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政治第1课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第1框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课后作业含解析部编版必修1_第1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政治第1课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第1框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课后作业含解析部编版必修1_第2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政治第1课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第1框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课后作业含解析部编版必修1_第3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政治第1课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第1框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课后作业含解析部编版必修1_第4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政治第1课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第1框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课后作业含解析部编版必修1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5-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建议用时:40分钟)◎学问点一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1.中国古代小农经济有其自身的基本特点,下列不属于其特点的是()A.刀耕火种的耕作方式B.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组织形式C.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D.农夫家庭简单失去土地或破产A[小农经济是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但这种经济存在肯定的脆弱性,抵挡天灾人祸的实力较低,所以农夫家庭简单失去土地或破产,故B、C、D的说法正确,故解除。刀耕火种是原始农业经济的特点,与小农经济无关,故选A。]2.在原始社会,人们一起劳动,相互协作,结成同等互助的关系,平均安排所获得的劳动成果。由此可知,在原始社会()①生产资料归劳动者共同全部②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是同等的③产品的极大丰富为平均安排供应了可能④生产工具的简陋确定了人们的安排关系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A[本题考查原始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原始社会生产资料归劳动者共同全部,故①正确;人们平均安排劳动产品,在生产中结成同等互助的关系,故②正确;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产品很少有剩余,解除③;人们的安排关系是由生产力水平确定的,不是由生产工具确定的,解除④。]3.原始社会末期,伴随着木石犁等先进的农业生产工具的运用,农业生产效率提高,产品不断丰富。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原始社会也渐渐解体。原始社会的解体过程()①是个体劳动取代共同劳动的过程②是生产发展基础上贫富差距缩小的过程③是私有制基础上阶级分化的过程④是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适应的过程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B[本题考查私有制的确立与原始社会的解体过程。原始社会的解体过程,是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劳动取代以氏族为单位的共同劳动的过程,①正确;原始社会的解体过程是一个阶级分化的过程,③正确;伴随着贫富分化,原始社会才逐步解体,解除②;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解除④。]4.(2024·山东滨州市高一检测)奴隶主思想家亚里士多德宣称:“奴隶是一种最好的财产,是一切工具中最完善的工具。”这表明()A.人类社会进入了文明时代B.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C.奴隶有肯定的财产和人身自由D.奴隶主占有奴隶大部分劳动成果B[文字的独创和应用,标记着人类社会进入了文明时代,A不符合题意。“奴隶是一种最好的财产,是一切工具中最完善的工具。”这表明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B符合题意。奴隶的全部产品都归奴隶主占有和支配,奴隶无人身自由,C、D错误。]5.国家是阶级冲突不行调和的产物,是阶级统治的工具。奴隶制国家则是伴随着奴隶的抗拒,以及奴隶主对自身利益的维护而建立的。这表明奴隶制国家()①是奴隶主与奴隶之间阶级斗争的产物②是奴隶主与奴隶共同利益的维护者③是奴隶主与奴隶阶级利益的调和者④是奴隶主镇压奴隶抗拒的暴力机关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B[本题考查对国家的理解。奴隶制国家,是奴隶主与奴隶两个阶级斗争的产物,①正确;国家是统治阶级镇压被统治阶级的工具,④正确;国家是统治阶级利益的维护者,②错误;国家是一个阶级镇压另一个阶级的暴力机关,不是协调者,解除③。]◎学问点二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6.《左传·昭公七年》:“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上述材料反映出西周社会结构的基本特点是()A.严格的等级关系B.嫡长子拥有继承特权C.通过垄断神权强化王权D.血缘纽带和政治关系紧密结合A[材料体现了严格的等级关系,周天子正是通过分封制对各诸侯国实行有效的限制,A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嫡长子继承制,解除B。通过垄断神权强化王权是商朝的政治统治特点之一,材料中只体现西周的等级制度,未体现神权色调,解除C。血缘与政治相结合指的是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与材料强调西周的等级制度不符,解除D。]7.据1934年对22个省中789个县的调查,货币租占21%,实物租占79%。有些地区还程度不同地保留着劳役租残余,在某些少数民族地区劳役租甚至还占优势。农夫缴纳地租的根源是()A.封建土地全部制 B.封建君主专制制度C.封建的等级制度 D.封建“君权神授”思想A[本题考查封建土地全部制。农夫缴纳地租是因为农夫不占有土地要素,须要向地主租借土地,这体现了封建土地全部制,故答案为A;封建君主制度、等级制度、“君权神授”思想,都是钳制劳动人民的制度和思想绳索,不是地租征收的根本缘由,解除B、C、D。]8.佃农通常是指封建地主制经济下租种地主土地的农夫。在中国,不同时期又有田客、佃客、地客、庄户、佃户等称谓。西欧封建领主制经济下承租份地的农夫也称佃农。这表明,在封建社会()①劳动者完全失去土地,靠出卖劳动力为生②地主阶级通过对土地的占有来剥削劳动者③收取地租成为地主剥削农夫的主要方式④农夫的劳动成果全部归地主阶级全部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C[本题考查封建制生产关系。封建社会中劳动者占有一部分土地,解除①;农夫除了缴纳地租外,剩余的劳动成果归自己支配,解除④;农夫租种地主的土地,可见地主通过对土地的占有而剥削农夫,故②正确;农夫租种地主土地,须要交纳地租,故③正确。]9.圈地运动是西欧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地主运用暴力大规模侵占农夫土地的活动。13~14世纪时,就有一些领主起先强制围圈农夫的公有土地为私有的牧羊场。从15世纪最终30多年起先,掀起了大规模的圈地运动。圈地运动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创建的条件是()A.获得大量的货币资本 B.获得大量的自由劳动力C.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D.促进商品经济的旺盛B[本题考查资本主义产生的条件。通过圈地运动,使农夫丢失土地,资本家获得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故答案为B。]10.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时,牛奶工人倒掉牛奶的情境所反映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①是生产肯定过剩的一种危机②其基本特征是生产的相对过剩③反映了生产与需求的冲突④体现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C[本题考查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一种生产的相对过剩,不是肯定过剩,解除①,②正确;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体现了生产社会化无限扩大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实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冲突,体现了生产与需求的冲突,③正确;经济危机爆发,人民的生活水平下降,解除④。]11.(科学精神)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金属工具、牛耕等新的生产工具的独创,干脆促进了相对剩余产品的出现,对于剩余产品的不公允安排就是私有制的最早形式。下列对私有制的出现相识正确的是()①生产力的发展是私有制产生的根源②个体劳动的出现是私有制产生的标记③私有制的出现是剥削社会产生的前提④私有制的出现是阶级分化的根本因素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B[本题考查私有制。私有制的产生体现了生产关系的变革,其确定因素是生产力,①正确;私有制的出现,促进了社会阶级的分化,产生了阶级剥削,③正确;土地成为私有财产是私有制产生的标记,解除②;私有制的出现是阶级分化的重要因素,根本因素是生产力的发展,解除④。]12.(科学精神)有人认为:“历史的发展有其自身的逻辑。不管西方舆论对新自由主义医治资本主义‘经济痼疾’的功能如何赞美,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好像总是不合时宜地袭来……在新自由主义盛行的这些年头,经济和金融危机已成为流行病。”这说明()①资本主义社会因经济危机而步入绝境②经济危机是经济发展的必定结果③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自身无法治愈的④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是经济危机发生的根源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D[本题考查经济危机。资本主义可以通过调整生产关系为生产发展释放空间,解除①;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冲突激化的结果,不是经济发展的结果,解除②;资本主义自身无法消退经济危机,因为它无法变更生产资料私有制,故③正确;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是引发经济危机的根源,故④正确。]13.(科学精神)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地主制经济以中国封建社会最为典型。中国的封建地主对自有土地实行多种经营形式:有的是由自己经营,实行剥削僮奴或剥削雇工的形式;而主要的是将土地租给他人经营,实行以地租剥削依附农或佃农的形式。依附农在历代有私属徒、部曲、佃仆等类型;佃农在历代有佃客、庄户、田客、佃户等别称。唐宋以后,分租给佃农的形式渐渐排斥和代替依附农形式,成为地主制经营中的典型形式。材料二解放前的凉山彝族奴隶社会中,奴隶主集中占有土地和奴隶,是凉山奴隶制剥削的主要形式。占凉山总户数5%左右的奴隶主,却占有当地70%以上的土地、牲畜和生产工具等生产资料。基于人身占有和隶属关系的无偿劳役,是奴隶主的主要剥削手段,奴隶都要自备耕牛、农具为主子进行耕种,同时全年的三分之一或三分之二的时间,还要为奴隶主服劳役。(1)结合材料,分析说明封建社会与奴隶社会在剥削方式上有哪些变更?(2)结合材料运用相关学问,分析为什么说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是一种社会进步?[解析]第(1)问,考查不同社会制度中剥削方式的差异。可以立足生产资料全部制,以及生产成果的安排来分析。第(2)问,考查封建社会的进步性。可以立足生产力解放、生产关系的变革、政治制度的确立三部分来分析。[答案](1)①封建地主阶级占有绝大部分土地,农夫有一小部分土地;而奴隶社会奴隶主占有全部的生产资料,奴隶几乎不占有任何生产资料;②在封建社会农夫有肯定的人身自由,与地主之间不存在完全的依附关系;奴隶社会,奴隶完全依附奴隶主,毫无人身自由;③封建社会地主通过地租的形式剥削农夫,农夫在缴纳地租之外,自己可以保留一部分劳动成果;奴隶社会,奴隶主完全占有奴隶和其创建的劳动成果。(2)①封建社会的建立是生产力发展的必定结果,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②农夫获得了肯定的人身自由,可以有一小部分土地,可以保留一部分生产成果归自己支配,阶级剥削有所减轻;③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代替了残酷的奴隶剥削制度。14.(科学精神)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恒久的马克思》(2008年10月28日《人民日报》)中提道:“随着华尔街金融危机的扩散,自由资本主义受到广泛的社会质疑。在德国,马克思的《资本论》成为今年圣诞节的最佳礼品,销量比2005年增加两倍。据说,德国现任财长施泰因布鲁克现在正在阅读《资本论》,这位在金融危机中焦头烂额、寝食难安的财长,现在成了马克思的‘粉丝’。”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只要提高工人工资,就提高了社会购买力,就可以消退经济危机的危急。这是完全不正确的,因为危机是资本运动不行避开的结果。”“某种社会理性对于整个安排的作用是不存在的。”(1)结合材料和所学学问,请你阐述马克思的《资本论》在德国热销的缘由。(2)结合材料和所学学问,分析说明施泰因布鲁克能从《资本论》中找到解决经济危机的方法吗?[解析]第(1)问,考查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相识。马克思《资本论》的热销,主要立足经济危机的背景。劳动人民受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冲击,对社会制度失去信念;统治阶级须要找寻破除经济危机的措施;马克思的《资本论》对解决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具有借鉴意义。第(2)问,考查资本主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