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金坛区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10月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检测用时:150分钟本卷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逻辑不仅是一门独特的科学,还是一门奇异的艺术。科学在知的方面使理性臻于完善,艺术在行的方面使理性臻于完善。从这一意义上讲,逻辑的目的就是艺术的目的。然而,除非逻辑既是一门艺术,同时又是一门科学,否则这一目的是不能达到的。人类理智的本性就是要成为理性,对于人来说,理智生活是一种发展着的东西,理性并非意味着不会犯错。人类理性的活动是推演性的,而推演活动又是一种生产性的或构造性的,理性并不保证它在生产或构造或构成中不会出错,相反,它可能会做出错误的定义或划分,推理会出瑕疵,思想会产生混乱。自在的理性需要一种逻辑的力量来克服它的这种先天的不确定性,从而使理性的德行臻于完善。逻辑不仅仅是科学,是艺术,还是一种精神,一种理性精神。正是这种精神激发、促进、鼓舞和驱使人们将人类的思维得以运用到最完善的程度,并尽其所能地去探求和确立已经确立的知识的最深刻和最完美的内涵。公理化的逻辑体系表达出人类对臻至完美的理论所应当具有的形态的认识和向往。其中逻辑公理的选择体现出人们对理论本身的最深思熟虑的判断和洞察力。逻辑规则和定义体现出人们为追求无可置疑结论而对推论施加的严苛条件。推理链条的环环相扣反映出人们对思维编织的精细严密的要求。从公理出发,一些简单的定理立刻就能得到证明,这些定理进而成为那些更深奥的定理的基石。这样,一座精美的大厦就严密地建立起来了。可以想象,如果一个理论将其中所有的论证一一抽出,那么这一理论就会因只剩下一堆描述性语句而坍塌,理论的结构性力量和活力由此丧失殆尽。而一个确定了逻辑有效性的理论则意味着它获得了一种逻辑的品行。它因逻辑而变得简洁、精美、严格、强大,内部和谐、外部精巧、经久耐用。
逻辑能力是存在于人的大脑中的一种能力,这种能力是在人的成长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由于这种能力是通过对世界的领悟内化而成的潜在逻辑,因此它具有某种“自然习得"甚至“与生俱来”的性质。但它同时也具有模糊性、直觉性和不确定性,要使这种潜在的逻辑发展成为一种具有深刻性、确定性、批判性和反思性,在语言表达上具有清晰性、规范性、一致性和相干性的显性逻辑,就需要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进行强化逻辑训练。
(摘编自朱建平《逻辑:一种文化和精神》)
材料二:
语言和逻辑是密不可分的关系,语言运用的艺术,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逻辑的制约。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语言运用的艺术,在某些情况下,又是可能突破逻辑规律的框框的。这不仅无碍于语言运用的正确,而且反而使得语言运用收到更好的艺术效果,这就是“无理而妙"。
早在梁朝,刘勰在谈到“夸张”的时候,就明确指出其“无理而妙"的效果:①“辞虽已甚,其义无害。”宋人严羽云:②“诗有别趣,非关理也。"这些都说明在某种场合,“不合逻辑”的语言有时比合于逻辑的语言更有力量,而诗人的语言往往是新鲜奇特的,讲究形象性、跳跃性,不能用常理来衡量。鲁迅说:③“诗歌不能凭仗了哲学和智力来认识,所以感情已经冰结的思想家,即对于诗人往往有谬误的判断和隔膜的揶揄。"
值得注意的是,“无理而妙”的艺术效果,同样得到了逻辑学界的认可和重视。“无理而妙"是反逻辑的,而创造、赏析它,却又离不开正确运用逻辑思维的智慧和能力。《西厢记》中《长亭送别》一折写道: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从事理上说,“晓来谁染霜林醉”问得稀奇,“总是离人泪"答得更不近情理。然而,从艺术上说,这一问一答,是最近乎情,是最合乎理的。因为它把人情移用于事物,形象逼真地表达了主人公缠绵悱恻的离情别绪。这段文字,堪称“无理而妙”的上品。不过,我们细想一下,这“无理"之中,也仍然有“有理”之处。“眼泪"是液体,故可用之“染”物:“霜林"是“红”的,故是被“染"的。假如无此二者,这里要表现的离情别绪,恐怕也就失去了必要的依托,或者竟一变而为“无理而不妙”了。可见“无理而妙"的艺术效果,归根到底是有其深邃的逻辑基础的,只不过是在逻辑的基础上要加上自己的主观感彩及放飞联想和想象的翅膀,离开了这种深邃的逻辑基础,人们创造、赏识“无理而妙”的智慧和能力,也就无从发挥了。
(摘编自张炼强《修辞艺术探新》,有删改)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类理性推演活动具有生产性或构造性,其活动过程可能作出错误的定义或划分,使推理出现瑕疵,思想产生混乱。
B.逻辑精神往往能促进和驱使人们将思维运用到最完善的程度,并尽其所能地去探求和确立知识的最深刻和最完美的内涵。
C.推理链条越是环环相扣,推理施加的条件越是严苛,越能反映人们思维的精细严密也就越可能得出无可置疑的结论。
D.确定了逻辑有效性的理论就具备了逻辑品行,因而变得简洁、精美、严格、强大,内部和谐、外部精巧、经久耐用。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的人语言表达清晰且规范,是因为逻辑能力“与生俱来"存在他的大脑中,具有“自然习得”的性质。
B.语言和逻辑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语言运用的艺术,虽受到逻辑的制约,但有时又可以突破逻辑的拘囿。
C.只运用逻辑的理性去认识“诗家语”,那么我们对于诗人和诗歌,往往会产生错误的判断和隔膜的揶揄。
D.只有在逻辑的基础上加上感情的色彩、想象的因素,才有可能发挥创造、赏识“无理而妙”的智慧和能力。
3.下列选项的诗句,不能体现“无理而妙"的艺术效果的一项是()
A.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唐·李白《将进酒》)
B.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唐·李贺《李凭箜篌引》)
C.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唐·王维《山居秋暝》)
D.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南宋·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4.材料二第二段中,有三处引用,其中第三处与前两处在论证方面有何不同(4分)
5.臧克家《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中的“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被誉为“出乎意料又入乎情理的佳句”,请结合两则材料谈谈你的理解。(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竹林的故事
废名
出城一条河,过河西走,坝脚下有一簇竹林,竹林里露出一重茅屋,茅屋两边都是菜园:十二年前,它们的主人是一个很和气的汉子,大家呼他老程。
老程有一个小姑娘,非常的害羞而又爱笑。我们起初不知道她的名字,问她,她笑而不答,有一回见了老程呼“阿三”,我才挽住她的手:“哈哈,三姑娘!"我们从此就呼她三姑娘。一天我们的先生不在家,我们大家聚在门口掷瓦片,老程家的捏着香纸走我们的面前过去,不一刻又望见她转来,不笔直的循走原路,勉强带笑的弯近我们:“先生!替我看看这签。”我们围着念菩萨的绝句,问道,“你求的是什么呢?"她对我们诉一大串,我们才知道她的阿三头上本来还有两个姑娘,而现在只要让她有这一个,不再三朝两病的就好了。
老程除了种菜,也还打鱼卖。四五月间,霪雨之后,河里满河山水,搓衣的石头沉在河底,呈现绿团团的坡。老程把摇网朝水里兜来兜去,倘若兜着了,三姑娘小小的手掌,跟着她欢跃的叫声热闹起来,一直等到蹦跳蹦跳的鱼好容易给捉住了,才又坐下草地望着爸爸。流水潺潺,摇网从水里探起,一滴滴的水点打在水上,浸在水当中的枝条也冲击着嚓嚓作响。老程从荷包里掏出一把大红头绳:“阿三,这个打辫好吗?”三姑娘抢在手上,一面还接下酒壶,奔向灶角里去。见了妈妈抽筷子,便赶快拿出杯子——家里只有这一个,老是归三姑娘照管——踮着脚送在桌上。“爸爸喝酒,我吃豆腐干!"老程实在用不着下酒的菜,对着三姑娘慢慢的喝了。
三姑娘八岁的时候,就能够代替妈妈洗衣。然而绿团团的坡上,从此也不见老程的踪迹了——这只要看竹林的那边河坝上面,高耸着一个不毛的戒方一般模样的土堆,堆前竖着三四根吊着被雨粘住的纸幡残片的竹竿,就可以知道是什么意义。老程家的已经是四十岁的婆婆,穿的衣服都是青蓝大布,系鞋的带子也不用那水红颜色了。独有三姑娘的黑地绿花鞋的尖头蒙上一层白布,虽然更显得好看,却叫人见了也同三姑娘自己一样懒懒的没有话可说了。
正二月间城里赛龙灯,大街小巷,真是人山人海。最多的还要算邻近各村上的女人,她们像一阵旋风,大大小小牵成一串从这街冲到那街。然而能够看得见三姑娘同三姑娘的妈妈吗?不,一回也没有看见!锣鼓喧天,惊不了她母女两个,正如惊不了栖在竹林的雀子。堂嫂子们顺便也邀请一声“三姐”。三姑娘总是微笑的推辞。妈妈则极力鼓励着一路去,然而别的人渐渐走得远了,自己的不还是影子一般的依在身边吗?竹林里也同平常一样,雀子在奏他们的晚歌,然而对于听惯了的人只能够增加静寂。打破这静寂的终于还是妈妈:“阿三!你老这样守着我,到底……"
①“到底!这也什么到底不到底!我不欢喜玩!”
三姑娘同妈妈间的争吵,其原因都出在自己的过于乖巧,比如每天清早起来,把房里的家具抹得干净,妈妈却说,“乡户人家呵,要这样?"偶然出门做客,只对着镜子把散在额上的头毛梳理梳理,妈妈却硬从盒子里拿出一枝花来。现在站在坝上,眶子里的眼泪快要迸出来了,妈妈才不作声。待到点燃了案上的灯,才知道已经走进了茅屋,这期间的时刻竟是在梦中过去了。
灯光下也立刻照见了三姑娘,拿一束稻草,一菜篮园里割回的白菜,坐下板凳,三棵捆成一把。
“妈妈,这比以前大得多了!两棵怕就有一斤。”
妈妈哪想到屋里还放着明天早晨要卖的菜呢?终于不出声的叹一口气,伴着三姑娘捆了。
三姑娘最后留给我的印象,也就在卖菜这一件事。三姑娘这时已经是十二三岁的姑娘,因为是暑天,②穿的是竹布单衣,颜色淡得同月色一般。这自然是旧的了,因为我们从没有看见三姑娘穿过新衣,总之三姑娘是好看罢了。三姑娘是这样淑静,愈走近我们,我们的热闹便愈是消灭下去。而三姑娘始终是很习惯的,接下铜子又把菜篮肩上。
一天三姑娘是卖青椒,我们大家商议买四两来煮鱼吃。其中有一位是最会说笑的,向着三姑娘道:“三姑娘,你多称一两,回头我们的饭熟了,你也来吃,好不好呢?"
三姑娘笑了:“吃先生们的一餐饭使不得?难道就要我出东西?”
我们大家也都笑了;③不提防三姑娘果然从篮子里抓起一把掷在原来称就了的堆里。
“三姑娘是不吃我们的饭的。我们没有什么谢三姑娘,只望三姑娘将来碰一个好姑爷。"
我这样说。然而三姑娘也就赶跑了。
从此我没有见到三姑娘。到今年,我远道回家过清明,阴雾天气,走到坝上,远远望见竹林,我的记忆又好像一塘春水,被微风吹起波皱了。正在徘徊,从竹林上坝的小径,走来两个妇人,一个站住了,前面的一个且走且回应,而我即刻认定了是三姑娘!
“我的三姐,就有这样忙,端午中秋接不来,为得先人来了饭也不吃!”
再没有别的声息:三姑娘的鞋踏着沙土。我急于要走过竹林看看,④然而也暂时面对流水,让三姑娘低头过去。
(选自废名小说集《竹林的故事》,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展示了一家三口的和谐生活,这时的三姑娘洋溢着生命活力,与下文她的淡然形成对照。
B.小说按时间先后顺序叙述她的成长历程,到再相逢时戛然而止,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C.三姑娘作为乡村少女,外在的朴实秀美和内在的灵秀纯澈结合在一起,盈溢着田园牧歌式的气息。
D.“我"是小说的线索人物,是三姑娘命运的见证者,作者借“我”的所见所闻抒发了浓烈炽热的情感。
7.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句子①中“我不欢喜玩"并非三姑娘的真实想法,而是她为了在家守护母亲的托辞。
B.句子②没有直接描写三姑娘的容颜,但“月色一般”却让人可以想象她的恬静美丽。
C.句子③中“掷在原来称就了的堆里”,表现出三姑娘年轻腼腆,受不了顾客的玩笑。
D.句子④蕴含着“我”对三姑娘的爱怜、对过往的怀念、对命运的喟叹等丰富的情感。
8.《竹林故事》所展现的世界中笼罩着淡淡的哀愁。请概括文中三姑娘的哀愁。(4分)
9.有人认为小说题为“竹林的故事”,“竹林”是解读小说的关键;也有人认为文眼在“水”,小说具有“水”的情致。你倾向于哪一个作为文本的核心意象?请说明你的理由。(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夏,四月,楚围汉王于荥阳,急,汉王请和割荥阳以西者为汉亚父劝羽急攻荥阳汉王患之。项羽使使至汉,陈平使为大牢具。举进,见楚使,即佯惊曰:“吾以为亚父使,乃项王使!"复持去,更以恶草具进楚使。楚使归,具以报项王,项王果大疑亚父。亚父欲急攻下荥阳城,项王不信,不肯听。亚父闻项王疑之,乃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请骸骨!”归,未至彭城,疽发背而死。
(节选自《资治通鉴·卷第十》,有改动)
材料二:
苏子曰:“增之去,善矣。不去,羽必杀增。独恨其不早尔。"然则当以何事去?增劝羽杀沛公,羽不听,终以此失天下,当于是去耶?曰:“否。增之欲杀沛公,人臣之分也;羽之不杀,犹有君人之度也。增曷为以此去哉?《易》曰:‘知几其神乎!’《诗》曰:‘如彼雨雪,先集为霰。’增之去,当于羽杀卿子冠军①时也。”
陈涉之得民也,以项燕扶苏。项氏之兴也,以立楚怀王孙心②;而诸侯之叛之也,以弑义帝。且义帝之立,增为谋主矣。义帝之存亡,岂独为楚之盛衰,亦增之所与同祸福也;未有义帝亡而增独能久存者也。羽之杀卿子冠军也,是弑义帝之兆也。其弑义帝,则疑增之本也,岂必待陈平哉?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谗入之。陈平虽智,安能间无疑之主哉?
吾尝论义帝,天下之贤主也。独遣沛公入关,而不遣项羽;识卿子冠军于稠人之中,而擢以为上将,不贤而能如是乎?羽既矫杀卿子冠军,义帝必不能堪,非羽弑帝,则帝杀羽,不待智者而后知也。增始劝项梁立义帝,诸侯以此服从。中道而弑之,非增之意也。夫岂独非其意,将必力争而不听也。不用其言,而杀其所立,羽之疑增必自此始矣。
方羽杀卿子冠军,增与羽比肩而事义帝,君臣之分未定也。为增计者,力能诛羽则诛之,不能则去之,岂不毅然大丈夫也哉?增年七十,合则留,不合即去,不以此时明去就之分,而欲依羽以成功名,陋矣!
(节选自苏轼《范增论》)
[注]①卿子冠军:即宋义。“卿子"是当时对人的尊称;冠军,指地位在其他将领之上的上将。宋义为义帝所封,被项羽所杀。②楚怀王孙心:楚怀王的孙子熊心。楚国灭亡后,熊心隐藏在民间。为争取民心,项羽的叔父项梁听从范增建议,立熊心为楚怀王。后项梁战死,项羽尊熊心为义帝。后项羽暗中命人将其弑杀。
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
汉王请A和B割荥阳以西者C为汉D亚父劝羽E急攻F荥阳G汉王患之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去”,离开,与《蜀道难》中“连峰去天不盈尺"的“去”意思不同。
B.“安”,怎么,与《陈涉世家》中“燕雀安知鸿鹄之志故”的“安"意思相同。
C.“而”,表修饰,与《劝学》中“吾尝终日而思矣"的“而”用法不同。
D.“陋”,见识短浅,与《石钟山记》中“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的“陋"意思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平使用反问计,成功地让项羽怀疑范增暗中勾结汉军。范增想要攻下荥阳,项羽却不采纳。范增在不被信任的情形下请辞,未至彭城,背上发毒疮去世。
B.苏轼引用《周易》和《诗经》,主要目的是批评范增不能及时发现事物微小的变化,不能审时度势,不能根据形势的变化采取不同的行动。
C.苏轼认为,人一定是先有了疑心,然后才能听得进别人的谗言。杀掉宋义是项羽怀疑范增的根本,无需陈平离间,项羽和范增也一定产生矛盾。
D.苏轼认为范增和项羽同为义帝的臣属时,他们君臣名分还没有确立。从范增的角度出发,若范增此时有力量杀掉项羽就应该杀掉他,不行就离开他。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见楚使,即详惊曰:“吾以为亚父使,乃项王使!”(4分)
(2)羽既矫杀卿子冠军,义帝必不能堪。非羽弑帝,则帝杀羽。(4分)
14.苏轼认为范增应该在什么时候离开项羽为什么?请简要分析。(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乱后宿南陵废寺寄沈明府
杜荀鹤
只共寒灯坐到明,塞鸿冲雪一声声。
乱时为客无人识,废寺吟诗有鬼惊。
且把酒杯添志气,已将身事托公卿。
男儿仗剑酬恩在,未肯徒然过一生。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塞外寒夜里下着雪,鸿雁发出一声声哀鸣,这场景为诗歌营造了凄凉氛围。
B.“有鬼惊"渲染了废寺的荒凉,暗示“乱后”的社会背景,烘托出诗人悲凄心境。
C.古人常借酒浇愁,诗人却说喝酒“添志气”,表现出诗人特立独行的人格形象。
D.这首诗言浅意深,将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前途巧妙结合在一起,耐人寻味。
16.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孔子认为“_____________,”,外在的文和内在的质均衡交融。言行既文雅又真实,合乎中道,才能够称得上是君子。
(2)百善孝为先,李密《陈情表》中的“___________,"两句用比喻委婉地提出尽孝的请求。
(3)《项脊轩志》中,作者在修葺南阁子时,“”,使院子“增胜":末尾写妻子手植的枇杷树“”,惨恻之思溢于言外。
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香,具有超越有形世界的特点,尤其是那淡淡的幽香,A,氤氲流荡,可以成为无影无形的境界气象的象征。中国艺术家重视香,与他们所推崇的以神统形的美学观念有关。
《楚辞》里就有B的传统,影响深远。从艺术方法上说,它是一个以物比德的传统;从内在精神上说,它强调树立心灵芳香的人格风标;从美学观念来看,楚辞确立了内美和外美相融的美好世界。屈原是一位以香为生命滋养的人,你看他“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他爱香如命,“吾既滋兰以九畹兮,又树蕙以百亩”。香是他的乐土,是他的天国。
清初王士祯咏扬州瘦西湖曾有诗云:“日午画船桥下过,衣香人影太匆匆。"这两句诗真把瘦西湖的神韵说活了。造园家非常注意这香影的创造,香影是无形的,然而无形是为有形勾勒出一种精神气质。瘦西湖四季清香馥郁,尤其是仲春季节,软风细卷,弱柳婆娑,湖中微光澹荡,岸边数不尽的微花细朵,浅斟慢酌,幽幽的香意,如淡淡的烟雾,氤氲在桥边、水上、细径旁,游人匆匆一过,就连衣服上都染上这异香。这里很少有繁花艳卉的袭人,只有淡香幽影的缱绻。不像我所见到的有些公园,春夏秋三季,几乎是花海,各种花,南腔北调,中姿西式,堆砌在一起,浓香扑鼻,众香混合,游人似乎经受不了这样的浓浓气息,倒有些昏昏欲睡了。此不合所谓“花香不在多”的古训。
园林家镜,香是园之魂。园林的叠山理水固然重要,但(甲),它往往是园林的点景。①花香是突破园林静态态空间的重要原因,②苏州拙政园有“雪香云蔚亭“玉兰堂"远香堂”,③又有所谓香洲、香影廊等景点,④还是在香上做文章。花的点缀,或黄或白或红,颇有讲究;或灿若云朵,或小若微尘,布置很是停当;有的欲露还藏,有的欲扬先抑,真能引起人无尽的遐思。
前人有所谓“山气花香无着处,今朝来向画中听"的诗句。(乙),真是奇妙,中国画中追求“香”,原是对超越于形式之外的灵韵的追求。早在顾恺之时代,他就要追求“目送归鸿"的画外之“香”了。北宋画院常常出诗题考那些入面院的考生,据俞成《萤雪丛说》记载,当时出了“"的考题,很多人画得很复杂。主考官都不满意,其中有一名画者,只是画一群蝴蝶飞逐马后而已,最后得魁。
18.请在文中第一、二段画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分)
19.文中第四段标序号的部分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4分)
20.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4分)
21.文中第五段提到的北宋画院考题应是哪一句?()
A.春风得意马蹄疾B.马蹄踏遍春郊绿
C踏花归去马蹄香D.宝马雕车香满路
22.文中画波浪线的“南腔北调”,有人说不合逻辑,有人说可以使用,你的看法是什么?请简要说明理由。(5分)
四、作文(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一棵树的一生,不仅要努力向下,还要尽力向上,二者缺一不可。
作为当代青年,这句话引发了你怎样感悟和思考?请联系实际,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检测用时:150分钟本卷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逻辑不仅是一门独特的科学,还是一门奇异的艺术。科学在知的方面使理性臻于完善,艺术在行的方面使理性臻于完善。从这一意义上讲,逻辑的目的就是艺术的目的。然而,除非逻辑既是一门艺术,同时又是一门科学,否则这一目的是不能达到的。人类理智的本性就是要成为理性,对于人来说,理智生活是一种发展着的东西,理性并非意味着不会犯错。人类理性的活动是推演性的,而推演活动又是一种生产性的或构造性的,理性并不保证它在生产或构造或构成中不会出错,相反,它可能会做出错误的定义或划分,推理会出瑕疵,思想会产生混乱。自在的理性需要一种逻辑的力量来克服它的这种先天的不确定性,从而使理性的德行臻于完善。逻辑不仅仅是科学,是艺术,还是一种精神,一种理性精神。正是这种精神激发、促进、鼓舞和驱使人们将人类的思维得以运用到最完善的程度,并尽其所能地去探求和确立已经确立的知识的最深刻和最完美的内涵。公理化的逻辑体系表达出人类对臻至完美的理论所应当具有的形态的认识和向往。其中逻辑公理的选择体现出人们对理论本身的最深思熟虑的判断和洞察力。逻辑规则和定义体现出人们为追求无可置疑结论而对推论施加的严苛条件。推理链条的环环相扣反映出人们对思维编织的精细严密的要求。从公理出发,一些简单的定理立刻就能得到证明,这些定理进而成为那些更深奥的定理的基石。这样,一座精美的大厦就严密地建立起来了。可以想象,如果一个理论将其中所有的论证一一抽出,那么这一理论就会因只剩下一堆描述性语句而坍塌,理论的结构性力量和活力由此丧失殆尽。而一个确定了逻辑有效性的理论则意味着它获得了一种逻辑的品行。它因逻辑而变得简洁、精美、严格、强大,内部和谐、外部精巧、经久耐用。
逻辑能力是存在于人的大脑中的一种能力,这种能力是在人的成长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由于这种能力是通过对世界的领悟内化而成的潜在逻辑,因此它具有某种“自然习得"甚至“与生俱来”的性质。但它同时也具有模糊性、直觉性和不确定性,要使这种潜在的逻辑发展成为一种具有深刻性、确定性、批判性和反思性,在语言表达上具有清晰性、规范性、一致性和相干性的显性逻辑,就需要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进行强化逻辑训练。
(摘编自朱建平《逻辑:一种文化和精神》)
材料二:
语言和逻辑是密不可分的关系,语言运用的艺术,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逻辑的制约。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语言运用的艺术,在某些情况下,又是可能突破逻辑规律的框框的。这不仅无碍于语言运用的正确,而且反而使得语言运用收到更好的艺术效果,这就是“无理而妙"。
早在梁朝,刘勰在谈到“夸张”的时候,就明确指出其“无理而妙"的效果:①“辞虽已甚,其义无害。”宋人严羽云:②“诗有别趣,非关理也。"这些都说明在某种场合,“不合逻辑”的语言有时比合于逻辑的语言更有力量,而诗人的语言往往是新鲜奇特的,讲究形象性、跳跃性,不能用常理来衡量。鲁迅说:③“诗歌不能凭仗了哲学和智力来认识,所以感情已经冰结的思想家,即对于诗人往往有谬误的判断和隔膜的揶揄。"
值得注意的是,“无理而妙”的艺术效果,同样得到了逻辑学界的认可和重视。“无理而妙"是反逻辑的,而创造、赏析它,却又离不开正确运用逻辑思维的智慧和能力。《西厢记》中《长亭送别》一折写道: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从事理上说,“晓来谁染霜林醉”问得稀奇,“总是离人泪"答得更不近情理。然而,从艺术上说,这一问一答,是最近乎情,是最合乎理的。因为它把人情移用于事物,形象逼真地表达了主人公缠绵悱恻的离情别绪。这段文字,堪称“无理而妙”的上品。不过,我们细想一下,这“无理"之中,也仍然有“有理”之处。“眼泪"是液体,故可用之“染”物:“霜林"是“红”的,故是被“染"的。假如无此二者,这里要表现的离情别绪,恐怕也就失去了必要的依托,或者竟一变而为“无理而不妙”了。可见“无理而妙"的艺术效果,归根到底是有其深邃的逻辑基础的,只不过是在逻辑的基础上要加上自己的主观感彩及放飞联想和想象的翅膀,离开了这种深邃的逻辑基础,人们创造、赏识“无理而妙”的智慧和能力,也就无从发挥了。
(摘编自张炼强《修辞艺术探新》,有删改)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类理性推演活动具有生产性或构造性,其活动过程可能作出错误的定义或划分,使推理出现瑕疵,思想产生混乱。
B.逻辑精神往往能促进和驱使人们将思维运用到最完善的程度,并尽其所能地去探求和确立知识的最深刻和最完美的内涵。
C.推理链条越是环环相扣,推理施加的条件越是严苛,越能反映人们思维的精细严密也就越可能得出无可置疑的结论。
D.确定了逻辑有效性的理论就具备了逻辑品行,因而变得简洁、精美、严格、强大,内部和谐、外部精巧、经久耐用。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的人语言表达清晰且规范,是因为逻辑能力“与生俱来"存在他的大脑中,具有“自然习得”的性质。
B.语言和逻辑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语言运用的艺术,虽受到逻辑的制约,但有时又可以突破逻辑的拘囿。
C.只运用逻辑的理性去认识“诗家语”,那么我们对于诗人和诗歌,往往会产生错误的判断和隔膜的揶揄。
D.只有在逻辑的基础上加上感情的色彩、想象的因素,才有可能发挥创造、赏识“无理而妙”的智慧和能力。
3.下列选项的诗句,不能体现“无理而妙"的艺术效果的一项是()
A.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唐·李白《将进酒》)
B.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唐·李贺《李凭箜篌引》)
C.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唐·王维《山居秋暝》)
D.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南宋·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4.材料二第二段中,有三处引用,其中第三处与前两处在论证方面有何不同(4分)
5.臧克家《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中的“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被誉为“出乎意料又入乎情理的佳句”,请结合两则材料谈谈你的理解。(6分)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整体把握材料内容,结合相关语境分析各个选项表述的正误,作出正确的选择。
(2)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说法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材料,仔细比对各个选项的说法,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3)本题考查学生对相关诗文名句及材料特点的理解能力。答题时要读懂题干涉及的特点,仔细比对各个选项的诗文名句,正确选择。
(4)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中相关引用作用的比较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题干涉及的部分,结合相关语境进行比较和分析。
(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答题时要读懂材料内容及题干中的句子,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解答】(1)B.“并尽其所能地去探求和确立知识的最深刻和最完美的内涵”不当。原文是说“并尽其所能地去探求和确立已经确立的知识的最深刻和最完美的内涵"。
故选B。
(2)A.“是因为逻辑能力‘与生俱来’存在他的大脑中”错。材料一最后一段说的是“逻辑能力是存在于人的大脑中的一种能力,这种能力是在人的成长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所以不是与生俱来的。
故选A。
(3)“无理而妙”,是指“不合逻辑"、矛盾的语言,通过一定的艺术手法,产生联系,达到独特的艺术效果。
A.“朝白发”“暮成雪"不合逻辑,但用夸张、比喻,从时间上极言人生短暂,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
B.“芙蓉泣”“香兰笑"不合事理,但用拟人手法,写出了箜篌乐音的变化。
C.以描写、写实为主,没有突破逻辑框框。
D.东风“放”“吹"元宵节的火树银花,不合事理,但诗人通过想象,用拟人和比喻的手法,收到别样的表达效果。
故选C。
(4)①由“这些都说明在某种场合,‘不合逻辑’的语言有时比合于逻辑的语言更有力量,而诗人的语言往往是新鲜奇特的,讲究形象性、跳跃性,不能用常理来衡量”的语境可知,前两处正面论证;由“诗歌不能凭仗了哲学和智力来认识,所以感情已经冰结的思想家,即对于诗人往往有谬误的判断和隔膜的挪揄"的内容可知,第三处反面论证。
②由“早在梁朝,刘勰在谈到“夸张”的时候,就明确指出其‘无理而妙’的效果"的语境可知,前两处着重论证“无理而妙”的效果;由“诗歌不能凭仗了哲学和智力来认识,所以感情已经冰结的思想家,即对于诗人往往有谬误的判断和隔膜的挪揄"的语意可知,第三处论证单靠逻辑和理性不能正确有效地品读鉴赏诗歌的语言。
(5)“活着却死”,是说“肉体"上“活着”,但是“精神"上已死;“死了还活着”,是说“肉体"上已死,当“精神”长存,在表面出乎意料的自相矛盾中,隐藏着“精神"和“肉体”这两个评判人生的角度,含蓄地表达了对精神不朽、虽死犹生的鲁迅先生的景仰,以及对欺压人民、虽生犹死者的鄙夷;
“不合逻辑"的语言有时比合于逻辑的语言更有力量,而诗人的语言往往是新鲜奇特的,讲究形象性、跳跃性,不能用常理来衡量,可见“活着却死”“死了还活着”,此种语言上逻辑更具有表情达意的效果;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从艺术上说,是最近乎情,是最合乎理的,因为它运用对比的手法,强调了“虽死犹生"的道理,诗句看似不合逻辑,有悖常理,实则入乎情理,引人深思,表达了对鲁迅先生“永垂不朽”的高度赞美,达到了“无理而妙"的效果,是诗歌中的上品。
答案:
(1)B
(2)A
(3)C
(4)①前两处正面论证,第三处反面论证。
②前两处着重论证“无理而妙”的效果;第三处论证单靠逻辑和理性不能正确有效地品读鉴赏诗歌的语言。
(5)①出乎意料(无理):“活着却死"死了还活着”,看似自相矛盾,有悖常理。
②入乎情理:作者这样说其实隐藏着“精神"和“肉体”这两个评判人生的角度。
③在对比中含蓄地表达了对精神不朽、虽死犹生的鲁迅先生的景仰,以及对欺压人民、虽生犹死者的鄙夷。看似不合逻辑,却引人深思。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竹林的故事
废名
出城一条河,过河西走,坝脚下有一簇竹林,竹林里露出一重茅屋,茅屋两边都是菜园:十二年前,它们的主人是一个很和气的汉子,大家呼他老程。
老程有一个小姑娘,非常的害羞而又爱笑。我们起初不知道她的名字,问她,她笑而不答,有一回见了老程呼“阿三”,我才挽住她的手:“哈哈,三姑娘!”我们从此就呼她三姑娘。一天我们的先生不在家,我们大家聚在门口掷瓦片,老程家的捏着香纸走我们的面前过去,不一刻又望见她转来,不笔直的循走原路,勉强带笑的弯近我们:“先生!替我看看这签。"我们围着念菩萨的绝句,问道,“你求的是什么呢?”她对我们诉一大串,我们才知道她的阿三头上本来还有两个姑娘,而现在只要让她有这一个,不再三朝两病的就好了。
老程除了种菜,也还打鱼卖。四五月间,霪雨之后,河里满河山水,搓衣的石头沉在河底,呈现绿团团的坡。老程把摇网朝水里兜来兜去,倘若兜着了,三姑娘小小的手掌,跟着她欢跃的叫声热闹起来,一直等到蹦跳蹦跳的鱼好容易给捉住了,才又坐下草地望着爸爸。流水潺潺,摇网从水里探起,一滴滴的水点打在水上,浸在水当中的枝条也冲击着嚓嚓作响。老程从荷包里掏出一把大红头绳:“阿三,这个打辫好吗?"三姑娘抢在手上,一面还接下酒壶,奔向灶角里去。见了妈妈抽筷子,便赶快拿出杯子——家里只有这一个,老是归三姑娘照管——踮着脚送在桌上。“爸爸喝酒,我吃豆腐干!”老程实在用不着下酒的菜,对着三姑娘慢慢的喝了。
三姑娘八岁的时候,就能够代替妈妈洗衣。然而绿团团的坡上,从此也不见老程的踪迹了——这只要看竹林的那边河坝上面,高耸着一个不毛的戒方一般模样的土堆,堆前竖着三四根吊着被雨粘住的纸幡残片的竹竿,就可以知道是什么意义。老程家的已经是四十岁的婆婆,穿的衣服都是青蓝大布,系鞋的带子也不用那水红颜色了。独有三姑娘的黑地绿花鞋的尖头蒙上一层白布,虽然更显得好看,却叫人见了也同三姑娘自己一样懒懒的没有话可说了。
正二月间城里赛龙灯,大街小巷,真是人山人海。最多的还要算邻近各村上的女人,她们像一阵旋风,大大小小牵成一串从这街冲到那街。然而能够看得见三姑娘同三姑娘的妈妈吗?不,一回也没有看见!锣鼓喧天,惊不了她母女两个,正如惊不了栖在竹林的雀子。堂嫂子们顺便也邀请一声“三姐"。三姑娘总是微笑的推辞。妈妈则极力鼓励着一路去,然而别的人渐渐走得远了,自己的不还是影子一般的依在身边吗?竹林里也同平常一样,雀子在奏他们的晚歌,然而对于听惯了的人只能够增加静寂。打破这静寂的终于还是妈妈:“阿三!你老这样守着我,到底……”
①“到底!这也什么到底不到底!我不欢喜玩!"
三姑娘同妈妈间的争吵,其原因都出在自己的过于乖巧,比如每天清早起来,把房里的家具抹得干净,妈妈却说,“乡户人家呵,要这样?”偶然出门做客,只对着镜子把散在额上的头毛梳理梳理,妈妈却硬从盒子里拿出一枝花来。现在站在坝上,眶子里的眼泪快要迸出来了,妈妈才不作声。待到点燃了案上的灯,才知道已经走进了茅屋,这期间的时刻竟是在梦中过去了。
灯光下也立刻照见了三姑娘,拿一束稻草,一菜篮园里割回的白菜,坐下板凳,三棵捆成一把。
“妈妈,这比以前大得多了!两棵怕就有一斤。"
妈妈哪想到屋里还放着明天早晨要卖的菜呢?终于不出声的叹一口气,伴着三姑娘捆了。
三姑娘最后留给我的印象,也就在卖菜这一件事。三姑娘这时已经是十二三岁的姑娘,因为是暑天,②穿的是竹布单衣,颜色淡得同月色一般。这自然是旧的了,因为我们从没有看见三姑娘穿过新衣,总之三姑娘是好看罢了。三姑娘是这样淑静,愈走近我们,我们的热闹便愈是消灭下去。而三姑娘始终是很习惯的,接下铜子又把菜篮肩上。
一天三姑娘是卖青椒,我们大家商议买四两来煮鱼吃。其中有一位是最会说笑的,向着三姑娘道:“三姑娘,你多称一两,回头我们的饭熟了,你也来吃,好不好呢?”
三姑娘笑了:“吃先生们的一餐饭使不得?难道就要我出东西?"
我们大家也都笑了;③不提防三姑娘果然从篮子里抓起一把掷在原来称就了的堆里。
“三姑娘是不吃我们的饭的。我们没有什么谢三姑娘,只望三姑娘将来碰一个好姑爷。”
我这样说。然而三姑娘也就赶跑了。
从此我没有见到三姑娘。到今年,我远道回家过清明,阴雾天气,走到坝上,远远望见竹林,我的记忆又好像一塘春水,被微风吹起波皱了。正在徘徊,从竹林上坝的小径,走来两个妇人,一个站住了,前面的一个且走且回应,而我即刻认定了是三姑娘!
“我的三姐,就有这样忙,端午中秋接不来,为得先人来了饭也不吃!"
再没有别的声息:三姑娘的鞋踏着沙土。我急于要走过竹林看看,④然而也暂时面对流水,让三姑娘低头过去。
(选自废名小说集《竹林的故事》,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展示了一家三口的和谐生活,这时的三姑娘洋溢着生命活力,与下文她的淡然形成对照。
B.小说按时间先后顺序叙述她的成长历程,到再相逢时戛然而止,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C.三姑娘作为乡村少女,外在的朴实秀美和内在的灵秀纯澈结合在一起,盈溢着田园牧歌式的气息。
D.“我”是小说的线索人物,是三姑娘命运的见证者,作者借“我"的所见所闻抒发了浓烈炽热的情感。
7.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句子①中“我不欢喜玩”并非三姑娘的真实想法,而是她为了在家守护母亲的托辞。
B.句子②没有直接描写三姑娘的容颜,但“月色一般"却让人可以想象她的恬静美丽。
C.句子③中“掷在原来称就了的堆里”,表现出三姑娘年轻腼腆,受不了顾客的玩笑。
D.句子④蕴含着“我"对三姑娘的爱怜、对过往的怀念、对命运的喟叹等丰富的情感。
8.《竹林故事》所展现的世界中笼罩着淡淡的哀愁。请概括文中三姑娘的哀愁。(4分)
9.有人认为小说题为“竹林的故事”,“竹林"是解读小说的关键;也有人认为文眼在“水”,小说具有“水"的情致。你倾向于哪一个作为文本的核心意象?请说明你的理由。(6分)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答题时要读懂全文,仔细比对各个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能力,答题时要结合语境读懂题干涉及的句子,针对每个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筛选和概括能力。答题时要读懂文本,筛选出符合题干要求的内容,并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意象的把握能力。答题时要读懂文本,明确观点,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解答】(1)D.“‘我’是小说的线索人物”错误。文章采用了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但“我"并不是贯穿文章的主要人物,所以“我”不是小说的线索人物。“浓烈炽热的情感"错误。本文的风格为恬淡宁静,所以抒发的情感也是恬淡的。
故选D。
(2)C.“年轻腼腆,受不了顾客的玩笑”错误。三姑娘从篮子里抓起一把掷在原来称就了的堆里表现出三姑娘善良、内心的美好。
故选C。
(3)由原文“她对我们诉一大串,我们才知道她的阿三头上本来还有两个姑娘,而现在只要让她有这一个,不再三朝两病的就好了"三姑娘八岁的时候,就能够代替妈妈洗衣。然而绿团团的坡上,从此也不见老程的踪迹了——这只要看竹林的那边河坝上面,高耸着一个不毛的戒方一般模样的土堆,堆前竖着三四根吊着被雨粘住的纸幡残片的竹竿,就可以知道是什么意义”可知,三姑娘有来年各个姐姐都不幸夭折,而三姑娘的父亲在三姑娘八岁的时候也早早去世,死亡的阴影笼罩着她们母女。所以,家庭的不幸使得所展现的世界中笼罩着淡淡的哀愁。
由原文“灯光下也立刻照见了三姑娘,拿一束稻草,一菜篮园里割回的白菜,坐下板凳,三棵捆成一把"三姑娘最后留给我的印象,也就在卖菜这一件事。三姑娘这时已经是十二三岁的姑娘,因为是暑天,穿的是竹布单衣,颜色淡得同月色一般。这自然是旧的了,因为我们从没有看见三姑娘穿过新衣”可知,父亲去世使她早熟,与母亲相依为命,撑起这个清贫的家庭。所以,生活的艰辛使得所展现的世界中笼罩着淡淡的哀愁。
由原文“从此我没有见到三姑娘"可知,从那次买菜“我”就再也没见过三姑娘,直到今年清明归坝上才又再次见到三姑娘,竹林里闲适安静的生活能否继续,纯净之美能否保持,没有答案。所以,未来的不确定使得所展现的世界中笼罩着淡淡的哀愁。
(4)示例一:竹林是小说的核心意象。
原文“坝脚下有一簇竹林,竹林里露出一重茅屋,茅屋两边都是菜园:十二年前,它们的主人是一个很和气的汉子,大家呼他老程"老程有一个小姑娘,非常的害羞而又爱笑。……我们从此就呼她三姑娘”“春天来了,林里的竹子,园里的菜,都一天一天的绿得可爱”,三姑娘一家生活在竹林的茅屋中,清幽的竹林是小说主要背景,是小说情节发生的典型环境,清幽的竹林为小说渲染了一种清新悠远、静穆空灵的意境,营造了一个清静和谐、与世无争的环境。
由原文“锣鼓喧天,惊不了她母女两个,正如惊不了栖在竹林的雀子。堂嫂子们顺便也邀请一声‘三姐’。三姑娘总是微笑的推辞。妈妈则极力鼓励着一路去,然而别的人渐渐走得远了,自己的不还是影子一般的依在身边吗?”“三姑娘同妈妈间的争吵,其原因都出在自己的过于乖巧"可知,三姑娘有一颗宁静的心灵,所以竹林的碧绿盎然能够烘托出三姐的青春气息。
由原文“出城一条河,过河西走,坝脚下有一簇竹林,竹林里露出一重茅屋,茅屋两边都是菜园:十二年前,它们的主人是一个很和气的汉子,大家呼他老程”可知,竹林是三姑娘一家的所在地。老程在世的时候,在菜园种菜,在坝上打鱼。老程去世后,三姑娘和母亲在这里相依为命,所以,竹林是三姑娘一家的所在地,三姑娘的人生命运和竹林相关。
由原文“竹林里也同平常一样,雀子在奏他们的晚歌,然而对于听惯了的人只能够增加静寂"可知,竹林代表对恬淡宁静的田园生活的向往,对生命纯真自然的姿态的赞美。
示例一:水是小说的核心意象。
本文的主要背景是清幽的竹林,而老程在世的时候,不仅在竹林边种菜,而且在坝上打鱼,过得是一种闲适平静的生活,老程去世后,三姑娘和母亲在竹林过着相依为命的生活,他们在竹林中过着静寂的生活。而文章结尾写到,“我”暂时面对流水,让三姑娘低头过去。所以“水"与竹林共同创建了闲适安静的生活环境。
正二月间城里赛龙灯,大街小巷,真是人山人海。邻近各村的女人大大小小牵成一串从这街冲到那街,但是看不到三姑娘以及三姑娘的母亲,锣鼓喧天,惊不了她母女两个。即使是三姑娘穿的竹布单衣,颜色也是淡的同月色一样。所以本文描写了三姑娘的纯净,她的性格和水一样清澈美丽,满蓄着水乡女儿的似水柔情。
本文的开篇写到三姑娘一家在坝脚下的竹林中生活,老程和三姑娘在水边打鱼,三姑娘八岁的时候,老程去世。老程去世后,三姑娘和母亲在水边相依为命,在一次卖菜之后,“我”在坝上就再也没有见过三姑娘,今年清明“我"远道回家再次水边见到了三姑娘,所以,小说情节与“水”相关,故事起于“水”,承于“水”,转于“水”,最后合于“水”。
本文的语言风格非常地素淡柔美,田园式的描写使得文章充满诗意,有一种清澈如溪流的风格。所以,“水"也是小说的语言风格特征。
答案:
(1)D
(2)C
(3)①家庭的不幸。两个姐姐的夭折,父亲的早死,死亡的阴影笼罩着她们母女。
②生活的艰辛。父亲去世使她早熟,与母亲相依为命,撑起这个清贫的家庭。
③未来的不确定。竹林里闲适安静的生活能否继续,纯净之美能否保持,没有答案。
(4)示例一:竹林是小说的核心意象。
①竹林是小说的主要背景,营造了一个清静和谐、与世无争的环境。②竹林代表三姑娘美丽宁静的心灵,竹林烘托三姑娘碧意盎然的青春气息。③竹林是三姑娘一家的所在地,三姑娘的人生命运和竹林相关。④竹林代表对恬淡宁静的田园生活的向往,对生命纯真自然的姿态的赞美。
示例二:水是小说的核心意象。
①水清澈美好,与竹林共同创建了闲适安静的生活环境。②水的清澈美丽,正是三姑娘纯净心灵的写照,三姑娘的性格如“水”,满蓄着水乡女儿的似水柔情。③小说情节与“水"相关,故事起于“水”,承于“水”,转于“水”,最后合于“水"。④“水”也是小说的语言风格特征,小说语言素淡、柔美,充满诗意,有一种清澈如溪流的风格。
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夏,四月,楚围汉王于荥阳,急,汉王请和割荥阳以西者为汉亚父劝羽急攻荥阳汉王患之。项羽使使至汉,陈平使为大牢具。举进,见楚使,即佯惊曰:“吾以为亚父使,乃项王使!"复持去,更以恶草具进楚使。楚使归,具以报项王,项王果大疑亚父。亚父欲急攻下荥阳城,项王不信,不肯听。亚父闻项王疑之,乃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请骸骨!”归,未至彭城,疽发背而死。
(节选自《资治通鉴·卷第十》,有改动)
材料二:
苏子曰:“增之去,善矣。不去,羽必杀增。独恨其不早尔。"然则当以何事去?增劝羽杀沛公,羽不听,终以此失天下,当于是去耶?曰:“否。增之欲杀沛公,人臣之分也;羽之不杀,犹有君人之度也。增曷为以此去哉?《易》曰:‘知几其神乎!’《诗》曰:‘如彼雨雪,先集为霰。’增之去,当于羽杀卿子冠军①时也。”
陈涉之得民也,以项燕扶苏。项氏之兴也,以立楚怀王孙心②;而诸侯之叛之也,以弑义帝。且义帝之立,增为谋主矣。义帝之存亡,岂独为楚之盛衰,亦增之所与同祸福也;未有义帝亡而增独能久存者也。羽之杀卿子冠军也,是弑义帝之兆也。其弑义帝,则疑增之本也,岂必待陈平哉?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谗入之。陈平虽智,安能间无疑之主哉?
吾尝论义帝,天下之贤主也。独遣沛公入关,而不遣项羽;识卿子冠军于稠人之中,而擢以为上将,不贤而能如是乎?羽既矫杀卿子冠军,义帝必不能堪,非羽弑帝,则帝杀羽,不待智者而后知也。增始劝项梁立义帝,诸侯以此服从。中道而弑之,非增之意也。夫岂独非其意,将必力争而不听也。不用其言,而杀其所立,羽之疑增必自此始矣。
方羽杀卿子冠军,增与羽比肩而事义帝,君臣之分未定也。为增计者,力能诛羽则诛之,不能则去之,岂不毅然大丈夫也哉?增年七十,合则留,不合即去,不以此时明去就之分,而欲依羽以成功名,陋矣!
(节选自苏轼《范增论》)
[注]①卿子冠军:即宋义。“卿子"是当时对人的尊称;冠军,指地位在其他将领之上的上将。宋义为义帝所封,被项羽所杀。②楚怀王孙心:楚怀王的孙子熊心。楚国灭亡后,熊心隐藏在民间。为争取民心,项羽的叔父项梁听从范增建议,立熊心为楚怀王。后项梁战死,项羽尊熊心为义帝。后项羽暗中命人将其弑杀。
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
汉王请A和B割荥阳以西者C为汉D亚父劝羽E急攻F荥阳G汉王患之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去”,离开,与《蜀道难》中“连峰去天不盈尺"的“去”意思不同。
B.“安”,怎么,与《陈涉世家》中“燕雀安知鸿鹄之志故”的“安"意思相同。
C.“而”,表修饰,与《劝学》中“吾尝终日而思矣"的“而”用法不同。
D.“陋”,见识短浅,与《石钟山记》中“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的“陋"意思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平使用反问计,成功地让项羽怀疑范增暗中勾结汉军。范增想要攻下荥阳,项羽却不采纳。范增在不被信任的情形下请辞,未至彭城,背上发毒疮去世。
B.苏轼引用《周易》和《诗经》,主要目的是批评范增不能及时发现事物微小的变化,不能审时度势,不能根据形势的变化采取不同的行动。
C.苏轼认为,人一定是先有了疑心,然后才能听得进别人的谗言。杀掉宋义是项羽怀疑范增的根本,无需陈平离间,项羽和范增也一定产生矛盾。
D.苏轼认为范增和项羽同为义帝的臣属时,他们君臣名分还没有确立。从范增的角度出发,若范增此时有力量杀掉项羽就应该杀掉他,不行就离开他。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见楚使,即详惊曰:“吾以为亚父使,乃项王使!”(4分)
羽既矫杀卿子冠军,义帝必不能堪。非羽弑帝,则帝杀羽。(4分)
14.苏轼认为范增应该在什么时候离开项羽为什么?请简要分析。(5分)
【分析】(1)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能力。答题时要有一定的知识积累,结合语境进行理解,仔细比对各个选项的说法,作出正确的选择。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有关内容的概述能力。答题时要通读文本,结合具体内容比对各个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4)本题考查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答题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注意句中重点实词、虚词、活用和句式的翻译。
(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通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结合具体要求概要作答。
【解答】(1)句意:汉王请求讲和,要求把荥阳以西的地方作为汉地。亚父范增劝说项羽加紧攻打荥阳,汉王很担心这种情况。
“汉王请和”,主谓宾结构,“汉王”为主语,“请和"为谓语宾语,句意完整,故应在B处断开。
“割荥阳以西者”,为主语,“为汉"为谓语宾语,语义表述完整,故应在D处断开。
“亚父劝羽急攻荥阳”,主谓宾结构,“亚父"为主语,“劝”为谓语,“羽急攻荥阳"为宾语,句意完整且独立,故应在G断开。
故选BDG。
(2)A.正确。词义不同。动词,离开。/动词,距离。句意:再次拿走(食物)离开。/连绵的山峰距离天空不足一尺。
B.正确。词义相同,都是疑问代词,怎么。句意:怎么能离间一个没有疑心的君主呢?/燕雀怎么知道鸿鹄的志向呢?
C.错误。用法相同,均是连词,表示修饰关系。句意:中途谋杀义帝。/我曾经整天地思考。
D.正确。词义相同,形容词,见识短浅。句意:见识太浅薄了。/而那些见识浅薄的人却用斧头敲打石头来寻找答案。
故选C。
(3)C.“杀掉宋义是项羽怀疑范增的根本”错误。根据材料二“其弑义帝,则疑增之本也,岂必待陈平哉?"羽之疑增,必自是始矣”可知,苏轼认为,项羽杀义帝是项羽怀疑范增的根本,而不是杀掉宋义。
故选C。
(4)①“详”,通“佯”,假装;“以为”,认为;“乃”,竟然。译文:(接待的人)一见到楚使,就假装惊异地说:“我还以为是亚父的使者呢,竟然是项王的使者啊!
②“既”,已经;“矫”,假托;“堪”,忍受;“非……则……”,不是……就是……。译文:项羽已经假托义帝的命令杀了宋义,义帝一定不能忍受。不是项羽谋害义帝,就是义帝杀掉项羽。
(5)根据材料二“增之去,当于羽杀卿子冠军时也"可知,苏轼认为范增应当在项羽杀害卿子冠军(宋义)的时候离开。理由如下:
根据材料二“义帝之立,增为谋主矣。义帝之存亡,岂独为楚之盛衰,亦增之所与同祸福也;未有义帝亡而增独能久存者也”可知,义帝和范增的命运紧密相连,范增是立义帝的主要策划者。义帝的存在与否不仅关系到楚国的兴衰,也是范增祸福的体现,没有义帝存在的情况下,范增也无法长久生存。
根据材料二“羽之杀卿子冠军也,是弑义帝之兆也。其弑义帝,则疑增之本也"可知,项羽杀害宋义被视为将来弑杀义帝的预兆。项羽对义帝的杀戮正是他对范增产生怀疑的根源,这表明项羽开始质疑范增。因此,项羽杀宋义后,必杀义帝,也必然和范增产生矛盾。
答案:
(1)BDG
(2)C
(3)C
(4)①(接待的人)一见到楚使,就假装惊异地说:“我还以为是亚父的使者呢,竟然是项王的使者啊!
②项羽已经假托义帝的命令杀了宋义,义帝一定不能忍受。不是项羽谋害义帝,就是义帝杀掉项羽。
(5)项羽杀宋义之时。
原因:①义帝和范增祸福相依。拥立义帝,范增是主谋。
②宋义为义帝所封,项羽杀宋义是杀义帝的先兆,表明项羽已经开始怀疑范增。因此,项羽杀宋义后,必杀义帝,也必然和范增产生矛盾。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前204)夏四月,汉王在荥阳陷入了楚的包围,情形危急;汉王求和,准备仅保留荥阳以西为汉地。亚父范增劝项羽急攻荥阳;汉王十分担心。项羽派使者到汉地来,陈平准备了丰盛的酒食款待来宾。拿着酒食进来,陈平一见楚使就假装吃惊地说:“我还以为是亚父的使者,原来是项王派来的!”让人把东西端走,重新准备了比较粗陋草率的酒食进奉楚使。楚使回去后如实禀报给项王,项王果然对亚父起了很重的疑心。亚父急着要攻下荥阳城,项王不相信他,不肯听他的意见。亚父发现了项王对自己的怀疑,怒道:“天下大局已定,君王好自为之,请让老臣告老还乡吧!"范增踏上了归途,还没到彭城,就背上毒疮发作而死。
材料二:
苏子说:“范增离开得对,若不离开,项羽一定会杀他,只遗憾他没有早些离开。”那么,范增应当因什么事情离开呢?范增劝项羽杀沛公,项羽不听,因此失掉天下。应当在此时离去吗?回答说:“不。范增建议杀沛公,是做臣子的职责;项羽不杀刘邦,说明他还有君王的度量。范增怎能因此事离去呢?《易经》说:‘懂得事情的预兆,那不是很神明吗?’《诗经》说:‘观察下雪之前,水汽必定先聚集成霰。’范增离开,应当在项羽杀宋义的时候。"
陈涉受到拥护,是因为打出了项燕和扶苏的旗帜。项氏的兴起,是因为拥立了楚怀王的孙子熊心;而诸侯反叛,是因为他杀了义帝。况且拥立义帝,范增实为主谋;义帝是否被杀,岂止是关系着楚国的盛衰,也关系到范增的祸福。义帝被杀,范增就没有长久独存之理。项羽杀宋义,是杀害义帝的先兆。他杀义帝,就是怀疑范增的根本,难道还要等到陈平去离间吗?物品必定先腐烂了,然后才能生出虫子;人必定先有了疑心,然后谗言才能听得进去。陈平虽说聪明,又怎能离间没有疑心的君主呢?
我曾经评论义帝是天下的贤君。他只派沛公入关而不派遣项羽,在众人之中发掘识别宋义,提拔他做上将军,这样做还不够贤明吗?项羽既然假托义帝之命杀死宋义,义帝必然不能容忍。不是项羽谋杀义帝,就是义帝杀了项羽,这用不着聪明人指点就可知道了。范增当初劝项梁立义帝,诸侯因此而服从,中途谋杀义帝,必不是范增的想法。岂止不是他的主意,他必然极力反对却不被接受。不听他的话而杀死他所拥立之人,项羽怀疑范增,必定是从此时开始的。
在项羽杀宋义时,项羽和范增同为义帝之臣,还没有确定君臣名分。替范增考虑,有能力杀项羽就杀了他,不能杀他就离开他,岂不是很果断的大丈夫吗?范增年纪已经七十,意见相合就留下来,不合就离开,不在此时弄清去留的分寸,却想依靠项羽而成就功名,浅薄啊!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乱后宿南陵废寺寄沈明府
杜荀鹤
只共寒灯坐到明,塞鸿冲雪一声声。
乱时为客无人识,废寺吟诗有鬼惊。
且把酒杯添志气,已将身事托公卿。
男儿仗剑酬恩在,未肯徒然过一生。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塞外寒夜里下着雪,鸿雁发出一声声哀鸣,这场景为诗歌营造了凄凉氛围。
B.“有鬼惊”渲染了废寺的荒凉,暗示“乱后"的社会背景,烘托出诗人悲凄心境。
C.古人常借酒浇愁,诗人却说喝酒“添志气”,表现出诗人特立独行的人格形象。
D.这首诗言浅意深,将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前途巧妙结合在一起,耐人寻味。
1【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2)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情感的能力。把握诗歌情感可以从景物描写、关键词语、表达的具体内容等角度分析。
【解答】(1)C.“表现出诗人特立独行的人格形象"错误,“添志气”是给自己打气,让自己的志气更盛,表现的是诗人积极昂扬、矢志报国的人格形象。
故选C。
(2)前两联,诗人于乱世漂泊,寄宿南陵废寺,独伴寒灯坐到天亮,耳听得孤鸿在雪中飞翔的声音;客居他乡,无人相识,吟诗也只能惊动鬼魂。表达羁旅的愁苦,客居他乡、无人理解,内心充满了孤独与苦闷之情。
“已将身事托公卿”,我已将报国之事托付给公卿,希望得到推荐和赏识;“男儿仗剑酬恩在”,一旦得以重用,好男儿必将仗剑报恩,有所作为。表达了渴望被举荐的心理和感恩之情。
“且把酒杯添志气”,酒入豪肠,更添志气;“未肯徒然过一生”,怎肯轻易虚度一生。诗人喝酒增添志气,矢志报国,不愿虚度一生,表达立志建功报国的豪情。
答案:
(1)C
(2)①客居他乡、无人理解的孤独和苦闷。诗人于乱世漂泊,无人相识,寄宿南陵废寺,独伴寒灯坐到天亮,吟诗也只能惊动鬼魂,内心充满了孤独与苦闷之情。②渴望被举荐的心理和感恩之情。诗人将报国之事托付给公卿,希望得到推荐和赏识,并表达了感恩之情:如果被任用,一定会仗剑报恩,有所作为。③立志建功报国的豪情。诗人喝酒增添志气,矢志报国,不愿虚度一生。
6.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孔子认为“_____________,”,外在的文和内在的质均衡交融。言行既文雅又真实,合乎中道,才能够称得上是君子。
(2)百善孝为先,李密《陈情表》中的“___________,”两句用比喻委婉地提出尽孝的请求。
(3)《项脊轩志》中,作者在修葺南阁子时,“”,使院子“增胜”:末尾写妻子手植的枇杷树“”,惨恻之思溢于言外。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名句名篇识记的能力。名句名篇的考查常常分为两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能力和记忆力都同时考查到了。
【解答】故答案为:
(1)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重点字:彬)
(2)乌鸟私情愿乞终养(重点字:乞)
(3)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今已亭亭如盖矣(重点字:庭)
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香,具有超越有形世界的特点,尤其是那淡淡的幽香,A,氤氲流荡,可以成为无影无形的境界气象的象征。中国艺术家重视香,与他们所推崇的以神统形的美学观念有关。
《楚辞》里就有B的传统,影响深远。从艺术方法上说,它是一个以物比德的传统;从内在精神上说,它强调树立心灵芳香的人格风标;从美学观念来看,楚辞确立了内美和外美相融的美好世界。屈原是一位以香为生命滋养的人,你看他“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他爱香如命,“吾既滋兰以九畹兮,又树蕙以百亩"。香是他的乐土,是他的天国。
清初王士祯咏扬州瘦西湖曾有诗云:“日午画船桥下过,衣香人影太匆匆。”这两句诗真把瘦西湖的神韵说活了。造园家非常注意这香影的创造,香影是无形的,然而无形是为有形勾勒出一种精神气质。瘦西湖四季清香馥郁,尤其是仲春季节,软风细卷,弱柳婆娑,湖中微光澹荡,岸边数不尽的微花细朵,浅斟慢酌,幽幽的香意,如淡淡的烟雾,氤氲在桥边、水上、细径旁,游人匆匆一过,就连衣服上都染上这异香。这里很少有繁花艳卉的袭人,只有淡香幽影的缱绻。不像我所见到的有些公园,春夏秋三季,几乎是花海,各种花,南腔北调,中姿西式,堆砌在一起,浓香扑鼻,众香混合,游人似乎经受不了这样的浓浓气息,倒有些昏昏欲睡了。此不合所谓“花香不在多"的古训。
园林家镜,香是园之魂。园林的叠山理水固然重要,但(甲),它往往是园林的点景。①花香是突破园林静态态空间的重要原因,②苏州拙政园有“雪香云蔚亭“玉兰堂”“远香堂",③又有所谓香洲、香影廊等景点,④还是在香上做文章。花的点缀,或黄或白或红,颇有讲究;或灿若云朵,或小若微尘,布置很是停当;有的欲露还藏,有的欲扬先抑,真能引起人无尽的遐思。
前人有所谓“山气花香无着处,今朝来向画中听”的诗句。(乙),真是奇妙,中国画中追求“香”,原是对超越于形式之外的灵韵的追求。早在顾恺之时代,他就要追求“目送归鸿”的画外之“香"了。北宋画院常常出诗题考那些入面院的考生,据俞成《萤雪丛说》记载,当时出了“”的考题,很多人画得很复杂。主考官都不满意,其中有一名画者,只是画一群蝴蝶飞逐马后而已,最后得魁。
18.请在文中第一、二段画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分)
19.文中第四段标序号的部分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4分)
20.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4分)
21.文中第五段提到的北宋画院考题应是哪一句?()
A.春风得意马蹄疾B.马蹄踏遍春郊绿
C踏花归去马蹄香D.宝马雕车香满路
22.文中画波浪线的“南腔北调",有人说不合逻辑,有人说可以使用,你的看法是什么?请简要说明理由。(5分)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解答时,要明确成语的含义,再结合语境选择恰当的成语填空。
(2)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学生要明确病句的类型,包括语序不当、搭配不当、句子成分的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然后结合具体语境进行修改。
(3)本题考查学生句子补写的能力。解答时,先把握文段语脉,定位句子关系;然后根据上下语境,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Thermo赛默飞Micro17微量小型台式离心机特点
- 2024年石英玻璃纤维纱项目资金需求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低血糖危象应急预案
- 《告别不良生活习惯》课件
- 【语文课件】我们的玩具和游戏
- 【语文课件】技术年表
- 河北省保定市顺平县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数学试题
- 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数学试题
- 《母子促进项目总结》课件
- 2024年新高一物理初升高衔接《共点力的平衡》含答案解析
- 常见有机化合物的表面张力
- 高压交流电动机试验报告
- 阿尔卡特数字程控交换机Omnipcx4400说明
- 10000中国普通人名大全
- 铣削深搅水泥土搅拌墙技术规程-中国土木工程学会
- 宁德时代股权激励计划
- 公司“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创建考核评分表
- trizol法组织DNARNA及蛋白提取方法
- 项目建设全过程管理经典讲义(PPT)
- 医学精品课件三明医改成功经验---坚持政府主导-三医联动改革
- 促进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发展工作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