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平区多校三年级上学期语文月考(二)试卷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2/14/0B/wKhkGWc_YVaARKgLAAKby3xYjbQ483.jpg)
![金平区多校三年级上学期语文月考(二)试卷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2/14/0B/wKhkGWc_YVaARKgLAAKby3xYjbQ4832.jpg)
![金平区多校三年级上学期语文月考(二)试卷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2/14/0B/wKhkGWc_YVaARKgLAAKby3xYjbQ4833.jpg)
![金平区多校三年级上学期语文月考(二)试卷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2/14/0B/wKhkGWc_YVaARKgLAAKby3xYjbQ4834.jpg)
![金平区多校三年级上学期语文月考(二)试卷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2/14/0B/wKhkGWc_YVaARKgLAAKby3xYjbQ483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金平区多校三年级上学期语文月考(二)试卷广东省汕头市金平区多校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学期语文月考(二)试卷
1.(2024三上·金平月考)书写展示。抄写句子,要求书写端正规范。
秋的声音,从远方传来。
【答案】秋的声音,从远方传来。
【知识点】汉字书写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汉字的书写,用正楷或行楷抄写一遍,要求书写端正规范。注意“远"别写成“运”。
故答案为:秋的声音,从远方传来。
【点评】汉字书写是语文学习的基础之基础,在平时就要注意了解汉字的构成以及书写规律,掌握规范书写汉字的基本要领,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注意标点符号单独占一个田字格,且写在该田字格的左下格。
2.(2024三上·金平月考)根据语境,看拼音写词语。
明明来到yuànqiáng外的shuǐní道边画画。他画了飘香的chéng子,画了lǜyóuyóu的松柏,画了zhēng奇斗艳的júhuāxiān子,画了fēngshōu的田野……真美啊!
【答案】院墙;水泥;橙;绿油油;争;菊花;仙;丰收
【知识点】看拼音写汉字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院墙"的“院”不要写成形近字“完”,“橙”不要写成形近字“澄"。书写时还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故答案为:院墙、水泥、橙、绿油油、争、菊花、仙、丰收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
3.(2024三上·金平月考)读句子,给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这几(jījǐ)个问题几(jījǐ)乎人人都能回答。
(2)他轻轻挑(tiāotiǎo)起帘子,开始挑(tiāotiǎo)选要穿的衣服。
(3)这瓶香水喷(pēnpèn)出来的气味真是喷(pēnpèn)香扑鼻。
【答案】(1)jǐ;jī
(2)tiǎo;tiāo
(3)pēn;pèn
【知识点】字音
【解析】【分析】考查了多音字。多音字是指一个字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读音,不同的读音表义不同,用法不同,词性也往往不同。读音有区别词性和词义的作用;使用情况不同,读音也就不同。
(1)“几”在“几个"中意思是数词。所以读“jī”;“几"在“几乎”中意思是差不多。所以读“jǐ"。
(2)“挑”在“挑起"中意思是扬起。所以读“tiǎo”;“挑"在“挑选”中意思是挑选。所以读“tiāo"
(3)“喷”在“喷出来"中意思是吐出,所以读“pēn”;“喷"在“喷香扑鼻”中意思是气味浓。所以读“pèn"。
故答案为:(1)jǐ;jī;(2)tiǎo;tiāo;(3)pēn;pèn
【点评】本题考查常用多音字。对于多音字,我们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和不同的词义来确定读音,对学习过的多音字要注意积累,了解它们在什么情况下读什么,做题时才能得心应手。
4.(2024三上·金平月考)选字组词。
【晶品】食亮格结
【曲由】歌理乐来
【答案】品;晶;品;晶;曲;由;曲;由
【知识点】字形辨析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形近字的辨析与应用。形近字,音不同形相近,义不同。完成时要结合题目中已知的语素,结合平时的学习与积累完成。
食品:是指经过加工制作可以供人食用的物质。所以选“品”。亮晶晶:形容物体明亮,闪烁发光。所以选“晶"。品格:品性;品行。所以选“品”。结晶:物质从液态(溶液或熔化状态)或气态形成晶体。所以选“晶"。
歌曲:供人歌唱的作品,是诗歌和音乐的结合。所以选“曲”。理由:事情为什么这样做或那样做的道理。所以选“由"。乐曲:音乐的曲调。所以选“曲”。由来:事物发生的原因;来源。所以选“由"。
故答案为:品、晶、品、晶、曲、由、曲、由
【点评】形近顾名思义就是字形相近的汉字。区分它们时可以根据字义区别。也可以根据它们的字形区别。还可以通过给它们组词区别。
5.(2024三上·金平月考)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迟到放睛B.挑水清凉C.勾住挖洞D.棕色尽头
【答案】A
【知识点】字形辨析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字形的辨识能力。所选词语均属于生活中常用的而又极易出错的词语,这些有的是同音错别字,有的是形近错别字。解答此题,要注意平时正确练写,尤其注意同音字、形似字的区别与书写。
A:“放睛”的“睛"有误,应改为“晴”。BCD: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
6.(2024三上·金平月考)下列词语搭配不正确的是()
A.亮晶晶的水洼B.湿漉漉的水泥道
C.清脆的水底D.香甜的气味
【答案】C
【知识点】词语搭配
【解析】【分析】词语搭配就是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得当,能将意思表达得更好,更准确。这道题从结构上看是“形容词(或限制词)+的+名词”,应按照语言习惯合理搭配或结合课文判断。ABD正确,C:“清脆的水底”改“清脆的声音"或“清澈的水底”。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词语的搭配的能力,在于平时的词语积累。这些词语都是课文中的,只要对课文内容熟练掌握,做起来就不难。
7.(2024三上·金平月考)下列词语中
(1)描写秋天的一组词语是()
A.骄阳似火烈日炎炎B.和风细雨桃红柳绿
C.五谷丰登果实累累D.北风呼啸冰天雪地
(2)描写夏天的一组词语是()
A.骄阳似火烈日炎炎B.和风细雨桃红柳绿
C.五谷丰登果实累累D.北风呼啸冰天雪地
【答案】(1)C
(2)A
【知识点】词语归类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词语分类的能力。完成时要注意分析所给词语在内容、意义、结构、感彩等方面的特点,然后分类。
A:“骄阳似火"形容强烈的阳光像火一样灼热地照射着人们。“烈日炎炎”意思是形容天气非常炎热。都是描写夏天景象的。
B:“和风细雨"微风习习,细雨濛濛。“桃红柳绿”形容绚丽多彩的春天景色。都是描写春天景象的。
C:“五谷丰登"指年成好,粮食丰收。“果实累累”结的果子数目多得无法计算。都是描写秋天景象的。
D:“北风呼啸"形容冬天的风内很大,且寒冷。“冰天雪地”意思是形容冰雪漫天盖地。都是描写冬天景象的。
(1)由此可见,“五谷丰登"“果实累累”符合题干要求。
(2)由此可见,“骄阳似火"“烈日炎炎”符合题干要求。
故答案为:(1)C;(2)A
【点评】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根据所给词语的特点确定好分类标准后再进行分类。
8.(2024三上·金平月考)下列加点词语的近义词不恰当的一项是()
A.它带着清凉和温柔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清净)
B.啊!多么明朗的天空。(晴朗)
C.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杂乱)
D.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五颜六色)
【答案】A
【知识点】近义词
【解析】【分析】考查了写近义词的能力,近义词是指意思相近的词。主要是掌握找近义词的方法。确定近义词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从有共同词素的词语中去找许多近义词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它们中间往往有一个相同的词素。因此,找一个词的近义词时,可以抓住这个词中表示基本意义的词素,并用它来组词,然后找出近义词。B、C、D正确。A.有误。清凉:寒凉;凉快,清静,不烦扰,宫殿名。清净:没有外界事物打扰。由词义可知不是近义词。
故答案为:A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近义词就容易了。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9.(2024三上·金平月考)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他们俩因为一个问题争得面红耳赤。
B.看到满树的苹果,爷爷露出了五彩缤纷的笑容。
C.雷锋精神这座高高耸立的灯塔,永远闪闪发光。
D.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
【答案】B
【知识点】成语运用
【解析】【分析】A、C、D加点词语使用无误;B:加点词语使用有误,五彩缤纷:指颜色繁多,非常好看。不能形容笑容。
故答案为:B。
【点评】考查了成语的正确使用。成语的意思精辟,往往隐含于字面意义之中,不是其构成成分意义的简单相加。平时要注意成语的积累,注意理解成语的意思并分类记忆,并要学以致用。
10.(2024三上·金平月考)读句子,在括号里填上表示颜色的词语。(填序号)
①雪白②粉红③嫩绿④翠绿
春天的果园里,的桃花,的梨花,都绽开了笑脸。河边的柳树抽出了的柳枝,的小草也悄悄地探出头来。
【答案】②;①;③;④
【知识点】词语搭配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选词填空的能力。选词填空实际上是考查词语的辨析与应用,所给词语大多是意思相近的。作答此类题需要我们准确把握所给词语的意义,结合所给句子的语境去完成。这道题要求在句子中填入合适的颜色词语,考查的是对颜色词汇的理解和应用。首先,我们需要根据常识和经验判断哪些颜色最能准确描述给定的事物。对于桃花,通常的颜色是粉红色,因此选择粉红;对于梨花,常见的颜色是白色,因此选择雪白。接着,考虑到柳树的新芽,春天的柳枝呈现出新生的绿色,这里选择③嫩绿,因为它更能体现春天的气息;最后,描述小草的颜色,通常用深绿色,所以选择4翠绿。通过这样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正确的填空答案:粉红的桃花,雪白的梨花,嫩绿的柳枝,翠绿的小草。
故答案为:②;①;③;④
【点评】选字词填空方法:一是辨析词义,辨明关系,辨析词义是解答选词填空题的前提.二是联系语境,寻找“暗示”,这里所说的“暗示”,是指文段每句话的意思、文段的语体风格、与空缺词语前后邻近相配的词语等,抓住这些“暗示”,就不难推断出正确答案。
11.(2024三上·金平月考)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风把蒲公英的种子从妈妈那里带走,吹到尽可能远的地方。(改成“被”字句)
(2)我走在大道上。(把句子写具体,至少扩两处)
(3)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仿写拟人句)
嫩绿的柳条在春风里。
【答案】(1)蒲公英的种子被风从妈妈那里带走,吹到尽可能远的地方。
(2)着急的我走在尘土飞扬的大道上。
(3)跳舞
【知识点】句式转换;仿写;扩句
【解析】【分析】考查了句子的改写、句子仿写和扩句。改写句子,侧重于改变原句的形式。这要求我们要熟悉各种句型的特点,在日常学习中勤加练习。
(1)考查了“被"字句。被字句的形式为:施动者(蒲公英的种子)+被+主动者(风)+其他成分。
(2)考查了扩句。可加修饰语“着急的、尘土飞飞扬的”。
(3)考查了仿写句子。例句赋予了“菊花"人的特点,仿写时赋予“柳条”人的特点即可。
故答案为:(1)蒲公英的种子被风从妈妈那里带走,吹到尽可能远的地方。(2)着急的我走在尘土飞扬的大道上。(3)跳舞。
【点评】改写句子要看清题干要求,一般情况下只改变句式而不改变句意,需要掌握各种句式的基本特点。
12.(2024三上·金平月考)日积月累,填一填。
(1)“立了秋,。"仿佛一夜之间,暑气就消了。
(2)“月,乱。”这几天天气忽冷忽热的,我发现大街上穿什么的都有啊。
(3)看到谚语“一场春雨一场暖,十场春雨穿单衣”,我想起了与之对应的谚语“一场秋雨,十场秋雨要”。
【答案】(1)把扇丢
(2)二八;穿衣
(3)一场寒;要穿棉
【知识点】谚语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谚语、俗语及惯用语。回答这些知识,都要通过在平时学习中的积累来完成。
(1)“立了秋,把扇丢"的意思指立秋后,气温降低,炎热的天气就会逐渐凉下来,不需要摇扇纳凉。出自刘绍棠《青藤巷插曲》,立了秋中午仍然热得烤人,早晚却凉起来。
(2)“二八月,乱穿衣”是我国的一句民间谚语。民间用这句话来形容初春和初秋时人们在室外时衣着的厚度差异很大的情况形容初春和初秋时人们乱穿衣服的情况。
(3)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下一场秋雨天气就会冷一些,下了十场秋雨后就要穿棉袄。
故答案为:(1)把扇丢;(2)二八;穿衣;(3)一场寒;要穿棉。
【点评】做此类题目,要结合题目要求对各题作出回答,作答完题目要认真仔细地进行检查,做到书写认真,回答正确。
13.(2024三上·金平月考)古诗练习。
(1)读读诗句,连一连。
停车坐爱枫林晚,江上秋风动客情。[唐]杜牧
遥望洞庭山水翠,霜叶红于二月花。[唐]刘禹锡
萧萧梧叶送寒声,白银盘里一青螺。[宋]叶绍翁
(2)上面诗句写的都是(季节)的景色,诗句中写到这个季节代表性的植物有。
(3)“停车坐爱枫林晚"中“坐”的意思是。诗人把马车停下来的原因是。(填序号)
A.喜爱枫林晚景
B.累了,停下来休息
(4)《望洞庭》诗中对洞庭湖有一个生动的比喻,把它比成“"。
【答案】(1)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唐]杜牧|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唐]刘禹锡|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宋]叶绍翁
(2)秋季;枫树
(3)因为;A
(4)白银盘
【知识点】诗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古诗文的默写,诗文词句的理解和字词解释。只要平时认真积累,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理解诗句的意思和表达的情感,就能很好完成题目。
(1)“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出自唐代杜牧骱锃皛纏此《山行》。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出自唐代刘禹锡的《望洞庭》。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出自宋代叶绍翁的《夜书所见》。
(2)《山行》描绘的是秋日山行所见的景色,,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
《望洞庭》描写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优美景色。《夜书所见》描述了孤寂秋夜里所思念的景象。
故上面的诗句都写的是秋季的景色,诗句中写到秋季代表性的植物是枫树。
(3)“停车坐爱枫林晚"的意思是:停下车来,(只是)因为喜爱这枫树林傍晚的景色。故“坐”的意思是:因为。诗人把马车停下来的原因是:喜爱枫林晚景。
(4)《望洞庭》中,“白银盘里一青螺"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洞庭湖的山比作青螺,把洞庭湖的水比作白银盘。
故答案为:(1)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唐]杜牧;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唐]刘禹锡;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宋]叶绍翁;(2)秋季;枫树;(3)因为;A;(4)白银盘。
【点评】做此类题目,要结合题目要求对各题作出回答,作答完题目要认真仔细地进行检查,做到书写认真,回答正确。
(2024三上·金平月考)快乐阅读。
自报家门(节选)
从我家到小学要经过一条大街,一条曲曲弯弯的巷子。我放学回家喜欢东看看,西看看,看看那些店铺、手工作坊、布店、酱园、杂货店、爆仗店、烧饼店、卖石灰麻刀的铺子、染坊……我到银匠店里去看银匠在一个模子上錾出一个小罗汉,到竹器厂看师傅怎样把一根竹竿做成筢草的筢子,到车匠店看车匠用硬木车旋出各种形状的器物,看灯笼铺糊灯笼……百看不厌。
(作者:汪曾祺)
14.作者主要写了自己路上的所见所闻,具体写了银匠店、、、等店铺。
15.“看灯笼铺糊灯笼”后面的省略号省略了“我"在其他店铺的见闻,请你续写一句:____________。
16.解释“百看不厌”的意思,并写出作者百看不厌的原因。
我可以用(联系上下文查字典)方式理解“百看不厌"的意思,本文指“我”对路上的各种店铺非常喜欢,看多少遍都。因为____________。
17.你在上学或放学路上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色?请试着写两三句话。
【答案】14.放学;竹器厂;车匠店;灯笼铺
15.到裁缝铺看师傅如何量体裁衣,精心剪裁出一件件合身的衣服
16.联系上下文;不会厌倦;这些店铺各具特色,展示了许多传统工艺和技术,每次去看都能发现新的细节和乐趣,让“我"感到新奇和兴奋;
17.每天上学的路上,我会经过一片小公园,那里有高大的树木和鲜艳的花朵。早晨,阳光透过树叶洒在地上,形成斑驳的光影,非常美丽。有时还能看到晨练的人们在树荫下慢跑或打太极拳,充满生机和活力。
【知识点】叙事类记叙文阅读
【解析】【点评】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认真阅读原文,在理解文章内容及表达主题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具体要求,联系上下文,抓住关键语句分析作答即可。
14.考查内容的理解与概括。结合语段内容:从我家到小学要经过一条大街,一条曲曲弯弯的巷子。我放学回家喜欢东看看,西看看,看看那些店铺、手工作坊、布店、酱园、杂货店、爆仗店、烧饼店、卖石灰麻刀的铺子、染坊..…...我到银匠店里去看银匠在一个模子上錾出一个小罗汉,到竹器厂看师傅怎样把一根竹竿做成筢草的筢子,到车匠店看车匠用硬木车旋出各种形状的器物,看灯笼铺糊灯笼..百看不厌。可知,作者主要写了自己放学路上的所见所闻,具体写了银匠店、竹器厂、车匠店、灯笼铺等店铺。
故答案为:放学;竹器厂;车匠店;灯笼铺。
15.考查续写写话。结合语段内容:我到银匠店里去看银匠在一个模子上錾出一个小罗汉,到竹器厂看师傅怎样把一根竹竿做成筢草的筢子,到车匠店看车匠用硬木车旋出各种形状的器物,看灯笼铺糊灯笼...…..百看不厌。“看灯笼铺糊灯笼”后面的省略号省略了“我"在其他店铺的见闻,可续写一句:到裁缝铺看师傅如何量体裁衣,精心剪裁出一件件合身的衣服。
故答案为:到裁缝铺看师傅如何量体裁衣,精心剪裁出一件件合身的衣服
16.考查字词的理解与赏析。解释“百看不厌”的意思,并写出作者百看不厌的原因。百看不厌的意思:形容对某样东西或事情看了很多次仍然感到兴趣浓厚,不会厌倦。理解方式:联系上下文。本文指:“我"对路上的各种店铺非常喜欢,看多少遍都不会厌倦。原因:因为这些店铺各具特色,展示了许多传统工艺和技术,每次去看都能发现新的细节和乐趣,让“我”感到新奇和兴奋。
故答案为:联系上下文;不会厌倦;这些店铺冬具特色,展示了许多传统工艺和技术,每次去看都能发现新的细节和乐趣,让“我"感到新奇和兴奋。
17.考查扩展写话。你在上学或放学路上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色请试着写两三句话。如:每天上学的路上,我会经过一片小公园,那里有高大的树木和鲜艳的花朵。早晨,阳光透过树叶酒在地上,形成斑驳的光影,非常美丽。有时还能看到晨练的人们在树荫下慢跑或打太极拳,充满生机和活力。
故答案为:每天上学的路上,我会经过一片小公园,那里有高大的树木和鲜艳的花朵。早晨,阳光透过树叶洒在地上,形成斑驳的光影,非常美丽。有时还能看到晨练的人们在树荫下慢跑或打太极拳,充满生机和活力。
18.(2024三上·金平月考)快乐习作。
秋天来了,我们的周围都在发生变化。同学们,你观察到了哪些变化?请你以日记的形式,把你的观察记录下来吧!要求:用日记的格式。
【答案】2024年10月12日星期六晴
今天是入秋以来的一个好天气,阳光明媚,微风不燥。早上起来,我发现周围的一切都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
走在上学的路上,我看到路边的树木已经不再是夏天的翠绿色了。树叶开始变得金黄,有的甚至已经开始变红,仿佛给大地铺上了一层金色的地毯。一阵风吹过,落叶飘飘洒洒,落在地上,发出沙沙的声音,特别悦耳。
来到学校,发现同学们穿的衣服也开始有了变化。夏天的短袖短裤已经换成了长袖长裤,有的同学还穿上了外套。大家的脸上洋溢着秋天特有的笑容,显得更加精神饱满。
中午休息的时候,我和几个同学去了学校的后花园。花园里的菊花已经盛开,五颜六色,美丽极了。还有一些桂花树,香气扑鼻,让人感觉神清气爽。我们坐在长椅上,享受着这份宁静和美好。
下午放学回家的路上,我注意到街边的小店也开始售卖秋天的特产,比如柿子、板栗等。这些食物让我想起了小时候在乡下的日子,那时候我们常常一起去山上摘柿子,那种甜美的味道至今难忘。
晚上,天空渐渐暗了下来,月亮和星星也显得格外明亮。秋天的夜晚总是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让人的心情也变得更加平和。
今天一天的观察让我深刻感受到了秋天的魅力。这个季节不仅带来了美丽的风景,还让人心情愉悦,充满希望。
希望这篇日记能够帮助你更好地记录和表达秋天的变化。
【知识点】写景类作文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常见应用文的写作。首先要看清题目要求写什么:日记;接着在头脑里回顾一下日记的写作格式;然后结合题目要求,写一篇观察日记,要注意将观察的过程写清楚,抓住事物的主要特点进行观察,写作时要按观察的顺序去写。
日记格式:第一行年月日,周几,天气如何,格式居中;第二行下来写正文,写什么都可以,做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日记的主要目的是记录,真实最可贵。日记的正文是日记的主要部分,写在星期和日期的正下方,可以顶格写,也可以内缩3至5个字母的空间。
【点评】这段日记写得非常生动细致,很好地捕捉了秋天的特色和变化。作者通过观察树叶的颜色变化、同学们的穿着以及校园内外的景物,展现了秋天的美丽景色。语言流畅,情感真挚,给人以美好的感受。尤其是对落叶、菊花和桂花的描写,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秋天的独特魅力。整体来说,这是-篇很有感染力的秋季观察日记。
1/1广东省汕头市金平区多校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学期语文月考(二)试卷
1.(2024三上·金平月考)书写展示。抄写句子,要求书写端正规范。
秋的声音,从远方传来。
2.(2024三上·金平月考)根据语境,看拼音写词语。
明明来到yuànqiáng外的shuǐní道边画画。他画了飘香的chéng子,画了lǜyóuyóu的松柏,画了zhēng奇斗艳的júhuāxiān子,画了fēngshōu的田野……真美啊!
3.(2024三上·金平月考)读句子,给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这几(jījǐ)个问题几(jījǐ)乎人人都能回答。
(2)他轻轻挑(tiāotiǎo)起帘子,开始挑(tiāotiǎo)选要穿的衣服。
(3)这瓶香水喷(pēnpèn)出来的气味真是喷(pēnpèn)香扑鼻。
4.(2024三上·金平月考)选字组词。
【晶品】食亮格结
【曲由】歌理乐来
5.(2024三上·金平月考)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迟到放睛B.挑水清凉C.勾住挖洞D.棕色尽头
6.(2024三上·金平月考)下列词语搭配不正确的是()
A.亮晶晶的水洼B.湿漉漉的水泥道
C.清脆的水底D.香甜的气味
7.(2024三上·金平月考)下列词语中
(1)描写秋天的一组词语是()
A.骄阳似火烈日炎炎B.和风细雨桃红柳绿
C.五谷丰登果实累累D.北风呼啸冰天雪地
(2)描写夏天的一组词语是()
A.骄阳似火烈日炎炎B.和风细雨桃红柳绿
C.五谷丰登果实累累D.北风呼啸冰天雪地
8.(2024三上·金平月考)下列加点词语的近义词不恰当的一项是()
A.它带着清凉和温柔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清净)
B.啊!多么明朗的天空。(晴朗)
C.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杂乱)
D.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五颜六色)
9.(2024三上·金平月考)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他们俩因为一个问题争得面红耳赤。
B.看到满树的苹果,爷爷露出了五彩缤纷的笑容。
C.雷锋精神这座高高耸立的灯塔,永远闪闪发光。
D.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
10.(2024三上·金平月考)读句子,在括号里填上表示颜色的词语。(填序号)
①雪白②粉红③嫩绿④翠绿
春天的果园里,的桃花,的梨花,都绽开了笑脸。河边的柳树抽出了的柳枝,的小草也悄悄地探出头来。
11.(2024三上·金平月考)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风把蒲公英的种子从妈妈那里带走,吹到尽可能远的地方。(改成“被”字句)
(2)我走在大道上。(把句子写具体,至少扩两处)
(3)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仿写拟人句)
嫩绿的柳条在春风里。
12.(2024三上·金平月考)日积月累,填一填。
(1)“立了秋,。"仿佛一夜之间,暑气就消了。
(2)“月,乱。”这几天天气忽冷忽热的,我发现大街上穿什么的都有啊。
(3)看到谚语“一场春雨一场暖,十场春雨穿单衣”,我想起了与之对应的谚语“一场秋雨,十场秋雨要”。
13.(2024三上·金平月考)古诗练习。
(1)读读诗句,连一连。
停车坐爱枫林晚,江上秋风动客情。[唐]杜牧
遥望洞庭山水翠,霜叶红于二月花。[唐]刘禹锡
萧萧梧叶送寒声,白银盘里一青螺。[宋]叶绍翁
(2)上面诗句写的都是(季节)的景色,诗句中写到这个季节代表性的植物有。
(3)“停车坐爱枫林晚"中“坐”的意思是。诗人把马车停下来的原因是。(填序号)
A.喜爱枫林晚景
B.累了,停下来休息
(4)《望洞庭》诗中对洞庭湖有一个生动的比喻,把它比成“"。
(2024三上·金平月考)快乐阅读。
自报家门(节选)
从我家到小学要经过一条大街,一条曲曲弯弯的巷子。我放学回家喜欢东看看,西看看,看看那些店铺、手工作坊、布店、酱园、杂货店、爆仗店、烧饼店、卖石灰麻刀的铺子、染坊……我到银匠店里去看银匠在一个模子上錾出一个小罗汉,到竹器厂看师傅怎样把一根竹竿做成筢草的筢子,到车匠店看车匠用硬木车旋出各种形状的器物,看灯笼铺糊灯笼……百看不厌。
(作者:汪曾祺)
14.作者主要写了自己路上的所见所闻,具体写了银匠店、、、等店铺。
15.“看灯笼铺糊灯笼”后面的省略号省略了“我"在其他店铺的见闻,请你续写一句:____________。
16.解释“百看不厌”的意思,并写出作者百看不厌的原因。
我可以用(联系上下文查字典)方式理解“百看不厌"的意思,本文指“我”对路上的各种店铺非常喜欢,看多少遍都。因为____________。
17.你在上学或放学路上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色?请试着写两三句话。
18.(2024三上·金平月考)快乐习作。
秋天来了,我们的周围都在发生变化。同学们,你观察到了哪些变化?请你以日记的形式,把你的观察记录下来吧!要求:用日记的格式。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秋的声音,从远方传来。
【知识点】汉字书写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汉字的书写,用正楷或行楷抄写一遍,要求书写端正规范。注意“远"别写成“运”。
故答案为:秋的声音,从远方传来。
【点评】汉字书写是语文学习的基础之基础,在平时就要注意了解汉字的构成以及书写规律,掌握规范书写汉字的基本要领,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注意标点符号单独占一个田字格,且写在该田字格的左下格。
2.【答案】院墙;水泥;橙;绿油油;争;菊花;仙;丰收
【知识点】看拼音写汉字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院墙"的“院”不要写成形近字“完”,“橙”不要写成形近字“澄"。书写时还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故答案为:院墙、水泥、橙、绿油油、争、菊花、仙、丰收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
3.【答案】(1)jǐ;jī
(2)tiǎo;tiāo
(3)pēn;pèn
【知识点】字音
【解析】【分析】考查了多音字。多音字是指一个字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读音,不同的读音表义不同,用法不同,词性也往往不同。读音有区别词性和词义的作用;使用情况不同,读音也就不同。
(1)“几”在“几个"中意思是数词。所以读“jī”;“几"在“几乎”中意思是差不多。所以读“jǐ"。
(2)“挑”在“挑起"中意思是扬起。所以读“tiǎo”;“挑"在“挑选”中意思是挑选。所以读“tiāo"
(3)“喷”在“喷出来"中意思是吐出,所以读“pēn”;“喷"在“喷香扑鼻”中意思是气味浓。所以读“pèn"。
故答案为:(1)jǐ;jī;(2)tiǎo;tiāo;(3)pēn;pèn
【点评】本题考查常用多音字。对于多音字,我们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和不同的词义来确定读音,对学习过的多音字要注意积累,了解它们在什么情况下读什么,做题时才能得心应手。
4.【答案】品;晶;品;晶;曲;由;曲;由
【知识点】字形辨析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形近字的辨析与应用。形近字,音不同形相近,义不同。完成时要结合题目中已知的语素,结合平时的学习与积累完成。
食品:是指经过加工制作可以供人食用的物质。所以选“品”。亮晶晶:形容物体明亮,闪烁发光。所以选“晶"。品格:品性;品行。所以选“品”。结晶:物质从液态(溶液或熔化状态)或气态形成晶体。所以选“晶"。
歌曲:供人歌唱的作品,是诗歌和音乐的结合。所以选“曲”。理由:事情为什么这样做或那样做的道理。所以选“由"。乐曲:音乐的曲调。所以选“曲”。由来:事物发生的原因;来源。所以选“由"。
故答案为:品、晶、品、晶、曲、由、曲、由
【点评】形近顾名思义就是字形相近的汉字。区分它们时可以根据字义区别。也可以根据它们的字形区别。还可以通过给它们组词区别。
5.【答案】A
【知识点】字形辨析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字形的辨识能力。所选词语均属于生活中常用的而又极易出错的词语,这些有的是同音错别字,有的是形近错别字。解答此题,要注意平时正确练写,尤其注意同音字、形似字的区别与书写。
A:“放睛”的“睛"有误,应改为“晴”。BCD: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
6.【答案】C
【知识点】词语搭配
【解析】【分析】词语搭配就是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得当,能将意思表达得更好,更准确。这道题从结构上看是“形容词(或限制词)+的+名词”,应按照语言习惯合理搭配或结合课文判断。ABD正确,C:“清脆的水底”改“清脆的声音"或“清澈的水底”。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词语的搭配的能力,在于平时的词语积累。这些词语都是课文中的,只要对课文内容熟练掌握,做起来就不难。
7.【答案】(1)C
(2)A
【知识点】词语归类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词语分类的能力。完成时要注意分析所给词语在内容、意义、结构、感彩等方面的特点,然后分类。
A:“骄阳似火"形容强烈的阳光像火一样灼热地照射着人们。“烈日炎炎”意思是形容天气非常炎热。都是描写夏天景象的。
B:“和风细雨"微风习习,细雨濛濛。“桃红柳绿”形容绚丽多彩的春天景色。都是描写春天景象的。
C:“五谷丰登"指年成好,粮食丰收。“果实累累”结的果子数目多得无法计算。都是描写秋天景象的。
D:“北风呼啸"形容冬天的风内很大,且寒冷。“冰天雪地”意思是形容冰雪漫天盖地。都是描写冬天景象的。
(1)由此可见,“五谷丰登"“果实累累”符合题干要求。
(2)由此可见,“骄阳似火"“烈日炎炎”符合题干要求。
故答案为:(1)C;(2)A
【点评】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根据所给词语的特点确定好分类标准后再进行分类。
8.【答案】A
【知识点】近义词
【解析】【分析】考查了写近义词的能力,近义词是指意思相近的词。主要是掌握找近义词的方法。确定近义词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从有共同词素的词语中去找许多近义词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它们中间往往有一个相同的词素。因此,找一个词的近义词时,可以抓住这个词中表示基本意义的词素,并用它来组词,然后找出近义词。B、C、D正确。A.有误。清凉:寒凉;凉快,清静,不烦扰,宫殿名。清净:没有外界事物打扰。由词义可知不是近义词。
故答案为:A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近义词就容易了。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9.【答案】B
【知识点】成语运用
【解析】【分析】A、C、D加点词语使用无误;B:加点词语使用有误,五彩缤纷:指颜色繁多,非常好看。不能形容笑容。
故答案为:B。
【点评】考查了成语的正确使用。成语的意思精辟,往往隐含于字面意义之中,不是其构成成分意义的简单相加。平时要注意成语的积累,注意理解成语的意思并分类记忆,并要学以致用。
10.【答案】②;①;③;④
【知识点】词语搭配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选词填空的能力。选词填空实际上是考查词语的辨析与应用,所给词语大多是意思相近的。作答此类题需要我们准确把握所给词语的意义,结合所给句子的语境去完成。这道题要求在句子中填入合适的颜色词语,考查的是对颜色词汇的理解和应用。首先,我们需要根据常识和经验判断哪些颜色最能准确描述给定的事物。对于桃花,通常的颜色是粉红色,因此选择粉红;对于梨花,常见的颜色是白色,因此选择雪白。接着,考虑到柳树的新芽,春天的柳枝呈现出新生的绿色,这里选择③嫩绿,因为它更能体现春天的气息;最后,描述小草的颜色,通常用深绿色,所以选择4翠绿。通过这样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正确的填空答案:粉红的桃花,雪白的梨花,嫩绿的柳枝,翠绿的小草。
故答案为:②;①;③;④
【点评】选字词填空方法:一是辨析词义,辨明关系,辨析词义是解答选词填空题的前提.二是联系语境,寻找“暗示”,这里所说的“暗示”,是指文段每句话的意思、文段的语体风格、与空缺词语前后邻近相配的词语等,抓住这些“暗示”,就不难推断出正确答案。
11.【答案】(1)蒲公英的种子被风从妈妈那里带走,吹到尽可能远的地方。
(2)着急的我走在尘土飞扬的大道上。
(3)跳舞
【知识点】句式转换;仿写;扩句
【解析】【分析】考查了句子的改写、句子仿写和扩句。改写句子,侧重于改变原句的形式。这要求我们要熟悉各种句型的特点,在日常学习中勤加练习。
(1)考查了“被”字句。被字句的形式为:施动者(蒲公英的种子)+被+主动者(风)+其他成分。
(2)考查了扩句。可加修饰语“着急的、尘土飞飞扬的"。
(3)考查了仿写句子。例句赋予了“菊花”人的特点,仿写时赋予“柳条"人的特点即可。
故答案为:(1)蒲公英的种子被风从妈妈那里带走,吹到尽可能远的地方。(2)着急的我走在尘土飞扬的大道上。(3)跳舞。
【点评】改写句子要看清题干要求,一般情况下只改变句式而不改变句意,需要掌握各种句式的基本特点。
12.【答案】(1)把扇丢
(2)二八;穿衣
(3)一场寒;要穿棉
【知识点】谚语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谚语、俗语及惯用语。回答这些知识,都要通过在平时学习中的积累来完成。
(1)“立了秋,把扇丢”的意思指立秋后,气温降低,炎热的天气就会逐渐凉下来,不需要摇扇纳凉。出自刘绍棠《青藤巷插曲》,立了秋中午仍然热得烤人,早晚却凉起来。
(2)“二八月,乱穿衣"是我国的一句民间谚语。民间用这句话来形容初春和初秋时人们在室外时衣着的厚度差异很大的情况形容初春和初秋时人们乱穿衣服的情况。
(3)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下一场秋雨天气就会冷一些,下了十场秋雨后就要穿棉袄。
故答案为:(1)把扇丢;(2)二八;穿衣;(3)一场寒;要穿棉。
【点评】做此类题目,要结合题目要求对各题作出回答,作答完题目要认真仔细地进行检查,做到书写认真,回答正确。
13.【答案】(1)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唐]杜牧|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唐]刘禹锡|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宋]叶绍翁
(2)秋季;枫树
(3)因为;A
(4)白银盘
【知识点】诗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古诗文的默写,诗文词句的理解和字词解释。只要平时认真积累,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理解诗句的意思和表达的情感,就能很好完成题目。
(1)“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出自唐代杜牧骱锃皛纏此《山行》。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出自唐代刘禹锡的《望洞庭》。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出自宋代叶绍翁的《夜书所见》。
(2)《山行》描绘的是秋日山行所见的景色,,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
《望洞庭》描写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优美景色。《夜书所见》描述了孤寂秋夜里所思念的景象。
故上面的诗句都写的是秋季的景色,诗句中写到秋季代表性的植物是枫树。
(3)“停车坐爱枫林晚"的意思是:停下车来,(只是)因为喜爱这枫树林傍晚的景色。故“坐”的意思是:因为。诗人把马车停下来的原因是:喜爱枫林晚景。
(4)《望洞庭》中,“白银盘里一青螺"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洞庭湖的山比作青螺,把洞庭湖的水比作白银盘。
故答案为:(1)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唐]杜牧;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唐]刘禹锡;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宋]叶绍翁;(2)秋季;枫树;(3)因为;A;(4)白银盘。
【点评】做此类题目,要结合题目要求对各题作出回答,作答完题目要认真仔细地进行检查,做到书写认真,回答正确。
【答案】14.放学;竹器厂;车匠店;灯笼铺
15.到裁缝铺看师傅如何量体裁衣,精心剪裁出一件件合身的衣服
16.联系上下文;不会厌倦;这些店铺各具特色,展示了许多传统工艺和技术,每次去看都能发现新的细节和乐趣,让“我”感到新奇和兴奋;
17.每天上学的路上,我会经过一片小公园,那里有高大的树木和鲜艳的花朵。早晨,阳光透过树叶洒在地上,形成斑驳的光影,非常美丽。有时还能看到晨练的人们在树荫下慢跑或打太极拳,充满生机和活力。
【知识点】叙事类记叙文阅读
【解析】【点评】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认真阅读原文,在理解文章内容及表达主题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具体要求,联系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策略组态MCGS》课件
- 《品读林黛玉》课件
- 《COS治疗的指南》课件
- 2025年浙江货运从业资格证题目答案大全及解析
- 微课教学交流平台的设计与构建
- 年度合作成果回顾模板
- 咨询项目半年汇报模板
- 小学音乐合唱教学中开展德育教学的方法研究
- 小区道路工程冬季施工方案
- 实施国学教育必要性的策略培养论文
- 《乌有先生历险记》注释版
- 2023版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
- 六年级口算训练每日100道
- 颞下颌关节功能障碍的评估新技术
- 专项债券在燃气基础设施建设中的融资作用
- 四川省泸州市2024年中考地理试卷(附解析)
- GB/T 44255-2024土方机械纯电动液压挖掘机能量消耗量试验方法
- DL∕T 1785-2017 电力设备X射线数字成像检测技术导则
- GE-LM2500+G4航改燃气轮机在舰船和工业上的应用
- 2024山东能源集团中级人才库选拔(高频重点提升专题训练)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融合教育完整版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