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四文言文阅读】考点3 文言句式【高分攻略】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学案(含答案解析)_第1页
【模块四文言文阅读】考点3 文言句式【高分攻略】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学案(含答案解析)_第2页
【模块四文言文阅读】考点3 文言句式【高分攻略】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学案(含答案解析)_第3页
【模块四文言文阅读】考点3 文言句式【高分攻略】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学案(含答案解析)_第4页
【模块四文言文阅读】考点3 文言句式【高分攻略】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学案(含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模块四文言文阅读】考点3文言句式命题趋势命题趋势高考文言文阅读虚词的考查主要有三种考查形式:(1)杂合到文中对文意的梳通和理解;(2)以翻译文言文句子的形式间接考查;(3)个别地方试卷一般采用选择题的形式,常常用比较的方式,即从两个句子中挑出某一字形相同的虚词,比较它们的意义与用法的异同;通常一句是所给的文章或片段中的,另一句是所学的课文中的。其中常考虚词有18个: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在备考过程中,我们应以积累高考常见虚词为依托,在考试真题中灵活掌握虚词考查方法。真题详解(2024·新高考Ⅱ)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真题详解孝公既用卫鞅,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卫鞅曰:“疑行无名,疑事无功。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孝公曰:“善。”“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于是以鞅为大良造。居五年,秦人富强。(节选自《史记·商君列传》)(1)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2)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解题步骤】第一步:识别标志关键词针对文本内容,查找主要关键词,如:“于”“之”等,根据关键词判断句式。第二步:根据文本,总结答案根据文本内容和题目的要求,综合分析得出答案。【参考答案】(1)圣人如果可以使国家强盛,不必效法陈规;如果可以使百姓获利,不必遵循旧制。(2)法令在民间实行一年,秦人到国都诉说新法不便利的数以千计。【真题解析】需要注意以下关键词和特殊句式:(1)苟,如果;法,效法;固,陈规;循,遵守。“可以(之)强国”“可以(之)利民”都是省略句。(2)期年,满一年;之,到。“令行于民”是介词短语后置句。知识速查清单知识速查清单【4种文言句式】文言特殊句式一般分四类: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其中较难理解的是倒装句。一、判断句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⑴用“者……也”表判断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⑵句末用“者也”表判断①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⑶用“者”表判断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⑷用动词“为”或判断词“是”表判断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陶渊明《桃花源记》)②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⑸用“即、乃、则、皆、本、诚、亦、素、必”等副词表示肯定判断①且相如素贱人。(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⑹用“非”表示否定判断①③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⑺无标志判断句。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例如:①刘备天下枭雄。(司马光《赤壁之战》)注意点: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二、被动句被动句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有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也叫意念被动句。古代汉语中有标志的被动句式主要有四种:⑴用“于”表示被动关系。用介词“于”引出行为的主动者,“于”放到动词后,它的形式是:“动词+于+主动者”。例如:王建禽于秦。(禽,通“擒”)句中的“于”用在动词“禽”的后边,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秦”,表示被动。“于”可译为“被”。这种被动句有两个条件:一是主语是被动者,二是句子里有表示被动的词“于”。⑵用“见”来表示被动关系。在动词前用“见”或又在动词后加“于”引进主动者。它的形式是:“见+动词”或者“见+动词+于+主动者”。例如:①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②臣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⑶用“为”表示被动关系。“为”放在动词前边引出行为的主动者,它的形式是:“为+主动者+动词”或者“为+主动者+所+动词”。例如:①茅屋为秋风所破(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②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司马迁《陈涉世家》)③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苏洵《六国论》)④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司马光《赤壁之战》)⑤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司马迁《鸿门宴》)⑷用“受”“被”“受……于”表示被动关系。它的形式是:“被(受)+动词”或者“被(受)+动词+于+主动者”。例如:①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见”也表被动)(司马迁《屈原列传》)②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张溥《五人墓碑记》)③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司马光《赤壁之战》)古代汉语中无标志的被动句:指句子不含有被动词的被动句,也叫做是意念被动句,这种被动句没有明显的标志,但翻译时需要翻译成被动句。例如:①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范晔《张衡传》)②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范晔《张衡传》)注意点:“见”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相近,如:“生孩六月,慈父见背。”(《陈情表》)其中的“见”不表示被动,可以理解为“我”。还有,“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孔雀东南飞》“兰芝初还时,府吏见丁宁”(同上)上面的两个“见”都相当于代词“我”,指的是刘兰芝,后面都接动词。这是一个难点,注意理解掌握。三、省略句古今汉语都有成分省略,但在古汉语中,省略现象更为普遍,而且按照现代汉语习惯,一些不能省略的成分也都省略了。1、主语的省略,就是把主语省略掉。⑴承前省如: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蛇)触草木,(草木)尽死;(蛇)以啮人,(人)无御之者。(柳宗元《捕蛇者说》)⑵蒙后省如:沛公谓张良曰:“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司马迁《鸿门宴》)⑶自述省如:(予)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柳宗元《愚溪诗自序》)⑷对话省如:(孟子)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王)曰:‘不若与人。’”2、谓语的省略,就是把谓语省略掉。例如:①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②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3、修饰语和中心词的省略例如:①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吾)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吾)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修饰语的省略](《邹忌讽齐王纳谏》)4、宾语与兼语的省略,文言文不但常省略动词宾语,也常省略兼语结构中的兼语。例如:①杞子自郑使(人)告于秦。(《左传.肴之战》)5、介词和介词宾语的省略例如:①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于)河南,臣战(于)河北。(司马迁《鸿门宴》)6、分句的省略例如:①然力足以至焉,(而未至,)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王安石《游褒禅山记》)②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亦可至远),功在不舍(荀子《劝学》)四、倒装句介词结构后置、状语后置1、动+以+宾。例如:申之以孝悌之义。《寡人之于国也》2、动+于(乎,相当“于”)+宾。例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荀子·劝学》3、形+于+宾。例如: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张衡传》4、介词宾语后置:介词“以”“于”“乎”“自”等后面带上宾语,组成介宾结构短语。这种介宾短语在现代汉语中一般放在动词或者形容词前边充当状语,在古代汉语中,却多数放在动词或者形容词后边充当补语。例如: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师说》主谓倒装古汉语中为了强调谓语,有些感叹句或疑问句把谓语置于主语之前。一般常用逗号将主谓隔开。感情较强烈;谓语由形容词充当。例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甚善矣,子之治东阿。《晏子治东阿》渺渺兮予怀。《赤壁赋》——我的心思飘得很远很远。快哉此风!《黄州快哉亭记》宾语前置1、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举例:如:“时人莫之许也。”(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正常语序应该是“时人莫许之也。2、疑问句中疑问词作宾语。例如:“沛公安在?”(《鸿门宴》)(应为“沛公在安”)3、以“是”“之”为标志。例如:“何陋之有?”(《陋室铭》)(应为“有何陋之”)定语后置1、“之…者…”为标志,即“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的形式。如:“马之千里者。”(《马说》)2、“中心词+后置定语+者”,如:“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3、中心词+数量词。如:⑴“闻道百”(庄子《秋水》)⑵“铸以为金人十二”(《过秦论》)4、“中心词+之+后置定语”,例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10种固定句式】1.表示疑问的习惯用法(1)如……何;若……何;奈……何。这是三个意义相同的表示疑问的习惯说法,中间可以插人名词、代词和短语,可以译为“把……怎么样”“对……怎么办”“怎样对付(处置、安顿)”。①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②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论语·子路》)③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鸿门宴》)“如何(何如)”“奈何”“若何(何若)”连用,表询问或商量的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怎么样(的)”“为什么”“怎么”等。取吾壁,不予我城,奈何?(《廉颇蔺相如列传》)(2)“何也(何……也)”“何哉(何……哉)”,表询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为什么呢”“什么……呢”“怎么……呢”而此独以钟名,何哉?(《石钟山记》)(3)“何(奚)以……为”“何以”是“以何”的倒装,意思是用什么、拿什么、凭什么)、“何(奚、曷……,译为“用……做什么呢”“……干什么呢”为什么要……呢”。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颛臾》)2.表示反问的习惯用法(1)“不亦……乎”语气比较委婉,可译为“不也.是……”或“难道不……吗.。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2)“不为……乎”,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不算是……吗”。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列子·汤问》)(3)“何(奚)以……为”“何(焉)……为”,可译为“要……什么呢”或“哪里用得着……呢”。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4)“岂庸……乎(哉)”,相当于现代汉语的“难道……“怎么……呢”。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鸿门宴》)(5)“非……软”,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不……吗”。子非三闾大夫欤?(《屈原列传》)(6)“宁……耶”,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哪里(怎么)……呢”。宁知此为归骨所耶?(《祭妹文》)(7)“何所”,表疑问的固定结构,是“所为何”的移位和压缩,可译为“……的人、事物是什么”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木兰诗》)(8)“何……之有”,是“有何……”的倒装,相有于现代汉语的“有什么……呢”。①宋何罪之有?(《公航》)②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泰师》)“何有”单用,可根据上下文译为“有什么困难”“有什么舍不得”“有什么关系”。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我?(《论语.述而》)(9)“其……乎(欤)”,译为“难道……吗”。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师说》)(10)“安……乎”“安……哉”,表疑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怎……呢”“哪里……呢”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赤壁赋》)(11)“得无……乎”.表反问。句末“平”可用“号(欤)”“邪”“耶”等疑问语气词替换。可译为“能……吗”。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同样的结构还有“得……与”“岂非……”,相当于“难道不是……吗”。得非诸侯之盛强,末大不掉之咎欤?(《封建论》)(12)“能无……乎”,详为“怎么不……呢”。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原列传》)(13)“(而)况……平”,详为“何况……呢”或“何况……呢”。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石钟山记》)(14)“无乃……与”,相当于“难道不是……吗”。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15)“安能”“何能”“何得”,这三种固定结构一般译为“怎么能”。①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②其妻日:“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16)“独……邪(平、哉)?”可译为“难道……吗?”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廉颇蔺相如列传》)3.表示感叹的习惯用法(1)“一何”可译为“何等”“多么”。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石壕吏》)(2)“……何其……”译为“多么……”,有时也译为“……怎么那么……呢”或“为什么这么……”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3)“何……也”可译为“怎么这……呢”,也可译为“怎么那么……呢”或“为什么这么……呢”。足下不欲破袁氏也,何言之不实也?(《三国志·魏书.武帝纪》)(4)“特(直或止)……耳”,可译为“只不过……罢了”。①止增笑耳。(《狼》)②嗟乎!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读<孟尝君传>》)③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寡人之于国也》)4.表示假设的习惯用法(1)“有……于此(斯)……”,译时只需在有关句子前加上“假设”“假如”之类的词语即可。今且有人于此,以随侯之珠,弹千仞之雀,世必笑之。(《庄子》)(2)“若其”,相当于“假如”。今者违命,胜不足多;若其不胜,为罪已甚。(《晋书·周浚传》)(3)“诚……则……”,可译为“如果……那么(就)……”公子诚一开口请如姬,如姬必许诺,则得虎符,夺晋鄙军(《信陵君窃符救赵》)(4)“向使”,可译为“假如,如果”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六国论》)(5)“自非”,可译为“如果不是”“除非是”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三峡》)5.表示选择的习惯用法(1)“与其……孰若(毋宁)……”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与……哪里比得上(不如)……”。与其杀是僮,孰若卖之?(《童区寄传》)(2)“不……则……”“不……即……,”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不是(这样),就是(那样)”。①战者,必然之势也。不先于我,则先于彼;不出于西,则出于北。(《教战守策》)②方春,百姓不耕即蚕,隙不可夺。(《书何易于》)(3)“……,抑……”译为“是……,还是……”或“……,或者……”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伶官传序》)(4)“非……则……相当于“不是……就是……”非死则徙尔。(《捕蛇者说》)6.表示强调的习惯用法(1)“唯(惟)……为……”可译为“只”“只有”“唯独”天生万物,唯人为贵。(《说苑.杂言》)(2)“唯(惟)……所……”可译为“任凭……随便……”臣有三剑,唯王所用。(《庄子·说剑》)(3)“非惟……抑亦……”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不只……而且……”表递进语气。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隆中对》)7.表示比较的习惯用法“……何如……”“……何若……”“……孰与(孰若)……”,意即……与……孰……”,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和(同、跟)……相比,谁(哪个、哪样)……比……怎么样”;“孰若”,译为“哪里比得上”。①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②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世说新语·夙惠》)何如”单用,相当于“怎样”“哪个”。陛下以绛侯周勃何如人也?(《史记·张释之列传》)8.表示推测、揣度、商榷的习惯用法(1)“得无……乎(邪)”“无乃……乎",意思是“该不会(莫不是、莫非、恐怕、岂不是、只怕是……吧”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邪?(《晏子使楚》)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2)“……之谓也”“其……之谓也”“其……之谓乎”,译为“说的就是……啊”“大概说的就是……吧”“闻道百,以为莫已若”者,我之谓也。(《庄子·秋水》)(3)“不亦……乎”,可译为“不是……吗”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4)……庶儿……与(乎)”,可译为“……或许……吧”。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9.表示指代的习惯用法(1)“有所……”“无所……”“何所……”(安所……奚所……)可译为“有什么(没有什么)……的(人、物、事)”。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鸿门宴》)(2)“有以……无以……可译为“有什么(可以)用来……”“没有什么(可以)用来……①项王未有以应。(《鸿门宴》)②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劝学》)10.表示认定的习惯用法(1)“是故……”“是以……”表示结果的固定结构,同义结构还有“以此”“是用”“用是”“用此”“以故”,可译为“因此”“所以”。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精选好题精选好题(2024·全国·高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人才莫盛于三国,亦惟三国之主各能用人,故得众力相扶,以成鼎足之势。而其用人亦各有不同者,大概曹操以权术相驭,刘备以性情相契,孙氏兄弟以意气相投。刘备为吕布所袭奔于操程昱以备有雄才劝操图之。操曰:“今收揽英雄时,杀一人而失天下之心,不可也。”然此犹非与操有怨者。臧霸先从陶谦,后助吕布,布为操所擒,霸藏匿,操募得之,即以霸为琅邪相。先是操在兖州,以徐翕、毛晖为将,兖州乱,翕、晖皆叛,后操定兖州,翕、晖投霸。至是,操使霸出二人,霸曰:“霸所以能自立者,以不为此也。”操叹其贤。盖操当初起时,方欲藉众力以成事,故以此奔走天下。及其削平群雄,势位已定,则孔融、许攸等,皆以嫌忌杀之。荀彧素为操谋主,亦以其阻九锡而胁之死。然后知其雄猜之性久而自露,而从前之度外用人,特出于矫伪,以济一时之用,所谓以权术相驭也。至刘备,一起事即为人心所向。观其三顾诸葛,咨以大计,独有傅岩爰立之风。关、张、赵云,自少结契,终身奉以周旋,即羁旅奔逃,无寸土可以立业,而数人者患难相随,别无贰志。此固数人者之忠义,而备亦必有深结其隐微而不可解者矣。至托孤于亮,曰:“嗣子可辅,辅之;不可辅,则君自取之。”千载下犹见其肝膈本怀,岂非真性情之流露?亮第一流人,二国俱不能得,备独能得之,亦可见以诚待人之效矣。至孙氏兄弟之用人,亦自有不可及者。孙策生擒太史慈,即解其缚曰:“子义青州名士,但所托非人耳。孤是卿知己,勿忧不如意也。”此策之得士也。陆逊镇西陵,权刻印置逊所,每与刘禅、诸葛亮书,常过示逊,有不安者,便令改定,以印封行之。委任如此,臣下有不感知遇而竭心力者乎?陆逊晚年为杨竺等所谮,愤郁而死。权后见其子抗,泣曰:“吾前听谗言,与汝父大义不笃,以此负汝。”以人主而自悔其过,开诚告语如此,其谁不感泣?此孙氏兄弟之用人,所谓以意气相感也。(节选自赵翼《廿二史札记》卷七)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操使霸出二人,霸曰:“霸所以能自立者,以不为此也。”__(2)吾前听谗言,与汝父大义不笃,以此负汝。__【答案】1.(1)曹操让臧霸交出那两个人,臧霸说:“我之所以能够自立的原因,是因为不做这样的事情。”(2)我以前听信谗言,与令尊的关系不够深厚,因此辜负了你。【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出”,交出;“所以”,……的原因;“以”,因为;“者……也”,表判断。(2)“汝”,你;“笃”,深厚;“负”,辜负。参考译文:三国时期的人才可谓是最为鼎盛的,这也得益于三国的君主各自善于用人,因此能够汇聚众人的力量,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然而,他们用人的方式各有不同。大致来说,曹操是以权术驾驭人,刘备是以性情结交人,孙氏兄弟则是以意气感召人。刘备被吕布袭击后,投奔曹操,程昱认为刘备有雄才,劝曹操图谋除掉他。曹操说:“现在是收揽英雄的时候,杀一个人会失去天下人的心,这是不可以的。”然而,这还不是与曹操有怨的人。臧霸先是跟随陶谦,后来帮助吕布,吕布被曹操擒获后,臧霸藏匿起来。曹操通过招募的方式找到臧霸,立即任命他为琅邪相。早先,曹操在兖州时,任用徐翕、毛晖为将,兖州发生动乱,徐翕、毛晖都叛变了。后来曹操平定兖州,徐翕、毛晖投奔臧霸。到这时,曹操让臧霸交出那两个人,臧霸说:“我之所以能够自立的原因,是因为不做这样的事情。”曹操叹息他的贤能。曹操当初起事时,正是想借助众人的力量成就大业,所以以此奔走天下。等到他削平群雄,势位已定时,孔融、许攸等人都因嫌忌被杀。荀彧一直是曹操的谋主,也因为阻止曹操接受九锡而被逼死。由此可见,曹操的雄猜之性久而自露,而从前的宽容用人,只是出于权宜之计,以应一时之需,这就是所谓的以权术驾驭人。至于刘备,一起事就为人心所向。看他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咨询大计,独有傅岩立贤的风范。关羽、张飞、赵云,自年轻时结交,终身相随,即使在颠沛流离、无立足之地时,这几人也患难与共,毫无二心。这固然是几人的忠义,但刘备也必定有深厚的情感纽带令人不能解开。到托孤于诸葛亮时,刘备说:“嗣子可辅,辅之;不可辅,则君自取之。”千载之下仍能见其肝胆相照,岂不是性情的流露?诸葛亮是第一流的人才,其他两国都不能得到,唯独刘备能得到他,这也可见以诚待人的效果。至于孙氏兄弟用人,也各自有别人比不了之处。孙策生擒太史慈后,立即解开他的绑缚,说:“子义是青州名士,只是所托非人罢了。我是你的知己,不用担心不如意。”这是孙策得士的表现。陆逊镇守西陵,孙权把印章放在陆逊那里,每次与刘禅、诸葛亮通信,常常给陆逊看,有不妥之处就让他改定,然后盖上印章发出。委任如此,臣下有不感知遇而竭心尽力的吗?陆逊晚年被杨竺等人谗害,愤郁而死。孙权后来见到陆逊的儿子陆抗,哭着说:“我以前听信谗言,与令尊的关系不够深厚,因此辜负了你。”作为君主能自悔其过,像这样开诚布公地告知,谁能不感动流泪呢?这就是孙氏兄弟用人,这就是所说的以意气感人的表现。(2024·全国·高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文侯受子夏经艺,客段干木①,过其闾,未尝不轼也。秦尝欲伐魏,或曰:“魏君贤人是礼国人称仁上下和合未可图也。”文侯由此得誉于诸侯。(节选自《史记·魏世家》)材料二:上欲废太子,立戚夫人子赵王如意。吕后恐,乃使建成侯吕泽劫留侯,强要曰:“为我画计。”留侯曰:“顾上有不能致者,天下有四人。今公诚能无爱金玉璧帛,令太子为书,卑辞安车,因使辩士固请,宜来。上知此四人贤,则一助也。”汉十二年,上从击破布军归,疾益甚,愈欲易太子。及燕,置酒,太子侍。四人从太子,年皆八十有余,须眉皓白,衣冠甚伟。上怪之,问曰:“彼何为者?”四人前对,各言名姓。上乃大惊,曰:“吾求公数岁,公辟逃我,今公何自从吾儿游乎?”四人皆曰:“陛下轻士善骂,臣等义不受辱,故恐而亡匿。窃闻太子为人仁孝,恭敬爱士,天下莫不延颈欲为太子死者,故臣等来耳。”上曰:“烦公幸卒调护太子。”四人为寿已毕,趋去。上起去,罢酒。竟不易太子者,留侯本招此四人之力也。(节选自《史记·留侯世家》)材料三:论者或曰:“魏文式段干木之闾,秦兵为之不至,非法度之功。虽全国有益,非所贵也。”夫法度之功者,谓何等也?养三军之士,明赏罚之命,严刑峻法,富国强兵,此法度也。六国之亡,皆灭于秦兵。六国之兵非不锐,士众之力非不劲也,然而至于破亡者,强弱不敌,众寡不同,虽明法度,其何益哉?使童子变孟贲之意②,孟贲怒之,童子操刃与孟贲战,童子必不胜,力不如也。孟贲怒,而童子修礼尽敬,孟贲不忍犯也。秦之与魏,孟贲之与童子也。夫力少则修德,兵强则奋威。秦以兵强,威无不胜。却军还众,不犯魏境者,贤干木之操,高魏文之礼也。高皇帝议欲废太子,吕后患之,子房教以敬迎四皓而厚礼之,太子遂安。夫太子敬厚四皓,以消高帝之议,犹魏文式段干木之闾,却强秦之兵也。(节选自王充《论衡·非韩》)[注]①段干木:战国初魏国名士。②孟贲:战国时勇士。2.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吾求公数岁,公辟逃我,今公何自从吾儿游乎?_____(2)却军还众,不犯魏境者,贤干木之操,高魏文之礼也。__【答案】2.(1)我找你们好几年,你们躲着不见我,现在你们为什么来跟我儿子交往呢?(2)(秦国)退兵还师,不进犯魏国边境的原因,是看重段干木的操守,推崇魏文侯的重礼。【解析】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辟”,通“避”,逃避,躲避;“游”,交往,交游。(2)“却”,退;“操”,操守;“高”,形容词做动词,推崇。参考译文:材料一:文侯师从子夏学经书,以客礼对待段干木,经过他的乡里,没有一次不凭轼敬礼的。秦国曾想进攻魏国。有人说:“魏君对贤人特别敬重,魏国人都称赞他的仁德,上下和谐同心,不能谋取。”文侯因此得到诸侯的赞誉。(节选自《史记·魏世家》)材料二:皇上想废掉太子,立戚夫人生的儿子赵王如意。吕后很害怕,就派建成侯吕泽胁迫留侯,竭力要挟说:“一定得给我出个主意。”留侯说:“回想皇上不能招致而来的,天下有四个人。现在您果真能不惜金玉璧帛,让太子写一封信,言辞谦恭,驾着(用四匹马拉的)安车,趁机派能言善辩之士恳切地聘请,他们应当会来。皇上知道这四个人贤能,那么这对太子是一大帮助。”汉十二年,皇上随着击败黥布的军队回来,病势更加沉重,愈发想更换太子。等到宴饮的时候,设置酒宴,太子在旁侍奉。那四人跟着太子,他们的年龄都已八十多岁,须眉洁白,衣冠非常奇特。皇上感到奇怪,问道:“他们是干什么的?”四个人上前对答,各自说出姓名。皇上于是大惊说:“我访求先生们好几年了,先生们都逃避我,现在先生们为何自愿跟随我儿交游呢?”四人都说:“陛下轻慢士人,喜欢骂人,我们讲求道义,不愿受辱,所以惶恐地逃跑躲藏起来。我们私下闻知太子为人仁义孝顺,谦恭有礼,喜爱士人,天下人没有谁不伸长脖子想为太子拼死效力的。因此我们就来了。”皇上说:“烦劳诸位始终如一(善始善终)地好好调教保护太子吧。”四个人敬酒祝福已毕,小步快走离去。皇上起身离去,一直到酒宴结束,皇上最终没有更换太子,原本是留侯招致这四个人发生了效力。(节选自《史记·留侯世家》)材料三:议论者中有人说:“魏文侯从段干木居住的里巷经过,手扶车轼表示敬意,秦军因此不去攻打魏国,并不是法制的功效。虽然在保全国家方面有好处,也不值得重视。”那么,法制的功能,指的是什么呢?养活三军士兵,明确赏罚法令,严厉刑法,富国强兵,这就是法制。六国灭亡,都灭亡在秦国的军队。六国的军队并非不精锐,士兵的力量也并非不强,然而甚至于被打败灭亡,这是因为强弱不相当,多少不一样,即使明确了法制,那又有什么益处呢?假使小孩违背了大力士孟贲的心意,孟贲发怒,小孩持刀跟孟贲对打,小孩肯定不能取胜,因为力量远远不如孟贲。要是孟贲发怒,而小孩讲究礼节,对他非常恭敬,孟贲才会不忍加害。秦国与魏国,就像孟贲与小孩一样。力量弱小就该修养德行,军队强大就该发扬威力。秦国凭借军队强大,威力无穷战无不胜。撤回军队,不去侵犯魏国领土,是因为秦军尊重段干木操行贤良,推崇魏文侯的礼义。汉高皇帝主张想废掉太子刘盈,吕后很担忧,张子房(张良)教太子用谦恭的态度去迎请四皓,并丰厚地礼遇他们。太子的地位安稳了太子敬重厚待四皓,来消除了高皇帝废掉太子的想法,就像魏文侯到里巷对段干木表示敬意,退掉了强大的秦军一样。(节选自王充《论衡·非韩》)(2024·全国·高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李广有孙陵,为侍中,善骑射。帝以为有广之风,使教射酒泉、张掖以备胡。及贰师击匈奴[注],陵叩头自请曰:“臣所将屯边者,皆荆楚勇士奇材剑客也。愿得自当一队,到兰干山南以分单于兵,毋令专乡贰师军。臣愿以少击众,步兵五千人涉单于庭。”上壮而许之。陵至浚稽山,与单于相值,骑可三万围陵军。陵搏战攻之,虏还走上山,汉军追击,杀数千人。单于大惊,召八万余骑攻陵。陵军步斗树木间,复杀数千人。陵居谷中,虏在山上,四面射,矢如雨下。士卒多死,不得行。陵曰:“无面目报陛下!”遂降。上怒甚,群臣皆罪陵。上以问太史令司马迁,迁盛言:“陵事亲孝,与士信,常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其素所畜积也,有国士之风。且陵提步卒不满五千,深蹂戎马之地,抑数万之师。身虽陷败,然其所摧败亦足暴于天下。彼之不死,宜欲得当以报汉也。”上以迁为诬罔,下迁腐刑。久之,上悔陵无救。上遣(公孙)敖深入匈奴迎李陵,敖军无功还,因曰:“捕得生口,言李陵教单于为兵以备汉军。”上于是族陵家。既而闻之,乃汉将降匈奴者李绪,非陵也。陵使人刺杀绪,大阏氏欲杀陵,单于匿之北方。大阏氏死,乃还。单于以女妻陵,立为右校王,与卫律皆贵用事。卫律常在单于左右;陵居外,有大事乃入议。(征和三年)三月,遣李广利将七万人出五原,击匈奴。匈奴使大将与李陵将三万余骑追汉军,转战九日。(节选自《资治通鉴·汉纪》)材料二:李陵之降也,罪较著而不可掩。如谓其孤军支虏而无援,则以步卒五千出塞,陵自炫其勇,而非武帝命之不获辞也。陵之族也,则嫁其祸于李绪;迨其后李广利征匈奴,陵将三万余骑追汉军,转战九日,亦将委罪于绪乎?如曰陵受单于之制,不得不追奔转战者,匈奴岂伊无可信之人?令陵有两袒之心,单于亦何能信陵而委以重兵,使深入而与汉将相持乎!迁之为陵文过若不及,而抑称道李广于不绝,以奖其世业。为将而降降而为之效死以战虽欲浣涤其污而已缁之素不可复白。大节丧,则余无可浣也。李陵曰“思一得当以报汉”,愧苏武而为之辞也。其背逆也,固非迁之所得而文焉者也。(节选自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三)[注]贰师,指汉代贰师将军李广利。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愿得自当一队,到兰干山南以分单于兵,毋令专乡贰师军。__(2)李陵曰“思一得当以报汉”,愧苏武而为之辞也。其背逆也,固非迁之所得而文焉者也。__【答案】3.(1)我愿意亲自率领一支队伍,到兰干山南面去分散单于的兵力,不让他全力对付贰师将军的军队。李陵说“我是想找一个适当的机会来报答汉朝”,只不过是见到苏武义举感到惭愧而找的借口。他的背叛,本来就不是司马迁所能文饰的。【解析】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当”,主持,引申为率领;“专”,专门,可意译为“全力”;“乡”,同“向”,朝着某个方向前进,引申为对付。(2)“得当”,适当的机会;“愧”,感到惭愧;“文”,文饰,掩饰。参考译文:材料一:李广有个孙子名叫李陵,担任侍中,擅长骑马射箭。汉武帝认为他有李广的风范,让他在酒泉、张掖一带教士兵射箭,以防备匈奴。等到贰师将军出击匈奴时,李陵叩头自己请求说:“我所率领屯垦戍边的人,都是荆楚地区勇敢的人和奇才剑客。我愿意亲自率领一支队伍,到兰干山南面去分散单于的兵力,不让他全力对付贰师将军的军队。臣愿以少击多,只用五千步兵直捣单于王庭。”皇帝赞许李陵的豪情壮志,就答应了他的请求。李陵到达浚稽山,与单于军队相遇,匈奴约三万骑兵包围了李陵军队。李陵搏战攻击,匈奴军转身退回上山,汉军追击,杀敌几千人。单于大惊,召集八万多骑兵前来围攻李陵。李陵的军队在树林间徒步与匈奴骑兵战斗,又杀敌几千人。李陵的部队被困在山谷中,匈奴军在山上,从四面射箭,箭如雨下。士兵很多被杀死,无法前进。李陵说:“没有脸面回去见皇上呀!”于是投降了。皇帝非常愤怒,群臣都责备李陵,皇帝拿这件事问太史令司马迁的看法。司马迁极力辩护说:“李陵侍奉父母很孝顺,结交士人讲信用,常常奋不顾身来为国家的危难而献身,他历来积铸的品德,我认为有国士的风度。而且李陵率领的步兵不满五千人,深践(深入)敌人的军事要地,阻挡(抵挡)数万敌军。他虽然身陷重围,兵败投降,然而他摧垮、打败敌军的功劳,也足以向天下人显示他的本心了。他之所以没有死节,应该是想得到恰当的机会来报效朝廷。”汉武帝认为司马迁在诬陷欺骗,把司马迁下狱(关进牢狱),施以宫刑。很久以后,汉武帝才对原先使李陵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表示后悔。武帝派公孙敖带兵深入匈奴境内接李陵。公孙敖无功而返,于是对武帝说:“抓获了匈奴俘虏,说李陵在教单于制造兵器,以防备汉军。”于是汉武帝下令诛杀了李陵全家。不久后听说,教单于练兵的是投降匈奴的汉朝将领李绪,并非李陵。李陵派人将李绪刺杀。匈奴单于的母亲大阏氏要杀李陵,单于将他藏匿在北方。直到大阏氏去世后,李陵才回到王庭。单于将自己的女儿嫁给李陵为妻,封其为右校王,与卫律一起都成为掌权的贵族。卫律常常伴在单于身边,李陵则在外朝,有大事才召入王庭议事。征和三年三月,武帝遣李广利率七万人出兵五原,攻打匈奴。匈奴派大将与李陵率三万多骑兵追击汉军,转战了九天。(节选自《资治通鉴·汉纪》)材料二:李陵投降匈奴,罪行显著而不可掩盖。如果说他孤军奋战而无援助,那么他率领五千步兵出塞,是他自己炫耀勇敢,而不是汉武帝命令他无法推辞的。李陵的家族因此受祸,他将灾祸转嫁给了李绪;等到后来李广利征讨匈奴,李陵率领三万多骑兵追击汉军,转战九天,难道也要把罪责推给李绪吗?如果说李陵受单于的控制,不得不追击转战,那么匈奴难道没有可信任的人吗?如果李陵有两面讨好的心思,单于又怎么能信任他并委以重兵,让他深入敌境与汉将对峙呢?司马迁为李陵文过饰非好像不够,却不断地称赞李广,以此来奖掖其家族世代相传的事业。身为将领却向敌军投降,投降以后又为新主效死作战,即使想要洗涤自己身上的污点,可已经染黑的白布,不可能重新变白。大节已失,则其余的都没法洗干净了。李陵说“我是想找一个适当的机会来报答汉朝”,只不过是见到苏武义举感到惭愧而找的借口。他的背叛,本来就不是司马迁所能文饰的。(节选自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三)(2023·全国·高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周尧卿,字子余。其先汝阴人。尧卿警悟强记,七岁善赋诗,弱冠以学行知名。天圣二年登进士第,积官至太常博士、通判饶州。卒,年五十三。有文集二十卷,《诗》《春秋》说各三十卷。尧卿十二丧父,忧戚如成人,见母氏则抑情忍哀,不欲伤其意。母异之谓族人曰是儿爱我如此多知孝养我矣。卒能孝养,志如母之言。其于昆弟,尤笃有爱。执母丧,倚庐三年,席薪枕块,虽疾病不饮酒食肉。或勉之以礼,曰:“《礼》‘老病不止酒肉’,意或不胜丧耳。病且未老,忍及此耶?”葬之先期,躬自负土。有告之曰:“古之贫无以葬者或然,今子何自苦?”泫然流涕曰:“过是,虽欲竭力,复可得乎?”尧卿为人简重不校,有慢己者,必厚为礼以愧之。居官禄虽薄,赒宗族朋友,罄而后已。所至称治,民有去思。尝知汀州宁化县,提点刑狱杨纭入境,微伺刺史善否,有被刑而耘苗者,纭就询其故。对曰:“贫以利故,为人直其枉,令不可欺而我欺之,我又何怨?”纭至邑,不复他察,第以所闻荐之。庆历间,范仲淹举经行可为师表,未及用而卒。尧卿之学,不惑传注,问辨思索,以通为期。其学《诗》,以孔子所谓“《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孟子所谓“说《诗》者,以意逆志,是谓得之”。考经指归,而见毛、郑之得失,曰:“毛之《传》欲简,或寡于义理,非‘一言以蔽之’者也。《笺》欲详,或远于情性,非‘以意逆志’者也。是可以无去取乎?”其学《春秋》,曰:“左氏记之详,得经之所以书者。”至三传之异同,均有所不取,曰:“圣人之意,岂二致邪?”欧阳修以文表其墓曰:“若周君者,事生尽孝,居丧尽哀,而以礼者也。君学长于毛、郑《诗》,《左氏春秋》。”(节选自《隆平集·儒学行义》)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泫然流涕曰:“过是,虽欲竭力,复可得乎?”__(2)纭至邑,不复他察,第以所闻荐之。__【答案】4.(1)他泪流满面地回答说:“过了这一次,即使想要竭尽全力,还能有机会吗?”(2)杨纭到达县里后,不再考察其他方面,只凭借所听到的情况推荐他。【解析】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泫然”,流眼泪的样子;“是”,这;“虽”,即使;“……乎”,反问句,……吗。(2)“邑”,名词,县;“察”,考察、访查;“第”,只是;“以”,凭借。参考译文:周尧卿,字子余,他的祖先是汝阴人。尧卿聪明机警,博闻强记,七岁时就擅长作诗,二十岁时以学识和品行而闻名。天圣二年考中进士,历任太常博士和饶州通判。去世时年五十三岁。他的文集有二十卷,《诗》和《春秋》的注解各有三十卷。尧卿在十二岁时失去了父亲,悲伤哀痛得就像成年人,见到母亲句抑制情感、忍耐哀痛,不想让母亲伤心。母亲对此感到诧异,对亲戚说:“我的儿子这样的关怀我,非常懂得孝顺赡养我。”尧卿后来果然赡养孝顺母亲,他的志向如同母亲所说的那样。他对待兄弟,尤其厚道友爱。母亲去世后,他结草庐守孝三年,睡在柴草上,枕在土块上,即使生病也不饮酒吃肉。有人劝他按照礼仪规矩适度保重,他说:“《礼记》上说‘老年多病可以不停止吃酒肉’,也许是因为忍受不了丧亲之痛罢了。我虽然病了但还没有年老,能忍心像这样做吗?”安葬母亲时,他亲自背土填埋。有人告诉他说:“古代贫穷无法安葬逝者的人或许会这样做,现在你何必自苦呢?”他泪流满面地回答说:“过了今天,即使以后我想要像现在这样竭尽全力,还能有机会吗?”尧卿为人正直严谨,不喜计较,对于那些轻慢他的人,他必定会以丰厚的礼仪来使其惭愧。尽管担任官职的薪俸不高,但他会倾尽所能来救助亲族和朋友,直到用完为止。无论到哪里为官,他都以治理得当而受到民众的思念。他曾在汀州宁化县任知县,提点刑狱杨纭刚进入境内,暗中观察刺史行为的优劣,他看到身戴刑具却仍在田间劳作的农民,杨纭就靠近并询问原因。那个人回答说:“我因为贫穷而追求利益,(知县)为人正直不折,法令不可违反而我却违反了,我又有什么理由怨恨呢?”杨纭到达县里后,不再另行访查,只是将听到的情况上报来推荐他。庆历年间,范仲淹举荐尧卿为可作为学习榜样的老师,可惜周尧卿还没有得到起用就去世了。尧卿的学问,不拘泥于经传注释,他不断地提问、辨析和思索,以通达文义为目的。他在学习《诗经》时,遵循孔子所说的“《诗》有三百篇,用一句话概括,就是纯真无邪”,以及孟子所说的“解说《诗》的人,要通过自己读作品的感受去推测诗人的本意,才叫做有所得”。他钻研经传的主旨,同时也看到了毛氏和郑氏注释的得失之处,他说:“毛氏注想要简洁,有时缺乏义理,不符合‘用一句话概括’的经义;郑氏注则想要详尽,有时偏离了情性,不算是‘推测诗人的本意’。我们还能不经过筛选地获取知识吗?”在学习《春秋》时,他说:“《左氏春秋》的记述详尽,符合经典的编写方式。”对于三传的异同,他都有所取舍,说:“圣人的意图,怎么可能是不一样的呢?”欧阳修为他的墓碑撰文说:“像周君这样的人,对待双亲恪尽孝道,处于丧期极尽哀礼,而且以礼行事。他的学识高于毛、郑《诗》注和《左氏春秋》。”(2023·全国·高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襄子①围于晋阳中,出围,赏有功者五人,高赫为赏首。张孟谈曰:“晋阳之事,赫无大功,今为赏首,何也?”襄子曰:“晋阳之事,寡人国家危,社稷殆矣。吾群臣无有不骄侮之意者,唯赫子不失君臣之礼,是以先之。”仲尼闻之,曰:“善赏哉,襄子!赏一人而天下为人臣者莫敢失礼矣。”或曰:仲尼不知善赏矣。夫善赏罚者,百官不敢侵职,群臣不敢失礼。上设其法,而下无奸诈之心。如此,则可谓善赏罚矣。襄子有君臣亲之泽,操令行禁止之法,而犹有骄侮之臣,是襄子失罚也。为人臣者,乘事而有功则赏。今赫仅不骄侮,而襄子赏之,是失赏也。故曰:仲尼不知善赏。(节选自《韩非子·难一》)材料二:陈人有武臣,谓子鲋②曰:“韩子立法,其所以异夫子之论者纷如也。予每探其意而校其事,持久历远,遏奸劝善,韩氏未必非,孔氏未必得也。若韩非者,亦当世之圣人也。”子鲋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