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_第1页
湖北省武汉市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_第2页
湖北省武汉市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_第3页
湖北省武汉市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_第4页
湖北省武汉市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北省武汉市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题号一二三总分评分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加点汉字读音全对的一项是()A.天涯(yá)蓓(péi)蕾检阅(yuè)暴露(lù)B.隐蔽(bì)裂缝(fòng)神秘(mì)拥戴(dài)C.瓜藤(téng)喧(xuān)闹枯竭(jié)陌(mò)生2.下列词语字形不是全对的一项是()A.心驰神往斩钉截铁旗帜飘拂居高临下B.视死如归威风凛凛温室效应心惊肉跳C.理直气状宏伟设想约定俗成自然和谐3.下列各项中的每个汉字,作为偏旁时笔画一定会改变的一项是()A.西王身雨 B.米贝牙正 C.其口羊马4.下列带点字的含义有错误的一项是()A.两山排闼送青来闼:小门B.尾搐入两股间股:屁股C.方鼓琴而志在太山志:心志5.下面词语都有“说”的意思的一项是()A.婉言谢绝窃窃私语高谈阔论议论纷纷B.说古道今说说笑笑实话实说论资排辈C.短篇小说著书立说现身说法谈空说有6.下面的选项不正确的一项是()A.五谷:稻麦黍菽稷B.五彩:红黄蓝白黑C.五音:宫商角徵羽7.下列各项中,和例句写法类似的一项是()例: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A.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B.在细雨迷蒙中,花墙边两株紫色的丁香,如同印象派的画,线条模糊了,直向窗前的莹白渗过来。让人觉得,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C.河边枯柳树下的几株瘦削的一丈红,该是村女种的罢。大红花和斑红花,都在水里面浮动,忽而碎散,拉长了……8.下面诗句停顿有错误的一项是()A.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B.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C.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9.联系《有的人》理解“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最正确的一项是()A.如果有的人活着,他就已经死了。B.因为有的人活着,所以他已经死了。C.虽然有的人活着,但是他已经死了。10.下面句中,分号的用法有错误的一项是()A.我饮着朝露酿成的琼浆,听着小鸟的鸣啭、歌唱;我婆娑起舞,芳草为我鼓掌。B.一条通往主力转移的方向,走这条路可以很快追上连队,可是敌人紧跟在身后;另一条通向狼牙山的顶峰棋盘陀,那儿三面都是悬崖绝壁。C.开头是海军两个排,雪白的帽子,跟海洋一个颜色的蓝制服;接着是步兵一个师,以连为单位,列成方阵,齐步行进。11.下面句子,描写出了人对某件事入迷的样子的一项是()A.偏偏后面的同学不知趣,看得入了迷,伸长脖子,恨不能从我们肩膀上探过来。B.他敲着旱烟锅不紧不慢地说着,村干部在旁边恭敬地补充着……十五年啊,绿化了八条沟,造了七条防风林带,三千七百亩林网。C.兄妹俩被美妙的琴声陶醉了。等他们醒过神来,贝多芬早已离开了茅屋。12.下列诗句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移舟泊烟渚,江清月近人。B.绿树村边合,还来就菊花。C.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13.判断。(1)阅读文章,我们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想开去,这样能加深对课文思想感情的理解。()(2)读文章时与阅读目的关联性不强的内容,不需要逐字逐句地读,这样可以提高阅读速度。()(3)小说大都是虚构的,没有一点生活的影子。()(4)请人支持自己的时候,要先说想法,再把具体的理由说清楚。不能依仗和人关系好,就强迫人家支持你。()(5)梁朝的萧统说,写文章“以能文为宗,不以立意为本”。()(6)“倡议书”的落款,先写署名,再写日期。()二、阅读。阅读理解亮相①京剧还有一种奇特之处:双方正在对打,激烈到简直是风雨不透,台下看的人非常紧张,一个个大气儿不敢出,都把眼睛睁得大大的,唯恐在一眨眼间,谁就把对方给“杀”了。然而也怪,就在双方打得不可开交之际,那紧张而又整齐的锣鼓声忽然一停,人物的动作也戛然而止——双方脸对着脸,眼睛对着眼睛,兵器对着兵器,一切都像被某种定身术给制服了!小孩子和外宾忍不住要问:“如果他们当中哪个先‘醒’了,拿起兵器朝着对方一刺,对方不就‘完’了吗?”问得有理,但这恰恰是京剧艺术的高妙之处。俗话说“一动不如一静”,古诗也说“此时无声胜有声”,讲的就是这种情况。静,越发能显示武艺的高强,越发能显示必胜的信心。②还有一种“刀(枪)下场”,可以视为动态的亮相。双方正在交战,一方被打败,跑下去了。可胜利一方不紧追,反而留在原地,抡圆了胳膊把手中的兵器(刀或枪)耍了个风雨不透。这,不是太像杂技了吗?您说得太对了,这就是京剧中的杂技成分。自古如此,如今还保留着。它的存在,就是为了凸显人物的英雄气概。——选自《京剧趣谈》14.写三个表现京剧对打激烈的词语或短语。、、15.用自己语言说说京剧中“亮相”的意思。16.在文中找出和例子结构相似的句子,抄写下来。例:小孩子和外宾忍不住要问:“如果他们当中哪个先‘醒’了,拿起兵器朝着对方一刺,对方不就‘完’了吗?”问得有理,但这恰恰是京剧艺术的高妙之处。17.下面哪个词可以用来形容“亮相”的魅力?把正确答案序号写在横线上。____A.虚实相生 B.婀娜多姿 C.华丽精美 D.动静兼宜18.课外你还了解过哪些京剧知识?写一个下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中华版图柏梁衡①在晋、陕、蒙三省的交界处有一座山名高寒岭。它是长城内外的分切点,又是万里黄河的拐弯处。能在这里远眺河山,遥对青史,是一种幸运。孔子说登泰山而小天下,惜其不知他身后还有更大的天下。②高寒岭,其名“高”,海拔1426米,为周边之最;其名“寒”,冬季最冷时零下31度,冰雪盖野。但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竟生长着遍野的松柏,绿满沟壑,一望无际。而岭的最高处,有一棵柏树,树冠的剪影极像一幅中国版图,被称为“中华版图柏”。就在这棵树下不知演绎了多少有关中国版图的故事。③这里演绎的第一场版图大戏是在北宋时期。赵匡胤结束了五代纷争一统天下之后,宋朝的北部边界就在此处。但边境外还有西夏和大辽对其虎视眈眈。西夏不断南下袭击侵扰北宋,宋丢城失地损失惨重。在宋朝,大都是文人带兵。我们都知道范仲淹的文章好,却很少知道他还金戈铁马,将文章写在北方的冰天雪地和大漠的黄沙中。他那首著名的《渔家傲》,就是写他在北地带兵戍边的战争生活:④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⑤词中紧闭的孤城就是当时的麟州,距离高寒岭不到25公里。⑥这棵柏树历经千年风雨的扑打,浑身已刻满了道道皱纹,它俯瞰群山,岿然不动。当年宋夏之争时,它是挺立在国境线上的一根界桩,而现在,近千个春去秋来,它仍然在这萧条寂寥的高寒岭上守望着北疆,守望着历史。⑦高寒岭演绎的第二出中国版图大戏是在清朝的康熙年间。明清之际,在今天新疆伊犁河一带兴起了一支准噶尔蒙古族。到康熙时,其首领噶尔丹时常南下侵城掠地,抢夺人口。康熙立誓讨伐噶尔丹,八年内,先后三次御驾亲征。⑧公元1697年,康熙对噶尔丹作最后的清除,途径高寒岭驻跸一宿。3月朔风刺骨,寒气逼人。康熙登上高寒山顶,手扶古柏,向北瞭望,吟成一首《晓寒念将士》,激励自己不灭强虏誓不罢休的壮志。3月13日噶尔丹败死,清军大获全胜。这前后八年的北地征战,奠定了我们今天的中国版图。⑨当我手抚苍松翠柏,遥望河山时,这里虽然还有残存的戍楼、烽火台,但边境线早已北移千里之外。如今,山下水草丰美,牛羊成群,天边飘荡着蒙古长调,而黄河两岸田连阡陌,稻黍遍野,汉家炊烟袅袅。当年的古战场已演变成一片祥和的土地。现在,高寒岭已开辟为森林公园,又引进了高寒牡丹。千山万壑之中除松柏叠翠之外,又多了一个花团锦簇、鲜花遍野的景观。这棵翠柏,早已不是国境上的一根界桩,而是一个新时空的地标。⑩塞下秋来风景异,长烟落日说青史。千嶂里,烽火台下翠柏绿。(有删改)19.在文中找到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填在横线上。远眺袭击侵扰20.对于“中华版图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它生长在晋、陕、蒙三省的交界处的高寒岭上。B.它树冠的倒影极像一幅中国版图,被称为“中华版图柏”。C.这棵“中华版图柏”是康熙对噶尔丹作最后的清除时候种的。D.这棵翠柏,现在不是国境上的一根界桩,而是一个新时空的地标。21.这棵树下演绎了很多有关中国版图的故事。请用自己的语言概述文中写到的两个故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由中华版图柏不得不想到中华民族之魂。细读文章,说说用中华版图柏象征中华民族之魂合适吗?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文章在叙事、描写中饱含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让人感受到千年古柏浓郁的人文气息。请根据提示,摘录能感受到作者爱国情感的语句。叙事中:描写中:24.文章最后用“翠柏绿”预示了中华文明绵延千年、历久弥新的美好未来。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词语?写一个下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习作。25.你的拿手好戏是什么?是怎样练成的?关于拿手好戏你有哪些要分享的故事?以《我的拿手好戏》为题写作文,请把分享练成后的故事作为重点,把重点部分写具体。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C【解析】【分析】阅读各项,A项中“蓓(péi)蕾”应读bèi;

B项中“裂缝(fòng)”应读fèng;

C项中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故答案为:C【点评】题目考查学生的汉字读音掌握能力。作答时要对于多音字要结合词语中汉字的意思进行正确作答,对于容易选择错误的汉字读音,要结合平时的学习积累,加强识记,才能顺利作答。2.【答案】C【解析】【分析】阅读各项,AB两项中词语书写全部正确;

C项中“理直气状”应写作“理直气壮”;这项中词语书写存在错误;故答案为:C【点评】题目考查对词语词形辨析能力。作答是要结合题目要求,根据平时学习积累对每一选项中词语进行检查分析,做出正确鉴别和修改。3.【答案】A【解析】【分析】阅读各项,结合汉字偏旁的运用,A项中“西王身雨”作为偏旁时,笔画会发生变化;

BC两项中汉字作为偏旁时笔画没有变化。故答案为:A【点评】题目考查对汉字偏旁等汉字常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文学知识,结合题目考查的知识点进行正确作答。4.【答案】B【解析】【分析】阅读各项,AC两项中对汉字字义的理解正确,符合句子表达的意思;

B项中“尾搐入两股间”的“股”指的是大腿,这项理解错误。故答案为:B【点评】题目考查学生对汉字字义的理解能力。作答时要结合句子表达的意思,根据句意体会这个字在句子中的意思,做出选择。然后把字义带入句子中看是否符合,检验自己的判断。5.【答案】A【解析】【分析】阅读各项,A项中“婉言谢绝窃窃私语高谈阔论议论纷纷”等都表示“说”的意思;

B项中“说古道今说说笑笑实话实说”都表示说的意思;“论资排辈”意思是根据资历深浅、辈份的大小决定级别、待遇的高低,这个词语与“说”无关。

C项中“短篇小说著书立说”与“说”的意思无关;“现身说法谈空说有”与“说”有关系;

故答案为:A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的词语理解能力。作答时要结合平时学习课文时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体会词语的含义。作答时要注意词语的本意和引申义的区别,结合词语表述的意思做出选择。6.【答案】B【解析】【分析】结合相关知识,AC两项中对“五谷”和“五音”的表述是正确的;符合相关知识要求。

B项中“五彩”指青、黄、赤、白、黑五种颜色,这项表述错误。故答案为:B【点评】题目考查对相关文学常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文学知识,结合题目考查的知识点进行正确作答。7.【答案】B【解析】【分析】“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这句运用了借物抒情的描写方法;

阅读各项中句子,A项句子是对人物活动的描写;

C项中句子是对景物的描写;

B项中借助对“丁香”的描写,抒发了忧伤的心情,与句子的描写方法相同。故答案为:B【点评】题目考查对描写方法的辨析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根据每一选项中句子的特点,进行分析和判断,确定句子运用的描写方法,做出正确选择。8.【答案】A【解析】【分析】阅读各项,BC两项中对诗句停顿的划分是正确的,符合诗句表达的意思;

A项中“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出自《七律长征》,意思是金沙江浊浪滔天,湍急的流水拍击着高耸的山崖,溅起阵阵雾水,像是冒出蒸汽一样。大渡河险桥横架,晃动着凌空高悬的根根铁索,寒意阵阵。这句停顿划分应该是“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故答案为:A【点评】题目考查对诗句朗读节奏的理解分析能力。作答时要结合平时学习对诗句表达意思的理解积累,结合题目中对句子理解的表述对句子停顿进行分析判断,做出正确解答。9.【答案】C【解析】【分析】结合诗句上下文表达的意思,“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这句意思有的人虽然还活着,但是在人民的心目中他已经死了。阅读各项,应该选择C项。故答案为:C【点评】题目考查对句子的理解分析能力。作答时要结合平时学习对句子内容和表达方法等方面的学习积累,结合题目中对句子理解的表述进行分析判断,做出正确解答。10.【答案】C【解析】【分析】阅读各项,结合句子表达的意思;

AB两项中句子中分号运用正确,符合句子分层表述的表达需要。

C项中句子是按照先后顺序进行描写,并不是分层叙述,这句中分号运用不正确。故答案为:C【点评】题目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使用能力。作答时要根据平时学习对标点符号的认识,结合标点符号的用法和句子表达的主要意思,确定恰当的标点符号,进行作答。11.【答案】A【解析】【分析】阅读各项中句子,A项中“看得入了迷,伸长脖子,恨不能从我们肩膀上探过来”描写了人物“入迷”的样子。

B项中“……十五年啊,绿化了八条沟,造了七条防风林带,三千七百亩林网”表达了村干部对老人植树造林的赞叹;

C项中“兄妹俩被美妙琴声陶醉了。等他们醒过神来,贝多芬早已离开了茅屋。”描写了兄妹俩在贝多芬的琴声中陶醉了,后面两项不是对人物“入迷”的描写。故答案为:A【点评】题目主要考查学生的句子分析和理解能力。要结合题目的要求,对每一选项中的句子进行正确分析,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句子,进行作答。12.【答案】C【解析】【分析】A项“移舟泊烟渚”出自孟浩然《宿建德江》,下句是“日暮客愁新”;

B项“绿树村边合”出自孟浩然《过故人庄》,下句是“青山郭外斜”;

C项“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出自曹植《白马篇》,这句表述正确。故答案为:C【点评】题目考查对古代文学作品中名句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的学习积累,根据题目内容和考查的知识点,进行准确作答,书写要正确。13.【答案】(1)正确(2)正确(3)错误(4)正确(5)错误(6)正确【解析】【分析】(1)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课文,是理解课文思想感情的好方法,这项表述正确;

(2)结合快速阅读课文的方法,这项表述正确;

(3)小说来源于生活,是对生活的提炼和升华,这项对小说的理解和表述是错误的;

(4)结合人际交往交流表达的相关知识,这项表述正确;

(5)“以立意为宗,不以能文为本”的意思是:写文章应以确立意旨为宗旨,而不以擅长文采为根本。这项表述错误。

(6)结合“倡议书”的格式,应该把“署名”写在前面,后面写上日期。故答案为:(1)正确(2)正确(3)错误(4)正确(5)错误(6)正确【点评】题目考查对阅读方法、小说、语言交流及倡议书格式等文学常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文学知识,结合题目考查的知识点进行正确作答。【答案】14.风雨不透;不可开交;一动不如一静15.人物的动作戛然而止——双方脸对着脸,眼睛对着眼睛,兵器对着兵器,一切都像被某种定身术给制服了16.双方正在交战,一方被打败,跑下去了。可胜利一方不紧追,反而留在原地,抡圆了胳膊把手中的兵器(刀或枪)耍了个风雨不透。这,不是太像杂技了吗?您说得太对了,这就是京剧中的杂技成分。自古如此,如今还保留着。它的存在,就是为了凸显人物的英雄气概;17.C18.①京剧中的演员被称为:生、旦、净、末。②京剧的四大名旦分别是:梅兰芳、荀慧生、程砚秋、程丹秋。【解析】【点评】本题为现代文阅读题,考查学生的现代文阅读和理解能力。作答时结合短文内容和题目要求,根据自己对短文的理解和题目考查要求,抓住原文中重点段落和语句进行分析和思考,即可顺利作答。14.结合文中句子和词语,“风雨不透”“不可开交”“一动不如一静”都表现了京剧表演中激烈的对打场面。结合对语句的理解,进行作答。

故答案为:风雨不透;不可开交;一动不如一静15.结合文中描写,“亮相”指“人物的动作也戛然而止——双方脸对着脸,眼睛对着眼睛,兵器对着兵器,一切都像被某种定身术给制服了!”这是静态的亮相;“可胜利一方不紧追,反而留在原地,抡圆了胳膊把手中的兵器(刀或枪)耍了个风雨不透。”这是动态的亮相。

故答案为:人物的动作戛然而止——双方脸对着脸,眼睛对着眼睛,兵器对着兵器,一切都像被某种定身术给制服了。16.“小孩子和外宾忍不住要问:“如果他们当中哪个先‘醒’了,拿起兵器朝着对方一刺,对方不就‘完’了吗?”问得有理,但这恰恰是京剧艺术的高妙之处。”这句从观众的角度,运用设问描写京剧“亮相”的精彩之处;与“双方正在交战,一方被打败,跑下去了。可胜利一方不紧追,反而留在原地,抡圆了胳膊把手中的兵器(刀或枪)耍了个风雨不透。这,不是太像杂技了吗?您说得太对了,这就是京剧中的杂技成分。自古如此,如今还保留着。它的存在,就是为了凸显人物的英雄气概;”这句的结构相同。

故答案为:双方正在交战,一方被打败,跑下去了。可胜利一方不紧追,反而留在原地,抡圆了胳膊把手中的兵器(刀或枪)耍了个风雨不透。这,不是太像杂技了吗?您说得太对了,这就是京剧中的杂技成分。自古如此,如今还保留着。它的存在,就是为了凸显人物的英雄气概;17.结合文中描写,“亮相”指“人物的动作也戛然而止——双方脸对着脸,眼睛对着眼睛,兵器对着兵器,一切都像被某种定身术给制服了!”这是静态的亮相;“可胜利一方不紧追,反而留在原地,抡圆了胳膊把手中的兵器(刀或枪)耍了个风雨不透。”这是动态的亮相。阅读各项,应该选择C项进行表述。

故答案为:C18.结合对京剧的了解,根据对京剧知识的认知,如京剧中的角色、京剧著名艺术家等进行正确作答。

故答案为:①京剧中的演员被称为:生、旦、净、末。②京剧的四大名旦分别是:梅兰芳、荀慧生、程砚秋、程丹秋。【答案】19.瞭望;侵城掠地20.C21.北宋时期,北部边界寥廓,外族政权虎视眈眈,范仲淹临危受命,稳固了边境。康熙三次北地亲征,平定了叛乱,以战争奠定了中国的版图。22.合适,因为这棵柏树历经千年风雨的扑打,浑身已刻满了道道皱纹,它俯瞰群山,岿然不动。它是挺立在国境线上的一根界桩,而现在,它仍然在这萧条寂寥的高寒岭上守望着北疆,守望着历史,它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顽强拼搏精神的象征,所以用中华版图柏象征中华民族之魂合适。23.3月朔风刺骨,寒气逼人。康熙登上高寒山顶,手扶古柏,向北瞭望,吟成一首《晓寒念将士》,激励自己不灭强虏誓不罢休的壮志。3月13日噶尔丹败死,清军大获全胜。;这前后八年的北地征战,奠定了我们今天的中国版图。千山万壑之中除松柏叠翠之外,又多了一个花团锦簇、鲜花遍野的景观。这棵翠柏,早已不是国境上的一根界桩,而是一个新时空的地标。24.井冈红【解析】【点评】本题为现代文阅读题,考查学生的现代文阅读和理解能力。作答时结合短文内容和题目要求,根据自己对短文的理解和题目考查要求,抓住原文中重点段落和语句进行分析和思考,即可顺利作答。19.“远眺”意思是向远处看,与“瞭望”意思相近;“袭击侵扰”指突然侵犯骚扰,与“侵城掠地”意思相近;

故答案为:瞭望;侵城掠地;20.结合文中对“中华版图柏”的描写,ABD三项表述正确,符合文中的描写与叙述;结合“3月朔风刺骨,寒气逼人。康熙登上高寒山顶,手扶古柏,向北瞭望,吟成一首《晓寒念将士》,激励自己不灭强虏誓不罢休的壮志。”这棵古柏并不是康熙种的,这项表述错误。

故答案为:C21.结合文中对“中华版图柏”的描写,主要描写了北宋时期边境外西夏和大辽对其虎视眈眈。西夏不断南下袭击侵扰北宋,范仲淹固收边陲。清代康熙皇帝三次北地亲征,平定了叛乱,以战争奠定了中国的版图。结合文中描写,进行作答。

故答案为:北宋时期,北部边界寥廓,外族政权虎视眈眈,范仲淹临危受命,稳固了边境。康熙三次北地亲征,平定了叛乱,以战争奠定了中国的版图。22.结合文中描写,这棵中华版图柏历经千年风雨的扑打,浑身已刻满了道道皱纹,它俯瞰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