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选科测试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1页
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选科测试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2页
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选科测试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3页
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选科测试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4页
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选科测试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选科测试语文试卷(含答案)山东省青岛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选科测试语文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材料一:

从湖南长沙驱车一个多小时抵达“中国烟花之乡"——长沙浏阳市的沙市镇,穿过乡道上写着“鹤立鸡群冠赤县,源开流远润秧田”对联的三层门楼,便进入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古村——沙市镇秧田村。

勤耕重读是秧田村家家户户盛传的家风。恢复高考至今,该村已走出28位博士、176位硕士研究生和上千名本科生,是湖南远近闻名的“博士村"。如今,数百年流传下来的“耕读文化”助推了当地乡村的振兴。秧田村通过以文促产,推动生态农业、休闲观光、研学旅行融合发展,打造出“博士村特色研学"品牌,不仅盘活了农村资源,也带动了农民增收。

秧田村将耕读文化创新融入美丽乡村建设,修复了有数百年历史的老龙井、罗氏老槽门等充满农耕文化气息的老建筑。为弘扬“耕读文化”,激励学生读书,秧田村在村里打造了一面两层楼高的“博士墙”,展示村里28位博士的照片和成就。墙上写着一行苍劲有力的大字:“知识改变命运,文化孕育美德”。

青砖土瓦、飞檐翘角,一座透着厚重年代感的老房屋紧邻秧田村小学,这是秧田村的农家书屋,延续崇文重教、勤耕重读的习俗,它功不可没。“农家书屋,人气最旺。村里的文艺爱好者、退休教师在这里看书;农民施肥、养殖遇到问题,也会来书屋查找相关资料。"村民邓加长告诉记者。张秋香老人也经常来书屋学认字,看书读报。“母亲认识4000多个字,经常给子孙讲做人做事的道理,培养家国情怀。”张秋香的儿子罗碧儒说,“因重知识的家风一代传一代,家中共走出了12名大学生、2名博士。"在秧田村,每家父母都跟子女约定,父母不打牌,孩子不玩手机。邻里之间也不比谁家富裕,就比谁家孩子会读书,父母和孩子要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秧田村勤耕苦读、诗礼传家等家风祖训,也成为秧田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特有元素。该村各家族族谱里相关的风范和规诫,有诸多共同点。比如,“忠君爱国”“身正为范"耕读不辍”“和睦乡闾"等,都蕴含着“善”与“美”,各家族以此来劝谕族人乡亲。秧田村把家风祖训融入新农村建设,对推进文化建设、促进社会沟通、发展和谐关系、净化社会风气、巩固爱国精神具有重要作用。

(摘编自中新网长沙2023年8月3日电)

材料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文明是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主体,村庄是这种文明的载体,耕读文明是我们的软实力。”耕读文明中蕴含着天人合一、知行合一、自立自强、修身立德等思想理念,是宝贵的精神财富。今天,耕读文明所依赖的经济社会基础已经大为不同,但这些思想理念仍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创造了深厚的农耕文明,也涵养了悠久的耕读传家理念。农民在从事农业生产的同时坚持读书学习,以耕养读、以读馈耕、耕读一体,是中国农民世代沿袭、经久传承的基本生活方式。耕读文明能够代代相传,一方面靠的是劳动技能的培养,另一方面靠的是价值观念的弘扬、道德教化的滋养。可以说,耕读传家也体现着一种教育理念。耕读教育中重视劳动、提倡读书学习的理念,可以为今天立德树人提供借鉴。

中小学要大力传承耕读教育理念。近年来,在一些青少年中出现了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劳动的独特育人价值被不同程度忽视。中小学可以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引导学生体验农耕生活,了解农耕技术、农业现代化方面的知识,以此促进青少年增强身体素质,锤炼勤劳奋进、脚踏实地的作风品质,培养胸怀乡土、报效祖国的家国情怀。学校要注重引导孩子们养成良好读书习惯,通过阅读获取知识、启智增慧、培养道德。家庭也要重视读书学习。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要加强阅读引领,涵育爱阅读、重知识的良好家风。

我国高等农林教育在完善新时代耕读教育体系中也大有可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涉农高校要“拿出更多科技成果,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党的十八大以来,涉农高校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紧密结合现代农业发展和人才培养实际,在耕读教育改革实践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为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输送了大批人才。当前,涉农高校要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潮流,针对现代农业新业态、新技术,深化科教协同、产教融合,丰富耕读教育内涵,拓展其外延,创新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模式。

我们要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积极推进新时代耕读教育新探索新实践,引导青年学子知农爱农、学农为农,厚植“大国三农”情怀,践行“勤耕重读"理念,走出教室、走进广袤田野,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让青春在推进农业强国建设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摘编自李长生《把耕与读传下去》)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沙市镇秧田村通过修复老龙井、罗氏老槽门等老建筑以及打造“博士墙”的方式,传承与创新本村的耕读文化。

B.秧田村农家书屋为村民提供了读书、看报、查阅资料等便利条件,对延续崇文重教、勤耕重读习俗起到了重要作用。

C.以村庄为载体的乡村文明蕴含着丰富的思想理念,是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主体,也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D.材料二末段“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一句,意即新时代青年只有通过社会实践,才能学到知识,有所成就。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秧田村成为湖南省远近闻名的“博士村”,与传承崇文重教、勤耕重读的优良传统有密切关系。

B.秧田村通过家族风范和家族规诫来劝谕族人乡亲向“善"向“美”,这对秧田新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有推动作用。

C.新时代,我们传承农耕文化,完善耕读教育体系,不仅应重视学生的读书学习,更应重视学生的劳动教育。

D.材料一介绍了秧田村在传承耕读文化方面的实践经验,材料二则围绕耕读文明这一话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耕读文化的一项是()

A.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

B.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陶渊明《归园田居》)

C.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苏轼《三槐堂铭》)

D.日入开我卷,日出把我锄。(钱澄之《田园杂诗》)

4.某旅行社欲推出沙市镇“博士村特色研学"亲子活动,请结合材料一列出研学活动的内容。

5.在新时代,社会不同层面应怎样传承耕读文化?请结合两则材料概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十八岁出门远行

郑士波

父母一早出去了,中午回来的时候,脸色很不好。终于,母亲忍不住了,对我说道:“波仔,今年考不上就算了。我们明年再考。”

我平静地询问后得知,曹二姑给我批的八字是:没有上大学的命。

父母比我还焦虑不安,又不敢在我面前表现出来,就偷偷去找了我们那个小城里远近闻名的算命人。大家都叫她曹二姑。

对此,我完全不相信。我的成绩一直都很好,从小学到高中,都是班上的第一名。对于考试,我非常自信。

我不相信自己没有考大学的命,哪怕考砸了,也能上个二本大学吧。

知了单调地鸣叫着,叫声没完没了,从敞开的窗户传进来,让即将十八岁的我极度烦躁。空气异常燥热,一点风都没有,我躺在床上辗转反侧,就如同烙饼在滚烫的热锅上被来回翻动。

漫长的等待,让我的自信一点一点失去。我开始整晚整晚地失眠。关上灯之后,双眼盯着黑黑的屋顶,困却睡不着。因为睡不着,眼泪总是流个不停。

耳边不时传来邻居们的闲话,说是哪个成绩好的同学去年没有考上,复读了一年,今年还是没考好。有人对父母说:“你们家波仔不是成绩很好吗?不会也考不上吧?"

还有人不知怎么就知道了曹二姑给我批的命,到处宣扬道:“成绩好有啥用啊?没那个命也不行啊。人斗得过命吗?”

我开始想,要是我今年考不上,会怎么选择呢?是出门打工赚钱,还是复读一年呢?或者在家务农?或是做点小生意?我不知道。因为这些年,我一直都在努力读书,我想考上大学。我不知道考不上大学该怎么办。

在连续一周的失眠后,我的头发开始大把大把地掉。每天早上起床,枕头上都是头发。头顶前部已经掉光了,两侧也稀稀拉拉的,都能看得见头皮了。

就在我原本茂密的头发快要掉光的时候,终于等到了北京一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要去北京的前几天,母亲带着我进了一趟城。给我买了一套秋衣秋裤后,剩下的钱也买不了什么了,哪怕是打折的断码的鞋。

她觍着脸,带着乞求的语气,让卖鞋的人再便宜一点。

“我还没见过这么便宜的鞋还要讲价的。"女老板有些轻蔑地说,“要是没钱,就不要买了。我做生意是要赚钱的,又不是开善堂的。五十是最低价,你爱买不买!”

“可是,我只有四十块钱了。老板,你就行行好,卖给我好不好?"

母亲这低声下气的样子,我实在看不下去,就说:“妈,我不要了,我还有鞋穿。”

母亲听到我这句话,看着我右脚那只破了个洞的鞋,眼泪扑簌簌就下来了:“我太穷了!我儿子考上大学了,我连一双新鞋都买不起!"

①我第一次看见母亲在一个陌生人面前嚎啕大哭,她似乎要把这些日子的委屈都哭出来:“我无能啊!我对不起我优秀的儿子啊!”

我本来想劝母亲说,我实在不需要一双新鞋,破的那双鞋补一补,还能接着穿的。可是,一看见母亲哭,我有点懵了,一时间不知所措。

卖鞋的那个女人看母亲哭了,也慌了,说:“大姐,你先别哭嘛,有事好好说。我真的给你的是最低价了,我从厂里拿的就是这个价,真的没有跟你多要一分钱。"

她冲着发愣的我说:“你劝劝你妈妈,让她别哭了。我三十卖给你们了,我亏二十块钱!给你们留十块钱坐车回去。哎,大家都不容易啊。”

母亲听到这句话,止住了哭声,她用手抹了抹脸上的眼泪,又在衣服上擦了擦手,②从兜里掏出一个方帕子,打开,把几张发皱的零票子数了又数,付了钱,一个劲地说:“谢谢老板!谢谢老板!你真是菩萨转世。"

卖鞋的女老板接过钱,把鞋递给我说:“你先试试这双,看合适不合适。这些鞋你看哪双合适,阿姨都给你一个价。”“这双鞋就挺好的!"我穿上新鞋,虽然有点夹脚,可是这些鞋要么就是特大码的,要么就是小码的,刚好合适的肯定不在这里卖。

我要去北京上大学了!终于可以去北京上大学了!我内心有一种短暂的莫名的兴奋。为了省钱,我只买了一张去北京的火车票,家里没人送我。母亲把东借西凑来的学费缝进我的裤子里。

刚刚步入十八岁的我啊,意识到了某种意义。这一次不仅仅是离开父母,离开家乡,一个人到一千多公里外的北京去上学。更重要的是,从踏上火车的那一刻起,③我要独自一个人去走自己的路了。

④这是我第一次走出我所在的县,第一次走出我所在的市,第一次走出我所在的省,第一次离开父母,独自远行。

我一个人坐了四十多个小时的绿皮火车,在一个阳光灿烂的清晨到达了北京。一排排房屋映入眼帘,郊区的房子有些破破的矮矮的,再开进去一点,就有了楼群,高大的楼群,宽阔的街道,还有奔跑着的汽车……

列车缓慢进入市区,北京城像一床新的棉被一样舒缓地打开,冲我张开了她的怀抱……

(选自《飞天》,2023年第10期,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解题思路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曹二姑是小城里远近闻名的算命人,母亲相信她,怕“我”难过,忍不住宽慰“我"。

B.小说用大量的笔墨写“我”和母亲买鞋的情节,为后文写“我"即将出门远行做铺垫。

C.买鞋这一情节,既体现了“我”对母亲的体谅,也表现出“我"生活节俭的优秀品质。

D.小说结尾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我”对新世界、新生活的憧憬。

7.对小说中划线句子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句子①中“委屈"指的是母亲面对严重失眠、头发脱落的“我”产生的无奈之情。

B.句子②中使用了一连串的动词,表现了家庭生活的艰难和母亲对钱的珍视。

C.句子③中“独自”,意味着“我”不想让家里再给更多支持,要自己去闯人生。

D.句子④中四个“第一次”,既写出“我”视野和经历的局限,也表达走出小城的心情。

8.小说中“我"的心理发生了哪些变化?请结合文本加以梳理概括。

9.同处青春时期的“波仔”和《哦,香雪》中的“香雪"有哪些相似之处?请结合文本加以解题思路。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高祖召彭越①,责以谋反,夷三族。枭越首于洛阳,下诏:“有收视者,辄捕之。”栾布祠而哭之,吏捕以闻。上召布,布曰:“方上之困于彭城,项王所以遂不能西者,徒以彭王居梁地,与汉合从苦楚也。当是之时彭王一顾与楚则汉破与汉则楚破。且垓下之会,微彭王,项氏不亡。天下已定,彭王剖符受封,亦欲传之万世。今陛下疑以为反,反形未具,以苛小案诛灭之,臣恐功臣人人自危也。"

太史公曰:魏豹、彭越虽故贱,然已席卷千里,南面称孤,喋血乘胜日有闻矣。怀畔逆之意,及败,不死而虏囚,身被刑戮,何哉?中材已上且羞其行,况王者乎!彼无异故,智略绝人,独患无身耳。得摄尺寸之柄,其云蒸龙变,欲有所会其度,以故幽囚而不辞云。

(节选自《史记》,有删改)

材料二:

韩信、英布、彭越皆以谋反诛夷。信乘高祖自将征陈豨之时,欲发兵袭吕后、太子。布见汉使验问,即发兵东取荆,西击楚,对高祖言欲为帝,其为反逆已明。唯越但以称病不亲诣邯郸之故,上即赦以为庶人,而吕后令人告越复谋反,遂及祸。三人之事,越独为冤。且扈辄②劝越反,越不听,有司以越不诛辄为反形已具,然则贯高欲杀高祖,张敖不从,其事等耳,乃以为不知状,而敖得释,何也?乐说告信,贲赫告布,皆得封列侯。而梁太仆告越不论赏,岂非汉朝亦知其故耶?栾布为越大夫,使于齐而越死,还奏事越头下,上召骂布,欲烹之。布谓越反形未见,而帝以苛细诛之,上乃释布,拜为都尉。然则高祖于用刑,为有负于越矣,伤哉!

(节选自洪迈《容斋随笔》)

[注]①彭越:西汉王朝开国功臣,被封为梁王,与韩信、英布并称汉初三大名将。②扈辄:与后文的“梁太仆”都是梁王彭越的部属。贯高、张敖、乐说、贲赫等人都是汉臣。

10.文中画框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勾选相应位置。

当是之A时B彭王C一顾D与楚E则汉破F与汉G则楚破

11.下列对文中加粗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闻,使……知道,与荀子《劝学》“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中的“闻”词义不同。

B.所以,表示原因,与韩愈《师说》“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中的“所以”词义相同。

C.微,如果没有,与范仲淹《岳阳楼记》“微斯人,吾谁与归"中的“微”词义相同。

D.乘,乘着、趁着,与姚鼐《登泰山记》“自京师乘风雪"中的“乘”词义不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栾布认为高祖危难时,彭王尚助汉抗楚,如今安定,他想把爵位世代相传,不会谋反。

B.太史公认为彭越这类人谋略过人,只要能够保全性命,他们就有机会重新掌握权力。

C.洪迈认为,高祖开始不相信彭越会谋反,吕后让手下再次告发,高祖才确定彭越谋反。

D.材料二见解独到,议论精当,将洪迈《容斋随笔》精辟隽永的风格展现得淋漓尽致。

1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布谓越反形未见,而帝以苛细诛之,上乃释布,拜为都尉。

(2)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苏轼《赤壁赋》)

14.洪迈认为彭越蒙冤,依据有哪些?请分条概括。

三、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元诗,完成下面小题。

小年日,仍宿北山

范梈

腊日才过又小年,那堪泽国雨连天。

儿童把酒传明烛,远想慈亲尚未眠。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句写腊八节才过,转眼又到小年,“才"又”二字写出了时节转换之快。

B.“那堪"意指“不能忍受”,直抒胸臆,写出了诗人身处绵绵阴雨之中的心理。

C.第三句写诗人小年之夜仍客居北山,只能点上蜡烛,与童仆一起举杯对饮。

D.第四句与“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都运用虚写手法,情感深切。

16.请简析诗中表达的复杂情感。

四、默写题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登高》中,道出诗人自身之苦与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两句是“______,______”。

(2)韩愈在《师说》中一针见血地指出,当时士大夫阶层在从师学习方面普遍存在着“______,______"的心理。

(3)李煜《虞美人》中“______?______”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写出词人无尽的愁绪。

五、语言表达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种农具既遥远又(),它从汉代传来,滚到现在,两千年来,还是旧日面庞。它一直在轧谷碾豆,从粗粝打磨到精细,任劳任怨。这就是石磙。石磙的声音具有象征意义,是征兆,如果哪一年它在麦场闲着,听不到它“吱呀吱呀"的叫声,①______,一村人马上就要挨饿。

除了作专业农具之外,石磙还是一种“药方”。小时候,夏天受凉肚子疼,姥姥就把世代相传的经验告诉了我,让我将肚子贴在石磙上。②______,热量都在石头里循环着,贮存着。那一刻,它把温度和心情都给予了我。果然,整个世界都不疼了。

石磙具有顽强的生存能力。即使是阳光的炙烤、冷冻的冰霜,还是雷电的恐吓、暴雨的冲刷,它总是默然无语,一直坚持着倔强的姿态。当我苦闷时,石碾就默默地陪伴着我,想想石磙在风霜雪雨中依然顽强地面对生活,我还有什么理由不能走出眼前的困境呢?那一刻,我总能(),从石磙身上找到人生破局的答案。

曾经轰轰烈烈的年代过去了,而今石磙静静地躺在村头院落。许许多多的农具都已经消失了,但石磙还在,这是它的生命力决定的。人们用“海枯石烂"来形容它的天长地久是()的。我把自家的石磙从昔日打麦场边拉到家里,立在一棵大树下,让它与这棵百年老槐树长相厮守,无声地对话岁月的沧桑。

18.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亲切茅塞顿开名副其实

B.亲切醍醐灌顶恰如其分

C.亲近茅塞顿开恰如其分

D.亲近醍醐灌顶名副其实

19.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答题卡上。

21.文中画框的句子可以改写成:“那一刻,它把温度和心情都传递给了我。果然,我不疼了。”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22.仿照下面节选的诗歌,围绕“石磙”,创作一节形式相近的小诗。

那时,麻雀们站在石磙上歌唱

月光喜欢枕着石碾睡眠

从屋后菜园里走回来的爷爷

坐在它的背上抽一锅旱烟

六、材料作文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本试卷语言文字运用材料最后一段提到“许许多多的农具都已经消失了,但石碾还在,这是它的生命力决定的”。物如此,人亦然。有的人湮没在历史尘烟中,有的人却如星辰般熠熠生辉。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只有……才能……"说法绝对,把“社会实践”变成学习知识有所成就的必要条件,改变了句意。

2.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更应重视"错。

3.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D项前句体现“读”,后句体现“耕”,最能体现耕读文化。

4.答案:①可先介绍秧田村人的读书成就,了解耕读文化助力乡村振兴,打造“博士村特色研学”品牌的情况。

②可带领学生参观秧田村充满农耕文化气息的老建筑以及“博士墙”,感受“知识改变命运,文化孕育美德”的耕读理念。

③可到秧田村的农家书屋去参观学习,感受读书的氛围。

④可了解秧田村的家风祖训,各家族谱中的风范和规诫,感受耕读文化对推进文化建设、促进社会沟通、发展和谐关系、净化社会风气、巩固爱国精神具有重要作用。

解析:

5.答案:①中小学要因地制宜、因校制宜,通过劳动教育和读书学习等传承耕读教育理念。

②家庭要重视家风建设,通过家庭影响孩子爱阅读、重知识,传承耕读文化。

③高等农林教育要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创新农林人才培养模式,为农业发展输送优秀人才。

④国家和社会要引导青年学子践行“耕读"理念,在实践中助力农业强国建设。

解析:

6.答案:C

解析:C.“表现出‘我’生活节俭”错,应该是表现母亲生活节俭。

故选:C。

7.答案:A

解析:A.“母亲面对严重失眠、头发脱落的‘我’产生的无奈之情"错,应该是母亲连一双鞋都买不起,感到对不起我。

故选:A。

8.答案:(1)没出成绩前内心是平静的;(2)对于曹二姑的批语完全不相信;(3)等待让“我”变得极度烦躁;(4)漫长的等待让“我"变得不自信;(5)因为要去北京上大学内心很兴奋。

解析:由“我平静地询问后得知,曹二姑给我批的八字是:没有上大学的命”可知,没出成绩前“我"的内心是平静的。

由“对此,我完全不相信。我的成绩一直都很好,从小学到高中,都是班上的第一名。对于考试,我非常自信,我不相信自己没有考大学的命,哪怕考砸了,也能上个二本大学吧”可知,对于曹二姑给我批的“没有上大学的命"的批语“我”是完全不相信的。

由“知了单调地鸣叫着,叫声没完没了,从敞开的窗户传进来,让即将十八岁的我极度烦躁。空气异常燥热,一点风都没有,我躺在床上辗转反侧,就如同烙饼在滚烫的热锅上被来回翻动"可知,漫长的等待让“我”变得极度烦躁。由“漫长的等待,让我的自信一点一点失去。我开始整晚整晚地失眠"我开始想,要是我今年考不上,会怎么选择呢是出门打工赚钱,还是复读一年呢或者在家务农或是做点小生意我不知道”可知,漫长的等待让“我"开始失眠,变得不自信。

由“我要去北京上大学了!终于可以去北京上大学了!我内心有一种短暂的莫名的兴奋”可知,因为要去北京上大学了内心很兴奋。

9.答案:(1)都渴求进取。“我"渴望考上大学,渴望摆脱贫困,对新生活有着炽热的向往和追求。香雪注意的是车厢里的学生书包,抓空儿向他们打听外面的事,渴望用一篮子鸡蛋换一个自动铅笔盒。

(2)都淳朴善良。“我”不忍心看到母亲低声下气求人的样子,宁愿不买新鞋;“我"只在特价鞋里买鞋。香雪得到了铅笔盒,她执意将那一篮鸡蛋留下。

(3)都坚毅执着。“我”一直保持好成绩,坚信自己能考上大学,直到自己一人坐火车到北京上大学。香雪为了换取铅笔盒,她在那停车一分钟的间隙里,毅然踏进了火车。为此,她甘愿被父母责怪,而且一个人摸黑走了三十里的山路。

解析:都渴求进取。由“我不相信自己没有考大学的命,哪怕考砸了,也能上个二本大学吧"因为这些年,我一直都在努力读书,我想考上大学。我不知道考不上大学该怎么办”“这一次不仅仅是离开父母,离开家乡,一个人到一千多公里外的北京去上学。更重要的是,从踏上火车的那一刻起,我要独自一个人去走自己的路了"可知,“我”渴望考上大学,渴望摆脱贫困,对新生活有着炽热的向往和追求。由“香雪不言不语地点着头,她终于看见了妇女头上的金圈圈和她腕上比指甲盖还要小的手表。但她也很快就发现了别的。‘皮书包’!她指着行李架上一只普通的棕色人造革学生书包。这是那种在小城市都随处可见的学生书包"有时她也抓空儿向他们打听外面的事,打听北京的大学要不要台儿沟人,打听什么叫‘配乐诗朗诵’(那是她偶然在同桌的一本书上看到的)。有一回她向一位戴眼镜的中年妇女打听能自动开关的铅笔盒,还问到它的价钱”可知,别的姑娘注意的不是妇女头上的金圈子,就是比指甲盖还小的手表,而香雪注意的则是车厢里的学生书包;香雪抓空儿向他们打听外面的事,渴望用一篮子鸡蛋换一个自动铅笔盒,可见香雪渴求科学文化,对于外面的世界有着好奇和向往。都淳朴善良。由母亲这低声下气的样子,我实在看不下去,就说:‘妈,我不要了,我还有鞋穿’。我穿上新鞋,虽然有点夹脚,可是这些鞋要么就是特大码的,要么就是小码的,刚好合适的肯定不在这里卖可知,“我"宁愿不买新鞋,也不忍心看到母亲低声下气求人的样子,“我”只在特价鞋里选择,表现了“我"的淳朴善良。由“她胳膊上少了那只篮子,她把它悄悄塞在女学生座位下面了”得到了铅笔盒,她执意将那一篮鸡蛋留下,可见香雪的淳朴善良。都坚毅执着。由“对此,我完全不相信。我的成绩一直都很好,从小学到高中,都是班上的第一名。对于考试,我非常自信"我不相信自己没有考大学的命,哪怕考砸了,也能上个二本大学吧”“我一个人坐了四十多个小时的绿皮火车,在一个阳光灿烂的清晨到达了北京"可知,“我”一直保持好成绩,坚信自己能考上大学,直到自己一人坐火车到北京上大学,表现了“我"的坚毅执着。由“她打算以最快的速度跑进车厢,以最快的速度用鸡蛋换回铅笔盒”“香雪终于站在火车上了。她挽紧篮子,小心地朝车厢迈出了第一步"现在,香雪一个人站在西山口,目送列车远去”,为了换取铅笔盒,她在那停车一分钟的间隙里,毅然踏进了火车。为此,她甘愿被父母责怪,而且一个人摸黑走了三十里的山路,这对一个平时说话不多、胆子又小的山村少女来说,需要很大的勇气。可见香雪的坚毅执着。

10.答案:BDF

解析:句意:在那个时候,只要彭王掉头一走,跟楚联合,汉就失败;跟汉联合,楚就失败。“当是之时"是“彭王一顾”前置状语,两者之间应断开,因此在B处断开:“顾"是“彭王”的谓语,且其后不带宾语,“彭王一顾"句意完整,因此在D处断开;“与楚则汉破”与“与汉则楚破"是句式结构相同对举的句子,因此在F处断开;

故选BDF。

11.答案:B

解析:A.正确。使……知道;听、听到。句意:官吏逮捕了他,并将此事报告了皇上;声音没有变得洪亮,可是听的人在远处也能听得很清楚。

B.错误,含义不同。……的原因;用来……。句意:项王之所以不能顺利西进;是(可以)依靠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人。

C.正确。句意:如果没有彭王,项羽不会灭亡;如果没有这样的人,那我同谁一道呢D.正确。趁着、趁机;冒着。句意:韩信趁着汉高祖亲自带领军队征讨陈豨时候;从京城冒着风雪启程。

故选B。

12.答案:C

解析:C.“高祖开始不相信彭越会谋反,吕后让手下再次告发,高祖才确定彭越谋反”错,根据“唯越但以称病不亲诣邯郸之故,上即赦以为庶人,而吕后令人告越复谋反,遂及祸"可知,高祖一开始就认为彭越会谋反,找了一个小理由将他贬为普通人,接着再让吕后找人诬告,就将他诛杀了。

故选C。

13.答案:(1)栾布说彭越造反的行迹并没有显现,但皇帝却苛求小节而诛杀了彭越,皇帝于是就释放了栾布,让他做都尉。

(2)何况天地之间,万物各有主宰者,若不是自己应该拥有的,即使一分一毫也不能求取。

解析:

参考译文:

材料一:

汉高祖召见彭越,以谋反的罪名责罚他,诛灭了彭越的三族。之后又把彭越的头悬挂在洛阳城门下示众,并且下命令说:“有敢来收殓探视的,就立即逮捕他。”栾布边祭祀边哭泣,官吏逮捕了他,并将此事报告了皇上。皇上召见栾布,栾布说:“当皇上你被困彭城,项王之所以不能顺利西进,就是因为彭王据守着梁地,跟汉军联合而使楚为难的缘故啊。在那个时候,只要彭王掉头一走,跟楚联合,汉就失败;跟汉联合,楚就失败。再说垓下之战,如果没有彭王,项羽不会灭亡。现在天下已经安定了,彭王接受符节受了封,也想把这个封爵世世代代地传下去。现在陛下产生怀疑,认为他要谋反,可是谋反的形迹没有显露,却因苛求小节而诛灭了他的家族,我担心有功之臣人人都会感到自己危险了。"

太史公说:魏豹、彭越虽然出身贫贱,然而他们像卷席子一样,占有了千里广阔的土地,南面称王,他们踏着敌人的血迹乘胜追击,名声一天天地显扬。胸怀叛逆的心志,等到失败,没能杀身成名而甘当阶下囚徒,以致本身被杀戮,为什么呢?中等才智以上的人尚且为他们的行为感到羞耻,何况称王道孤的人呢!他们之所以忍辱不死,没有别的缘故,由于他们的智慧、谋略高人一筹,只担心不能保全自身的性命。只要他们能掌握一点点权力,其政治风云变幻,就能施展他们的作为,因此被囚禁起来而不逃避啊。

(节选自《史记》,有删改)

材料二:

韩信、英布、彭越都因为谋反被诛杀夷族。韩信趁着汉高祖亲自带领军队征讨陈豨的时候,想发兵袭击吕后、太子。英布接见汉朝的使者询问验证了这件事,立即发兵向东攻占了荆地,向西进攻楚地,对汉高祖说想自立为皇帝,他造反谋逆的罪名已经非常明显了。只有彭越因为称病没有亲自去邯郸的缘故,皇上立即下命令将他贬为普通人,接着吕后再次指使人诬告彭越图谋造反,于是灾祸就紧接着到来。三个人的事,只有彭越冤屈。并且扈辄劝说彭越造反,彭越不听从,官吏就凭借着彭越不杀扈辄就认为彭越造反的罪状已经具备,然而贯高想杀汉高祖,张敖不听从,张敖的事与彭越的事相同,却用张敖不知道的借口,使张敖能被释放,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乐说告发韩信,贲赫告发英布,都被封为列侯。但梁国的太仆告发彭越却不论功行赏,难道不是汉朝也知道其中的原因吗?栾布做为彭越的大夫,出使齐地彭越却死了,回来后还在彭越的人头之下汇报事情,皇上召见栾布并骂他,想对他施加烹刑。栾布说彭越造反的行迹并没有显现,但皇帝却苛求小节而诛杀了彭越,皇帝于是就释放了栾布,让他做都尉。然而汉高祖在施加刑罚方面,太对不起彭越了,真让人硬伤啊!

(节选自洪迈《容斋随笔》)

14.答案:①扈辄劝说英布造反,英布不听从,却被认为造反。

②梁太仆告发英布造反,却没有被赏赐。

③季布因英布被杀指责汉高祖,却被释放当上都尉。

解析:①根据“且扈辄劝越反,越不听,有司以越不诛辄为反形已具”可以概括为“扈辄劝说英布造反,英布不听从,却被认为造反"。

②根据“而梁太仆告越不论赏,岂非汉朝亦知其故耶”可以概括为“梁太仆告发英布造反,却没有被赏赐"。

③根据“上召骂布,欲烹之。布谓越反形未见而帝以苛细诛之,上乃释布,拜为都尉”可以概括为“季布因英布被杀指责汉高祖,却被释放当上都尉"。

15.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C.“只能点上蜡烛,与童仆一起举杯对饮”错误,结合“儿童把酒传明烛"可知,仆童端上了小年的酒,“我”让他点起今夜所有的蜡烛。

故选C。

16.答案:①对时光飞逝、季节流转、年华老去之慨叹。诗中提到“腊日才过又小年”,表达了时间的快速流逝和对过去节日记忆的回顾。

②对远方父母的深深思念。诗人在小年这一天,虽然身处异地,但仍然感受到家的温暖和母亲的牵挂。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结合“腊日才过又小年,那堪泽国雨连天”可知,腊八节才过,转眼又到了小年时节,这南方的水乡泽国,寒雨连天,几日难停。这是写“小年之天气"。“小年之天气”,一则寒,一则雨。这样阴雨绵绵的日子,更加衬托出诗人内心的一种寂寞与孤独,为下文思念亲人埋下伏笔。“腊日才过又小年"之中,隐隐透露出时光飞逝,季节流转,年华老去之慨叹。

结合“儿童把酒传明烛,远想慈亲尚未眠”可知,仆童端上了小年的酒,“我"让他点起今夜所有的蜡烛,遥想家乡的母亲必定今夜守望,惦记着“我”,夜深不眠。这是写“小年之思亲"。这两句写得极深情,小年佳节,诗人遥想远方的亲人,乡愁四起,辗转难眠,让仆童举起酒杯,点起蜡烛,以寄托思念之情。

17.答案:(1)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2)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3)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解析:

18.答案:C

解析:第一空,依据语境“滚到现在,两千年来,还是旧日面庞”可知,石碾和现代生活依然接近,人们还在使用,故选“亲近"。亲切:亲近、亲密。亲近:亲密而接近。

第二空,依据语境“从石磙身上找到人生破局的答案”可知,从石磙明白、理解了问题,启发了思路,故选“茅塞顿开"。茅塞顿开:原本闭塞的思路,因为受到启发,立刻理解、明白。醍醐灌顶:比喻灌输智慧,使人得到启发和醒悟。

第三空,依据语境“许许多多的农具都已经消失了,但石碾还在”可知,“海枯石烂"来形容石磙是恰当的,故选“恰如其分”。名副其实:指名声或名称与实际相符合。恰如其分:用来形容事物或者行为的尺度、分寸掌握得恰到好处,既不过分也不足。

故选C。

19.答案:①可推测断定当年是荒年;②石磙吸饱一天阳光

解析:第一空,依据“一村人马上就要挨饿"推断,听不到石碾的声音,意味着粮食歉收,是荒年,故可填写“可推测断定当年是荒年”。

第二空,依据“热量都在石头里循环着,贮存着"推断石磙被太阳晒,吸收了热量,故可填写“石磙吸饱一天阳光”。

20.答案:不管是阳光的炙烤、冷冻的冰霜,还是雷电的恐吓、暴雨的冲刷,它总是默然无语,一直保持着倔强的姿态。

解析:原句有两处语病:一是关联词语使用不当,“即使……还是……"关联词语搭配不当,修改为“不管……还是……”;二是词语搭配不当,“坚持……姿态"搭配错误,修改为“保持着倔强的姿态”。

21.答案:①原文“给予了我"运用了拟人修辞,将石磙拟人化,赋予它人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对石磙的情感之深。

②原文“整个世界”带有夸张的意味,写出了石磙的热量给与我的治疗和慰藉之大,表达了作者对它的喜爱和赞叹之情。

解析:“它把温度和心情都给予了我"中的“给予”是人与人之间的给、赠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