头/枝)(头/枝)
的百分率(%)
生态果园39.30.340.470.290.3340~60
对照果园79.12.580.150.260.023~6
①在两类果园中调查上表蜘虫的种群密度常采用的方法是o
②果园中的瓢虫和鲂虫、姬小蜂和金纹细蛾幼虫的关系分别
是和O
(3)从表中结果可知,生态果园的建立提高了的种群密度,减少
了农药的使用,对提高果品的品质和减少污染有重要意义。
【答案】
(1)沼气池中的微生物和食用菌(2分)生产者(或第一营养级)
无机物(无机盐)物质的循环利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2分)
(2)①样方法②捕食寄生
(3)害虫天敌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构成、种群密度的调查、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解析:从图示看出,人工构建的“果-草-牧-菌-沼”生态系统中,分解者包括沼气中的
微生物和食用菌,沼气池中的能量主要来自于生态系统结构中的生产者。果树和牧草可
从菌土中获取无机物用于生长发育,这样就使该生态农业模式实现了物质的循环利用和
能量的分级利用。对于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用样方法调查其种群密度;果
园中的瓢虫和蜘虫是捕食关系,金纹细蛾幼虫体内有姬小蜂卵,二者是寄生关系,对比
生态果园与对照果园中的害虫天敌的数量和害虫的数量,得出生态果园有利于害虫天敌
生存,害虫数量减少了,减少了农药的使用,减少了环境污染。
第4题:下图表示某生物体内细胞的部分生命活动,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图c细胞中的染色体,可用进行染色观察。
(2)正常情况下,该生物细胞中最多含有条染色体,正常情况下,在显微
镜下一定能观察到同源染色体的是图中的
(3)正常情况下,f细胞的细胞核中有个染色体组。
(4)若a细胞核中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均只有一条染色体上的DNA分子用,5N进行标记,在“N
的环境中进行减数分裂,则g细胞中带有15N标记的染色单体所占的比例为;
作出这一推论的理论依据是o
(5)正常情况下,如果h细胞中的M为X染色体,则N一定是o
【答案】
⑴龙胆紫或醋酸洋红(2)8c
g(3)2
第5题:以下各图是细胞或细胞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以下各小题:
IHRO)H0
图1图
2图3图4
(1)图1既能传递遗传信息,又能使遗传信息得以表达的细胞器
为(填标号)。
(2)已知细胞间隙中含有的某种蛋白质,它是由核基因控制合成的。若把提取到的该基因
通过基因工程直接导入大肠杆菌内,指导合成的蛋白质不具备正常的功能,可能的原因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
(3)根尖的结构如图2所示。用智标记的胸腺喀嚏处理根尖,一段时间内检测放射性,发现
放射性依次出现在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这是因
为o
(4)取根尖分生区做成装片,用来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在光镜下纺锤体清晰可见,
此时不可能存在的细胞结构
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取小麦根尖经解离、染色后制成的临时装片,在其分生区细胞中看不到被明显染成深色
的染色体,其原因最可能是。
(6)具有图3膜的细胞器和图4膜的细胞器依次
是。
(7)图3和图4所示的反应,除了产生图中所示的物质外,同时还能产
生等物质。
【答案】
第6题:I.科学家将人的生长激素基因与PBR322质粒进行重组,得到的重组质粒导
入牛的受精卵,使其发育为转基因牛,再通过细胞工程培育为转基因克隆牛。PBR322
质粒含有两个抗生素抗性基因和5个限制酶切点(如图2)。将重组质粒导入大肠杆菌,
并成功地在大肠杆菌中得以表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1中显示的人的生长激素基因是通过人工合成的,图中①过程需要的酶是
一。该过程进行的核昔酸互补配对方式有种。
(2)图1中的mRNA是从人体的细胞中获取。
(3)重组质粒形成与否需要鉴定和筛选,方法是将重组质粒的DNA分子导入大肠杆菌,
通过含抗生素的培养基进行培养,观察大肠杆菌的生长、繁殖情况进行判断,如图3所
示:
受体受体曲
I
含四环点的培作基
B
如果受体菌在培养基A上能生长、繁殖形成菌落,而不能在培养基B上生长、繁殖,则
使用限制酶a的切点是图2中的,即目的基因插入了中。
II.SRY基因是Y染色体上的性别决定基因,SRY-PCR胚胎性别鉴定技术能准确鉴定早
期胚胎性别,应用前景十分广阔。请回答相关问题:
用SRY—PCR法鉴定胚胎性别需要充足的材料并保证被测胚胎的活性,因此,首先从被
测胚胎中取出几个细胞,提取,然后用的一段脱氧核甘酸序列
作引物,进行PCR扩增。鉴定扩增产物,制备具有SRY基因特异性的探针,出现阳性反
应者,胚胎为性。
【答案】
(1).逆转录酶(2).4(3).垂体细胞(4).切点3或切
点4或切点5(5).抗四环素基因(6).DNA(7).SRY(基因)(或:
Y染色体性别决定基因)(8).雄
第7题:如图表示Y-氨基丁酸和某种局部麻醉药在兴奋传递过程中的作用.此种局部
麻醉药单独使用时不能通过细胞膜,与辣椒素同时注射才会发生效果.请据图回答:
图I神经突触图2某种局麻药的作用原理
(1)Y-氨基丁酸是通过方式进入突触间隙.
(2)由图1可知,丫-氨基丁酸可引起突触后膜开放,使
得突触后膜两侧电位差________,引起突触后膜.
(3)由图2可知,某局部麻醉药与辣椒素同时使用时,可阻断突触后膜开放,
突触后膜两侧电位差.
(4)由此可见,y-氨基丁酸的作用机理与某局部麻醉药的作用机理(“相同”
或“不同”).
【答案】
(1)胞吐
(2)C1通道增大抑制
(3)Na-通道不变
(4)不同
【考点】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分析】据图分析:图1中,突触前膜释放的丫-氨基丁酸能够促进突触间隙的C1-内
流,所以是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图2中,局麻药和Y-氨基丁酸的作用效果相同,都
可以阻止钠离子内流,但作用机理不同.
【解答】解:(1)由图1可知:Y-氨基丁酸是通过胞吐方式进入突触间隙.
(2)由图1知,丫-氨基丁酸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C1通道打开,促进C1内流,使
得突触后膜两侧电位差增大,抑制突触后膜产生兴奋.
(3)由图2可知,某局部麻醉药与辣椒素同时使用时,可阻断突触后膜Na,通道开放,
突触后膜两侧电位差不变.
第8题:科学家利用某种水生真核绿藻进行了实验研究。首先将该种绿藻分为甲、乙
两组,甲组置于高CO浓度(5000uLCO「I」)下,乙组置于自然空气C0.浓度(360口
LCO.L)下,其它条件保持相同且适宜,培养9-10天后,再把甲乙两组都放在自然
空气C0,浓度条件下,测定两组绿藻在不同光强下的光合速率,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200li•••;-------1・।,
0100700400600800
光隆(,mdnr3)请回答:
(1)该实验的目的是o
(2)光强为100umolms时,两组都有气泡产生,甲、乙两组气泡中的气体分别来自
于(填细胞器名称)。其中甲组的判断理由是:
(3)实验结果证明,甲组光合速率始终明显低于乙组,从光合作用的酶的角度分析其
原因可能是:O
【答案】
(1).探究高CO:浓度(或不同CO:浓度)对绿藻光合作用的影响(2),线
粒体和叶绿体(3).光强为100Umolms时,甲组的呼吸速率大于光合速率,
气泡中的气体为C0,(4).高CO,浓度培养后,光合作用的酶活性降低
本题考查影响光合作用因素的探究实验,解题关键是识记影响光合作用的各种因素,并
能结合图形分析实验的目的和实验现象
(1)根据题干分析可知,甲、乙两组绿藻是分别放在两个不同浓度的CO,下培养,因此
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不同C0,浓度对绿藻光合作用的影响.
(2)由坐标中曲线可知,当光强为100umolms,时,甲组的光合速率为负值,说明此光照
强度下,甲组植物的呼吸速率大于光合速率,线粒体中有氧呼吸产生的C0,释放出来,产
生气泡;而此光照强度下,乙组的光合速率为正值,说明乙的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叶
绿体中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释放出来,产生气泡.
(3)由于甲组先置于高CO浓度(5000uLCO」L0下培养一段时间,而后两组即使在相
同条件下,甲的光合速率始终明显低于乙组,从光合作用的酶的角度分析,可能是经高
C0;浓度培养后,光合作用的酶活性降低.
[点睛]:本题解题关键:1.分析实验目的:只有明确实验目的才能明确实验设计应依据
的原理,才能明确实验设计中的实验变量,反之,也可以根据实验中的自变量来推测实验
目的⑵
第9题:下图是细胞重大生命活动图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生殖、发育、疾病与衰老
ABCD
细胞雄殖----------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凋亡
染色体结构动态变化与基因表达
细胞信号传导
(1)该图表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生物细胞重大生命活动图示。
(2)细胞识别是细胞信号传导的前提,它是通过实现的,
细胞识别物质基础是该结构上有。
(3)在ABCD中,染色体结构动态变化主要发生在(填
字母),基因选择性表达的过程则发生在(填
字母),DNA复制发生在期。
【答案】
第10题:II型糖尿病病因复杂,多数是胰岛素拮抗引起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
而胰岛素单克隆抗体可用于快速检测血清胰岛素的含量。请回答下列有关胰岛素单克隆
抗体制备的问题:
(1)首先需要将人胰岛素注射到健康成熟小鼠体内,其目的是获取
细胞;再将该细胞与——相融合,以制取杂交瘤细胞;
其中诱导融合的常用生物诱导因素是。
(2)细胞融合实验完成后,融合体系中除含有未融合的细胞和杂交瘤细胞外,可
能还有等两两融合的细胞。细胞融
合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的特性。
(3)为检验得到的杂交瘤细胞能否分泌胰岛素抗体,可用与从杂交瘤
细胞培养液中提取的抗体杂交。在体外条件下,当培养的小鼠杂交瘤细胞达到一定密度
时,需进行培养以得到更多数量的细胞。
(4)细胞融合技术的优点是o
【答案】
(1)能分泌抗人胰岛素抗体的B小鼠骨髓瘤细胞灭活的病毒
(2)B细胞相互融合形成的细胞、骨髓瘤细胞相互融合形成的细胞流动性
(3)人胰岛素传代
(4)突破了有性杂交的局限,使远缘杂交成为可能
第11题:在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期间举行的上海世博会中,瑞士馆展馆外部的
幕帷主要由大豆纤维制成,既能发电,又能天然降解;展馆顶楼将种满绿草和蒲公英,观众
乘坐缆车登顶,便可闻到蒲公英的芬芳。为了提高屋顶植物的生态效益,有人做了相关实验,
绘出下列四图。请回答有关的问题:
甲乙
(1)由甲图可推知,与P点相比,Q点限制单株光合强度的外界因素主要是一
和(写出两种),甲实验给我们的启示是,在栽培农作物时要注意
(2)乙图中a、b表示的物质分别是、。在这两种物质形成过程中,
位于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的将
光能转换成电能。
(3)图丙表示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氧浓度为a、b、c、d时,CO?释放量和6
吸收量的关系图,若细胞呼吸的底物是葡萄糖,则在氧浓度为c时,无氧呼吸消
耗葡萄糖的量是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的倍。
【答案】
第12题:生长激素(GH)是动物体内的一种重要激素,它具有促进蛋白质合成、刺激生
长、增加脂肪分解等生理功能。回答下列问题:
(1)GI1的分泌受生长抑素的抑制。半胱胺可以打开生长抑素的二硫键使其
—,以(填“提高”或“降低”)生长抑素的有效含量,从而间接
(填“提高”或“降低”)动物体内GH的水平,促进动物生长。
(2)体内GH过多会导致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若垂体分泌的GH过多,会使
人患上“垂体性糖尿病”,原因是
(4)在应激状态下,GH分泌增多可通过刺激肝脏细胞释放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I)
间接调节降低GH的分泌,这种调节机制称为,其意义是
【答案】
(1)失活降低(1分)提高(1分)
(2)组织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摄取和利用葡萄糖的量减少,血糖升高
(3)负反馈调节维持人体内GH含量的相对稳定
第13题:(21分)科技人员发现了某种兔的两个野生种群,一个种群不论雌雄后肢都
较长,另一种群不论雌雄后肢都较短。为确定控制后肢长、短这一相对性状的基因显隐
性关系及基因所在位置是位于常染色体还是位于性染色体的I,III112片段(如右
图),兴趣小组同学进行了分析和实验。(注:I区段为X染色体与Y染色体的同源区
段,在此区段中有等位基因;111为Y染色体上特有区段,112为X染色体上特有区段)
(1)在兔的种群中H2片段是否有等位基因_________(填是或否),兔在繁殖过程中性
染色体上能发生基因重组的片段是。
⑵首先同学们认为可以确定控制后肢长、短的基因不位于II1,理由是
(3)同学们分别从两种群中选多对亲本进行了以下两组实验:
甲组:合后肢长义辛后肢短一F1后肢短;
乙组:早后肢长X3后肢短一F1后肢短。
从两组实验中可得到以下结论:后肢长度的显隐性关系为。在此基础上
可以确定基因不位于,理由_________________。
(4)为进一步确定基因位置,同学们准备分别用乙组的F,与亲代个体进行两组回交实验:
①F,雌X亲代雄、②F雄X亲代雌,以确定基因位于I区段还是位于
分析:假设基因位于I片段(用B,b表示),则乙组亲本:辛基因型______,6基
因型。
在两组回交实验中,能确定基因位置的是(填①或②)。请用遗传图解分析说
明回交实验能确定基因位置的原因。
【答案】
(1)是(2分)I片段和n,片段(2分,填不全不给分)
(2)(两种群)不论雌、雄后肢长度表现都一致,不随雄性遗传(2分)
(3)后肢短对后肢长为显性(2分)II(2分)乙组实验R没有出现交叉遗传现象
(2分)
(4)常染色体(1分)XX(1分)XM(1分)②(2分)
遗传图解分析说明如下:(4分)
假设控制后肢长、短的基因位于I片段
F.雄亲代雌
XYXXX
XYXX
3后肢短早后肢长
假设控制后肢长、短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
R雄亲代雌
BbXYXbbXX
BbXYbbXYBbXXbbXX
3后肢短合后肢长孕后肢短毕后肢长
分析:如果回交后代雄性都表现后肢短,雌性都表现后肢长,则基因位于I片段;如果
回交后代雌、雄中后肢都有长有短,则基因位于常染色体。
解析:【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对伴性遗传的综合应用。
第14题:回答下列关于植物激素对棉花生命活动调节的问题.
(1)生长素的本质是口引噪乙酸,是由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变而来.
(2)在如图所示的棉花植株生长发育时期,部位①的生长素浓度部
位②,缺氧(会/不会)影响部位①产生的生长素运输到部位②.要
想棉花丰产,就要去除
(3)如图③部位显示可知,此时棉花植株体内(填激素名称)含量升高,同
时它还能抑制种子萌发.
棉桃(果实)
【答案】
(1)色氨酸
(2)低于会顶芽
(3)脱落酸
【考点】植物激素的作用.
【分析】1、脱落酸的作用是促进叶片和果实等器官的脱落,促进种子休眠,抑制种子
萌发;
2、生长素的本质是口引除乙酸,色氨酸是合成生长素的前体物质,生长素作用两重性的
本质是高浓度抑制生长,低浓度促进生长.
3、顶端优势是指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生长受抑制的现象.产生顶端优势的原因是顶
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侧芽运输并积累在侧芽位置,导致侧芽位置的生长素浓度过高而生长
受抑制.解除顶端优势的方法是去除顶芽.
【解答】解:(1)生长素的本质是吗噪乙酸,是由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变而来.
(2)在如图所示的棉花植株生长发育时期,部位①顶芽的生长素浓度低于部位②侧芽;
生长素由部位①运输到部位②是主动运输,需要载体和能量.缺氧会影响有氧呼吸,
影响主动运输的能量供应;要想棉花丰产,就要去除顶芽.
第15题:某科研所研究了温度和光照等因素对刚毛藻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如下图所
由1克金作用的影长S2丸感(女)片用£笈光合作用的力十
(注:虚线代表总产氧速率,实线代表净产氧速率)
(1)刚毛藻的光合色素分布在叶绿体的上,功能是。
(2)分析图1可知,在实验温度范围内,刚毛藻的呼吸速率变化趋势是先增加后几乎
不变,理由是o
(3)从实验应遵循的原则可知,图2所示的实验是在__________C下进行的。当光照
大于lx时,限制刚毛藻产氧速率的环境因素不再是光照强度。
【答案】
(1).类囊体薄膜(2).捕获光能(3).相同温度下总产氧速率
与净产氧速率的差值为呼吸速率,根据两条曲线可知差值开始时增加,后几乎不
变(4).20℃(5).6000
【分析】
图1表示温度对刚毛藻总光合作用和净光合作用的影响,可以看出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随
着温度的升高,总光合作用和净光合作用都增强,但温度过高都降低,最适的温度都在
20℃;图2表示光照强度对刚毛藻总光合作用和净光合作用的影响,可以看出在一定光
照强度范围内,随着光照强度的升高,总光合作用和净光合作用都增强,直到达到最大
后几乎不再变化。
【详解】(1)刚毛藻的光合色素分布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色素的功能是捕获光
能。
(2)分析图1可知,虚线代表总产氧速率,实线代表净产氧速率,相同温度下总产氧
速率与净产氧速率的差值为呼吸速率,根据两条曲线可知差值开始时增加,后几乎不变,
故在实验温度范围内,刚毛藻的呼吸速率变化趋势是先增加后几乎不变。
(3)从实验应遵循的原则可知,图2自变量为光照强度,温度为无关变量,在温度为
20c时总产氧速率和净产氧速率都达到最大,所示的实验是在20℃下进行的。据图2
可知,当光照大于6000lx时,继续增加光照强度,总产氧速率和净产氧速率不再增加,
限制刚毛藻产氧速率的环境因素不再是光照强度。
第16题:某二倍体植物的花色受独立遗传且完全显性的三对等位基因(用li、Aa、Bb
表示)控制.基因控制花瓣色素合成的途径如图所示.请分析并回答:
基因I基因a基因B
1Ii
北露上L白色物质】士一白色物顺2红色物质
(1)酶1、酶2、酶3能催化不同的化学反应是因为它们具有各自特有的.
(2)在基因控制酶合成的转录过程中,存在RNA-DNA的杂交区域,此杂交区域含
有DNA的链(写链的名称).
(3)正常情况下,上图示意的红花植株基因型有种,而基因型为liaaBb的红花植
株中有少部分枝条开出了白花,推测可能是由于形成花芽的细胞在分裂过程中发生
了,也可能是因某条染色体发生缺失,出现了基因型为的花芽细胞.
(4)科研人员在研究中发现,由于染色体发生了结构变异(重复)或者数目变异,出
现了基因型为IlaaBbb的开粉红色花的植株,这是因为花芽细胞中b基因数多于B基因
数时,B基因的表达减弱而形成粉红花突变体.请设计杂交实验,确定该突变植株属于
哪种变异类型?
让该突变体植株与基因型为Ilaabb的植株杂交,观察并统计子代表现型及比例.
①预测结果:
若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则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
若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则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②请将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杂交过程用遗传图解表示..
【答案】
(1)空间结构
(2)模板链
(3)4基因突变liaab
(4)①红花:粉红:白花=1:2:32白花=1:1
②遗传图解
粉红色花白色花
Ilaabb
I
配子照域lab
FiIIuBb
(红色花)(白色花)
1:1
注:共4分,符号和配子1分,亲本基因型和表现型1分,F1基因型与表现型1分,比例1
分・
【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分析】分析题图:该图表示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生物体的代谢过程,其中基
因型为I_aaB一的个体开红花,其余基因型开白花.
【解答】解:(1)酶1、酶2、酶3能催化不同的化学反应是因为它们的结构不同,具
有各自特有的空间结构.
(2)在基因控制酶合成的转录过程中,存在RNA-DNA的杂交区域,此杂交区域含
有DNA模板链.
(3)正常情况下,基因型为I_aaB一的个体开红花,具体有UaaBB、liaaBB、IlaaBb、liaaBb
四种,而基因型为liaaBb的红花植株中有少部分枝条开出了白花,可能的原因是由于形
成花芽的细胞在分裂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也可能是因某条染色体发生缺失,出现了
基因型为liaab的花芽细胞.
(4)偶然出现了基因型为IlaaBbb的开粉红色花的植株,要确定该突变植株属于哪种变
异类型,让该突变体植株与基因型为Haabb的植株杂交,若为染色体数目变异,IlaaBbb
ZL12
产生的配子有E'IaBb、百aB、Wlabb、Wlab,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红花:粉红:白花
=1:2:3;若为染色体结构变异(重复),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
第17题:请回答下列生物技术的有关问题:
(1)制作果醋和葡萄酒使用的微生物在结构上有所不同,主要是前者—。各地制作腐
乳的原料和菌种相同,但风味迥异,主要是通过控制来实现的。
(2)从土壤中分离筛选能高效分解尿素的细菌,首先要将选取的一定量的土壤溶解在无
菌水中,进行—后,才能够接种到培养基表面上,接种时所用的接种工具是—。
(3)生姜精油是传统的保健良方,调和在洗发露中,可去头风、止头痛,提取生姜精油
的流程如下:植物体一生姜一油水混合物一初级精油一除水、过滤f生姜精油。提取生
姜精油时,采用获得油水混合物,然后在其中加入试剂,分层
后可获得初级精油,再加入试剂,可进一步除水,
【答案】
(1).无成形的细胞核或无核膜(2).发酵的条件(3).梯度稀
释(4).涂布器(5).水蒸气蒸储法(6).氯化钠(7).
无水硫酸钠
本题是对果酒、果醋、腐乳的菌种、发酵条件,从土壤中分离筛选能高效分解尿素的细
菌、提取生姜精油的过程的考查。回忆比较相关知识,然后结合问题进行解答是解题的
关键。
(1)果星制作过程中的发邮种是酣酸苗,是原核生物,无细胞核,制作葡萄酒过程中使用的微生物是澳
母菌,是直核生物,二者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前者无成形的细胞核或无核膜;各地制作腐乳的原料和菌
种相同,但风味迥异,壬要是通过控制发国的条件来实现的。
(2)从土壤中分离筛选能高效分解尿素的细菌时,为防止土壤浸出液浓度过高,不能
获得单菌落,首先要将选取的一定量的土壤溶解在无菌水中,进行梯度稀释后,才能够
接种到培养基表面上;接种时所用的接种工具是涂布器。
第18题:(每空1分,共7分)下图是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该细胞结构模式图(能/否)表示植物根尖分生区细胞。
(2)如果该结构模式图表示低等植物细胞,则应增加的细胞器是。
(3)能消耗ADP的结构是[]、[]、
[]。
(4)图中⑦产生的。被⑥利用,至少需要穿过层磷脂分子层。
(5)图中含有遗传物质的细胞器
有(填序号)«
【答案】
(1)否
(2)中心体
(3)[④]细胞质基质、[⑥]线粒体、[⑦]叶绿体
(4)8
(5)⑥⑦
【知识点】细胞的结构及功能综合
解析:(1)图中的植物细胞含有叶绿体,不能表示植物根尖分生区细胞。
(2)低等植物细胞中含有中心体,这是高等植物细胞所不具备的细胞器。
(3)消耗ADP,即产生ATP的场所有④细胞质基质、⑥线粒体、⑦叶绿体。
(4)图中⑦为叶绿体产生的。被⑥线粒体利用,至少需要穿过线粒体两层膜和线粒体
两层膜,共4层生物膜,8层磷脂分子层。
第19题:某实验室通过手术获得下丘脑部分损毁却能存活的大鼠,进行了相关研究。
(每空1分,除注明外,共13分)
⑴实验一按下表准备两组实验大鼠并作如下处理:向大鼠皮下注入等量的SRBC(山
羊红细胞);7天后,取脾脏组织制成细胞悬液;将适量脾细胞悬液与SRBC混合培养
一段时间,然后检测SRBC破裂情况(注:特异性抗体与红细胞表面的抗原结合后,红
细胞会破裂,释放出血红蛋白。培养液中血红蛋白的含量越高,0D值越大)。
组材料准备数量培养液的
别(只)0D值
手术损毁组(做手术并损毁下丘脑0.20
甲前部)12
正常组(未做手术)0.40
乙12
①向大鼠皮下注入SRBC的目的是o
②脾细胞悬液会引起SRBC破裂,说明悬液中含有物质,产生该物质的细
胞称为.
③有人认为该实验还应增设一组:做手术却不损毁下丘脑。你认为有必要吗?
______________请说明理由
④请为此实验拟定一个题目
o(2分)
(2)实验二另取正常鼠和手术损毁鼠多组,在不同温度的环境中放置30分钟,然
后测定大鼠单位时间的耗氧量。正常鼠的结果如图所示。
①请在图中绘出手术损毁鼠单位时间的耗氧量变化曲线。(2分)
②将正常鼠从室温移至低温环境,其血糖浓度会升高,原因是(2分)
③在适宜条件下喂养一段时间后,发现手术损毁鼠的性腺萎缩,这是由于该大鼠下
丘脑释放的减少,使垂体释放的降低所致。
【答案】
(1)①作为抗原②抗体效应B细胞
③有必要增设可以排除手术本身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④探究下丘脑对抗体产生的影响
②在低温刺激下,下丘脑通过相关神经促进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肾上腺
素和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分解,使血糖浓度升高
③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促性腺激素
【解析】
试题分析:
(1)①SRBC为山羊红细胞,对于大鼠来说相当于抗原.
②牌细胞悬液会引起SRBC破裂,说明脾细胞产生抗体,作用于SRBC,从而引起破裂.
③有必要做手术却不损坡下丘府的对照组,可以排除手术操作对实验结果的影哨.
④由于本实验的自变量是下丘跑是否破坏,因变量是检测SRBC破裂情况,因此实验目的是探究下丘
应时抗体产生的葡响.
(2)①手术切除下丘脑后,由于下丘跑是体温调节中枢,因此体温调节能力丧失,因此体温会随着
外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当温度降低,耗氧量随之降低.
②正常大鼠从室温移到低温环境后,血糖浓度升高,由于提高血糖浓度的激素有肾上
腺素和胰高血糖素,说明低温的环境刺激下丘脑,通过相关神经促进肾上腺素和胰高血
糖素的分泌,从而使血糖升高。
③下丘脑可以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促进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作
用于性腺,因此切除下丘脑可以使性腺萎缩。
第20题:回答有关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问题。(12分)
图甲表示某大棚蔬菜叶肉细胞的部分结构和相关代谢情况,其中a〜f代表。或C0“图
乙表示该植物在适宜的条件下(),净产量(光合作用的()产生量一呼吸作用的。消耗量)
与光照强度之间的关系曲线。
t光帆斯度
7.
37.在图甲中,b可代表_____,物质b进入箭头所指的结构后与结合,生成
38.在图乙中,A点时叶肉细胞内生成的物质有,在N点后。净产量
的增长逐渐减慢并趋向平衡,其制约的内在和外在因素分别是、
39.A点状态时,可以发生图甲中的哪些过程?(用图中字母表示);D点时
发生(字母表示)。
用该植物大小相似的绿色叶片,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中。研究在IOC、20C的温度下,
分别置于5000lx,20000lx光照和黑暗条件下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结果如下
图所示。
40.该叶片在20℃下呼吸速率是10℃下的倍。该叶片在10℃、5000lx的
光照条件下,每小时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氧气量是jng。该叶片在20℃、200001X
的光照条件下,如果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都是葡萄糖,每小时产生的葡萄糖为
___________mg。
【答案】
(二)(12分)
37.0[H]?ATP和水
38、(:0和艮0?叶绿体的数量???二氧化碳浓度(或温度)
39.ef??abed
40.?3??3.5?6.09(2分)
第21题:(每空一分,共7分)下表为一种营养液的配方,试根据表中的内容作答:
成分含量
Ca(NO3)21g
KH2PO4D.25g
KC1D.12g
0.30g
MgSO4
Fe(NO3)20.30g
Mo极少
蒸镭水1000ml
(1)从营养液的成分分析,此培养基应为培养基。
(2)此培养液若用于培养微生物,则可以培养的微生物同化作用类型是。培养
液中含有的营养物质有类。
(3)如果不慎将过量的NaCl加入培养基中,如不想浪费此培养基,可加入,
用以培养。
(4)若用于菌种的鉴定,应该增加的成分是o
(5)若除去Ca(N°3)2.Fe(N0j)2,该培养基则可用于培养。
【答案】
(每空一分,共7分)
(1)液体或合成(2)自养型微生物3
第22题:如图表示某农田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情况,其中箭头表示能量流动方向,数
字为同化能量数值,单位为J/(cm?a).请回答下列问题:
太阳能
(1)图中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若要调查A中某种生物的
种群密度常采用的方法是.
(2)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以的形式进行.
(3)该农田生态系统废弃后发生的群落演替属于.C种群与B种群之间的关
系是
(4)利用性外激素类似物可以防治害虫,说明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防治害
虫体现了研究能量流动可以帮助人们合理调整生态系统中的,使能量持
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答案】
(1)15%样方法
(2)CO.
(3)次生演替竞争
(4)信息传递能量流动关系
考点:生态系统的功能;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群落的演替.版权所有
分析:据图分析:A为生产者,第一营养级,B和C是第二营养级,D是第三营养级,E
是第四营养级.
解答:解:(1)流经该农田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为900J/cm2?a,
即第一营养级为A能量为900J/cm2?a,第二营养级为B和C能量为65+70=135J/cm2?a,
所以能量的传递效率为135+900X100%=15%.A为生产者所以调查A中某种生物的种
群密度常采用的方法是样方法.
(2)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以C02的形式进行.
(3)发生在弃耕农田上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C和B是竞争关系.
(4)性外激素是化学信息,与生物的繁衍有关;防治害虫体现了研究能量流动可以帮
助人们合理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
分.
第23题:糖尿病的形成有多种原因,图中所示①、②、③是免疫失调引起的糖尿病的
不同机理,其中甲、乙表示不同的细胞。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眼表解剖与生理》课件
- 《C语言习题》课件
- 《机灵的小鼠标》课件
- 《食源性寄生虫》课件
- 《ATM传输技术》课件
- 七夕节保险营销策略模板
-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古诗词大会比赛》精美课件
- 医疗项目年度总结模板
- DeepSeek从入门到精通培训课件
- 家庭学习场域的解读与创生
-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学校总务工作计划(附2月-6月安排表行事历)
- 交管12123学法减分题库(含答案)
- 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 北京市海淀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
- 23G409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
- 2025年广西柳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招录聘用工作人员17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德能勤绩廉”考核测评表
- 三年级下册口算天天100题(A4打印版)
- 航空器拆解适航管理解读
- 政务信息培训ppt课件
- 土的野外鉴别及描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