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8•河南】
二、现代文阅读(共28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7—10题。(共16分)
父亲的长笛
小时候,每天晚饭后,父亲总喜欢拿出心爱的长笛吹奏一曲。那是,她特别
爱听,笛声一响,她就用跑调的声音跟着哼歌。母亲也停下手边的活,侧耳倾听,
发丝垂在脸上,格外柔美。
夏天的傍晚,父亲有时会拿着长笛去巷口儿。邻居们说:“来来,吹一段儿!”
“吹一段?”父亲似问似答,将笛长横放嘴边。清脆悠扬的笛声从父亲的嘴边漫
延开来,如哗啦啦的小河流水。大人们摇头晃脑陶醉着,孩子们停止嬉闹,围在
父亲身边,眼里充满了好奇与崇拜。那样的时光里,她是红人儿,孩子们羡慕极
了她有一个这样将笛子吹得声声悦耳的父亲,哄着她,把好吃的分给她一份,只
为了听她父亲吹笛子时可以靠近一点儿。她亦是非常的骄傲的,那时,父亲是
天,是地,是她心目中的大英雄。
她开始讨厌父亲吹长笛,是小学五年级的时候。那天晚上,她写完作业后,
父亲又拿出长笛来吹。笛声刚响,她就大吼一声:“唉呀!别吹了好不好!烦死
人了!”笛声戛然而止。她看也没看父亲一眼,转身跑回自己屋。
她三年级时,父亲的工厂倒闭,两年后,左腿残疾又没技术的父亲被安排当
了环卫工,负责她学校周边街区的卫生。那天,一个捣蛋鬼在班里嚷嚷:“门口
那扫地的老大爷是小敏她爸!”顿时,嘘声,哄笑声连成一片。她感到无地自容,
趴在桌子哭了。那一刻,她只恨父亲没出息、!
她毕竟还是个懂事的孩子,没有把这件事告诉父母。只是不再喜欢父亲吹长
笛了,每次父亲一吹就被她狠狠地制止。渐渐的,家里就听不到笛声了。
上了初中,离家远,她从不跟别人提家里的事。可事情就是这么巧,父亲工
作间隙坐在环卫车旁的马路牙子上吹长笛,竟被电视台记者录进了镜头。节目播
出后,恰巧被她老师看到,把这事当作励志故事讲给同学们听,班里爽直的同学
对她说:“小敏,你爸好酷哇,扫大街还不忘了吹笛子!”
她万万没想到自己极力隐藏的父亲,就这样被曝光在全班同学面前。她忍无
可忍,到家就跟父亲吵:“你说你扫个垃圾,还吹什么长笛,丢人都丢到电视上
去了,我都快没脸活着了!”“啪”地一声,母亲的巴掌落在她脸上:“你个没
良心的,你怎么这样说你爸!要不是你,你爸……”"别跟孩子瞎说八道!”父
亲喝住了母亲。“你可是听着你爸的笛声长大的呀!你小时候那么爱听,你爸干
一天活儿回来,多累都吹给你听……
父亲的沉默和母亲的训斥并没有打动她,她还是悄悄地拿走了长笛,扔在了
城边的小河里。虽然那一刻她心里也有丝丝的不舍。她等着父亲爆发,然而,没
有。自此,父亲再没提过长笛的事儿。
多年以后,她有了孩子,懂得了做父母的艰辛。她对父母很好,常常给他们
买吃的穿的。儿子初一那年,学校要开“感恩”主题晚会,儿子在家练唱《父亲》
这首歌:“想想您的背影,我感受了坚韧;抚摸您的双手,我摸到了艰辛……我
的老父亲,我最疼爱的人,人间的甘甜有十分,您只尝了三分。”儿子唱了一遍
又一遍,唱得她心里一阵阵酸,一阵阵疼……
第二天,她买了一支上好的长笛,给父亲送去。父亲先是一愣,随即欣喜地
摩拿起来。她吞吞吐吐,说:“爸,对不起,当初是我扔了你那长笛。”父亲一
笑:“傻丫头,我早知道是你干的。”母亲走过来,:“还是闺女疼你懂你呀!
你这条腿没白断,委屈没白受啊!”“腿?没白断?”她吃惊地问。“还不是因
为你三年级那年非吵着要电子琴,你爸为了挣钱给你买琴,你爸大雪天骑车给人
送货,摔断了腿……”“哎!跟孩子提这些干啥!都是过去的事儿了!”父亲笑
着打断母亲。转脸看她。她赶紧抹二把泪,捞出笑来,说:“来来,吹一段!”
“吹一段?”父亲似问似答。将长笛横放嘴边。
久违的笛声从父亲嘴边漫延开来,飞扬在屋子的各个角落,她跟着哼唱,母
亲则满脸温柔,鬓角的白发泛着银光,格外柔美。
(作者:赵文静。有删改)
7.请以长笛为线索,从父亲的角度概括父女之间发生的四件事。(4分)
8.下面的语句是如何描写笛声的?请简要赏析。(4分)
清脆悠扬的笛声从父亲的嘴边漫延开来,如哗啦啦的小河流水。大人们摇头
晃脑陶醉着,孩子们停止嬉闹,围在父亲身边,眼里充满了好奇与崇拜。
9.请品读下面的语句,联系上下文揣摩她和父亲的心理。(4分)
她赶紧抹一把泪,挤出笑来,说:“来来,吹一段!”“吹一段?”父亲似
问似答。将长笛横放嘴边。
10.母亲这一形象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
7.(1)女儿小时候,特别爱听“我”吹笛,笛声一响,她就跟着哼唱;
⑵女儿五年级时,“我”左腿残疾又没技术,当了环卫工。因为同学的嘲笑,
女儿恨“我”没出息、,开始讨厌“我”吹笛;
⑶女儿上初中时,“我”在工作间隙,在马路牙子上吹长笛,被电台记者拍到
了电视节目。
“我”曝光在女儿的全班同学面前,女儿偷扔了“我”的长笛;
⑷女儿的儿子初一时,练唱《父亲》,勾起了女儿的回忆,女儿买了一支上好
的长笛回家送给“我”并道歉。
8.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和正面、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把父亲清脆悠扬的笛
声比作小河流水,正面、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父亲笛声的美妙,同时通过大人们
和孩子们的动作和神态,侧面烘托出父亲吹笛时营造出的美妙意境,与下文女儿
因同学的嘲笑不再喜欢父亲吹笛形成对比。
9.女儿的心理:为父亲的疼爱和宽容而感动,为当年自己的虚荣和冒失而愧疚,
为父母的艰辛而感到酸楚。
父亲的心理:为女儿能领悟到做父母的艰辛、为女儿的孝顺和女儿的释怀而欣慰,
为老伴给女儿坦白当年腿残疾一事而略感不好意思
10.交代了父亲腿残疾的原因,解开了前文的悬念
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父亲吹笛时,母亲陶醉的神态“格外柔美”,使得文章首尾呼应;
通过母亲的言行,表达了父亲对女儿无私的爱和宽容,使文章主题更丰厚。
2[2018•长沙】
(四)记叙文阅读(共18分)
一个人的麦田
①我读高三的时候,在我们那个地方,盛行陪读。我所在的那个班,一半以
上的家长都在陪读。而我,似乎是一个孤独的“另类”,因为,整整三年,我的
父亲从未到学校来看过我,我虽然并不奢望父亲陪读,可见到那些陪读的父母,
心里还是隐隐发酸,直到那年高考,我才明白:父亲对我有着别样的期待……我
并不是孤军作战。
②高考前两天,学校让我们自己调整,我调转方向,打道回家。半年的闭关
苦读,我和时节完全脱钩,回到家才惊地发现,满地金黄,漫天麦香,已到收麦
季节。时间过得真快。更让我措手不孕的是,巍峨多年的父亲已经开始佝偻,满
头白发了。
③对于我的火线回归,父亲很欣慰,“上阵父子兵”,麦收是父亲最重要的
战役。多年来,我们一直并肩作战,把时光打得颗粒归仓,父亲拿起一把镰刀,
试试锋刃,递给我,今年麦倒伏,要用手割了,我心生忐忑一一过去割麦是跟在
收割机后,零打碎敲,对抗性为零,现在回到冷兵器时代,和麦子打“阵地战”,
我还真有些力不从心。我接过镰刀,掂了掂,我明白,我再怎么做也做不到像父
亲那样游刃有余。
④六月,阳光如炽,我不时直起腰,沿着脊梁沟,汗水一泻而下,酸痛逆流
而上。我低估了弱不禁风的小麦,要把镰刀临阵倒戈,把我的掌心磨满水泡,我
暴露在麦芒般刺眼的阳光里,孤立无援,父亲却像个无坚不摧的坦克,所向披靡。
在这里,父亲总是火力十足。我不得不承认,这片麦田是父亲的主场,我则是他
一个人的啦啦队。
⑤田间休息,我给父亲端上了茶水,父亲看看我的手:“使不惯?别攥太紧,
和拿笔一样。”我点点头,父亲可以在他的麦田纵横驰骋,只是他没能教会我,
或者说,他压根儿就没有想过要教会我。
⑥喝罢水,父亲问我:“快高考了吧?"我说,“后天。”父亲怔住,满身
的汗珠也如麦粒般静止,父亲拿毛巾擦拭着我的额头,似乎要把我湿漉漉的疲惫
赶走。很快,他督促道:“快回家歇着吧,别累着,别累着,高考才是你该干的
事。养足精神去收你的麦子,那个我帮不上。”
⑦父亲又开始埋首割麦,把对我的歉意,肆虐在麦子身上。在这里,镰刀是
笔,麦子是墨,麦田是纸,父亲在麦田挥毫泼墨。麦收是父亲的高考,更是为我
而设的特殊陪考!
⑧阳光烘烤着麦田,我拖着沉沉的步子。羞愧地以备战高考的名义溜号。父
亲伫立着,像一株硕大的麦穗:身滚圆圆的汗珠,如麦子般饱满,灼灼其华,刺
痛着我的眼。麦子是父亲的汗珠,而我是其中最大的一株吧。
⑨正如麦田是父亲一个人的战场,高考是我一个人的麦田!看着同学被父母
簇拥着走向考场,我没有丝毫嫉妒和埋怨,因为我并不孤独,从故乡到小城,我
和父亲在并肩作战。考场上,我在恣意挥毫;麦田里,父亲在挥汗如雨,我们在
各自的麦田里收获着自己的“麦子”。
⑩那年,我考取一所重点院校,以后,求学,工作,一路栉风沐雨,我始终
没有忘记,我是一株赶考的麦子,我有我的麦田,我要考取的不是功名,而是把
父亲的期望,颗粒归仓。
(选自《意林》,作者洛水,有改动)
22.依据文章内容,填写下表。(共4分)
情节“我”的心理或表现父亲的心理或表现
回家惊讶
力不从心游刃有余
交流羞愧
考试挥汗如雨
23.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自然段画线的句子(4分)
麦收是父亲的高考,更是为我而设的特殊陪考!
24.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第①段中“别样的期待”是指父亲期望“我”回家跟他一起并肩作战,打好
麦收战役。
B.第②段中“我”“措手不及”,既是感叹时间过得快,也是感叹父亲变化大。
C.第⑨段写自己“没有丝毫嫉妒和埋怨”,主要是父亲告诉“我”,他的任务
是麦收,高考是“我”一个人的事,他帮不上忙。
D.文章叙述了高考前,“我”和父亲一起割麦的情形,写出了“我”的感受和
启示
E.文中的父亲是一个朴实的劳动者的形象,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我"树立
了榜样。
25.文章标题“一个人的麦田”有何含义?请结合文章主题和下面的“链接材料”
所述的情形,说说你对“陪读现象”的看法。(6分)
【链接材料】大部分学校特别是名校的周边,生活着“陪读”一族。这些陪读的
父母,有的放弃自己宽敞舒适的安乐窝,租住在学校周边狭小的出租屋里;有的
甚至辞掉自己的工作,牺牲自己的事业,全身心照顾子女的学习与生活。
参考答案
22.①欣慰;②割麦;③歉意;④恣意挥毫(每空1分,意思相近便可。)
23.示例: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父亲在麦田纵横驰骋,辛勤劳作,
就如同在考卷上挥毫泼墨,也期望有满满的收获,所以说“麦收是父亲的高考”
(1分)。同时,父亲在麦收中的言行感染了儿子,给予了儿子信心和力量,远
胜过一般意义的陪考,所以说是“特殊陪考”(1分)。这句话形象生动地表现
了父亲对麦收的珍视,对儿子的期望;也表达了我对父亲的敬仰与感激之情(1
分)。(评分提示:本题为赏析题,共4分。答出比喻修辞得1分,分别理解
“高考”“陪考”各1分,整句的作用1分,意思相近便可。)
24.AC
25.标题含义:(示例)“麦田”既指父亲的麦场,也指我的考场。(1分)“一
个人”则强调依靠自己的辛勤努力获得收获。(1分)(共2分,意思相近便可。)
对“陪读现象”看法:(评分提示:共4分,为开放性试题,主要考查考生
是否能积极、全面、深刻地看待问题。只要能结合文章主题“不需要陪读,需要
的是精神鼓励与支持,需要的是自立",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角度、层面看问题
且言之成理即可得4分。)角度举例:
从父母的角度:陪读是一种关爱的体现,他们做出了巨大的牺牲。陪读是“望子
成龙”的一种体现,从中可以感受出父母的期望。父母害怕输在起跑线上的焦虑
心理。
从子女的角度:父母的陪读可能让自己得到了更多生活上的便利与帮助,但
同时也可能助长自己的依赖心,不利于自己的独立成长。也有可能给自己造成更
大的压力,其实对学习并没有好处。
从社会的角度:“陪读”的出现,也从另一个角度折射出教育竞争的激烈。
可以看出社会的从众心理。
3[2018•北京]
信天游
刘成章
①信天游这个名字,如明月流水,如仙界的风,即使把它放到全世界数千年
来所有的艺术品类之中,也数得上奇美浪漫。
②透过渺远和苍凉,是一眼望不尽的郎①梁连绵,沟壑纵横。这边山头犁锦
②翻着土浪,羊肚子手巾扎在头上,扶犁者汗湿衣褂;那边沟里扁担一闪一闪,
小脚片踩出花似的踪迹,挑水者是个十三四岁的小女女。扶犁汉子也许觉得今天
特别口渴,便朝沟里喊去:“哎一一风儿!晌午送饭,别忘了给我多舀半罐子米
汤!哎一一洋芋丝丝也拿上一点!”小女女便转脸应声:“哎一一舅舅!我听下
啦!”他们必须扯长声儿,不然,对方就难以听清。而他们觉得需要排遣寂寞无
聊的时候,便以更高亢、更悠扬的嗓音唱了一一这就是与中原文化迥异的信天游
了。祖祖辈辈,年年岁岁,信天游唱在放羊的山坡上,唱在赶脚的大路上,唱在
锄地的五谷间一一处处都是宏阔的舞台,声声都如云霞之辞。
③小时候的我被母亲牵着稚嫩的手,走在延河畔上。突然,好像从那云缝中,
猛乍乍淌出一股飘逸的光,瑰丽迷人。那是我平生所听见的第一支信天游:
你妈妈打你你给哥哥说,
为什么你要把洋烟喝?
我妈妈打我我不成材,
露水地里穿红鞋。
这样士气,这样简单,却这样富于艺术魅力的两句信天游,一经入耳,便入
骨,便入髓,我此生便再怎么也忘不了了。
④上初中后,因为爱上了文学,我被信天游迷得死去活来。我买了一本何其
芳、张松如二人主编的《陕北民歌选》,又念歌词又唱曲谱。书上那“上畔畔的
葫芦”,那“清水水玻璃”,那“双扇扇门来单扇扇开”,虽然都是我熟悉的事
物,但还是给我开启了一个诗意的世界,令我神往。
⑤有一天我登上了一个山顶,突有一支嗓音浑厚的信天游响在我的耳畔。我
看见,唱歌的是个放羊老汉。他唱得实在太美了,但我写作文时竟不知该如何描
述。我那时候望着那苍茫辽阅、连绵起伏的黄土高原,听着这支信天游,实在分
不清信天游是脱胎于它,还是它有几分信天游的影子?后来我曾经暗暗地想,假
使信天游可以像天下万物似的有形有色,而且其形色永不糟朽,那么,整个陕北
高原的天空,一代代的累积,它每寸蓝天每寸云彩都会缀满音符和文字的晶亮钻
石°
⑥1956年,我还是个高一学生。在延安举行的五省(区)青年造林大会上,
我见到了31岁的诗人贺敬之。之后不久,一首信天游形式的作品横空出世,那
就是他的《回延安》。它让我爱不释手。诗中经典名句“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
手搂定宝塔山”,既有信天游的质朴语言和韵味,又充溢着李白一样的浪漫诗思。
⑦我是一路苦恋着信天游走进中年时代的。不知不觉间,我收集购买的信天
游和陕北民歌,以及与之相近的爬山歌、山西民歌的资料和书籍,无法尽数。把
它们堆在一起,竟有十几斤重了。忽有一日,省上组织了个创作班子,拿着初步
改端下的五首陕北革命民歌来到延安,一边修改一边征求意见。好像是一个上午
吧,我们延安文工团创作组一行数人,被召去开会。经过初步改编的陕北民歌,
如久埋土中的明珠出土、如重开的牡丹,闪耀在人们面前。为了新写一首中央红
军初来陕北的歌子,我在带来的那堆书里翻找,找见了让人眼睛为之一亮的两句:
“山丹丹开花红满了山,中央来了大发展。"我好不高兴!天色入暮,我把它交
给我团的老作曲家航海。不久之后,一首深受人们喜爱的信天游歌曲《山丹丹开
花红艳艳》,与其他几首民歌一起,震响在全国的广播喇叭之中。
⑧我自己当然也写过信天游歌曲。那一年,我以上下两句原生态的信天游为
动机,与作曲家王建民合作,创作了一首完全是信天游味道的歌曲,里面每节都
有“坛③梁粱”三字回旋萦绕,便名之为《坛梁梁》。我还与他合作过一首以信
天游为基调的女声独唱《崖畔上酸枣红艳艳》。当陕北的山水间飘荡着这两首歌
的时候,我整个身心便油然生出一种归属感。
⑨大约在十多年之前,我曾忧心,那曾经像野草一样一个劲地往出钻的信天
游歌手,在陕北这片可爱的黄土地上,怎么忽然间变得稀缺超来了!可幸好是我
的感觉有些偏差。完全在不经意间,我终于发现信天游歌手就像春雨过后的山丹
丹,开得好红好红,这山是,那山也是。更让我欣喜的是,那一年回延安,一下
火车,便有小青年们一边出车站,一边放开嗓门,高唱着一声声的信天游。他们
大概一看见宝塔山,嗓子就痒痒了。他们对着延安群山环抱着的空旷夜空,就像
虎归深山鱼归海,便任情任性起来。
⑩啊,陕北,生我养我的这片厚土啊,我愿像这信天游一样地高高飞起,化
作装饰你的夜空的月晕,绕着月亮转。
(有删改)
注:①[即(mdo)]我国西北地区称顶部浑圆、斜坡较陡的黄土小丘。②[犁钾(hu
创翻地的农具。③[坛]念浜。
1.阅读第①段,你想到的问题是什么?请把这个问题写出来,并结合这段的内
容简要说明产生问题的原因。(2分)
问题:
原因:
2.阅读第③-⑨段,将这部分文字中体现作者情感脉络的关键语句摘抄下来。(2
分)
3.简要分析第②段画线语句是如何用形象的语言写出信天游特点的。(3分)
4.根据作者所表达的情感,从下面三个短语中选择一个填入文章结尾的横线处,
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甲】红圈圈【乙】一圈红【丙】圈圈红
参考答案
1.问题:为什么信天游是一件绝伦的艺术品?
原因:文章第一段极度赞美了信天游但是没有任何具体介绍,为下文作铺垫同时
吸引读者兴趣,为什么它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
2.这样富于魅力的信天游,一经入耳,便入髓,我此生便再怎么也忘不了。上
初中后,因为爱上了文学,我被信天游迷的死去活来。我是一路苦恋着信天游走
进中年时代的。我整个身心便油然而生一种归属感
3.第二段划线句运用了比喻和对偶修辞手法,将陕北的山川大地都比喻成延长
信天游的舞台,生动形象地展现了信天游的普及以及贴近生活的特点。将信天游
的歌声比喻成了云霞之辞,体现了信天游的高亢喷亮的特点
4.【丙】
解析:
第二篇是一篇关于传统文化的散文,以“信天游”为线索贯穿全文。其实这
种民歌形式学生并不陌生,八年级部编版教材第一单元第二课《回延安》就是作
者贺敬之借用了陕北名歌“信天游”的形式,表达革命内容。
细观本文,从题量上看,由三变为四,较往年多了一道题。从总分值上来看,
16年是12分,17年是11分,今年是10分,呈下降趋势。从题型上看,是中规
中矩的,依旧是对核心知识点的考查。
18题是一道“提问型”探究题,在16、17年都有涉及且在最后一题位置,
今年是放在了第一题位置,但这一变化并不影响学生答题,常规做答即可。
19题是常规的行文思路梳理题,通常是在第一题位置。今年十九题是对情
感脉络进行梳理,提问非常直接,在审题上较16年的《沙枣》第一题降低了难
度。
20题则是更常规的语句赏析题,赏析题的角度有很多,如语言、手法等,
今年侧重考查的是语言角度。角度很明确,但可能存在答不全的问题。
21题较新颖,也是这四道里面比较难的一道。形式上,往常考查形式更多
是鉴赏词语,以此推断情感,但这一次是根据情感来推断词语。选项上,这道题
如果仅看选项“红圈圈”和“圈圈红”,这两个词语的情感差异也不好判断,如
果是“圈圈红”不符合语法,但是作者原文中是“圈圈红”,目前也是争议比较
大的一道题。整体难度不大,也提醒各位学生平时加大传统文化类文本的阅读。
03议论文阅读议论文阅读是关于“读书方法”的一篇文章。
4[2018•上海】
(―)阅读下文,完成第19—23题(20分)
酸橙
①金华的亲戚送了我家一麻袋的橙子。橙甜,汁液淌嘴角。吃了橙,手也舍
不得马上洗,用舌头舔一遍,把橙汁舔干净。村里没有人种橙。父亲说,这个橙
好吃,下次来你带两棵橙苗来。
②第二年,我家后院的空地上种上了橙苗。
③又三年。橙子树高过了瓦屋,开了花。树冠伞形,圆圆的,撑开的伞一样。
橙子花白白的,五片花瓣,中间黄色的花芯。满树的花,绿叶白花披在树上。我
每天早上,起床第一件事,便是去看橙子花。花开时节,正是雨季,雨滴滴答答,
也不停歇。每下一次暴雨,花落一地,树下白白的一片。雨季结束,花也谢完了。
花凋谢了,青色的黄豆大的橙子,结了出来。
④橙子的皮还没发黄,青蓝青蓝,但个头已经塞满一只手掌心了。我便跑去
摘橙子吃,用刀切开,掰开肉瓢,黄白色,汁液饱胀。我塞进嘴巴,又马上吐出
来,眯起眼睛,浑身哆嗦。母亲笑了起来,是不是很酸啊。我说,牙齿都酸痛了,
没见过比它更酸的东西,比醋还酸。母亲说,没熟透的果子都酸不溜秋的,等皮
黄熟透了,酸就变成甜了。
⑤皮黄了,和油菜花一样黄得澄明纯粹,可橙子还是酸得牙齿漂浮。我对这
棵橙子树再也指望不上了。可父亲不死心,说,还是霜降呢,冬至以后肯定甜蜜
蜜,野柿子也是冬至后甜蜜蜜的。过了冬至,剥橙子吃,还是酸。
⑥金华的亲戚又来了,我们这才知道原来是他给错了树苗。我们全家彻底死
心了。橙子吊在树上,再也无人问津。
⑦橙子熟了,唯一吃它的,是鸟。鸟啄食的橙子会腐烂,掉下来。没有啄食
的橙子,不落地,还吊在枝梗上,第二年又返青。
⑧过了几年,橘子树蓬蓬勃勃,树冠有一个稻草垛那么大。看着满树的花,
我大哥不免叹气,说,这棵橘子树,像一个漂亮的女人却生怪胎。我书读不好,
母亲以橙子树作例子,教育我:“你看看这棵橙子树,好看,结的橙子却难吃,
是没用的。做人也一样,肚子里要有货。”
⑨有一次,我表哥来,他是镇里有名的厨师,看着树上黄澄澄的橙子说:“酸
橙?这可是个好东西!烧鱼,用半个橙子,放点盐煮,比什么都鲜,什么佐料也
不用放。做酸汤也好,不用醋不用酸菜,是做酸汤最好的料了。"我母亲说,哪
有用酸橙子烧菜的。表哥掌勺,烧了鱼,烧了酸汤。我母亲吃了,说,确是好味
道,一个酸橙,烧出两个好菜。
⑩邻居知道了酸橙可烧鲜鱼,烧酸汤,家里做喜事,提一个篮子来,向我母
亲要十几个酸橙。提篮里,还拎十几个鸡蛋来。我母亲怎么也不收,说,以前觉
得没用,现在可以提鲜,算是没白白种了它。
⑪后来,我父亲患了一种病,就是打嗝,怎么也控制不住。一次,有客人来,
见我父亲不停打嗝,说,你这个病是不是好几年了。父亲说,是啊,大小医院看
了十几家,没结果。客人是个医生,他说,有一样东西,可以断病根,只是很难
找。父亲说,打嗝太难受了,难找也要找。客人说,用酸橙泡水喝,喝三个月,
便好了。我父亲把他拉到后院,客人满脸惊喜:“这就是酸橙,熟后不落蒂,四
季有鲜果。”
⑫t一年,村里来了一个收木料的人,对我父亲说,这棵树要不要卖呢?我
出好价钱。父亲说,收它干啥?收木料的人说,酸橙木打木床,比任何木头都好,
蚊子不入屋。我父亲说,钱再多,也会用完,树却年年开花,是钱换不来的。
19.第③段画线句运用了的修辞方法,其表达效果是。
(3分)
20.下列对⑨一⑫段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表哥知道“我”家有酸橙,专程来烧酸鱼汤。
B.母亲现在觉得酸橙有用,舍不得和邻居交换。
C.从医生的话可以看出,酸橙并不是多见之物。
D.父亲为给自己做床,不愿意高价卖掉酸橙树。
21.种上橙苗后,“我们全家”对橙的情感变化过程是,从到再
到惊喜。(4分)
22.文章写的是酸橙,却从吃甜橙写起,目的是:⑴;
⑵0(4分)
23.文章借酸橙表达了深刻的思想,请写出两点。(6分)
参考答案:
19.(3分)比喻(1分),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树冠圆圆的形态,表达了“我”对
橙子树的喜爱(2分)
20.(3分)C
21.(4分)期待(2分)绝望(2分)
22.(4分)⑴写出了橙子的甜,与后文酸橙的酸形成强烈的反差。
⑵引出下文种橙苗的内容,交代了酸橙的来由。
23.(6分)评分说明:⑴从人对事物价值认识的角度作答。⑵答对一个要点给3
分,答对两个给6分。
要点:①有些看似“无用”的东西,却有特别珍贵的价值。②发现一个事物的价
值要经历一定的过程。③要善于从多角度去认识一个事物的价值。④凡物皆有价
值,不要轻易否定。
5[2018•安徽】
①那个暑假,天刚擦黑,晚饭吃了一半,我的心就飞出去了。因为我又听到
歪儿那尖细的召唤声:“来玩踢罐电报呀一一”
②“踢罐电报”是那时男孩子们最喜欢的游戏。它不但需要快速、机敏,还
带着刺激的滋味。它的玩法简单易学,谁都可以参加。先是在街中央用白粉粗粗
画一个圈儿,将一个空洋铁罐儿摆在圈里,然后大家聚拢一起“手心手背”分批
淘汰,最后剩下一个人坐庄。坐庄可不易,他必须极快地把伙伴们踢得远远的罐
儿拾回来,放到原处,再去捉住一个乘机躲藏的孩子顶替他,才能下庄。他一边
要捉人,一边还得防备罐儿再次被踢跑,这真是个苦差事。
③然而最苦的还要算是歪儿!他站在街中央,寻着空铁罐左盼右盼,活像一
个蒸熟了的小红薯。他细小,软绵绵,歪歪扭扭;眼睛总像睁不开,薄薄的嘴唇
有点斜。更奇怪的是他的耳朵,明显的一大一小。由于他身子歪,跑起来就打斜,
玩踢罐电报便十分吃亏。可是他太热爱这种游戏了,他宁愿坐庄,宁愿徒自奔跑,
宁愿一直累得跌跌撞撞……大家玩的罐儿还是他家的呢!只有他家才有这装芦笋
的长长的铁罐,立在地上很好踢,要没有这宝贝罐儿,说不定大家嫌他累赘,不
带他玩了呢!
④这游戏简直就是为我发明的一一我身高腿长,跑起来真像骑摩托送电报的
邮差那样风驰电掣,谁也甭想逃脱我的追逐。尤其我踢罐儿那一脚,啪的一声过
后,只能在远处朦胧的暮色里去听它叮里当啷的声音了,要找到它可费点劲呢!
这时,最让大家兴奋的是瞅着歪儿去追罐儿那样子,他一忽儿斜向左,一忽儿斜
向右,像个脱了轨而瞎撞的破车,逗得大家捂着肚子笑。当歪儿正要发现一个藏
身的孩子时,我又会闪电般冒出来,一脚把罐儿踢到视线之外,可笑的场面便再
次出现……就这样,我成了当然的英雄,得意非凡;歪儿怕我,见到我总是一脸
懊丧。天天黄昏,这条小街上充满着我的迅猛威风和歪儿的疲于奔命。终于有一
天,歪儿一屁股坐在白粉圈里,怏怏无奈地痛哭不止……他妈妈跑出来,叫着骂
着,扯他胳膊回家。【甲】我们都感觉自己做了什么不好的事,默默站了一会儿
才散。
⑤歪儿不来玩“踢罐电报"了。【乙】他不来,罐儿自然也变了,我从家里
拿来一种装草莓酱的小铁罐,短粗,又轻,不但踢不远,有时还踢不上,游戏的
快乐便减色许多。那么失去快乐的歪儿呢?我望着他家二楼那扇黑黑的玻璃窗,
心想他正在窗后边眼巴巴瞧着我们玩吧!【丙】这时忽见窗子一点点开启,跟着
一个东西扔下来。这东西掉在地上的声音那么熟悉,原来正是歪儿那长长的罐儿。
【丁】我迫不及待地朝他招手,叫他来玩儿。
⑥歪儿回到了我们中间。
⑦一切都奇妙又美好地发生了变化。大家并没有商定什么,却不约而同、齐
心合力地等待着这位小伙伴了。大家尽力不叫他坐庄;有时他“手心手背”输了,
也很快有人情愿被他捉住,好顶替他。大家相互配合,心领神会,做假成真。一
次,我看见歪儿躲在一棵大槐树后边正要被发现,便飞身上去,一脚把罐儿踢得
好远好远,解救了歪儿,又过去拉着他,急忙藏进一家院内的杂物堆里。我俩蜷
缩在一张契约桌案下边,紧紧挤在一起,屏住呼吸,却互相能感到对方的胸脯急
促起伏,这紧张充满异常的快乐啊!我忽然见他那双眯缝的小眼睛竟然睁得很大,
目光兴奋、亲热、满足,并像晨星一样光亮!原来他有这样一双又美又动人的眼
睛。是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一双眼睛,就看我们能不能把它点亮?
(选自《冯骥才散文精选》,有改动)
10.下面的句子出自原文,它在文中的位置应该是()(3分)
我的心被一种内疚深深地刺痛了。
A.【甲】B.【乙】C.【内】D.【丁】
11.揣摩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品味其表达效果。(4分)
(1)那个暑假,天刚擦黑,晚饭吃了一半,我的心就飞出去了。
(2)他宇磔坐庄,宇磔徒自奔跑,字磔一直累得跌跌撞撞……
12.第⑥段独句成段,在结构上的作用是,在内容上的作用
是o(4分)
13.第⑦段说“一切都奇妙又美好地发生了变化”,请联系上下文概括发生了哪
些变化。(6分)
14.给选文拟个恰当的标题,并简述理由。(4分)
参考答案:
10.(3分)D
11.(4分)(1)运用夸张(或比拟)的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我”想去玩
游戏的急切心情。
(2)运用反复(或排比)的手法,写出了歪儿对游戏的热爱和对友谊的渴望之
情。(共4分。手法、效果各2分。意思对即可)
12.(4分)承上启下突显了大家对歪儿回来的释然和惊喜之情。(共4
分。每空2分。意思对即可)
13.(6分)①大家对歪儿由捉弄、讥笑到关爱、保护;②歪儿由孤独、痛苦到发
自内心地感到快乐、满足。(共6分。每点3分。意思对即可)
14.(4分)示例:①歪儿或(“我”和歪儿);“歪儿”和“我”是文章中的主
要人物。②踢罐电报;踢罐电报游戏是文章的线索(中心事件)。③光亮的眼睛;
友谊让歪儿的眼睛像晨星一样光亮,又美又动人。(共4分。标题、理由各2
分。切合文章内容、言之成理即可)
6[2018•广东】
笔下犹能有花开
①秋末冬初,天坛里那排白色的藤萝架,上边的叶子已经落得差不多了。想
起春末,一架紫藤花盛开,在风中像翩翩飞舞的紫蝴蝶一一还是季节厉害,很快
就将人和花雕塑成另外一种模样。
②没事的时候,我爱到这里来画画。这里人来人往,坐在藤萝架下,以静观
动,能看到不同的人,想象着他们不同的性情和人生。我画画不入流,属于自娱
自乐,拿的是一本旧杂志和一支破毛笔,倒也可以随心所欲、笔随意驰。
③那天,我看到我的斜对面坐着一位老太太,个子很高,体量很壮,头戴一
顶棒球帽,还是歪戴着,很俏皮的样子。她穿着一件男士西装,不大合身,有点
儿肥大。我猜想那帽子肯定是孩子淘汰下来的,西装不是孩子的,就是她家老头
儿穿剩下的。老人一般都会这样节省、将就。她身前放着一辆婴儿车,车的样式,
得是几十年前的了,或许还是她初当奶奶或姥姥时推过的婴儿车呢。如今的婴儿
车已经“废物利用”,变成了她行走的拐杖。车上面放着一个水杯,还有一块厚
厚的棉垫,大概是她在天坛里遛弯儿,如果累了,就拿它当坐垫吧。
④老太太长得很精神,眉眼俊朗,我们相对藤萝架,只有几步距离,彼此看
得很清楚。我注意观察她,她也时不时地瞄我两眼。我不懂那目光里包含什么意
思,是好奇?是不屑?还是不以为然?正是中午时分,太阳很暖,透过藤萝残存
的叶子,斑斑点点洒落在老太太身上,老太太垂下脑袋,不知在想什么,也没准
儿是打瞌睡呢。
⑤我画完了老太太的一幅速写像,站起来走,路过她身边时,老太太抬起头
问了我一句:“刚才是不是在画我呢?"我像小孩爬上树偷摘枣吃,刚下得树来
要走,看见树的主人站在树底下等着我那样,有些束手就擒的感觉。我很尴尬,
赶紧坦白:“是画您呢。”然后打开旧杂志递给她看,等待她的评判。她扫了一
眼画,便把杂志还给我,没有说一句我画的她到底像还是不像,只说了句:“我
也会画画。”这话说得有点儿孩子气,有点儿不服气,特别像小时候体育课上跳
高或跳远,我跳过去了或跳出来的那个高度或远度,另一个同学歪着脑袋说:“我
也能跳。”
⑥我赶紧把那本旧杂志递给她,对她说:“您给我画一个。”她接过杂志,
又接过笔,说:“我没文化,也没人教过我,我也不画你画的人,我就爱画花。”
我指着杂志对她说:“那您就给我画个花,就在这上面,随便画。”她拧开笔帽,
对我说:“我不会使这种毛笔,我都是拿铅笔画。”我说:“没事的,您随便画
就好!”
⑦架不住我一再请求,老太太开始画了。她很快就画出一朵牡丹花,还有两
片叶子。每个花瓣都画得很仔细,手一点儿不抖,我连连夸她:“您画得真好!”
她把杂志和笔还给我,说:“好什么呀!不成样子了。以前,我和你一样,也爱
到这里画画。我家就住在金鱼池,天天都到天坛来。”我说:“您就够棒的了,
都多大岁数了呀!”然后我问她有多大岁数了,她反问我:“你猜。”我说:“我
看您没到八十岁。”她笑了,伸出手冲我比划:“八十八啦!”
⑧八十八岁了,还能画这么漂亮的花,真让人羡慕。我不知道我还能不能活
到老太太这岁数,能活到这岁数的人,身体是一方面原因,心情和心理是另一方
面原因。这么一把年纪了,心中未与年俱老,笔下犹能有花开,这样的老人并不
多。
⑨那天下午,阳光特别暖。回家路上,总想起老太太和她画的那朵牡丹花,
忍不住好几次翻开那本旧杂志来看,心里想:如果我活到老太太这岁数,也能画
出这么漂亮的花来吗?
(选自《北京晚报》2017年12月12日:有删改
15.根据全文,按要求填写下表。(4分)
场景偶遇老太太画像被发现老太太画花得知其年龄
“我”的心理①②③④
16.分析第①段在文中的作用。(4分)
17.品味下列加点的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1)我注意观察她,她也时不时地瞄我两眼。
(2)她扫了一眼画,便把杂志还给我……
18.第⑨段画线句子中的“花”有多层含义,请结合全文概括。(5分)
参考答案:
15.①好奇②尴尬③惊叹④羡慕
16.交代了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1分)以春末盛开的紫藤萝与初冬凋零的紫
藤萝对比,写出了时间对人的影响;(2分)反对老太太“心未与年俱老”。(1
分)
17.(1)“瞄”是注视,写出了老太太对“我”举动的好奇,表现了她的俏皮。
(2分)
(2)“扫”是快速地看,写出了老太太对“我”的画不以为然的神态,表现
了她的自信。(2分)
18期指老太太种的牡丹花;(1分)暗指老太太内心纯真,如花般美丽;(2分)
表达;作者希望自己将来也有颗年轻的,热爱生活的心。(2分)
7[2018•义乌】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6—9题。
飘逝的风筝
徐国平
三月的暖风一吹,催着万物,都跟长了翅膀一样。
鹤爷也感觉到了,一大早儿就拿起那只“年年有余”的风筝,迈出了家门。
整个村庄像被掏空了身子一样,甚至连声犬吠鸡鸣都听不到。鹤爷一边走着,
一边四下观望着。若在以往,身后总会尾随着一群欢天喜地的孩子,一个个抢夺
着他手中的风筝。
唉,娃们一个个都去哪儿了?
一路上,那些残墙断壁、破砖瓦砾、树林和那些废弃的打麦场,被风吹过,
尘土飞扬,凌乱不堪。两台从早到晚狂叫不止的挖掘机,正一口口地蚕食着那一
排排早已空无一人的院落。
鹳爷瞧着心痛,就像被抽筋剥皮一般难受。很快,自家那三间旧屋也难逃一
劫了,只是满屋子的风筝,又将栖身何处?
鹤爷忧心忡忡,步履沉缓,一直走出村外。村外的那大片麦地,整整荒废了
一个冬天,听说要建飞机场。
一阵春风吹来,那只风筝有些急不可待地拽紧了他的手。若在过去,鹳爷早
就手脚利落地将风筝放飞起来,心也随着风筝,飞到天上去了。如今,鹳爷却攥
紧风筝,迟迟不肯撒手。
鹤爷又想到过去。他自幼就跟师傅扎风筝。这辈子,连他自己也数不清扎了
多少只风筝。每只风筝经过他的手,都活灵活现,千姿百态。那些走在归途上的
人老远瞅着,就觉得离家近了,浑身的疲惫便飞到九霄云外。
后来,鹤爷成了民间艺人,还上过电视报纸,甚至大洋彼岸的一些老外都来
参观他的手艺。只是,他手艺慢慢失传了,现在的年轻人谁还学这些费事的玩意。
而且,大都跑到城里,一走就像断了线的风筝,心也收不回来了。
最初,儿子大龙还跟他学扎风筝。可刚刚学了个皮毛,便被一帮记者吹捧成
风筝世家的传人。大龙心高气燥,觉得小村子施展不开,跑到城里开了一家风筝
作坊。好几次,大龙苦口婆心劝他也搬到城里去赚大钱,鹤爷却一口回绝了,他
知道儿子无非让他去做招牌,糊弄人。
唉,不想这么多了,趁着天暖风轻,还是放风筝吧。
鹤爷仰着脖梗,望着蔚蓝的天空,正专心致志地操弄着风筝,突然,一声嫩
生生的童音传来,老爷爷,放风筝好玩吗?
你玩一下,就知道了。他连忙将手中的风筝线递给不知何时来到身边的男孩,
有些蛊惑地说。
男孩牵着那只风筝在麦地里奔跑起来,风筝越飞越高。鹤爷远远地望着,眼
前一会儿闪过儿子的影子,一会儿又闪过孙子的影子。
突然,男孩像是被脚下的什么东西给绊倒了,风筝线随之撒手松开。男孩爬
起来,紧追了几步,却没有拽住随风筝渐渐升起的风筝线,只好哭着跑回鹤爷跟
、,.
刖。
鹤爷没有责备,一脸温和地劝慰着男孩,没关系,风筝早晚要飞走的。
男孩用手抹了一下眼角的泪,问,风筝还能飞回来吗?鹳爷望着那只风筝摇了摇
头,没有吱声。
男孩撅着小嘴,有些难过。许久,鹳爷才开口问男孩,你家在哪里,怎么一
个人跑出来了?男孩晃了晃脑壳说,他的家在很远的城里,学校放假,父亲开车
带他回来寻根祭祖的。说着,男孩伸手指了指麦地远处。果真,有一辆轿车,停
在一块老坟地前,几个人正在烧香焚纸。
鹤爷心一动,随口问,告诉爷爷,根是啥?
男孩一脸迷茫,摇头不知。
鹳爷就仰头指了指天上的风筝说,根是啥?根就是你手中的那根风筝线,人
就是天上的风筝。有根线扯着还能落回来,如果那根线断了,就四处漂泊,永远
也飞不回来了。
男孩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此刻,就见那只摆脱了束缚的风筝有些飘摇不定地朝下沉落了一会儿,最后
猛然折了一个方向,有些留恋地渐渐飞高了,飞远了,最终淡出了鹤爷的视线。
恍然间,鹤爷觉得手心一湿,低头一看,是一滴滚落的老泪,他揉了揉眼睛,那
么困惑,那么茫然……
(选自《小小说月刊》2018年第4期,有删改)
6.读完本文,你觉得文中的鹳爷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简要概括。(3分)
7.读文中的画线句,回答括号里的问题。(请任选一句作答)(3分)
(1)两台从早到晚狂叫不止的挖掘机,正一口口地蚕食着那一排排早已空无一
人的院落。(品析“蚕食”的表达效果。)
(2)鹳爷远远地望着,眼前一会儿闪过儿子的影子,一会儿又印过孙子的影子。
(结合加点词揣摩人物心理。)
8.文章设置男孩放风筝这一情节有什么用意?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4分)
9.本文题目是“飘逝的风筝”,飘逝的仅仅是风筝吗?请结合文意阐述你的观点
和理由。(6分)
参考答案:
6.(3分)鹳爷是一个扎风筝技艺精湛、淡泊名利、固守传统技艺、渴望亲情、
对农村前景深感忧虑的民间老艺人。(写出任意3点,即得满分。)
7.(3分)
选(1):“蚕食”形象地写出了现代化进程中挖掘机一步步摧毁村庄院落的过
程(1分),传达出鹤爷对农村美好家园渐渐消逝的痛心与无奈(2分)。
选(2):写出鹤爷此刻复杂的内心:对儿孙的想念,对美好往事的眷恋,对儿
孙不在身边的失落,对风筝技艺后继无人的痛心。(写出任意3点,即得满分。)
8.(4分)这一情节照应了“飘逝的风筝”这一题目;表现鸥爷复杂的内心,丰
富了人物形象;促人思考“根”是什么,深化了小说主题。(写出2点,即得满
分。)
9.(6分)回答“飘逝的是风筝”:鹤爷给男孩子放的风筝不小心飞走了。(1
分)
回答“飘逝的不仅仅是风筝”,采用分层赋分的方式。
第一层级(1-2分):思维较肤浅,理解角度较单一。
示例一:飘逝的不仅是眼前的风筝,还有原来村庄上空千姿百态的风筝。(1分)
示例二:飘逝的是村庄里年轻人和孩子的身影,年轻人大都跑到城里,像断了线
的风筝一去不复返了,村庄里只留下一些老人。(2分)
第二层级(3-4分):思维较全面,能多角度理解问题。
示例一:飘逝的是原来村庄上空的千姿百态的风筝和村庄里年轻人和孩子的身
影。年轻人大都跑到城里,像断了线的风筝,心也收不回来了,村庄里只留下一
些老人。(3分)
示例二:渐渐消逝的有农村美丽的家园和传统的技艺。村庄空了,正遭受挖掘机
的蚕食,到处残墙断壁,凌乱不堪;村庄里的年轻人跑到了城里,只留下一些老
人;千姿百态的风筝,现在都只能堆积在屋子里,传统技艺面临无人继承的尴尬
局面。(4分)
第三层级(5-6分):思维比较全面深入,能多角度理解问题,并在不同的角度
间形成有意义的联系,或将理解上升到社会意义的层面。
示例一:飘逝的是乡村文明的生机和活力。由于城市化的进程,社会经济的发展,
年轻人不愿学习如扎风筝一般费事的传统技艺,他们纷纷进城,美丽村庄日渐荒
芜,老人孤单留守,传统技艺面临消失。(5分)
示例二:飘逝的是乡村文明的生机和活力。由于城市化的进程,传统技艺面临消
失,美丽乡村日渐荒芜,老人孤单留守。小说旨在促使人们对现代化经济的高速
发展与乡村文明的保护之间的矛盾进行思考,呼吁全社会都要关注优秀民间传统
技艺的传承、美丽家园的守护和农村留守老人的生存状态。(6分)
8[2018•沈阳]
(四)阅读选文,完成13—18题。(20分)
碎暖
包利民
①一个午后,阳光透窗而入,照在一地的书上。我一边整理杂乱的书,一边
随着每一本书的入目而在心里生长着往事。忽然,从一本书里落下一张纸条,那
是一本十多年前的初中语文教材,我奇怪它怎么进入到藏书的行列之中,目光不
禁投向那张纸条。
②纸条已经泛黄,是从大笔记本上撕下的一条,蓝色的字迹已经极淡。“老
师,我很喜欢听你讲课!”这温暖的字句,一下子撞开了岁月深处的一扇门。那
个时候,我刚刚到一个小镇的初中当语文老师。第一堂课讲得紧张无比,有些语
无伦次。下课时,我简直羞愧难当,有一种巨大的挫败感。这时候,一个女生走
到我身边,把一张纸条递给我。我仿佛刹那间春暖花开,心中涌动着感动,还有
希望在生生不息。
③上大学时,我是学生会宣传部的成员。有一次在布置一个会场时,我往黑
板上写美术体大字。下面有一些学生在自习,会议开始前,他们纷纷离开。忽然,
一个女同学悄悄地走到我身边,微笑着把一张纸条塞到我手里。我疑惑地打开,
上而写着:“誓言的‘誓'错了!快改过来!"我一惊,仔细看黑板上的字,一
时又惭愧又感动。
④我刚读初中的时候,班主任是一个很年轻的男老师。开始时,我们并不了
解他,也不怎么怕他,他教我们地理。在他的课上,我们常会有一些小动作。有
一次下午上地理课,他在前面板书的时候,我便写了张纸条给前面隔了几排的一
个好友:“放学去河边的草地上踢球,多叫几个人!”趁老师转身的时候,我抛
了过去。好友接过后,便回抛了一个给我:“你再问问别人,看有多少人去!”
于是,我又写了多张纸条,四处抛飞。
⑤谁知很不巧,向最前排抛去的那个纸团由于用力过猛,落在了老师的讲台
上。恰好老师转过身来,他很好奇地打开纸条看了看,没说什么,继续讲课。过
了一会儿,他让我们自行把课文默读一遍,记住一些数据。我正低头读着,忽然
发现老师走到我身边,把一个纸条放在我桌上,上面写着:“我也去踢球,放学
后记得叫上我。”一瞬间,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受。从那以后,老师便融入我
们之中。他也让我们明白,一个老师也完全可以不用绷着脸就能让学生从心里敬
服。
⑥我坐在一堆书中间,沐浴着暖暖的阳光,任思绪飘飞于一张又一张纸条的
往事之中。曾经在一个幼儿园的墙上,看到粘贴在上面的许多纸条,上面都是父
母写给自己孩子的只言片语。比如说:“宝贝,妈妈不求你以后能大富大贵出人
头地,只要你一生平安就好!”一字一句都浸润着父母浓浓的爱。这家幼儿园把
这些纸条都精心地收藏着,说等孩子们长大以后,让他们回来看。我想,当长大
的孩子们重回幼儿园,找到父母当年写给自己的纸条,心里该是怎样的温暖与感
动。
⑦我的一个朋友被亲生父母抛弃,她却从不悲伤,也从没有怨恨过父母。她
说她也有亲情,她同样在母亲的爱中成长。有一天在她家里,她小心地拿出一张
纸条,上面已经塑了封,急促的字迹,仿佛临时匆匆写的。开始是一串年月日,
估计是她的生日,后面有几句话:“妈妈会心痛一生,会爱你一生,你永远是妈
妈最珍责的宝贝……”妈妈的表白,将会让她温暖一生。
⑧记得一个高中同学跟我讲过,有一次他和家人岖气,便选择了离家出走,
让他伤心的是,父母并没有阻拦他。及至另一个城市,走投无路时,他偶然在衣
服最里面的一个口袋里,发现一些钱和一张纸条,是母亲的笔体:“走够了就回
家吧。”短短几个字,瞬间消融了心里的坚冰,流淌着暖暖的感动。
⑨我常常流连于那些让人难忘的只言片语。那样的时刻,仿佛时光都走得那
么轻缓。那些点点滴滴的暖,汇聚成爱的海洋,无时无刻不在包围着我们。这样,
生命才会在磨砺中温暖而多姿,生活才会在坎坷中多情而美好。
(选自《时文选粹》,有删改)
13.请阅读选文②-⑧段,依照示例按顺序填入恰当内容。(4分)
A_》B—温暖地融入-C-*D—温暖
地召唤
14.分析第②段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2分)
这温暖的字句,一下子撞开了岁月深处的一扇门。
15.选文第③段画线句用了什么人物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16.结合选文第⑤段内容,请概括出老师让“我”敬服的优点,并用自己的话写
出依据。(4分)
17.选文第⑥段划线句子删去好不好,为什么?(3分)
18.结合选文,试从内容、结构、主题三个方面分析题目“碎暖”的妙处。(3
分)
参考答案:
13.A.温暖地鼓励B.温暖地提醒C.温暖地期望D.温暖地表白
14.“撞开”用力碰开,突出力量之大,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纸条上的字句带给我
的震撼。
15.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女同学想保护我的自尊心,不想让
我尴尬的心理,体现了女同学的善解人意、热心。
16.宽容:容忍我上课扔纸条、破坏课堂纪律的行为。有教育智慧:①没有当面
批评我,保护了我的自尊。②选择恰当的时机和方式融入同学之中。(“有教育
智慧”的依据任选其一)
17.不好,画线句写出了“我”坐在书间回忆往事的情景,照应选文开头,引出
下文。
18.内容上:选取的都是生活中零碎的小事。结构上:“暖”是线索,贯穿全文。
主题上:揭示了“暖”在生命中的重要意义。
9[2018•盐州】
(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7—21题。(19分)
外婆大部分时候跟着我生活,有时也送到乡下由我妈照顾。我妈家大业大,
又是鸡又是狗又是牛,整天忙得团团转。能专心照顾外婆的,只有我。
我在阿勒泰,外婆便跟着我。我白天上班,她一个人在家。每天下班回家,
一进小区,远远就看见外婆趴在阳台上眼巴巴地朝小区大门方向张望。她一看到
我,赶紧高高挥手。
每到周六周日,只要不加班我都带她出去闲逛。逛公园的绿化带,逛超市,
逛商场。每到那时,她被我收拾得浑身干干净净,头发梳得一丝不苟。一手牵着
我,一手拄杖,在人群中慢吞吞地走啊走啊,四面张望。
看到人行道边的花,喜笑颜开:“长得极好!老子今天晚上要来偷……”看
到有人蹲路边算命,就用以为只有我听得到的大嗓门说:“这是骗钱的!你莫要
开腔,我们悄悄眯眯在一边看他怎么骗钱……”在水族馆橱窗前,举起拐棍指指
点点:“这里有个红的鱼,这里有个白的鱼,这里有个黑的鱼……”水族馆老板
非常担心:“老奶奶,可别给我砸了。”进入超市,更是高兴,走在商品的海洋
里,一样一样细细地看,还悄声叮嘱我:“好生点,打烂了要赔。”
除此之外,大部时间她总是糊里糊涂的,总是不知身处何地。常常每天早上
一起床就收拾行李,说要回家。还老是向邻居打听火车站怎么走。但她不知道阿
勒泰还没通火车。她只知道火车是唯一的希望,火车意味着最坚定的离开。在过
去漫长的一生里,只有火车带她走过的路最长,去的地方最远。只有火车能令她
摆脱一切困境,仿佛火车是她最后的依靠。
她总是趁我上班时,自己拖着行李悄悄跑下楼。有一次我回家,发现门把手
上拴了根布条,以为是邻居小孩子恶作剧,就解开扔了。第二天回家,发现又给
系了一根。后来又发现单元门上也有。原来,每次她偷偷出门回家,都认不出我
们的单元门,不记得我家的楼层。对她来说,小区的房子统统一模一样,这个城
市犹如迷宫。于是她便做上记号。这几根布条,是她为适应异乡生活所付出的最
我很恼火。我对她说:“外婆你别再乱跑了,走丢了怎么办?摔跤了怎么办?”
她之前身体强健,自从前两年摔了一跤后,便一天不如一天。我当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楼地面计算技巧》课件
- 【初中数学课件】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课件
- 《python入门培训》课件
- 电动榨果汁机产业规划专项研究报告
- 笔记本电脑用散热垫市场发展预测和趋势分析
- 强心剂产品入市调查研究报告
- 玩视频游戏用手持设备产业规划专项研究报告
- 《LED照明培训教程》课件
- 玩具用马蹄铁产品入市调查研究报告
- 耶稣受难雕像首饰市场洞察报告
- 2024-2030年中国匹克球市场前景预判与未来发展形势分析研究报告
- 2023-2024全国初中物理竞赛试题:光的反射及折射(含答案)
- 人教版(2024)七年级地理上册3.2《世界的地形》精美课件
- 2024年中考英语试题分类汇编:短文填空之选词填空(解析版)
- 山东省烟台市2024年中考英语真题【附真题答案】
- GB/T 44186-2024固定式压缩空气泡沫灭火系统
- 二年级下册科学教案-5《磁极的秘密》 青岛版
- DL∕T 5210.2-2018 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规程 第2部分:锅炉机组
- JGJ104-2011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
- 船体结构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山东交通学院
- AQ 1117-2020 煤矿井下注浆用高分子材料安全使用管理规范(正式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