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课后提能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1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课后提能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2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课后提能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3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课后提能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4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课后提能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第1课【学考过关练】一、选择题1.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变成食物的生产者,由游牧到定居生活方式的改变,主要由于()A.农耕和畜牧业产生 B.早期城市出现C.私有制渐渐产生 D.国家起先形成【答案】A【解析】据所学学问可知,农耕和畜牧业产生后,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变成食物的生产者,起先过上定居生活,故选A项。2.最早培植出大麦、小麦和豆类作物的是()A.西亚地区的居民 B.中南美洲的居民C.中国地区的居民 D.地中海地区的居民【答案】A【解析】西亚地区的居民最早培植出大麦、小麦和豆类作物,故选A项。3.《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最早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它允许主子买卖或转让奴隶,还规定拐走他人的奴隶或隐藏逃奴者处死。这表明法典()A.维护奴隶阶级的利益 B.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C.维护严格的种姓制度 D.维护全体居住者利益【答案】B【解析】材料“允许主子买卖或转让奴隶,还规定拐走他人的奴隶或隐藏逃奴者处死”表明《汉谟拉比法典》维护的是奴隶主阶级的利益,故选B项。4.古印度社会有一套严格的等级制度,高高在上的是“婆罗门”和“刹帝利”,而“吠舍”和“首陀罗”社会地位低下,这种制度被称为()A.世袭制 B.分封制C.种姓制度 D.中心集权制度【答案】C【解析】材料“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属于古印度的种姓制度,故C项正确。5.它宣扬“众生同等”,认为世间万物发展都有因果缘由,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的,人必需歼灭欲望,刻苦修行。有关这一教派的叙述正确的是()A.产生于古埃及B.宣扬“君权神授”,维护奴隶主的利益和权威C.为种姓制度供应了理论和宗教基础D.对种姓制度形成了肯定程度的冲击【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学问推断,材料论述的是佛教,佛教产生于古印度,故A项错误;佛教并不宣扬“君权神授”,故B项错误;佛教宣扬“众生同等”,抨击种姓制度高下分明的等级体系,对种姓制度形成了肯定程度的冲击,故C项错误,D项正确。6.阿拉伯人有一句谚语:“人间惧怕时间,而时间惧怕金字塔。”历经数千年风雨沧桑的金字塔,仍旧矗立在茫茫沙漠的边缘,见证人间世态的变迁。金字塔是()A.古埃及国王的宫殿 B.古巴比伦国王的宫殿C.古埃及国王的陵墓 D.古巴比伦国王的陵墓【答案】C【解析】法老是古代埃及的最高统治者,作为法老陵墓的金字塔是古代埃及人民才智的结晶,体现了法老至高无上的权威,故选C项。7.希洛人在斗争中被斯巴达人折服,在斯巴达城邦中占到多数,而且担当着社会生产的主要任务,但他们却无法享受公民权利,这是因为他们()A.不主动参政 B.不属于斯巴达本邦人C.没有剧烈的集体荣誉感 D.民办法识不强【答案】B【解析】古希腊各城邦公民往往祖籍本邦,希洛人属于被折服的外邦人,不在斯巴达城邦公民之列,故选B项。8.“对雅典人而言,城邦不仅是他们生活的载体,每个人心里装的都是城邦,他们为了城邦利益可以放弃任何个人的私利甚至生命,并通过取消公民权来制裁漠视城邦利益的人。”材料强调了()A.权力制约 B.平民政治C.公民精神 D.主权在民【答案】C【解析】材料“每个人心里装的都是城邦,他们为了城邦利益可以放弃任何个人的私利甚至生命”体现了雅典人剧烈的公民意识,故C项正确。二、非选择题9.视察图片,回答问题。(1)四幅图共同反映了人类历史经验的哪一社会时期?所代表的地区文明有哪些相像之处?(2)图1和图4的文物上有两种古老的文字,这两种古老的文字分别是什么?(3)在图1和图3中任选一幅图,说说图片反映的内容在历史上的价值。【答案】(1)社会:奴隶社会。相像之处:都属于大河文明,都是人类文明的典型代表,都为世界文明作出了重要贡献。(言之有理即可)(2)图1:楔形文字。图4:金文。(3)《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较完整的成文法典;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才智的结晶。【选考过关练】一、选择题1.在人类文明早期,一部分人能够脱离社会生产活动而从事特地的管理和文化创建工作,这主要得益于()A.农耕和畜牧业的产生 B.社会出现严峻阶级分化C.国家和文字的产生 D.社会生产与分工的发展【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学问可知,在人类文明早期,社会生产与分工的发展使得一部分人能够脱离社会生产活动而从事特地的管理和文化创建工作,故D项正确;农耕和畜牧业产生时,生产力水平低下,不会出现从事特地的管理和文化创建工作而脱离生产活动的人,解除A项;社会出现严峻阶级分化不是在人类文明早期能够出现的,解除B项;国家和文字的出现是文明产生的标记,而题干所述现象在此之前就已经出现,解除C项。2.在有关原始社会后期的考古发觉中,人们居住的房屋出现了明显区分,富人的房屋宽敞光明,墓中随葬品丰厚;穷人的房屋则矮小破旧,墓中随葬品很少或几乎没有。这主要反映了()A.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B.私有制的产生C.人类已进入定居状态 D.国家起先形成【答案】B【解析】从材料中的“富人”“随葬品丰厚”等信息可知私有制产生,故选B项。3.马克思说:“除了自由人和奴隶之间的差别外,又出现了富人和穷人的差别。”这种差别导致了奴隶与奴隶主、富人与穷人、氏族一般成员与氏族贵族之间的斗争,这种斗争()A.导致了氏族公社的解体和国家的产生B.出现了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C.导致了社会混乱,是历史的倒退D.是进入文明阶段的标记【答案】A【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原始社会后期已经出现了社会不同等,进而产生了阶级和阶级压迫,最终导致国家的出现,故A项正确;B项与材料无干脆关系,解除;阶级和国家的出现是历史的进步,解除C项;人类进入文明阶段的标记之一是国家的出现,但是材料并非强调国家出现的影响,而是国家出现的缘由,解除D项。4.国家的主要目的是维护秩序和平安,增加公民福利,以提高全体人民的华蜜感,这一观点()A.反映了国家的公正性B.揭示了国家是政治中最根本的问题C.说明社会管理职能是实现政治统治职能的保证D.抹杀了国家的阶级本质【答案】D【解析】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材料观点把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看成国家的主要目的,以国家的社会管理属性掩盖了国家的阶级性,故D项符合题意;材料观点不能体现公正性,解除A项;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题干中的观点并没有揭示国家是政治中最根本的问题,解除B项;社会管理职能是国家实现政治统治职能的基础和前提,政治统治职能是社会管理职能的保证,解除C项。5.古代两河流域居民通过视察牲羊内脏占卜,通称为“脏卜”。脏卜内容应有尽有,数量众多,仅古巴比伦时期的出土占卜文献中就有88%属于脏卜卜辞。其中对“脏卜卜辞”史料价值的叙述最准确的是()A.卜辞都是由象形文字书写而留存后世B.从中可透视古代两河流域的人神关系C.可佐证古代两河流域法律神授的史料D.探讨古代两河流域社会的第一手史料【答案】D【解析】材料中出土于两河流域的占卜文献属于干脆真实反映古代两河流域历史面貌的原始资料,故D项正确;古代两河流域通用楔形文字,解除A项;B、C两项均不符合题意,解除。6.古代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与古希腊的城邦国家时期处于同一时代,但创建了不同的政治文明模式。造成这种不同的政治文明模式的主要缘由是()A.地理环境的巨大差异 B.人口素养的巨大差异C.思想文化旺盛程度的差异 D.经济活动形式的显著差异【答案】D【解析】古代中国是农耕文明,小农经济占统治地位;古希腊是海洋文明,工商业发达。古代中国和古代希腊的政治文明模式不同的主要缘由在于经济基础的不同,不能归结为地理环境确定论,故选D项。7.希罗多德在《历史》中写道:“任何人都可以信任这些埃及人的故事,假如他是轻信的人的话。至于我本人,在这部书中保持那个总的规则,就是把各国的传统照我听到的样子原封不动地记录下来。”希罗多德撰写《历史》遵循的原则是()A.坚持视察推断调查 B.呈现各国传统风貌C.保存人类历史功绩 D.保持历史原始信息【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就是把各国的传统依据我听到的样子原封不动地记录下来”可知,希罗多德书写历史遵循保持历史原始信息的原则,故选D项。8.埃及、印度、希腊和中国等古代文明呈现出多元发展格局,这主要是因为()A.农耕和畜牧经济发展的局限 B.各大文明早期都是小国寡民状态C.大河与高山阻隔了文明沟通 D.自然环境和历史的不同【答案】D【解析】古希腊文明是海洋文明,解除A、C两项;题干中只有古希腊是小国寡民状态,解除B项;在早期文明时期,生产力水平的低下,使得自然环境成为文明沟通的主要障碍,加上各自的历史不同,形成了多元发展的格局,故选D项。二、非选择题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约公元前1792-公元前1750年在位)集以往法典之大成编纂了该地区涉及范围最广、最为完整的《汉谟拉比法典》。法典规定谋杀、偷窃、行骗、诬陷、为逃跑的奴隶供应庇护、没有遵从王室吩咐等等都要处以死刑。民法部分对价格、酬劳、商业交易、婚姻关系和奴隶买卖等都进行了规范。法典以“同态报仇”为原则,罪犯受到的惩处应当与他给被害人所造成的损害一样,不过在施行这一准则的时候也顾及到社会等级不同,譬如一个自由民损害了另一个自由民的眼晴或骨头就必需以失去自己的眼睛或骨头作为惩处。但是,倘使一个自由民损害的是一个奴隶的眼晴或骨头,那么他只需交纳银子作为罚金即可了事。汉谟拉比通过法典建立起一套公共准则,在肯定程度上对宽阔的巴比伦帝国之内的统一有所贡献。——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概括《汉谟拉比法典》的特点和性质。(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简析《汉谟拉比法典》的作用。【答案】(1)特点:涉及范围广、最为完整;法律法规严酷;以“同态报仇”为原则,但维护统治阶级利益。性质:奴隶主阶级的法律。(2)作用:规范民众行为,维护内部稳定;完善贸易细则,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统治阶级地位;为国家的统一作出贡献。【解析】(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约公元前1792—公元前1750年在位)集以往法典之大成编纂了该地区涉及范围最广最为完整的《汉谟拉比法典》”得出涉及范围广、最为完整;依据材料“法典规定谋杀、偷窃、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