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中学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1页
荆州中学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2页
荆州中学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3页
荆州中学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4页
荆州中学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荆州中学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荆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十月月考

语文试题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3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苏东坡十一岁时,进入中等学校,认真准备科举考试。为应付考试,当时的学生必须读经史诗文,经典古籍必须熟读至能背诵。最努力苦读的学生会将经书和正史抄写一遍。苏东坡读书时也就是用这种方法。若对中国诗文朴质的经典,以及正史中常见的名称世故暗喻等典故稍加思索,这种读书方法,自有其优点。因为将一本书逐字抄写之后,对那本书所知的深刻,决非仅仅阅读多次所能比。这种用功方法,对苏东坡的将来大有好处。

苏东坡与弟弟苏辙正在这样熟读大量的文学经典之时,他父亲赶考铩羽而归。苏洵对功名并未完全死心,自己虽未能考中,但他以纯粹而雅正的文体教儿子,教儿子深研史书为政之法。这样的家庭气氛,正适于富有文学天才的青年的发育。

(摘编自林语堂《苏东坡传》)

材料二:

苏轼生活在佛教传播相当发达的四川,处在峨眉佛教文化圈之中,苏轼家庭的宗教气氛也十分浓厚,其父苏洵是云门宗四世圆通居讷的皈依弟子,其母程夫人是优婆夷,其弟和其继妻都信佛,这对他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从苏轼的经历看,他刚开始虽受社会和家庭的影响对佛教抱有好感,然而并没有真正信奉佛教,元丰三年乌台诗案后,四十一岁的苏轼被贬黄州团练副使,政治上的挫败使他开始反省,重新思考人生的价值意义,并借佛老的方法来净化自心。这一时期,他审视自己的经历以及处世态度,重新寻找心灵的支撑点,开始思考人生的真谛,开始接受佛教思想。谪居黄州以来,苏轼躬耕东坡,作诗赋词,向世人展现了一个极富魅力的“东坡居士"形象。

黄州词如此丰产的数量也预示着它内容的丰富性,其中有对美好理想的追求,有在被贬后旷达心情的抒发,有登高临水、吊古伤今,有对亲戚朋友的思念,也有对世间丑恶的讥讽;既有火树银花的都市,也有静谧祥和的乡村……题材之广泛已然突破了前人。他前期的作品大气磅礴,豪放奔腾如洪水破堤,一泻千里;而后期的作品则空灵隽永、朴质清淡。

苏轼诗词的主导风格是洒脱旷达,其旷达风格的形成并非因其个人与偶然,同时也是整个宋代文化浸染下的产物。苏轼从来都是以一种无所不适的超然态度来面对自己所遇到的种种挫折,佛学思想的影响让他形成了一种入世而又超世的境界。他在诗词中抒发人生如梦的感触,表现超然自如的人生态度,营造出一种空灵、恬淡而又清雅的独特意境,从而构建出一个“词意高妙”的超然旷达的艺术高境。

(摘编自赵凡龙《苏轼黄州诗词论析》)

材料三:

相比唐诗,词在日本的影响要弱一些,这是因为观念上诗为正宗,词为诗余,而且写作技术更难。尽管如此,日本文人写词还是代不乏人,他们学习、模仿唐宋词人,其中特别喜欢效仿苏轼的词作。苏轼是开辟了宋词新天地的一代词人,其词不仅在国内影响深远,而且早就流传到了东亚各国。夏承焘在《论词绝句》中云:“坡翁家集过燕山,垂老声名满世间。"说明其生前文集已在国外广为传播。

日本词人学习、效仿苏轼的词,首先是仿调,即采用苏轼创作的词调。苏轼最有名的豪放词有《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水调歌头》,许多日本词人也喜欢用此词调作词。在日本词人中,森槐南特别心折于苏轼,也最有苏词之风,夏承焘在《域外词选》序言中称赞他:“日本词人为苏辛派词,当无出槐南右者。”他有《酹江月》“题髯苏大江东去词后”,与苏轼进行跨时空的对话:“我思坡老,铁绰板歌,是森然芒角。便把大江东去意,试问南飞乌鹊。斜月荧荧,明星烂烂,撑住曹瞒槊。人生知几,仰天长啸寥廓。”森槐南用苏轼词调凭吊苏轼,一方面揣摩苏轼创作该词时的心路历程,对其境遇表示同情。另一方面对苏轼的人格魅力和风流才情作了高度的评价,称其“文章卓荦”,为“一世之雄”,可称是东坡的“异代知己"。

其次是用韵,即按照苏轼词的韵脚来进行创作。如林读耕斋有次韵苏轼的《满庭芳警世》词;野村篁园有次韵苏轼的《水调歌头》“中秋梅岩蓉湖枉过,词以记喜,用坡老韵”;森川竹磎有次韵苏轼的《劝金船》“送横川唐阳赴任丰桥,用苏东坡原韵";铃木豹轩有次韵苏轼的《念奴娇·汴京怀古》。这些词不光次韵,大都也是以苏轼词为范本创作。有的步韵和苏轼原作韵字相同且次序一致,如林读耕斋的《满庭芳·警世》词,韵脚与苏轼的《满庭芳·警世》词完全一样。

再次是仿意,指借用、模仿苏词的语词句式、立意、风格来进行创作。有的直接撷取化用苏轼词的经典语词,表达其相似情怀。如用“琼楼玉宇”,森槐南的《水调歌头》:“摩垒晓风残月,接武琼楼玉宇,酒醒不胜寒。"高野竹隐的《水龙吟》:“料琼楼玉宇,高寒空共,月明千里。”有的是学句法,对苏轼词中的经典句法进行效仿。如对苏轼《水调歌头》中的“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的模仿,高野竹隐的《水调歌头》云:“我欲采槎去,招手海边鸥。”森川竹磎的《水调歌头·琵琶湖上赋》云:“我欲横吹铁笛,乍可呼醉仙客,对酒拍阑干。"竹隐词中也出现了相同或相似的意象和意境。“杯浸琉璃千顷,月照山河一片”和苏轼的《水调歌头》(落日绣帘垂)中“一千顷,都镜净"意象仿佛。有的效仿已脱略苏词形迹,达到自出机杼的地步。如森槐南的《水调歌头》:“论填词,板敲断,笛吹酸。声裂哀怨第四,犹道动人难。摩垒晚风残月,接武琼楼玉宇,酒醒不胜寒。”在词中抒发胸襟怀抱,表达词学见解,与苏轼一样境界宏阔开放、豪健清雄。

(摘编自钱锡生《日本词人对苏轼词的接受》)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北宋时期,学生科举应考必须熟读经史诗文并背诵经典古籍,苏轼则常常用抄录经书和正史的办法苦读。

B.苏轼的思想以及洒脱旷达的诗风,在很大程度上与苏轼从小就受到佛教思想的熏染信奉佛教有关。

C.夏承焘对苏轼的诗词颇有研究,并作诗加以称道;同时夏承焘对许多日本词人及其作品也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

D.日本词人森槐南非常崇尚苏轼的词作,常在诗词创作中效仿苏轼的词调和词意,堪称苏轼的“异代知己"。

2.根据材料,下列对苏轼诗词成就及影响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苏轼诗词题材非常广泛,涉及到个人情绪和生活的诸多方面,苏轼词作的数量之多已然突破了前人。

B.苏轼词作虽然有其主导的风格,但前期和后期的作品风格迥乎不同,相对来说后期作品更趋成熟。

C.苏轼构建了一个“词意高妙”的艺术境界,其作品无论生前还是身后,不仅在国内,在国外也广为传播。

D.森槐南等日本词人在模仿苏词时,经常撷取苏轼词的经典语词,表达相同情怀,足见苏轼对其影响之深。

3.下列说法中不能够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二核心观点的一项是()(3分)

A.苏轼的人生痛苦体验比一般人要沉重得多,但在作品中依然表现出豪迈清旷的胸襟。

B.苏轼被贬黄州之后慢慢适应现实的残酷,交游酬唱,亲近自然,借诗词告别消极懈怠。

C.《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中,“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一句强化了全词的主题。

D.苏轼在《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中借月夜孤鸿自喻来托物寓怀,表达孤高心境。

4.请简要梳理材料三的思路。(4分)

5.苏轼作为“开辟了宋词新天地的一代词人”,其成功的原因很多,请结合以上材料分析他成功的主要原因。(4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刘泥鳅

聂鑫森

潭州木工厂加工的产品:家具、包装箱、枪托、纤维板、木屑板。所使用的原材料:杉、松、柏、樟、桐、柳、楠……湘江在工厂这里拐出一个大湾,岸上也没什么人家,十分幽静。白天人喧车吼,很是热闹。但到了晚上,就只剩下一个守排人,冷森森的。

守排的活计虽很轻松,但责任重,且孤苦不堪。当年贮木场领导让大家主动报名时,都低头不应。结婚四年并有了两个孩子的刘泥鳅蓦地站起来,大声说:“我去!"

刘泥鳅自小就住在湘江边,身体壮,水性好,很喜欢喝烈酒,但很少有醉的时候。别看他爱喝酒又没读过多少书,他很喜欢厂宣传科有一年给他家的对联:“笑陪一江风浪,独守几块木排。”

“独"不假,“笑”亦真。天一黑,他腰系一个盛酒的葫芦,高高兴兴地来到了木排上。木排上有一个“人"字形的杉皮木棚,刮风落雨下雪时可供他坐或卧;天气好时星月交辉,他喜欢坐在木棚外,不时地喝口酒,其喜洋洋矣。刘泥鳅困了时,就到木棚里的地铺上眯一眯眼,天热是赤膊、短裤,天冷盖着被子也是短裤、赤膊。他头一落枕,鼾声便起,但只要木排上有细小的声响,他立刻就会醒。

有一年冬天的一个深夜,木排上积雪很厚,反射出一片朦胧的雪光。刘泥鳅喝过几口酒后,钻进被子里酣睡。到凌晨三点钟时,他听见木棚外有细碎的脚步声,从木棚一头一尾两个方向包抄而来。他马上意识到,这是六个人,肯定是歹徒,企图在不声不响中,把他摁倒、上绑、口里塞上棉花,然后好偷窃贵重木材。他悄悄地灌下几口烈酒,短裤、赤膊蹿出被窝,再飞快地跳出木棚,大喊:“抓贼啊!抓贼啊!”

那几个人早已“踩点”,知道这是个僻静处,依旧向刘泥鳅逼近。刘泥鳅快速地退到木排边,警告说:“今夜有雪光,我已看清你们的面目了!有本事的,跟我来!”说完,他一个鲤鱼翻身跳入冰冷的江水中,游到两丈开外,再停下来,原地踩水让身子向上昂出一截,一边大笑,一边大喊:“抓贼啊!抓盗木贼啊!"

歹徒先是愣住,接着是惊慌。为首的一个大汉一挥手,他们便急急地逃离木排,上岸去了。

还有一年的一个秋夜,皓月当空。一个看似文静的小伙子拿着钓竿,到木排上垂钓。他坐在临江的木排边,远离木棚,旁若无人的样子。刘泥鳅知道,这个季节钓的是鳜鱼,春鳜肥秋鳜也肥。小伙子还从帆布袋里拿出一瓶“茅台”酒,不时地小啜一口。

酒香随风飘过来,刘泥鳅的喉结立马上下蠕动,心里说:“好酒!"他坐在木棚前,一直盯着那个小伙子,觉得是个有趣的人。到子夜时,小伙子还一无所获。他收拾好钓竿,拿着酒瓶站起来,叹了口气,说:“今夜鱼不赴钓,应嫌我是生人,且把酒倒入江中以做订交,明夜我再来。”他真的把酒瓶中所剩的酒倒入江水里,再把瓶子朝江中一扔。

刘泥鳅觉得这“把酒酹滔滔"的场景很动人,何不邀这小伙子一谈?木棚里有酒,还有佐酒的炒花生米!他快步上前说明来意,小伙子先是推辞,然后才勉强应允。他们在木棚外相对而坐,摆上两个酒杯、一碟花生米。

小伙子说:“这才叫萍水相逢哩,明晚我带酒菜来以做答谢。”

刘泥鳅说:“你客气了,干!"

“好,干!”

彼此不问姓名和来历,只说闲话只喝酒。

葫芦里可盛两斤酒,喝得快完时,小伙子有些醉意了,刘泥鳅却依旧清醒如常。

天边现出淡微的曙色。

小伙子说:“我该走了。"

刘泥鳅说:“且慢!我有句话要说,你的酒量不错,可我胜你一筹,不,是胜几筹,望以后好自为之。”

小伙子跌跌撞撞地走了。

这些事,刘泥鳅从不对领导和同事们说,也不对家人说,怕老婆和孩子担惊受怕。反正,他当守排人期间,没发生过偷盗木材的事故,大家都认为是社会治安好,更是刘泥鳅运气好的缘故。年年评劳模、评先进工作者,没有人会想起刘泥鳅!

刘泥鳅年满六十岁,高高兴兴地退休了,又有新人接替了他的职位。

两个孩子早已结婚生子。妻子比他小两岁,已在五十五岁时退休在家。日子过得平淡如水,安逸舒闲。只是天一落黑,无论阴、晴、雨、雪,刘泥鳅依旧腰系酒葫芦,准时出门。妻子问:“又到枫溪湾去?"

“对,我到木排上去转一转,和现在的守排人聊聊天,喝几口酒,再回来安安心心睡觉,做一个好梦。”

(节选自《小说月刊》)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守排的活计虽然责任重大而且孤苦不堪但很轻松,所以当年贮木场领导让大家主动报名时,结婚四年并且有了两个孩子的刘泥鳅立刻报了名。

B.“歹徒先是愣住,接着是惊慌”,是因为没想到刘泥鳅会跳进冰冷的江水中躲过绑架,再加上之前听他说“今夜有雪光,我已看清你们的面目了”。

C.刘泥鳅与小伙子喝酒,是为了开解小伙子,让他不要因为没有钓到鱼而伤心,也为第二天的两人相约喝酒做好情节上的铺垫。

D.刘泥鳅经历的“这些事"从不对领导和同事说,也不对家人说,是因为大家都认为是社会治安好,更是刘泥鳅运气好的缘故。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开篇通过对贮木场周围环境的描写,突出了守排点的冷清偏僻,为故事情节的展开做好了铺垫。

B.小说通过描写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活动等典型细节,将一位普通的守排人形象刻画得丰满而生动。

C.小说的主人公是刘泥鳅,但对歹徒、小伙子、妻子的形象也刻画得栩栩如生,有力地反衬了主人公形象。

D.小说结尾部分写刘泥鳅和妻子的对话,寥寥几笔,意味深长,为丰富人物思想情感增添了精彩的一笔。

8.请简要分析小说中“酒”的作用。(4分)

9.假如刘泥鳅当选为“劳动模范”,请结合文本简述他当选的理由。(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10~13题。

人才莫盛于三国,亦惟三国之主各能用人,故得众力相扶,以成鼎足之势。而其用人亦各有不同者,大概曹操以权术相驭,刘备以性情相契,孙氏兄弟以意气相投。

刘备为吕布所袭奔于操程昱以备有雄才劝操图之。操曰:“今收揽英雄时,杀一人而失天下之心,不可也。”然此犹非与操有怨者。臧霸先从陶谦,后助吕布,布为操所擒,霸藏匿,操募得之,即以霸为琅邪相。先是操在兖州,以徐翕、毛晖为将,兖州乱,翕、晖皆叛,后操定兖州,翕、晖投霸。至是,操使霸出二人,霸曰:“霸所以能自立者,以不为此也。"操叹其贤。盖操当初起时,方欲藉众力以成事,故以此奔走天下。及其削平群雄,势位已定,则孔融、许攸等,皆以嫌忌杀之。荀彧素为操谋主,亦以其阻九锡而胁之死。然后知其雄猜之性久而自露,而从前之度外用人,特出于矫伪,以济一时之用,所谓以权术相驭也。

至刘备,一起事即为人心所向。观其三顾诸葛,咨以大计,独有傅岩爰立之风。关、张、赵云,自少结契,终身奉以周旋,即羁旅奔逃,无寸土可以立业,而数人者患难相随,别无贰志。此固数人者之忠义,而备亦必有深结其隐微而不可解者矣。至托孤于亮,曰:“嗣子可辅,辅之;不可辅,则君自取之。”千载下犹见其肝膈本怀,岂非真性情之流露?亮第一流人,二国俱不能得,备独能得之,亦可见以诚待人之效矣。

至孙氏兄弟之用人,亦自有不可及者。孙策生擒太史慈,即解其缚曰:“子义青州名士,但所托非人耳。孤是卿知己,勿忧不如意也。"此策之得士也。陆逊镇西陵,权刻印置逊所,每与刘禅、诸葛亮书,常过示逊,有不安者,便令改定,以印封行之。委任如此,臣下有不感知遇而竭心力者乎?陆逊晚年为杨竺等所谮,愤郁而死。权后见其子抗,泣曰:“吾前听谗言,与汝父大义不笃,以此负汝。”以人主而自悔其过,开诚告语如此,其谁不感泣?此孙氏兄弟之用人,所谓以意气相感也。

(节选自赵翼《廿二史札记》卷七)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

刘备为吕布A所袭B奔C于操D程昱E以备F有雄才G劝操H图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藉,凭借、借助,与《陈涉世家》中“藉第令毋斩"的“藉”意思相同。

B.即,即使,与《桃花源记》中“太守即遣人随其往"的“即”意思不同。

C.于,表比较,与《琵琶行(并序)》中“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的“于”意思不同。

D.但,只是,与《短歌行》中“但为君故"的“但”意思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臧霸曾为吕布效力,曹操擒捉吕布以后,臧霸为避祸藏匿起来;后来他又被曹操捕获,曹操不计前嫌,对他委以重任,任命他为琅邪相。

B.曹操初起时为图霸业,能笼络人才,甚至能任用曾与己有怨者;势位已定时则猜忌异己,滥杀无辜。这正是其用人“以权术相驭"的表现。

C.刘备以性情结交忠义之士,以诚待人,故能深得人心;刘备创业过程中多次遭遇挫折,但诸葛亮及关、张、赵云等人患难相随,忠贞不渝。

D.陆逊镇守西陵时,深得孙权信任,孙权给刘禅、诸葛亮写信,常常给陆逊看,有不妥之处就让他改定;到了晚年,陆逊遭到谗害,郁郁而终。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操使霸出二人,霸曰:“霸所以能自立者,以不为此也。”

(2)吾前听谗言,与汝父大义不笃,以此负汝。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满江红·赤壁怀古

南宋戴复古【注】

赤壁矶头,一番过、一番怀古。想当时,周郎年少,气吞区宇。万骑临江貔虎噪,千艘列炬鱼龙怒。卷长波、一鼓困曹瞒,今如许?

江上渡,江边路。形胜地,兴亡处。览遗踪,胜读史书言语。几度东风吹世换,千年往事随潮去。问道傍、杨柳为谁春,摇金缕。

【注】戴复古,南宋词人。其时南宋小朝廷偏安一隅、苟且求存,抗金少有胜利。

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词以简洁的叙述入题,“想当时,周郎年少,气吞区宇"句由眼前之景联想到周瑜,着意刻画周瑜的英雄气概。

B.“卷长波、一鼓困曹瞒”句传神地表现出曹军崩溃之快,周瑜取胜之速,与“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异曲同工。

C.“几度东风吹世换,千年往事随潮去”句抒发词人忧国伤时的感慨:世事无常、朝代更替,往事随潮而逝。

D.下片结句词人沉浸在眼前美景中,心旷神怡,忍不住向道旁杨柳发问,问杨柳在为谁生春、为谁摇动金色的柳条。

15.戴词和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都写到“赤壁之战”,用意上有何异同?请结合具体诗句作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短歌行》中,“”写彼此久别重逢,欢饮畅谈;《登高》中,“"写诗人衰颓失意,不能饮酒。

(2)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用“_____________,”的热闹场景,向南宋统治者提出警示,指出收复失地刻不容缓。

(3)“设问"常常表现为无疑而问,借以帮助情感表达,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如“?”便是如此。

三、语言文字运用(23分)

(一)基础知识积累(本题共6小题,12分)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不相同的一组是()(2分)

A.山不厌高学而不厌B.千古风流人物数风流人物

C.但为君故池鱼思故渊D.鼓瑟吹笙虎鼓瑟兮鸾回车

18.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忽魂悸以魄动

B.为君翻作《琵琶行》初为《霓裳》后《六幺》

C.呦呦鹿鸣,食野之苹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D.我欲因之梦吴越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1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活用方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尚能饭否?

A.商人重利轻别离B.樯橹灰飞烟灭C.鼓瑟吹笙D.粪土当年万户侯

20.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2分)

A.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B.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C.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D.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21.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是()(2分)

A.新月派,中国现代新诗史上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受泰戈尔《新月集》影响很大,代表人物闻一多提出了著名的“三美"主张。

B.雪莱,英国浪漫主义民主诗人,第一位社会主义诗人,代表诗歌《西风颂》、诗剧《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等。

C.教坊,古时管理宫廷音乐的官署。专管雅乐以外的音乐、舞蹈、百戏的教习、排练、演出等事务。

D.古人有除了“名”之外,另取“字"、“号”的习惯。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李清照,字易安,号香山居士。

22.下列对于诗词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念奴娇·赤壁怀古》起句写长江,给人以雄奇壮丽之感,既写江景,又点名怀古,从大处落笔,气势磅礴,感情饱满。

B.《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词中多处用典抒情,“元嘉草草"三句用古事影射现实,尖锐地提醒南宋统治者要汲取历史教训。

C.《梦游天姥吟留别》全文以七言为主,不受诗律限制,笔随兴至,李白以浪漫瑰丽的想象,描绘了一个迷离徜恍的梦境,并在这奇特的梦境之中寄寓着诗人深沉的慨叹。

D.《声声慢》全词一字一泪,风格深沉凝重,哀婉凄苦,极富艺术感染力,是李清照早年作品中的代表作。

(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25题。

它背靠一条黄河,脚踏一个宋代,像一位已不显赫的贵族,眉眼间仍然①。省会在郑州,它不是。这是它的幸运。如今②的旧国都,早已失去年轻人的风姿和矫健,便把忙忙颠颠的现代差事,洒脱地交付给邻居。陪同我的人说,宋史上记载的旧地名,都在今天开封地底下好几米。黄河经常决水,层层淤泥堆积,把宋代繁密的脚印深深潜藏。庞贝古城潜藏得过于轰轰烈烈,而中国人③,崇尚温和、温柔和温情,连自然力也入乡随俗,一层层地慢慢来。开封古都,用灾难的刷把,一次次将自己刷新。人们逃了又来了,重新开垦荒芜之地,重新营建城池屋舍,重新召来街市繁荣,重新唤醒古都气韵。开封就像我们整个民族,一再地在灾难的大漠上重新站立,立誓恢复淤泥下的昔日繁华。但是,淤泥下的一切属于记忆,记忆像银灰色的梦,不会有其他色彩。于是,开封成了一个褪色的遗址。国内许多古塔已经禁止人们攀缘,开封古塔却听便。爬塔是一种对体力和意志的考验。塔阶很窄,很陡,也很暗,不拼力爬到每层的窗洞口你不可能停下,到了窗洞口又会立即产生再上一层观看的渴念。①千年前建塔的祖先们,②不经意地留下了两个物理上和心理上的制高点,③借此来俯瞰一代代的子孙有能耐、有出息。当我爬到最后一层,我真想气喘吁吁地叫一声:“我报到,我的祖先!”

23.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24.文中画横线句子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25.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两处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4分)

四、写作(60分)

2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计划外出踏青时,天却下雨了;准备发奋拼搏时,自己却生病了;以为稳操胜券时,身后却杀出一匹“黑马";答应陪伴家人时,却被通知去加班……

生活中,总会出现很多不可控的因素扰乱原定计划,打乱现行节奏,令人沮丧、恼火甚至陷入焦虑。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漏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荆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十月月考语文参考答案

1.B(“苏轼从小就受到佛教思想的熏染信奉佛教”错误,由材料二第二段“从苏轼的经历看,他刚开始虽受社会和家庭的影响对佛教抱有好感,然而并没有真正信奉佛教"可知。)

2.C(A.“苏轼词作的数量之多已然突破了前人”错误,原文说的是“题材之广泛已然突破了前人"。B.“相对来说后期作品更趋成熟”错误。于文无据,原文是说“他前期的作品大气磅礴,豪放奔腾如洪水破堤,一泻千里;而后期的作品则空灵隽永、朴质清淡”,并没有认为其后期作品更趋成熟。D.“撷取苏轼词的经典语词,表达相同情怀”错误,原文“有的直接撷取化用苏轼词的经典语词,表达其相似情怀”,“撷取”应为“撷取化用”,“相同”应为“相似"。)

3.D(《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中所表达的“孤高心境”主要是孤独高傲,但并不是旷达,所以不能用来支撑材料二的核心观点。)

4.①首先,提出“日本文人特别喜欢效仿苏轼的词作"这一观点,突出了苏轼作品在国外的影响力。②然后,依次从词调、用韵、词意三方面举例论述,说明苏轼词作对日本词人创作的重要影响。(每点2分,答对2点4分)

5.①青少年时期运用科学的读书方法,加深对经典诗文的理解;

②父亲在文体和为政之法方面的教育对苏轼大有裨益;

③家庭环境和宗教氛围,对他的成长和思想都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④政治上的挫败和对人生价值意义的重新思考,使他的创作题材广泛,风格独特;

⑤整个宋代文化的浸染以及佛教文化的影响,使他的思想艺术境界达到极致。

(每点1分,任写4点即得满分)

6.B(A.项守排的活计虽很轻松,但责任重且孤苦不堪,刘泥鳅是勇担重任,不是贪图轻松。C项是为了告诫小伙子不要走邪道,不是开解小伙子因没有钓到鱼而伤心。D项他不说是不想表功更不想家人担心)

7.C(并不都是反衬。)

8.①推动情节发展。交代了刘泥鳅水性好酒量大的特点,为后文两件事的情节做铺垫。

②丰富人物形象。酒中有勇、酒中有谋的特点。(每点2分)

9.①勇担重任。在大家都不愿做这份工作时,主动报名。②忠于职守。在他当守排人期间,没发生过偷盗木材的事故。③机智勇敢。与各路盗贼周旋斗争,智退盗贼。④不慕名利。有功劳不张扬,不被评优不抱怨,退休之后还关心木场安全。(每点2分,任意3点即可。共6分)

10.BDG(“为……所”为被动句式,之间不断开,“奔"是下一句的谓语动词,承前共用主语“刘备”,B处断开;“于操"是介词结构,引出“奔”的对象,之间不断开,第一个“操"是介词“于”的宾语,程昱为下一句的主语,D处断开;“备有雄才"是“以”的宾语,“劝操图之"为独立的句子,承前省略主语程昱,G处断开。)

11.A(A.错误。两个“藉”意思不同。“藉”,凭借、借助;/即使。B.正确。即,即使;/立即。C.表比较;/引出动作、行为的对象)

12.A(A.“他又被曹操捕获”错误,根据文中“操募得之,即以霸为琅邪相"可知,应是曹操通过广泛搜求,招募到了臧霸,而不是“捕获”了他。)

13.(1)曹操让臧霸交出二人,臧霸说:“我之所以能够立身,正因为不做这类事情。"(“出”,交出;“所以”,表原因,之所以……是因为;“为此”,做这类事情。)

(译出大意给2分,“出"、“所以”、判断句式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2)我以前听信谗言,和你的父亲君臣大义不够坚定专一,因此对不起你。(“汝”,你;“笃”,坚定;“负”,辜负。)

(译出大意给2分,“汝”、“笃"、“负”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参考译文:

三国时期的人才可谓是最为鼎盛的,这也得益于三国的君主各自善于用人,因此能够汇聚众人的力量,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然而,他们用人的方式各有不同。大致来说,曹操是以权术驾驭人,刘备是以性情结交人,孙氏兄弟则是以意气感召人。

刘备被吕布袭击后,投奔曹操,程昱认为刘备有雄才,劝曹操图谋除掉他。曹操说:“现在是收揽英雄的时候,杀一个人会失去天下人的心,这是不可以的。"然而,这还不是与曹操有怨的人。臧霸先是跟随陶谦,后来帮助吕布,吕布被曹操擒获后,臧霸藏匿起来。曹操通过招募的方式找到臧霸,立即任命他为琅邪相。早先,曹操在兖州时,任用徐翕、毛晖为将,兖州发生动乱,徐翕、毛晖都叛变了。后来曹操平定兖州,徐翕、毛晖投奔臧霸。到这时,曹操让臧霸交出二人,臧霸说:“我之所以能够立身,正因为不做这类事情。”曹操叹息他的贤能。曹操当初起事时,正是想借助众人的力量成就大业,所以以此奔走天下。等到他削平群雄,势位已定时,孔融、许攸等人都因嫌忌被杀。荀彧一直是曹操的谋主,也因为阻止曹操接受九锡而被逼死。由此可见,曹操的雄猜之性久而自露,而从前的宽容用人,只是出于权宜之计,以应一时之需,这就是所谓的以权术驾驭人。

至于刘备,一起事就为人心所向。看他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咨询大计,独有傅岩立贤的风范。关羽、张飞、赵云,自年轻时结交,终身相随,即使在颠沛流离、无立足之地时,这几人也患难与共,毫无二心。这固然是几人的忠义,但刘备也必定有深厚的情感纽带令人不能解开。到托孤于诸葛亮时,刘备说:“嗣子可辅,辅之;不可辅,则君自取之。"千载之下仍能见其肝胆相照,岂不是性情的流露?诸葛亮是第一流的人才,其他两国都不能得到,唯独刘备能得到他,这也可见以诚待人的效果。

至于孙氏兄弟用人,也各自有别人比不了之处。孙策生擒太史慈后,立即解开他的绑缚,说:“子义是青州名士,只是所托非人罢了。我是你的知己,不用担心不如意。”这是孙策得士的表现。陆逊镇守西陵,孙权把印章放在陆逊那里,每次与刘禅、诸葛亮通信,常常给陆逊看,有不妥之处就让他改定,然后盖上印章发出。委任如此,臣下有不感知遇而竭心尽力的吗?陆逊晚年被杨竺等人谗害,愤郁而死。孙权后来见到陆逊的儿子陆抗,哭着说:“我以前听信谗言,和你的父亲君臣大义不够坚定专一,因此对不起你。"作为君主能自悔其过,像这样开诚布公地告知,谁能不感动流泪呢?这就是孙氏兄弟用人,这就是所说的以意气感人的表现。

14.D(D.“沉浸在眼前美景中,心旷神怡”错误,词人感时伤世,无心观赏。)

15.同:借古抒怀,借“赤壁之战"抒发对周瑜的赞美和推崇。(2分)

异:①苏词对赤壁之战的描写表现了周瑜才能卓越、年少立功,反衬自己早生华发、功业无成,怀古是为伤己;(2分)②戴词对赤壁之战的描写再现了周瑜火烧曹营时的惊心动魄、宏大激烈的战争场面,反衬南宋朝廷的军事不振、国势衰颓,怀古是为讽今。(2分)

16.(1)契阔谈讌;潦倒新停浊酒杯

(2)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3)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讌”“潦"佛狸”“唯"等。)

17.C(C.故:缘故/之前的。)

18.C(A.以:介词,用。以:连词,表并列。B.为:介词,给。为:动词,弹奏。C.之:助词,的。D.因:介词,根据。因:副词,于是。)

19.C(饭,名词作动词,吃饭。A项形容词作动词,重视,轻视;B项名词作状语,像灰一样;C项名词作动词,弹奏;D项名词的意动用法,视……如粪土)

20.D(D项修辞手法为对仗、拟人,其余选项为借代。)

21.D(李清照号易安居士,白居易号香山居士。)

22.D(《声声慢》为李清照晚年作品。)

23.①气宇轩昂/器宇不凡

②老态龙钟/老迈年高

③温文尔雅/文质彬彬/温柔敦厚

24.①四个“重新”,内容上层层递进,写出了开封人民在灾难中一次次刷新自己的顽强不屈的精神;

②四个“重新"构成排比,形式整齐,节奏感强,增强了语势。(每点2分,答对2点4分)

25.②不经意地留下了物理上和心理上的两个制高点,(2分)③借此来俯瞰一代代的子孙是否有能耐、有出息。(2分)

26.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材料第一段罗列了一些具体的生活情形,“……”表示这种情况很多,生活、工作层面的,属于客观角度的“不可控性"。第二段是对这些情形的总结,指出不可控因素的出现会影响到个人生活。“不可控”是本材料作文的核心概念。还可以延伸到人类命运、战争、自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