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阿长与《山海经》教案_第1页
八年级阿长与《山海经》教案_第2页
八年级阿长与《山海经》教案_第3页
八年级阿长与《山海经》教案_第4页
八年级阿长与《山海经》教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阿长与《山海经》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积累重点字词,如“骇”“掳”“悚”等。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整体感知课文内容。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分析阿长的形象。学习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体会作者对阿长的感情变化。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作者对阿长的感激与怀念之情,培养学生尊重和关爱身边普通人的美好品质。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分析阿长的形象,理解作者对阿长的感情。学习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2、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对阿长复杂的感情。三、教学方法诵读法、问题引导法、讨论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平凡而又普通的人,他们或许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也没有显赫的地位和名声,但他们却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位这样的人物——阿长。让我们一起走进鲁迅先生的《阿长与〈山海经〉》。(二)作者及写作背景介绍1、作者简介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教育家、民主战士,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2、写作背景本文选自《朝花夕拾》。《朝花夕拾》是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散文集。《阿长与〈山海经〉》是一篇回忆性叙事散文,文中的阿长是鲁迅儿时的保姆。(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检查预习,积累字词字音:骇(hài)掳(lǔ)悚(sǒng)惶急(huángjí)疮疤(chuāngbā)诘问(jiéwèn)渴慕(kěmù)疏懒(shūlǎn)霹雳(pīlì)孤孀(gūshuāng)词义:惶急:恐惧着急。诘问:追问,责问。渴慕:非常思慕。疏懒:懒散而不惯受拘束。霹雳:云和地面之间发生的一种强烈雷电现象。这里指作者受到了极大的震撼。2、快速默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文章围绕阿长写了哪些事情?作者对阿长的感情是怎样变化的?(四)精读课文,分析人物形象1、分组讨论:阿长是一个怎样的人?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阿长的缺点:喜欢切切察察、睡相不好、规矩多、繁琐的礼节。阿长的优点:心地善良、真诚关心孩子(为“我”买来《山海经》)。2、重点研读买《山海经》的部分,思考:当阿长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时,“我”是怎样想的?这种想法表现了“我”的什么心理?当阿长买来《山海经》时,“我”有什么反应?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应?(五)探究写作手法1、作者在描写阿长时,运用了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请找出相关语句,并分析其作用。示例:“但到憎恶她的时候,——例如知道了谋死我那隐鼠的却是她的时候,就叫她阿长。”先写对阿长的憎恶,为下文写对阿长的感激和怀念做铺垫,使文章波澜起伏,更能吸引读者。2、除了欲扬先抑,文中还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如细节描写、对比等)(六)总结全文,拓展延伸1、总结阿长的形象和作者对阿长的感情。2、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身边有没有像阿长这样的人,你是怎样对待他们的?(七)布置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题。2、模仿本文的写作手法,写一篇关于你身边熟悉的人的文章。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和人物形象。同时,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让他们在学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