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研究导论》全套教学课件_第1页
《文化研究导论》全套教学课件_第2页
《文化研究导论》全套教学课件_第3页
《文化研究导论》全套教学课件_第4页
《文化研究导论》全套教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化研究导论引论_文化概念的演变.ppt第1章_文化研究的缘起.ppt第2章文化研究的范式转换.ppt第3章女性主义与文化研究.ppt第4章青年亚文化.ppt第5章文化身份.ppt第6章视觉文化.ppt第7章消费文化中的身体政治.ppt第8章粉丝文化.ppt第9章网络文学.ppt第10章

日常生活审美化.ppt第11章空间转向.ppt第12章文化产业.ppt全套可编辑PPT课件

引论文化概念的演变

第一节文化与启蒙第二节文化与文学第三节文化是普通平常的第四节文化与理论163

第一节文化与启蒙1.文化溯源定义:“文化”从最广泛意义上说,可以视为“自然”的反义词,一切不是自然生成的东西,都是文化。

起源:“文化”一词的西语缘起拉丁语动词colo,意思是培育;汉语中,文化的概念最早一般上溯到《易·彖传》之释贲卦。

特性:创造性、地域性、普世性。丰富多彩的文化

2.文化与无政府状态

阿诺德《文化与无政府状态》(1869)时代背景:面对野蛮人、市侩、大众这三个阶级的令人沮丧的现实,不能绝望,也不能威胁以暴力革命,而是应该抱有乐观态度,满怀信心地期望“法律轨道”上的革命。背靠西方的理性主义传统来铸造一种道德规范,对大众社会出演警察功能。文化的定义:阿诺德认为文化有一种激情,一种追求甜美和光明的激情,而且这两者是相通的。作用:文化作为精神生活,它富有浓重的理想主义启蒙色彩和美学色彩。通过旁比宗教和政治,指出文化的作风有所不同。“文化人”的使命:传播文化,伟大的文化人总是有一种激情,一种把最好的知识、最好的观念传布到天涯海角的激情实质:是精英文化而不是大众文化3.文化与文明二者区别:文化多被视为导向某种成果的累进运动,文明则被视为成果本身。换言之,文化侧重精神,文明侧重物质F.R.利维斯的《大众文明与少数人文化》(1930),将文化和文明的这一矛盾发挥到了极致第二节文化与文学

1.利维斯主义

利维斯主义(Leavisism)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的英国,得名于文学批评家F.R.利维斯,其基本立场主要见于三部著作:《大众文明与少数人文化》、《小说和阅读公众》和《文化与环境》。背景:文化和文学本来是一脉相生的,但是随着工业革命的普及,文化与文学的亲密关系变得纠葛起来,甚至开始发生了冲突。

标识:高扬文学的教化作用,把它看做优秀文化的传承,从而鼎力强调文化和文学之间的血亲关系。特征:民族意识、道德主义、历史主义,以及侧重文学自身美感的有机审美论,成为利维斯文学批评的鲜明特征。地位:利维斯主义从它诞生之日起,至少有四分之一个世纪,始终牢牢把握住了英语和文学批评这两门课程。2.文学的危机?文学和文化的关系:黄金和纸币的比喻文化的堕落是工业化的恶果美国文化的威胁传统文学的危机感困惑:文学究竟是不是一种文化现象?

第三节文化是普通平常的1.文化是特定的生活方式起源:人类学的文化概念。代表: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内容: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是包括全部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的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

研究对象:人类思想和活动的规律,人类社会中的一切只要能够用理论来加以说明的人文活动。影响:确立了文化作为一种特定生活方式总和的这一定义传统。向上呼应18世纪德国启蒙思想家赫尔德尔给文化定位的三个基本特征;向下亦影响深远,如英国诗人T.S.艾略特的《文化定义笔记》。2.文化的三个层面雷蒙·威廉斯:英国文化研究的奠基人物。“文化”的三种用法代表文化概念的三个层面:(一)精神和美学层面(二)特定的生活方式(三)知识和艺术创造第一个层面,文化是指心灵的培育。第二个层面与“文化”一词在德语中的变迁有关,相当18世纪史学家笔下普遍使用的“文明”一词,它指的是一个民族、一个时代,抑或整个人类的生活方式。第三个层面指以文化为音乐、文学、绘画、雕塑、戏剧和电影,或者再加上哲学、学术和历史等等。文化的定义是多角度的:

克洛依伯和克拉克洪在《文化:概念和定义批判分析》中提出九种基本文化概念。3.普通人的文化威廉斯:《文化是普通平常的》(1958)文化的两个侧面:已知的意义和方向,这是社会的成员训练有素的;新的视野和新的意义,那是有待检测的。文化在使用上的两种意味:一方面它是指某一种生活方式的全部,那是普通意义;另一方面它又是指艺术和求知,那就是特殊的去发现、去创造的过程。第四节文化与理论1.理论的变迁乔纳森·卡勒:《论解构——《结构主义之后的理论与批评》理论与批评的关系:理论就是批评,而且是比批评更重要的批评。理论的定义:应做别论,浩瀚无边,游离在文学之外。理论过剩

理论的示范由高深路线转向了通俗路线,在走下坡路(《文学理论入门》)“理论”和“文化研究”的关系:二者是天然的血亲关系,分别则在于“理论”是理论,“文化研究”是实践。2.理论与文化特里·伊格尔顿:《理论之后》(2003)

“文化理论”的黄金时期已经远去。理论在走普及路线

原因:文学本身在今天的文化与社会中,已经被边缘化抵制理论:米歇尔·德塞都《日常生活实践》基本策略:由日常生活实践来颠覆资产阶级主导意识形态的戒律和规训主题:如何运用日常生活的平凡对象,来破解霸权意识形态的规训。分析的起点:当代文化及其消费的阅读。现实中的阅读行为是一种沉默的生产,文本成为居所,读者具有生产性和创造性。

3.“理论之后”怎么办?

“理论之后”这个概念本身应是可质疑的背景:“理论之后”的时代不可能到来,我们正在经历知识范式的流变理论从文学、哲学走向文化研究是必由之路。

“后理论”时代中,理论是无所不在的,从曲高和寡的后现代话语过渡到“普通平常”的文化研究,是一种必然趋势。第一章文化研究的缘起第一节伯明翰中心第二节文化研究的跨学科性质第三节法兰克福学派与伯明翰学派第一节伯明翰中心

1.中心的成立文化研究指英国伯明翰大学“当代文化研究中心”开启的传统。此中心于1964年成立,是同文学研究分道扬镳的结果。主要人物:理查·霍加特、斯图亚特·霍尔等,多为成人教育研究生内部刊物:《屏幕》伯明翰大学特色:具有的鲜明的政治内涵和大学、马克思主义背景主旨:为亚文化族群,特别是工人阶级文化和青年亚文化族群作出辩护研究对象:是阶级、文化和传播学,政治上属于新左派。观点:

充分认可大众文化正面价值,对生产和消费关系的理解秉承英国的新马克思主义传统。

下层阶级文化生活中的抵制情绪——亚文化,正受到市场化商业娱乐的威胁,商业主义成为稀释并且摧毁亚文化的真正反抗抵制力量影响:

标志着高等教育体制内部,致力于考察工人阶级和边缘群体日常生活的文化研究,有了一席立足之地。但是它本身的学科定位迄今还是众说纷纭。研究方法:跨学科包括马克思主义的批判视野、文本分析、民族志研究三大主要方法。后受法国理论的影响,包括结构主义符号学的方法、结构主义意识形态的方法,后结构主义,特别是拉康的理论方法,以及后现代传媒理论。还有如女权主义、种族理论等。2.伯明翰花开花落地位:全球范围文化研究的精神源泉。衰落:80年代,中心与社会学系合并,改称文化研究与社会学系,重建了社会学也重建了文化研究的构架。2002年6月27日,文化研究与社会学系被撤销。原因:市场逻辑的冲击;机制内部的压力;同道的妒忌。意义:文化研究另起炉灶的一个新的开端。3.中心的遗产早期研究成果的四个主题(迈克尔·格林《当代文化研究中心》):强烈、复杂且持之以恒的文化差异;倡导文化是“普通平常的”,强调文化是从日常生活之中发现和汲取意义;强调形形色色的教育和传播新形式,从根本上说都是不民主的;有关英国和“体面”的辩论。意义:

伯明翰中心的文化研究挑战了二战之后英国的主流文化,在高等教育的体制中站稳了脚跟。

第二节文化研究的跨学科性质

1.与文学的关系文化研究:“准学科”文化研究在学科体制上是英文系的产物,它与文学、社会学、历史学关系密切。先驱著作:确立了基本方向霍加特《识字的用途》(1957);雷蒙·威廉斯《文化与社会》(1958);雷蒙·威廉斯《漫长的革命》(1961)。新近时尚重归审美——哈罗德·布鲁姆的《西方正典》文化研究与文学研究是文化研究导致文学研究危机深重,还是文学研究见文化研究从自己的母体中脱胎而出,有心扼杀?科林·斯巴克斯《文化研究的演进》

真正原因在于政治:反民主还是要民主?2.与社会学的关系联系:

生活方式必受到社会关系模式的限制,社会学的文化理论涉及到意义和符号的表征。社会学关注文化,文化使社会学的研究见出深度。差别:两者各有自己的研究领域。

社会学作为“社会”的话语,有它的本土性。文化研究学科地位不如社会学稳固。社会学的“文化转向”意义:首先,承认大众文化特别是消费文化,与高雅文化一样具有重要意义其次,意味社会学几乎每一个研究领域都必须与文化携手,才可能建立其学科地位最后,意味社会学的学科边界将是开放性的斯蒂芬·塞德曼《相对的社会学:文化研究的挑战》:文化研究与社会学差异至少有三方面。第一,文化研究历经了符号学转向,社会学则没有;第二,与“自我”的理论描述有关;第三,对待知识方面,文化研究和社会学有政治和科学的区别,前者注重经验的历史内涵,后者注重结构和量化分析;趋势:社会学与文化研究的距离正在缩小。

3.与人类学和传播学的关系(1)与人类学爱德华·泰勒《文化的起源》文化是一个错综复杂的总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人作为社会成员所获得的任何其他能力和习惯。

克利福德·格尔兹《文化的解释》文化是一个由符号形式表达的代代传承的观念系统,通过这一系统,人们得以相互交流、绵延传续,形成他们的生活知识和人生态度。

联系:主旨类似:致力于探讨社会意义的生成和流通。

研究方法的借用:“民族志”。差异:研究对象不同;研究方法不同。以斯图亚特·霍尔为代表的第二代传人,都可见出一个明显的符号学(传媒)转向。原因:文化研究的社会干预精神;当代的互联网和新媒体语境;霍尔《失范、政治与传媒》:政治失范采用符号学方法,把传媒看作一个编码的话语系统;将政治失范回归到社会形态的层面上来加以分析。(2)与传播学4.文化研究的科学前景托尼·本内特《文化:一门改革者的科学》(1)文化和权力的关系。(2)文化研究探讨的权力形式是形形色色的,思考文化和权力的可操作性新方法,其最终的目标是追求变革。(3)作为一门学科,文化研究在尝试走出学院,建构与社会的种种联系。

第三节法兰克福学派与伯明翰学派

1.文化工业理论法兰克福学派:成立:1923年在德国法兰克设立社会研究所背景:文化和资本联姻。

刊物:《社会研究杂志》。代表人物:卡尔·格林伯格、马克斯·霍克海、阿多诺……阿多诺《文化工业再思考》大众文化和工业文化区别:大众文化自下而上、自然而然从大众之中产生;文化工业则是统治阶级同商业利益集团合谋,从上到下炮制出来,麻醉工人阶级大众文化工业的特征:标准化、伪个性化。

2.启蒙辩证法

霍克海默&阿多尔诺:《启蒙辩证法》主题:曾经将人类从宗教神秘力量中解放出来,倡导社会进步的理性,势将回归一种新的神秘极权统治。继承马克斯·韦伯的悲观悖论,判定现代性的合理化过程既导向自由和解放,同时又导向束缚和物化。

3.听觉的堕落阿多诺《论音乐的拜物性质和听觉的堕落》主旨:讨论听觉堕落早在柏拉图时代,关于趣味堕落的抱怨已见端倪。辨证的禁欲概念:曾经与审美为敌,如今却是先进艺术的标识。阿多诺《论流行音乐》(1941)基本观点:流行音乐被标准化了,流行音乐的特点是“伪个性”包裹起来的“标准化”。流行音乐导致听觉退化到了婴儿水平,它是音乐之中拜物教流行的必然结果。与流行音乐的商业流通机制,特别是铺天盖地的广告轰炸,有着直接联系。面对退化的听觉,音乐变成一场笑剧。4.两个学派的比较法兰克福学派VS伯明翰学派

(1)共同点:都充分重视文化在发达资本主义社会里出演的重要角色;都有鲜明的马克思主义背景,有一种强烈的使命感;都自觉采取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同时又反对这一立场的经济决定论阐释;都反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保守力量,尤其是伯明翰的传统,具有很强的实践性。(2)分歧:如何看待大众文化的商品形式。(3)局限:法兰克福学派:没有就如何改变现实提出建设性看法;文化工业理论自身分析方法上存在缺陷;对大众文化取不可救药的悲观主义态度。

伯明翰学派局限:伯明翰学派对大众文化的商品化性质置若罔闻。第二章文化研究的范式转换第一节文化主义第二节结构主义第三节霸权理论第四节连接理论第一节文化主义1.什么是文化主义“文化主义”一词系斯图亚特·霍尔1992年在《文化研究及其理论遗产》一文中提出的概念,用以指理查·霍加特、雷蒙·威廉斯和E.P.汤普森的人类学和历史主义的文化研究方法。文化主义的特征:1重申文化的普通人的文化。2强调文化的“日常生活性”。3注重在历史流程中追踪意义的展开。(1)理查·霍加特:《识字的用途》记录20世纪30年代霍加特幼年时代的工人阶级文化;此一文化如何面临种种大众娱乐新形式,特别是美国文化的威胁;

2.文化主义的来龙去脉:a.文化唯物主义形成:《文化与社会》《漫长的革命》《马克思主义与文学》威廉斯强调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内部,来深入解剖物质生产、文化生产和文学生产的特征。反对将文化理解为物质生产的单纯反映。强调“文化”一语的发展变迁史。

RaymondWilliams

(2)雷蒙·威廉斯:b.情感结构(StructureofFeelings)情感结构意味着社会经验的一个个鲜活的个案,它寄寓在一种特殊的生活、一个特殊的社群之中:

“我建议用来描述这一现象的术语是“情感结构”:它就像“结构”一词寓示的那样,坚定而又明确,但是它运作在我们行为的最精致、最捉摸无定的部分。……它是那个普遍机制里的所有要素的一个活生生的特定果实。”(3)爱德华·汤普森:《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思考历史传统提出文化问题其一,重构了18世纪后期英国激进思潮的文化传统,包括宗教异议、社会不满,以及法国大革命的影响。其二,侧重描述工业革命的社会和文化经验。其三,则是在政治、社会和文化的背景中,分析了英国工人阶级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第二节结构主义1.结构主义符号学结构主义主要表现为一种方法,更侧重生成意义的指意(signifying)实践。结构主义青垂分析形式,故此,结构主义的文化研究,目标即是探究现象之下潜在结构的关系系统,但这并不意味结构主义“政治”含义缺场。原型:索绪尔的结构主义符号学思想。索绪尔将语言现象分为“语言”和“言语”两个方面,并提出语言研究共时和历时研究模式的区分,对文学批评影响深远。结构主义和文化主义两分天下:前者视大众文化为“意识形态机器”,文化主义则赞扬大众文化真实表达了社会受支配阶级的兴趣和价值观。2.文化人类学开创者:列维·斯特劳斯研究方式:运用索绪尔的语言学模式,来研究原始部落中的制度、惯例、习俗、婚姻以及信仰等文化现象,以图发现这些“原始”文化背后的无意识基石。

结论:人类社会绝不是孤立的,当它们看上去像孤立时,也还是处在群体或群落的形式之中,所以文化差异的启示也就是求同存异的启示,与其说它是在分隔人群,不如说它是在团结人群。“正是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主义,追随索绪尔的语言学模式,给各门‘文化的人文科学’提供了一种范式期望,有望用一种全新的方式,使它们得到科学的、严谨的表述。”

3.结构主义意识形态路易·阿尔都塞(LouisAlthusser,1918—1990)法国著名哲学家、“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奠基人。

LouisAlthusser反对就马克思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两分作机械理解。视文化取决于经济基础,同时视文化的研究为一独立自足的理论探索领域。强调意识形态是一种物质存在,观念不是凭空产生,也不是自动产生,相反,它们是由物质经验所影响产生。影响:将对于意识形态的辩论和思考,推向了文化研究的前台。

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4.编码与解码斯图亚特·霍尔(1932—),出身牙买加,1951年移民英国,入牛津大学并获得硕士学位。1964年加盟伯明翰当代文化研究中心。1968年成为中心第二任主任被称为伯明翰学派的三个奠基人之一。1979年出任开放大学社会学系主任,1995至1997年,当选为英国社会学学会主席。

StuartHall三种解码立场的理论第一种立场——“支配或霸权代码”。第二种立场——“职业代码”。第三种立场——“协商代码”。这种理论标志着从文化研究从文化主义到结构主义的范式转换,以及从文本分析到民族志传媒受众研究的转型。

第三节霸权理论1.葛兰西转向在阿尔都塞等人的结构主义和威廉斯等人的文化主义争讼不清之际,文化研究经历了声势可观的“葛兰西转向”。葛兰西的“霸权”理论经霍尔阐释,一时风行而几成文化研究意识形态的霸权理论。

本内特:《大众文化与社会关系》

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文化研究领域的论争,经常是被锁定在结构主义和文化主义所代表的两极周围。葛兰西霸权理论成了走出这一困境时首选的一条超越路径。葛兰西霸权理论的独特意义用“霸权”替代“统治”来认知和说明主导文化的确立和经营。

2.文化霸权1891年出生在意大利一个小职员家庭。1913年参加意大利社会党,1921年1月和陶里亚蒂创建意大利共产党,1924年任总书记。1926年被法西斯政府逮捕。在狱中他写了篇幅达到三千余页的三十四本笔记,即《狱中书简》和《狱中札记》两卷的大部分内容。

GramsciAntonio“霸权”(hegemony)概念提出:《狱中札记》霸权是一个政治概念,用以解释为什么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社会革命迟迟不得发生。文化霸权便是社会统治集团可以使用的各种社会控制模式,它的产生背景是社会冲突。霸权概念在文化研究上,则力图表明日常的意义、表象和活动,是如何被精心营购了一番,而将支配“集团”的阶级利益表现为自然而然的大众利益,为人人所欲。

3.市民社会与知识分子葛兰西霸权的生产、再生产以及转化都是市民社会(civilsociety)的产物,反之国家采用的则是强制和压迫的手段。另一方面,文化霸权的确立,主要还是有赖于知识分子在其中出演的社会角色。换言之,霸权主要是知识分子所作所为的结果。

第四节连接理论1.连接什么?“连接”(articulation)斯图亚特·霍尔的一个核心概念,它标志着文化研究从“葛兰西转向”进一步发展到一个新的范式。含义:指文化的文本和实践并非清楚明白刻写着意义,并一劳永逸地生产出来,反之意义总是“连接”行为的结果,它本身是一种社会生产,一种实践。

连接需要在某种历史条件之下发生,但是此种条件并非必然条件。从马克思主义的视野来看,连接是指不同生产模式的连接。连接之于文化研究,意味着文化总是多声部的,可以由不同人在不同的社会语境之中,用不同的话语,为了不同的政治目的言说出来。2.后马克思主义的连接观厄内斯托·拉克劳《马克思主义中的政治与意识形态》(1977),给予霍尔连接理论直接影响。反对经济决定论,以及单纯以阶级斗争来解释历史,是后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

“后马克思主义”:渊源可以上溯到20世纪60年代,拉克劳和墨菲的《霸权与社会主义策略》将它实体化了。一方面它是指苏联解体之后,东欧国家的社会和经济状态;另一方面,它可视为对马克思主义的本质主义理解的一种全面解构。3.广告与连接沙恩·冈斯特:《善用文化》广告商期望充分利用文化,以形形色色的途径,来实现一种增权益能的潜力。凡是指向这一增权益能经验的,都被创意连接到特定的商品和品牌。连接可视为广告本身的基础所在。说到底,它是文化和商品化的连接。4.艺术与连接文化研究更关心的是艺术与大众文化的连接。艺术按照传统的阐释路径来看,是艺术家内心经验的结晶,艺术作品必具有鲜明个性,具有独一无二的审美特质。艺术的连接环节,是相对单纯的。艺术作为一个社会经济和政治生活的组成部分,同商品的连接因是早已有之,唯在今日消费社会中,益发凸显了出来。观念艺术:挑战传统高雅艺术

提出:索尔·勒维特《观念艺术段落》(1967)。

“由是观之,艺术的目标应当是“心灵的艺术”,这不仅仅是因为艺术需要一种原始的知性方法,同样也因为此种艺术作品,最好的理解,即是最为观念来理解。在观念艺术运动来看,艺术的目的就是分析,也就是说,艺术是属于创造和传输观念的行当。艺术家与其说是手艺高超的匠人,不如说是意义的作者,因为在艺术经验的中心,矗立着观念而不是艺术对象。”

女性主义与文化研究第三章第一节缺场的女性声音第二节女性杂志分析第三节性别理论

第一节缺场的女性声音1.女性主义的类型女性主义与文化研究从大体上看,可视为美国话语和英国话语的一个连接。美国社会学家本·阿格将女性主义文化研究的缘起,定位在美国批评家凯特·米莉特1970年出版的《性政治》。约翰·斯多雷将20世纪女性主义归纳为四种主要类型:激进女性主义;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自由派女性主义;双重女性主义。

四种体统虽然一致对外,反对压迫,可是对于压迫根源的定位,以及与之相应的解决方法,所持立场却是各各不同的。克里斯·巴克在《文化研究:理论与实践》中对女性主义的分类:自由派女性主义;差异女性主义;社会主义女性主义;后结构主义女性主义;黑人女性主义;后殖民女性主义。

2.CCCS的女性学者文化研究在其发端初期,对女性的问题的关注是个薄弱环节。在亚文化和传媒研究这两个中心的主要领域里,基本上是男性在自说自话。

1978年,伯明翰中心的“妇女研究组”出版了《妇女异议:妇女服从面面观》,它是早期女性主义文化研究的一部代表作。第二节女性杂志分析1.虚构和女性文化女性杂志分析贯穿了文化研究的进程,表现出女性主义的文化研究视野。詹妮丝·文西普《走进妇女杂志》

考察了英国50年代的家庭周刊和80年代的时尚刊物,强调思考女性和妇女,除了政治等等因素之外,不可能离开“母性和家庭生活、美容和时尚、爱情和罗曼司,烹饪和编织,以及浪漫小说、菜谱和妇女杂志”。女性杂志是在男性文化的蔑视之下发展起来的,承认女性杂志有它自己的权利,这意味着女性杂志可以创造一个“另外一个世界”,另辟天地来给女性一个喘息的空间。文西普:女性杂志分析,目标之一即是解释这类杂志的魅力从何而来,与此同时,批判性地分析它们的局限和变革潜能。

2.《杰姬》的女性主义分析麦克罗比的女性杂志分析早期伯明翰中心保罗·威里斯和迪克·赫布迪基等人的青年亚文化研究是缺失性别意识,导致研究中女孩子的文化生活缺场。女性视角青年亚文化研究:细心考察罗曼司、流行音乐和时尚笼罩下的工人阶级女孩的文化生活。流行少女杂志《杰姬》(Jackie)的文化分析惯于以漂亮女孩幸福微笑做封面的《杰姬》杂志,完成了私人领域中“心灵”和情感的内部空间转向:“文章和专题被小心翼翼地排序,不会让“沉重”的专题连在一起出现,黑白的图片固执占两页半或三页。中间总是插进彩色广告或美女图片,吸引读者直接参与读者来信和提问栏目,使得杂志能被反复阅读。……进入《杰姬》的世界,就意味着进入了一个没有历史、亘古不变的空间,学校或家庭工作等真实世界关心的东西被束之高阁了。”

3.罗曼司代码麦克罗比的分析针对《杰姬》的女性文化意识形态特征,参照罗兰·巴特的符号学理论。以罗曼司、私人生活、时尚和美容,以及流行音乐四种代码对杂志的内容做了细致分析。《杰姬》的图文故事总是和罗曼司有着这样那样的联系。它的程式也是大众文化中女性形象的一种原型。如男孩可以归结为四种类型。第一种是会寻开心,爱调情的男生,这叫所有的女孩都无法拒绝;第二种是邋里邋遢、漫不经心的“滑稽”青年,他可以激发起女孩子的母性情感。第三种多情、羞涩、敏感,甚至带点艺术家气质。最后一种是野性十足的不良少年,通常出现在摩托车上,富有攻击性,十分性感,。女孩则大体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是金发碧眼、安静温顺的可爱且轻信类型,她可能最终得到心仪的男孩,也可能给悲惨抛弃;二是肤色浅黑的狂野俏皮类型,她通常是金发女孩的密友,会耍手段施诡计得到想要的男孩;三是“泼妇”式类型,虽然女人当中不得人心,对于男人却是魅力四射,无可抗拒;最后,是无特点、开朗且好脾气的心不在焉类型,她太过平凡,可是好事偏偏就在她身上发生。

第三节性别理论1.后现代女性主义性别研究是女性主义文化研究近年方兴未艾的一个新近形式,具有浓重的跨学科研究特征,涉及到性别社会学、拉康的精神分析理论,以及朱迪斯·巴特勒的女性主义理论等等多种资源。什么是性别?女性主义文化研究视野的共同识见:性别完全是文化使然,而不是自然生成。后现代女性主义挑战性别范畴的传统两分性质,认为它们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主张无论是生物性别,还是性向和性别,都是变动不居的多元范畴。以颠覆潜藏在两元性别、两元性向和两元生物性别中的社会等级秩序为己任,并关注边缘群体的生存状态。后现代女性主义作为一种视野,一种方法,其出现有它的必然性。

2.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性别研究中的两个核心概念男性特质(masculinity)女性特质(femininity)通俗地说,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大体相当于“男子气”和“女人味”。传统认为男性气质意味着勇武刚强、坚忍不拔、执掌权柄,这种气质以牺牲亲情以为代价。女人体现宽广的母性。多被表征为男人的性欲对象,被认为适合做家务、带孩子、照料他人。母性是自然生成,还是文化使然?母性是不是区分男人和女人的标志所在?有没有女性自己的独特文化,可以和男性的父权文化分庭抗礼?

3.《十七岁》的女性气质麦克罗比:以《十七岁》为代表的新一代少女杂志,揭示了一种完全不同的女性气质建构模式。这一少女杂志风格的转变说到底是现实生活中女性主义诉求目标转变使然。“像《杰姬》这样依旧刊出老一套被动女性的杂志,只会流失读者。这可见,今天年轻的消费女孩们,已经多少可以发挥力量,来左右市场了。只要杂志表现她们自己的形象,只要这些形象协调她们在文本之外的自我,她们就会购买。……”

4.性别的表演性朱迪斯·巴特勒的“性别麻烦”理论即便性别、性向和生物性别都是文化和社会使然,其中的个人因素也不容忽视。“表演性”(performativity)。灵魂是身体的监狱。所以性别是一种表演,它总是发生在一个惩罚的语境之中。就性别的“表演性”来看,表演者与表演行为是难分难解的。个人和社会,也浑然成为一体,难以分辨孰先孰后。这就是“性别麻烦”,性别不得不一次次通过表演来确认自身,及其相关社会规范。《消解性别》巴特勒的性别解构立场:性别和性一样,都是不断转换,了无定准的东西。性在本质上并非是自由狂野的,而毋宁说是在一个充满束缚的空间里不断表现出来的种种可能性。重申性别具有表演性,这不仅仅意味着快感和颠覆,而是必然事关现实和制度的政治内涵。第四章青年亚文化第一节青年亚文化的概念第二节青年亚文化的形态第三节从亚文化到后亚文化研究第四节后亚文化时代第一节青年亚文化的概念1.什么是亚文化亚文化(subculture)一词虽然提出很早,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存在概念模糊不清的问题,主要因为:一:对亚文化这一术语存在不同的指称;二:由于参照系的不同,对于亚文化的界定不相同。

对于亚文化不同层面的界定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亚文化发生的视角;主体的视角;从与主文化关系的视角。反文化反文化是亚文化的极端形式,亚文化是对主文化的疏离,反文化则是对主文化的颠倒。

2.什么是青年亚文化青年亚文化是在青年这一特定群体中存在的亚文化。它有其独特的风格、行为和兴趣指向,推崇标新立异,在时尚、信仰、行话等等方面都自树一帜。亚文化与主文化的关系青年文化居于边缘地位。但两者并不是简单的一致或对立的关系。两种青年亚文化第一种是与主文化存在根本矛盾的亚文化,第二种是与主文化根本利益一致的亚文化。二者关系青年亚文化对主导文化进行抵抗和渗透,而主文化则引导、收编它们;在动态变迁的社会里,主文化和亚文化之间可能会相互转化。

第二节青年亚文化的形态20世纪50、60年代西方社会青年亚文化的主要形式:hiphop亚文化;波希米亚主义;朋克亚文化;达达主义;性亚文化;嬉皮士亚文化。1.Hiphop亚文化HipHop亚文化

又译嘻哈亚文化,源于20世纪60、70年代初的布鲁克林南布朗克斯(SouthBronx),是非裔美国青年的街头文化;80年代成为一种流行文化。组成部分:说唱(Rapping)、街舞(Breaking)、涂鸦(Graffiti)、和DJ打碟(DJing)。当代的hiphop文化还包括了表演性的体育运动、“大而酷”服饰以及其行为方式和价值观等。HipHop——街舞2.波西米亚主义“波希米亚”源于法语,原指一个地理上位于中欧的特定区域,“波希米亚人”原意也就指居住在这块土地上的民族。作为亚文化的波西米亚主义出现于19世纪,是“流浪”的贫困艺术家的代名词,是为“资本主义世界的边缘阶层”。布波:

19世纪末20世纪初,波希米亚的元素被商业化而大为流行,诞生了布波族。

波西米亚风格的装饰3.朋克亚文化Punk

在中国大陆译作“朋克”;在台湾译作“庞克”,香港则叫作“崩”。源起:以极具反叛性的原始摇滚音乐“三和弦音乐”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英国。核心价值观:反叛;主要特征:“三和弦”朋克音乐、“切割重组”的服饰和其他反叛的生活方式等。

朋克摇滚乐队达达主义的艺术作品4.性亚文化性亚文化是在性方面与社会主流性文化相疏离的性文化。性亚文化与主文化之间存在关系着三种不同的形式:为主文化所吸纳,商品化并成为时尚。(同性恋亚文化、性解放服饰)与主文化相疏离,但是不构成实质性社会问题。(易装癖和变性者)与主文化相对立并造成一定的社会问题。(婚外性行为、群居性行为)当代西方青年亚文化在性亚文化方面的体现:同性恋亚文化虐恋亚文化性解放亚文化5、嬉皮士亚文化当代西方亚文化全面的表现形式:嬉皮士(Hippie)亚文化。“嬉皮士”本来用来描写西方国家1960年代和1970年代反抗习俗和时政的年轻人。嬉皮士从美国的“垮掉的一代”(Beatniks)中发展而来。背景:嬉皮士亚文化开始于20世纪50、60年代的美国,它旗帜鲜明地反对当时的社会白人中产阶级价值观和现代资本主义制度。并很快发展为一场反文化运动,几乎席卷了西方的发达国家。

特征:嬉皮士亚文化与传统、正统文化格格不入。60年代美国青年嬉皮士运动的主要口号是:爱、正义、自由和和平,采取与传统文化极端对立的形式,来表达他们对于传统文化的蔑视和反叛。主要表现在:第一,语言独特。第二,在音乐方面迷恋摇滚乐。第三,服饰反常态。第四,常常和毒品联系。第三节从亚文化到后亚文化研究1.风格的意义斯图亚特·霍尔和托尼·杰斐逊主编的文集《仪式抵抗》(1975)是伯明翰传统的青年亚文化研究开山之作。迪克·赫布迪基等学者在给予青年亚文化认肯的同时,也认为它们表出了一种风格。赫布迪基:亚文化的意义一直是有争议的,而风格是一块领地,其中各种争锋相对的定义,在猛烈地相互碰撞。

“这本书的大部分篇幅故而将被用来描述对象被赋予意义,以及在亚文化中作为“风格”再次被赋予意义的过程。诚如在热内的小说中,这一过程是始于一种违背自然秩序的罪行,虽然在这里,越轨可能显得不足一道,诸如一缕头发的打点……。但是这一切最终构成一种风格,在微微一笑或嗤之以鼻之间,显示出反抗和蔑视的姿态。”2.一点回顾伯明翰当代文化研究中心开张之初,展开的两个主要研究方向便是工人阶级文化和青年亚文化研究。这两个方向其实殊途同归。返顾这一段亚文化研究的黄金时光,我们是不是可以说,当年伯明翰中心的青年亚文化研究,笼罩着一种浪漫情愫,一种英雄主义?3.什么是后亚文化研究什么是后亚文化?鲁伯特·魏策尔及大卫·马格尔顿:《究竟什么是后亚文化研究》

后亚文化研究关注的是新千年以来社会变革中发生的青年亚文化现象,致力于在全球主流文化与各地本土文化重新连接和重新结构的背景中,给予它一个理论说明。缘起:1987年I.钱伯斯刊于《文化研究》杂志一月号的文章《都市图示》;从20世纪90年代中叶开始,包括马格尔顿本人在内的有关著述蜂起,后亚文化研究一时蔚为大观;2001年5月,在维尔纳召开的“后亚文化研究:大众文化及其影响下新后亚文化的形成研讨会”,标志着后亚文化时代的到来。后亚文化研究与亚文化的区别:第一是对政治生活的影响。亚文化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威胁将不复仅仅是一种姿态,而是真正的政治威胁第二是鲜明的媒体意识。

后亚文化研究强调,正是各式各样的传媒形式,各尽所能,有助于最初是分散零落的片段聚合成日渐明晰的亚文化形态,一方面强化了它们的反叛色彩,一方面也延长了它们的生存周期。第四节后亚文化时代1.城市部落米歇尔·马费佐里1985年发明的术语,是后亚文化时代主要的青年亚文化现象之一。特征:具有后现代性,鼓励内部成员的身份多样性、流动性和兼职性。产生:与后现代社会密切相关。主要表现形式:电子音乐派对(techno-party)或锐舞(rave)。分类:非法城市部落与合法城市部落。

2.后亚文化时代的种族、民族背景:全球化中,由于种族结构和构成发生了变化,种族亚文化也发生了相应的“后现代”转向。跨文化的种族、民族亚文化的主要体现:其一,全球范围内暂时性或永久性分散、流动的人种;其二,全球范围内流动的种族和种族文化的区域化。留学生唐人街问题:种族亚文化是否彻底丧失了其种族性?

第一种观点:在文化工业化的时代,黑人文化风格自身的反抗潜力似乎已经大为丧失,其本身“固有”的颠覆作用已经成为幻影,正变成一种时尚模式。(大卫·马格尔顿)第二种观点:“种族”问题并没有被置身于政治意义之外,可以在“修正的”黑人亚文化风格中并存。(戴兰·克拉克)

3.后亚文化时代的性别亚文化在现代主义时期,虽然女权主义者始终在挑战男性在亚文化和相关学术话语中的主导地位,女性主义亚文化总的来看是边缘化的。与此相反,在后亚文化时代,性别亚文化突显了女性的核心角色,强调女性的生产者地位。后亚文化时代的女性亚文化中的“暴女”(RiotGirl)“暴女”是女性朋克中一种原始而极具煽动性的类型,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初独立摇滚的背景下。它是个人宣泄与政治激进的混合,关注的主题大都与性别有关。第五章文化身份

第一节什么是文化身份第二节文化身份的语境问题第三节文化身份的演进第四节后殖民文化身份问题第一节什么是文化身份1.身份、认同与文化身份Identity(身份,认同):释义:它源于古法语identite和晚期拉丁语identitas,由“同一”的词根idem构成,在物质、成分、特质和属性上存在的同一性质或状态;概言之,它是一个人或事物是其自身而不是其他的状态或事实。

“身份”做名词使用,是依据某种标准,尺度和参照物去确定某种共同的特征和标志。“认同”具有动词性质,在大多数情况下,它是指一种找寻文化“认同”的行为。

“文化身份”在文化研究领域和后殖民文学研究中,常常会使用“文化身份”或“文化认同”去表达“身份”或“认同”涵盖的意义。它隐含的内容实质就更为充实,更加能够准确表达出自己在追寻“身份”或找寻“认同”道路上呈现出的种族、民族、阶级、行业、职业以及语言等等方面的特征。

2.文化身份的界定什么是文化身份?

总体上讲,文化身份就是某一个体或族群在特定的语言、文化以及社会环境和成长中依据某种标准、尺度、参照物,去确定某种共同文化属性、文化特征、文化标识、文化记忆等。第一个层面上,指个体或群体依据某些尺度,来确认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第二个层面上,指某个体或群体试图追寻自己与众不同的内容,从而突出自我是“谁”的问题。3.文化身份的内核两种立场一是把“文化身份”理解为一种共有的文化,集体的“一个真正的自我”,藏身于许多相对肤浅的或人为强加的其他“自我”之中,共享一种历史和祖先的人们,也共享这种“自我”。二是,除了这些共同点以外,还有一些深刻和重要的差异点,它们构成了“真正的现在的我们”;或者说,由于历史的介入,构成了“真正的过去的我们”。第二节文化身份的语境问题1.全球化与后工业社会“全球化是运作于全球范围内的那些过程,它们跨越了民族的界限,在新的时空连接下整合和结合各种团体和组织,使得世界在现实和体验中相互联系得更加紧密。”

——斯图亚特·霍尔在全球化的发展进程和后工业化的社会发展中,世界各族人们之间的交流和联系日益增强;但同时,全球化与后工业时代也为这些人群的民族身份和文化身份带来了威胁和挑战。

后工业化社会指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它们在业已完成工业化的基础上,实现跨国工业、经济的合作和商业活动。典型特征全球化范围内的一条龙式“流水线”作业,全球化的“大批量生产”,以及在地球村时代的“信息高速公路”。

全球化和后工业化社会对文化身份的影响:其一,作为文化同质和“全球后现代”增长的结果,民族身份正在被侵蚀。其二,民族的和其他“地区的”或者排他主义的身份正在由对全球化的抵制所强化。其三,民族身份正在衰退,而且新的混杂身份正在取代它们。2.文化、政治迁徙概况第一,一部分人是由于各种原因被迫强制流动和迁徙到世界各个地方。第二,一部分人是由于求学,为了改变人生的命运,到异国他乡去追寻属于他们心中的“美国梦”、“英国梦”、“欧洲梦”等。第三,一部分人是由于各种政治原因和社会原因,特别是知识分子,选择了自我流放、迁徙及放逐。黑奴贸易第三节文化身份演进1.启蒙主体文化身份背景:文化身份的产生与现代性密切相关。在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感召下,“个人主体”从幕后走到了前台,从隐形走向显性,从模糊走向清晰,从边缘走向了舞台的中心。笛卡尔、洛克、康德:把个人看成是理性的统一体,实现自我与精神世界的融合。

2.社会学主体文化身份产生:18世纪末期,在欧洲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的影响下,出现了一种新的社会学主体的文化身份。基本观点:将“自我个人”与社会一分为二,转而突出社会对文化身份形成的巨大作用,尤其是社会对个人存在和意识的决定力量。代表人物:美国社会学家G.H.米德和C.H.库里。3.后现代主体文化身份去中心化后现代主体把文化身份看成是没有固定本质,亦非永恒的东西。文化身份变成了一种“可移动的盛宴”(moveablefeast)。代表人物德里达:“德里达式”概念,彻底打破了结构主义语言观的二元对立,破除了“终极意义”。霍尔:强调主体在话语实践领域中的“能动性”(agency)。4.文化身份转向提出:霍尔《导言:谁需要“身份/认同”》内涵:把身份主体性的认识从过去时延伸到将来时。反对本质主义、自然主义的身份观。文化身份问题是一种“变化着的同一”。文化身份的建构性。文化身份转向蕴藏着对身份主体思考的“主动性”。

第四节后殖民文化身份问题1.文化身份与文化表征文化表征(culturalrepresentation)

内涵:通过语言、文化等产生意义,其一是指表征某物即描述或摹状它,通过描绘或想象而在头脑中想起它;其二是指象征、代表、做什么的标本或替代。建构功能:文化表征具有对语言、文化和符号进行编码、解码的功能,通过符号语言的能指和所指对思想、经验世界、以及人的身份加以再现。欧洲人想象中的中国两个“文化表征系统”第一个系统是我们能赋予身份以意义,这种意义就是文化身份的“本质性意义”,是不变的、永恒的意义。第二个系统依靠概念图与一系列被组织到表征这些概念的各种语言、文化中的符号之间,建构起来一系列相似性,表达的是文化身份的建构性,不确定性,和动态性。“反表征”对主流或支配性文化表征系统进行有效的揭发、抵抗或颠覆,用更贴近自身的表征方式,来证实自己的文化身份和文化立场。2.文化身份与族裔散居族裔散居(Diaspora)

原是植物学名称,后被借以描述人类历史上出现过的种族或人种在较大范围内的迁徙移居现象,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种种问题。

概念的流变第一阶段:20世纪60年代前,倾向于神学意义。第二阶段:20世纪60至70年代前后,突显民族意义。第三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今,关注文化身份和文化认同问题。研究范围族裔散居的身份界定;由族裔散居引起的跨国文化流动,以及全球化语境下的族裔散居问题。表征生理上的族裔散居、心理上的族裔散居与文化上的族裔散居。3.文化身份与身份的政治“身份政治”(identitypolitics)后殖民社会的身份政治强调差异、异质与不同。本质上是通过少数族裔族群对主流族群政治发出自己的文化和政治诉求,表达自己的政治意愿。

霍尔:差异、自我反省以及偶然性。德里达:“延异”理论新族性(newethnicity)

妇女解放运动第六章视觉文化

第一节何谓视觉文化?第二节视觉消费第三节虚拟现实第四节读图时代第五节奇观电影第六节视觉文化中的身体

第一节何谓视觉文化?1.视觉文化的定义首先,视觉文化是晚近兴起的一个重要的文化形态或文化发展趋势,它不同于传统文化和前期现代文化,是一种高度视觉化的文化。其次,有的学者强调,视觉文化更具体地意指一些与视觉媒介密切相关的领域,它们构成了一个文化场域。第三种看法强调视觉文化的谱系学特征,强调视觉文化有其历史的根源和发展。第四种关于视觉文化的看法认为,视觉文化既是对一个研究领域或对象的界定,同时又是对一种特定的研究的界定。

2.看的行为视觉文化的两种基本含义:其一,视觉文化概念是指称一个文化领域或研究对象,其中视觉性占据主因或显赫地位。(视觉文化)其二,视觉文化也可以用来标示一个研究领域,它带有明显的跨学科、甚至“去学科”性质。(视觉文化研究)对于视觉文化研究来说,重要是人们视线后面所隐含的复杂的视觉观念。不同的眼光塑造了人们不同的视觉经验,而不同的视觉经验又决定了特定的视觉文化及其对它的理解。视觉文化的核心问题:视觉经验的社会建构。“看之方式”(waysofseeing)。

3.视线中的权力关系福柯权力的眼睛:人类文明史实际上是充满了压制和暴力的历史,眼睛作为最重要的权力器官施行着复杂的权力机能。现代社会是“规训的社会”第一,18世纪以来有一种普遍的对黑暗空间的恐惧,害怕黑暗对真理的遮蔽,要消除社会的黑暗区域。第二,18世纪的建筑规划已经诞生了某种“中心化的观察系统,身体、个人和事物的可见性是他们最经常关注的原则。”“权力的眼睛”的表现现代社会创造了许多关于眼光的规范,确立了许多审美的、科学的、理性的观看原则,这些原则制约着每个人。另一方面则体现为视觉对象或空间布局上的差异性和边缘/中心关系。第二节视觉消费1.形象的消费视觉消费(又称“注意力经济”或“眼球经济”)的特征:第一,当代社会的高度视觉化构成了一个“以形象为基础的现实”。第二,经济活动也越来越偏向于形象的生产、传播与消费,这就导致了一个“以形象为基础的经济”的出现。第三,在这种经济形态中,人们的消费行为明显受制于商品形象的控制,这就出现了所谓“视觉导向的消费者行为”。

居依·德波从另一个角度阐述了消费社会的形象霸权。在德波的理论中,景象这个重要概念的含义十分复杂,它不是形象的聚合,而是人们社会关系,以及经由形象所中介的社会关系。

2.视觉消费的文化意涵视觉消费成为消费社会中重要层面原因:看与被看的行为都是消费行为的一部分。由于观看物品已经成为建构自我身份认同的路径,所以,商品外观、品牌、及其复杂附加意义,便成为认同和发现自我身份的活动。。典型例证:约翰·费斯克关于牛仔裤的分析。在消费社会中,牛仔裤含有复杂的文化意义和身份建构功能。在视觉消费中,消费者需要就自己的身份客观化,因此必然要在特定的消费品中寻找对象化的商品;在消费社会中,任何商品又总是以或隐或显的方式传递着特定的趣味、价值和意识形态;因此,作为消费品的物本身就具有区隔和表明身份的功能。从根本上说,视觉消费是一个体验性消费,消费过程中的商品或服务,重要的不只是在生理上和物理上对消费者的满足,更重要的是经由视觉产生的心理满足。

第三节虚拟现实1.模拟与仿像虚拟现实(virtualreality)指由电脑硬件和软件所创造的幻真性的虚拟情境,通过使用各种电子工具(诸如电子手套、头盔、眼镜、耳机等),让使用者进入一个幻真世界。同时也泛指由电脑网络形成的各种文本性或图像性展示所构成的世界。

近代以来,西方社会和文化经历了模仿阶段和生产阶段,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模拟阶段。标志:符号不再表征现实,甚至与现实无关,它们依循自身的逻辑来表征,符号交换是为了符号自身。构成虚拟现实最重要的手段乃是模拟和仿像(simulationandsimulacrum)。

波德利亚再现——模拟——模仿——仿像波德利亚:再现是表征一个人所具有的东西,而模拟则是臆造一个人所没有的东西。前者意味着对真实的再现,后者意味着虚拟不存在的事物;模仿是确证现实原则,模拟则依赖特殊的仿像。仿像:没有原本的可以无限复制的形象。它没有再现性符号的特定所指,纯然是一个自我指涉符号的自足世界。迪斯尼乐园是典型的仿像。洛杉矶迪斯尼乐园拉斯维加斯乾陵民俗村民俗村

2.虚拟文化的困境形形色色人为的形象符号成为我们接触世界的重要通道,虚拟性的符号往往比现实本身更为重要。由此便导致了更加严峻的问题:形象和形象所表现的真实或现实世界之间的界限模糊了,甚至完全断裂了。人们生活于一个由仿像所构成的社会,其典型特征就是“假的比真的更真实”。虚拟世界里,新的游戏规则使得图像文本不再恪守种种所有权的陈规,而作者性或作者的权威性被进一步削弱了第四节读图时代1.图与文“读图时代”第一,当前印刷物出现了某种出版新动向,图像类读物越来越多。第二,当代人的阅读“征候”出现了某种转变,人们更愿意阅读各类图像类读物。从更加广泛的意义上来理解,“读图”的含义可以涵盖一切观看和消费图像的活动。

文字?图像?——“新视像读本”从美学角度来说,文字和图像本来各具特色,图像以其直观性和形象性见长,而文字以其抽象性和联想性著称。

“互文性”抽象文字和直观形象的图片互为阐发,无疑使得阅读带有游戏性,从文字到图像,再从图像到文字,来回的转换把阅读的抽象理解变成一种感性直观。影响:一方面存在着图像对文字的有效阐发,另一方面又存在着图像对文字的曲解和转义。《一个人的战争》蔡志忠漫画系列“读图时代”的读图隐忧:在“读图时代”,从文化活动的对象上说,文字有可能沦为图像的配角和辅助说明,图像则取得文化主因的地位。这是否会剥夺读者对文学作品诗意语言的体验?是否也难免破坏读者对文字沉思默想式的感悟方式?

2.媒体的图像霸权影视对文学的霸权究竟是给文学带来新的生存空间?还是潜藏着是文学越加边缘化的危机?视觉媒体对文字媒体的霸权电视的魅力、强力和吸引力,说到底是图像的力量,换言之,图像凌越文字在当代文化中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快感+节约原理”

“读图时代”新的接受经济学原理认为受众在接受活动中,不可避免地趋向于接受那些最符合经济原理,而又付出较少但得到较多的媒体或文体。“读图”提供了这样的可能性。罗兰·巴特:文字和形象,或文本与图像的传统支配关系被颠倒了,不再是文字或文本支配图像,相反,图像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霸权”。

3.图像拜物教拜物教从概念上说,拜物教是对物质性的、无生命的对象的崇拜。第一,拜物倾向总是将物质性的、无生命的事物神秘化,赋予其神奇魔力。第二,拜物教总是带有某种宗教性的崇拜,它构成了对上述具有神奇魔力事物的膜拜。

图像拜物教当“读图时代”中图像从各种媒体中凸现出来,成为这一时代最权威和最强势的媒介时,图像的功能也就被“魅化”了。当商品转变为形象时,商品拜物教也就合乎逻辑地转化为图像拜物教。第五节奇观电影1.奇观和电影提出:穆尔维在20世纪70年代发表的一篇论文——《视觉快感与叙事电影》。

“作为起点,本文提出电影是怎样反思、揭示,甚至利用社会所承认的对性的差异可作的直截了当的阐释,也就是那种控制着形象、色情的看的方式以及奇观的阐释。”

主要特征女性处在被动的、被人观看和被展示的位置上,而男性则是主动的、看的载体。电影选择以视觉快感为轴心的方式来安排,叙事的要求或逻辑被边缘化为外在的、可有可无的因素。

《英雄》剧照《盗梦空间》剧照

2.奇观电影的四种类型第一种奇观可称之为动作奇观,如《卧虎藏龙》。第二种奇观可概括为身体奇观,如《阿凡达》。第三种奇观可谓之速度奇观,如《007》系列。第四种奇观可名之为场面奇观,如《星球大战》。第六节视觉文化中的身体1.生理的身体和社会的身体《圣奥兰的转世》约翰·奥尼尔:两种身体一个是“生理的身体”,另一个是“交往的身体”。玛丽·道格拉斯身体首先是生理的、自然的和物质性的血肉之躯或肉身。其次,生理的身体必然会受到社会的身体的制约或塑造。“去自然化”(denaturalized)福柯:“驯顺的身体”

2.身体审美化视觉文化中,身体在社会空间中的审美化问题,主要集中于身体外观的塑造。外观与健康构成了身体的内外结构。把某个阶级或阶层所形成的美的观念普遍化和自然化,实际上掩盖了这一观念的文化霸权性质,掩盖了身体塑造上的权力关系和权力/知识(话语)关系。当代视觉文化与传统文化关于身体美的不同标准范式:传统文化:身体标准受制于特定时间和空间,具有明显的地方文化局限性。视觉文化:通过各种传媒把关于身体的标准推演成为跨文化的全球普遍范式。传统社会的身体标准及塑造技术是通过强制性的措施实施的,当代视觉文化则把暴力强制内化为人们的主动选择。

传统社会的身体视觉范式是在封闭的、数量有限的结构中存在的。而当代视觉文化则生产出数量惊人的各种形体样板。大众传媒与人体审美化:偶像分割身体的策略

在视觉文化的社会空间里,身体这个领域既是最个人化的,又是最社会性的;既是自然的、生理的,又是政治的、权力的;既是物质的,又是文化的。消费文化中的身体政治第七章第一节消费文化第二节身体翻身第三节身体的政治第四节再造身体第一节消费文化1.身体与消费文化消费文化消费文化是消费社会特有的产物,它的产生以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扩张为前提假设。在消费文化时代,生产和消费已相对脱节和剥离。消费品的象征或者说符号意义,超过其使用价值,消费成为对符号信仰的过程。

身体身体事实上已经成为今日消费文化中的第一对象:

“在消费的全套装备中,有一种比其他一切都更美丽、更珍贵、更光彩夺目的物品——它比负载了全部内涵的汽车还要负载了更沉重的内涵。这便是身体。”2.符号与区隔波德利亚“消费既不是一种物质实践,也不是一种富裕现象学,……消费是在具有某种程度连贯性的话语中所呈现的所有物品和信息的真实总体性。因此,有意义的消费乃是一种系统化的符号操作行为。”经济交换价值/使用价值=能指/所指维布伦:“夸饰性消费”布尔迪厄:“区隔”理论

审美与文化领域的斗争主要表现为“区隔”(distinction)行为,通过趣味的差异、通过设计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来跟周围他人进行区隔。故而审美趣味取决于主体的一种阶级“习性”(habitus)。第二节身体翻身1.现代性的身体祛魅消费社会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宗教与意识形态教条在界定、规训、控制身体方面的权威性的削弱,身体正变得越来越“自由”,越来越不受宗教或政治的控制。布莱恩·特纳当今身体的意象在大众文化与消费文化中的突出与渗透,是身体,特别是它的再生产能力与社会的经济、政治结构分离的结果。身体在早期和晚期资本主义时期,是分别处在禁欲主义和消费主义的语境之中。禁欲主义下的身体2.身体产业的兴起原因:现代化过程摧毁了宗教信仰以后,却没有建立新的稳固信仰,陷入无政府、价值多元化状态。展示身体的外观、为身体而身体、审美身体、重视身体形象的设计与塑造,成了消费社会的典型特征。身体的保养和维护逐渐成为核心产业之一。

形形色色的身体产业3.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身体的命运消费社会以前,身体及其欲望必须受到理性、灵魂以及文化规范的控制,身体只是被当作工具而不是目的。(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在消费社会,身体的审美价值获得了越来越重要的意义,身体从手段变成了目的。(革命是身体的本钱)

第三节身体的政治1.看与被看看与被看是身体审美化中的主干行为。现代消费文化的两翼:视觉文化与身体文化。西美尔:看是相互的,看与被看的互动性,使得观者不至于沦为被审视或监视的对象。但是在消费文化中,看者更多地像一个“窥视者”而处于优势地位。

2.广告中的性别歧视广告中的性别与社会角色之间的关系经常是极度模式化的,其中不平等的权力关系随处可见。这种权力关系常常体现为不平等的看与被看的关系模式。例如:女性化妆品之类的广告中特别明显的男女之间的不平等地位。浪莎广告洗发水广告3.身体与身份认同消费文化把身体与自我认同联系起来,个体常常通过塑造身体来建构良好的自我感觉。克里斯托弗·拉什:“自恋的人格”。自恋的人格与自恋文化指向一种新的躯体与自我的关系,在消费文化中出现了新的“自我”概念,即表演性自我(theperformingself)朱迪丝·威廉森《广告解码》:广告中的身份认同。

第四节再造身体1.身体的塑造与规划今日的身体观念:身体不是自然生成的,而是可以改造的、可塑的。“现在,我们有了一套程度空前的控制身体的工具……身体越来越成为可以选择、塑造的东西。这些发展促进了人们控制自己身体的能力,也促进了身体被别人控制的能力。”——克里斯·西林这种情形在提供人们控制自己身体的潜力的同时,也刺激了一种对于“身体是什么”的高度的怀疑。2.理想的身体消费文化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理想的身体意象(特别是女性的身体意象)以供大众模仿。以身体为核心的视觉图像工业开始兴起。广告广告信息是使整个文化迷恋身体的主要教唆者。在整个广告历史中占据核心地位的是关于完美的女性身体的详细信息。现代人对于身体的矛盾态度:一方面以身体的享乐为最高的生活目的,另一方面又严格控制自己的身体。我们的时代是空前放纵身体的时代,也是对于身体的控制空前严厉乃至残酷的时代。消费文化并不意味着彻底地用快乐主义来取代禁欲主义,它倡导的实际上是一种“精心计划的快乐主义”。第八章粉丝文化第一节粉丝有没有“文化”?第二节粉丝理论第三节粉丝实践第四节粉丝贴吧第五节粉丝研究的前景与问题第一节粉丝有没有“文化”?1.粉丝探源粉丝一词来自英文fans,既谐音又谐意。“fan”与“fans”的区别首先,粉丝不是一个人,而是文化商品;第二,粉丝是一种集团意义的生产和消费力量;第三,粉丝是文化产品生产商,是偶像制造者;第四,粉丝有自产自销的特点。2.粉丝与汉语的“迷”粉丝的命名最早来自美国60年代的科幻电视剧《星际迷航》(StarTrek)粉丝在中国大陆的普及——始于《超级女声》粉丝代替“XX迷”3.“无脑”的粉丝丽莎·刘易斯:大众舆论将粉丝类型化,把他们看作“无脑”的消费者;粉丝是一种对抗西方主流社会的亚文化,是社会的“他者”。朱莉·詹森《病态的粉都:类型化的后果》:把粉丝当作“他者”的不是别人,正是“我们”,即大学中的社会精英。第二节粉丝理论1.文本偷猎者亨利·詹金斯:《文本盗猎者:电视粉丝与参与文化》文本偷猎粉丝在文本上自娱自乐,从而创造了一种积极的参与文化。这种参与文化技巧性地操纵文本意义,从而使得原文意义发生彻底的改变。《聚合文化:新旧媒体的碰撞》

2.粉丝文化经济粉丝文化经济费斯克《粉都的文化经济》:粉丝创造了一种文化工业之外的“影子文化经济”。

事实上,网络粉丝的创作力和生产力已经超出“影子文化经济”的特征,甚至引起了主流文化的重视。

《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3.参与文化理论米歇尔·德塞都:《日常生活的实践》

“在大城市逛街”(WalkingintheCity)“抵制理论”以“抵制理论”研究粉丝贴吧的问题:

网络的粉丝时代,生产与消费的界限消失。生产者与消费者合二为一。劳动与游戏的界限也在消失。

4.网络粉丝社区研究《打开电视,上网:肥皂剧,粉丝与网上社区》

我在研究生院的日常生活通常如下:每天上课,听课,读完必读书及干完其他杂事后,我蜷曲在沙发上,重倒录像带(或者随意快进)看我的肥皂剧。后来我用电脑上网点击进入rec.arts.tv.soaps(r.a.t.s),一个通过互联网分发新闻的网站。……

我阅读到许多关于我看过的肥皂剧的帖子,有时自己也发帖。这个网站改变了我对电脑的理解……

影视贴吧虚拟粉丝社区特点:“网上社区”(on-linecommunity)“观众社区”(audienceascommunity)“社区实践”(communityaspractice)

第三节粉丝实践1.粉丝不是观众粉丝的第一要义应定位为生产者。首先是文化意义的生产者。粉丝也是消费者,但粉丝的消费始于“产品”的完成之前。他们消费的就是他们自己创作的产品。同时自己也是产品。

2.粉丝的自产自销什么是粉丝的自产自销粉丝的“自产自销”,在文化上如何理解,有何种意义?在资本主义的消费链条上,它如何运作?解释权不再成为问题,作者与读者,生产者与消费者,生产和消费的产品全部合二为一。在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的框架内,颠覆了消费文化的不平等。

3.粉丝帖子《海外看<士兵突击>》/f?kz=258027893(《士兵突击吧》)4.理论粉丝艾伦·马科基的类型化粉丝研究

一群“有共同兴趣无共同地点”的“理论粉丝”:马克思、弗洛伊德、斯皮沃克、赛义德等。马科基:“理论粉丝”跟“大众文化粉丝”没有什么不同——既是文化消费者,又是生产者。第四节粉丝贴吧1.网络粉丝社区粉丝贴吧——网络粉丝社区典型特征:虚拟性;自我建构与自我解构;自我管理与自我审查。“罪状”:家庭电视文化消费空间的缺失2.粉丝贴吧的拼贴拼贴(collage)“拼贴要做的是表现多重话语的交汇或混搭”——托马斯·布洛克尔曼粉丝社区的拼贴粉丝们截取他们喜欢的片段和人物,重新消费和创造。(不同帖子、观点、粉丝身份)3.铁打的帖子流水的粉丝亨利·詹金斯:粉丝=游牧者粉丝文本(帖子):相对稳定文本是一种记录,是粉丝“生产”的产品,具有物质性和可消费性。文本的呈现是反历史时间的。

第五节粉丝研究的前景和问题1.粉丝研究的尴尬

在文化研究或传媒研究领域,粉丝研究的处境相当尴尬,在学科,学者和研究三方面都困难重重。2.粉丝研究尚未解决的问题粉丝研究:领域年轻化,学科界限模糊。理论来源传媒学电视与大众文化文化研究人类学民族志社会学女性主义法学3.中国的粉丝研究《全球化中国的电影:空间与多元地点》:关于中国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