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2(新高考)小题必练18:种群和群落(新高考)小题必练18:种群和群落本专题是依据近三年(2024~2024)的高考真题状况,去组织和命制题目。专题中有近三年的高考真题,依据真题加以仿照的题和百强名校对应考点的题。从近三年的新课标卷的考查学问点来看,种群和群落中的各个考点都有所涉及,预料今后高考种群和群落仍是高考的必考内容,常以曲线图、柱状图、表格等为载体,结合生态系统的相关内容进行综合考查,侧重考查考生对种群的特征、种群的数量变更、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等。1.(2024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新课标Ⅰ)·6)土壤小动物对动植物遗体的分解起着重要的作用。下列关于土壤小动物的叙述,错误的是()A.调查身体微小、活动力强的小动物数量常用标记重捕法B.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高,则该类群含有的物种数目多C.土壤小动物的代谢活动会影响土壤肥力,进而影响植物生长D.土壤小动物呼吸作用产生的CO2参加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答案】A【解析】调查身体微小、活动实力强的小动物数量常用取样器取样法,A错误;物种丰富度指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高,说明该类群含有的物种数目多,B正确;一些土壤小动物可以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增加土壤肥力,进而影响植物的生长,C正确;土壤小动物可以通过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进入大气中,可以参加碳循环,D正确。2.(2024年江苏省高考生物试卷·15)“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这些诗句描绘了荷塘的生动景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荷塘中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共同构成完整的生态系统B.采纳五点取样法能精确调查荷塘中蜻蜓目昆虫的种类数C.挺水的莲、浮水的睡莲及沉水的水草体现出群落的垂直结构D.影响荷塘中“鸥鹭”等鸟类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和人类活动【答案】C【解析】完整的生态系统还应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A错误;五点取样法只能估算生物种类数,B错误;挺水的莲、浮水的睡莲和沉水水草体现了池塘群落的垂直结构,C正确;影响荷塘中“鸥鹭”等鸟类分布的主要因素是食物和栖息空间,D错误。3.(2024年山东省高考生物试卷(新高考)·19)在互花米草入侵地栽种外来植物无瓣海桑,因无瓣海桑生长快,能快速长成高大植株形成荫藏环境,使互花米草因缺乏光照而削减。与本地植物幼苗相比,无瓣海桑幼苗在荫蔽环境中成活率低,渐渐被本地植物替代,促进了本地植物群落的复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在互花米草相对集中的区域选取样方以估算其在入侵地的种群密度B.由互花米草占优势转变为本地植物占优势的过程不属于群落演替C.渐渐被本地植物替代的过程中,无瓣海桑种群的年龄结构为衰退型D.应用外来植物治理入侵植物的过程中,需警惕外来植物潜在的入侵性【答案】AB【解析】在利用样方法进行种群密度的调查时,取样的关键是随机取样,A错误;群落演替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由互花米草占优势,转变为本地植物占优势的过程属于群落演替,B错误;由题干信息“无瓣海桑幼苗在隐藏环境中成活率低。”可知渐渐被本地植物代替的过程中,无瓣海桑种群的年龄结构为衰退型,C正确;应用外来植物治理入侵植物的过程中,需警惕外来植物没有天敌抑制其快速繁殖,导致本地物种缺乏资源而灭亡,D正确。故选AB。【点睛】本题是对防控外来物种入侵的新方法的探究,但需警惕外来物种的潜在危害,不能盲目引种,以免造成新的生物入侵。1.下列关于种群数量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种群密度是种群数量最基本的特征B.种群密度即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C.诞生率和死亡率是影响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D.人口老龄化地区的年龄结构将始终处于衰退型【答案】D【解析】种群密度即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种群密度是种群数量最基本的特征,A、B正确;诞生率和死亡率是影响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C正确;衰退型是指诞生率<死亡率,种群密度越来越小,但老龄化地区可通过调整生育政策等措施调整诞生率,当诞生率大于死亡率时人口老龄化地区的年龄结构将发生变更,D错误。2.标记重捕法和样方法是调查种群密度的两种常用方法。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随机取样方n个,每个样方个体数量为X1、X2、…、Xn,则种群密度为(X1+X2+…+Xn)/nB.标记重捕法估算种群数量的公式是:(标记个体数×重捕标记个体数)/重捕个体数C.标记重捕法在做标记时,标记物要醒目,有利于抓捕D.用标记重捕法调查田鼠种群密度,若标记的田鼠部分被鼬捕食,则会导致结果偏高【答案】D【解析】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是全部样方的个体数÷样方数,即求其平均值,再除以相应的面积或体积即可,A错误;标记重捕泊中种群数量的估算公式是:标记个体数×重捕个体数÷重捕标记个体数,B错误;标记重捕法在做标记时,标记物不要过于醒目,否则会影响标记动物生活状态,C错误;用标记重捕法调查田鼠种群密度,若标记的田鼠部分被鼬捕食,则会导致重捕的个体中标记的个体数偏低,从而导致导致结果偏高,D正确。3.下列关于某种昆虫种群存活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存活曲线的横坐标表示该昆虫种群的年龄B.绘制种群存活曲线至少须要视察记录100个个体C.必需从不同年龄组中选取相同比例的视察记录个体D.当全部被选取的个体达到平均寿命后停止视察记录【答案】A【解析】存活曲线二维平面图的横坐标是年龄,自左至右年龄増加,纵坐标是存活个体数的对数值,自上而下渐渐削减,A正确;绘制种群存活曲线从至少视察1000个新孵化幼虫或新诞生个体起先,跟踪记录每个个体的死亡年龄,直至全部个体死亡为止,B错误;从新孵化幼虫或新诞生个体起先,跟踪记录每个个体的死亡年龄,直至全部个体死亡为止,而不是选取不同年龄组中选取相同比例的视察记录个体,C错误;跟踪记录每个个体的死亡年龄,直至全部个体死亡为止,不是达到平均寿命后即停止,D错误。4.小型犬浣熊为树栖动物,喜爱在夜间活动,属于食肉类动物,但也吃无花果和植物花粉等。下图是小型犬浣熊有关的曲线,X表示时间。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若曲线中Y表示小型犬浣熊种群的诞生率与死亡率的差值,则种群密度在b时最大B.若曲线Y表示小型犬浣熊种群的增长速率,则种群bc时期为衰退期C.小型犬浣熊在食物链中至少占有两个养分级,它的存在可以加速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D.采纳标记重捕法调查小型犬浣熊的种群密度,两次捕获时间间隔越长,调查结果越精确【答案】C【解析】若曲线中Y表示小型犬浣熊种群的诞生率与死亡率的差值,则种群密度在c时最大,A错误;若曲线Y表示小型犬浣熊种群的增长速率,则种群bc时期种群数量仍在增加,故为增长型,B错误;依据题意,小型犬浣熊是其次养分级和第三养分级或更高养分级,作为消费者它的存在可以加速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C正确;采纳标记重捕法调查小型犬浣熊的种群密度,两次捕获时间间隔越长,个体死亡率越高,调查结果误差越大,D错误。5.数学模型是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某同学在分析某种细菌(每20分钟分裂一次)在养分和空间没有限制的状况下数量变更模型时,实行如下的模型构建程序和试验步骤,你认为建构的模型和对应的操作不合理的一组是()A.视察探讨对象,提岀问题:细菌每20分钟分裂―次B.提出合理假设:资源空间无限时,细菌种群的增长不会受种群密度增加的制约C.依据试验数据,用适当的数学形式对事物的性质进行表达:Nn=2nD.进一步试验视察,对模型进行检验修正:依据Nn=2n画出数学“J”型曲线图【答案】D【解析】建立数学模型的一般步骤是:第一步:视察并提出问题。题干中有某种细菌每20分钟分裂一次,A正确;其次步:提出合理的假设,合理提出假设是数学模型成立的前提条件。题中给出养分和空间没有限制的条件,故可以假设资源空间无限时,细菌种群的增长不会受种群密度增加的影响,B正确;第三步:建构模型。就是依据所作的假设分析对象的因果关系,利用对象的内在规律和适当的数学工具,用适当的数学形式对事物的性质进行表达。该题可以表示为Nn=2n,C正确;第四步:对模型进行检验或修正。须要视察、统计细菌数量,对模型进行检验修正,D错误。6.(多选)某农场面积约140hm2,农场丰富的植物资源为黑线姬鼠供应了良好的生存条件,鼠大量繁殖吸引鹰前来捕食。某探讨小组采纳标记重捕法调查该农场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了100只,标记后全部放掉,其次次捕获了280只,发觉其中有2只带有标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鹰的迁入率增加不会影响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B.该农场黑线姬鼠种群密度约为100只/hm2C.由于黑线姬鼠被捕获一次后再难以捕获,则实际种群密度比估算结果偏小D.此调查方法也可用来调查跳蝻的种群密度【答案】AD【解析】鹰捕食黑线姬鼠,鹰的迁入率增加,会引起黑线姬鼠数量的削减,引起黑线姬鼠种群密度的变更,A错误;种群中个体数(N)÷第一次捕获并标记的个体数=其次次重捕总数÷重捕中被标记的个体数,即100/N=2/280,解得N=14000只,所以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为14000÷140=100只/hm2,B正确;被捕过的不简单再捕到,重捕中被标记的个体数偏小,则估算的种群中的个体数偏大,即实际种群密度比估算结果偏小,C正确;跳蝻个体较小,活动实力小,所以调查跳蝻的种群密度的大小可采纳的调查方法是样方法,D错误。7.某地生态系统中两种存在捕食关系的昆虫种群数量统计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乙种群的K值大于甲种群的K值B.甲、乙昆虫的种群数量均呈周期性波动C.若甲属于其次养分级,则乙属于第三养分级D.对甲种群影响最剧烈的外源性因素是气候【答案】A【解析】因纵坐标甲、乙种群的数值未知,故无法确定两者的K值大小,A错误;据图可知,甲、乙昆虫的种群数量均随时间而呈周期性波动,B正确;由图可知,甲的增减均在乙之前,故乙捕食甲,则若甲属于其次养分级,则乙属于第三养分级,C正确;气候是对种群影响最剧烈的外源性因素,D正确。8.下列关于森林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A.碳可在森林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进行循环B.森林群落在垂直方向上没有明显的分层现象C.互利共生、捕食和竞争等可以出现在森林群落中D.群落中植物放出的氧气可被动物、植物及微生物利用【答案】B【解析】碳可在森林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以二氧化碳形式进行循环,A正确;森林群群落在垂直方向上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B错误;森林群落中具有多种种间关系,不同生物可形成互利共生、捕食和竞争等,C正确;群落中植物放出的氧气可被动物、植物及微生物呼吸作用利用,D正确。9.在某一农田生态系统中,大面积单一种植某种农作物(甲)可导致害虫A的爆发,改成条带状合理地间作当地另一种农作物(乙)后,乙生长良好,害虫A的爆发也受到了抑制。对此,不合理的说明是()A.新的种间关系不利于害虫A B.新的群落空间结构不利于害虫AC.乙的出现使害虫A的环境容纳量下降 D.乙和害虫A存在相互抑制的竞争关系【答案】D【解析】由题目所给信息“间作当地另一种农作物(乙)后,乙生长良好,害虫A的爆发也受到了抑制”可以干脆推出新的种间关系和群落空间结构对害虫A是不利的且乙的出现使害虫A的环境容纳量下降,ABC正确。由题目所给信息“乙生长良好,害虫A的爆发受到了抑制”可推断出乙和害虫A之间不存在相互抑制的关系,D错误。10.(多选)某试验小组用细菌甲(异养生物)作为材料来探究不同条件下种群增长的特点,设计了三个试验组,每组接种相同数量的细菌甲后进行培育,培育过程中定时更新培育基,三组的更新时间间隔分别为3h、10h、23h,得到a、b、c三条种群增长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细菌甲能够将培育基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B.培育基更换频率的不同,可用来表示环境资源量的不同C.在培育到23h之前,a组培育基中的养分和空间条件都是充裕的D.培育基更新时间间隔为23h时,种群增长不会出现J型增长阶段【答案】ABC【解析】细菌甲是异养生物,通过分解培育基中的有机物获得无机物,给自身供应给分,A正确;更换培育基,为细菌供应了新的养分物质并除去了代谢废物,因此,培育基更换频率的不同,可用来表示环境资源量的不同,B正确;依据题图可知,在23h前,a组细菌甲的生长曲线呈现J型增长,说明a组培育基中资源和空间足够,C正确;由题图曲线可知,培育基更新时间间隔为23h时,种群在早期会出现J型增长阶段,D错误。11.有关土壤动物探讨的叙述,正确的是()A.土壤动物群落不存在分层现象B.土壤动物中间关系主要是互利共生C.土壤盐碱度不同,土壤动物群落结构有差异D.随机扫取表层土取样,可以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了必修3中的探究课题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探讨。不同深度的土壤有不同的理化性质,土壤中的群落也存在分层现象,故A错;土壤中动物的种间关系,除了互利共生之外,还有捕食、寄生、竞争等,故B错;生物适应环境,不同盐碱度的土壤,群落结构会有所差异,故C正确;土壤表层只是土壤的一部分,表层下还有许多小动物,所以应当选择取样器取样法调查小动物的丰富度,故D错。12.酸雨指pH小于5.6的大气降水。在试验室中模拟酸雨喷淋樟树和楝树的树苗。结果发觉,楝树的高度比比照组低约40%,而樟树的高度没有明显差异。结合生态学学问所作的合理推想是()A.酸雨对楝树种群中个体的株高影响较明显B.酸雨对樟树种群密度的影响比对楝树的大C.森林生态系统物种丰(富)度不受酸雨影响D.楝树生长的群落中,其他树种都不耐酸雨【答案】A【解析】依据题目信息“在试验室中模拟酸雨喷淋樟树和楝树的树苗。结果发觉,楝树的高度比比照组低约40%,而樟树的高度没有明显差异”,可干脆推出酸雨对楝树生长的影响明显大于樟树,A符合题意,B不符合题意;
楝树的生长受酸雨的影响,则一些其他生物的生长也会受酸雨的影响,故酸雨能影响森林生态系统的物种丰富度,C不符合题意;楝树的生长受酸雨的影响,不能说明群落中其他树种都受酸雨的影响,D不符合题意。【点睛】充分利用题目信息“在试验室中模拟酸雨喷淋樟树和楝树的树苗。结果发觉,楝树的高度比比照组低约40%,而樟树的高度没有明显差异”推断出酸雨对楝树生长的影响明显大于樟树是正确解答该题的关键。13.为探讨甲、乙两种藻的竞争关系,在相同条件下对二者进行混合培育和单独培育,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单独培育条件下,甲藻数量约为1.0×106个时种群增长最快B.混合培育时,种间竞争是导致甲藻种群数量在10~12天增长缓慢的主要缘由C.单独培育时乙藻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D.混合培育对乙藻的影响较大【答案】B【解析】单独培育时,甲藻的K值约为2.0×106个,所以种群增长最快的是K/2时,约为1.0×106个,A正确;10-12天乙藻种群数量接近0,所以竞争强度低,此时甲藻数量增长缓慢的缘由是培育液和空间有限,B错误;由于空间和资源有限,所以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C正确;据图可知:混合培育时,乙藻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导致灭亡,D正确。【点睛】本题须要考生结合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和群落种间关系进行解答,结合图形分析出甲藻和乙藻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4.下列关于“探究培育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更”试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将酵母菌接种到培育液中,并进行第一次计数B.从静置的培育液中取适量上清液,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C.每天定时取样,测定酵母菌细胞数量,绘制种群数量动态变更曲线D.养分条件是影响酵母菌种群数量动态变更的因素之一【答案】B【解析】将酵母菌接种到培育液后,须要对酵母菌进行初次计数,以获得酵母菌种群密度初始值,A正确;每次计数前,都须要轻缓地将培育液摇匀,使其中的酵母菌分布匀称,再取适量培育液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B错误;须要定时取样和计数,用于绘制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更曲线,C正确;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更受养分条件、代谢废物、空间等的影响,D正确。15.(多选)在两块条件相同的退化林地上进行森林人工复原和自然复原的探讨,20年后两块林地的生物多样性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其中人工种植的马尾松人工复原林植物种数为137种,无人工种植的自然复原林植物种数为226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可采纳样方法调查林地上植物的种群密度 B.森林复原提高了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C.人工复原林比自然复原林的植物丰富度低 D.自然复原林的形成属于初生演替【答案】ABC【解析】生态系统中植物种群密度的调查常采纳样方法,A正确;森林复原后,植物类型增加,垂直结构上的分层现象就会更加明显,光能利用率提高,从而提高了森林固定的太阳能总量,B正确;人工种植的人工复原林植物种数为137种,无人工种植的自然复原林植物种数为226种,从题目中看出人工复原林比自然复原林丰富度低,C正确;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歼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而自然复原林的形成应属于次生演替,D错误。【点睛】本题考查种群密度调查方法、群落的结构和演替、生态系统的能量来源,意在考查考生获得信息以及运用所学学问解决实际问题的实力。16.某山区坡地生态环境破坏严峻,人们依据不同坡度,分别实行爱护性耕作、经济林种植和封山育林对其进行了治理。(1)陡坡在在封山育林若干年内,经验了一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和灌木三个阶段,其典型物种的种群密度变更如题7-II图所示。调查植物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图中,0→a,物种①密度上升,缘由是在相宜条件下,物种①的__________;b→c,物种①渐渐消逝,物种②密度渐渐降低到相对稳定,缘由是物种②能耐受__________;c点后,在相宜气候条件下群落中最终占主导地位的植物类型将是__________。(2)该坡地经治理后,既扩大了植被覆盖面积、增加了对大气中__________的固定,又提高了经济产出,初步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步发展。【答案】(1)样方法诞生率大于死亡率弱光乔木(2)碳元素(CO2)【解析】调查植物种群密度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样方法。种群密度干脆取决于诞生率和死亡率,当诞生率大于死亡率时种群密度上升;题目中的曲线横轴代表时间,纵轴代表种群密度,可得知①在生长一段时间后很快消逝了,所以物种①是一年生的草本,则②是多年生的草本③是灌木,当①消逝后,②在与③共同生长时密度渐渐降低以趋稳定,即能在灌木丛中生活,所以②耐受弱光;在群落的演替中,在条件相宜时群落中最终占主导地位的植物类型是乔木;当扩大植被覆盖面积后,会增加植被对大气中碳元素(CO2)的固定,达到在经济收益的同时爱护生态环境。17.一种当地从未分布的新杂草出现在某农田生态系统中,排挤了原有的杂草而成为主要的杂草种类,对农作物造成了危害。回答下列问题:(1)当新杂草种群密度处于较长期的相对稳定阶段,表明其种群数量已达到了__________。若连续阴雨和低温的气候变更使该杂草种群数量明显下降,这种调整种群数量的因素属于__________调整因素。(2)在生物群落的垂直结构中,杂草属于__________层。该农田生态系统的杂草种类发生变更后,生物群落是否发生了演替?__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__。(3)假如要限制该杂草的种群密度,除了人工拔除杂草外,还可实行的化学措施有__________、生物措施有__________。【答案】(1)环境容纳量外源性(2)草本未发生因为生物群落类型没有发生变更(3)施用除草剂生物防治【解析】(1)种群的S型增长总是受到环境容纳量(K)的限制,环境容纳量是指在长时间内环境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新杂草种群较长期处于相对稳定阶段,说明其种群数量已经达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个人店面租赁合同租赁费用调整办法
- 二零二五年度高层建筑消防改造劳务分包合同范本2篇
- 二零二五年度内部承包合作协议范本12篇
- 《特种设备安全法》解析-浙江
- 酒店管理工作中的客户服务
- 科技应用在小班教育中的探索计划
- 二零二五年度个人租赁山地别墅及园林使用权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宠物领养合同范本3篇
- 二零二五年度企业收入证明修订协议3篇
- 二零二五年度离婚方式适用条件及技巧解析合同3篇
- 广西南宁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义务教育质量检测综合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
- 《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第二版)》 课件 3.第三章 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实践意义
- 2025年供应链管理培训课件
- 2025年浙江省丽水市综合行政执法局招聘30人历年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中智集团招聘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加油加气站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全套资料
- 2025地下停车位使用权买卖合同 标准版模板
- 《携程旅行营销环境及营销策略研究》10000字(论文)
- 餐饮行业优化食品供应链管理计划
- 部编版高中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世界史导言课课件
- 语言规划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