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考点扫描专题7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精讲含解析_第1页
2024-2025学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考点扫描专题7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精讲含解析_第2页
2024-2025学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考点扫描专题7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精讲含解析_第3页
2024-2025学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考点扫描专题7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精讲含解析_第4页
2024-2025学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考点扫描专题7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精讲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考点扫描专题7: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书目考情分析1考向预料2思维导图2学问清单3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3我国的政党制度10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工作基本方针19真题再现25【考情分析】考试大纲要求课标全国卷地区考题考查点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024·新课标全国卷Ⅰ.17结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关于国家监察委员会制定监察法规的确定》,考查人大的职能和作用2024·新课标全国卷Ⅱ.39结合民法典的通过,阐述两会所彰显的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优势。考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2024新课标全国卷Ⅱ·16结合人大对两高工作进行专题询问,考查人大的职能和司法公正2024课标全国卷III·19结合人大环境与资源爱护委员会建立环境资源爱护监督系统,考查人大的监督、人大代表的相关学问我国的政党制度★★★2024·新课标全国卷Ⅱ.17结合党员干部奋战脱贫攻坚,考查党和党员的学问2024课标全国卷I·39结合政协的组成和2024年的详细工作,考查人民政协的职能等学问2024课标全国卷III·17结合民主党派的脱贫工作,考查民主党派的学问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工作基本方针★★2024·新课标全国卷Ⅲ.18结合中心财政支持民族地区发展,考查民族的相关学问2024课标全国卷I·17依托某市开展各项民族团结活动,考查民族问题2024课标全国卷Ⅲ·16结合边疆地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考查民族关系和共同富有2024课标全国卷II·17结合医疗援藏工作的发展,考查民族的相关学问【考向预料】1.以全国“两会”的召开和人大、政协的重大活动为背景,考查人大的地位、职权和人民政协的性质、职能。2.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化活动和党内重要文件的出台,考查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的有关学问。3.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就为切入点,考查我国的民族关系、民族原则,增加对中国共产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的政治认同。【思维导图】【学问清单】学问清单一: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考点一:人民代表大会一、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设机关的法律地位1.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图示如下:2.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设机关的法律地位机关名称法律地位职权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行使立法权、确定权、任免权、监督权全国人大常委会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常设机关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行使全国人大的部分职权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本行政区域内的一切重大问题,都由它探讨确定,并由它监督实施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的常设机关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行使本级人大的部分职权都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确定国家和各级地方的一切重大事务3.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职权内容区分立法权制定、修改、废止法律的权力四种权力的区分关键是看内容,而不是看文字表述中有没有“确定”两个字。假如是关于法律的立、废、改的确定则是立法权;假如是对国家机关干部任免的确定则是任免权;假如是对相关国家机关或工作人员的工作报告进行审议的确定,则是监督权;假如是关于国家大政方针、规划的通过的确定则是确定权确定权依照法定程序确定国家和社会或本行政区域内重大事项的权力任免权选举、任命、罢免国家机关领导人员及其他组成人员的权力监督权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监督“一府一委两院”的工作点拨:(1)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与国家权力机关的区分:前者特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后者则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后者包括前者。(2)国家权力机关与其他国家机关:国家权力机关是指人民代表大会,其他国家机关如行政机关(各级人民政府)、检察机关(各级人民检察院)、审判机关(各级人民法院)、国家军事机关等,检察机关和审判机关合称司法机关。(3)立法机关与国家权力机关: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是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既是国家权力机关,又是立法机关。而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只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不是立法机关。(4)人大听取审议“一府一委两院”的工作报告,总的来说属于行使监督权,但对报告中的经济社会发展支配部分的批准则属于确定权;人大审议财政预算的执行状况属于监督权,审议预算属于确定权。(5)全国人大行使最高立法权(全国人大行使的四项权力前均可加“最高”二字,全国人大常委会及地方各级人大职权的前面不能加“最高”二字),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享有国家立法权,省、自治区、直辖市等的人大及其常委会有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权力,其他人大及其常委会没有立法权。(6)立法机关与立法权①立法机关是指制定、修改和废止法律的国家机关。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是我国的立法机关,制定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行政法规的机关,不能称为立法机关。②立法权是指制定、修改和废止法律的权力。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享有国家立法权;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设区的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享有地方立法权;自治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可以制定自治条例;国务院可以行使行政立法权,制定行政法规。二、人大代表1.人大代表法律地位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产生和任期由民主选举产生。县级以上的人大代表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由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选出),县及县以下的人大代表由选民干脆选举产生。全国各级人大代表每届任期五年权利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和质询权义务人大代表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职权,参与行使国家权力;帮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与人民群众保持亲密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看法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2.人大的权力与人大代表的权利的关系关系人大权力人大代表的权利区分主体国家权力机关,是国家机构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是个体内容立法权、确定权、任免权、监督权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联系在人大会议期间,当人大代表个人的权利“集中”起来时,就可能变成会议通过的决议、确定,成为权力性存在点拨:【考向点评】关于人民代表大会,此考点是高频考点。常见考法是以人大会议的内容为背景材料,考查人大的地位及职权。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必定会成为近两年高考题的中心议题,命题者很可能会以此为载体考查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方法与规律】“全国人大为什么做某件事或如何做某事”的解答模板1.全国人大为什么做某件事。答题要素:国家性质+人大地位、性质+职权+组织活动原则+科学立法、民主立法(1)是由全国人大的地位、性质(全国人大在我国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全国人大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确定的。(2)是履行人大的职权(立法权、确定权、任免权、监督权)的必定要求。(3)从根本上说,是由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确定的。(4)是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客观要求。(5)科学立法、民主立法。2.全国人大如何做某事答题要素:治国方略+人大职权+组织和活动原则+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坚决制度自信(1)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2)履行人大的职权(立法权、确定权、任免权、监督权)。(3)支持人大代表行使其职权,维护人民利益。(4)坚持民主集中制(权力机关与人民的关系、权力机关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中心与地方的关系)。(5)坚决制度自信,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必需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领导,必需保证和发展人民当家作主,必需全面推动依法治国,必需坚持民主集中制。【方法与规律】“人大代表为什么这样做或怎样完成一件事”的解答模板1.人大代表为什么要这样做?答题要素:地位+权利+义务+与人民的关系①由其法律地位确定的(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②是行使权利的表现(提案权、审议权、表决权、质询权)。③是履行义务的须要(遵遵守法律律;联系群众;接受监督)。④体现与人民的关系(产生、负责、服务、监督)。2.人大代表应当怎样做?答题要素:权利+义务+素养①主动行使权利(提案权、审议权、表决权、质询权)。②自觉履行好义务。与人民群众保持亲密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看法和要求,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接受人民监督。③增加履职意识,提高履职实力。考点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全面理解和把握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项目表述含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依据民主集中制原则,由人民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的权力机关,统一领导国家事务的政治制度地位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石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内容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其他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原则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主要表现在正确处理三大关系上:一是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的关系,二是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三是中心与地方的关系缘由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由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确定的。②实践证明,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的政体,是中国人民奋斗的成果和历史的选择,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好制度意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无比的优越性;它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它动员了全体人民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它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它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坚持和完善必需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需保证和发展人民当家作主,必需全面推动依法治国,必需坚持民主集中制点拨:(1)区分我国的社会制度、国家制度、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社会制度指社会生活中经济、政治、文化等制度的总称国家制度广义上包括国体和政体,我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2)区分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二者仅有两字之差,但性质不同: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国家的政体,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从联系上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石。(3)民主集中制与国家机关的关系①民主集中制既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也是其他国家机关必需遵循的原则;②实行民主集中制有利于各国家机关更好地履行国家职能,坚持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4)民主集中制与人民的关系①有利于人民各项民主权利的行使与实现;②有利于实现人民当家作主;③有利于亲密党群、干群关系,调动人民政治参与的主动性;④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5)人大与“一府一委两院”的关系:在我国,人大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一府一委两院”都是由其产生的,因此,“一府一委两院”要对人大负责,受其监督。人大统一行使国家权力,但它所确定的事情不是自己去办,而是由“一府一委两院”去贯彻执行。易混易错点1.全国人大有制定宪法的权力,因为只有其才具有真正意义上的国家立法权。(×)提示:全国人大无制定宪法的权力,只有修改宪法的权力,宪法的制定是由宪法起草小组来完成的。只有全国人大才具有真正意义上的国家立法权,但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是我国的立法机关。2.人大代表享有确定权,全国人大确定国家的一切事务。(×)提示:确定权属于人民代表大会而不是人大代表;全国人大确定国家的一切重大事务而不是一切事务。3.人大是与人民群众保持亲密联系的执行机关。(×)提示:人大是国家权力机关,不是执行机关。4.行政权力受到人大常委会的有效制衡。(×)提示:我国国家机关之间是分工合作的关系,不是制衡的关系。5.人大有确定权,只要人大在确定事情就是人大在行使确定权。(×)提示:确定权是宪法和法律给予各级人大和县级以上各级人大常委会,依照法定的程序确定国家和社会或本行政区域内重大事项的权力。只有人大通过行使职权确定重大事项时才称为确定权,如批准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建置,确定斗争与和平的问题等。而全国人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提名,确定国务院总理的人选;依据国务院总理的提名,确定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的人选;依据中心军委主席的提名,确定中心军委其他组成人员的人选,则不是在行使确定权,而是在行使任免权。6.各级人大都具有监督“一府一委两院”的权力。(×)提示:由于乡镇一级没有设立法院和检察院,因而乡镇一级的人大无此职权。县级及以上各级人大均有此权力。7.人大代表审议并通过政府工作报告,这里人大代表行使的是审议权和确定权。(×)提示:人大代表审议并通过政府工作报告,这里人大代表行使的是审议权和表决权。8.对详细事务人大代表有权提出看法并干脆处理。(×)提示:人大代表有权监督“一府两院”工作,但是没有详细管辖详细事务的权利。9.全国人大代表来源的变更反映了全国人大的组织活动原则发生变更。(×)提示:全国人大代表来源的变更反映了全国人大代表的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国人大的组织活动原则并未发生变更。10.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确定其他国家机关的工作。(×)提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监督而不是确定其他国家机关的工作。学问整合1.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1)从法律上说,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在国家政权体系中处于最高地位;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等处于从属地位。(2)从组织上说,其他国家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所以,人民代表大会是其他国家机关的干脆源泉;其他国家机关只能依据它的意志和制定的法律、法规,进行详细的行政管理和执法活动。(3)从工作上说,其他国家机关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每年定期向人民代表大会报告工作。(4)从行为上讲,人民代表大会对其他国家机关的行为进行全面监督。这种监督包括:法律、法规的执行状况,决议、确定的执行状况,各国家机关人员是否恪尽职守,是否有违法、滥用职权和失职的行为等。(5)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之间存在着制约(不是制衡)关系。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人民检察院独立行使检察权,都不受国家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但都受人大监督,对人大负责。2.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实力国家治理体系国家治理实力区分是在党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体制机制、法律法规支配,也就是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是运用国家制度管理社会各方面事务的实力,包括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联系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实力两者相辅相成,有了好的国家治理体系才能提高治理实力,提高国家治理实力才能充分发挥国家治理体系的效能3.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保障制度保障内容基层民主自治制度①形式: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②意义:扩大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学习民主管理的学问和技能,体现民主管理的意义和价值,提高公民政治参与的责随意识和实际本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①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②活动原则:民主集中制。③意义: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动员了全体人民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保障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①内容: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是通力合作的友党;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首要前提和根本保障;合作方针是长期共存、相互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根本准则是遵守宪法和法律;机构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②意义:有利于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和文化;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推动祖国和平统一大业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①自治机关: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②自治权:立法自治权、变通执行权、经济自治权、文化管理自治权、其他自治权。③意义: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得以实现;有利于发展同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联系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家性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政体是由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确定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又是建立其他政治制度的基础。各项政治制度以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为核心,共同体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学问清单二:我国的政党制度考点一:中国共产党执政1.中国共产党的学问中国共产党地位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领导中国人民前进、不断夺取新成功的核心力气重要性(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气。(2)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推动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三大历史任务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宗旨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指导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治国本方略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执政方式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依法执政关键是依宪执政执政理念人民是历史的创建者,是确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气。必需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途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妙生活的憧憬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建历史伟业领导方式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点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但是党并不是国家重大事务的确定者,国家重大事务由全国人大确定,党不参与详细国家事务的管理,管理国家详细事务的职能由“一府一委两院”行使。2.依法治国,依法执政(1)依法治国与党的领导①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②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的基本方略,必需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2)依法治国与依法执政依法治国⇦坚持党的领导依法执政地位:法律是治国之重器,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的基本方略目标: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依宪执政要求: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样的,社会主义法治必需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需依靠社会主义法治(3)坚持依法治国方略的要求总要求树立宪法权威,做到依宪治国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依宪治国,以宪法和法律为根本活动准则全国人大严格依据立法程序立法,做到科学立法、民主立法,要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政府依法行政,审慎行使权力,加强法制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司法机关依法行使司法权,做到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公民履行遵守宪法和法律的政治义务,遵循在法律面前一律同等的原则3.指导思想和执政理念(1)指导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2)执政理念: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为什么怎么办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②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指导思想要求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③人民是历史的创建者,是确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气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践行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把党的群众路途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妙生活的憧憬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建历史伟业点拨:(1)党的领导与政府职能的关系(2)党、人大、政府、公民在推动依法治国中的作用①党要坚持依法执政。坚持依法治国,领导立法、带头遵守法律、依法执政,不断推动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②人大要依法行使立法权,完善我国的法律体系,为推动依法治国供应法律保障;依法行使监督权,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③政府要坚持依法行政,做到合法行政、程序正值、权责统一。④公民要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依法行使政治权利,自觉履行遵守宪法和法律的义务。(3)如何做到“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要做到“以人为本、执政为民”。首先,党要切实为人民谋利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其次,不断提高广阔人民的政治地位和有效行使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再次,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教化科学水平和精神生活质量;最终要坚持“党要管党”的原则和“从严治党”的方针。【考向点评】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是高频考点。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强调了从严治党的问题,因此“党建”问题必定在高考命题中有所体现,会以此为背景材料,设置体现类、措施类、缘由类等题型,考查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指导思想。党的学问体系中党的执政地位、执政方式和执政理念是最常考查的学问点,最常见的考法是以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党亲密联系群众、加强党风建设等为背景材料,考查党的执政方式和党的领导。【方法与规律】1.中国共产党做某事的缘由和措施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是高考命题的长效热点,而且经常采纳主观题的形式综合考查党的地位、性质、宗旨、执政方式、执政理念和指导思想等。(1)常见设问方式:①党为什么要做某一件事?②党怎样做某一件事?(2)常用答题语言:①党为什么要做某一件事?a.党的性质(两个先锋队)和宗旨(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等确定的。b.党的地位确定的(领导核心和执政地位)。c.党的作用确定的(三个只有……才能)。d.是党的指导思想和加强党自身建设的须要。e.党实行科学发展观的须要。f.做这件事的意义。②党怎样做某一件事?a.践行执政理念:以人为本、执政为民。b.完善执政方式:坚持依法治国和依法执政。c.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d.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的执政实力建设。e.实行科学发展观。2.如何解答“党的领导与社会主义法治是一样的”试题?设问模式(1)坚持党的领导与社会主义法治是什么关系?(2)如何理解党的领导与社会主义法治是一样的?答题要素:党的地位+性质、宗旨+基本执政方式+二者关系+意义①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②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始终代表最广阔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宗旨是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我国法律是党和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依法治国就是要保障广阔人民当家作主。③中国共产党的基本执政方式是依法执政。④党的领导必需依靠社会主义法治。⑤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特征,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⑥只有坚持党领导下的依法治国,才能更好地实现人民当家作主。考点二: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1.我国的民主党派(1)性质:是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2)地位:参政党。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地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基本内容①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是通力合作的亲密友党关系;②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③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相互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④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准则是遵守宪法和法律;⑤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特点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的政党制度优越性①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②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文化和建设生态文明;③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④有利于推动祖国和平统一大业3.正确理解和把握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关系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区别性质两个“先锋队”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爱国者的政治联盟地位执政党,领导核心参政党(不是在野党不是反对党,是亲密友党)联系政治上执政与参政、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这种领导是指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重大方针政策的领导组织上相互独立,不存在隶属关系法律上地位同等,都必需以宪法和法律为根本活动准则事业上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监督上相互监督的关系,更加强调各民主党派对共产党的监督4.人民政协(1)性质: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组织,是人民民主的重要实现形式。(2)主题:团结和民主。(3)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内容政治协商是对国家和地方的大政方针以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问题在决策之前进行协商和就决策执行过程中的重要问题进行协商民主监督是对国家宪法、法律和法规的实施,重大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通过建议和指责进行监督参政议政是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的拓展和延长。参政议政侧重于强调政协选择人民群众关切、党政部门重视、政协有条件做的课题,组织调查和探讨,主动主动地向党政领导机关提出建设性的看法;通过多种方式,广开言路,广开才路,充分发挥委员专长和作用,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献计献策等侧重点决策之前征求看法决策之后的建议与指责主动建议点拨:(1)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实行政治领导,但这并不意味着民主党派没有独立性。(2)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组织形式,不能将人民政协等同于民主党派。(3)人民政协不是国家机关,不履行国家职能。人大监督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具有法律约束力;政协监督属于民主监督,不具有法律约束力。【考向点评】高考对人民政协的性质、职能考查频率很高。最常见的考法是以中心就党和国家的重大问题与各民主党派协商或政协委员组织相关活动为素材,设置体现类、缘由类题型来考查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的关系、政协的性质和职能、我国政党制度的优越性等学问。【方法与规律】如何分清政协的三大职能?①政治协商是对国家和地方的大政方针以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问题在决策之前进行协商和就决策执行过程中的重要问题进行协商。②民主监督是对国家宪法、法律和法规的实施,重大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通过建议和指责进行监督。③参政议政是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的拓展和延长。参政议政选择包括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的全部内容和形式,还包括人民群众关切、党政部门重视、政协有条件做的课题进行组织调查和探讨,主动主动地向党政领导机关提出建设性的看法;通过多种方式,广开言路,广开才路,充分发挥委员专长和作用,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献计献策等。依据上述内容,可以简洁概括其区分为:政治协商一般是在决策之前征求看法,民主监督一般是在决策之后的建议与指责,参政议政一般是指主动建议。易混易错点1.中国共产党是国家重大事务的确定者,所以它负责详细国家事务的管理。(×)提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但是党并不是国家重大事务的确定者,国家重大事务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确定,党不负责详细国家事务的管理,管理国家详细事务的职能由“一府一委两院”行使。2.巩固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就必需弱化人民代表大会在国家政权体系中的核心地位。(×)提示:二者是统一的。人民代表大会必需在党的领导下开展工作,而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又必需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和宪法范围内活动。二者都应加强。3.民主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提示: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4.党的建设是我国当前最大的政治问题。(×)提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国当前最大的政治问题。5.中国共产党统筹兼顾,将党内法规上升为国家法律。(×)提示:党内法规是对党员的规范和要求,不能上升为国家意志。6.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中国共产党坚持和加强在组织上对各民主党派的领导。(×)提示: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的关系不能笼统地说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二者在政治上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在组织上是相互独立的关系,在法律上是同等关系,在事业上是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关系。7.政协委员代表人民的意志和利益行使质询权。(×)提示:人大代表而不是政协委员代表人民的意志和利益行使质询权。8.政协委员们围绕互联网金融这一话题各抒己见、出谋划策是在行使国家权力。(×)提示:是在行使参政议政职能。9.L市政协就市政府起草的《L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草案)》开展协商,体现了政协委员干脆管理国家经济社会事务。(×)提示:政协是参政议政,而且政协委员不干脆管理国家经济社会事务。10.人民政协不是国家机关,不行使国家职能,也不是各民主党派的政治联盟,其提案建议案没有法律约束力,其代表通过民主协商产生,而不是由选举产生。(√)学问整合1.党的会议、人民政协会议、人民代表大会三个会议的依次这个依次是由中国共产党、人民政协、人民代表大会各自的性质、地位和作用所确定的。(1)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因此,必需首先召开党的会议。(2)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因此,召开党的会议后,继而召开全国政协会议,充分听取各民主党派人士和各界民主子士的看法,发挥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这有利于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促进国家重大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3)全国人大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机关。因此,党提出的方针、政策和人民政协提出的各种看法和建议,必需提交全国人大探讨通过,使之上升为国家意志,以保证党对国家的领导。2.与党的领导相关的几个关系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作主的关系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②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是支持和保证人民实现当家作主。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以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党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阔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动身点和落脚点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的关系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必需把党的领导实行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坚决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动,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有机统一,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提高全民族法治素养和道德素养党的领导与人民代表大会的关系①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各级人大都要自觉接受党的领导,全面贯彻党的路途、方针和政策。②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党坚持依法执政,支持人民代表大会依法履行自己的职责,使党的主见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党要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③坚持党的领导和发挥人大的作用是一样的,都是为了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维护和实现最广阔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领导与政府的关系①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通过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等方式实现对国家和社会生活的领导,但不代替政府履行职能。②各级政府必需坚持党的领导。政府通过依法行政,履行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职能,贯彻执行党的路途方针政策,并自觉接受党组织的监督3.全面从严治党新举措(1)以思想建党为根本,深化开展志向信念和宗旨教化,加强党性和道德教化,引导党员、干部坚决共产主义志向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筑牢思想上拒腐防变的堤坝。(2)以制度治党为保障,要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全方位扎紧制度笼子,用制度治党,依法依规治党。(3)以从严治吏为重点,要加强对领导干部特殊是“一把手”这个“关键少数”的监督和管理。(4)以党的作风建设为主题,作风问题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攸关。(5)以肃穆党内政治生活为基础,肃穆党内政治生活,最根本的就是要使全党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干部都依据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和党的各项规定办事。(6)以严明纪律为治本之策,严明党的纪律,首先要严格遵守党章。(7)以抓基层为固本之举,贯彻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扎实做好抓基层、打基础的工作,使每个基层党组织都成为坚毅的战斗堡垒。4.比较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政协类别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协区别性质国家权力机关中国人民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不属于国家机关职能(权)立法权、确定权、任免权、监督权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监督具有监督权,运用国家权力进行监督,具有法律约束力是一种民主监督组成由人大代表组成,人大代表由人民群众干脆或间接选举产生由政协委员组成,来自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和各界爱国人士,政协委员由民主协商、举荐产生联系二者都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共同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本质,都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学问清单三: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工作基本方针考点一: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一、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是我国重要的国情之一。2.新中国成立后形成了同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民族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更。eq\o(\s\up7(),\s\do5(促进民族团结,有利于社会稳定,有利于提高综合国力。))二、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含义缘由表现民族同等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同等。”我国各族人民都是国家的主子,都依法同等地享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各方面的权利,依法同等地履行应尽的义务我国各民族无凹凸优劣之分,都对祖国的文明做出了贡献,都是国家的主子历届全国人大都有少数民族代表参与民族团结在民族同等的基础上,我国形成了各民族人民和谐相处、友好往来、相互合作、共同奋斗,谁也离不开谁的大团结局面民族的团结、民族的凝合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记之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东部加大对少数民族的对口支援各民族共同旺盛在民族同等、民族团结的前提下,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富有、共同旺盛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确定的,是国家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实现宏大复兴的必定要求少数民族地区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成就越来越辉煌点拨:(1)民族同等与民族差别是两个不同概念。由于历史地理缘由我国各民族之间事实上的不同等还客观存在着。各民族之间在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上存在差别,因而影响了同等权利的充分行使,用民族同等来否认民族差别的存在,不利于正确解决民族差别。民族差别具有困难性和多样性。民族习惯、民族传统是没有必要消退的,而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须要通过长期的努力逐步消退。(2)民族同等并不意味着民族同等的目标已经实现;民族同等并不意味着各民族间发展程度是一样的;民族同等不仅是指政治地位的同等,还包括经济、文化、社会方面的同等;民族同等不仅是指同等地享有权利,还包括同等地履行义务。(3)各民族共同旺盛并不意味着各民族同步旺盛;各民族共同旺盛不仅指各民族经济共同旺盛,还包括政治、文化的共同旺盛。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法制化进程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我国制定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国务院、地方各级人大和政府、各民族自治地方制定、实施了与之配套的法规、规章、条例等。2.正确理解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含义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地位我国的一项基本民族政策,也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前提、基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国家统一为前提和基础,是国家统一领导下的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和全国其他行政地方一样,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行分割的一部分实施范围在各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实行区域自治。既不能把“各少数民族”理解为“各民族”;也不能把“聚居”理解为“居住”自治地方自治地方一方面是国家统一领导下的地方行政区域,另一方面又是国家统一领导下享有自治权的地方。包括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三级核心内容自治权自治机关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不包括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既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又是民族自治机关,具有双重性必定性适合我国国情的必定选择,是由我国的历史特点和现实状况确定的优越性(国家角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平安;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民族角度)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有利于发展同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3.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政策的关系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政策区分民族同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旺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内在联系①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制定和实行我国民族政策的基础和理论依据,而我国的民族政策体现了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对基本原则的详细落实;②为了实现各民族的同等、团结和共同旺盛,从而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各民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我国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政策的实行则有利于维护少数民族的同等权利,实现各民族的团结和共同旺盛点拨:①民族自治区设立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而不是设立在各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也不是设立在各民族聚居的地方,更不是设立在某一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②民族自治地方包括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三级,民族自治机关不包括民族乡,民族乡是与乡、镇平级的行政单位。③民族自治机关是指民族自治地方的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和行政机关(人民政府),民族自治机关不包括民族自治地方的司法机关(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方法与规律】如何解答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的有关试题一般从以下两个角度:(1)为什么:一是根本缘由,由国家性质确定的;二是现实意义,包括民族同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旺盛三原则各自的重要意义。(2)怎么做:从国家角度,要从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处理民族关系的三个基本原则、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等方面回答;从公民角度,要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反对民族分裂行为等。考点二:中国共产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1.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政策留意点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①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并非激励公民信教。②国家既爱护信仰宗教的自由,又爱护不信仰宗教的自由。③国家爱护正常的宗教活动,这里的“正常”,其实就是指在宪法、法律和政策所允许的范围内进行的活动。④宗教不能干预国家行政、教化、司法等。⑤中共党员、共青团员不能信教依法管理宗教事务①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并不是要限制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而是为了爱护公民的这项权利。②不法分子利用宗教进行违法犯罪活动和境外势力利用宗教进行渗透,这些状况的存在使得国家有必要对宗教事务依法进行管理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①我国的宗教实行自治、自传、自养的方针,我国的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力力的支配。②我国的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并不是要阻挡宗教界开展对外交往。③我国宗教界的对外交往,是我国对外开放的一部分主动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①主动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不是要求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放弃宗教信仰。而是要求他们做到“两个要求”“两个支持”。②也不是说宗教已经不存在消极作用,而是通过对宗教进行引导,限制其消极作用,发挥其主动作用2.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要求(1)要遵循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以科学的看法对待宗教。(2)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对人民群众进行科学世界观和无神论的宣扬教化,形成文明、健康、崇尚科学的社会风尚,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3)弘扬科学精神,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点拨:(1)不能认为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就是激励公民信教。对人民群众进行科学世界观、无神论的宣扬教化属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2)不能认为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宗教的本质就会发生变更。宗教在本质上仍是唯心主义世界观。(3)宗教信仰是个人的私事与宗教无小事并不冲突。宗教信仰自由的实质,就是要使宗教信仰问题成为公民个人选择的问题,成为公民个人的私事。宗教无小事是指能否处理好宗教问题涉及民族关系,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安危与兴衰,干脆关系到社会主义的成败。宗教问题是个困难的问题,不能因为宗教是个人的私事而认为宗教问题是小事。(4)封建迷信活动与正常的宗教活动不是一回事。正常的宗教活动是在法律允许的宗教场所内进行的,是信教群众表达宗教感情、实行宗教仪式、共度宗教节日的各种活动。国家爱护正常的宗教活动。封建迷信是利用人们的鬼神观念、运用欺瞒手段、以索取钱财为目的的活动。(5)邪教不是宗教。邪教是冒用宗教的旗号进行的违法犯罪活动,本质是反人类、反社会、反科学的。易混易错点1.民族同等就是指政治方面的同等,就是指依法同等地享有权利,在我国各民族之间已经完全实现了同等。(×)提示:民族同等不仅指政治方面的同等。还包括经济、文化方面的同等;民族同等不仅指依法同等地享有权利,还包括依法同等地履行义务;民族同等是一个原则,强调的是地位、权利、义务的同等。但并不意味着在各民族之间已经完全(彻底)实现了同等。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是同等、团结、互助、和谐。(×)提示: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是民族同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旺盛。3.消退民族差别有利于充分实现各民族在政治上的同等。(×)提示:民族差别具有困难性和多样性,民族习惯、民族传统方面的差别没有必要消退,而民族间经济、文化方面的差别须要消退,这样各民族在政治上的同等才能得到充分实现。4.民族团结是民族同等的政治基础,支持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是增进民族同等和民族团结的政治保证。(×)提示:民族同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和政治保证。5.民族自治机关享有独立的立法权和司法权。(×)提示:民族自治机关享有立法自治权、经济自治权、文化管理自治权和变通执行权。但不享有独立立法权和司法权。6.民族区域自治地方设立在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民族乡属于民族自治地方。(×)提示:(1)民族自治地方设立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而不是设立在各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也不是设立在各民族聚居的地方,更不是设立在某一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2)民族自治地方包括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三级,民族自治地方不包括民族乡。民族乡是与乡、镇平级的行政单位。7.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是自治权,民族自治地方的国家机关都拥有自治权。(×)提示: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自治机关,即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拥有自治权,其他自治地方的国家机关(如司法机关)不是自治机关,不拥有自治权。8.我国的宗教状况和宗教本质都发生了根本变更。(×)提示:我国的宗教状况发生了根本变更,宗教界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爱国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宗教的唯心主义的本质(或叫性质)并没有发生根本变更。9.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的本质是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提示:①我国加强对宗教事务管理的目的是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而不是引导其与社会主义相适应。②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本质是使宗教信仰成为公民个人的自由选择,成为个人的私事。10.在我国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往往交织在一起,所以对这两个问题要通盘考虑综合解决。(√)学问整合1.如何处理民族问题,维护新型民族关系(1)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政治基础)。(2)坚持民族同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旺盛的基本原则(政治基础和物质保证)。(3)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民族自治地方充共享有当家作主的自治权(基本制度)。(4)坚决实行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扎扎实实做好民族工作,敬重和保障少数民族群众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保证)。(5)公民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2.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主体对推动民族地区发展肩负的责任主体措施党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的作用,提高执政实力,坚持科学发展观,贯彻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履行政府职能,统筹区域发展人大通过行使立法权、确定权、任免权和监督权,为民族地区发展供应制度和法律保障,督促相关国家机关落实有利于民族地区发展的各项政策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职能,为民族地区发展建言献策公民①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②反对地方民族主义和大民族主义,维护民族同等。③贯彻和遵守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以自身的行动实现民族同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旺盛。④坚持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自觉敬重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3.如何辩证地看待宗教的作用?(1)从性质上看:宗教从产生至今,其消极作用是主要的。但也应当看到宗教在历史上和现实生活中也发挥了(着)一些主动作用。(2)从不同性质的宗教活动看:非正常的宗教活动只起消极作用,而正常的宗教活动则有利有弊,尤其要看到其可以为社会和谐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等起主动作用。(3)从时空角度看:从时间上看,宗教始终以消极作用为主,近年来宗教的主动作用发挥得越来越充分;从空间上看,宗教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力气,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会产生重要影响。(4)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主动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主动发挥宗教的主动作用。【真题再现】考点一: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2024·新课标全国卷Ⅰ.17).2024年10月26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关于国家监察委员会制定监察法规的确定》。依据这一确定,国家监察委员会为执行法律的规定、履行领导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职责,可依据宪法和法律,制定监察法规。该确定表明()①全国人大常委会在监察立法工作中发挥主导作用②全国人大常委会可以授权国家监察委员会制定法规③国家监察委员会是全国人大行使监督权的职能机构④国家监察委员会拥有自主制定本部门法律的权力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A【解析】①②:依据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关于国家监察委员会制定监察法规的确定》,国家监察委员会为执行法律的规定、履行领导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职责,可依据宪法和法律,制定监察法规。这表明全国人大常委会在监察立法工作中发挥主导作用,全国人大常委会可以授权国家监察委员会制定法规,①②正确。④:材料表明,国家监察委员会拥有自主制定本部门法规的权力,而不是法律的权力,④解除。2.(2024·新课标全国卷Ⅱ)2024年10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围绕人民法院解决“执行难”工作、人民检察院加强对民事诉讼和执行活动法律监督工作首次开展专题询问。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等相关人员到会应询作答。人大常委会对“两高”工作进行专题询问是①行使最高立法权的主动探究②加强对司法工作监督的重要形式③推动落实司法责任,促进司法公正的必要举措④裁决民事纠纷、提高执行效率的工作方式创新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人大的学问。人大常委会具有监督权,能够监督“一府一委两院”的工作,监督宪法和法律的执行,人大常委会围绕人民法院解决“执行难”工作、人民检察院加强对民事诉讼和执行活动的法律监督工作进行专题询问,这是加强对司法监督工作的重要形式,有利于推动落实司法主体责任、促进司法公正,故①②正确;全国人大行使最高立法权,故①错误;人大常委会是我国权力机关的常设机关,④选项中“裁决民事纠纷,提高执行效率”的说法错误,解除;正确选项为C。3.(2024·新课标全国卷Ⅲ)2024年,某省人大环境与资源爱护委员会建立环境资源爱护监督系统。通过该系统,人大代表能够在线查阅政府部门对所反映问题的受理、处置和反馈状况,还可查阅国家法律和本省地方性法规。建立环境资源爱护监督系统,能够①强化人大环境监督机构的职能②畅通人大代表监督环境问题的渠道③提高人大代表处置环境问题的实力④增加人大代表监督环境问题的时效性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C【解析】②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干,题中某省人大环境与资源爱护委员会建立环境资源爱护监督系统,畅通人大代表监督环境问题的渠道,入选。④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干,题中强调通过该系统,人大代表能够在线查阅政府部门对所反映问题的受理、处置和反馈状况,还可查阅国家法律和本省地方性法规,能够增加人大代表监督环境问题的时效性,入选。①选项观点表述错误,人大并不是环境监督机构,人大具有监督权,可以监督相关职能部门爱护环境,解除。③选项观点表述错误,人大代表具有质询权,可以就相关部门爱护环境的措施提出质疑并要求答复,但人大代表本身并不能处置环境问题,解除。故本题选C。4.(2024·北京卷)“新举措·新变更·新气象”,某校学生在全国人大相关内容的学习中搜集到以下资料。◊全国人大常委会在执法检查中引入专业机构作为第三方进行评估,推动人大监督提质增效,增加科学性,使监督更有力度、更具权威性。◊全国人大建立预算审查联系代表机制,选取具有财政预算、会计、税收等专业背景,或者有机关、企业、农村等领域工作经验的代表,参与预算编制通报会、预算草案初审会。◊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听取和审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专项工作报告之外,首次对“两高”工作开展专题询问。对这些新举措理解正确的是①引入第三方评估,使人大立法工作更好地反映民意、集中民智②建立预算审查联系代表机制,可以增加监督的针对性、实效性③人大行使质询权开展专题询问,有利于加大人大监督工作力度④人大创新工作机制,不断提高监督的实力和水平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人大的职权。全国人大常委会进行执法检查属于履行对宪法法律实施的监督,是履行监督权的表现,不是履行立法权的表现,①混淆了立法权与监督权,不选;建立预算审查联系代表机制,选取具有财政预算、会计、税收等专业背景,或者有机关、企业、农村等领域工作经验的代表,参与预算编制通报会、预算草案初审会,提高了监督的科学性与专业性,②入选;人大履行监督权,人大代表履行质询权,③混淆了人大与人大代表的权力,不选;三则材料都是人大通过创新工作方法、提高工作实效的详细措施,④入选;故本题答案为C。5.(2024·浙江4月)2024年3月,经过代表们广泛的探讨、审议,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由此可见,在我国①人大代表享有确定权②人民的意志得到全面体现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拥有立法权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民主集中制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D【解析】经过代表们广泛的探讨、审议,全国人大表决通过了法律,说明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拥有立法权,也说明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民主集中制,题肢③和④说法正确。人大代表无确定权,确定权的主体为人民代表大会,①说法错误;题肢②夸大了本次通过法律的作用,故解除。本题选择D。6.(2024·江苏政治)备案审查是合宪性审查的一个重要方面。2024年12月24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31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关于2024年备案审查工作状况的报告。全国人大常委会加强对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体现了①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同等②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是我国的立法机关③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④全国人大常委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常设机关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地位,宪法的地位。我国的立法机关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②错误。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31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关于2024年备案审查工作状况的报告,并加强对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体现了宪法是我国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全国人大常委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常设机关,③④符合题意。材料未体现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同等,①不符合题意。答案为D。7.(2024·海南政治)为充分发挥基层国家权力机关作用,某县人大常委会推出工作评议制度,任期内完成了对县政府全部组成部门的评议,有力推动了环卫改革创新、学前教化的资源投入等方面的工作,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该县人大对政府工作进行评议①强化了县人大的监督工作②变更了县人大的职权范围③行使了人大对县域事务的确定权④是推动县人大工作的制度探究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各级人大有权对政府工作进行监督,所以这个事例可以说是县人大在履行自己的监督权,也是对县人大工作的一种主动探究。但不能说变更了县人大的职权范围,也不是行使确定权。解除②③,选B。8.(2024·新课标全国卷Ⅱ.3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4年5月召开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大事。两会审议、探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备受国内外关注。参与会议的全国政协委员在各界别小组探讨民法典草案,委员们认为,民法典草案充分体现了人民至上的理念,贴近百姓生活,涉及方方面面,反映新时代需求,是维护公民各项权利的一部百科全书。经过人大代表的仔细审议和热情探讨,依据各方面看法,民法典草案最终修改100余处,其中实质性修改40余处。5月28日,民法典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成为推动全面依法治国、中国法治建设的里程碑。结合民法典的通过,阐述两会所彰显的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优势。【答案】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是符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实现形式。人大代表参与行使国家权力,人大会议依据民主集中制原则,审议通过民法典,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在民法典草案探讨中,政协委员共商国是,反映社情民意,建言资政,彰显协商民主独特优势。【解析】【分析】本题依据民法典的通过这一政治生活的大事,考查两会所彰显的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优势。考查学生获得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学问、描述和阐释事物的实力、论证和探究问题的实力。本题属于体现类的主观题,设问常规,重点考查学生关于两会以及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相关学问。【详解】本题要求学生结合民法典的通过,阐述两会所彰显的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优势,属于体现类主观题,学问范围为《政治生活》。首先,要明确两会是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也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进而结合两会在民法典通过这一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全国政协委员仔细探讨,这说明人民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这一基本政治制度的优势。人大代表参与审议和探讨,仔细行使审议权和表决权,全国人大科学立法、民主立法,行使立法权通过民法典,坚持了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彰显了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的独特优势。【点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1)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中最根本的制度。(2)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3)基本政治制度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4)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三位一体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其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根本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考点二:我国的政党制度1.(2024·新课标全国卷Ⅱ.17)为打通精准扶贫“最终一公里”,数百万驻村干部、第一书记日夜奋战在脱贫攻坚主战场,他们和贫困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拧成股绳、攒足一股劲,以行动兑现对人民的承诺。党员干部奋战脱贫攻坚主战场()①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华蜜的初心②完善了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共同富有的行政体制③旨在推动乡村治理体系的完善和治理实力现代化④是坚持党的执政理念贯彻群众路途的内在要求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B【解析】①④:党员干部奋战脱贫攻坚主战场,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阔人民的根本利益,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华蜜的初心,也是坚持党的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贯彻群众路途的内在要求,①④正准确题。②:材料涉及的是党员干部奋战脱贫攻坚主战场,并不涉及完善行政体制,②不符合题意。③:党员干部奋战脱贫攻坚主战场旨在为人民谋福祉,满意人民美妙生活须要,而不是为了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实力现代化,故③解除。2.(2024·江苏卷)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期间,政协委员就中长期人口变动与经济社会发展、未成年人网络爱护条例、高等教化发展、文物爱护等问题主动建言献策。这体现了人民政协A.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B.主动履行社会建设的职能C.主动履行参政议政的职能D.行使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力【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人民政协的学问。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期间,政协委员就中长期人口变动与经济社会发展等问题主动建言献策,体现了人民政协聚焦党和国家中心任务,主动建言献策,履行参政议政的职能,C符合题意;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A错误;人民政协不属于国家机构,不能履行社会建设的职能,也不能行使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力,BD错误。故选C。3.(2024·浙江4月)某省政协从政协委员提交的772件提案中评比出《关于高质量推动乡村振兴的建议》等30件优秀提案,并予以表彰。政协这样做,是在①履行政治协商职能②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履职实力③激发委员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④激励委员们行使国家政策确定权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答案】B【解析】省政协从政协委员提交的提案中评比出优秀提案,并予以表彰,这样做可以激发委员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可以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委员们的履职实力,②③说法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政治协商的相关信息,①说法正确;政协委员没有国家政策的确定权,④说法错误。本题选择B。4.(2024·全国3卷文综)2024年以来,受中共中心托付,各民主党派中心分别赴8个贫困人口多、贫困发生率高的中西部省区,深化了解脱贫攻坚工作实际,帮助总结各地阅历和做法,就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监督性看法建议。民主党派的上述做法①创新了外部监督的形式,提升了人民政协的履职实力②发挥了民主党派自身优势,推动了中心决策部署的落实③贯彻了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增加了民主监督的针对性④彰显了民主党派的协商功能,开创了多党合作的新路径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C【解析】民主党派是人民政协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民政协是各民主党派发挥参政议政、民主协商作用的平台,①中“人民政协的履职实力”与题意不符;受中共中心托付,各民主党派中心赴中西部省区深化了解脱贫攻坚工作实际,发挥了民主党派自身优势,推动了中心决策部署的落实,②符合题意;就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监督性看法建议,民主党派贯彻了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增加了民主监督的针对性,③符合题意;④中“开创了多党合作的新路径”表述错误。故选C。5.(2024·江苏政治)有事好商议,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议,是人民民主的真谛。在党的领导下,某市在协商民主的实践中,统筹推动政党协商、政府协商、社区基层事务协商、人民团体协商,从多个层面保证人民在政治生活中享有广泛参与的权利。协商民主①是加强权力监督体系建设的必要前提②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③是推动公民参与民主监督的主要方式④既丰富了民主形式也拓展了民主渠道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某市在协商民主的实践中,从多个层面保证人民在政治生活中享有广泛参与的权利,表明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既丰富了民主形式也拓展了民主渠道,②④符合题意。①③选项在材料中未体现。答案为C。6.(2024·新课标全国卷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人民政协也将迎来70华诞。人民政协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由34个界别组成,包括中国共产党、8个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子士、人民团体、各少数民族和各界的代表,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归国侨胞的代表,以及特殊邀请的人士。2024年,全国政协召开了1次全体会议、2次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2次专题协商会、19次双周协商座谈会、2次网络议政远程协商会、1次网络探讨会、18次对口协商会、4次提案办理协商会,进一步形成常态化、多层次、各方面有序参与的协协商政格局。结合材料并运用政治生活学问,说明人民政协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答案】人民政协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人民政协汇聚了各党派团体、各族各界代表人士,具有独特的政治优势;聚焦党和国家中心任务,参政议政,民主协商和民主监督;通过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的支配集中各种看法和建议,推动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实力现代化。【解析】本题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政协成立70周年为背景,以人民政协的构成及2024年人民政协的会议材料设置试题情境,从政治生活角度设置问题,考查考生对人民政协相关学问的驾驭程度,考查考生解读材料、描述事物、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实力。【详解】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并运用政治生活学问,说明人民政协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学问限定比较宽泛,属于中观考查。设问指向中的“人民政协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给考生提示,回答本题要用到人民政协的学问,考生可回忆人民政协的学问:人民政协的性质、人民政协的职能、人民政协的主题、协商民主的渠道的内容、协商民主制度的意义等。将这些学问点整合,梳理,简洁结合材料,可以形成答案要点。考点三: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工作基本方针1.(2024·新课标全国卷Ⅲ.18)7.2024年,中心财政通过国家文物爱护专项资金、非物质文化遗产爱护专项资金以及中心补助地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资金等相关财政转移支付,支持加强民族语言文字出版实力建设,推动少数民族地区新闻出版广播电视事业发展。中心财政支持()①旨在推动民族地区文化事业的发展②凸显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③是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保障④体现了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富有共同旺盛原则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B【解析】①④:由题意知,中心财政加大相关财政转移支付,支持加强民族语言文字出版实力建设,推动少数民族地区新闻出版广播电视事业发展,这有利于推动民族地区文化事业的发展,促进少数民族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