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DB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编号:DBJ/T13-103-XXXX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备案号:J1XXXX-20XXTechnicalstandardsforhotspringwatersupplyengineeringinFuzhou福州市温泉供水工程技术标准TechnicalstandardsforhotspringwatersupplyengineeringinFuzhou(征求意见稿)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编号:DBJ/T13-103-XXXX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备案号:J1XXXX-20XX主编单位:福州城建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福州市地热管理处批准部门: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实施日期:20XX年XX月X日202X年福州3地方标准《福州市温泉供水工程技术标准》的闽建科〔20XX〕XX号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由福州城建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福州市地热管理处共同编制的《福州市温泉供水工程技术标准》,经组织审查,批准为福建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编号DBJ/T13-103-XXXX,自20XX年XX月XX日起实施,原《福州市温泉供水工程技术标准》DBJ/T13-103-2008同时废止。在执行过程中,有何问题和意见请函告省厅科技与设计处。该标准由省厅负责管理,具体技术内容由主编单位负责解释。附件:福州市温泉供水工程技术标准DBJ/T13-103-XXXX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XX年XX月XX日4根据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公布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行业2022年第五批科学技术计划项目的通知》(闽建科〔2022〕33号)的要求,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内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修订本标准。本标准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温泉供水规划;4.温泉水井;5.调节水池与泵站设置;6.温泉输配水管;7.槽车运输;8.终端用水;9.自动化与信息化;10.施工及验收;11.运行管理。本标准由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由福州城建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寄送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科技与设计处(地址:福州市北大路242号,邮编:350001)和福州城建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地址: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六一北路340号,邮政编码:350013),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本标准主编单位:福州城建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福州市地热管理处本标准参编单位:福建海峡源脉温泉股份有限公司福州市自来水有限公司福建理工大学航天晨光股份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卓雄林正树肖友淦陈晶王亚丹颜香林振华杨名丽李琳卢占卓邓享凯邵海强汪善聿顾冬予苏昌道蒋柱武龚珑聪本标准主要审查人: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6 2术语 23温泉供水规划 3.1温泉水源 3.2温泉供水系统 4温泉水井 4.1一般规定 4.2温泉水井泵 4.3温泉井口装置 5调节水池与泵站设置 5.1调节水池 5.2泵站设置 6温泉输配水管 7槽车运输 8终端用水 8.1一般规定 8.2住宅温泉给水 8.3公共浴室、浴池温泉给水 188.4宾馆温泉给水 208.5管材与保温 209自动化与信息化 22 229.2温泉供水信息化 22710施工及验收 2410.1温泉输配水管道 2410.2温泉管道保温层 2510.3温泉水泵 2711运行管理 28 2811.2二次供水管理部门 28本标准用词说明 30引用标准名录 31条文说明 3381GeneralPrinciples 2Terminology 23HotSpringWaterSupplyPlanning 3.1HotSpringWaterSource 33.2HotSpringWaterSupplySystem 34HotSpringWaterWells 4.1GeneralProvisions 4.2HotSpringWaterWellPumps 4.3HotSpringWellheadEquipment 65RegulationPoolandPumpStationLocationPlanning 75.1RegulationPools 75.2PumpStationLocationPlanning 96HotSpringWaterDistributionPipelines 127TankerTransportation 158TerminalWaterUse 8.1GeneralProvisions 8.2ResidentialHotSpringWaterSupply 8.3PublicBathhouseandBathPoolSupply 8.4HotelHotSpringWaterSupply 208.5PipeMaterialsandInsulation 209AutomationandInformationTechnology 229.1ElectricalAutomation 229.2HotSpringWaterSupplyInformationTechnology 2210ConstructionandAcceptance 24910.1HotSpringWaterDistributionPipelines 2410.2HotSpringPipelineInsulationLayers 2510.3HotSpringWaterPumps 2711OperationManagement 2811.1WaterSupplyUnits 2811.2SecondaryWaterSupplyManagementDepartments 28ExplanationofWondinginThisSpecication 30ListofQuotedStandards 31Addition:ExplanationofProvisions 331.0.1为规范福州地区温泉供水工程的设计和管理工作,确保温泉供水工程的卫生、安全、节能、节水,制订本标准。1.0.2本标准适用于福州市新建、扩建、改建的温泉供水工程的建设、运行、管理和维护。省内其他地区可参照执行。1.0.3福州市温泉供水工程的设计和管理,除执行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22.0.1温泉hotspring泉水的一种,是从地下自然涌出的,泉口温度显著地高于当地年平均水温的地下天然泉水,并含有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微量元素的矿物质泉水。2.0.2调节水池adjustingtank指温泉供水单位贮存温泉和调节水温的水池。2.0.3泵站pumpstation指温泉供水单位向用户输送温泉的泵站。2.0.4温泉蓄水池storagepondforhotspring指二次供水管理部门负责管理的贮存温泉和调节水温的蓄水池。2.0.5温泉增压水泵boosterpumpforhotspring指供水管理部门将温泉从蓄水池输送至用户用水点或高位水箱(槽车)的提升装置。2.0.6液面比表面积specialsurfaceareaofliquid蓄水池容积与液面面积的比值。2.0.7装卸点loadingandunloadingpoint指温泉通过槽车运输时,槽车与地面温泉管道进行接驳的地33.1温泉水源3.1.1温泉水源应为地热资源勘查评价确定的温泉资源点。条文说明:根据水温、水质、储量等资源条件及开发利用需求进行技术经济分析,按照优水优用的原则合理选择。3.1.2温泉资源的开发利用应先进行地热资源勘查评价,查明其开发利用条件及可采资源量。3.1.3温泉开采供应量不得超过经地热资源勘查评价探明或验证的允许开采量。3.1.4温泉资源的开发利用应遵循以供定需、供需平衡的原则,严格按照资源储量确定开发利用规模。应根据城市温泉资源开发利用规划,明确不同规划年限的资源配置方案。3.1.5应建立统一的开采动态监测系统,对开采引起的水位、水温、水质动态变化实施全程监测,并掌握其年变化、日变化规律。3.1.6应依据温泉资源补给、径流、排泄条件设定温泉水源保护区范围,在保护区范围内禁止设置影响温泉水质、水量、水温改变的地下工程。3.2温泉供水系统3.2.1温泉供水工程规划应对温泉供水系统中的水源地、取水位置、输水管走向、调节水池、泵站、主要配水管网及等进行统筹布局。43.2.2温泉供水系统应满足温泉开发利用项目的水量、水质、水压及安全供水要求,并应根据当地地形、水源条件、城乡统筹、规划布局等因素,结合原有供水工程设施,从全局出发,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后综合考虑确定。3.2.3温泉供水水质应符合行业标准《温泉旅游水质卫生要求及管理规范》LB/T081的有关规定。3.2.4城镇温泉供水系统的扩建或改建工程设计应充分利用原有给水设施。温泉供水工程设施项目建设,应在城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和温泉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专项规划的指导下,近、远期结合,以近期为主,考虑远期发展。3.2.5温泉输配水方式可分为管道输配和槽车配送两种方式,供水方式的选择应当根据城市温泉资源、社会经济、开发利用规划等因素,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后综合考虑确定。54.1一般规定4.1.1根据福州地区地热田的分布、赋存规律,宜以下部基岩裂隙含水层(段)为开采层位。4.1.2温泉的开采与使用,应遵循“以供定需”原则。4.1.3温泉水井周边50m内不宜进行挤压式桩基础的施工。4.1.4温泉水井的尺寸应满足井泵安装、检修需要。4.1.5温泉水井与渗水厕所、渗水坑、粪坑、化粪池等污染源距离不得小于30m;温泉水井周围10m以内不得有污水处理构筑物、垃圾堆放点等污染源;周围2m以内不得有污水管和污染物。4.1.6温泉水井的设计、建设应符合现行《供水管井技术规范》GB50296、《供水水文地质钻探和凿井操作规程》CJJ13、《水文地质钻探规程》DZ/T0148的规定。4.2温泉水井泵4.2.1温泉水井泵的选型应根据温泉水井的水量~降深(Q~S)曲线、水位、水温以及输水管网、调节水池的高程等因素综合确定,并考虑发展余量。4.2.2应选用低噪音、耐腐蚀、高效、节能、便于安装和维护的水泵,宜选用热水潜水泵或长轴深井热水泵。4.2.3泵的安装深度应根据总扬程、泵曲线、温泉水井水位和水温等因素综合确定。1井泵的吸入口必须位于动水位下8~10m处。62腐蚀性较轻的温泉水井,井泵管的连接宜采用法兰连接;腐蚀性严重的温泉水井,应选用特种石油套管并采用螺纹连接。4.2.4温泉水井泵宜配置变频控制装置。4.2.5每年取水淡季应对地热井泵进行检修。4.3温泉井口装置4.3.1温泉水井应根据温泉压力和温度的不同,分别采用不同类型的井口装置。4.3.2温泉井口装置应满足下列要求:1能承受所需的温度、压力;2应具备良好的密封性;3应具备采集水样的条件;4应能适应不同的泵型和规格;5井口顶盖应具备可开启的水位测量孔。使用长轴深井热水泵的水井,应在泵座靠井管内壁一侧预留一个直径2~3cm的水位观测孔;使用热水潜水泵的水井,应在出水管外侧加装一内径2cm的水位观测管。75.1调节水池5.1.1调节水池的容积应根据温泉供应量、温泉源水温度、温泉出水温度、各温泉水井的产出量,经热平衡和水量平衡计算确定,并考虑一定的富余容积。当缺具体资料时,可按照日供水能力15~20%确定。5.1.2调节水池的个数或分格数不宜少于2个,并能单独运行和分别泄空;在有特殊措施能保证供水要求时,可修建1个。5.1.3各温泉水井应设置独立管道接至调节水池。当条件受限需合并时,应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各水井出水量满足正常运行要求。5.1.4各调节水池进水管、出水管应分别设置阀门、温度计等。5.1.5调节水池内应设置水位控制设备,实现水泵自动控制。5.1.6调节水池结构宜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整体不锈钢结构。大于100m3的调节水池内部应设导流墙,有掺和不同水温温泉的调节水池,温泉混合时间应大于15分钟。5.1.7调节水池内壁衬砌材料应能耐腐蚀和耐高温。可采用不锈钢板作为池壁内衬材料。5.1.8调节水池通气管管口不得近距离直接朝向生产操作人员,通气管、呼吸管、溢流管应采取防止虫鼠进入调节水池的措施。5.1.9调节水池应设置自动补水和超警戒水位、最低水位报警装置,水温在40℃以上时不得直接排放。5.1.10调节水池在地下室,调节水池宜设置直通室外的排气通道,必要时设置相应的通风设施。8(SUS316L)。在内壁设置隔热保温层后,水池外壁可不必再设保温层。5.1.12钢筋砼调节水池若采用外保温层,应选用导热系数低、吸水率低、有一定抗压强度和防火性能的保温材料。可选用聚苯乙烯、聚氨脂等保温材料或采取其它能满足相应要求的保温措施。5.1.13钢筋砼调节水池,主体材料应符合下列要求:1水池主体结构的抗侵蚀性能,应同时满足池内水和池外水土的腐蚀性条件,其中池外水土腐蚀性应根据工程勘察资料确定,池内水腐蚀性按不低于中腐蚀考虑;2砼的强度等级不应小于C35;3砼的抗渗等级不应小于P8;4主体结构的砼,应掺入可提高混凝土工作性能的外加剂;5池壁配筋,应增加水平钢筋配筋率,减小水平钢筋间距。5.1.14大尺寸钢筋砼钢筋砼水池应避免设置伸缩缝,若其它措施无法满足设计要求,必须设置伸缩缝时,应采用双墙结构。5.1.15埋地式调节水池需要进行抗浮设计。5.1.16不锈钢调节水池应采用不锈钢SUS316L材质,宜采用模块式结构。5.1.17不锈钢调节水池应设置水平拉筋、垂直拉筋、支撑筋,材质应与箱体相同。拉筋的尺寸及构造应能满足水压产生的抗拉要求。5.1.18不锈钢调节水池内所有焊接的地方都应进行满焊,且所有焊接处应进行酸洗钝化抗氧化处理。5.1.19不锈钢调节水池的混凝土基础应高于地面300mm以上。5.1.20温泉管道与调节水池连接时,应在水池外侧管道上设置可适应差异沉降的管道配件。所有的墙管应采用柔性套管。95.2泵站设置5.2.1泵站宜靠近用热负荷中心,其位置的选择、总平面布置和建筑应符合下列要求:1应满足城镇规划总体规划要求;2应有维修场地和较好的通风采光条件;3地热尾水应有排放去处。5.2.2对于自流井,泵站应与井口装置隔离布置。5.2.3泵房的室外场地设计应满足消防车道设计要求,尽头式消防车道应设置回车场,回车场的面积不应小于12x12m。5.2.4泵站消防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及《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的有关规定。5.2.5泵站的设计流量应根据所服务区域范围内的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确定。同时应考虑可开采温泉水量和调节水池容积等因素的影响。5.2.6泵站的扬程应根据设计流量、调节水池与最不利配水点的高程差、水泵管道系统的水头损失以及最不利配水点所需的工作压力等因素确定。5.2.7水泵的选型与组合,应能满足各种工况下的用水量、供水压力要求。5.2.8水泵应设置备用机组,备用泵的供水能力不应小于最大一台运行水泵的供水能力,不允许断水的温泉供水工程,应有不间断的动力供应。5.2.9水泵应选用热水泵,并能在输送介质的温度下正常工作,选用水泵应满足温泉的温度和腐蚀性要求。5.2.10在保证正常运行的前提下,可采用变频调速电机或设置外部的变频器。变频调速电机应有过载、短路、过压、缺相、欠压、过热等保护功能。5.2.11水泵宜采用自灌吸水。每台水泵应设置单独吸水管,水泵吸水管管内水流速度宜采用下列数值:直径小于250mm时流速为1.0~1.2m/s;直径在250至1000mm时流速为1.2~1.6m/s。5.2.12每台水泵的出水管上,应设压力表、止回阀、阀门等设施,必要时应设置水锤消除装置,出水总管上应设置流量计、温度计及控制阀门等设施。5.2.13泵站内的管道、阀门等设施均应采取保温措施,宜采用橡塑作为保温材料。5.2.14泵站进、出水管的管材宜采用不锈钢管或其它防腐性能强的新型金属管材。5.2.15泵站应设排水明沟;排水明沟末端应设置集水坑及自动潜水排污泵。5.2.16出人通道或在屋顶开设备吊装孔的尺寸应满足设备最大组件的运输要求。5.2.17泵站应采用下列减振防噪措施:1应选用低噪声水泵机组;2吸水管和出水管上应设置减振装置;3水泵机组的基础应设置减振装置;4管道支架、吊架和管道穿墙、楼板处,应采取防止固体传声措施;5必要时,泵站的墙壁和天花板应采用隔声吸声处理。5.2.18进出泵站的各种管道、电缆应预埋穿墙防水套管。5.2.19泵站应根据温泉水温、建筑物布置情况、当地气象条件,设置机械通风设施。5.2.20当水泵或电机的设备重量超过500kg时,应设置电动起吊设施。5.2.21检修通道及吊装孔的尺寸应满足设备最大组件的运输要5.2.22泵站1、泵房宜考虑降噪措施,噪声控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的规定,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T50087的规定设计。6.0.1温泉输(配)水管的设计应符合现行《室外给水设计标准》GB50013、《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GB50015中的相关规定。6.0.2温泉输水干管的管径应结合当地温泉供应专项规划计算确定。温泉输水干管宜沿道路敷设。温泉管网主干管应敷设在热负荷相对集中的区域,配水管线宜靠近用户端敷设。6.0.3温泉输水干管主要敷设方式有:地下直埋敷设、管沟敷设、架空敷设。当条件允许时,应优先采用直埋敷设。采用架空敷设时,应避免对交通和景观的影响。6.0.4温泉输水干管应考虑管道热胀冷缩的影响。伸缩补偿器的数量,应根据管道计算伸缩量与伸缩补偿器容许伸缩量综合确定。地下直埋敷设的管道除两端需设置伸缩补偿器外,中间段可不设补偿器。在管沟中敷设的管道应按相关规定要求设置固定支架。补偿器宜设置在检查井内。应充分利用管道的转角管段对温泉管道的温度变形进行自然补偿。直埋敷设温泉管道自然补偿转角管段应布置成60°~90°角,当角度很小时应按直线管段考虑。直埋温泉管道宜采用无补偿敷设方式,并应按现行行业标准《城镇供热直埋热水管道技术规程》CJJ/T81的规定执行。6.0.5温泉输水干管隆起点,应设置放气设施,且放气设施间距不宜大于800m。管道的敷设坡度不宜小于2‰,进入建筑物的管道宜坡向干管。6.0.6温泉输(配)水管低洼处,可根据工程的需要设置泄(排)水阀井。6.0.7温泉输水干管埋地敷设时,应根据管道管理维护的需要,设置必要的温泉供水管道标识物。6.0.8温泉输水干管的始点、终点、分叉处以及穿越河道、铁路、公路段,应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和有关部门的规定设置阀门。温泉输水干管按事故检修的需要设置阀门。6.0.9温泉输水干管应选用耐腐蚀、安全、卫生、连接方便可靠的热水型管材,可采用增强热塑性复合管(RTP)、氯化聚氯乙烯(CPVC)热水专用管、塑覆(或外加保护层)薄壁不锈钢管、铜管等管材。管道应采用与管材相适应的连接方式。应根据单位管道容许热损失值计算保温材料的厚度。6.0.10直埋温泉输水干管的保温结构应由保温层和保护层组成。保温层应饱满,不应有空洞。保护层应连续、完整和严密,保护层的机械强度和防水性能应满足施工、运行的要求。6.0.11温泉水输送时的温降不宜大于0.6℃/km。6.0.12保温管及管件宜选用工作管、保温层、外护管为一体的工厂预制的产品。6.0.13当工作管使用无缝不锈钢管、外护管使用高密度聚乙烯、保温材料使用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时,保温管及管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高密度聚乙烯外护管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预制直埋保温管及管件》GB/T29047的相关规定;当工作管使用无缝不锈钢管管、外护管使用玻璃钢、保温材料使用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时,保温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外护层聚氨酯泡沫塑料预制直埋保温管》CJ/T129的相关规定;当工作管使用塑料管、外护管使用高密度聚乙烯、保温材料使用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时,保温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高密度聚乙烯外护管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预制直埋保温复合塑料管》CJ/T480的相关规定。6.0.14保温层设计时宜采用经济保温厚度。当经济保温厚度不能满足技术要求时,应按技术条件确定保温层厚度,并应保证运行时外护管表面温度小于50℃。6.0.15阀门、法兰等部位宜采用可拆卸式保温结构。6.0.16地下敷设温泉输水干管与铁路、高速公路、公路、堤坝时,应采用套管敷设。6.0.17温泉输水干管套管敷设时,套管内不应采用填充式保温,管道外护层与套管间应留有不小于50mm的空隙。套管内的管道及其他钢部件应采取加强防腐措施。6.0.18温泉管道与设备、阀门等连接时,应采用法兰连接。6.0.19直埋温泉输水干管的最小覆土深度应符合表12.3.2的规6.0.20温泉管道结构设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镇供热管网81的相关规定。6.0.21温泉管道的抗震设计符合《室外给水排水和燃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032的要求。7.0.1当没有条件在道路下敷设温泉输水干管时,可采用槽车输送温泉。7.0.2使用槽车输送温泉时,应根据水温、运输水量、车辆允许通行时段,合理布设槽车装卸点。7.0.3槽车装卸点应具备方便通行、允许车辆断时间停靠。7.0.4在装卸点,温泉宜通过重力流或自身水压进行输送,当条件不允许时应采用水泵增压方式进行输送。7.0.5装卸点的增压水泵,应具备占地面积小、流量适中、节能、维护方便等性能。7.0.6装卸点水泵应采用自灌式引水,不得采用真空引水。7.0.7水泵机组应设有备用泵。水泵流量应以一次灌输水量除以灌输时间计算确定,扬程应经过水力计算确定,且不小于10m。7.0.8水泵控制箱宜设在控制阀门附近。7.0.9装卸点的各操作阀门应采取防烫伤措施。7.0.10装卸点温泉管道与槽车之间采用增强型塑料管连接,应采用卡扣式接口。7.0.11水泵的启动和停止,应遵循闭阀启动原则。8.1一般规定8.1.1温泉供应系统应在满足使用要求水量、水质、水温和水压的条件下,节约能源、节约用水。8.1.2温泉供应系统所采用的设备、设施、阀门管道附件等应保证系统的安全、可靠使用。8.1.3温泉用水供应至老年照料场所、安定医院、幼儿园、监狱等建筑时,其沐浴设施应设置防烫伤措施。8.1.4温泉用水采用集中热水供应系统时应采用灭菌措施;且各配水点热水出水温度不应低于46℃;居住建筑热水配水点出水温度达到最低出水温度的出水时间不应大于15秒,公共建筑热水配水点出水温度达到最低出水温度的出水时间不应大于10秒。8.2住宅温泉给水8.2.1住宅用户温泉用水量宜按每人每日50~80升计,贸易结算水表处水温不应低于55℃8.2.2温泉给水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用户单位均应设置温泉蓄水池;2温泉蓄水池容积应结合温泉供水量、用水量曲线以及热平衡计算确定,资料不足时可按最高日热水用水量的40%~80%确定;温泉蓄水池进水管上应设温度计;蓄水池应设置加锁的人孔盖;蓄水池应设通气管及液位计;3温泉蓄水池不宜埋地敷设,设置在建筑物地下室内的温泉蓄水池不得利用建筑物的本体结构作为水池的壁板、底板及顶盖板;4温泉蓄水池应尽量减小液面的比表面积,可采取增加水池高度的方法来减小液面比表面积;5多层住宅宜采用变频供水,不宜采用屋面水箱供水或气压罐供水;6高层住宅应采用分区供给的方式;温泉供水的垂直分区应与给水系统分区一致。若高层住宅设置屋面温泉水箱时,屋面水箱宜设置在水箱间内;7集中温泉供应系统应设循环系统,保证干管和立管的有效循环;8可采用上行下给或下行上给的供水方式,应保证回流顺畅,便于调节;9温泉蓄水池的结构、保温等措施宜按5.1章节执行。8.2.3温泉循环系统应采取下列措施保证循环效果:1当居住小区内集中温泉供应系统的各单栋建筑的温泉管道布置相同,且不增加室外温泉回水总管时,宜采用同程布置的循环系统。当无此条件时,宜根据建筑物的布置、各单体建筑物内温泉循环管道布置的差异等,在单栋建筑回水干管末端设分循环水泵、温度控制或流量控制的循环阀件;2单栋建筑内集中温泉供应系统的热水循环管宜根据配水点的分布布置循环管道:循环管道宜同程布置,循环管道异程布置时在回水立管上设温度控制或流量控制的循环阀件。8.2.4配水点水温不应小于45℃,系统布置应进行热平衡计算,确保温泉热值。对于低温回流水,应优先考虑混合平衡。当低温回流水确需加热时宜采用空气源热泵等能效比较高的加热方式。加热设备前应设温度感应装置。加热设备必须带有保证使用安全的装置。8.2.5住宅小区应按多层、高层垂直分区的原则进行温泉供水和循环回流系统布置,并进回水压力平衡计算。8.2.6各配水立管最高点应设排气装置,排气装置应设在有利于检修的公共位置。8.2.7建筑温泉管道设置计量水表应符合下列规定:1住宅小区或单体建筑引入管及住宅入户管上应设计量水表;2温泉立管及用户水表应出户安装。住宅分户温泉水表不宜采用落地安装;3回水总管上宜设计量水表;4温泉计量水表应采用热水表。8.2.8设有温泉供应的住宅,生活饮用水表、温泉水表后均应设止回阀。8.2.9循环水泵应采用热水泵,并应设备用泵。8.2.10建筑温泉管网应在下列管段上装设阀门:1与配水、回水干管连接的分干管;2配水立管和回水立管;3从立管接出的支管;4与水加热设备、水处理设备及温度、压力等控制阀件连接处管段上按其安装要求配置阀门。8.3公共浴室、浴池温泉给水8.3.1温泉给水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各公共浴室均应设置温泉蓄水池;2用水量较大的公共浴室宜设置单独的温泉管网。公共浴室宜采用开式热水供应系统,并应设置回水管道。8.3.2公共浴室淋浴器出水水温应稳定,并宜采用下列措施:1给水额定流量较大的用水设备的管道,应与淋浴配水管道分开;2多于3个淋浴器的配水管道,宜布置成环形;3成组淋浴器的配水管的沿程水头损失,当淋浴器少于或等于6个时,可采用每米不大于300Pa。当淋浴器多于6个时,可采用每米不大于350Pa。配水管不宜变径,且其最小管径不得小于DN25。8.3.3控制淋浴器配水点的水压宜控制在0.2MPa。8.3.4当设置公用浴池时,应设循环水处理系统及消毒措施。8.3.5公共浴池用水水温宜为38~42℃。8.3.6循环式浴池给水系统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浴池水宜采用顺流式循环给水系统;2多座浴池宜各自设置独立的浴池水循环给水系统;3对容积不超过6m3的单座公共浴池,当满足下列条件时,数座公共浴池可共用一套循环给水系统:1)各浴池最高水位相同;2)各浴池水质、水温要求相同;3)各浴池水的循环周期相同;4)各浴池的使用功能相同。8.3.7温泉水浴池循环水系统应由浴池回水口、毛发聚集器、循环水泵、过滤器、消毒装置、加热设备、浴池给水口、仪表和附件以及相连接的管道组成。8.3.8单座公共浴池的池水循环周期应根据使用性质、使用人数、池水容积、消毒方式、池水净化设备效率及运行时间等因素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池水容积小于或等于6m3时,循环周期宜为0.3h~0.5h;2当池水容积为6m3~10m3时,循环周期宜为0.5h;3当池水容积为10m3~15m3时,循环周期宜为lh;4当池水容积大于15m3时,循环周期不宜超过2h;5休闲、嬉水类浴池的循环周期应按现行行业标准《游泳池给水排水工程技术规程》CJJ122的规定确定。8.3.9循环式公共浴池每日补水量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浴池水容积小于或等于10m3时,宜按浴池容积的10%~15%计算;2当浴池水容积大于10m3时,宜按浴池容积的5%~10%计3当浴池通过补水补充热量时,补水量需同时满足保证池水温度的补热量。8.3.10公共浴池补水管的连接应符合下列规定:温泉水浴池的补水管口应高出浴池最高水位0.15m以上,并以跌水方式进行补水,且补充水的出流不得产生水雾。8.3.11浴池水消毒所选用的消毒剂品种应获得卫生主管部门的批准。8.3.12浴池水消毒剂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能快速杀灭浴池及管道系统内的致病微生物;2应具有持续消毒和氧化功能,并易溶于水;3用于温泉水浴池系统的消毒剂,不应改变温泉水的原水水质;4药品液体浓度应能被在线实时监测。8.4宾馆温泉给水8.4.1宾馆应设置循环回水系统。要求随时取得不低于规定温度温泉的高级宾馆,应保证支管中的热水循环,或有保证支管中温泉温度的措施。8.4.2在混合龙头处,应有警示标志,防止误饮温泉。8.4.3其他技术要求还应符合第8.2章节的相关规定。8.5管材与保温8.5.1建筑温泉管道材料应符合下列要求:1小区室外温泉供水管和小区室外温泉回水管应选用耐腐氯化聚氯乙烯(CPVC)热水专用管、塑覆(或外加防腐层)薄壁不锈钢管、铜管等;2单体建筑内温泉管道应选用耐腐蚀、安全、连接方便可靠的管材,可采用铜管、薄壁不锈钢管、塑料热水管、塑料和金属复合热水管等;3定时供应温泉时,露明管道不宜选用塑料热水管。8.5.2建筑温泉管道和温泉蓄水池保温措施。1小区埋地管道的保温措施同第6.0.10条;2地下室架空管道、泵房内的管配件、明敷管道,宜采用表面美观并具有防火性能的橡塑保温材料;3室内管道(不含地下室、泵房)宜采用聚苯乙烯保温层,外加不饱和树脂玻璃钢外保护层,保温层与外保护层间加包一层聚氨酯薄膜;4温泉蓄水池及温泉屋面水箱,宜采用聚氨酯作保温层,不饱和树脂玻璃钢等作外保护层。9.1电气自动化9.1.1温泉供水系统的监测与控制设备选型应与所在的安装环境相符合,保证安全、稳定地监测与运行。9.1.2温泉水井井泵、循环泵、增压泵应采用变频控制装置。9.1.3温泉水井宜设置下列检测和监控内容,并应与工艺要求一致:1温泉水井井泵、电动阀门、潜污泵及风机的监视与控制;2温泉水井液位监测;3温泉水井出水流量监测;4温泉水井出水温度监测;9.1.4温泉泵站宜设置下列检测和监控内容,并应与工艺要求一致:1增压泵、循环泵、电动阀门、潜污泵及风机的监视与控制;2蓄水池液位监测;3出水流量及压力监测;4水箱、管网水温度监测;9.1.5监测与控制设备的动力、控制及信号电缆与温泉管道敷设间距应符合《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相关规定。9.2温泉供水信息化9.2.1温泉供水宜设置监控中心和信息中心。9.2.2监控中心应能够实时采集温泉供水系统运行数据、设施设备数据。9.2.3温泉供水监控中心应包括下列功能:1采集各远程设施的运行数据和设备状态;2主要运行参数的监视和越限报警,主要设备的运行监视和故障报警;3事故预警,紧急事件处置,应急响应,预案管理和执行;4按温泉供水信息中心的要求上报系统运行数据和设施状态信息;5通过连接其他相关信息系统,实现数据信息共享、防灾预警和突发事件情况下的运作协调。9.2.4温泉供水信息中心应包括下列功能:1运行并管理温泉供水数据中心,管理温泉供水数据信息;2汇聚各监控中心上报的各项采集数据和运行参数;3数据存储、检索、查询、统计、报表、数据信息展示;4数据分析,信息处理,辅助决策支持;5事故预警,紧急事件处置,应急响应,预案管理和执行;6预警信息发布;7信息设施的管理,设备运行监视与控制。9.2.5温泉水井应采集下列远程监控内容:水泵运行状态、水泵变频频率、液位、温泉水温度、出水流量、出水压力。9.2.6温泉泵站应采集下列远程监控内容:水泵运行状态、水泵变频频率、散热风扇状态、水箱液位、水箱温度、水箱进水流量、泵房进水压力、泵房出水温度、泵房出水压力、污水泵运行状态、电动阀门运行状态、电动调节阀运行状态。9.2.7温泉管网及用户端应根据分区计量原则,装设流量计或水表,并接入温泉供水信息中心。10.1温泉输配水管道10.1.1温泉输配水管道试验压力应按工作压力0.5MPa,且不小于0.9MPa执行或按设计图纸要求执行。10.1.2管道水压试验前,施工单位应编制的试验方案,其内容应包括:1后背及堵板的设计;2进水管路、排气孔及排水孔的设计;3加压设备、压力计的选择及安装的设计;4排水疏导措施;5升压分级的划分及观测制度的规定;6试验管段的稳定措施和安全措施。10.1.3试验管段的后背应符合下列规定:1后背应设在原状土或人工后背上,土质松软时应采取加固措施;2后背墙面应平整并与管道轴线垂直。热水专用管、塑覆(或外加防腐层)薄壁不锈钢管、铜管)的压力管道,除法兰接口外,应待最后一个接口连接完毕一小时后方可进行水压试验。10.1.5管道水压试验采用的设备、仪表规格及其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采用弹簧压力计时,精度不低于1.5级,最大量程宜为试验压力的1.3~1.5倍,表壳的公称直径不宜小于150mm,使用前经校正并具有符合规定的检定证书;2水泵、压力计应安装在试验段的两端部与管道轴线相垂直的支管上。10.1.6管道安装检查合格后,水压试验前,管道两侧及管顶以上回填高度不应小于0.5m;水压试验合格后,应及时回填沟槽的其余部分。10.1.7管道水压试验前准备工作应符合下列规定:1试验管段所有敞口应封闭,不得有渗漏水现象;2试验管段不得用阀门做堵板,安全阀等附件不参与试压;3水压试验前应清除管道内的杂物。10.1.8管道水压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1试验压力应符合设计要求;2预试验阶段:将管道内水压缓缓地升至试验压力并稳压30min。期间如有压力下降可注水补压,但不得高于试验压力;检查管道接口、配件等处有无漏水、损坏现象;有漏水、损坏现象时应及时停止试压,查明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后重新试压;3主试验阶段:停止注水补压,稳定15min;当15min后压力无下降,将试验压力降至工作压力并保持恒压30min,进行外观检查若无漏水现象,则水压试验合格。10.1.9温泉管道的土建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镇供热管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28及《城镇直埋供热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T81的相关规定。10.2温泉管道保温层10.2.1保温层施工应在管道焊接、水压试验合格后进行;法兰两侧应留有间隙,每侧间隙的宽度为螺栓长加20~30mm;保温层与滑动支座、吊架、支架处应留出空隙;硬质保温结构,应留伸缩缝;保温层伸缩缝宽度的允许偏差应为±5mm;施工期间,不得使保温材料受潮。10.2.2保温层施工标准主控项目1保温层的厚度和材料选择:1)评定标准:保温层的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通常要求在一定范围内,以最大程度减少热量损失。材料选择应符合相关标准,如聚氨酯、硅酸盐或岩棉等,确保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和耐久性。2)判定依据:保温层厚度是否在设计要求范围内,保温材料是否符合标准规定,以及保温效果是否达到预期。2管道防腐涂层的质量:1)评定标准:管道防腐涂层的质量应符合相关标准,包括涂层厚度、附着力和耐腐蚀性能。涂层应均匀、牢固地附着在管道表面,能够有效防止腐蚀和损坏。2)判定依据:防腐涂层的厚度是否达到设计要求,附着力是否良好,耐腐蚀性能是否符合标准,以及涂层表面是否均匀光滑。10.2.3保温层施工标准一般项目:1保温层的施工工艺:1)评定标准:保温层的施工工艺应符合相关规范和要求,包括施工温度、材料搅拌比例、涂覆均匀度等。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保温层的平整度和密封性,确保施工质量达到基本要求。2)判定依据:施工过程中是否按照规范要求进行,保温层的厚度和密度是否均匀,是否存在裂缝或空洞等质量问题。2管道防腐涂层的表面处理:1)评定标准:管道防腐涂层的表面处理包括除锈、打磨和清洁等步骤,应确保管道表面干净、光滑、无杂质。表面处理质量直接影响涂层附着力和防腐效果。2)判定依据:表面处理是否彻底,是否达到要求的清洁度和光滑度,以及是否存在锈迹或油污等杂质。10.3温泉水泵10.3.1温泉水泵的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确保泵站运行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10.3.2施工现场应保持清洁整洁,避免杂物和碎屑对设备造成损坏或污染。10.3.3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确保施工人员和设备的安全。10.3.4施工完成后,应进行设备调试和试运行,确保温泉水泵能够正常运行,并根据需要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优化。10.3.5安装前,应检查温泉水泵的型号、规格、性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10.3.6温泉水泵的应牢固安装,地脚螺栓、连接螺栓等应紧固无松动。10.3.7安装完毕后,检查电源线、控制线等的连接是否正确,绝缘性能良好。10.3.8在运行试验阶段,应进行空载和负载运行试验,观察温泉泵的运行状态,包括噪音、振动、温度等。10.3.9应测量温泉泵的流量和扬程,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10.3.10应检查轴封、密封垫等部位的密封性能,无泄漏现象。10.3.11应检查控制系统的功能是否正常,如过载保护、短路保护等。10.3.12应观察温泉泵的运行状态,包括噪音、振动等是否正常,以确保设备运行平稳可靠。11.1供水单位11.1.1应根据温泉日用水量、日变化系数、时变化系数、输配水管网情况、季节气温情况及温泉水井水位温度,编制总调度计划、温泉水井流量。11.1.2应依据总调度计划,在规定时间内宜依次开启各座温泉水井内的水泵。11.1.3应根据调节水池内的水位水温变化情况,动态调节温泉水井的水泵开启台数或水泵电机转速,必要时向调节水池内补充低温水。11.1.4当调节水池内的水温达到65℃时,方可开启温泉泵站的水泵向市政管网输送温泉。11.1.5水泵站内的水泵应根据用水量及管网压力的变化,调整水泵开启台数,调节水泵转速。11.1.6当泵站总出水量达到计划出水量时或超过温泉供应时段后,依次关闭各座温泉水井内的水泵,再依次关闭输水泵站的水泵。11.1.7当水压、水温、水位、出水流量及配电系统发生重大异常时,应启动紧急预案,关闭温泉水井水泵和输水水泵。11.2二次供水管理部门11.2.1二次供水管理部门应根据温泉日用水量、日变化系数、水温情况、季节气温变化情况,前日温泉使用情况、温泉蓄水池剩余水量及水温,编制日供温泉计划,确定每日蓄水池的计划蓄存水位、蓄水池计划水温。11.2.2在规定进水时间内依次开启温泉蓄水池阀门。11.2.3依据日供温泉计划,观察温泉蓄水池内的水位水温变化情况,防止蓄水池水位超过计划水位,确保蓄水池内的供应水温不低于计划水温。11.2.4当蓄水池的水位达到计划水位,同时水温也达到计划水温时,关闭蓄水池进水阀门。11.2.5达到向最终用户的供应时间后,开启水泵向用户供应温泉,同时开启温泉循环回水系统循环泵并调节回水量。11.2.6当温泉循环回流系统的回水水温超过45℃时,可关闭温泉循环回流系统的循环水泵。11.2.7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关闭温泉增压水泵:1温泉蓄水池水位下降到低水位;2达到温泉终止供应时间;3蓄水池温度低于45℃时;4系统出现故障时。11.2.8记录当日温泉进水量、进水温度、蓄水池混合水温、当日当次温泉供应量、起止时间、蓄水池剩余水位以及设备运行情况,为编制次日供应温泉计划提供基础数据。1为便于在执行本标准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如下: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先这样做的: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2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时的写法为:“应符合……的规定”或“应按……执行”。1《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高密度聚乙烯外护管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预制直埋保温管及管件》GB/T290473《室外给水设计标准》GB500134《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GB50015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6《室外给水排水和燃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0327《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T500878《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9《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验收规范》GB5024210《供水管井技术规范》GB5029611《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12《供水水文地质钻探和凿井操作规程》CJJ1313《城镇供热管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2814《城镇供热直埋热水管道技术规程》CJJ/T8115《游泳池给水排水工程技术规程》CJJ12216《城镇供热管网结构设计规范》CJJ10517《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外护层聚氨酯泡沫塑料预制直埋保温》CJ/T12918《高密度聚乙烯外护管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预制直埋保温复合塑料管》CJ/T48019《生活热水水质标准》CJ/T52120《水文地质钻探规程》DZ/T014821《温泉旅游水质卫生要求及管理规范》LB/T081福州市温泉供水工程技术标准《福州市温泉供水工程技术标准》DBJ/T13-103-XXXX,经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2X年XX月XX日以闽建科〔202X〕XX号文批准发布,并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备案,备案号为J1XXXX-202X。13-103-2008的基础上修订而成,上一版的主编单位是福州市地热管理处,参编单位是福州城建设计研究院、福州市温泉供应公司,主要起草人员是高峰、卓雄、李陈虹等。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是:1.温泉供水规划;2.调节水池与泵站设置;3.温泉输配水管;4.槽车运输;5.终端用水;6.自动化与信息化;7.施工及验收。本标准修订过程中,编制组进行了广泛、深入调查研究,总结了福州市温泉供水项目的实践经验以及各类温泉用户端的多年运行与实践经验,同时参考了了许多相关国家、行业及地方标准,通过反复讨论、分析、论证,开展专题研究和工程实例验证等工作,为本次标准编制提供了依据。为便于广大设计、施工、科研、学校等单位有关人员在使用本标准时能正确理解和执行条文规定,《福州市温泉供水工程技术标准》编制组按章、节、条顺序编制了本标准的条文说明,对条文规定的目的、依据以及执行中需要注意的有关事项进行了说明。但是,本条文说明不具备与标准正文同等的法律效力,仅供使用者作为理解和把握标准规定的参考。3温泉供水规划 363.1温泉水源 363.2温泉供水系统 364温泉水井 374.2温泉水井泵 374.3温泉井口装置 375调节水池与泵站设置 385.1调节水池 385.2泵站设置 396温泉输配水管 407槽车运输 418终端用水 428.2住宅温泉给水 428.3公共浴室、浴池温泉给水 429自动化与信息化 43 4310施工及验收 4410.1温泉输配水管道 443.1温泉水源3.1.6以保证温泉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地热开采工程,应根据地质资源勘查部门所提供的资源可储量及地热井参数进行设计。主要参数应包括地热流体稳定条件下的温度、流量、压力或水位。3.2温泉供水系统3.2.2温泉供需关系遵循“以供定需”原则。4.2温泉水井泵4.2.1考虑水位下降的可能性,留有一定的水泵扬程余量。4.2.3条文说明:因为在实际做的时候,如果按照产品的安装要求动水位下1m,可能水位波动对进水口会产生影响。4.2.4按流量扬程进行变频调速。4.3温泉井口装置4.3.1井口装置,按盖板位置可分为地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医药数理统计方法》题库
- 《市场营销学》期末复习章节试题及答案
- 第3单元 封建时代的欧洲(高频非选择题25题)(解析版)
- 八下期末考拔高测试卷(3)(原卷版)
-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解析版)
- 《电镀工艺流程》课件
- 院线电影投资发行合同三篇
- 七夕情人节课件15
- 酒店管理中的设备设施管理
- 高一的军训心得笔记10篇
- 室外消火栓安装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 AI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
- 建立信息共享和预警机制
- 美容外外科管理制度
- 苯-甲苯分离精馏塔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 国企人力资源岗位笔试题目多篇
- 病毒 课件 初中生物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023~2024学年)
- JGT129-2017 建筑门窗五金件 滑轮
- 三年级科学上册水和空气复习课教案
- 全国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目录(2023版)
- 助产学导论学习通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