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联邦学校等两校八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_第1页
2022-2023学年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联邦学校等两校八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_第2页
2022-2023学年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联邦学校等两校八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_第3页
2022-2023学年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联邦学校等两校八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_第4页
2022-2023学年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联邦学校等两校八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2-2023学年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联邦学校等两校八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一、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你选出正确选项写在后面的括号里。1.(2分)下表是清朝18世纪末、19世纪初中英正当贸易情况。英国为改变这种局面,19世纪20年代后直接采取的做法是()时间贸易1795年﹣1799年1830年﹣1833年英国输华商品总值540万银两730万银两中国输英商品总值570万银两990万银两A.大量走私鸦片 B.发动侵华战争 C.要求五口通商 D.中英协定关税2.(2分)如图鸦片战争示意图中“?”处应填写的内容是()A.租借土地 B.最惠国待遇 C.五口通商 D.领事裁判权3.(2分)以下是某历史专著的部分内容,请对此确定一主题是()时间具体内容1860年10月5日英法联军进攻北京,误以为咸丰皇帝住在圆明园,遂向圆明园进军1860年10月6日法军率先抵达并占领了位于北京郊外的圆明园1860年10月7日英军抵达圆明园,加入了抢劫财物的行列1860年10月18日英军一意孤行,决定烧毁圆明园全园,并开始了大规模的放火行动A.英法联军攻打北京城 B.咸丰帝的逃跑 C.圆明园的浩劫 D.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过程4.(2分)孙中山评价太平天国运动说:“太平之师不灭,则犹汉家天下,政由己出,张弛自易。”符合材料中“太平之师”“政由己出”的史证是()A.虎门销烟 B.定都天京 C.公车上书 D.成立同盟会5.(2分)有学者指出:“假如没有这场革命,清廷不会向西方学习,中国必然会在旧有轨道上徐徐而行;假如没有这场革命,汉人士大夫还会继续沉沦。”“这场革命”和“向西方学习”分别是指()A.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和洋务运动 C.义和团运动和清末新政 D.甲午中日战争和戊戌变法6.(2分)李鸿章曾评价洋务运动时期的某项成果:“中国商民得减价之益,而水脚(指水路运输费用)少入洋商之手者,奚止数千万,此实收回利权之大端。”该成果指的是()A.兴办安庆内军械所 B.开办轮船招商局 C.创建北洋舰队 D.设立京师同文馆7.(2分)北洋舰队是清朝学习西方先进技术而创立的一支近代海军,但是它并没有挽救清朝在甲午中日战争失败的厄运。这说明()A.北洋舰队战斗力不强大 B.西方先进技术用处不大 C.日本的海军比北洋舰队更强大 D.仅靠先进技术挽救不了民族危机8.(2分)“到1900年庚子国变前夕,大清朝的国民生产总值占全世界的6.8%,先辈们用短短三十年的时间走完资本主义国家一百多年才走完的路,这是一个令世人感叹、世界瞩目的成就”。其中“令世人感叹、世界瞩目的成就”主要得益于()A.洋务运动对经济的客观作用 B.《马关条约》签订后的资本输入 C.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短暂的春天” D.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解体较快9.(2分)19世纪六七十年代,湖广总督张之洞在汉阳(今湖北省武汉市)全方位发展近代工业;在李鸿章主持下,建成了由金陵机器总局、轮船招商局等众多大型企业组成的长江三角洲工业带。这表明洋务运动()A.促使中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 B.开启了中国近代化 C.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D.抵制了外资的入侵10.(2分)1895年5月15日,《申报》报道:“一律预备与倭人决死一战,不愿将全台归于倭人,众志成城,有死无二。”此报道的背景是()A.洋务运动举步维艰 B.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狂潮 C.甲午中日战争失败 D.日本明治维新正式开始11.(2分)历史学家金冲及说:“如果用短视的眼光来看,甲午战争对中国似乎只是一场备受屈辱的悲剧;但以更长远的眼光来看,却又是一个新的起点,从而揭开中国近代史上新的一页。”这一论断是基于甲午战争()A.导致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方向发生转变 B.推动了中国政治机构现代化转型 C.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揭开了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序幕12.(2分)如图《“China”被撕裂》反映的是()A.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用武力打开中国的大门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侵略势力由沿海深入内地 C.甲午中日战争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清政府沦为列强的工具13.(2分)鲁迅说:“至于中国所谓的手段,在我看来,有时也应该说有的,但绝非‘以夷制夷’,倒是想‘以夷制华’。然而,夷又哪有这么愚笨呢,却先来一套‘以华制华’给你看。”中国近代史上列强“以华制华”策略产生的影响是()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中国半殖民化程度大大加深 C.清政府已经成为“洋人的朝廷” D.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14.(2分)戊戌维新时期,很多改革措施都遭到强烈反对,反对者并非都是上层的顽固分子,也有中下层官员、士子和民众。这主要说明戊戌变法()A.违背了时代发展潮流 B.缺乏必要的社会基础 C.改革措施还不够全面 D.未起到思想启蒙作用15.(2分)洋务派出版机构翻译出版的图书偏重于自然科学、实用工艺和军事方面,而维新派刊印的图书以介绍各国政治、历史、地理、律例和宣传维新变法理论的居多。材料表明()A.欧洲列强对华侵略加剧 B.近代化探索方向的转变 C.近代民族工业加快发展 D.中体西用思想广泛传播16.(2分)鸦片战争后的一个世纪里,中国先进思想家对西方挑战的回应由四种连续的思想模式构成(如图)。图中“①”处应填()A.固守儒家经典 B.提倡洋为中用 C.追求君主立宪 D.追求民主科学17.(2分)“欧战结局,全世界发生一种新潮流,激荡着中国的社会,于是这个‘国语运动’才算水到渠成,政府和社会互助而合作,三五年工夫,居然办到寻常三五十年所办不到的成绩。”上述材料反映“国语运动”之所以顺利开展,主要是依靠()A.欧洲战局的影响 B.中国文化长期积累 C.文学人士的领导 D.政府和社会的力量18.(2分)“所谓立宪政体,所谓国民政治,果能实现与否,纯然以多数国民能否对于政治,自觉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为唯一根本之条件。”可见作者的宗旨是()A.提升民众思想的觉悟 B.抨击国民党一党专治 C.否定民主政治的基础 D.鼓吹国民革命的开展19.(2分)某学者曾说:“(运动爆发时)全国各大中城市几乎都有响应。其实际参与者,既有上层政府官员,更有大批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甚至还有相当多的普通市民。”下列对该运动说法正确的是()A.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革命运动 B.开启了中国在政治方面的近代化 C.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D.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20.(2分)在6月5日之前,五四运动的主力是革命知识分子。之后,无产阶级以历史上空前的政治大罢工投入斗争,成为革命运动主力,帮助斗争迅速取得胜利。可见,五四运动()A.促进了思想解放 B.推翻了封建军阀的统治 C.开启了民主革命的新阶段 D.走上社会主义革命道路21.(2分)如图为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创办的刊物。这表明,中国共产党从一开始就()A.认识到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 B.成为队伍最庞大的革命政党 C.团结人民群众开展武装斗争 D.选择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22.(2分)1922年7月,中共二大在上海召开,通过了第一部《中国共产党章程》。会议要求党的一切活动都必须深入广大的群众里面去,领导和团结各界人民奋斗,并第一次比较完整地对工人运动、妇女运动和青少年运动提出了要求。这表明中国共产党()A.确立了扶助农工的政策 B.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C.明确了民主革命的任务 D.坚持密切联系群众的原则23.(2分)中共一大时,因为历史的局限性,中共简单地认为其面临的任务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而没有意识到革命的敌人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这一缺陷在中共二大时获得了解决。材料反映了中共在早期探索中()A.适时调整革命纲领 B.高度重视农村发展 C.十分关注百姓生活 D.致力改善国共关系二、非选择题(2大题,共24分)24.(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并论述问题。材料一:洋务运动是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由洋务派掀起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它以“自强”和“求富”为口号,创办了一批近代工业,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材料二:1895年春,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参加会试的举人,上书光绪帝,请求变法图强。这次上书虽然没有成功,却轰动京、沪,拉开了变法维新的序幕。之后,维新人士纷纷创办报刊,宣传维新变法思想。材料三:19世纪末20世纪初,有关中华民族危机加剧的信息:信息1: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信息2:国别租借地或割地势力范围德国强租胶州湾山东沙俄强租旅顺、大连长城以北、新疆、东北法国强租广州湾广东、广西、云南英国强租九龙、威海卫长江流域日本割占台湾福建信息3:第七款:大清国国家允定各使馆境界以为专与住用之处,并独由使馆管理。中国人民,概不准在界内居住……(1)根据材料一,列举洋务派在“自强”和“求富”的口号下创办的近代工业各一例,并根据材料指出洋务运动的积极作用。(2)材料二中“拉开了变法维新序幕”的历史事件是什么?根据材料分析变法维新运动的性质。(3)结合材料三中的三个信息,分析中国民族危机是怎样一步步加深的。25.(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并论述问题。材料一: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材料二:君权日益尊,民权日益衰,为中国致弱之根源……君权与民权合,则情易通;议法与行法分,则事易就。二者斯强矣。——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材料三: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利,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利,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利,故要社会革命。这三样有一样做不到也不是我们的本意。达了这三样目的之后,我们中国当成为至完美的国家。——孙中山《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材料四: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辩书》(1)材料一、二、三、四分别代表近代中国哪些阶级(派别)的思想?(2)综合上述材料并联系所学知识,从中提炼一个论题并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论从史出、逻辑清晰。

2022-2023学年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联邦学校等两校八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你选出正确选项写在后面的括号里。1.(2分)下表是清朝18世纪末、19世纪初中英正当贸易情况。英国为改变这种局面,19世纪20年代后直接采取的做法是()时间贸易1795年﹣1799年1830年﹣1833年英国输华商品总值540万银两730万银两中国输英商品总值570万银两990万银两A.大量走私鸦片 B.发动侵华战争 C.要求五口通商 D.中英协定关税【分析】本题以“清朝18世纪末、19世纪初中英正当贸易情况。”为背景依托,考查了鸦片战争前中国的贸易情况,了解鸦片输入的相关知识。【解答】依据题干的表格数据,可以看出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中英正当贸易中,中国处于明显的出超地位。为了改变这种不利局面,英国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故A符合题意;发动侵华战争开始于1840年,排除B;五口通商和协定关税都是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的内容,排除CD。故选:A。2.(2分)如图鸦片战争示意图中“?”处应填写的内容是()A.租借土地 B.最惠国待遇 C.五口通商 D.领事裁判权【分析】本题考查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解答】《南京条约》开放五个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从此,中国开始沦为西方列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地,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故C正确;列强通过《五口通商章程》获得了租借土地的权利,属于社会性质方面,排除A;鸦片战争后,列强获得了“片面最惠国待遇”,排除B;鸦片战争后,列强获得了领事裁判权,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属于社会性质方面,排除D。故选:C。3.(2分)以下是某历史专著的部分内容,请对此确定一主题是()时间具体内容1860年10月5日英法联军进攻北京,误以为咸丰皇帝住在圆明园,遂向圆明园进军1860年10月6日法军率先抵达并占领了位于北京郊外的圆明园1860年10月7日英军抵达圆明园,加入了抢劫财物的行列1860年10月18日英军一意孤行,决定烧毁圆明园全园,并开始了大规模的放火行动A.英法联军攻打北京城 B.咸丰帝的逃跑 C.圆明园的浩劫 D.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过程【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圆明园的浩劫.【解答】观察历史专著的部分内容可知,这是圆明园的浩劫。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1856年10月至1860年10月,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为帮凶,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争先恐后,掠夺珍宝。抢不走的东西,他们就砸碎。为掩人耳目,他们又放火焚烧,大火烧了三天三夜。故选:C。4.(2分)孙中山评价太平天国运动说:“太平之师不灭,则犹汉家天下,政由己出,张弛自易。”符合材料中“太平之师”“政由己出”的史证是()A.虎门销烟 B.定都天京 C.公车上书 D.成立同盟会【分析】本题考查太平天国的相关内容,准确解读材料信息。【解答】A.虎门销烟是清政府委派林则徐在广东虎门集中销毁鸦片的历史事件,最终成功销毁鸦片两百多万斤,该事件成为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导火线,与太平天国运动无关,排除A。B.根据所学知识,1852年,太平军从永安北上,围困桂林、长沙,攻克武昌,1853年3月,攻占南京,将南京改名为天京,作为都城,正式建立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符合材料中“太平之师”“政由己出”的史证,B项正确。C.公车上书是指康有为率同梁启超等一千两百名举人于北京联名上书清光绪皇帝,反对在甲午战争中败于日本的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与太平天国运动无关,排除C。D.同盟会是革命派建立的革命政党,与太平天国运动无关,排除D。故选:B。5.(2分)有学者指出:“假如没有这场革命,清廷不会向西方学习,中国必然会在旧有轨道上徐徐而行;假如没有这场革命,汉人士大夫还会继续沉沦。”“这场革命”和“向西方学习”分别是指()A.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和洋务运动 C.义和团运动和清末新政 D.甲午中日战争和戊戌变法【分析】本题考查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知道1851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对清政府构成极大的冲击,促使清政府向西方学习,兴起了洋务运动。【解答】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1851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对清政府构成极大的冲击,促使清政府向西方学习,兴起了洋务运动,B符合题干的要求;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的统治,没有给清政府学习的机会,A排除;清末新政改革,并不是由于义和团运动所导致的,C排除;甲午中日战争并不是清政府向西方学习和进行改革的开始,D选项不符合材料的特点,排除。故选:B。6.(2分)李鸿章曾评价洋务运动时期的某项成果:“中国商民得减价之益,而水脚(指水路运输费用)少入洋商之手者,奚止数千万,此实收回利权之大端。”该成果指的是()A.兴办安庆内军械所 B.开办轮船招商局 C.创建北洋舰队 D.设立京师同文馆【分析】本题考查洋务运动,知道洋务运动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解答】“中国商民得减价之益,而水脚(指水路运输费用)少入洋商之手者,奚止数千万,此实收回利权之大端”指的是开办轮船招商局。从19世纪70年代起,洋务派在继续发展军事工业的同时,又提出“求富”的主张,开办一些近代民用企业,以辅助军事工业。其中比较重要的有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故选:B。7.(2分)北洋舰队是清朝学习西方先进技术而创立的一支近代海军,但是它并没有挽救清朝在甲午中日战争失败的厄运。这说明()A.北洋舰队战斗力不强大 B.西方先进技术用处不大 C.日本的海军比北洋舰队更强大 D.仅靠先进技术挽救不了民族危机【分析】本题考查洋务运动的相关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解答】北洋舰队是清朝学习西方先进技术而创立的一支近代海军,但是它并没有挽救清朝在甲午中日战争失败的厄运。这说明仅靠先进技术挽救不了民族危机,中国不仅在技术上落后,在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上也落后。故选:D。8.(2分)“到1900年庚子国变前夕,大清朝的国民生产总值占全世界的6.8%,先辈们用短短三十年的时间走完资本主义国家一百多年才走完的路,这是一个令世人感叹、世界瞩目的成就”。其中“令世人感叹、世界瞩目的成就”主要得益于()A.洋务运动对经济的客观作用 B.《马关条约》签订后的资本输入 C.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短暂的春天” D.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解体较快【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洋务运动相关知识,重点掌握洋务运动的积极作用。【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00年之前我国国民生产总值有很大提高的原因主要是洋务运动的客观推动作用,故A项正确;《马关条约》签订后外国资本输入,但是毕竟离1900年较短,发挥作用有限,故B项错误;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短暂的春天”是发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与题干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对于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作用有限,故D项错误。故选:A。9.(2分)19世纪六七十年代,湖广总督张之洞在汉阳(今湖北省武汉市)全方位发展近代工业;在李鸿章主持下,建成了由金陵机器总局、轮船招商局等众多大型企业组成的长江三角洲工业带。这表明洋务运动()A.促使中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 B.开启了中国近代化 C.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D.抵制了外资的入侵【分析】本题考查洋务运动,知道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解答】根据材料“在汉阳(今湖北省武汉市)全方位发展近代工业”、“建成了由金陵机器总局、轮船招商局等众多大型企业组成的长江三角洲工业带”可知,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故选:B。10.(2分)1895年5月15日,《申报》报道:“一律预备与倭人决死一战,不愿将全台归于倭人,众志成城,有死无二。”此报道的背景是()A.洋务运动举步维艰 B.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狂潮 C.甲午中日战争失败 D.日本明治维新正式开始【分析】本题考查甲午中日战争,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解答】1894﹣1895年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侵略我国,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题干报道的背景是甲午中日战争失败。故C符合题意;此时洋务运动已经失败,排除A;题干报道的背景是甲午中日战争失败,不是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狂潮,排除B;日本明治维新正式开始是1868年,排除D。故选:C。11.(2分)历史学家金冲及说:“如果用短视的眼光来看,甲午战争对中国似乎只是一场备受屈辱的悲剧;但以更长远的眼光来看,却又是一个新的起点,从而揭开中国近代史上新的一页。”这一论断是基于甲午战争()A.导致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方向发生转变 B.推动了中国政治机构现代化转型 C.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揭开了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序幕【分析】本题考查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解题的关键信息是“但以更长远的眼光来看,却又是一个新的起点,从而揭开中国近代史上新的一页”。【解答】根据“但以更长远的眼光来看,却又是一个新的起点,从而揭开中国近代史上新的一页”可得出甲午战后,维新派开始学习西方的制度,开展戊戌变法运动,推动了中国近代政治民主化进程,导致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方向发生转变,A项正确。故选:A。12.(2分)如图《“China”被撕裂》反映的是()A.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用武力打开中国的大门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侵略势力由沿海深入内地 C.甲午中日战争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清政府沦为列强的工具【分析】本题考查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解答】《“China”被撕裂》反映的是甲午中日战争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狂潮。1895年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在中国掀起了抢夺利权、强租海港、划分“势力范围”的瓜分中国狂潮。AB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13.(2分)鲁迅说:“至于中国所谓的手段,在我看来,有时也应该说有的,但绝非‘以夷制夷’,倒是想‘以夷制华’。然而,夷又哪有这么愚笨呢,却先来一套‘以华制华’给你看。”中国近代史上列强“以华制华”策略产生的影响是()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中国半殖民化程度大大加深 C.清政府已经成为“洋人的朝廷” D.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辛丑条约》的内容及影响的相关史实。1901年签订的《辛丑条约》,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的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从此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解答】1901年,清政府被迫与列强签订《辛丑条约》,其中一项内容是: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这表明清廷的主权已经尽丧,清政府进一步成为帝国主义的帮凶,极力维护帝国主义的利益。帝国主义的“以华制华”说明清廷已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选项C是中国近代史上“以华制华”策略的。故选:C。14.(2分)戊戌维新时期,很多改革措施都遭到强烈反对,反对者并非都是上层的顽固分子,也有中下层官员、士子和民众。这主要说明戊戌变法()A.违背了时代发展潮流 B.缺乏必要的社会基础 C.改革措施还不够全面 D.未起到思想启蒙作用【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戊戌变法的相关史实。识读题干材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解答】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了,但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据“很多改革措施都遭到强烈反对,反对者并非都是上层的顽固分子,也有中下层官员、士子和民众。”可知,这主要说明戊戌变法缺乏必要的社会基础。A违背了时代发展潮流,说法错误;C改革措施还不够全面,材料未涉及戊戌变法的措施,排除;D未起到思想启蒙作用,戊戌变法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史实错误,排除。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15.(2分)洋务派出版机构翻译出版的图书偏重于自然科学、实用工艺和军事方面,而维新派刊印的图书以介绍各国政治、历史、地理、律例和宣传维新变法理论的居多。材料表明()A.欧洲列强对华侵略加剧 B.近代化探索方向的转变 C.近代民族工业加快发展 D.中体西用思想广泛传播【分析】本题考查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知道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解答】洋务派出版机构翻译出版的图书偏重于自然科学、实用工艺和军事方面,而维新派刊印的图书以介绍各国政治、历史、地理、律例和宣传维新变法理论的居多。材料表明近代化探索方向的转变。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故选:B。16.(2分)鸦片战争后的一个世纪里,中国先进思想家对西方挑战的回应由四种连续的思想模式构成(如图)。图中“①”处应填()A.固守儒家经典 B.提倡洋为中用 C.追求君主立宪 D.追求民主科学【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新文化运动,重点掌握新文化运动的核心思想。【解答】根据题意可知,反映了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在西方文明的冲击下,先进的中国人由学习西方技术到学习西方的制度最后学习西方的思想。根据“1914年20世纪20年代”可知,①处应填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所标举的两大口号,由陈独秀首先提出。他还将它们形象地称为“德先生”和“赛先生”。陈独秀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D项正确;新文化运动批判儒家传统思想,排除A项;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排除B项;追求君主立宪属于戊戌变法的要求,排除C项。故选:D。17.(2分)“欧战结局,全世界发生一种新潮流,激荡着中国的社会,于是这个‘国语运动’才算水到渠成,政府和社会互助而合作,三五年工夫,居然办到寻常三五十年所办不到的成绩。”上述材料反映“国语运动”之所以顺利开展,主要是依靠()A.欧洲战局的影响 B.中国文化长期积累 C.文学人士的领导 D.政府和社会的力量【分析】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的相关内容,准确解读材料信息。【解答】A.欧洲战局的影响不是“国语运动”顺利进行的最主要原因,排除A。B.中国文化长期积累不是“国语运动”顺利进行的最主要原因,排除B。C.文学人士的领导没有反映“政府和社会互助而合作,三五年工夫,居然办到寻常三五十年所办不到的成绩”的内容,排除C。D.根据材料“政府和社会互助而合作,三五年工夫,居然办到寻常三五十年所办不到的成绩。”得出,文学革命顺利开展的原因是依靠政府和社会的力量,D项正确。故选:D。18.(2分)“所谓立宪政体,所谓国民政治,果能实现与否,纯然以多数国民能否对于政治,自觉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为唯一根本之条件。”可见作者的宗旨是()A.提升民众思想的觉悟 B.抨击国民党一党专治 C.否定民主政治的基础 D.鼓吹国民革命的开展【分析】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解答】由““所谓立宪政体,所谓国民政治,果能实现与否,纯然以多数国民能否对于政治,自觉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为唯一根本之条件。”可以看出,作者认为实现立宪政体的唯一根本的条件是多数国民具有主人翁意识。其宗旨是批判封建思想,唤醒民众觉悟。A符合题意。故选:A。19.(2分)某学者曾说:“(运动爆发时)全国各大中城市几乎都有响应。其实际参与者,既有上层政府官员,更有大批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甚至还有相当多的普通市民。”下列对该运动说法正确的是()A.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革命运动 B.开启了中国在政治方面的近代化 C.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D.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五四运动相关知识,重点掌握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解答】根据“(运动爆发时)全国各大中城市几乎都有响应。其实际参与者,既有上层政府官员,更有大批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甚至还有相当多的普通市民。”可知,题干材料反映的是五四运动。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是一场中国人民为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而掀起的伟大社会革命运动,是一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伟大思想启蒙运动。五四运动以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追求救国强国真理的进步性、各族各界群众积极参与的广泛性,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故A符合题意。B与戊戌变法有关,C与辛亥革命有关,D与洋务运动有关,排除BCD。故选:A。20.(2分)在6月5日之前,五四运动的主力是革命知识分子。之后,无产阶级以历史上空前的政治大罢工投入斗争,成为革命运动主力,帮助斗争迅速取得胜利。可见,五四运动()A.促进了思想解放 B.推翻了封建军阀的统治 C.开启了民主革命的新阶段 D.走上社会主义革命道路【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掌握相关基础知识。【解答】新文化运动促进了思想解放与题干表述内容不符,排除A项;北伐的奋斗目标是打倒列强、铲除军阀,排除B项;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爱国运动。在这场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展现了伟大的力量。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开启了民主革命的新阶段,C项正确;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排除D项。故选:C。21.(2分)如图为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创办的刊物。这表明,中国共产党从一开始就()A.认识到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 B.成为队伍最庞大的革命政党 C.团结人民群众开展武装斗争 D.选择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相关知识点。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解答】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后,创办了《劳动界》、《劳动音》等一批专供工人阅读的刊物,它们的刊行启发和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阶级的结合,表明中国共产党从一开始就认识到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故A符合题意。故选:A。22.(2分)1922年7月,中共二大在上海召开,通过了第一部《中国共产党章程》。会议要求党的一切活动都必须深入广大的群众里面去,领导和团结各界人民奋斗,并第一次比较完整地对工人运动、妇女运动和青少年运动提出了要求。这表明中国共产党()A.确立了扶助农工的政策 B.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C.明确了民主革命的任务 D.坚持密切联系群众的原则【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解答】1922年7月,中共二大在上海召开,通过了第一部《中国共产党章程》。会议要求党的一切活动都必须深入广大的群众里面去,领导和团结各界人民奋斗,并第一次比较完整地对工人运动、妇女运动和青少年运动提出了要求。这表明中国共产党坚持密切联系群众的原则。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23.(2分)中共一大时,因为历史的局限性,中共简单地认为其面临的任务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而没有意识到革命的敌人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这一缺陷在中共二大时获得了解决。材料反映了中共在早期探索中()A.适时调整革命纲领 B.高度重视农村发展 C.十分关注百姓生活 D.致力改善国共关系【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共一大相关知识的掌握,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解答】据题干“中共一大时,因为历史的局限性,中共简单地认为其面临的任务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而没有意识到革命的敌人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这一缺陷在中共二大时获得了解决。”可知,材料反映了中共在早期探索中适时调整革命纲领。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大会确定党奋斗目标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党在当前的任务是组织工人阶级、开展工人运动。中共在早期探索中适时调整革命纲领。故选:A。二、非选择题(2大题,共24分)24.(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并论述问题。材料一:洋务运动是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由洋务派掀起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它以“自强”和“求富”为口号,创办了一批近代工业,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材料二:1895年春,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参加会试的举人,上书光绪帝,请求变法图强。这次上书虽然没有成功,却轰动京、沪,拉开了变法维新的序幕。之后,维新人士纷纷创办报刊,宣传维新变法思想。材料三:19世纪末20世纪初,有关中华民族危机加剧的信息:信息1: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信息2:国别租借地或割地势力范围德国强租胶州湾山东沙俄强租旅顺、大连长城以北、新疆、东北法国强租广州湾广东、广西、云南英国强租九龙、威海卫长江流域日本割占台湾福建信息3:第七款:大清国国家允定各使馆境界以为专与住用之处,并独由使馆管理。中国人民,概不准在界内居住……(1)根据材料一,列举洋务派在“自强”和“求富”的口号下创办的近代工业各一例,并根据材料指出洋务运动的积极作用。(2)材料二中“拉开了变法维新序幕”的历史事件是什么?根据材料分析变法维新运动的性质。(3)结合材料三中的三个信息,分析中国民族危机是怎样一步步加深的。【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民族危机的加深、中国人的救国探索。需要考生掌握洋务派创办的企业、洋务运动的积极作用、公车上书、维新运动的性质、中国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的过程。【解答】(1)近代工业:据所学可知,洋务派在“自强”的口号下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如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后又在“求富”的口号下创办了一批近代民用工业,如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作用:据材料一“创办了一批近代工业,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的开展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2)事件:据材料二“1895年春,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参加会试的举人,上书光绪帝,请求变法图强”可知,“拉开了变法维新序幕”的历史事件是公车上书。性质:据所学知识可知,维新变法是由资产阶级维新派领导的,寻求变法图强,建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政体的运动,所以运动的性质为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3)分析: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信息1反映的是甲午中日战争后签订了《马关条约》,它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信息2反映的是《马关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国家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已经面临亡国灭种的严重危机;信息3反映的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后签订了《辛丑条约》,清政府彻底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故答案为:(1)近代工业:自强:安庆内军械所(或“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求富:轮船招商局(或“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作用: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回答其中一点即可)(2)事件:公车上书。性质: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3)分析:①甲午中日战争后签订了《马关条约》,它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②《马关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国家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或“面临生死存亡的严重危机”“面临亡国灭种”)。③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签订了《辛丑条约》,清政府彻底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25.(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并论述问题。材料一: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材料二:君权日益尊,民权日益衰,为中国致弱之根源……君权与民权合,则情易通;议法与行法分,则事易就。二者斯强矣。——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材料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