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6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了解郑和下西洋的航海壮举;知道戚继光的抗倭斗争。学问与实力了解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的史实;理解郑和下西洋的意义与戚继光抗倭的反侵略斗争性质。过程与方法通过《郑和下西洋路途图》、教材和老师供应的图片以及《相关史事》等资料,了解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的概况。情感、看法与价值观感受郑和下西洋所体现出来的大无畏精神和克服困难的毅力与志气,学习戚继光不为名利、以国家和民族安危为己任的剧烈爱国精神。重点郑和下西洋的史实和戚继光抗倭的事迹。难点郑和能成功地实现远航西洋的缘由和戚继光抗倭成功的缘由。(展示郑和船队图画)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众说纷纭,一说宣扬大明威德,《明史·郑和传》中记载:“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一说找寻建文帝,《明史·郑和传》中记载:“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觅踪迹”;一说发展贸易缓解财政支出,更有史料称郑和下西洋使“贫民致富”“国用足够”;另有包抄帖木儿帝国、扫荡张士诚旧部、解决军事复员问题等说法。面对这么多的说法,我们该取哪一种观点呢?今日就让我们来学习一下《明朝的对外关系》。一、郑和下西洋1.老师:郑和是谁?西洋指什么地方?学生:郑和,原姓马,小名三宝,回族,云南人。12岁入燕王府为宦者,明成祖朱棣即位后,赐姓郑,升为内宫太监,世称“三宝太监”。明代闻名的航海家、外交家。西洋:指今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和印度洋一带海疆及沿岸地区。2.老师:明成祖派郑和下西洋,其主要目的是什么?学生:主要目的是提超群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示中国富强”,同时也用中国的货物去换取海外的奇珍。老师:(出示材料)材料一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城,示中国富强。——《明史·郑和传》材料二如图。学生:(阅读两则材料,加深对郑和下西洋目的的相识,即找寻明惠帝,以及炫耀国力)3.老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制作表格归纳郑和下西洋的概况。(1)学生:(制作郑和下西洋的概况表)起止时间1405-1433年次数7次动身地刘家港满载的物品优质丝绸、精致瓷器、上等茶叶、漆器、金银货币到达的范围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特点时间早、次数多、时间长、规模大,到达范围广、设备先进、影响深远意义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不仅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而且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宏大贡献(2)老师:(展示郑和下西洋同哥伦布、达·伽马航海比较表)请同学们通过此表,分析郑和下西洋的特点。人物郑和哥伦布达·伽马地区西洋美洲印度航海状况时间1405-1433年1492-1504年1497-1498年次数7次4次1次人数27800人1500人60人船数大船62艘(连小船共计200多艘)17艘4艘(一说3艘)船只大小大船长151.8米,宽61.6米船长24.5米,宽6米长34米,宽8米到达范围到达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到达美洲到达印度设备航海图、罗盘针罗盘针罗盘针学生:(通过比较回答)时间最早,次数、人数、船只最多,海船最大,范围最广。(3)老师:依据材料,分析郑和下西洋的意义。材料一郑和下西洋后,浡泥、满刺加、苏禄的国王和王后回访中国。苏禄国王率300多人访问中国,归国途中病逝于中国,即在中国安葬。材料二郑和下西洋过程中和下西洋后,明朝有很多人到南洋(即今东南亚)去做工和经商。材料三如下表。郑和下西洋最大的海船长44丈,宽18丈船数多每次出海大小船只有200多艘人数多每次出海2.7万-2.8万多人设备先进船上有航海图、罗盘针远航次数多前后7次到达范围广到达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时间早1405-1433年,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早半个多世纪学生:由材料一可得出: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外沟通和友好发展。由材料二可得出:郑和下西洋,促进了南洋的开发。由材料三可得出: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郑和是我国宏大的航海家。4.老师:探讨郑和航海途中会遇到哪些危急。学生:巨大的风浪,恶劣的海上天气;缺少淡水食物等海上物资;海上迷路的可能;在海上可能遇到来自敌对力气的攻击(海盗等)。老师:面对困难,郑和没有退缩,说明郑和具有什么品质?学生:百折不挠、勇于开拓、不畏艰难的探险精神。老师:分析郑和成功远航的缘由(或条件)。(1)根本缘由是明朝前期,经济发展,国力强盛。(2)技术缘由是造船技术和航海水平超群;指南针的应用;地理学问的进步等。(3)郑和的个人因素:郑和具备丰富的地理和航海学问、吃苦耐劳的精神和英勇无畏的气概、团结合作的精神及组织实力。老师:郑和下西洋选择冬季出行、夏季返回的缘由是为了突出历史与地理学问的交叉,北印度洋地区属于季风气候,冬天是东北季风,带动海水向西滚,夏天是西南季风,带动海水向东流,这样无论船队去还是回都是顺流行驶。5.老师:请大家正确评价郑和下西洋。学生: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沟通和友好往来,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同时促进了南洋的开发,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但郑和下西洋携带大量金银等珍贵物品作为赏赐,所换取的亚非各国的土特产品多为象牙等奢侈品,这种贸易是非商业性的、封赏性的,不仅对国计民生于事无补,反而给明政府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1433年后,郑和远航的壮举悄然结束。郑和下西洋不利于经济的发展,未使中国真正走向开放,走向富强。6.老师:郑和精神有哪些?学生:开放沟通、勇于开拓、和平宽容、自强不息、睦邻友好、献身祖国等精神。老师:通过我们对郑和下西洋经过的学习,你觉得为什么六百多年后的今日,郑和仍值得我们纪念?学生:郑和下西洋体现了中国睦邻友好、和平交往的理念,为人类和谐相处供应了珍贵的历史阅历,这与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相吻合。在国际关系日益跌宕的新格局中,纪念郑和下西洋正是国际社会所须要的。老师:郑和下西洋是我国明代与世界友好交往的典范,是恒久的和平使者。然而,随着历史的发展,大明王朝和平的风帆也遇到了来自海洋的危机。二、戚继光抗倭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72-74页,找出下列问题:1.倭寇是什么人?2.明朝中期为什么倭患严峻?3.倭患对我国东南沿海的骚扰造成了什么严峻的后果?4.明王朝派谁到东南沿海抗倭?他的主要事迹有哪些?结果如何?学生:1.元末明初,日本的一些武士和奸商,组成海盗武装集团,到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进行走私贸易和抢劫,被时人称为“倭寇”。2.明朝中期,国力减弱,海防松懈,倭寇与中国海盗、奸商等相互勾结,对中国沿海的武装抢劫日益猖獗。3.倭寇大肆烧杀掳掠,无恶不作,使东南沿海百姓的生命财产惨遭损害。4.明王朝派戚继光到东南沿海抗倭。主要事迹有组建“戚家军”,在台州九战九捷,平定浙江倭寇;后进入福建、广东作战,平静东南沿海的倭患。老师:(多媒体展示抗倭形势图)戚继光抗倭的主要地点是浙江台州、福建、广东。老师:戚继光痛恨倭寇横行,立下了志愿,所立志愿是什么呢?学生:“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老师: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有怎样的名贵品质?学生:淡泊名利,维护祖国领土主权完整的爱国主义精神。老师:戚继光上任后是怎么组织抗倭的?学生:他大力整顿军队,并招募农夫和矿工10000多人,进行严格训练,操练新阵法。老师:他所训练的军队战斗力怎样呢?学生:训练有素,纪律严明,能征善战,被人们誉为“戚家军”。老师:同前面学习的哪支队伍相像?学生:岳家军。老师:1561年4月,倭寇驾一百只战船,进犯台州,大肆掠夺,戚家军闻之神速迎敌,在台州一带九战皆捷。从今,戚家军驰名远近,倭寇闻之丧胆。此后,戚家军又奉旨开赴福建和广东抗倭,到1565年,东南倭患基本肃清。老师:探讨下列问题:5.戚继光抗倭为什么能取得成功?6.怎样评价明朝抗倭的戚继光?你认为他有哪些高尚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学生:5.戚继光抗倭取胜的缘由(1)正义的斗争,符合人民的利益。明代倭寇与中国海盗、奸商等相互勾结,大肆烧杀抢掠,给人民带来了生命和财产损失,戚继光抗倭符合人民的利益,得到人民的支持。(2)戚家军纪律严明,作战英勇。戚继光以“杀贼保民”作号召,招募10000多名朴实健壮的矿工和农夫,把他们训练成一支作战英勇,纪律严明的军队。(3)戚家军与其他爱国军民联合作战。在福建、广东一带和明朝的军队协作,扫除了倭寇残余。(4)戚家军卓越的军事指挥韬略和指挥才能。学生:6.戚继光的名贵品质有:淡泊名利,忧国忧民,抗拒侵略,以国家和民族利益为己任的爱国主义精神。戚继光领导的抗倭斗争是一场反侵略的斗争,他是我国历史上一位宏大的民族英雄。三、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老师:(出示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来祖国图片)老师:澳门自被葡萄牙殖民者攫取居住权,到中国复原对其行使主权历时多少年?学生:446年。老师:哪位同学来说一说,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的背景?学生:(阅读教材后回答)从16世纪起先,一些欧洲殖民者,相继来到我国沿海地区,进行侵略活动。老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74页“相关史事”这一栏目内容,简要讲解并描述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的经过。学生: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谎称遇到风浪,恳求短暂借地晾晒货物,又玩弄伎俩,他们攫取了在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明朝前期,我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之一,郑和下西洋同亚非各国的经济和文化的沟通频繁,属于友好往来。明朝中后期,国力日渐衰落,倭寇入侵,倭患猖獗,戚继光领导了反侵略的抗倭斗争,并取得了成功。两者表现为冲突与斗争。明代对外交往特点的演化,特别直观地反映了当时处于封建社会末期的中国,在世界范围内已经落后了。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eq\a\vs4\al(明朝的对外关系)eq\b\lc\{(\a\vs4\al\co1(\a\vs4\al(郑和下西洋)\b\lc\{(\a\vs4\al\co1(背景\b\lc\{(\a\vs4\al\co1(前提:国力雄厚,目的\b\lc\{(\a\vs4\al\co1(宣扬国戚,加强与海外各国友好往来)))),概况\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一】【志存高远踏新程 脚踏实地创未来】开学第一课 -文字稿
- 分数的初步认识复习(教案)2024-2025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 苏教版
-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总复习18 数形结合思想 青岛版
-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七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 青岛版
- 第23课《孟子三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 2025年学习雷锋精神六十二周年主题活动方案 汇编3份
- Unit 4 Position Lesson 1 The Magic Show(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三起)英语五年级上册
- 2025年河北省石家庄市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参考答案
- 2025年黑龙江冰雪体育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1套
- 2025年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附答案
- 医保信息系统数据安全管理制度
-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1古诗三首《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课件
- 酒店2024年保安部工作计划024酒店工作计划
- 维修基金使用合同范例
- c语言课件教学下载
- 2024购房合同购房定金合同
- 2024年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试题含答案
- 高速公路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制度
- 5.3应用二元一次方程组-鸡兔同笼教学设计-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 加油站防雷、防静电自查自纠方案
- 2024年中国解剖台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