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7《屈原(节选)》教案新人教版学校授课教师课时授课班级授课地点教具教学内容2024年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的《屈原(节选)》教案,选自新人教版教材。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
1.研读课文:《屈原(节选)》文本,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
2.分析课文:探讨课文中的人物形象、艺术特色,如屈原的忠诚、坚定,以及作者对屈原的赞美。
3.文化背景:介绍屈原的生平事迹,了解战国时期的历史背景,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4.诗词鉴赏:学习并欣赏课文中的诗词,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5.写作技巧:分析课文中的写作手法,如对比、排比等,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6.口语表达:通过课堂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教学目标分析本节课以《屈原(节选)》为载体,旨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具体目标如下:
1.知识与技能:通过研读课文,使学生掌握课文主要内容,理解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学会分析课文中的艺术特色和写作技巧,提升自己的写作和口语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通过课堂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使学生学会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解读文本,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屈原忠诚、坚定品质的敬仰,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通过了解战国时期的历史背景,增强学生的历史责任感与文化自信。
4.创新与实践:鼓励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和创作中,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5.社会责任感:通过学习屈原的生平事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旨在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创新和社会责任感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在经历了前两年的语文学习后,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和阅读理解能力。在此基础上,针对本节课《屈原(节选)》的学情分析如下:
1.学生层次:
(1)知识层面:学生对古代文学、历史人物有一定的了解,但屈原及其作品的认识可能较为有限,对战国时期的历史背景掌握程度不一。因此,在教学中需要适当补充相关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2)能力层面: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参差不齐。部分学生能熟练地分析课文内容,表达自己的观点;而另一部分学生则在分析课文和口语表达方面存在困难。
(3)素质层面: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能力有待提高。部分学生具有较好的学习习惯和团队协作精神,能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但也有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依赖性强,课堂参与度较低。
2.学生行为习惯:
(1)学习态度: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存在差异。部分学生对语文学习充满热情,能主动阅读、思考;而另一部分学生对语文学习兴趣不足,课堂参与度不高。
(2)学习方法:学生尚未形成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对教师的依赖性较强。在阅读、分析课文时,部分学生缺乏有效的策略,容易陷入死记硬背的误区。
(3)合作学习: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表现出不同的角色特征。部分学生能主动承担责任,积极参与讨论;也有部分学生在小组中表现沉默,缺乏主动性。
3.对课程学习的影响:
(1)知识方面:学生对屈原及其作品的认识程度,影响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因此,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知识背景,进行适当的补充和引导。
(2)能力方面:学生的阅读理解、分析表达等能力,直接关系到他们对课文的深入学习。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3)素质方面: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能力,对课堂氛围和教学效果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潜能。教学方法与策略为确保教学目标的有效实现,结合学生特点,本节课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和策略:
1.教学方法:
(1)讲授法:教师以生动的语言,对屈原的生平事迹、战国时期的历史背景等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掌握课文内容,理解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
(2)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针对课文内容、人物形象、艺术特色等方面展开探讨,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
(3)案例研究法:选择屈原的作品和生平事迹作为案例,引导学生深入剖析,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4)项目导向学习: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每组负责研究屈原的一个方面,如诗词、政治主张等,最后进行汇报和分享,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教学活动:
(1)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如屈原、楚怀王等,通过角色扮演,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人物性格和情感。
(2)课堂游戏:设计以屈原为主题的诗词接龙、知识竞赛等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氛围。
(3)实验:结合课文内容,设计相关的语文实践活动,如写作、演讲等,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4)小组合作: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教学媒体和资源:
(1)PPT:制作精美的PPT,展示屈原的生平事迹、作品选段、历史背景等,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课文内容。
(2)视频:播放与屈原相关的纪录片、影视作品片段,让学生更深入地感受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
(3)在线工具:利用网络资源,如诗词鉴赏网站、历史资料库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4)实物展示:展示与屈原相关的实物,如古籍、书画等,增强学生的文化体验,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教学过程设计1.导入新课(5分钟)
目标: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屈原及其作品。
过程:教师以屈原的名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作为导入,让学生猜测这句话的作者及背后的故事。通过讨论,引出本节课的主人公——屈原,进而导入新课。
2.讲解屈原生平及历史背景(10分钟)
目标:让学生了解屈原的生平事迹,掌握战国时期的历史背景。
过程:教师运用PPT、视频等教学资源,详细讲解屈原的生平、政治主张及其在战国时期的历史地位。同时,引导学生关注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
3.研读课文《屈原(节选)》(20分钟)
目标: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过程: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指导学生分析课文内容、人物形象、艺术特色等。通过提问、解答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感受屈原的爱国主义情怀。
4.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目标: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过程:学生分成小组,针对课文内容、屈原的人物形象等展开讨论。每个小组派代表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小组成员进行补充和点评。
5.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目标: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巩固所学知识。
过程:各小组选择一个角度,进行课堂展示。展示结束后,教师组织其他学生对展示内容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意见。
6.课堂小结(5分钟)
目标: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化学生对屈原的认识。
过程:教师简要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同时,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深入学习屈原的作品,传承和弘扬屈原精神。教学资源拓展1.拓展资源:
(1)屈原作品集:推荐学生阅读《楚辞》中的屈原作品,如《离骚》、《九歌》、《天问》等,以深入了解屈原的文学成就和艺术风格。
(2)屈原研究专著:鼓励学生阅读关于屈原研究的专著,了解屈原在文学、历史、哲学等方面的贡献,以及后世对屈原的评价和解读。
(3)战国时期历史资料:引导学生查阅战国时期的历史资料,了解战国七雄争霸的背景,以及屈原生活的时代特点。
(4)爱国主义主题作品:推荐学生阅读其他表现爱国主义主题的文学作品,如《木兰辞》、《满江红》等,进行跨时代、跨作品的比较分析。
(5)诗词鉴赏方法:提供诗词鉴赏方面的书籍或文章,帮助学生掌握诗词鉴赏的方法和技巧。
2.拓展建议:
(1)组织屈原作品阅读会:鼓励学生在课后组织屈原作品阅读会,分享阅读心得,交流对屈原作品的理解和感悟。
(2)开展屈原主题研究性学习: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屈原作品、生平事迹等主题进行研究性学习,撰写研究报告。
(3)创作屈原主题诗词: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让学生尝试以屈原为主题,创作诗词作品,提升文学素养。
(4)举办爱国主义诗词朗诵比赛:组织学生参加爱国主义诗词朗诵比赛,通过朗诵屈原作品及其他爱国主义诗词,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5)参观博物馆或纪念馆:利用周末或假期,组织学生参观与屈原相关的博物馆或纪念馆,实地感受屈原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氛围。课后作业1.分析课文中屈原的人物形象,结合具体文段,撰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短文,阐述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
答案示例:屈原在课文中表现出坚定的忠诚和崇高的爱国情怀。如“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体现了屈原对国家、民族的忠诚和勇敢面对困境的决心。
2.选取课文中的诗句,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进行赏析,不少于200字。
答案示例:课文中的“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运用了比喻手法,将芷兰之美喻指屈原的高洁品质,表达了对屈原的敬仰之情。
3.结合战国时期的历史背景,分析屈原的政治主张及其在当时的影响,不少于300字。
答案示例:屈原主张联齐抗秦,强调民生为本,提倡道德教化。他的政治主张在战国时期产生了积极影响,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政治遗产。
4.以屈原为主题,创作一首五言或七言绝句,体现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
答案示例:
五言绝句:忠诚昭日月,爱国映江山。
七言绝句:汨罗江水映忠魂,离骚九歌传千古。
5.阅读屈原的其他作品,与课文《屈原(节选)》进行对比分析,不少于400字。
答案示例:与《离骚》相比,《屈原(节选)》在表现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方面更为直接、激昂。两者均采用比兴手法,但《离骚》更注重哲理阐述,而《屈原(节选)》则更侧重于情感抒发。板书设计1.课文主要内容:①屈原生平简介;②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③屈原的政治主张。
2.人物形象分析:①忠诚坚定;②勇敢无畏;③忧国忧民。
3.艺术特色:①比兴手法;②排比句式;③辞藻华丽。
4.诗词鉴赏:①《离骚》选段;②《九歌》选段;③《天问》选段。
5.课后作业:①屈原人物形象分析;②诗词鉴赏;③政治主张分析。教学评价与反馈2.小组讨论成果展示:评价学生小组讨论的成果展示,包括讨论的主题、讨论的深度和广度,以及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3.随堂测试:设计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测试题目,如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以检测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4.课后作业:通过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以及学生在作业中的创新和思考能力。
5.教师评价与反馈: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小组讨论、随堂测试和课后作业等方面的情况,教师给予积极的评价和反馈,鼓励学生继续努力,同时也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提供具体的建议和指导。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与学生进行个别交流,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困惑,提供个性化的帮助和支持。教学反思与改进在《屈原(节选)》的教学过程中,我深感教学效果的评估和改进的重要性。为了更好地提升教学质量,我设计了以下反思活动:
1.学生反馈:在课程结束后,向学生发放问卷,了解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和收获,以及他们对教学方法和内容的建议。
2.同行观摩:邀请其他教师观摩我的课堂教学,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以获得更全面的反馈。
3.教学录像:录制自己的教学过程,通过观看录像,自我反思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
1.课堂互动:我发现自己在课堂上的互动还不够充分,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需求和反馈,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教学方法:我发现自己在教学方法上还有待改进,需要更加灵活多样,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风格和能力水平。
3.教学内容:我发现自己在教学内容上还有待丰富和深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