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份试卷)2018-2019学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含解析_第1页
(3份试卷)2018-2019学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含解析_第2页
(3份试卷)2018-2019学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含解析_第3页
(3份试卷)2018-2019学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含解析_第4页
(3份试卷)2018-2019学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考化学模拟试卷(解析版)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

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

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

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单选题

1.对“大棚”农作物施用“汽水”(碳酸溶液),是近年来在种植生产中兴起的一种新方法。对于其作用

的下列几种叙述:①加速植物光合作用;②冬天有助于农作物“防冻”;③有利于改良碱性土壤,调节

pH;④可促进土壤中的Ca2+、Mg。+被植物吸收。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全部

解析:D

【解析】①因为碳酸受热时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从水中逸出,二氧化碳与水都为光合作用的

原料,故可加速光合作用进行,正确;②因为碳酸受热时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浓度增大形成

温室效应,故有助于农作物“防冻”,正确;③碳酸显酸性,可以调节土壤的酸碱性,利于植物生长,

正确;④碳酸溶液会电离出氢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进而可以形成碳酸氢钙和碳酸氢镁,而植物主要以

离子形式吸收矿质元素,正确。故选D。

2.丙氨酸是一种常见的氨基酸,其化学式为CsHQN,相对分子质量是8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丙氨酸属于无机化合物B.丙氨酸中碳、氮元素的质量比为3:1

C.丙氨酸化学式中x=7D.每个丙氨酸分子中含有一个氧气分子

解析:C

【解析】

A、丙氨酸是一种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属有机物,错误;B、丙氨酸中碳、氮元素的质量比

=12x3:14=18:7,错误;C>丙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12x3+x+16x2+14=89,x=7,正确;D、丙氨

酸分子是由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和氮原子构成的,错误。故选C。

3.最近科学家发现,水在-157℃超低温、正常压力或真空条件下仍呈液态,比蜂蜜还粘稠。下列关于

这种“高密度液态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性质与普通水不同B.分子不再运动

C.氢、氧两种原子的个数比为2:1D.分子间的间隔比普通水大

解析:C

【解析】

试题分析:水在-157℃超低温、正常压力或真空条件下仍呈液态,比蜂蜜还粘稠。这种“高密度液态

水”本身仍然是水,所以氢、氧两种原子的个数比为2:1。故选C.

考点:基本概念和原理

4.在一密闭容器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如下

表,对该反应,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物质甲乙丙T

反应前物质质量/g25m188

反应后物质质量/g9待测384

A.“待测”数值一定为2gB.该反应中甲和丁为反应物

C.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D.反应中甲和丙的质量比为9:38

解析:B

【解析】

【详解】

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前后甲的质量减少了25g-9g=16g,故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质量为16g;同

理可以确定丙是生成物,生成的质量38g-l8g=20g;丁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质量为8g-4g=4g;由质量

守恒定律,乙的质量应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

A、乙的质量应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待测”数值一定为mg,无法确

定具体的数值,故选项说法错误。

B、该反应中甲和丁为反应物,故选项说法正确。

C、乙的质量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D、反应中甲和丙的质量比为16g:20g=4:5,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o

5.每年5月12日是我国的“防灾减灾日”,以下有关火灾现场处理方法错误的是()

A.身上着火不可乱跑,要就地打滚使火熄灭

B.用水浇湿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低姿行走到安全通道

C.人员被火势围困在高层建筑时使用楼内电梯撤退

D.逃生路线被火封住,应退回室内,关闭门窗,向门窗浇水,发出求救信号

解析:C

【解析】

【详解】

A、身上着火如果乱跑则会加速空气的流动,提供更充足的氧气,而使火势更旺,所以身上着火不可乱

跑,要就地打滚使火熄灭,选项A正确;

B、发生火灾后,生成的高温二氧化碳和有毒的气体,这些气体的密度小,会浮在房间的上部,人若直立

行走,会吸入更多有毒气体或因缺氧而发生危险,所以用水浇湿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低姿行走到安

全通道是正确的做法,选项B正确;

C、火灾可能引起停电,住宅楼有电梯的,乘电梯撤离是错误的做法,选项C错误;

D、逃生路线被火封住,应退回室内,关闭门窗,向门窗浇水,可以减少空气对流,而浇水可以降温,可

以达到暂时自我保护的目的,选项D正确。故选C。

6.在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蔗糖溶液时,导致溶液中蔗糖的质量分数偏大的可能原因有()

A.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B.用来配制溶液的烧杯刚用少量蒸储水润洗过

C.用托盘天平称取蔗糖时,将蔗糖放在右盘,且称量时使用了游码

D.用了含少量杂质的蔗糖配制溶液

解析:A

【解析】

【详解】

A、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大,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小,则使溶质质

量分数偏大,故选项正确。

B、用来配制溶液的烧杯刚刚用少量蒸储水润洗过,会造成溶剂水的质量偏大,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故选项错误。

C、用托盘天平称取蔗糖时,将蔗糖放在右盘,且称量时使用了游码,会造成实际所取的溶质的质量偏

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选项错误。

D、用了含少量杂质的蔗糖配制溶液,会导致溶质的质量小于配制所需要的溶质质量,引起质量分数偏

小,故选项错误。

故选Ao

7.在CuCL和A1CL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留在滤纸上的物质是()

A.CuB.Cu和AlC.Zn和CuD.Cu、Al和Zn

解析:C

【解析】

金属活动性铝>锌>铝,在CuCh和A1CL的混合溶液中只有铜排在锌的后面,所以铜全部被置换出来,

而铝不会被过滤出来,由于加入过量的锌粉,所以还含有锌。

点睛:

金属与盐溶液反应时:(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只要排在前面的金属就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

中置换出来,而与H的位置无关。但K、Ca、Na等金属例外,由于它们过于活泼,不与溶液中的盐发生

置换反应,而是先与溶液中的水发生置换反应。(2)铁与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时,生成二价亚铁盐。

(3)用同种金属置换不同的盐溶液,盐中金属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较后的金属首先被置换出来。用不

同的金属置换同种盐溶液,盐中金属先被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较前的金属置换出来。另外,若有一种

金属和多种混合盐溶液反应,最先反应的是最不活泼的那个金属的盐溶液。

8.下表是KC1与KNOs在不同温度的溶解度。下列说法不正颂的是()

温度

20304050

/℃

KC134.0g37.0g40.0g42.6g

45.8g63.9g85.5g

KNO331.6g

A.20℃时,KC1的溶解度大于KNOs的溶解度

B.两物质溶解度相等的温度在20〜30℃之间

C.40℃时,5gKCl中加10g水可得33.3%溶液

D.50℃时,10gKNOs中加20g水,充分溶解后再降温到30℃,有KNOs固体析出

解析:C

【解析】

试题分析:由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可知20c时,KNOs溶解度小于KC1的溶解度,A正确;由表格数据可知

温度在20〜30℃时,两物质的溶解度有相同的部分,即两物质溶解度相等的温度在20〜30℃之间,B正

确;40℃时,KC1的溶解度为40g,即该温度下40g氯化钾溶解在100g水中恰好形成饱和溶液,那么

10g水中最多溶解4g氯化钾,形成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4g/14gX100%=28.6%,C错误;30℃时硝酸

钾的溶解度为45.8g,即该温度下45.8g硝酸钾溶解在100g水中恰好形成饱和溶液,那么20g水中最多

溶解硝酸钾9.16g,即50℃时,10gKNOs中加20g水,充分溶解,再降温到30℃,有KNOs固体析出,D

正确。故选C。

考点:溶解度

9.如图表示治理汽车尾气所涉及反应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图注:表不碳原子

Q表示氮原子

O表示氧原子

B.该反应使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气体

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生成单质与化合物的质量比为7:22

解析:c

【解析】

【详解】

解:反应的方程式为2c0+2N0—2cOz+Nz;

A、生成单质为N2,故A正确;

B、CO和NO都有毒,通过该反应生成无毒的二氧化碳和氮气,将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气体,故B正确;

C、反应物没有单质,不符合置换反应的特征,故C错误;

D、生成的单质是氮气化合物是二氧化碳,两者的质量比是相对分子质量和的比即:14X2:2X

(12+16X2)=7:22,故D正确。

故选C。

10.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KMgCuAg

A.金属活动性顺序:-

由强到弱

HC1

B.溶液的pH:NaClNaOH

由大到小

OSiFeAl

C.地壳中的元素含量:

由高到低

H6

D.气体的密度一2

由大到小

解析:A

【解析】A、钾、镁、铜、银四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钾,镁>铜>银,正确;B、氢氧化钠溶

液显碱性,pH大于7,氯化钠溶液显中性,pH等于7,盐酸显酸性,pH小于7,pH值由大到小的排列顺

序应是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钠溶液、盐酸,错误;C、地壳中元素的含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是氧、硅、铝、

铁,错误;D、相同状况下,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密度越大,二氧化碳、氢气、氧气的相对分子质

量分别为44、2、32,气体的密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应是二氧化碳、氧气、氢气,错误。故选A。

11.根据下图所示实验分析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解析:A

【解析】

A、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是否会有产物碳酸需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故错误;

B、电解水时正极的气体体积少是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负极的气体体积多,能燃烧是氢气,故

正确;

C、根据可燃物燃烧的条件,该实验中可燃物已与氧气接触,乒乓球片先燃烧,纸片后燃烧,可知不同物

质着火点不同,故正确;

D、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所以向小试管中加入氢氧化钠,装置中气体遇热膨胀,看到U形管a侧液

面下降,b侧液面上升,故正确。

点睛:

电解水时,为增强水的导电性,可在水中加入少量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一般不加氢氧化钠溶液,容

易起泡沫)。闭合电路后,会看到试管内的电极上出现气泡,过一段时间,与电源正(氧气),负极

(氢气)相连的试管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2。(氧气的密度为L429g/mL,氢气的为0.089g/mL;

通过计算可得氧气与氢气的质量比为8:1,氢,氧两种分子和原子个数比都是2:1)。可简单概括为:

“正氧负氢1:2,质量比为8:ro

12.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稀释浓硫酸B.二氧化碳验满

c.加入粉末状固体

解析:B

【解析】

A、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

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正确;B、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时,应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

能伸入瓶中,错误;C、取用粉末状药品,试管横放,用药匙或纸槽把药品送到试管底部,正确;D、蒸

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正确。故选B。

点睛:浓硫酸的稀释时,如果将水加入浓硫酸中,由于水的密度较小,浮在浓硫酸上面,而浓硫酸溶于

水时会放出大量的热,使水立刻沸腾,造成硫酸液滴向四周飞溅,这是非常危险的,因此,浓硫酸稀释

时,一定要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里,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切不可将水倒进浓硫酸里。可以简记

为:“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

13.下列是对初中化学中“三”的总结,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原子、分子、离子

B.灭火的三种方法:隔绝氧气、降低着火点、清除或隔离可燃物

C.常见的三种防锈措施:保持洁净和于燥、表面覆盖保护层、改变金属内部结构

D.清除油污常用的三种方法:乳化(如洗涤剂)、溶解(如汽油)、化学反应(如氢氧化钠)

解析:B

【解析】

【详解】

A、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是原子、分子、离子,故正确;

B、灭火的三种方法:隔绝氧气、降低可燃物的温度到着火点以下、清除或隔离可燃物,着火点不能降

低,故错误;

C、保持洁净和干燥、表面覆盖保护层、改变金属内部结构是常见的三种防锈措施,故正确;

D、清除油污常涉及三种原理:乳化(如洗涤剂)、溶解(如干洗剂)、化学反应(如氢氧化钠),故正

确;

故选B。

14.下列实验方案,设计合理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

A除去氮气中混有的少量氧气通过灼热的炭粉

鉴别氢氧化镁、氢氧化钠、氯化钠、硝酸镂四

B加入适量的水,观察并感知温度变化

种固体

C分离氯化钙和碳酸钙混合物溶解、过滤、洗涤、烘干

D探究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硝酸领溶液,观察现象

A.AB.BC.CD.D

解析:B

【解析】

【详解】

A、由于氧气能与灼热的炭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所以在除掉氧气的同时引入了新的杂质二氧化碳,故错

误;

B、硝酸镂溶于水溶液温度降低,氢氧化钠溶于水溶液温度升高,氯化钠溶于水溶液温度基本不变;氢氧

化镁不溶于水,故水可以用来鉴别硝酸钱、氢氧化钠、氯化钠、氢氧化镁四种固体,故正确;

C、根据CaClz、Cat%这两种物质的物理性质,前者溶于水,后者不溶于水,可以将它们的混合物放入水

中,进行溶解,其中CaCL溶解于水中形成溶液,而CaCOs仍是沉淀存在,然后过滤所得滤渣为Cat%,

滤液是CaCL,经过蒸发可得固体CaCL,故错误;

D、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若硫酸过量,滴加硝酸钢溶液也会变浑浊,因此不能探究二者

是恰好完全反应,故错误。

故选B。

15.下列对性质和用途、归纳整理、分析、推断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性质与用途B

①氮气、亚硝酸钠和甲醛都可以用于食品保鲜G

②稀有气体性质稳定,填充灯泡防止灯丝氧化G

③氧气可以支持燃烧,可以用作火箭的燃料d

④金刚石和石墨组成元素相同,所以用途相同,都可以用于切割玻璃窄

C.计算与推测D

①某物质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和水,可推知该物质中一定含有氢、硫元素,可能含氧元素Q

②根据化学方程式:4NH3+30z点燃2X+6IW可推知X化学式为N2@

③将表面部分氧化的锌粒8g加入到98g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得到的溶质质量为16.1gG

A.AB.BC.CD.D

解析:C

【解析】

【详解】

A、氮气可以用于食品保鲜,亚硝酸钠和甲醛都有毒,不能用于食品保鲜;氧气可以支持燃烧,氧气本身

不燃烧,不可以用作火箭的燃料;金刚石可以用于切割玻璃,石墨质软,不能用于切割玻璃,故A不正

确;

B、是否含有碳元素是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区分标准,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属于有机物,如二氧化

碳、碳酸盐等,故B不正确;

C、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某物质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和水,可推知该物质中

一定含有氢、硫元素,可能含氧元素;根据化学方程式,原子个数不变,

4NH3+3O2直燃2X+6H2。,可推知X化学式为N?;表面部分氧化的锌粒8g加入到98g质量分数为10%

的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设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x,由

Zn+H2sO4=Z11SO4+H2T、ZnO+H2sO4=ZnSO4.+H2。得:

H2s。4ZnS04

98〜161

98gX10%x

98161

98gX10%x

x=16.1g

故c正确;

D、点燃的火柴竖直向上,火柴梗不易继续燃烧,其原因是氧气浓度太低,不足以支持燃烧;在某溶液中

加入数滴酚酸试液变红色,该溶液可能是碱溶液或偏碱性的盐溶液;还能继续溶解溶质的溶液是不饱和

溶液,饱和溶液的浓度不一定比不饱和溶液要大,故D不正确。故选C。

二、填空题

16.下列是某兴趣小组制取二氧化碳,收集并检验该气体的有关实验操作,其中错误的是

A.甲图中推动注射器时,长颈漏斗下端冒气泡,说明气密性良好

B.乙图中长颈漏斗下端要伸入液面下,是为了防止气体逸出

C.利用丙图装置可以测出收集二氧化碳的体积,植物油是为了防止二氧化碳气体溶于水

D.丁图中为了检验二氧化碳气体,滴入的试剂为澄清的石灰水

解析:A

【解析】

试题分析:乙图中长颈漏斗下端要伸入液面下,是为了防止气体逸出;利用丙图装置可以测出收集二氧

化碳的体积,植物油是为了防止二氧化碳气体溶于水;丁图中为了检验二氧化碳气体,滴入的试剂为澄

清的石灰水。故选A.

考点:实验操作

17.溶液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加入以下某种物质,形成溶液过程中,温度升高。这种物质是(填字

母)。

A烧碱B硝酸锭C氯化钠

(2)甲乙丙三中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解5©

度4o

g

3伞

I,o丙

—G

0HUt?

温度七

①tJC时,甲、乙、丙三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O

②时,甲和乙的溶解度(填“相等”或“不相等”)。

③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写最简比)

④t3°C将乙和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低到tJC,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乙____丙(填

“)”、“〈”或"=”)o

解析:A丙>乙>甲相等3:10<

【解析】

【详解】

(1)A、盛有水的烧杯中加入烧碱时,由于烧碱溶于水会放出热量,所以溶液的温度会升高,故符合题

意;

B、盛有水的烧杯中加入硝酸钱时,由于硝酸钱溶于水会吸收热量,所以溶液的温度会降低,故不符合题

意;

C、盛有水的烧杯中加入氯化钠时,由于氯化钠溶于水无明显的热量变化,所以溶液的温度变化不明显,

故不符合题意。故填:A;

(2)①由图知,tJC时,甲、乙、丙三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丙>乙>甲,故填:丙>乙>甲;

②由图知,t2℃时,甲和乙的溶解度曲线是相交的,说明两者的溶解度相等,故填:相等;

③由图知,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30g,所以甲物质在此温度下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

30g:100g=3:10,故填:3:10;

④由图知,t3℃时,乙和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同,则溶质质量分数也相同,将乙和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

液从t3℃降低到tJC时,乙的溶解度减小,所以有乙物质析出,乙的溶质质量分数也减小,而丙的溶解

度变大,所以丙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所以在t「C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乙〈丙,故

填:<。

18.(1)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用合适的化学用语填空。

①不含金属元素的盐—;②硫酸亚铁溶液中的金属离子是—;

③组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④海水中含量最多的分子是

(2)图1是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①5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_;硝酸钾和氯化钠都属于—物质(填“难溶”、“微溶”、“可溶”或

“易溶”)。

②“海水晒盐”利用的方法是—(填“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

③20C时,如要提纯5g粗盐(粗盐中氯化钠含量约为80%),溶解时应选择—(填“10mL”、“25疝”

或“50mL”)规格的量筒,量取所需要的水最为合适。

④在t℃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钠分别加入到各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

2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填序号)。

甲乙

图2

A甲中溶液的溶质是硝酸钾或氯化钠

B乙中的上层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Ct可能为24

D甲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乙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2+

解析:NH4C1Fe碳元素H2085.5g易溶蒸发结晶25mLC

【解析】

【详解】

(1)①盐中的阳离子是金属离子或钱根离子,不含金属元素的盐是钱盐,可以是NH£1;②硫酸亚铁溶液

中的金属离子是Fe-;③组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碳元素;④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故海水

中含量最多的分子是水分子。

(2)①由溶解度曲线可知,5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85.5g;20℃时,溶解度大于10g的物质属于易

溶物质,硝酸钾和氯化钠都属于易溶物质。

②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对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物质采用蒸发结晶法使溶质结晶析

出,故“海水晒盐”利用的方法是蒸发结晶。

③20℃时,如要提纯5g粗盐(粗盐中氯化钠含量约为80%),需要11.1mL水,溶解时应选择25mL规格的

量筒,量取所需要的水最为合适。

④A高于24C时的某一温度,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钠的溶解度,低24℃时的某一温度,硝酸钾的溶

解度小于氯化钠的溶解度,温度不能确定,故不能确定甲中溶液的溶质,此选项正确;

B乙中有未溶解的固体,故乙是饱和溶液,上层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此选项正确;

C24℃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则等质量的水中溶解等质量的硝酸钾或氯化钠,不可能出现甲中固

体全部溶解,而乙中固体不完全溶解,故t不可能为24,此选项错误;

D等质量的水中,甲中溶解的溶质比乙多,故甲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乙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

数,此选项正确。故选C。

19.向某CuS()4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铝粉和铁粉的混合物,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稀盐酸有气泡冒

出,则滤渣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写名称),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写化学式)。

解析:铜、铁Al2(S04)3

【解析】

【详解】

向某CuSO,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铝粉和铁粉的混合物,铝先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铝和铜,因此滤液中一

定含有硫酸铝;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稀盐酸有气泡冒出,可能是铝过量,过量的铝和稀盐酸反

应生成了氢气,也可能是铝不足,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了氢气,也可能是铝和铁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了

氢气,则滤渣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铜、铁,可能含有铝,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A12(S03,可能含

有硫酸亚铁。

故填:铜、铁;A12(S04)3O

20.用化学符号或化学方程式表示

(1)3个氨气分子o

(2)两个银离子o

(3)碳酸钙中钙元素为正二价o

(4)工业炼铁最主要的原理反应方程式o

(5)酒精燃烧的化学方程式:0

+,高温点燃

+Fe+3C0

解析:3NH32NH4ckCO32032Fe+3C02C2H50H+3022CO2+3H2O

【解析】

【分析】

每个氨分子由1个氮原子和3个氢原子构成;每个氨根离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元素化合价应该标在元

素符号正上方;高温条件下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酒精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二氧

化碳。

【详解】

(1)3个氨气分子可以表示为3NH3。

(2)两个银离子可以表示为2NHJ。

+2

(3)碳酸钙中钙元素为正二价,可以表示为CaCOa

(4)工业炼铁最主要的原理:高温条件下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为:Fe2O3+3CO2Fe+3CO,,

点燃

(5)酒精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5OH+3O2=2CO2+3H2O0

【点睛】

元素化合价应该标在元素符号正上方;高温条件下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酒精在氧

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三、推断题

21.下图为某些物质间的转化关系。A为常见的化肥,B、D、G、N为气体,且N为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

体。C常温下为无色液体,甲的溶液为蓝色,H和I为红色固体。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

去。

(1)写出物质的化学式B:;E:o

(2)反应②是自然界中最重要的化学反应之一,其名称为

(3)反应③在医学上曾用于检验____病。

(4)写出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①;④。

A

解析:NH3CU(OH)I光合作用糖尿NH4HC03=NH3t+H!O+CO1f

3CUO+1NH3-3Cu+3HiO+Ni

【解析】

【分析】

根据"B、D、G、N为气体,且N为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则N为氮气;根据“A为常见的化肥“,

“C常温下为无色液体,甲的溶液为蓝色,H和I为红色固体”,结合图框,则反应②是自然界中最重要

的化学反应之一,其名称为光合作用;而反应③在医学上曾用于检验糖尿病,因为葡萄糖与氢氧化铜反

应生成葡萄糖酸、氧化亚铜和水,故推测A为碳酸氢铉,B为氨气、C为水、D为二氧化碳、E为氢氧化

铜,F为有机物葡萄糖,H为氧化亚铜,G为氧气,I为铜,甲可能为硫酸铜溶液,代入检验,符合题

意。

【详解】

(1)根据分析,物质B、E的化学式分别为:NH3;CU(OH)10

(1)反应②是自然界中最重要的化学反应之一,其名称为光合作用。

(3)反应③在医学上曾用于检验糖尿病。

(4)反应①为碳酸氢钱分解,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A

=

NH4HCO3NH3t+H1O+CO1t;

反应④为氧化铜与氨气反应,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高温

3CUO+1NH33Cu+3HiO+Ni。

故答案为

(1)NH3;CU(OH)I.(1)光合作用。(3)糖尿。

AIWJ温

=

(4)NH4HC03NH3t+HQ+CO";3CUO+1NH33Cu+3HiO+Ni0

(1)写出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的名称:a,b。

(2)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填代号),可用法收集氧

气。制得的氧气用来做如右下图所示的实验,发现H中铁丝不燃烧,其原因是o写出G中反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常用的药品是,若用装置E收集二氧化碳,则气体应从

(填“①”或“②")端进入;若要获得干燥的二氧化碳,可将装置B和装置D用胶皮管连

接,并在装置D中盛放(填物质名称)试剂。

(4)实验室常用装置C代替装置B制取气体,装置C的优点是o

解析:试管锥形瓶A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H中铁丝的温度未达到着火点(或氧气的浓

度较低)3Fe+202A*Fe304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①浓硫酸可以随时控制反应

的发生与停止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仪器的名称、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

综合性比较强。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

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

(1)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试管,b的名称是锥形瓶;

(2)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镒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发生装置的特点属于固体加热型,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

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A,氧气不易溶于水且密度大于空气,可以用排水法收集,也可以用向上排空

气法收集;铁丝燃烧需要满足燃烧的条件:铁丝的温度达到着火点,氧气的浓度较高。制得的氧气用来

做如右下图所示的实验,发现H中铁丝不燃烧,其原因是H中铁丝的温度未达到着火点(或氧气的浓度

较低);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Fe+20zFe304!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常用的药品是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若用装置

E收集二氧化碳,则气体应从①端进入;浓硫酸能吸收水蒸气且不与二氧化碳反应,若要获得干燥的二

氧化,可将装置B和装置D用胶皮管连接,并在装置D中盛放浓硫酸;

(4)在装置C中,固体药品物放在多孔隔板上,液体药品从长颈漏斗中加入。关闭开关时,试管中的气

体增多,压强增大,把液体压入长颈漏斗,固体和液体分离,反应停止,打开开关时,气体导出,试管

中的气体减少,压强减小,液体和固体混合,反应进行。实验室常用装置C代替装置B制取气体,装置

C的优点是可以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五、科学探究题

23.镁条在空气中久置表面会变黑。某小组同学设计并进行实验,探究镁条变黑的条件。

【查阅资料】常温下,亚硫酸钠(Na2SO3)可与O2发生化合反应。

【猜想与假设】常温下,镁条变黑可能与Oz、CO?、水蒸气有关。

【进行实验】通过控制与镁条接触的物质,利用右图装置(镁条长度为3cm,试管容积为20mL),分别

进行下列5个实验,并持续观察20天。

编号主要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先充满用NaOH浓溶液洗涤过的空气

1镁条始终无明显变化

再加入2mL浓硫酸

2加入2mLNaOH浓溶液镁条始终无明显变化

先加入2mL浓硫酸

3镁条始终无明显变化

再通入约4mLC02

先加入4mL饱和Na2s。3溶液

4镁条始终无明显变化

再充满co2

先加入2mL蒸储水镁条第3天开始变黑

5

再通入约4mLC02至第20天全部变黑

【解释与结论】

(1)实验1和2中,NaOH浓溶液的作用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实验1的目的是。

(3)实验3中,试管内的气体主要含有CO?、。

(4)得出“镁条变黑一定与CO?有关”结论,依据的两个实验是(填编号)。

(5)由上述实验可推知,镁条变黑的条件是。

【反思与评价】

(6)在猜想与假设时,同学们认为镁条变黑与N?无关,其理由是o

(7)欲进一步证明镁条表面的黑色物质中含有碳酸盐,所需要的试剂是。

【定量分析】小陆同学取了实验室存放较久的1克镁条和20克稀硫酸(足量)放入一支质量为30克的

试管中,看到产生较多气泡,等没有气泡后精确称量,得到试管和内容物总质量为50.92克,小陆同学

认为此反应产生的全部为氢气。试帮小陆同学计算这1克镁条中还含有多少镁?

同学们经过讨论一致认为在操作和称量准确的情况下,实际含有的镁要小于计算结果。请你分析可以有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2Na0H+C02===Na£03+Hz0验证氧气与镁条变黑的关系氧气,氮气2,5镁与氧气,水,二氧化碳接

触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稀盐酸和石灰水0.96克氢气中混有二氧化碳,水蒸汽等

【解析】(1)实验1和2中,NaOH浓溶液的作用是2Na0H+C02===Na£03+H2。。(2)实验1的目的是验证

只有氧气,没有二氧化碳和水时镁条是否会变黑。(3)实验3中,试管内的气体主要含有CO?、氧气,

氮气。(4)得出“镁条变黑一定与CO?有关”结论,依据的两个实验是2,5,两者比较其它条件相

同,只有二氧化碳的情况不同,且有二氧化碳的变黑,没有二氧化碳的不变黑,故证明镁条与二氧化碳

有关。(5)由上述实验可推知,镁条变黑的条件是镁与氧气,水,二氧化碳接触。(6).氮气化学性质

不活泼,通常不发生化学反应,所以在猜想与假设时,可认为镁条变黑与此无关(7).验证碳酸盐的

方法是:将样品中加入适量稀盐酸,如果生成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

明样品中有碳酸盐。(8).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所以生成氢气的质量为:

1克+20+30克-50.92克=0.08g,设1克镁条中还含有镁的质量为x,

Mg+H2SO4==MgS04+H2t

242

x0.08g

24/x=2/0.08gx=0.96克

(9).镁条表面的黑色物质中含有碳酸盐,加入酸时会生成二氧化碳,所以氢气中混有二氧化碳,水蒸汽

等,实际生成氢气的质量小于0.08g,镁的质量小于0.96g。

点睛:实验探究过程中要遵循控制变量原则,即对照的一组实验,只有研究因素不同,其它所有影响因

素都要相同。

六、计算题

24.儿童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发育不良等症状。如图为某补锌口服液说明书的部分信息,图中葡萄糖

酸锌化学式已不完整,请根据相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XXXJ*4bUQJ0kA

主要成分:E药组致什

化芋NC.H^O^Zn

分05.以/艾

度f:10.0g/I.

(1)葡萄糖酸锌的化学式量是455,则葡萄糖酸锌化学式氢原子右下角的数字为_;

(2)若儿童1kg体重每日需要0.5mg锌,每天从食物中只能摄入所需锌的一半。体重为20kg的儿童,理

论上一天还需服该口服液—支?

解析:221

【解析】

本题考查了根据化学式进行计算,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意义和标签上信息是解题的关键。

(1)设:葡萄糖酸锌化学式中氢原子右下角的数字为x,根据葡萄糖酸锌化学式,葡萄糖酸锌的相对分子

质量:12X12+x+16X14+65=455,x=22;

20Kg

(2)儿童1kg体重每日需要0.5mg锌,体重为20kg的儿童每日需要锌=0.5mgXlK?=10mg;其中一半由

口服液提供,则每日需要通过该口服液补充锌5mg;根据标签可知,每支口服液含锌为5mg,所以该儿童

一天还需服用该口服液1支。

七、流程题

25.轻质碳酸钙可用作牙膏摩擦剂。工业上常用石灰石(含有少量杂质)来制备比较纯净的轻质碳酸

钙。

已知:①石灰石高温煨烧可以生成生石灰和二氧化碳,此外还有少量不反应的杂质剩余。

②生石灰与水充分反应后可得到颗粒非常细小的熟石灰浆。

某实验小组同学设计了2种转化流程,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石灰石高温煨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物质B为o

(3)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是o

(4)操作II应采用的方法是o

(5)采用反应①②③制备轻质碳酸钙的方法优点有(写出一种即可);采用反应①②④制备

轻质碳酸钙的方法优点有(写出一种即可)o

解析:(1)CaCOs高1品CaO+C02t.............................1分

(2)C02.........................................1分

(3)Na2CO3+Ca(0H)2=CaC03I+2NaOH....................1分

(4)过滤.........................................1分

(5)不需要额外增加反应物,节约成本....................1分

溶液之间的反应容易进行;可以同时生成重要的工业原料一一氢氧化钠等……1分

(只要能依据反应和操作提出合理的优点就给分)

【解析】

试题分析:(1)石灰石高温煨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C()3量逼,CaO+C02t«

(2)由题中转化关系可知,B将与D反应,生成碳酸钙,物质B为二氧化碳,化学式为CO2。

(3)由B是二氧化碳可知,C是氧化钙,D是氢氧化钙,反应④是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化学方程式

是NazCXVCa(0H)2=CaC03I+2NaOH0

(4)操作II是将固体与液体分离,应采用的方法是过滤。

(5)采用反应①②③制备轻质碳酸钙的方法优点有不需要额外增加反应物,节约成本;采用反应①②④

制备轻质碳酸钙的方法优点有溶液之间的反应容易进行;可以同时生成重要的工业原料一一氢氧化钠。

(本题答案只要合理即可)

考点:物质推断;实验探究;化学方程式;过滤;化学与社会。

点评:由题中转化关系推知B是二氧化碳、C是氧化钙、D是氢氧化钙,这是解题关键。

八、综合题

26.图5装置可用于实验室制取和收集常见的气体。

(1)仪器A的名称是o实验前,常堵住导管口,打开玻璃塞向分液漏斗中加水,再

打开活塞观察现象,主要目的是

(2)制取。2:锥形瓶内发生的反应化学方程式是:o

(3)制取CO,:若Y是N&CO3粉末,欲控制反应速度得到较平稳的气流,可采取的操作是:。

收集CO?时可采用排饱和NaHCOs溶液法。观察到现象时开始收集,表示集气瓶内气体已

收集满的现象是。

(4)制取为:现取足量的粗锌加入到25g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后,产生0.1g氢气,则所用稀硫酸

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MnO2

解析:水槽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H2O2^^2H2O+O2T控制稀盐酸的滴加速度气泡

连续均匀冒出气泡不再进入集气瓶中,从瓶口外冒出19.6%

【解析】

【详解】

(1)仪器A是水槽。实验前,堵住导管口,此时里面的大气压和外面的大气压是相等的,打开玻璃塞向分

液漏斗中加水,再打开活塞,分液漏斗中的液面不再下降,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所以此实验的主要目

的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该发生装置是固液常温反应型,用此装置制取氧气,则是用过氧化氢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MnO2

2H2O2^^2H2O+O2T

(3)制取C0z:Na£()3粉末与稀盐酸反应速率快,欲控制反应速度得到较平稳的气流,可采取的操作是通过

旋转活塞减慢稀盐酸滴下的速度。收集CO2时可采用排饱和NaHCOs溶液法,观察到气泡连续均匀放出

时,此时是纯净的二氧化碳,开始收集。当气泡不再进入集气瓶中,从液体中逸出时,表示集气瓶内气

体已收集满。

(4)设产生0.1g氢气时,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为X。

Zn+H2SO4=ZnSO4+H2T

982

x0.1g

982…

—=77-,解得x=4.9g

x1.0g

则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岁x100%=19.6%

【点睛】

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关键是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找出相关物质的质量关系,利用反应中物质的质量比不

变进行列比例式计算,易错点是由质量比算数错误,所以这一步要仔细检查。

中考化学模拟试卷(解析版)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

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

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

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单选题

1.下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g

A.tJC时,a、b的溶解度都是20g

B.t/C时,将100ga物质加入到100g水中并充分搅拌,形成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50%;

C.t/C时,将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低温度到tJC时,这三种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

是b>a=c

D.t/C时,质量相等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水的质量大小关系是c>b>a

解析:D

【解析】

【详解】

A、根据溶解度曲线,tJC时,a、c的溶解度都是20g,而不是a、b,选项A错误;

B、根据溶解度曲线,t2°C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50g,故将100ga物质加入到100g水中并充分搅

拌,只能溶解50g,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50g/l50gxi00%=33.3%,选项B错误;

C、根据溶解度曲线,物质a、b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将t2℃时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

分别降温到tJC时,都有晶体析出,成为tJC时的饱和溶液,而在tJC时:b的溶解度大于a,故溶质质

量分数b也大于a,而对于c而言,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故t2℃降温到tJC,由饱和溶液变为

不饱和溶液,溶液中的溶质、溶剂质量都不变,故溶质质量分数也不变,而在时,物质c的溶解度

要小于tJC时a的溶解度,故c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小,故若将tz℃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JC

时,则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b>a>c,选项C错误;

D、根据溶解度曲线,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a>b>c,故时,质量相等的

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水的质量大小关系是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