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块四选修部分选修三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第47讲第二次世界大战和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1页
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块四选修部分选修三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第47讲第二次世界大战和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2页
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块四选修部分选修三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第47讲第二次世界大战和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3页
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块四选修部分选修三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第47讲第二次世界大战和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4页
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块四选修部分选修三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第47讲第二次世界大战和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第47讲其次次世界大战和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一、其次次世界大战1.背景(1)根源: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2)详细缘由①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内部隐含的冲突的激化是二战爆发的诱因。②经济危机是加速二战爆发的重要缘由。③法西斯侵略扩张势力,是二战的罪魁祸首。④绥靖主义政策的影响:绥靖主义者充当了二战的帮凶。⑤20世纪30年头局部的反法西斯斗争没有能够阻挡世界局势朝着新的世界大战的方向发展。2.进程(1)爆发:1939年9月,德军突袭波兰,二战爆发。(2)扩大:1941年6月,德军突袭苏联。1941年12月,日军偷袭珍宝港。(3)转折:中途岛海战、斯大林格勒战役、阿拉曼战役。(4)成功:1943~1945年,意、德、日先后倒戈。3.影响(1)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和灾难。(2)摧毁了法西斯主义,争取和平进步的思想日益深化人心。(3)沉重打击了国际帝国主义,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4)促进了国际社会主义力气的壮大。(5)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4.英、法等西方大国推行绥靖政策的缘由和实质(1)缘由①英、法等国经济和军事实力因一战而大大减弱,不愿与法西斯国家正面交锋。②一战显示了现代斗争的残酷性,英、法等国国内兴起了不惜代价避开斗争的“和平主义”思潮。③英、法等对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本能仇恨和对弱小国家的蔑视。④希特勒制造了一种反苏反共的假象,迷惑了英、法等国。(2)实质:损人利己,姑息纵容。5.反法西斯斗争成功的缘由及启示(1)缘由①斗争的正义性。斗争的性质关系到人心的向背,是确定斗争输赢的关键所在。中、美、英、苏等同盟国进行的反法西斯斗争,旨在反对法西斯的侵略扩张,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保卫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平安,是正义的。②团结就是力气。斗争是力气的竞赛,是综合国力的较量,而力气的形成和发展须要团结。反法西斯斗争的成功,是依靠团结形成的强大力气。③战略指导正确。斗争在几个战场同时绽开和进行,如何避开两线作战,实施正确的战略指导是一个突出的问题。④斗争动员有力。反法西斯斗争是一场时间长久、消耗巨大的斗争,斗争的成功依靠于雄厚的物质基础,通过斗争动员调动强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将斗争潜力转化为斗争实力,是反法西斯斗争成功的另一个主要缘由。(2)启示①斗争不仅给被侵略国也给侵略国人民带来灾难,斗争就是灾难,我们必需反对军国主义的复活,捍卫世界和平,决不能让大战的悲剧重演。②人类命运休戚相关,为了应对人类发展的共同挑战,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应当和平共处,团结斗争。③反法西斯斗争的成功表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子和前进的最宏大动力。eq\a\vs4\al(|思维点拨|)其次次世界大战的阅历教训全人类的共同利益高于一切;防止法西斯主义死灰复燃是消退斗争隐患的关键;建立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是战胜德、意、日轴心国的重要保证;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任何形式的侵略扩张是历史发展和文明进步的要求;世界和平与发展是不行分割的,爱好和平的各国政府和人民只有同心同德,共同维护,和平才能长久。二、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1.美苏冷战(1)缘由①雅尔塔体系的建立:为冷战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②美苏均势局面的形成:战后美国成为头号军事强国;英、法等欧洲传统强国元气大伤;苏联成为唯一可与美国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加之社会主义阵营形成,美苏渐成均势格局。③冲突激化:由于意识形态的分歧和国家利益的冲突,美苏冲突激化,为了遏制社会主义国家,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推行冷战。(2)表现①美国:出台杜鲁门主义;提出马歇尔安排;组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②苏联:政治上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经济上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军事上组建华约组织。(3)特点①二战后美苏间所进行的除干脆交战以外的全面对抗,涉及经济、军事、外交、文化、意识形态各个领域。②在美苏双方重点争夺地区未见热战,局部热战并未避开。(4)影响①美苏冷战,军备竞赛,严峻威逼世界和平与平安。②美苏限制的第三世界国家地区局部冲突争端不断。③因双方势均力敌,避开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2.80年头的美苏关系(1)变更①美国:里根政府提出新“遏制”政策,主见“以实力求和平”;提出“星球大战安排”;对苏联施加压力。②苏联:戈尔巴乔夫提出“新思维”。③结果:1987年美苏签订“中导条约”及43个双边协议。(2)特点:战略优势转向美方,苏联外交战略渐渐收缩。3.美苏关系发展变更带来的启示(1)人类社会必需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美苏争霸是世界担心静的根源,美苏争霸的历史教训沉痛,世界人民必需恒久坚持反对任何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2)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必定是损人又害己。美苏争霸,进行军备竞赛,投入巨额军费开支,不利于国内经济的发展。苏联经济形势的恶化是其解体的主要缘由之一。(3)美苏争霸,使人类处于核斗争的威逼之下,但高科技的威力使美苏双方都不敢轻易发动世界大战和核斗争,只能实行核威慑。(4)美苏都企图把自己国家的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及其价值观强加到别国社会之上,并要推广到全世界。我们必需敬重各国人民依据国情来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5)综合国力的强弱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美苏争霸,互有攻守,当经济发展、综合国力强大的时候,在争霸中就处于攻势,反之,经济发展衰退,在争霸中就会处于守势,即劣势。eq\a\vs4\al(|思维点拨|)雅尔塔体系的实质雅尔塔体系事实上划分了美苏的势力范围。从实力对比看,其次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各国普遍衰落;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苏联成为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从体系内涵看,美苏依据雅尔塔会议等国际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起新的国际关系格局。一、两次世界大战的比较1.相同点(1)根源:都是由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引起的。(2)影响:都导致西欧国家的衰落,都壮大了美国实力,都形成了新的国际关系格局,都促进了社会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的新发展。2.不同点第一次世界大战其次次世界大战爆发形式战前双方已经做好了充分的打算,萨拉热窝事务发生后,斗争很快全面爆发先经验局部斗争,后来由于西方大国的绥靖纵容和法西斯不断扩大侵略,最终演化为世界斗争责任斗争责任由交战双方共同担当德、意、日等法西斯国家挑起斗争,责任由其担当对战败国处理战胜国把斗争责任推到以德国为首的战败国身上,对战败国进行掠夺性的惩处,未追究斗争中的个人责任处理战败国的基本精神是清除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实行非军事化,在战败国建立民主体制,追究个人责任和审判战犯性质帝国主义的掠夺斗争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与雅尔塔体系的异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雅尔塔体系相同点(1)都是在世界大战结束的基础上建立的(2)都通过一系列会议确立了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新的国际体系(3)都体现了大国意志,打上了大国强权的烙印(4)都随着各国力气的消长而瓦解不同点建立基础建立在战胜国对战败国掠夺的基础之上建立在美苏力气均势的基础之上调整冲突战胜国与战败国及战胜国之间的冲突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不同社会制度之间的冲突大国意图体现了英、法、美等帝国主义大国的意志体现了美苏两国的意志1.(2025届江西上饶重点中学六校其次次联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940年10月,英国本土已经度过最紧急的时期。英国确定重开滇缅路,其对华政策转向主动。1940年10月14日,英国大使卡尔在与蒋介石会谈时表示“英国国策今已变更”,建议中国向英国提出供应武器弹药和飞机等军事装备的要求,中国还可以要求英国对华贷款100万英镑。作为回报,中国可以考虑派遣壮丁三四十万人帮助英国作战,或在日本进攻马来西亚及新加坡时,以大军攻击广州地区,牵制日军南下。1941年2月,丹尼斯少将出任英国驻华武官后,中英绽开了有关军事合作问题的实质性探讨,其主要内容有英国训练和指挥中国游击部队及英国空军的援华问题。1941年7~8月,中英连续实行了4次关于联合军事行动的详细问题的商谈。8月中旬,双方就组训15连游击部队,协防香港、缅甸等问题达成初步协议。(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概括英国对华政策转向主动的背景与措施。(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说明中英联合军事行动达成初步协议的意义。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背景,据材料“1940年10月,英国本土已经度过最紧急的时期”并结合所学可知,不列颠空战的结束挫败德国进攻安排;据材料“英国确定重开滇缅路,其对华政策转向主动”并结合所学可知日本加快对远东地区的侵略扩张危及英国利益。其次小问措施,据材料“英国确定重开滇缅路,建议中国向英国提出供应武器弹药和飞机等军事装备的要求,中国还可以要求英国对华贷款100万英镑……8月中旬,双方就组训15连游击部队,协防香港、缅甸等问题达成初步协议”可知主见重开滇缅马路,加强对华军事与物资救济。第(2)问,据材料“1941年7~8月,中英连续实行了4次关于联合军事行动的详细问题的商谈”可知有助于中英双方的合作抗日;据材料“8月中旬,双方就组训15连游击部队,协防香港、缅甸等问题达成初步协议”可知加强区域联防,为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创建了条件。答案:(1)背景:不列颠之战挫败了德国折服英国的安排;日本加快对远东地区的侵略扩张危及英国利益。措施:重新开放滇缅马路;与中国探讨加强军事合作问题。(2)意义:推动了英国援华制日;实行特定区域的联防,符合中英两国的共同利益;有助于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2.(2025届山西太原二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凯南和尼采是“冷战”史上最有代表性的美国战略家。凯南是职业外交家和历史学家,集学问分子特有的天真与执着于一身。凯南认为杜鲁门主义的言辞过于夸张,以自由为名在世界全部地区抵制共产主义,既无必要也不行能,他的信念是“想要和平,那就实行和平的行动”。凯南反对军备竞赛,希望美国在裁军谈判中做出让步和妥协,他把“冷战”竞争的结局更多地寄予在苏联的内部变更上。这种立场被认为过于懦弱,抑或过于志向化。尼采更像精于算计的华尔街投资银行家,他有决断力,重视协作,讲求效率,更信任数据和事实而非直觉。他信奉的是“想要和平,那就打算斗争”,他更重视美苏之间意识形态分歧和制度性冲突,并不认为杜鲁门主义有何不妥。尼采认为美国的战略是防卫性的,苏联则不然,因此美国必需有更强的军事力气,使苏联不敢发动第一次打击。他认为美国是最宏大的国家,有责任运用自己的力气改造世界。——摘编自石斌《核时代的美国平安观念与战略传统》(1)依据材料,指出凯南与尼采对美苏关系相识的异同。(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简评两人的“冷战”思想对美国外交政策的影响。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相同点,依据材料中凯南和尼采的主见可知都认为苏联是巨大威逼。其次小问不同点,依据材料“凯南认为杜鲁门主义的言辞过于夸张,以自由为名在世界全部地区抵制共产主义,既无必要也不行能”可知凯南质疑杜鲁门主义;依据材料“凯南反对军备竞赛,希望美国在裁军谈判中做出让步和妥协,他把“冷战”竞争的结局更多地寄予在苏联的内部变更上”可知凯南反对军备竞赛,寄希望于苏联内部变更;依据材料“尼采……并不认为杜鲁门主义有何不妥。尼采认为美国的战略是防卫性的,苏联则不然,因此美国必需有更强的军事力气,使苏联不敢发动第一次打击。他认为美国是最宏大的国家,有责任运用自己的力气改造世界”可知尼采支持杜鲁门主义,支持斗争打算,并且主见美国应先发制人。第(2)问,依据所学学问可知,两人的“冷战”思想都对美国的外交政策产生了重大影响;依据所学可知,在美国实力较强阶段,尼采思想更有市场,美国实行了马歇尔安排扶植西欧遏制苏联,挑起“冷战”,成立“北约”军备竞赛愈演愈烈;在美国实力下降阶段,凯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