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 教案 项目二 心理发展及认知发展理论_第1页
教育心理学 教案 项目二 心理发展及认知发展理论_第2页
教育心理学 教案 项目二 心理发展及认知发展理论_第3页
教育心理学 教案 项目二 心理发展及认知发展理论_第4页
教育心理学 教案 项目二 心理发展及认知发展理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项目二心理发展及认知发展理论一、目标与任务本次教学项目项目二心理发展及认知发展理论学时授课班级授课日期授课地点主讲教师思政理念中小学生的认知发展与教育的关系十分密切,一定的认知发展水平是教育教学的基本前提,而教育的最终目的之一就在于促进个体认知的发展。小学生的认知功能快速发展,而中学生的各种认知功能趋于成熟,认知结构趋于完善。因此,中小学阶段是个体认知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教育发挥作用的黄金时期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心理发展的基本特点、影响因素,以及对教师的意义技能目标能够根据皮亚杰、维果茨基的认知发展理论,以科学的方式促进儿童认知发展素养目标认识认知发展理论对教育教学的意义,提高自身知识素养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了解皮亚杰、维果茨基的认知发展理论难点认识认知发展理论对教育教学的意义,提高自身知识素养任务分解任务一心理发展概述任务二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任务三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发展理论教学方法讲授法、点拨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教学媒体教材、课件、教案、多媒体、投影仪二、教学进度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教学时间(分钟)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情境导入案例一:开学第一周,李老师试图教一年级的学生在课堂上应该怎么互动。他说:“当我提问时,你应该举起右手,我将会叫你回答。你们能够像我这样举起右手吗?”20只手举了起来,但都是左手。案例二:张老师所教的四年级学生对交家庭作业越来越漫不经心,为此,她决定在班上确立一条规矩。她对全班同学说:“本周不交家庭作业的同学不能参加野营活动。”碰巧,一位女生的妈妈在那周生病住院。这位女生因为家中出现此事以及对母亲生病的担忧,有一份家庭作业没有完成。张老师向全班同学解释说,该女生没交家庭作业是个例外,因为她的妈妈生病了。但是全班同学都不乐意,他们说:“规矩就是这么定的。她没有交作业,所以不能参加野营。”案例三:石老师教八年级的英语课。一天,刚上课她就很兴奋地宣布:“我想告诉你们,咱们班出了一个诗人。韩浩轩写了一首很美的诗,我想读给大家听听。”石老师朗读了那首诗,它的确很美。然而,石老师注意到韩浩轩的脸红了,看上去非常不安。班上有些同学在窃窃私语。后来,石老师问韩浩轩是否愿意再写一首诗去参加全市的诗歌比赛,他说他再也不想写了,因为他真的觉得自己在这方面并不擅长,并且也没有时间写。思考:以上三个案例依次讲了心理发展的哪些阶段?各自具有什么特征?作为一名教师,你该如何处理这些问题?检查预习;板书思考新课讲授任务一心理发展概述一、心理发展的内容心理发展包括认知的发展、语言的发展、人格与社会性的发展等。认知的发展是指儿童和青少年的注意、观察、记忆、想象、思维与学习等方面的成长与进步;语言的发展则指儿童和青少年学会使用本民族的语言,并达到比较高的水平;人格与社会性的发展是指儿童和青少年的性格、道德品质、自我意识、社会行为的成长与转变。二、心理发展的基本特点(一)连续性和阶段性心理发展是一个不断地由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这种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使个体心理发展表现出既具有连续性又具有阶段性的特征。一方面,心理发展是一个连续、渐进的过程。心理发展的连续性表现在个体心理的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变化过程。另一方面,心理变化遵循一定的发展顺序,要依次经过不同的时期,同时每一时期又有相对固有的特性,这就是心理发展的阶段性。心理发展的阶段性表现为个体心理发展这个连续过程由一些具体的发展阶段组成。(二)方向性和顺序性心理发展总是指向一定的方向并遵循确定的先后顺序。例如,儿童体内各大系统成熟的先后顺序是:神经系统、运动系统、生殖系统。大脑各区成熟的先后顺序是:枕叶、颞叶、顶叶、额叶。脑细胞发育的先后顺序是:轴突、树突、轴突的髓鞘化。(三)不平衡性个体从出生到成熟体现出多元化的模式,表现为不同系统在发展速度、起始时间、达到的成熟水平均存在差异,同一机能系统在发展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发展速率。(四)普遍性和差异性人类心理发展的规律具有普遍性,与此同时,个体心理发展在发展的进程、内容、水平等方面又具有千差万别的特殊性,各种特殊性统称为心理发展的差异性。心理发展的规律性体现在心理发展的普遍性和差异性的复杂关系中。三、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一)遗传与生理因素遗传与生理成熟是个体发展的生物学前提和基础。在遗传素质的基础上,个体心理的发展才有可能。同时,遗传确定了发展的基本时间进程。(二)环境与教育因素环境与教育是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个体发展的可塑性和发展的空间由环境和教育提供,个体发展的水平与内容主要是环境与教育作用的结果。一般情况下,正常健康儿童发展的潜在可能性是相当广阔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环境条件对个体发展的现实水平起了更为重要的作用。四、心理发展与教育教学教育教学可依据以下方面来进行。(1)依据儿童和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顺序性,教育教学要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低级到高级的顺序进行。(2)依据儿童和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阶段性,教育教学既要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提出不同的要求,采用不同的内容和方法,也要做好各个阶段教育教学工作的衔接。(3)依据儿童和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教育教学要适应儿童和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的各个方面的成熟期和敏感期,不失时机地进行教育教学,取得最佳效果。(4)依据儿童和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教育教学既要看到儿童和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稳定性,把它作为施教的出发点和依据,又要看到发展的可变性,尽量创造良好的社会和教育条件。(5)依据儿童和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教育教学中还应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任务二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一、认知发展的过程皮亚杰提出,认知发展是一个在已有图式的基础上,通过同化、顺应和平衡,循环往复、逐渐发展的过程。图式图式是指支配儿童行动的心理模式,儿童通过这种认知结构感性地适应并组织他们周围的环境。皮亚杰认为,儿童在出生时就具有一些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能从环境中获取意义的固有倾向,即最初的图式,如吮吸就是一种最初的图式。当儿童遇到新刺激时,就会通过图式主动适应所遇到的刺激,每一种图式都以相同的方式处理周围的事物。同化同化就是指把新感知的材料或经验纳入已有图式中以理解新事物的过程。例如,一个儿童将家里的小狗叫作“汪汪”,小狗的叫声或言语化的“汪汪”就是他关于狗的所有图式。利用这个图式,儿童可以把所有他遇到的狗都归入“汪汪”这个图式中,从而认识狗,这个过程就是同化。顺应当上述儿童具有了小狗“汪汪”的图式时,便能够利用“汪汪”的图式认识他所遇到的各种各样的狗。当他有一天遇见了一只小鹿或一匹小马时,从感官上来说,这些动物与小狗很相似:都有四条腿、尾巴、耳朵、皮毛等。但它们与小狗又有不同,因为没有可以放入新数据的图式或获得的数据特性与现有图式不相配,使得同化的过程无法实现。这时,这个儿童就会为了适应这些新的独特经历,不得不改造已有的图式,从而发展出一种新图式。皮亚杰将这种通过改变已有图式来理解新经验的过程称为顺应。平衡皮亚杰提出,在同化与顺应之间获得适当的平衡更为重要。当个体的经验不能与期望相匹配时,不平衡即认知冲突就会出现。而从认知混乱中试图获得意义的现象就是人们要求恢复到认知平衡状态的过程。案例有一位数学老师要讲一节新课,先让学生背诵“除数为零没有意义”,并鼓励学生反复地大声背诵。当学生背诵得很熟练时,这位老师问:“为什么?”课堂一片寂静。分析:当儿童期待某事以特定的方式发生却没有发生时,就会出现“认知失衡”。此时学生表现出来的这种寂静,可能就意味着学生的认知冲突出现了。二、认知发展的阶段皮亚杰提出,儿童认知发展必须经历4个阶段,即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和形式运算阶段(11岁~成年)。(一)感知运动阶段皮亚杰把认知发展的最早阶段称作感知运动阶段。“感知运动”这一名称描述了两种形式:感知和运动。特点:1.有意识、有目的反应的出现2.客体永久性的形成3.问题解决能力开始得到发展4.延迟模仿的产生(二)前运算阶段包括符号功能亚阶段与直觉思维亚阶段。1.符号功能亚阶段(2~4岁)皮亚杰所说的符号功能不仅包括用词汇表征事物,也包括用一事物代替或表征另一事物。心理能力随着言语能力的发展逐渐全面展开,想象力的发展也使得儿童能够以新的方式去游戏与思考问题。例如,2岁的儿童可能会将茶杯放在碟子上,假装要喝茶;而4岁的儿童就能够使用符号或假装游戏,可以将茶杯和碟子转变成任何东西,如将他刚刚用来玩的茶杯和碟子想象成一顶帽子或一艘飞船。2.直觉思维亚阶段(4~7岁)这一阶段儿童开始运用初级推理,希望知道所有问题的答案。(三)具体运算阶段具体运算是一种与真实、具体的物体相关的可逆的心理活动。特点:1.去中心化(能够考虑多个感知特征)2.可逆性(理解先前曾是一团泥土的飞机模型能够再变成一团泥土)3.守恒(逆向运算→守恒能力迅速发展)4.分类5.序列化(顺利完成排列大小的任务)序列化是指能够根据物体的大小、体积、重量或其他的一些特性对一系列要素进行心理上的排序。(四)形式运算阶段个体开始形成解决抽象问题的能力,能够通过推断假设解决“如果—那么”的问题。特点:1.假设推理(使个体超越具体的感知和记忆,处理非直接经验领域内的问题)2.类比推理(能够很好地进行类比推理,能够理解类比关系)3.演绎推理(从一般推出特殊)4.反思能力(系统地检验假设的能力,能够系统地概括出解决某一问题的所有可能方法或能进行组合推理)5.形式运算思维的逐渐发展任务二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发展理论维果茨基认为,人类认知在本质上是社会文化的,会受到文化传递给个体的信仰、价值观和智力适应工具等的影响,社会文化、社会互动与言语在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其观点被称为社会文化发展理论。一、个体心理与社会发展维果茨基认为,工具的使用引起人类新的适应方式。工具生产凝结着人类的间接经验,即社会文化知识经验。维果茨基还认为,人类的发展包括个体发生发展、微观发生发展、种系发生发展和社会历史发展4个方面。从个体发展的角度来看,维果茨基将个体心理机能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标志概括为4个方面:一是心理活动的随意机能;二是心理活动的“抽象—概括”机能,亦即各种机能由于思维(主要指抽象逻辑思维)的参与而高级化;三是各种心理机能之间的关系不断地变化、组合,形成间接的、以符号或词为中介的心理结构;四是心理活动的个性化。二、社会文化与发展维果茨基认为,个体的认知发展发生于社会文化环境中,社会文化影响着个体认知发展的趋势和特点。儿童许多重要的认知技能是在与父母、教师以及更有能力的同伴的社会交往中发展起来的。因此,要理解学生是怎样看世界的,教师必须首先了解学生的家庭及同伴群体文化中的特点,包括语言、共同的信仰和与人交流的方式等。三、社会互动与发展维果茨基认为,学习与发展直接源于社会互动。儿童最初是通过与他人的相互交流来掌握文化上被认为重要的东西,其中成人与同伴对于内化起着重要的作用。成人在儿童内化知识的过程中可以给予解释、进行指导、提供反馈并引导沟通方向。在社会互动中,儿童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参与者,通过与拥有更多知识的人进行有意义的活动、交换观点,发展就发生了。四、言语与发展维果茨基认为,言语对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社会交往中,言语可以使儿童获得他人掌握的知识。同时,言语又为个体提供了一种认知的工具,帮助儿童去认识世界。此外,言语又是控制和反映儿童思维的一条重要途径。在发展过程中,儿童早期会出现一种非常重要的言语发展现象,即自言自语,儿童自己和自己交谈,进行一种引导思维与行为的自我对话。维果茨基认为,自言自语有助于个体将共享的知识变成个人的知识,是复杂认知能力形成的基础。维果茨基指出,儿童是通过结合他人与自己的言语,利用自身的言语来解决问题的。因此,对话和讨论是儿童用来学习的重要方式。五、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是维果茨基用来解释儿童是怎样学习的另一个重要概念。他提出了儿童发展的两种水平:一种是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表现为个体能够独立解决问题的现有水平;另一种是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表现为“儿童还不能独立地完成任务,但在成人的帮助下,在集体活动中,通过模仿等形式,却能够完成这些任务”。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