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统编版(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统编版(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统编版(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统编版(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统编版(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测试卷《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古代监察制以专制王权为中枢”“监察官为维护皇权而监察百官”。秦朝在中央设置负责“监察百官”的官职是(

)A.丞相 B.太尉 C.御史大夫 D.诸侯2.“大泽称雄漫卷尘,渔阳暮鼓断西秦。王侯将相何其志,百尺竿头越楚津。”该诗反映的是(

)A.秦的统一 B.武王伐纣 C.国人暴动 D.陈胜、吴广起义3.“秦王朝建立起这套地方行政制度后,国家权力乃自上而下延伸到社会最底层,又自下而上逐级集中到皇帝手中,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该制度是(

)A.分封制 B.郡县制 C.行省制 D.禅让制4.汉代陶俑(如下图)是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秦俑相比,汉代陶俑的体型通常比秦俑小,大约是秦俑的三分之一左右。这反映出西汉初年统治者推行(

)A.以德化民 B.以农为本C.清静无为 D.勤俭治国5.公元前121年,匈奴人曾悲叹:“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匈奴人发出如此感叹的背景是(

)A.秦始皇修筑长城抵抗匈奴 B.西汉初年对匈奴推行和亲政策C.蒙恬北击匈奴夺回被占区 D.霍去病击败匈奴控制河西走廊6.《史记·高祖本纪》载:“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吾不如萧何……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该材料反映的史事与下列密切相关的是(

)A.百家争鸣 B.焚书坑儒 C.楚汉之争 D.文景之治7.有人形容秦朝时“赭衣塞路,囹圄成市”,意思是道路上挤满了穿囚衣的犯人,监狱里关满了人,如同集市一样。这些现象说明秦朝时期(

)A.治安混乱 B.法律严苛 C.社会安定 D.人口众多8.以下两幅图片有助于我们了解(

)A.儒家思想的演变 B.严刑峻法的危害C.秦朝的巩固措施 D.秦朝暴政的表现9.《汉书·食货志》中记载,“秦并天下,币为二等。黄金以镒为名,上币。铜钱质如周钱,文曰半两……”由此可知,秦“并天下”后采取的措施是(

)A.统一文字 B.统一货币 C.盐铁官营 D.铸造五铢钱10.秦朝末年项羽领导的大败秦军主力的战役是(

)A.涿鹿之战 B.长平之战 C.牧野之战 D.巨鹿之战11.汉景帝即位第一年就废除了不合理的连坐法,还认为残害肢体的刑罚会让人终身痛苦,因而废除了残害犯人肢体的肉刑。此后,他又允许不服判决的人上诉。这些举措(

)A.违背了休养生息的政策 B.体现了以民为本的理念C.延续了秦朝政治的传统 D.得益于先秦礼制的恢复12.强盛一时的秦朝,仅存在十几年就灭亡了。其主要原因是(

)A.中央集权 B.重农抑商 C.北击匈奴 D.暴政统治二、综合题(26分)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礼记•礼运》材料二:“父死子继,兄终弟及。”——《史记•宋微子世家》材料三:“封建亲戚,以藩屏周。”——《春秋左氏传》材料四: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史记・秦始皇本纪》上述材料分别反映我国古代的哪些制度?(4分)(请举例说明古代传说中的哪位先贤是通过材料一的制度担任部落联盟首领的?(4分)14.大秦帝国在我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他完成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一统,创立了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却又二世而亡,让后人唏嘘不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李白《古风》组诗中的诗句“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描述了秦王嬴政灭六国,统一全国的气势。材料二: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而立私爱,焚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秦人之亡,非在外力,而在于自身。—摘自贾谊《过秦论·中篇》(1)材料一中描述的历史事件发生在什么时间?简述秦朝统一全国的意义。(4分)根据材料二,说说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从秦帝国的兴亡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言之有理即可)(4分)三、论述题(10分)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材料二

西汉初期中央和封国力量对比材料三

班固赞曰:孝武初立,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遂畴咨海内,举其俊茂,与之立功。兴太学,修郊祀,改正朔,定历数,协音律,作诗乐,建封禅,礼百神,绍周后,号令文章,焕然可述,后嗣得遵洪业,而有三代之风。如武帝之雄才大略,不改文景之恭俭以济斯民,虽诗书所称,何有加焉。——《汉书·武帝记》材料四

臣光曰:孝武穷奢极欲,繁刑重敛,内侈宫室,外事四夷。信感神怪,巡游无度。使百姓疲敝起为盗贼,其所以异于秦始皇者无几矣。然秦以之亡,汉以之兴者,孝武能尊先王之道,知所统守,受忠直之言。恶人欺蔽,好贤不倦,诛赏严明。晚而改过,顾托得人。此其所以有亡秦之失而免亡秦之祸乎?”——《资治通鉴》材料一中秦朝开创的政治制度是什么?根据所学知识,说出秦朝建立者在治理国家中还采取了哪些重要措施?(3分)材料二反映出西汉初期中央面临什么问题?汉武帝采取什么措施解决这一问题?(3分)(3)材料三、材料四中对于汉武帝的评价,有以下观点:第一种,汉武帝是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个杰出帝王;第二种,汉武帝有暴秦之恶而没遇到亡秦之祸。你的观点是什么?请简要说明理由。(要求:明确写出自己的观点;说明理由要有史实依据)(4分)参考答案:题号12345678910答案CDBCDCBDBD题号1112答案BD13.(1)制度:禅让制;世袭制;分封制;郡县制。(2)先贤:舜、禹。14.(1)公元前221年;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争战混乱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2))秦的暴政;统治者应该以民为本,重视人民的力量;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等。15.(1)制度:中央集权制。措施:经济方面: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统一车轨,修驰道。文化方面:下令小篆为通行全国的文字;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2)问题:西汉时期封国的力量大大超过了中央。措施:推恩令。(3)观点:一分为二地看问题,汉武帝是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个杰出帝王。论述:为巩固皇权,汉武帝建立了中朝,在地方设置刺史,开创察举制选拔人才。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行推恩令,解决王国势力,并将盐铁和铸币权收归中央。文化上采用了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尊崇儒术”,结束先秦以来“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的局面。汉武帝时期攘夷拓土、国威远扬,东并朝鲜、南吞百越、西征大宛、北破匈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