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期末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关于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秦始皇在公元前221年完成了对六国的统一B.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中央集权制度C.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推行了法家思想D.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废除了分封制,实行郡县制2、下列关于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黄巾起义是东汉末年农民起义的代表B.黄巾起义的领导者是张角,起义军打着“黄巾”为标志C.黄巾起义虽然最终被镇压,但加速了东汉的灭亡D.黄巾起义的爆发与东汉末年政治腐败、社会矛盾激化有关3、下列事件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逐步走向衰落的是()。A.隋朝的建立B.贞观之治C.宋朝的加强集权D.清朝的康乾盛世4、下列哪位历史人物是“戊戌变法”的主要推动者?()。A.康有为B.袁世凯C.李鸿章D.孙中山5、下列哪位历史人物被称为“世界史上的拿破仑”?A.成吉思汗B.亚历山大大帝C.查理·马特D.拿破仑·波拿巴6、以下哪一事件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的最终确立?A.秦始皇统一六国B.隋唐时期的科举制C.北宋成立D.明朝废除丞相制度7、题干:下列关于辛亥革命说法正确的是?A.辛亥革命成功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B.辛亥革命使中国从此进入了资本主义社会。C.辛亥革命后,袁世凯窃取了革命果实,建立了北洋军阀政府。D.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要政治变革,但并未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8、题干:以下关于新文化运动说法错误的是?A.新文化运动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B.新文化运动反对封建礼教,提倡民主与科学。C.新文化运动主张“全盘西化”。D.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进行了全面否定。9、商鞅变法中哪一项措施直接打击了旧贵族的世袭特权,加强了中央集权?A、奖励军功B、推行郡县制C、改革土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D、统一度量衡10、汉武帝时期进行的“推恩令”主要目的是什么?A、扩大地方权力以减轻中央负担B、削弱王国势力,加强中央权力C、鼓励地方诸侯对中央的依附D、增加中央对地方官员任命的自主权11、题干: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爆发,这场战争的根本导火索是英国对中国的哪种商品的需求量激增?A.生丝B.纺织品C.鸦片D.毛织品12、题干:辛亥革命后,中国出现了许多新式学堂和大学,这种现象的直接原因是?A.民主观念的传播B.列强侵略的加剧C.清末废除科举制D.新文化运动的兴起13、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4、以下哪个条约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最终形成?A.《南京条约》B.《马关条约》C.《辛丑条约》D.《九国公约》15、1928年,国民政府制定的《国民政府建国大纲》提出了“五权分立”的政治理念,这五权分别是立法、行政、司法、考试和监察。这一理念借鉴了哪个国家的政治学说?A、英国B、法国C、美国D、中国16、1930年,蒋介石在南京建立了中央政府,以此作为他实施“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基地。其主要目的是:A、表明对共产党的妥协B、对日本采取先发制人的军事行动C、准备全面抗日D、消除国内政治势力的威胁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4小题,每小题13分,共52分)第一题材料一:19世纪末,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和历史抉择。清政府被迫进行了一系列的自我改革尝试,其中较为突出的措施有:第一,调整政府机构,精简冗员;第二,裁撤多余官员,减少财政支出;第三,选拔优秀人才,培养新鲜血液;第四,制定并实施一系列变革教育、军事、法律等方面的政策。材料二:这一时期,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日益加剧,中国的民族危机达到了前所未有的严重程度。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人民开始觉醒,民族意识逐渐增强,涌现出一大批具有强烈民族责任感和爱国情怀的仁人志士。问题:1.根据材料一,列举清政府进行改革尝试的几个重要措施。2.阐述材料二中提到的民族意识的觉醒对中国社会的影响。3.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清政府改革尝试失败的原因。第二题题目: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并阐述这些措施对中国历史发展的深远影响。第三题题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门阀制度盛行,九品中正制成为士族政治的重要手段。九品中正制最初由曹魏政权确立,以品第人物并作为选拔官员的重要依据。这一制度在东晋时期经荀羡改革后逐渐完善,但同时也引发了门阀贵族垄断政权、压制庶族的批评。——改编自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剑桥中国史》材料二:为了破解尖锐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等问题,北魏孝文帝实施了一系列改革,诸如迁都洛阳,推行汉化政策,改汉姓,学汉语,穿汉服,改汉制,通婚姻等。在此基础上,北魏孝文帝还整合官制、法律制度,发展了新的选官制度,并实行均田制等一系列措施,促进了北魏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改编自中华书局《历史》问题:1.根据材料一,概括九品中正制的主要特点及其影响。2.根据材料二,概括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其作用。分析九品中正制与北魏孝文帝改革在解决社会问题上的异同。第四题事件:洋务运动(1840年后至1895年)请根据以下要点进行分析:1.洋务运动的缘起和目的;2.洋务运动的主要举措及其实践;3.洋务运动对中国社会和经济的影响。期末试卷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关于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秦始皇在公元前221年完成了对六国的统一B.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中央集权制度C.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推行了法家思想D.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废除了分封制,实行郡县制答案:C解析: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确实推行了法家思想,加强了中央集权,废除了分封制,实行郡县制。但是,选项C中的描述“推行了法家思想”并不准确,因为法家思想是秦朝统一前就已经存在的,秦始皇只是将法家思想作为治国理念的一部分。因此,选项C是不正确的。其他选项都是关于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正确描述。2、下列关于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黄巾起义是东汉末年农民起义的代表B.黄巾起义的领导者是张角,起义军打着“黄巾”为标志C.黄巾起义虽然最终被镇压,但加速了东汉的灭亡D.黄巾起义的爆发与东汉末年政治腐败、社会矛盾激化有关答案:C解析:黄巾起义确实是东汉末年农民起义的代表,由张角领导,起义军以“黄巾”为标志。起义虽然最终被镇压,但它对东汉末年的政治和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包括加速了东汉的灭亡。因此,选项C中的描述“黄巾起义虽然最终被镇压,但加速了东汉的灭亡”是正确的。选项D也是正确的,因为黄巾起义的爆发与东汉末年政治腐败、社会矛盾激化密切相关。选项A和B都是关于黄巾起义的正确描述。3、下列事件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逐步走向衰落的是()。A.隋朝的建立B.贞观之治C.宋朝的加强集权D.清朝的康乾盛世答案:C。解析:宋朝时期,虽然经济文化繁荣,但是军事孱弱,中央集权加强导致地方权力被削弱,奠定了北宋后期的内忧外患基础,加速了中国封建社会的衰落进程。4、下列哪位历史人物是“戊戌变法”的主要推动者?()。A.康有为B.袁世凯C.李鸿章D.孙中山答案:A。解析:康有为是戊戌变法的主要推动者之一,他提出了“变法图强”的思想,并在百日维新期间积极推动改革,但最终因变法失败而流亡海外。5、下列哪位历史人物被称为“世界史上的拿破仑”?A.成吉思汗B.亚历山大大帝C.查理·马特D.拿破仑·波拿巴答案:D解析:拿破仑·波拿巴是法国历史上的重要军事家和政治家,他的军事征服和改革对欧洲乃至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因此被誉为“世界史上的拿破仑”。其他选项中的成吉思汗和亚历山大大帝也是历史上著名的征服者,但他们的活动范围主要在亚洲和欧亚大陆东部,而查理·马特则是中世纪欧洲的法兰克王国的国王,并不适合称为“世界史上的拿破仑”。6、以下哪一事件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的最终确立?A.秦始皇统一六国B.隋唐时期的科举制C.北宋成立D.明朝废除丞相制度答案:A解析: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秦朝,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的开始。隋唐时期的科举制是对选拔官员制度的重大改革,北宋的成立和明朝废除丞相制度都是中国封建社会历史进程中的重要事件,但它们并不是封建社会最终确立的标志。因此,正确答案是A。7、题干:下列关于辛亥革命说法正确的是?A.辛亥革命成功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B.辛亥革命使中国从此进入了资本主义社会。C.辛亥革命后,袁世凯窃取了革命果实,建立了北洋军阀政府。D.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要政治变革,但并未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答案:D解析:选项A,辛亥革命确实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但这是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不是说法的正确性。选项B,辛亥革命确实使中国政治上进入了资本主义社会,但这是从政治角度来说的,不是说法的正确性。选项C,袁世凯确实窃取了革命果实,但这是辛亥革命后的事情,不是辛亥革命本身。选项D,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要政治变革,但并未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这是对辛亥革命全面客观的评价,符合题意。8、题干:以下关于新文化运动说法错误的是?A.新文化运动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B.新文化运动反对封建礼教,提倡民主与科学。C.新文化运动主张“全盘西化”。D.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进行了全面否定。答案:C解析:选项A,新文化运动确实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符合题意。选项B,新文化运动反对封建礼教,提倡民主与科学,符合题意。选项C,新文化运动主张“全盘西化”,这是错误的说法,新文化运动并非主张“全盘西化”,而是提倡吸收西方的先进文化。选项D,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进行了全面否定,这是错误的说法,新文化运动虽然对传统文化进行了批判,但并不是全面否定,而是在批判的基础上进行继承和发展。9、商鞅变法中哪一项措施直接打击了旧贵族的世袭特权,加强了中央集权?A、奖励军功B、推行郡县制C、改革土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D、统一度量衡答案:A解析:商鞅变法的一项核心措施就是奖励军功,打破贵族世袭特权,因此直接增强了中央对军队的控制力,加强了中央集权。10、汉武帝时期进行的“推恩令”主要目的是什么?A、扩大地方权力以减轻中央负担B、削弱王国势力,加强中央权力C、鼓励地方诸侯对中央的依附D、增加中央对地方官员任命的自主权答案:B解析:“推恩令”是汉武帝时期为解决王国问题而实行的一项重要政策,通过允许诸侯王将王国土地分封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从而逐步削弱王国的势力,加强中央集权,最终达到削弱诸侯对抗中央的能力。11、题干: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爆发,这场战争的根本导火索是英国对中国的哪种商品的需求量激增?A.生丝B.纺织品C.鸦片D.毛织品答案:C解析: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英国为了开辟和扩大市场,倾销商品,对中国大量输出鸦片,导致中国社会矛盾激化,民族危机加深。故答案为C。12、题干:辛亥革命后,中国出现了许多新式学堂和大学,这种现象的直接原因是?A.民主观念的传播B.列强侵略的加剧C.清末废除科举制D.新文化运动的兴起答案:C解析:辛亥革命后,中国废除了沿用千百年的科举制度,推动了中国教育制度的变革。这一变革直接导致了许多新式学堂和大学的建立。故答案为C。13、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答案:A解析: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第二次鸦片战争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则进一步加剧了中国的民族危机。因此,选A。14、以下哪个条约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最终形成?A.《南京条约》B.《马关条约》C.《辛丑条约》D.《九国公约》答案:C解析:《辛丑条约》是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的丧权辱国的条约,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最终形成。《南京条约》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马关条约》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而《九国公约》则是在《辛丑条约》之后签订的,但并不是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最终形成。因此,选C。15、1928年,国民政府制定的《国民政府建国大纲》提出了“五权分立”的政治理念,这五权分别是立法、行政、司法、考试和监察。这一理念借鉴了哪个国家的政治学说?A、英国B、法国C、美国D、中国答案:A解析:《国民政府建国大纲》中提出的“五权分立”理念,借鉴了英国的议会体制和政治制度,强调立法、行政、司法、考试和监察五个方面的权力分立与制衡。16、1930年,蒋介石在南京建立了中央政府,以此作为他实施“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基地。其主要目的是:A、表明对共产党的妥协B、对日本采取先发制人的军事行动C、准备全面抗日D、消除国内政治势力的威胁答案:D解析:蒋介石实施“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是为了先稳定内部,消除国内的反对力量,特别是对红军和地方势力的压制。只有当内部局势稳定后,才能集中力量对外抗敌。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4小题,每小题13分,共52分)第一题材料一:19世纪末,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和历史抉择。清政府被迫进行了一系列的自我改革尝试,其中较为突出的措施有:第一,调整政府机构,精简冗员;第二,裁撤多余官员,减少财政支出;第三,选拔优秀人才,培养新鲜血液;第四,制定并实施一系列变革教育、军事、法律等方面的政策。材料二:这一时期,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日益加剧,中国的民族危机达到了前所未有的严重程度。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人民开始觉醒,民族意识逐渐增强,涌现出一大批具有强烈民族责任感和爱国情怀的仁人志士。问题:1.根据材料一,列举清政府进行改革尝试的几个重要措施。2.阐述材料二中提到的民族意识的觉醒对中国社会的影响。3.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清政府改革尝试失败的原因。答案:1.清政府进行改革尝试的几个重要措施有:(1)调整政府机构,精简冗员;(2)裁撤多余官员,减少财政支出;(3)选拔优秀人才,培养新鲜血液;(4)制定并实施一系列变革教育、军事、法律等方面的政策。2.民族意识的觉醒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有:(1)促进了中国近代化进程,尤其是教育和科技领域的发展;(2)激发了人民的爱国热情,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得到提升;(3)为后来的革命运动提供了思想基础和群众基础。3.清政府改革尝试失败的原因有:(1)缺乏坚定的政治决心和持续的改革动力,改革措施往往半途而废;(2)改革措施不能真正触及封建制度的根本,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社会问题;(3)改革派与保守派之间的斗争激烈,改革派在政治上的地位不稳定;(4)外部压力和内部矛盾交织,使得清政府难以集中力量进行改革。第二题题目: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并阐述这些措施对中国历史发展的深远影响。答案:一、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的措施:1.统一度量衡:统一全国度量衡,便于全国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2.统一度量货币:统一货币,便于商品交换和市场发展。3.统一文字:统一文字,便于政令下达和民族融合。4.防御边疆:修建长城,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袭。5.实施法治:严格法律,加强中央集权。6.修建灵渠:开凿灵渠,沟通长江和珠江,促进南方地区经济发展。二、对中国历史发展的深远影响:1.促进民族融合:统一文字和度量衡等措施,加速了各民族之间的融合。2.发展经济:统一货币和度量衡,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繁荣。3.加强中央集权:实施法治和修建长城等措施,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为后世封建制度奠定了基础。4.奠定统一基础:秦始皇的统一措施,为后世中国长期统一奠定了基础。5.推动历史进程:秦始皇的统一措施,标志着中国从分裂走向统一,为中国历史的发展开启了新的篇章。解析:本题考查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的措施及其对中国历史发展的深远影响。通过分析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可以得出这些措施对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产生了积极影响。同时,这些措施也为后世中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推动了中国历史进程。在解答本题时,需要准确把握秦始皇统一六国的相关措施,以及这些措施对中国历史发展的深远影响。第三题题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门阀制度盛行,九品中正制成为士族政治的重要手段。九品中正制最初由曹魏政权确立,以品第人物并作为选拔官员的重要依据。这一制度在东晋时期经荀羡改革后逐渐完善,但同时也引发了门阀贵族垄断政权、压制庶族的批评。——改编自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剑桥中国史》材料二:为了破解尖锐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等问题,北魏孝文帝实施了一系列改革,诸如迁都洛阳,推行汉化政策,改汉姓,学汉语,穿汉服,改汉制,通婚姻等。在此基础上,北魏孝文帝还整合官制、法律制度,发展了新的选官制度,并实行均田制等一系列措施,促进了北魏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改编自中华书局《历史》问题:1.根据材料一,概括九品中正制的主要特点及其影响。2.根据材料二,概括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其作用。分析九品中正制与北魏孝文帝改革在解决社会问题上的异同。答案:1.九品中正制的主要特点及其影响:主要特点:九品中正制是一种以品第人物、考察人的才能和品行来进行人才选拔的制度,通过中正官评定人的品级,作为选拔官员的重要依据。影响:九品中正制在初期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和官员选拔的进步,但它也导致了门阀贵族的政治垄断和对庶族人才的压制,不利于社会的公平公正发展。2.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其作用:主要内容:迁都洛阳,推行汉化政策,改汉姓,学汉语,穿汉服,改汉制,通婚姻等;整合官制,发展选官制度,实行均田制等。作用:改革促进了北魏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加强了民族融合,促进了社会团结。分析九品中正制与北魏孝文帝改革在解决社会问题上的异同:相同点:两者都试图通过制度完善来解决当时的社会问题,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不同点:九品中正制主要针对士族门阀垄断、人才选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ERP实施成功案例》课件
- 《工作中的沟通》课件
- 学. 汉字的起源
- 二 汉字的起源
- 《员工执行力》课件
- 新闻发布会策划方案
- 金融知识普及小常识
-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2024年-2025年小学六年级语文)统编版小升初真题(上学期)试卷及答案
- 河南省南阳市(2024年-2025年小学六年级语文)统编版期中考试((上下)学期)试卷及答案
- 职业规划访谈报告
- 机器学习课件周志华Chap08集成学习
- 辅助生殖科辅助生殖技术诊疗规范与技术操作规范
- 幼儿园保健医生家长会课件
- 2.3.2茶红颈天牛识别与防治
- 中国画创作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湖北科技学院
- 第19课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中职专用】《世界历史》(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 中医病历书写基本规范
- 作物育种方法与实践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个人建筑工程技术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报告
- 排球《正面上手发球》教案
- 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